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隔窗看雀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板书设计:隔窗看雀忙碌不羞愧平凡雀快乐平庸不自卑隔窗看雀(详案2)一、对话导入课文,了解麻雀。
1、出示麻雀图片:这是什么——(麻雀)2书小+隹(隹,短尾的鸟)这个字多么有意思,一看就知道,麻雀是一种小小的短尾巴的鸟。
3、它在作者心目中留下了什么形象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周涛的名篇——隔窗看雀。
(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麻雀(忙碌平庸不羞愧不自卑,点缀人们的生活)1、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
跺脚一翘一翘往下栽弧线幼稚点缀忙碌羞愧平庸自卑2、课后的生字里,平庸的“庸”特别容易把笔顺写错,请认真观察老师的笔顺:那手跟老师一起写。
庸就是平凡,不出众。
3、请同学们把这些生字放到课文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文中有一句话写明了麻雀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
请找到画上波浪线。
(指名交流PPT出示“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作者的心目中,麻雀是这样的形象——(齐读)4、作者为什么这样评价麻雀呢?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要求,自己完成。
(1)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课文,从哪些语句感受到麻雀的“忙碌”和“平庸”。
(2)找一找,画一画,做上批注。
(3)跟同桌交流一下。
5、指名交流。
三、品悟麻雀不羞愧,不自卑的形象。
1、过渡:它只会低飞、只会跳跃,但在作者的眼中,却“不羞愧”“不自卑”。
咱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它在(引读)——(出示句子)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
2、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3、大家说得都非常好,(引读)春天,生机盎然,它们追逐嬉戏,它们()地活着。
冬天,大雪纷飞,它们辛苦的觅食,它们()地活着。
孵蛋、育雏……它们()地活着。
4、难怪在作者眼中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我们齐读第六自然段,再来感受一下吧!四、麻雀点缀生活,麻雀之美深入心灵。
1、富有灵气的,充满生命活力的麻雀,活跃在作者的窗前。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隔窗看雀教课设计湘教版2.隔窗看雀3.【教课目的】4.认识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5.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6.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麻雀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平庸生活的热爱。
7.【教课要点】8. 1.经过指引学生品读麻雀飞翔时的不知疲备和样子的可爱,感觉它生活的平庸、繁忙与9.快乐。
10.理解麻雀“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的难得质量以及麻雀对平庸生活的热爱。
【教课难点】11.理解“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这句话的含义,感觉麻雀身上所蕴涵的生活真理。
【教具学具】12.P PT课间,相关麻雀的图片、影像资料。
13.【讲课种类】14.新讲课。
15.【教课方法】16.自读、议论、在读中感悟。
17.【课时安排】18.课时。
19.第一课时20.【课时目标】2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感觉麻雀的行动、样子。
【教课过程】24.一、审题导入25.同学们,平常都见过麻雀吧!在你的印象中,它是一种如何的鸟?(课件出示麻雀的图片)生沟通对麻雀的初步印象。
26.师:有名诗人、散文家周涛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隔窗看雀”(板书课27.题)28.看到这个题目,你感觉最要点的字眼在哪?(指引理解“隔窗”)29.是的。
作者并无走近麻雀惊扰它们的生活,而是隔着窗户细细地瞧,静静地看。
那么在他的眼里,麻雀又是什么样的呢?30.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1.1.指生疏自然段读,检查预习状况 .3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33.俯瞰、雏、平庸、繁忙、惭愧、坚毅34.轻声地读一篇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作上35.记号。
36.沟通初读感觉预设:(((1)知道了麻雀是在不断地跳,不知道累。
文中有个行了好的归纳。
(繁忙)(2)知道了麻雀得不漂亮,没有特色,像复制似的。
课题:隔窗看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麻雀平凡中的不平凡,读懂“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含义。
3.通过想象画面和迁移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开展读中学写。
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含义。
2.迁移写作方法进行读中学写,加深对麻雀的了解。
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读文;思考作者眼中的麻雀。
2.读屠格涅夫的《麻雀》。
教学过程:一、品字导入1、(ppt出示“隹”)隹是短尾鸟的名称,看看这些字“雕、雁、隼、雉”(ppt图片加文字加拼音)2、“雀”从“小”从“隹”,你猜猜是什么样的鸟?加个“麻”,鸟如其名,说说你的麻雀的印象?3、就是这样一种貌不惊人的小鸟,作者周涛却很关注它,隔窗远看,却看出了一番滋味。
(板书:隔窗看雀)二、反馈预习,初步感知1.检查生字词读音,理解育雏、俯瞰的含义。
