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通常吃的食物
- 格式:docx
- 大小:21.90 KB
- 文档页数:4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有很多风俗习惯与之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秋节风俗习惯:
1. 赏月:中秋节的主题之一是赏月,人们通常会在月亮最明亮的时候聚集在一起观赏月亮,有时还会点起灯笼增添节日氛围。
2.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人们会相互赠送和分享月饼。
也有一些特色的月饼,如蛋黄月饼、豆沙月饼等。
3. 敬拜月神:有人会在庭院或露台上准备一桌水果、花朵和香料,供奉给传说中的月宫仙女嫦娥。
4. 赏石榴:石榴在中秋节也是常见的食物,代表着丰收和生育的象征。
5. 挂艾草和菊花:一些地方会用艾草和菊花装饰家中和庭院,寓意驱邪和祈福。
6. 玩花灯: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制作各种形状的花灯,如灯笼、龙灯、舞狮、舞龙等,晚上点亮并进行表演。
7. 采茱萸:中秋节后的三天内,一些地方会采摘茱萸叶,戴在衣袖上,据说能够辟邪。
8. 举行团圆饭:中秋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人们会举行团圆饭,一家人共享美食,表达对家人团圆的祝愿。
中秋节的风俗习俗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以上是一些比较常见的中秋节风俗习惯。
中秋节吃什么?这10种有美好寓意的传统食物要记得吃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民谚云:“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
事实上,除了月饼,全国各个地方,还有着自己的中秋习俗,一些寓意美好的传统食物更是少不了。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有哪些吧。
1、柚子很多地区有中秋吃柚子的习俗,因为柚子有“佑子”之意,中国人喜欢所有寓意美好的事物,而且中秋又是一个阖家团圆的好节日,柚子也有“游子”的意思,吃柚子,寓意游子归家团圆,同时也是希望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健康。
2、田螺在广州,还有中秋吃田螺的习俗,“螺”字与粤语“攞”字同音(“攞”即“拿”的意思)。
田螺,即“向田攞食”,俗话说“冇(没)得食(吃),问田螺(攞)”,中秋夜吃田螺,还有丰收之意,代表五谷丰登。
3、石榴中秋前后石榴成熟上市,因其颜色鲜艳、饱满多子,入口如晶粒玉浆,常被国人视为吉祥物,寓意多子多福、家族兴旺、绵延不断,是中秋节必备的桌上贡品之一。
4、桂花酒、桂花糕据清代潘荣陛着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桂花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象征,而中秋佳节饮用桂花酒寓意家庭甜蜜,富贵吉祥,子孙昌盛。
中秋又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所以中秋饮用桂花酒味美意更浓。
5、芋头中秋吃芋头寓意美好,芋头在北方是一种祭祀常见的贡品。
中秋在我国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北方人中秋吃芋头是为了感谢土地神和祖先的保佑,而南方在中秋吃芋头,是为了纪念元末汉人杀鞑子的历史故事。
6、菱角菱角长成于七月,但它最好的时节是中秋。
中秋,正是菱角最为饱满成熟之时,入口爽脆香甜。
另外,菱”音同“灵”,寓意“灵巧聪明”,给小孩子吃菱角,寄托着大人们希望他们“聪明伶俐”的祝福。
7、柿子中秋正也是柿子成熟上市的时节,柿子有硬的有软的,硬的爽口清甜,软的多汁,甜度更高。
柿子形状丰厚圆硕,又因“柿”与“事”谐音,所以寓意“事事如意”。
8、藕盒中秋将到,正是鲜藕应市之时。
关于中秋节有哪些传统食物关于中秋节有哪些传统食物1、吃月饼据现有记载,吃月饼的习俗最早源于唐代,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也更加精致。
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其美味可想而知。
2、吃芋头在中秋节很多地方有吃芋头的食俗,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其实,中秋节期间并不是最佳的收获时节,但由于芋头有“余头”的谐音,人们为了讨个彩头,希望好日子有富余,所以都是要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刨点芋头尝尝鲜的。
但各地人们在中秋节吃芋头的含义却各有不同,例如在潮汕地区,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3、吃田螺田螺是广东人家中秋节的压轴食品,据资料记载,中秋吃田螺的习俗源于古代一个穷秀才,因没钱买肉过中秋,便摸些田螺、石螺回来煮,边赏月边吃,田螺俗称攀桂,后来秀才中举,于是每逢中秋吮石螺便成为风俗。
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意思是说小孩子中秋吃田螺,会明目。
4、吃鸭子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鸭子也是中秋节不可缺的食物之一。
在川西地区,烟熏鸭子是中秋节必备佳品。
南通地区最喜欢吃红烧鸭子或者是白煨的“八宝鸭子”。
从时令来说,每年中秋前后,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
俗语说“秋高鸭肥”,秋正迎初秋,吃鸭子还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非常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
中秋节民族特色介绍蒙古族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
