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功效
- 格式:pdf
- 大小:131.05 KB
- 文档页数:2
普洱茶转化原理
普洱茶的转化原理是指普洱茶在存放和陈化过程中,经过微生物发酵和氧化作用,茶叶中的物质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善茶叶品质、增加香气和口感的效果。
普洱茶转化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微生物发酵: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茶叶表面的微生物会进一步生长繁殖,产生一系列酶类和代谢产物。
这些酶类和代谢产物可以进一步分解茶叶中的有机物质,促进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氧化。
2. 酚类物质氧化:茶叶中的儿茶素、茶多酚等酚类物质,在微生物发酵的作用下,可以逐渐氧化为茶黄素、茶红素等物质。
这些氧化产物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色泽,可以增加普洱茶的香气和滋味。
3. 微生物代谢产物: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挥发性物质等,可以对茶叶的味道和香气产生影响。
这些代谢产物可以增加茶叶的复杂度和层次感,使普洱茶更加丰富和浓郁。
4. 氧化反应: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氧气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
这些新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香气和滋味,可以改变普洱茶的风味特点。
总的来说,普洱茶的转化原理是通过茶叶中的微生物发酵和氧
化反应,改变茶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而影响茶叶的香气、口感和品质。
而普洱茶的陈化过程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茶叶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存放,才能达到最佳的陈化效果。
普洱茶白茶功效与作用普洱茶与白茶是两种饮用茶的品种,均具有一定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普洱茶与白茶的功效与作用,帮助读者了解这两种茶的特点与优点。
普洱茶作为一种特色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主要产于中国云南省的普洱地区,因此得名。
普洱茶有着独特的发酵工艺,经过时间的沉淀,茶叶会慢慢转化为不同类型的普洱茶,如生普洱、熟普洱等。
下面将介绍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1. 促进消化:普洱茶具有很好的助消化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能够帮助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胃肠蠕动,减轻胃肠功能失调等问题。
此外,普洱茶还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含量,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有助于胃肠保健。
2. 清热解毒:普洱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素,消除积热,净化血液,有助于体内湿气的排出。
普洱茶还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3. 调节血脂:普洱茶对调节血脂有一定的效果。
其中茶多酚和咖啡因可以通过抑制肠道脂肪吸收的酶活性,减少体内脂肪沉积,降低血脂含量。
有研究表明,普洱茶可以显著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4. 降压抑肝:普洱茶对血压的调节作用较为明显。
茶多酚和咖啡因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普洱茶还具有抑制肝脏脂肪堆积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等肝脏疾病。
5. 抗氧化防衰老:普洱茶富含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和防癌作用。
此外,普洱茶还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健康年轻。
以上是普洱茶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接下来将介绍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茶是一种近年来备受欢迎的茶叶,产于中国福建等地。
它采用嫩梢芽叶,经过轻微加工烘焙而成,保留了茶叶的原始特点和营养成分。
下面将介绍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普洱茶常识学习一、定义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二、概况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适合生长在海拔1000米至2100米、坡度≤25°的山地;土壤为砖红壤、砖红性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土壤有机质含量≥1%。
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
初制毛茶分为春、夏、秋三个规格。
春茶又分春尖、春中、春尾三个等级;夏茶又称二水;秋茶称为谷花茶。
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品质最佳。
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春茶、夏茶、谷花茶:采摘时间:云南古树春茶采摘时间约为3月下旬至5月中旬,茶树树龄越大,则发芽往往也越晚。
头春茶在3月初开始,台地茶开始陆续开采,而古树茶由于海拔较高,山上温度低,生长较慢,一般要等到3月下旬才开始,月底才会大面积开采,采摘时间会延续到4月20号左右。