2.交流作者眼中的麻雀,发现文眼(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3.引导学生质疑,发现作者对麻雀的感受和常人不同。
三、走近麻雀,体会忙碌和平庸(学习1——5)1.出示学习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自由读1-6自然段,勾画描写麻雀忙碌和平庸的重点词句,用简练的语言写下你的感受。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勾画的词句,梳理描写方法。
(1)“它总是拣那些最细的树枝落脚,而且不停地跳,仿佛一个冻脚的人在不停地跺脚,也好像刚落上的每一根细枝都不是它要找的那枝。
”抓动词和比喻句感受麻雀的忙碌,指导朗读。
(2)“它们从这棵树飞往另一棵树的时候,样子是非常可爱的,途中划着几起几落的弧线。
眼看着往下栽了,它赶紧扇动几下小翅膀,往高处飞,就像一团扔出去的东西在降落的弧线上重新被扔高。
引导学生生结合比喻的方法体会麻雀飞行的平庸,指导朗读。
(3)品读:“一翘一翘(动作描写,忙碌),“一模一样,像复制的”(外形描写,平庸),感受麻雀的忙碌和平庸。
(4)“它那么小……(5)“低飞……3.学习第6段中的关键句。
隔窗看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3、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理解文中富有诗意的文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铺垫揭题。
1、板书“隹”,介绍它是一种短尾巴鸟的总称,接着在其上面加小,把小的钩去掉变成一个雀字,并用不同颜色加以分开。
2、板书课题。
(师:雀一般指麻雀,在我们眼中麻雀是一种黑不溜秋的小鸟,经常发出令人讨厌的叽叽喳喳的叫声,可在作者周涛的眼里,麻雀却有可贵的品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17课。
3.齐读课题。
多媒体展示麻雀图片。
二、语悟结合,走近麻雀。
(一)出示学习要求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师巡视)①生反馈,师板书忙碌不羞愧平庸不自卑②指出两个不的读音③理解平庸、自卑(找近义词、反义的方法)④齐读,读出自信。
(二)体会麻雀的忙碌和平庸默读课文,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麻雀忙碌平庸的?请用横线勾画下来。
在忙碌和平庸下面加---线生交流预设。
出示课件:1、它总是拣那些最细的树枝落脚……①你从哪些词感受到麻雀忙碌呢?(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课件展示总是、不停跳、不停地跺脚)②读出麻雀的忙碌2、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作大俯瞰或大航行①你具体从哪些关键词感受到它很忙碌平庸?(课件出示不会、也不会、不能)②重读变红的字。
师:麻雀不能翱翔蓝天,只能在哪里飞呢?生:它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檐台(动态出示麻雀图。
)大鸟是怎么飞的呢?(动态出示大鸟图)理解翱翔和俯瞰,师动作演示。
③对比读。
(男生)读出大禽翱翔天空的雄姿(女生)读出麻雀的平庸。
预设:3、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小黑点。
隔窗看雀教案教案标题:隔窗看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雀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观察和描述隔窗观察雀类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够了解雀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学生能够掌握隔窗观察雀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种类的雀类。
2.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雀类的基本知识。
3. 隔窗观察雀类的工具,如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
4. 学生笔记本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呈现一些关于雀类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雀类的了解和观察经验。
探究活动:3.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雀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的知识,如它们的外貌、食物和栖息地等。
4. 教师解释隔窗观察雀类的意义,并指导学生使用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进行观察。
5.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通过隔窗观察雀类,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特征和行为。
讨论与总结:6.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互相交流彼此的发现。
7.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雀类的共同特征和习性,并与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比。
拓展活动:8.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雀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撰写一份关于该雀类的报告。
9. 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雀类对不同食物的偏好。
评价方式:1.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描述是否准确和详细。
2. 学生对雀类基本特征和习性的理解是否正确。
3. 学生在讨论和总结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亲身观察更多种类的鸟类。