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
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
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
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广西侗族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
中秋节的食品是什么
中秋节的食品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中秋节食品:
1.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最经典的食品之一,一般有各种口味,如蛋黄莲蓉、五仁、豆沙、蔓越莓等。
2. 柚子:中秋节时,柚子是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人们喜欢享用柚子肉、柚子皮和柚子汁。
3. 粽子: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包裹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的食物,内馅多样化,如糯米、豆沙、咸肉、咸蛋黄等。
4. 莲藕:莲藕在中秋节时也是一种受欢迎的食品,人们煮熟后,可以清蒸或者炒着吃。
5. 苹果:中秋节时,人们也习惯吃苹果,因为“苹果”在中文中与“平安”发音相似,寓意着平安。
6. 秋菜:中秋节时,一些地区还有吃秋菜的习俗,如菊花、丝瓜等。
除了以上食品,还有各地的特色食品和糕点,因不同地区习俗和口味而有所不同。
中秋节吃什么食物关于中秋节吃什么食物1 、吃月饼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
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
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2 、吃芋头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古时,中秋节对农民来说是个重大的节日。
北方农村每年只有秋季收获一次稻黍。
一到秋收季节,看着一年艰苦劳动的收获,以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保佑自己。
而且八月十五是土地神的生日,要好好的热闹一番,在八月十五祭神时,有一款贡品是芋头。
将整个芋头煮熟装在碟上,或是米粉芋(加入芋头煮成的米粉汤)装在大碗里摆在供桌上,以此来祭谢土地神。
古时,中秋节对农民来说是个重大的节日。
北方农村每年只有秋季收获一次稻黍。
一到秋收季节,看着一年艰苦劳动的收获,以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保佑自己。
而且八月十五是土地神的生日,要好好的热闹一番,在八月十五祭神时,有一款贡品是芋头。
将整个芋头煮熟装在碟上,或是米粉芋(加入芋头煮成的米粉汤)装在大碗里摆在供桌上,以此来祭谢土地神。
现在这种谢神仪式已不复存在了,但是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
南方人在中秋节祭月时使用芋头,据说是纪念元末汉人杀鞑子(指元朝统治者鞑靼人)的历史故事,当初汉人起义,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统治,是在八月十五夜晚,汉人在杀鞑子起义后,便以其头祭月。
后来当然不可能在每年中秋节用人头祭月,便用芋头来代替,至今还有些地方在中秋节吃芋头时把剥芋皮叫做“剥鬼皮”。
3 、吃鸭子我国云南的仫佬族乡亲都要在八月十五这天买饼子,杀鸭子,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为了纪念以游村卖糖动员乡亲杀番鬼佬的卖糖佬一家三人,仫佬人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买饼子、杀鸭子,以此教育后代不要忘记反抗侵略的斗争。
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有哪些10篇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有哪些11、月饼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
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
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
当时,杭州民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
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2、桂花糕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
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
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3、田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
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时节。
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4、柚子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
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有清爽感。
5、鸭肉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_元人。
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