二春茶是4月底到5月中旬采摘,品质相较头春茶要差一些,价格也会低一些。
夏茶是5月至6月期间采摘,在云南,一般普洱夏茶采摘的非常少。
夏茶由于刚刚经过春茶采摘,茶树内含物质欠缺。
加上降雨过多,生长较快,做出来的普洱茶滋味淡,苦涩重,协调性不佳。
口感不佳自然卖不上好价钱,所以茶商很少收购夏茶,故而源头茶农也较少采摘。
秋茶是8月至10月期间采摘,普洱秋茶以香气好而备受追捧。
鉴别方法: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
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春茶其鲜叶有节短、径粗、叶厚而小、芽长而大等特点,芽头多且显毫,叶片色泽墨绿而油润感十足,有黄芽孢,其梗短,含马蹄口,叶片和梗色泽致;从内含物质来看,普洱春茶其香气浓郁,汤色金黄透亮,口感厚重,浸泡度可达15-20泡,其叶底身骨重实等特点。
普洱茶陈化调研报告普洱茶陈化调研报告一、引言普洱茶是一种中国传统茶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陈化的阶段,陈化是指普洱茶在保存的过程中发生的微生物和化学反应,使得茶叶呈现出更浓郁、更柔和的口感。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普洱茶陈化的原因、过程以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二、普洱茶陈化的原因1. 微生物作用:普洱茶在保存的过程中,茶叶中的微生物会发生代谢活动,产生各种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改变茶叶的口感和香气,使其更加柔和。
2. 化学反应:普洱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陈化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新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不仅能够增加茶叶的香气,还可以让茶汤变得更为浓厚。
三、普洱茶陈化的过程1. 自然陈化:普洱茶在自然环境下进行陈化,其过程较为缓慢。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茶叶中的微生物会逐渐繁殖,产生更多的化学物质。
2. 人工陈化:为了加快茶叶的陈化过程,一些茶厂采取人工陈化的方法。
常见的人工陈化方法有堆积、堆醅和封箱等。
在这些过程中,茶叶会被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促进茶叶中的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反应。
四、普洱茶陈化对茶叶品质的影响1. 口感:陈化后的普洱茶口感更为浓厚、柔和。
陈化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中和茶叶中的苦涩成分,使茶叶变得更加醇厚。
2. 香气:陈化后的普洱茶香气更为浓郁。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陈化过程中会逐渐转化为挥发性香气物质,使得茶叶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3. 营养价值:陈化过程中,茶叶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发生分解和转化,这些化学反应不仅改变了茶叶的口感和香气,还使得茶叶中的一些成分能够更好地释放出来,提高了茶叶的营养价值。
五、结论通过对普洱茶陈化的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普洱茶陈化是通过微生物和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这些反应可以改变茶叶的口感、香气和营养价值。
陈化的过程包括自然陈化和人工陈化。
陈化后的普洱茶口感更为浓厚、柔和,香气更加浓郁,并且茶叶的营养价值也得到了提高。
六、建议1. 加强普洱茶陈化的研究:对于普洱茶陈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还有很多不明确之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其中的奥秘。
该娅普洱茶功效:降脂减肥——该娅普洱茶经过独特的发酵过程生成了新的含有脂肪分解酵素的脂肪酶,能对脂肪产生分解作用。
抗病防病——该娅普洱茶也具备降压、抗动脉硬化、防癌、抗癌的效用。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人群比较,证明饮茶人群的癌症发病率较低,这是因为普洱茶里含有多种丰富的抗癌微量元素。
抗衰老——该娅普洱茶中含有的维生素C、维生素E、茶多酚、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过程,因此该娅普洱茶被称为“益寿茶”。
美容——该娅普洱茶能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因而有美容的效果。
普通普洱茶降血脂胆固醇的功效普洱茶是以云南普洱市区域内的青毛茶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茶。
普洱生茶则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发酵处理。
生茶茶性较刺激。
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色味汤色较浅或黄绿。
熟茶是经过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熟普洱茶具有温和的茶性,更适合日常饮用,质量上乘的熟普洱也是值得珍藏的,同样熟普的香味也仍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温润。
成份功效现代若干初步研究指出,学理上普洱茶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功效,对心血管辅助保健有帮助。
中国大陆昆明医学院的一项小规模人体临床试验,指出普洱茶能降低总血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
依照普洱茶的制程,又可分为生茶和熟茶。
生茶直接将青毛茶蒸压制成型,熟茶则在蒸压制前加上一道“渥堆”的工序;就是利用菌种的好氧反应,产生茶红素及茶褐素。