2. 学生可以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记录不同季节下雀类的变化。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隔窗观察雀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了解雀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019-2020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3 隔窗看雀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
2.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理解“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这句话的含义,感受麻雀身上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教具学具】PPT课间,有关麻雀的图片、影像资料。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在读中感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感受麻雀的行动、样子。
【教学过程】一、审题导入1.同学们,平时都见过麻雀吧!在你的印象中,它是一种怎样的鸟?(课件出示麻雀的图片)生交流对麻雀的初步印象。
2.师:著名诗人、散文家周涛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隔窗看雀”(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最关键的字眼在哪?(引导理解“隔窗”)3.是的。
作者并没有走近麻雀惊扰它们的生活,而是隔着窗户细细地瞧,静静地看。
那么在他的眼里,麻雀又是什么样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生分自然段读,检查预习情况.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俯瞰、雏、平庸、忙碌、羞愧、坚忍3.轻声地读一篇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作上记号。
4.交流初读感受预设:(1)知道了麻雀总是在不停地跳,不知道累。
文中有个词进行了较好的概括。
(忙碌)(2)知道了麻雀长得不好看,没有特点,像复制似的。
(3)麻雀飞行也不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呢,? 预设:(1)课文为什么很多段的前面都是用“它”开头,而不直接写“麻雀”?(2)为什么说它是活标点?(3)为什么说它“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三、体会麻雀的“忙碌”“平庸”1.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麻雀的“忙碌”、“平庸”,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13 隔窗看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
2.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理解“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这句话的含义,感受麻雀身上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教具学具】PPT课间,有关麻雀的图片、影像资料。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在读中感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感受麻雀的行动、样子。
【教学过程】一、审题导入1.同学们,平时都见过麻雀吧!在你的印象中,它是一种怎样的鸟?(课件出示麻雀的图片)生交流对麻雀的初步印象。
2.师:著名诗人、散文家周涛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隔窗看雀”(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最关键的字眼在哪?(引导理解“隔窗”)3.是的。
作者并没有走近麻雀惊扰它们的生活,而是隔着窗户细细地瞧,静静地看。
那么在他的眼里,麻雀又是什么样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生分自然段读,检查预习情况.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俯瞰、雏、平庸、忙碌、羞愧、坚忍3.轻声地读一篇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作上记号。
4.交流初读感受预设:(1)知道了麻雀总是在不停地跳,不知道累。
文中有个词进行了较好的概括。
(忙碌)(2)知道了麻雀长得不好看,没有特点,像复制似的。
(3)麻雀飞行也不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呢,? 预设:(1)课文为什么很多段的前面都是用“它”开头,而不直接写“麻雀”?(2)为什么说它是活标点?(3)为什么说它“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三、体会麻雀的“忙碌”“平庸”1.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麻雀的“忙碌”、“平庸”,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六年级上册《隔窗看雀》教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隔窗看雀》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隔窗看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麻雀“忙碌而不羞愧,普通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常生活的热爱;2.通过学习文中优美细腻的语言文字,想像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3.学习作者在状物中定点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麻雀的“忙碌”和“平庸”教学难点理解麻雀的“不羞愧”和“不自卑”教学准备1.自学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的练读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二、学习生字词三、体会麻雀的“忙碌”和“平庸”第二课时一、引入“不羞愧,不自卑”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麻雀的确是忙忙碌碌、平平庸庸。