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
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_元人统治。
而且,中秋前后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口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6、糍粑糍粑是圆的凝聚,它始终与圆相伴。
蒸糯米的蒸笼,打糍粑的碓窝,放糍粑的簸箕,做馅的黄豆、花生、芝麻等等无不与圆同在,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
7、石榴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
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
这个东西没剥开的时候可玩性大于可看性,摸在手里凉凉圆圆滑滑的,剥开之后可看性又大于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宝石攒在一起,也是取个团圆的意思。
8、藕盒子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
中秋节前饮食
中秋节前的饮食一般以重视团聚和丰收为主题,通常会准备丰盛的晚餐来庆祝。
以下是一些中秋节前饮食的常见食物和传统习俗:
1. 月饼:中秋节的代表性食物,是一种圆形糕点,有各种口味和馅料可选择,如豆沙、莲蓉、五仁等。
与家人、亲朋好友分享月饼是重要的习俗之一。
2. 烧烤:中秋节的气氛热烈,许多人会在户外烧烤。
常见的烧烤食材包括肉类(如羊肉串、鸡肉串等)、海鲜(如虾、鱼等)和蔬菜。
3. 水果:中秋节正值秋季丰收时节,各种水果的品种丰富。
常见的中秋节水果包括柿子、葡萄、苹果、柚子等。
给亲朋好友送水果是传统的中秋节礼物之一。
4. 汤圆:在南方地区,中秋节前后吃汤圆是一种传统习俗。
汤圆是一种圆形糯米糍粑,一般有各种馅料,如豆沙、芝麻、花生等。
吃汤圆寓意团圆和家庭和睦。
5. 五谷丰收:中秋节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所以许多人会准备一些五谷杂粮,如稻谷、小麦、玉米等,以祈求来年丰收。
6. 家常菜:中秋节的晚餐通常以家常菜为主,以展示家庭的厨艺和烹调技巧。
有些家庭会准备一些传统的菜肴,如烤乳猪、清蒸龙虾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秋节前饮食,不同地区和家庭会因地理、文化和个人喜好而有所不同。
无论如何,中秋节前的饮食都强调团聚和丰收的意义。
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1、吃月饼据现有记载,吃月饼的习俗最早源于唐代,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其美味可想而知。
2、吃芋头在中秋节很多地方有吃芋头的食俗,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其实,中秋节期间并不是最佳的收获时节,但由于芋头有“余头”的谐音,人们为了讨个彩头,希望好日子有富余,所以都是要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刨点芋头尝尝鲜的。
但各地人们在中秋节吃芋头的含义却各有不同,例如在潮汕地区,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3、吃田螺田螺是广东人家中秋节的压轴食品,据资料记载,中秋吃田螺的习俗源于古代一个穷秀才,因没钱买肉过中秋,便摸些田螺、石螺回来煮,边赏月边吃,田螺俗称攀桂,后来秀才中举,于是每逢中秋吮石螺便成为风俗。
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意思是说小孩子中秋吃田螺,会明目。
4、吃鸭子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鸭子也是中秋节不可缺的食物之一。
在川西地区,烟熏鸭子是中秋节必备佳品。
南通地区最喜欢吃红烧鸭子或者是白煨的“八宝鸭子”。
从时令来说,每年中秋前后,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
俗语说“秋高鸭肥”,秋正迎初秋,吃鸭子还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非常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
中秋节的来历介绍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这是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中秋节这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所以被叫为中秋。
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思念与团圆的大好日子。
中秋二字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其上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中秋节的传统食物1、中秋节传统食物之月饼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
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聚,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消失。
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
当时,杭州民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聚之意”。
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2、中秋节传统食物之鸭子我国云南的仫佬族乡亲都要在八月十五这天买饼子,杀鸭子,欢庆这个传统节日。