专家意见台湾开业医师林姿里指出,陈年普洱茶常被认为有助去油解腻,甚至有民众认为霉味重的才够好。
保存良好的陈年普洱虽具养生效益,但若发霉遭污染,喝下后可能养生不成,反而伤身。
若干初步研究指出,普洱茶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也有民众爱喝陈年普洱茶。
医师指出,好的普洱茶冲泡后不应有霉味,如果连霉味都喝得出来,很可能伤害健康,尤其易损伤肝脏。
霉菌产生的毒素如黄曲毒素等,长期接触易伤肝致癌,有些谷类食品,甚至是药材,即使遭黄曲毒素污染,由于无特殊味道异常,也未必能从口味上辨别。
普洱茶科普知识一、普洱茶概述普洱茶是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主要产于云南省。
它以其特殊的制作方法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于世界。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生茶又称为青茶,熟茶又称为黑茶。
二、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
在宋朝时期,普洱开始成为贡品,并被赐予了“天下第一香”的美誉。
明朝时期,普洱成为官员上贡的必备品之一。
清朝时期,普洱被列为皇家专供品。
三、普洱茶的分类1. 生普洱:也叫青普洱或生绿茶,是指未经过发酵或微发酵处理的新鲜毛茶。
2. 熟普洱:也称熟黑茶或熟红茶,是指经过人工堆积后进行渥堆发酵处理而制成的。
四、普洱茶的功效1. 降脂减肥: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碱,普洱茶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
2. 抗氧化:普洱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3. 防癌抗癌:研究表明,普洱茶中含有一些有益物质,可以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
4. 降血压:普洱茶中含有一些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五、普洱茶的选购1. 外观:选择外观完整、色泽自然、手感舒适的普洱茶。
2. 味道:品尝时应注意其口感是否浓郁、回甘是否持久。
3. 质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查看产品生产日期、产地等信息。
六、普洱茶的冲泡方法1. 准备工作:将干燥的普洱茶放入干净的紫砂壶或玻璃杯中;2. 温润器皿:先用热水将壶或杯子冲洗一遍,使其温润;3. 水温:用沸水冲泡普洱茶,但水温不宜过高,最好在90℃左右;4. 浸泡时间:浸泡时间根据个人口感而定,一般为30秒至1分钟;5. 冲泡次数:普洱茶适合多次冲泡,每次冲泡时间逐渐延长。
七、普洱茶的保存方法1. 避光防潮:普洱茶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防潮的地方。
2. 隔离异味:普洱茶易吸收异味,应与其他食品隔离存放。
3. 定期通风:定期将存放普洱茶的地方通风换气。
八、普洱茶的鉴别方法1. 外观鉴别:正宗的生普洱颜色偏黄绿色,而熟普洱颜色较深。
他汀类化合物普洱茶科学新发现云南普洱茶的独特品质和悠久历史,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洱茶是以云南普洱地区所产的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或人工后发酵)形成的符合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
普洱茶的降血脂功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早在清朝年间就曾有过对普洱茶降血脂功效的记载,清■方以智稿,其子中通、中履等编《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
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
普洱茶味苦性温。
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泄。
”清■吴大勋《镇南闻见录》云:“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1]。
”历史的茶效记载,往往是凭感官、感受和经验而得,多数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而时至今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新的分析手段的应用,茶叶理化成分的科学研究正向前发展,既知其然,也必知其所以然。
普洱茶的类别和茶性不同,广泛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特别关注。
到目前为止,许多学者对于普洱茶降血脂的功效非常关注并且开展了广泛的探讨,特别是北京利康绿色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对普洱熟茶的降血脂功效在生理效应及病理干预和药理药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日本学者-Tom让a等用中国云南生产的普洱茶和日本绿喂饲茶叶提取物6〜8周后血浆胆固醇脂类明显降低,而且连续喂饲普洱茶可以促进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分解。
王旭华等对云南沱茶降低血清血脂进行动物试验,沱茶煎剂(40%)每鼠2ml灌胃,结果发现20〜40h后血清血脂(胆固醇、磷脂质和甘油三酯)开始明显降低。
法国的一家医院临床实验证明,饮用云南普洱茶对脂肪代谢作用明显,血脂的含量可下降13%(一个月中每日喝三碗),云南普洱沱茶还能加速降低血液中酒精含量[3]。
巴黎圣安东尼医学系临床教学主任爱米乐・卡罗比医师实验证明,普洱茶对脂肪的代谢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凡饮用云南普洱茶的40%以上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年龄在 40~50岁的病例效果更显著;对降低人体所含脂类化合物效果好的占34%,效果中等的占33%,对降低人体所含甘油三脂、胆固醇、血尿酸等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有30%的人降低了胆固醇。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202021 年 第 01 期茶叶是山茶科植物的芽叶,是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传统饮品。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历史久远,还远渡重洋,传播到世界各地。
