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保证体系图
- 格式:docx
- 大小:76.02 KB
- 文档页数: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施工阶段所有活动符合国家、市地方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七个环保、水保防治区的一切活动,最大限度地做到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影响施工沿线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
具体环保目标如下:1、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达到排放标准,明确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6:00~22:00不大于70dB,22:00~6:00不大于55 dB。
2、生产、生活污水尽可能地回收循环利用。
3、固体废弃物集中、分类堆放。
4、取土场遵循复耕和生态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为辅的原则,做到“三同时”,施工期临时排水系统畅通,将水土流失降到最低限度。
5、洒水降尘,确保空气质量。
6、节约能源、资源,降低钢材、水泥、木材等材料和水电的消耗量。
7、按设计文件植树种草,搞好景观绿化,满足顾客要求。
一、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水保有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环保、水保措施并落实,避免对沿线水质及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科学、合理地确定场、厂、站位置并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努力把工程建设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施工沿线地表及地下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
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保、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水保工作,安质环保科为日常的管理机构,设环保工程师1名,各施工队长为兼职环保监督员。
建立与地方各级环保、水保等主管部门沟通机制,主动接受监督检查。
环保、水保组织机构见下图。
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建立健全环保、水保体系,制定全面而系统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符合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环保、水保的标准,坚持施工过程中对环保工作的持续监督检查。
项目部环保、水保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实施性的环境保护措施,从思想、宣传、组织、制度、措施、经济等方面入手,形成严密的控制格局,确实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使施工现场环境与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满足国家和各级环保部门的标准。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一、环境保护目标及保证体系1、环境保护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本合同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
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渣、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确保“天津市市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
工地内道路、工地外道路整洁通畅,不堵塞交通,不防碍周边道路的正常交通秩序,无污染现象;不防碍周边正常秩序;工地外貌整洁,无污染源,文明施工标语得当,符合市文明形象;任何施工或工地内生活污水,均需经沉淀处理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排入环保部门允许管道;杜绝蚊虫、苍蝇、鼠害、寄生虫在工地滋生;施工垃圾及时清理,运至市环保所允许堆放地点区域;施工噪音必须符合市环保部门的要求,选用性能良好、噪音低的新型机械设备,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2、环境保护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下,安全副经理具体管理、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其中质量安全环境部负责制定项目环保措施和分项工程的环保方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调度室合理安排生产,组织各项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减少对环境干扰;质安环保部督促施工全过程的环保工作和不符合项的纠正,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其它各部门按其管辖范围,分别负责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和考核,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危险物品严格管理和领用制度,负责各种施工材料的节约和回收等。
环境管理委员会及环境保护过程监控小组下设立环境保护策划小组及环境保护过程监控小组组成。
环境保护策划小组由项目总工、副总工组成;环境保护过程监控小组由安全经理、商务经理组成。
环境保护体系机构图如下所示:3、环境保护体系职责分解环境因素识别范围:项目生产活动、管理活动等方面。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一、环境保护保证体系环境保护保证体系见下图。
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1、防止水土流失和废料废方处理(1 \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根据施工要求修建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以使不引起淤积和冲刷,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文状态的改变。
(2 1临时设施施工中,便道的边坡、水沟,临时住房的边、护坡、水沟, 均设浆砌护墙,以防在使用中造成水土流失。
竣工后,恢复原貌,并植被绿化。
(3 X清理场地的废料和土方工程的废方处理,按图纸规定在适当地点设置弃土场,力求少占土地,并结合改地造田、植树绿化。
2、防止和减轻水、大气污染(1 \保护水质1\生活区内设污水处理池,生活污水经处理,并经检验符合标准,才能排放。
2\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运至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指定地点弃置, 并提前做好挡渣坝。
如无法及时处理或运走,则就近设置垃圾池,临时保存。
3λ在施工期间,施工区域在水流冲刷的下方临时设置挡渣墙,防止沉渣进入河道或溪流。
完工以后及时做好场地恢复,搞好绿化。
41冲洗集料或含有沉积物的操作用水,要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 使能做到达标排放。
5X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堆放要管理严格,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6X施工机械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直接排放。
(2 X控制扬尘1 ∖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施工场地以及临时道路随时进行洒水,使不出现明显的降尘。
2X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要进行遮盖或适当洒水润湿。
运输时要用帆布覆盖。
3λ在拌和站、碎石场等场所设有防尘设备,在这些场所工作的人员配带劳保防护用品。
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及保证措施 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领导小组(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配备一定数量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共同搞好环保工作。
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对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各种渠道严格控制。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1防止大气污染路用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细颗粒及混合料在运输、堆放时遮盖以减少扬尘;注意粉性材料拌合场位置的选择,尽量远离居住区。
使用先进的拌和及摊铺设备减少混合料烟气排放。
施工过程中通过清扫、洒水等方式进一步降尘。
2.2防止水污染防止油料等跑冒滴漏污染水体,制定污水处理措施,生产生活污水必须集中处理后达标后才能排放。
2.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使用先进机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处于良好工况;进行适当围档;在靠近村庄进行作业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噪音扰民。