为了纪念以游村卖糖动员乡亲杀番鬼佬的卖糖佬一家三人,仫佬人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买饼子、杀鸭子,以此〔教育〕后代不要遗忘抵抗侵略的斗争。
3、中秋节传统食物之田螺在广东很多地方,中秋节还会有吃螺蛳的习惯。
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
因此,肉质特殊肥美,是食口螺的最正确季节。
而且螺肉养分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中秋简介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聚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聚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风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特别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护,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风俗有哪些祭月、赏月、拜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进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中秋节应该吃什么传统食物中秋节应该吃什么传统食物1、桂花糕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
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有吃桂花糕的习俗,桂花糕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物,散发着桂花独有的香气,非常受人欢迎。
2、月饼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传统小吃之一,可以说已经成为中秋节的代表。
每年中秋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许多月饼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月饼的种类非常的多,所有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来食用。
月饼通常是圆圆的,一家人可以分着吃,代表着团圆和睦,有着良好的寓意。
3、田螺在广东许多地方,中秋节还会有吃螺蛳的习惯。
中秋前后,田螺的肉质肥美,口感极佳,而且田螺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很有好处。
4、大闸蟹这是江浙一带的习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
虽然这个时候的大闸蟹价格非常昂贵,但是也阻挡不了人们对它的喜爱。
5、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
桂花不仅是一种观赏性的植物,还有食用的价值,我国用桂花酿酒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桂花酒也是一种十分受人欢迎的酒,有许多女孩子很喜欢喝。
6、芋头在江浙一带,芋头的发音与“运来”相近。
所以中秋节吃芋头,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芋头是一种粗粮,对人的身体很有好处。
中秋节的养生要点1、多搓手,可预防感冒较简易、有效预防感冒的方法可数“搓掌”法了。
双手反复搓掌对预防感冒大有裨益。
中医认为双手拇指的根部(即“大鱼际”)脉穴兀丰,经常合掌搓擦,对改善上呼吸道功能及新陈代谢颇有效果。
操作方法甚简单:即双手合掌,对搓时两手的“大鱼际”应贴合,以搓得双手发热为度。
亦可一手固定不动,另一手对其搓动。
再两手上下交替互擦1-2分钟,手掌便会发热,这样可促进“大鱼际”的血液循环、疏通脉穴,强化呼吸道,抵御感冒病毒侵袭,提高免疫能力。
2、节后最好多喝粥和汤在所有节后综合征中,肠胃问题是人们最大困扰。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与风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和风俗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一、传统食物1. 月饼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莫过于月饼了。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外皮金黄酥脆,内陷丰富多样。
传统的月饼口味有豆沙、莲蓉、五仁等,近年来还出现了各种创新口味,如冰皮月饼和巧克力月饼。
人们常常将月饼作为中秋节的礼物互赠,象征着团圆和祝福。
2. 柚子柚子也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柚子寓意着平安和好运,人们常常将柚子送给亲朋好友,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事事顺利。
柚子的清香和多汁的口感也成为了中秋节的特色之一。
3. 螃蟹中秋节正值秋季,也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
因此,螃蟹也成为了中秋节的传统食物之一。
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品尝各种口味的螃蟹,例如清蒸、红烧和蟹粥等。
螃蟹的丰盛和美味给中秋节增添了一份特殊的享受。
二、传统风俗1. 赏月中秋节的主题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会在中秋节的晚上,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品尝着月饼和茶水,一边赏月。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团圆和希望,因此,赏月也成为了表达思念和祝福的一种方式。