茶叶中富含多种活性物质,茶叶不仅能给人们带来自然赋予的香味,让人们感受多丰富多样的口感,或入口香醇,沁人心脾,或入口微涩,回味悠长,清心醒脑,还能够调养人体健康,延年益寿。
1 茶叶中的活性成分茶叶中含有钙、锌、钾、铁等20多种人体必需元素,茶叶中的微量元素与有机化合物结合,有利于人体的吸收。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生物碱、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共同构成了茶叶独特的风味口感,还赋予了茶叶饮品特有的生物学功能。
了解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构成及其功效,对于充分发挥茶叶的价值具有积极的意义。
1.1 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为重要的活性成分,是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类、黄酮类等多类化合物,由30多种酚类物质组成,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以上。
茶多酚是茶叶保健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供氢能力,是理想的抗氧化剂,我国早在1991年便将茶多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列入国家食品标准,可以用于肉制品加工、焙烤油炸食品制作、饮料配制和鲜鱼冷冻等生产领域。
茶多酚可以提高人体白血球和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
茶多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抑制作用,可以起到消炎抗菌功效,可以用于食品保鲜、食品保色和日用品、化妆品的添加剂。
茶多酚在医学领域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可以抑制动脉血管中的粥样硬化,降血脂肥胖,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防治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牙周炎等多种疾病有积极功效。
此外,茶多酚可以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断致癌物质的代谢途径,并对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1.2 生物碱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具有强心、利尿、解毒等功效。
本文由世纪茗家-专注陈皮普洱茶提供一、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二、普洱茶发展历史1、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 )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2、唐朝时普洱名为步日,属银生节度。
银生茶为是为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时称之为普茶,明朝万历年间才定名为普洱茶。
3、商用演变:普洱茶用于贸易始于唐代,闻名于宋朝,极盛于清朝。
4、普洱茶因历史悠久,被喻为“有生命的古董、可以喝的文物”。
三、普洱茶至高的历史地位:清朝皇宫贡品、国礼普洱茶进贡朝廷,至迟起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应已岁贡。
3年后设置“普洱府治”,控制普洱茶购销权利,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朝廷,以图博得皇帝的欢心。
《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
宫廷贵族与风雅人士饮用普洱茶蔚为风潮,有「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风俗雅兴。
正如末代皇帝溥仪对作家老舍所言:“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显贵标志”清朝廷收纳的普洱茶,除了供皇宫享用和分送皇亲国戚之外,还当作高级礼品馈赠外国使团。
如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爵为首的观光团一行95人来华,以向乾隆祝贺80大寿为名,要求清廷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寿礼。
乾隆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
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和普洱茶膏。
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六条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行销至中国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甚至欧洲。
茶叶生物化学茶叶是一种被广泛饮用的饮品,它源自茶树的叶片经过加工制成。
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了茶叶的生物化学成分。
本文将介绍茶叶的主要生物化学成分,包括儿茶素、咖啡因、氨基酸等,并阐述它们对茶叶风味的贡献。
一、儿茶素儿茶素是茶叶最主要的成分之一,也是茶叶的重要风味物质。
儿茶素主要存在于茶叶的茶多酚中,其含量不同于不同的茶叶品种和加工工艺。
儿茶素在茶叶中的含量高低决定了茶叶的苦涩和涩味。
一般来说,儿茶素含量越高,茶叶品质越好,味道越口感醇厚。
而茶叶的苦涩感主要来自于多酚化合物的过氧化反应产生的儿茶素。