2.4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施工过程中一般固体废弃物运送到指定的处理场所进行处理;可加收固废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回收;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特殊固废,经检测对环境无危害后及时清理运送至指定地点堆放处理。
做到固废分类收集处理,最终实现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在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河道、沟渠及道路上堆积物,及时清除临时工程及废弃物,弃土充分利用,废方回填洼地、修建改移的地方道路、修补地方已损坏的机耕道路或是用以平整互通立交绿化场地等,以少占农田。
3.水土保持保证措施3.1合理安排施工用地,施工场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移植,保护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附近的植被。
3.2对易产生坍塌病害的路堑地段,尽量避免雨季施工;路基土石方及支护工程协调紧凑,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工程施工,以防止边坡坍塌、水土流失。
3.3施工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
施工废碴和建筑垃圾按设计和建设单位要求堆放和运至指定位置。
施工项目环境保护措施1.1环境保护体系本工程将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全面负责环保工作的检查、指导及环保措施的制定落实。
建立健全保证体系,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及天津市的相关规定。
本标段工程施工中做到:精心组织施工,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生活与施工的垃圾和污水处理统一规划,不污染当地环境。
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2.2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2.2.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材料存放及使用(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实际施工进度情况,精心组织和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的时间和批次,减少材料的库存量。
(2)现场材料的堆放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有序。
严禁随意堆放。
材料的接收和保管由专人负责,责任落实。
(3)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
禁止野蛮施工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和浪费。
材料卸货位置要坚持就近的原则,尽量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减少材料因多次搬运而造成的损耗。
(4)本工程模板选用15mm厚多层板,墙体模板配置一层,顶板模板配置三层模板,能满足主体结构施工的周转使用需要。
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减少扣件的用量,减少支撑体系钢管的使用量。
2、周转材料(1)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全部采用装配式彩钢板搭设的活动板房,能重复周转利用。
装配式彩钢活动板房(2)现场所有临边围护、楼梯栏杆围护都选用定型化防护栏杆,增加重复利用率。
(3)主体结构剪力墙模板采用方钢加固体系,能重复周转使用,减少了使用钢管、木方加固体系造成的钢管、木方材料损耗。
顶板模板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搭设方便,也减少了使用钢管支撑体系造成的钢管、扣件的损耗,并提高了施工功效。
使用定型方钢支模体系2.2.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循环用水装置(1)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2)施工现场抛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
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
(3)合理设计用水方案,做到水资源重复利用。
环境保证体系一、环境控制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建立与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并行的环境保护保证体系,配备相应的环保设施和技术力量,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联合协作,全面控制施工污染,减少污水、空气粉尘及噪音污染,严格控制水土流失,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环境保护体系见下图。
环境保证体系框架图二、环境保护措施1、防止水、大气等生态的污染1、1保护水质1、1、1为保护环境和水源、河流不受污染,在洞口、生活区设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隔油沉淀池、气浮设备和二级生化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
并设专人值班管理,达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再排放。
1、1、2施工期间,严格对施工物料如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堆放的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1、1、3控制施工注浆使用的水泥泄漏,并对进入隧道排水系统中的注浆废液做净化达标处理,避免浆液污染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
1、1、4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场地用堤坝与之隔开,避免水源污染。
1、1、5施工机械防止漏油,禁止机械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直接排放。
1、1、6施工期间生产场地和生活区修建必要的临时排水渠道,经废水池处理后,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接,避免引起淤积冲刷。
1、1、7施工区域、砂石料场在施工期间和完工后,妥善处理,并进行复耕和绿化,防止沉碴进入河流或小溪。
1、2大气污染及粉尘污染防治1、2、1对施工现场和运输便道等易产生粉尘的地段定时进行洒水降尘,勤洗施工机械车辆,使产生的粉尘危害减至最小程度。
1、2、2施工期间对大气影响的主要污染是挖土、水泥、车辆的尾气等,加强对易散物资的管理,凡是易散物资不得露天堆放,堆场上要加覆盖,堆料场设置在常年风向的下侧,对易燃有味的油料和材料要妥善保存。
施工车辆加设尾气净化装置,车辆尾气经过滤净化后排放。
1、2、3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噪音和污染。
1、2、4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站(场)、大型轧石机场等均应有防尘设备。
工程施工中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两不破坏”一■不破坏景观、不破坏生态;三不污染”一 K 造成水质污染、不造成空气污染、不造成噪音污染。
环保机构,切实贯彻环保法规⑴环保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对本标段环保工作负全面责任。
项目部设环保拆迁办公室、专职环保工程师。
施工中接受建设单位、环保部门、环保监理的监督。
环境保护组织机构框图⑵环境保护体系施工区内对环境要求极高。
在施工过程中相应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制定有关管理制度,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辟和保护并重的原则,认真做好施工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保护措施环境保护保证体系与职责见框图作业工班各施工队环保工程师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项目部施工部技术部物质设备部环保拆迁办卫生室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物质设备部材料堆放有序,防止污染环境。
防治噪音污染,及时清洗车辆,采用集油池处理含有油污的废水。
施工技术部施工编制能保护环境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垃圾处理和临时设施及用地从美学角度进行恢复设计、处理。
卫生室设备施工营地、食堂的卫生防疫、生活垃圾的处理。
各施工队负责实施洒水,防止扬尘。
⑵锅炉燃煤尽量采购使用低硫煤,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锅炉洗碱水要净化处理,才干排放。
⑶超标排放车辆、机械要安装净化装置,降低废气排放量。
⑷工程施工产生的废硝、废液按照有关环保要求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弃置、排放。
⑸水质保护①油类、漆料等化学品不得倾倒于农田、水库及沟渠内,须备有足够的遮盖帆布,防止雨天化学品随雨水进入水体。
环保拆迁办宣传教育加强环保教育,宣传有关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强化职工环保意识,现场挂环保标语牌。
全面指导、监控环境保护工作。
并时常与建设方委托的环境监控部门联系,按受其监控。
⑴位于乡镇及人口稠密区的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要时常用洒水车进行②施工期的废(污)水主要分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两部份,由于两部份废水的性质不同,拟将其分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