2. 点灯笼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点亮各种各样的灯笼。
灯笼的形状和颜色各异,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五彩斑斓的。
点亮灯笼寓意着驱邪和祈福,也为中秋节增添了一份热闹和喜庆的氛围。
3.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中秋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
人们会组织舞龙队和舞狮队,在街头巷尾表演舞龙舞狮,以庆祝中秋节的到来。
舞龙舞狮的表演形式独特,给人们带来了一份喜庆和欢乐。
总结起来,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和风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月饼、柚子和螃蟹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而赏月、点灯笼和舞龙舞狮则是中秋节期间的传统活动。
这些食物和风俗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更传承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祝福之情。
无论身在何处,中秋节都是人们思念家人、亲友团聚的时刻,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
中秋节吃的什么传统食物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吃的什么传统食物有什么意义参考!中秋节吃的传统食物1.柚子——庇佑游子众人皆知,中秋节取月圆之意为家人团圆的日子,因为柚子又大又圆,所以中秋吃柚子就能讨个“团圆”的好彩头,颇为应景。
最关键的还是“谐音”,我们的老祖宗很喜欢用这种“谐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柚子”和“游子”谐音,吃柚子是希望远在他乡的“游子”都能够平安喜乐,算是寄托一种期盼吧。
而且此处的“柚”也和庇佑的“佑”字谐音,也是在中秋祭月时希望得到“月神”的庇佑,期盼能够家人团圆,游子在外地能够平安健康。
中秋吃柚子不单单是寓意好,其营养也是恰到好处,其味道酸甜,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是秋季解燥润肺的好水果,关键中秋节吃太多的油腻酒水,饭后来两瓣柚子也可以除油解腻,清凉爽口,所以这个中秋节别忘了再准备几个大柚子来应应景哦。
2.梨——团圆不分离其实梨子这种水果很少会出现在喜庆的日子里,因为梨的谐音是“离”,总有点离别的意思,但是中秋节却是例外。
人们在中秋吃梨同样取的是其“分离”的谐音,不过是“吃掉分离”的意思,寓意和家人团圆永不分离。
而且在吃梨的时候也有讲究,不能将梨子切开分食,也不可以送梨,有“送离”和“分离”不吉祥的寓意,所以建议大家中秋买梨子要买的个头小一点,争取一次就能吃完,算是为自己家庭讨个好彩头。
同时中秋前后也是梨子上市的时机,所谓“不时不食”,吃当季的瓜果蔬菜才能保证健康,梨子可以滋阴润肺对抗秋燥,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滋润肠道,中秋吃了太多油腻食物,恰好可以吃个梨子润润肠解解腻。
3.田螺——攀桂为秀才吃田螺转运了,于是其他读书人便学习之,这中秋吃田螺的习俗便流传下来,而且田螺有了一个更好寓意的名字——攀桂(科举登第)。
也有说法,在吃田螺时候要将尾部的尖尖和盖子都去掉,在中秋之夜挑出里面的肉吃掉,然后田螺壳就从头到尾通亮,把田螺壳对准圆月望去,形似明亮的眼睛,故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使眼睛“亮如秋月”。
中秋节的风俗及传统食物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被视为团圆和感恩的象征。
在这一天,家庭成员和亲友都会聚集在一起,享受烤月饼、赏月和其它传统食物。
除了赏月外,中秋节还有很多其它的风俗和传统食物。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一、赏月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喜欢到户外赏月。
这是因为在民间传说中,中秋节这一天的月亮比平时更加圆满和明亮。
因此,大家都会在这一天打开所有的门窗,坐在门前的桌子旁,一边赏月,一边品尝中秋节的传统美食。
二、烤月饼烤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一种传统食品。
这种食品在传统中是用来留住月亮的,相传是唐朝时期,皇帝李隆基曾经散发食品,以奖励官员。
其中就有月饼。
这些月饼都被包在紫色的小纸笼里,味道非常好,因此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产妇黄瓜产妇黄瓜又称“夜明珠”,这是一种秋季最为普遍的蔬菜品种。
它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味道鲜美。
所以,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将产妇黄瓜作为中秋节的主菜之一,加入各种调料一起制成菜品。
据说这也有预防暑湿之功效。
四、柚子柚子是中秋节期间的另一种传统食品。
据传,吃柚子是为了保佑一家人平安。
柚子通常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因为“柚子”和“玉石”字形相似,所以又被称为“盆景果”。
柚子的叶子和花瓣也可以用来泡茶,非常的香甜。
五、莲藕莲藕也是中秋节的传统食物。
以前,人们会把莲藕洗净,在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其味道鲜美,非常受人们的喜欢。
现代人则更喜欢将莲藕切成片状,煮到糯糯软软的状态后蘸sauce 吃。
这种菜肴不仅口感独特,而且非常适合大众口味,所以在中秋节时备受欢迎。