二、咖啡因咖啡因存在于茶叶中,是茶叶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因茶叶品种和加工工艺而异。
一般来说,绿茶和白茶的咖啡因含量较低,而红茶和普洱茶的咖啡因含量较高。
而浓度适中的咖啡因能够给茶叶带来一种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三、氨基酸氨基酸是茶叶的重要风味组分之一,特别是茶叶鲜叶中的游离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其中以茶氨酸和茶胺酸含量最高。
茶氨酸和茶胺酸是茶叶中起到鲜爽味和鲜香味的关键物质。
它们对茶叶的风味和香气影响显著。
氨基酸含量高的茶叶往往具有鲜爽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
结语茶叶的生物化学成分对于茶叶的品质和风味起着重要作用,儿茶素、咖啡因和氨基酸是其中的主要成分。
儿茶素决定了茶叶的苦涩和涩味,咖啡因给予茶叶提神醒脑的效果,而氨基酸赋予茶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了解茶叶的生物化学成分,对于茶叶的鉴赏和选购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掌握了茶叶的生物化学基础,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享受这种古老而又美味的饮品。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数据和实验结果请参考相关文献或专业研究报告。
普尔茶的功效与作用关于《普尔茶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些年普尔茶经常会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很多人送礼物挑选普尔茶,小孩孝敬父母也会挑选普尔茶,这让大家看到了创业商机,日常生活到处都是宣传策划普尔茶的广告宣传。
普尔茶前段时间被炒的火爆,阵年普尔茶饼被炒成十分高的价钱。
普尔茶的作用与功效究竟是什么呢,会让大家花些价格还要选购?伴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小青柑正慢慢变成大家、时尚潮流的健康饮品。
科研说明,小青柑除开具备别的茶系的普遍作用外,其众多的健康保健作用也尤其突显。
小青柑的作用与功效关键反映在下列好多个层面:1、小青柑降血脂、减肥瘦身、降血压、抗动脉硬化作用小青柑有降血脂、减肥瘦身的作用,早已有许多的科学研究报导。
2004年3月末日本国农业有机化学学好举行的研究成果新品发布会上,朝日食品公司就普洱茶减肥实验开展演说,发布了小青柑既可减肥瘦身又能避免休重反弹的调查报告。
她们对小青柑、乌龙等茶文化开展的耗子试验和较为的结果显示,小青柑对消化系统的人体脂肪消化吸收具有合理的抑制效果;另外小青柑能左室血管,减少血压,对老人和高血压与脑动脉硬化病人均有优良的功效。
2、小青柑缓解疲劳作用缓解疲劳功效关键和人或小动物身体蛋白和中氮化合物的溶解、产生血细胞尿素氮的产生速率相关。
缓解疲劳物质能合理地降低身体蛋白和中氮化合物的溶解,减少血细胞尿素氮的产生,提升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储备工作能力,进而提升机体的体力和速率。
生物学家运用小青柑特点成份提取液开展缓解疲劳试验,缓解疲劳实验结果显示,小青柑缓解疲劳功效并不是彻底由咖啡因所造成,而茶褐素、茶多糖及其茶蛋白质等构成的复合体一样具备缓解疲劳功效。
3、小青柑抗癌、防癌作用在防癌、抗癌层面,昆明市纯天然药物研究所梁明达、胡英美专家教授历经10很多年的科学研究,发觉小青柑消灭肿瘤细胞的功效更为明显,乃至平常人饮茶的1%的浓度值亦有显著的功效。
普尔茶知识● 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是紧压茶的一种,原产于滇南、滇西的澜沧江流域。
它是由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过蒸压,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而演变而成。
或者普洱茶和普洱散茶是由云南大叶种茶和晒青毛茶经人工后发酵制成。
● 什么是生茶●云南生长的大叶茶,每日萎凋(晒干)后直接压成饼、坨、砖,称为青饼、坨、砖。
不被压制的叫毛茶。
● 什么是熟茶●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发水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
● 如何区分生熟普洱茶?●区别生熟普洱茶的方法有很多。
一般来说,从外观上看,生普洱茶的颜色是深绿色,熟普洱茶的颜色是深褐色。
其次是气味,生普洱闻起来清香,熟普洱闻起来老香;最后是汤色,生普洱汤色是橘黄色,熟普洱是栗色和深栗色。
● 普洱茶属于哪类茶?●普洱茶既不是红茶,也不是黑茶。
由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本质特征与六大茶类不同,云南省茶叶协会向中国茶界呼吁,将与全国专家学者认真讨论:将云南普洱茶称为再加工特种茶,重新安排其在中国茶谱中的地位。
● 什么是春茶、夏茶和谷花茶?●2-4月采收春茶,以清明节后15天内采收的春茶为上品,多采一芽一叶,芽蕊细而白;夏茶于5-7月采收,称雨水茶,如制作得当,茶质近似春茶;秋茶于8-10月采收,称谷花茶。
● 茶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方法是什么?●普洱茶分两种制作工艺方法,就是我们说的生茶和熟茶,一生茶:杀青---揉捻---晒干。
二熟茶:杀青---揉捻---干燥---增湿渥堆---干燥。
● 什么是晒青和烘青?●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经炒青、揉捻、摊凉在竹席上,在太阳底下自然晒干称晒青毛茶,它可以长期存放。
将鲜茶叶采摘回来后,用烘干机进行脱水干燥后出现高香味的茶叶称为烘青,它有保质期,不可长期存放。
简单说,晒青是普洱茶工艺,烘青是绿茶工艺。
● 普洱茶如何分级,等级高低有什么区别?●普洱茶分为高、中、低档。
高级散茶分为:宫廷、礼茶、特级;一级到五级是中等级;六到十级是低等级的散茶。
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其保健价值
许嘉莹
广东药学院药物制剂09(2)班
摘要:
普洱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品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但有关普洱茶的