这也正是麻雀容易被人忽略的原因。
但是本文的作者,又看到了它的另一面,那就是“不羞愧,不自卑”。
羞愧、自卑是什么意思?加了否定词,又是什么意思呢?二、感受“不羞愧,不自卑”1.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读出麻雀的“不羞愧”、“不自卑”呢?咱们还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和巨资去感受吧。
把你找到的句子划下来。
2.反馈来吧,把你发现的麻雀“不羞愧”、“不自卑”的地方读出来、说出来。
预设:句子一:“它常常毫无缘由地“扑棱”一声就飞走了,忽然又毫无原因地飞回来。
”点拨:飞得不好,也绝不躲着,就要飞,不停的飞。
句子二:它们从这棵树飞往另一棵树的时候,样子是非常可爱的,途中划着几起几落的弧线,眼看着往下栽了,它赶紧扇动几下小翅膀,往高处飞,就像一团仍出去的东西在降落的弧线上突然重新被扔高。
点拨:到底怎么飞?简单的.画一画。
它这么飞,是在干吗呢?它独自玩着自己的小花样,做着有点惊险的小动作,真是悠然自得。
谁来读一读?句子三:它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檐台,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
《隔窗看雀》教学设计
《隔窗看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4、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时:一课时
教程:
一、破题导入:
1、解释题意。
2、质疑: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隔窗看?有什么感受?……
二、自学感知:
1、自渎课文思考:文章围绕“隔窗看雀”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指名回答。
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乐地生活”)
现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联系全文和实际谈)
四、总结提升
1、师:现在,你们认为我搁窗看的究竟是什么?(对生活的态度,再次朗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乐地生活”)
2、此刻,你们对麻雀有了什么新看法?
板书:
17隔窗看雀
腿跳尾翘身体飞 (所看)
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所感)。
《隔窗看雀》教案《隔窗看雀》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3.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
2.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导入:谜语游戏:师:今天在上课前,老师要先打个谜语让大家猜猜,想猜猜看吗?生(齐答):想!课件出示谜语:不走光跳,吵吵闹闹,吃虫吃粮,功大过小。
(一动物)生:是麻雀。
2.教师板书课题师:诗人周涛先生看雀,写了一篇文章,是一篇很有诗意的散文《隔窗看雀》。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标上段落序号,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来,我们待会来解决。
重点解释:(板书“瞰”),什么叫“瞰”?俯瞰:从高处向下看叫“俯瞰”也叫“鸟瞰”。
那往高处看叫什么?仰望。
师:“雏”,幼小的鸟,刚出生不久的鸟。
所以,刚出生不久的鹰,叫生:雏鹰。
师:再考考大家:刚出生不久的马,就什么?一生喊:雏马。
众生笑。
师:雏,只指鸟。
刚出生不久的马,叫——(边板书,学生边读——马驹儿)刚出生不久的牛呢?(边板书,学生边读——牛犊儿)刚出生不久的羊呢?(边板书,学生边读——羊羔儿)线,我还能看出它们飞行的可爱。
教师课件出示整段文字。
师:空中划着几起几落的弧线是什么样子?生:忽然飞下来,又忽然飞高。
教师点击课件,动态课件,引导学生看样子,理解句子中麻雀飞行的形象。
师:作者把麻雀飞行比作了什么?生:把麻雀飞行比作了一团扔出去的东西。
师:我们常常会把一种事物想象成另一种更美好的事物,那么“被扔出去的东西”美吗?你又体会到什么?生:我们常常是不用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才会“扔”。
《隔窗看雀》教课方案学习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麻雀“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的难得质量以及麻雀对平庸生活的热爱。
4、经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指引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课要点:经过指引学生品读麻雀飞翔时的不知疲备和样子的可爱,感觉它生活的平庸、繁忙与快乐。
教课难点:理解麻雀“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的难得质量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时:一课时教程:一、破题导入:1、解说题意。
2、怀疑:看到了什么?为何隔窗看?有什么感觉?二、自学感知:1、自渎课文思虑:文章环绕“隔窗看雀”写了什么内容?2、检查生字,指名回答。
三、点拨沟通:学习“行动、样子”部分。
(默读勾勒)1、我看到了什么?(谈完就让学生读)⑴腿跳:抓“不断、好象”指导⑵尾翘:⑶身体飞:抓“经常、如出一辙、特别可爱”指导2、麻雀这样的行为举止给我留下了如何的感觉?(不知疲备、可爱、充满活力和活力等)师:只是给我这样的感觉吗?学习“考虑”部分(默读勾勒)1、品读“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⑴解读表层意思⑵联系上、下文理解①繁忙:不断地飞来跳去、“低飞、跳跃活着”(省略了什么)②平庸:“不会,也不会,不可以,从到、从到,街市、那么、连”2、师:在作者内心,麻雀是生活的强者,是人类生活的活标点。