六、苋菜粿苋菜粿是一种南方地区比较流行的传统食品。
形状长条,呈灰白色,口感软糯。
每逢中秋佳节,各家各户都会准备苋菜粿来招待亲友。
人们会将苋菜挑选干净,剁碎后与糯米粉拌匀,加适量清水煮熟,然后拌上麻酱和葱花,味道十分好吃。
以上就是中秋节的风俗及传统食物了。
虽然时间已经流逝了那么久,但是人们对这些传统文化和食品的热爱从未改变和减弱。
每当中秋节到来时,人们都会欣然期待,欢聚一堂,分享传统美食,留下美好的回忆。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及风俗活动中秋节是中国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具有仪式感的节日之一。
中秋节以月饼、柚子、石榴、蟹、莲藕、桂花酒等传统食物和赏月、猜灯谜、端午赛龙舟等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活动而闻名于世。
一、传统食物1.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食物之一。
有核桃夹心、豆沙夹心、绿豆沙夹心、火腿肉松夹心、五仁等多种口味。
月饼的外壳通常呈现圆形或方形,象征家庭团圆和完整。
月饼的推广和普及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在很多地方还流传有赏月赏月饼、赏月送月饼的习俗。
2. 柚子柚子因为其形状圆满、皮厚、肉硬、而且有着浓郁的芳香和酸甜的口感,因此被用来象征中国人的家庭团圆和幸福。
柚子是中秋节食品中使用最广泛的,柚子更是用来送给亲人,是一种独特的中秋礼物。
3. 石榴石榴又称“大丰收”,被视为中秋节最吉祥的水果之一,是代表丰收和幸福的标志。
根据中国传统民间习俗,石榴象征平安和多子多孙,因而在中秋节期间经常用石榴来装饰团圆饭桌,还被视为赠送给长辈和亲朋好友的礼物。
4. 螃蟹螃蟹是中秋节非常重要的传统食品之一。
中秋节这个时候正好是螃蟹的采摘和品尝高峰期,因此在中秋节这天,许多人会选择吃螃蟹。
华夏各地的螃蟹也因为产地而有着许多不同的口味,例如江苏的清水大闸蟹、湖南的洞庭湖螃蟹等等。
5. 莲藕莲藕是中秋节非常常规的食品,可用来做莲藕糊、糖藕、红烧莲藕等多种食品。
莲藕既美味可口又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和健脾开胃等功能。
在中秋节期间,人们经常吃莲藕来增强身体素质。
二、风俗活动1. 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古老的习俗。
中秋节晚上,在家人或朋友的陪伴下,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和月亮比肩,一边赏月,一边品尝各种食品,人们感到非常愉悦。
在赏月的同时,还可以吟诗唱曲,共赏中秋之月送上祝福。
2. 猜灯谜猜灯谜也是中秋节的传统风俗之一,经过许多年的发展和改进,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智慧和语言智慧的代表。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和饮品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会聚在一起,享受各种美食和饮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和饮品,为你展示中秋节的独特魅力。
一、传统食物1.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
它们通常是圆形的,有各种口味和馅料。
常见的月饼包括豆沙、莲蓉、五仁、核桃和鲜肉等。
每个月饼都有一层精美的外皮包裹着馅料,制作精良。
传统上,人们会将月饼切成小块,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2. 汤圆汤圆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之一。
它们是由糯米粉制成,通常是圆形的,有各种口味的馅料,如芝麻、红豆和花生。
在中秋节当晚,家人会一起煮汤圆,并品尝这个甜蜜的小吃。
汤圆象征着完整和团聚,也被认为给予人们祝福和好运。
3. 莲蓉糕莲蓉糕是一种以莲蓉为主要材料制作的传统糕点。
莲蓉糕的外观光滑,口感绵软。
它们通常是方形或圆形的,上面还有精致的花纹装饰。
莲蓉糕被视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和幸运。
二、传统饮品1. 菊花茶菊花茶是中秋节最常见的饮品之一。
它由菊花泡制而成,具有清凉解暑的功效。
菊花茶的香气芳香宜人,口感清爽,适合在夏季和中秋节时饮用。
2. 桂花酒桂花酒是一种具有浓郁桂花香的传统酒精饮品。
它由米酒和桂花一起酿制而成,口感醇香芬芳。
在中秋节时,家人们会品尝桂花酒,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3. 红枣茶红枣茶是一种由红枣和其他草药泡制而成的传统饮品。
红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具有滋补养身的作用。
红枣茶口感醇厚,香甜可口,被认为是中秋节期间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
总结: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享受美食和饮品,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欢乐时光。
传统食物如月饼、汤圆和莲蓉糕等以及传统饮品如菊花茶、桂花酒和红枣茶等都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幸福和祝福的渴望。
这些美食和饮品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又美味可口。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品尝这些传统食物和饮品,感受中秋节的独特魅力。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有哪些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团圆的时刻,丰富多样的传统食物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秋节都有哪些令人垂涎欲滴的传统食物。