研究还刚刚起步。本文从其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总述了普洱茶近年来的研究进
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茶健康、普洱茶、抗氧化、茶多酚等
云南省处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境内不仅拥有丰富的茶树种质资
源,而且形成了许多独具地域特色的茶叶产品,普洱茶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
种。
1.普洱茶的化学成分
1.1普洱熟茶中的水浸出物
茶叶中水浸出物是指能被热水浸泡出的物质,主要包括水溶性糖、水溶性茶
多酚及其氧化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水化果胶等,是茶汤的主要成味物质。
1.2普洱熟茶中的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主要由儿茶素、黄酮类物质、花
青素和酚酸四大类物质组成,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其在茶汤滋味中呈现苦
涩味。
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其含量占茶多酚总量的70%~80%。
没食子酸,即3,4,5-三羟基苯甲酸,又称五倍子酸,化学名3,4,5-三羟基苯
甲酸。没食子酸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并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突变等生理
活性。没食子酸在普洱熟茶中的含量较高,在1%~2%之间,是普洱熟茶的一个
特征性、具生理活性的简单酚类化合物。。
1.3普洱熟茶中的氨基酸
氨基酸是茶叶中具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是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之
一。茶叶中的氨基酸不仅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活性肽酶和其他一些生
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1.4普洱熟茶中的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嘌呤碱,学名2,6—二氧1,3,7—三甲基嘌呤,化学式
为C5H(CH3)3O2N4,成茶中咖啡碱含量随品质级别的降低而减少,咖啡碱可
作为茶叶品质的理化审评的标准成分之一。
2.普洱茶功效
2.1减肥、降血脂
研究表明,普洱茶能使肠壁舒张,加大每个蠕动波对食糜的推进距离,缩短
了食糜在场内的停留时间,因而减少甘油三酯和糖的吸收,可能是普洱茶具有减
肥作用的原因;普洱茶抗动脉硬化作用的研究证实,普洱茶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
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且能增加粪便中胆固醇的排出,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
成,显示普洱茶可能具有降血脂的功能。
2.2抗氧化
20世纪60
年代初,日本科学家发现茶叶提取物中含有一种抗氧化活性成分,
后来各国科学家相继深入研究,证明其是一类多酚类物质,即茶多酚。有研究表
明各种茶叶的抗氧化能力差异明显,并指出茶叶的抗氧化能力与多酚含量有很强
的正相关。
2.3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又称游离基,由于具有较高的活性,在机体内能破坏许多生物大分子,
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等,而引发癌症和心血管等多种疾病。有研
究表明,普洱茶中茶多酚含量与清楚OH能力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普洱茶的丁
醇提取物可减少过氧化氢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同时,普洱
茶中硒、锌微量元素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成分或辅助因
子,间接发挥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2.4抗菌、抗病毒
研究表明,普洱茶水提物具有一定的突变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
阳性菌有潜在的抗菌活性,在西班牙,普洱茶已被应用于香肠生产,提供其货架
期。同时,有研究发现,与绿茶、乌龙茶相比,普洱茶水提物可显著抑制
SARS
病毒的3CL蛋白酶活性,抑制病毒在宿主中复制,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2.5缓解烟毒危害
研究表明普洱茶可显著降低尼古丁浓度,且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同时发现,
普洱茶可以显著改善被动吸烟小数生长性能和红细胞载氧功能。以上均表明,普
洱茶具有缓解烟毒危害的生物学功效。
2.6抗炎
研究还发现普洱茶能促进抗炎性的细胞因子1L-10、1L-4的分泌。
3.展望
普洱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品质和功效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随着茶叶
科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普洱茶的生理活性作用分子、生物
学功效及其作用机制将被逐渐揭示,必将促进普洱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杨慧,张帆,普洱茶化学成分及生物学功效,茶叶通讯,2010年6月第32卷第二期
林智,吕海鹏,普洱茶的抗氧化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茶叶科学,2006,26(2),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