3、读读第九段,想象画面:从中你感觉到什么?(喜爱麻雀)为何这样喜爱?(喜爱它的样子,它对生活的态度)它对生活是如何的态度?(“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庸中繁忙着,在繁忙中快乐地生活”)此刻,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联系全文和实质谈)四、总结提高1、师:此刻,你们以为我搁窗看的终究是什么?(对生活的态度,再次朗诵“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庸中繁忙着,在繁忙中快乐地生活”)2、此刻,你们对麻雀有了什么新见解?板书:17隔窗看雀腿跳尾翘身体飞(所看)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所感)。
隔窗看雀型新授第1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文。
背自己喜的部分。
教课目3、正确理解文内容,理解麻雀“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品以及麻雀平庸生活的。
4、通的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学生感悟作者言表达的精妙。
A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文。
背自己喜的部分。
学3、正确理解文内容,理解麻雀“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品生以及麻雀平庸生活的。
分4、通的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学生感悟作者言表达的精妙。
B1、学会十个生字。
目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文。
背自己喜的部分。
学3、正确理解文内容,理解麻雀“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品生以及麻雀平庸生活的。
C1、学会十个生字。
学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文。
背自己喜的部分。
生3、正确理解文内容,理解麻雀的可品以及麻雀平庸生活的。
教课要点通引学生品麻雀行的不知疲备和子的可,感觉它生活的平庸、繁忙与快。
教课点理解麻雀“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品以及麻雀平庸生活的。
教课媒介PPT件教课程生活二次(一)1、解意。
学生疑2、疑:看到了什么?什么隔窗看?有什么感觉?⋯⋯(二)1、自文思虑:文章“隔窗看雀”写了什么内容?小探疑2、生字,指名回答。
学“行、子”部分。
(默勾勒)1、我看到了什么?(完就学生)⑴腿跳:抓“不断、好象”指(三)⑵尾:授解疑⑶身体:抓“经常、一模一、特别可”指2、麻雀的行止我留下了怎的感?(不知疲备、可、充活力和活力等):我的感?学“考虑”部分(默勾勒)1、品“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⑴解表意思(四)⑵ 系上、下文理解合作答疑①繁忙:不断地来跳去、“低、跳⋯⋯活着”(省略了什么)②平庸:“不会,也不会,不可以,从⋯到、从⋯到,街市、那么、连”1、师:在作者内心,麻雀是生活的强者,是人类生活的活标点。
2、读读第九段,想象画面:从中你感觉到什么?(喜爱麻雀)(五)为什么这样喜爱?(喜爱它的样子,它对生活的态度)提能练疑它对生活是如何的态度?(“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庸中繁忙着,在繁忙中快乐地生活”)此刻,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联系全文和实质谈)1、师:此刻,你们以为我搁窗看的终究是什么?(对生活的(六)达标无疑态度,再次朗诵“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庸中繁忙着,在繁忙中快乐地生活”)2、此刻,你们对麻雀有了什么新见解?板书设计17 隔窗看雀腿跳尾翘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身体飞(所看)(所感)教课后记。
隔窗看雀说课稿(5篇可选)第一篇:隔窗看雀说课稿隔窗看雀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隔窗看雀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隔窗看雀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CAI 动态麻雀图听,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这就是麻雀,生活中平凡得让我们常常忽视的一种鸟儿,可周涛先生为什么要写它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隔窗看雀》。
文章600余字,11个自然段,构思新颖,语言质朴,蕴意深刻。
文章前5段,作者描写了麻雀的“跳跃”、“翘尾巴”“飞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但如果继续这样写下去,也仅仅只是一篇优秀的状物范文,妙的是作者笔锋一转,在第6自然段提炼出麻雀在平凡生活中的心灵写照:“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并进一步诠释它坚忍、乐观、有责任感的生活态度,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最后,作者用精妙的语言描写了麻雀是“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欣赏之情倾泻无遗。
扬扬洒洒的文字让人浮想联翩,更令人感慨不已。
但作者由“雀”到“人”、寄情于物的写法,特别是“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含义,学生很难理解,一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贫乏,二是因为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还很欠缺。
作为教师,我应该架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掌握文本的重点,理解文本的难点,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以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推进。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CAI出示:【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重点指导“翘、禽、庸、栽”的写法;理解“忙碌、羞愧、平庸、自卑、幼稚”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品味语言,想象画面,理解“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掌握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4、从作者观察和描写麻雀的写法中受到启发,模仿描写小动物。