月饼,无疑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月饼形如圆月,象征着团圆和睦。
其外皮酥软或软糯,内馅种类繁多。
传统的月饼馅料有五仁、豆沙、莲蓉等。
五仁月饼以杏仁、桃仁、橄榄仁、芝麻仁和瓜子仁等为主要原料,口感丰富,坚果的香气浓郁。
豆沙月饼则是将红豆煮烂后制成细腻的豆沙馅,甜而不腻。
莲蓉月饼的莲蓉细腻绵滑,搭配咸蛋黄,更是一种经典的组合。
如今,月饼的口味不断创新,出现了水果月饼、冰淇淋月饼、巧克力月饼等新颖的品种,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除了月饼,螃蟹也是中秋节餐桌上常见的美食。
秋天正是螃蟹肥美的季节,蟹肉鲜嫩,蟹黄、蟹膏丰满。
无论是清蒸螃蟹,还是做成香辣蟹,都让人回味无穷。
清蒸螃蟹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螃蟹的原汁原味,吃的时候蘸上姜醋汁,不仅可以去腥,还能增添风味。
香辣蟹则是将螃蟹与辣椒、花椒等调料一同炒制,麻辣鲜香,刺激着味蕾。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中秋节还有吃柚子的习俗。
柚子外形圆润,象征着团圆。
而且,“柚”与“佑”谐音,有保佑平安的寓意。
柚子果肉酸甜多汁,富含维生素C 和多种营养物质。
在赏月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柚子,其乐融融。
菱角也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传统食物之一。
菱角生长在水中,外壳坚硬,果肉白嫩。
将菱角煮熟后,剥开外壳,即可食用。
菱角口感清脆,略带甜味。
在一些地方,还有将菱角和月饼一起供奉给月亮的习俗。
糍粑也是中秋节的特色美食之一。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后捣烂制成的,口感软糯,粘性十足。
可以在糍粑中加入红糖、芝麻等馅料,或者将其煎至金黄,外酥里嫩,香甜可口。
此外,桂花酒也是中秋节的佳酿。
金秋时节,桂花盛开,香气扑鼻。
用桂花酿制的酒,酒色微黄,香醇可口。
在赏月时,小酌一杯桂花酒,不仅能增添雅兴,还有驱寒暖胃的功效。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不仅仅是美味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们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幸福的美好向往。
中秋除了月饼还该吃哪些传统食物中秋赏月除了吃月饼之外,其实传统习俗还有很多,也有很多丰富的食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秋还要吃些什么吧?糍粑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
糍粑是一种信物,圣洁的食品,吃糍粑赏月活动即喻示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
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当然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
麦箭麦箭乃是即墨中秋节吃的一种应节食品。
它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大闸蟹这是江浙一带的习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
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个中滋味让神往的。
芋艿在江浙一带,芋艿的发音与’运来’相近。
所以中秋节吃芋艿,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糯米莲藕中秋食藕,是寄团圆之意。
以糯米填充莲藕,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浓入口,意喻甜甜蜜蜜。
西瓜在我国北方个别地区,中秋节时无论贫富,全家都要吃西瓜。
西瓜是圆的,意喻团团圆圆,也正好合了中秋节全家团圆的意思。
包子在我国有些地方,中秋节要蒸包子吃给祖先上香,而且吃包子之前必须要放鞭炮。
桂花糕、桂花酒八月桂花香,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
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做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
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田螺在广东许多地方,中秋节还会有吃螺蛳的习惯。
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
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
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烤肉在我国台湾省,中秋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烤肉。
石榴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
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
中秋节通常吃的食物
中秋节通常吃的食物1、月饼
提起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饼。
其实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要迟至明朝才盛行。
而在此之前的中秋食品,仍以应节的瓜果为主。
至于月饼的起源,再民间有一项流传甚传说:在元朝末年,汉人想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
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条计策。
说是今年要有冬瘟,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
回到家中,咬开月饼,发觉里面藏张条子,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这个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留下来。
2、菱角
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
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腻当场去除不少。
3、栗子
秋凉乍起,街头就开始飘起了糖炒栗的香气。
板栗,原先与芋头、菱角一样,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
板栗性味甘寒,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作用。
最适合秋天食用,而且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适量品尝,对老龄体弱者最为适宜。
板栗除了可以做零食,也可以入馔,着名的菜肴就有板栗鸭,板栗烧鸡,板栗炖鸡汤等,美味的同时,又可以完全的将板栗的美味发挥,中秋节要吃的健康,板栗菜式必不可少的。
4、柚子
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
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有清爽感。
柚子味道酸甜,略带苦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大量其他营养素,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益的水果,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美肤养容等功效,经常食用,对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肥胖者有健体养颜功能。
5、团圆馍
陕西西安一带,每到中秋节,当地每家做馍,全家共吃一馍,称“团圆馍”。
馍有顶、底两层,中间加芝麻。
馍上层用大碗拓一个圆圈,象征中秋之夜,圆中刻“石头”一块,上站一个吃蟠桃的“小猴子”。
馍在锅里烙熟后,切成尖牙状,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则留下一牙。
出嫁的姑娘,娘家则送馍上门,以示全家团圆不忘。
6、糍粑
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
通常人们把过中秋看成仅次于春节的农历节日,素有“小年”之称。
中秋节这一天天还未亮,家里的妇女就早早地起床开始忙活了,把清洗干净的糯米倒进木甑里蒸熟。
糯米饭蒸好后,由家庭的男主人把木甑抬
到院坝里,将香喷喷的糯米饭倒进石碓窝里,由两个人一组开始用粑捶或木杵捣烂它,家里的小孩们则兴高采烈地围着石碓窝观看大人们一拉一杵捣糯米,期待着能吃上香甜的糍粑。
中秋节菜谱推荐红枣百合蒸南瓜
材料:南瓜200克,小红枣20颗,百合20颗,冰糖20克
做法:干百合洗净,盛入大碗内,倒进足量开水,加盖浸泡半小时以上,然后除净杂质。
小红枣去核洗净。
南瓜切片,摆在盘子边缘。
红枣、百合摆在盘子中间,然后均匀撒上冰糖。
上锅蒸30分钟即可。
荷叶饭
材料:大米、荷叶、瘦肉、鸡肉、虾仁、香菇、蛋、广东米酒、盐、鸡粉、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大米煮熟取出备用。
鸡蛋煎成蛋皮切丝备用。
瘦肉、鸡肉、香菇洗净切成丁后与虾仁炒熟备用。
、将米饭和所有的食材及加入的适量广东米酒、盐、鸡粉拌匀,再用荷叶包好,蒸约七分钟熟透便可。
香菇荷兰豆
材料:荷兰豆500克,香菇4朵,盐、酱油、橄榄油各适量做法:香菇去梗,底向下,泡在淡盐水里,这样能浸泡出香菇褶皱里面的脏东西。
泡10分钟左右,香菇,捞出冲洗一遍,切片;荷兰豆去筋,切段。
炒锅放少许橄榄油,油热放香菇煸炒1分钟左右,香菇变软,香味溢出。
倒入荷兰豆煸炒半分钟,加入少许盐,倒入少许海鲜酱油调味煸炒至熟即可。
中秋节吃大闸蟹禁忌1、蟹要吃鲜活的,死蟹不宜吃
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食者呕吐、腹痛、腹泻。
新鲜活蟹的外壳呈青黑色,具有光泽,脐部饱满,腹部白洁。
而垂死的蟹外壳呈黄色,蟹脚较软,翻正困难。
2、蟹要蒸熟煮透,生蟹不要吃
蟹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所以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
有些人因为未将蟹洗刷干净,蒸煮不透,或因生吃醉蟹或腌蟹,把蟹体内的病菌或寄生虫吃到肚子里,怎么会不生病呢?蒸熟煮透了再吃,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3、蟹要现蒸现吃,不要存放
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4、吃蟹不要乱嚼一气
吃蟹时,在开盖后要注意四个清除:清除蟹胃,就是蟹盖里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先吃蟹盖部分,用小勺把中间的蟹胃部分舀出,轻轻将外面包裹着的蟹黄吮干净。
注意,不要吮破中间那个呈三角锥状的蟹胃,内有污沙应将其丢弃;吃完蟹盖轮到蟹身,先用剪刀将多余的蟹脚、蟹嘴剪掉;用勺柄将蟹身中间一个呈六角形的片状物挑出来,那是蟹心部分应丢弃。
还有蟹肠,即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蟹鳃,即长在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都应该清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