隔窗看雀教案教案标题:隔窗看雀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提高对自然界鸟类的认识和理解;2. 学生能够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3.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提高科学观察和记录的能力;4.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和分享,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 鸟类的分类和种类;3. 观察鸟类的方法和技巧;4. 鸟类的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鸟类的样本;2. 鸟类观察记录表格;3. 鸟类保护宣传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鸟类的认识和观察经验。
探究活动:2. 教师向学生介绍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鸟类能够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和适应。
3. 教师向学生介绍鸟类的分类和种类,并通过展示实物样本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鸟类。
4.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使用鸟类观察记录表格记录所观察到的鸟类种类、数量、行为等信息。
5. 学生回到教室,分享观察结果,并让每组展示自己记录的观察数据,让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和讨论。
拓展活动:6. 教师向学生介绍鸟类的保护意义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鸟类受威胁的原因和保护措施。
7. 学生分组制作鸟类保护宣传海报或小册子,展示鸟类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8. 学生进行鸟类保护宣传活动,可以组织鸟类观察活动、参观鸟类保护区等。
总结活动:9.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地观察和记录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2. 评价学生在分享和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沟通能力;3. 评价学生对鸟类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意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当地的鸟类保护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参观鸟类保护区等;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鸟类观察和研究,如制作鸟类观察日记、研究特定鸟类的习性等。
《隔窗看雀》教学设计《《隔窗看雀》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隔窗看雀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与文本、与作者交流,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普通而不自卑”的可贵,感受作者对麻雀这个小生命的欣赏,从而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初步思考。
4、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文,理解“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麻雀生活的平凡、忙碌和始终如一乐观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感悟人生。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直奔重点1、齐读课题。
2、通过作者1-5自然段的描述,麻雀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3、就是这忙碌、平庸的小麻雀引起作者进一步的深刻思考。
自由读一读6—11自然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哪一句最能集中表达作者的感受?A指名说;B板书;C齐读。
二、品读感悟,剖析难点1、我们找到了作者的感受,是不是就已经够了呢?我们还要再次走进课文中“嚼一嚼”重点词句段,从而体会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2、默读6—11自然段,思考: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把你感受很深的语句画下来,并在句子旁边把你读句子所想做上简单的批注。
3、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体会,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4、品读第六自然段:(1)“它不会……大航行。
”A、指名说读这段话的感受。
B、出示句子作比较:“它翱翔,也盘旋,它善于捉住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作大俯瞰或大航行。
”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它不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
讨论:两段话的中的“它”各指什么?在这里作者把小小的麻雀与雄鹰对比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过渡:这段话还有一句话也写出麻雀的平庸。
(2)“它那么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