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辨析十看及结构混乱
- 格式:ppt
- 大小:433.50 KB
- 文档页数:34
常见病句类型及十大辨析病句的技巧病句判断类试题一直以来是高考常见题型对于这类的题目如果我们能熟悉常见病句类型,掌握命题者的设错规律,那么这类题目将是十分简单的。
一、病句的类型病句类型主要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一)语序不当1.词语顺序不合理例如: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
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
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
应改为“听取研究”)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的前边)例如:不但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本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
因而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他”的AHA12GAGGAGAGGAFFFFAFAF后面。
)3.分句顺序不当例如: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从逻辑关系上看,分句位置前后颠倒)(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大多数是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是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有某一部分不搭配)例如:我国电子设备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电子设备”,不是“生产”)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和习惯上搭配,当动词带两个以上的宾语时,常发生后边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的情况)例如:《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
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塑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定语、状语和中心词不搭配,补语和中心词不搭配)AHA12GAGGAGAGGAFFFFAFAF例如:这次讨论中,大家就多项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思。
(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4.前后搭配不当(主要是两面对一面的搭配问题)例如:农民工过去受蔑视,如今也受到北京市民的尊重,在这蔑视与尊重之间,农民工感受着社会的温暖。
辨析病句的十看辨析病句的十看1一看并列词语〔例1〕我们要善于处理、存储与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解析〕应该是获取、存储、处理二看介词或介词短语例〕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一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解析〕“关于”表示关涉,本句是对象,应改为“关于”三看关联词〔例1〕不仅毒品泛滥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而且会影响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解析〕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四看代词〔例〕小媛与小芹上学去的时候,她总是走在前面。
〔解析〕“她”指代“小媛”依然“小芹"不明确。
五看否定词〔例1〕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解析〕“缺乏”是否定词, “不足"“不当” 否定词,可将“不足”与“不当”去掉。
六看两面性词语〔例〕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人才、七看近义词或同义词〔例1〕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您大快朵颐。
〔解析〕“桃林”不能用“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修饰,集合名词错与数词搭配九看多定与多状〔例〕误:[在新闻公布中心] 许多记者[昨天] [都] [同米卢蒂诺维奇][热情]的交谈。
正:许多记者[昨天] (时间)[在新闻公布中心] (处所)[都] (副词)[热情地] (表情态)[同米卢蒂诺维奇] (对象)交谈。
十看两个字“的”与“是”辨析病句的十看2【例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估计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
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别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估计遇到的各种困难。
【结构混乱的病句及答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之结构混乱
1,两句混杂
一轮明月从东方冉冉升起,我慢慢抬起头,望着那一轮明月那么的圆,那么的大。
(改为;“望着那一轮明月,它是那么的圆,那么的大。
”)
2,前后牵连
县交通管理局决定,6月1日起农用车辆凭新准运证上路,更换农用车辆准运证自5月1日开始办理。
(删去“办理”或删去“自”)
3,把两个不同关系的复句杂糅在一起
我国如果没有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并运用这个理论研究我国地壳运动和油气聚集的规律,中国打碎了“中国贫油论”的精神枷锁,飞速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石油资源。
(顺着前面的意思可把“中国打碎
了”改为“就不能打碎”;或就着后面的意思把“我国如果没有”改为“由于”,“创立”后加“了”)
4,“A是B”式的句子
有关部门认为,苏丹红事件并不是由于某个人的故意或疏忽造成的,而是应把责任归咎于供应链管理系统还不
够完善。
(句式杂揉,去掉“还不够完善”)。
常见病句类型句子结构混乱病句是指在语法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句子,它们的错误可能来自于句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之间的不协调,也可能源于句子的表达方式不恰当。
这些病句往往使文章的表达变得混乱和困惑,影响读者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如何改善句子结构,使文章表达更加清晰和流畅。
类型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单复数)或者时态上不一致。
例如:1. 我们的团队正在努力达到我们的目标。
2. 学生们都喜欢参加课外活动,这使得他们更加全面发展。
在以上例子中,第一句中的主语是“我们的团队”,而谓语是“正在努力达到”,主谓在人称上保持一致。
而在第二句中,主语是“学生们”,而谓语是“都喜欢参加”,主谓在人称上也保持一致。
类型二:主句与从句结构不匹配主句与从句结构不匹配是指主句和从句在结构上不一致,导致句子的表达不流畅。
例如:1. 我喜欢唱歌,篮球打得很好。
2. 他昨天请我吃饭,因为他很感谢我。
在以上例子中,第一句中的主句是“我喜欢唱歌”,从句是“篮球打得很好”。
这两个句子结构不匹配,可以将第一句改为“我喜欢唱歌,也喜欢打篮球”。
类型三:句子过长或过短句子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文章表达不够清晰。
过长的句子往往使读者难以理解,而过短的句子则会给人一种断断续续的感觉。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句子的长度和结构的多样性。
例如:1. 我们经常一起去散步,然后去吃饭,最后再去看电影。
2. 我们经常散步,吃饭,看电影。
在以上例子中,第一句句子过长,可以分成更短的句子来表达,例如“我们经常一起去散步。
然后去吃饭。
最后再去看电影。
”类型四:句子成分重复句子成分重复指的是在句子中出现了重复的成分,使得句子表达冗余和啰嗦。
例如:1. 我去了市场买了一些蔬菜。
2.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机会。
在以上例子中,第一句中的动词“买了”已经包含了动作和完成的意思,不需要再重复添加“了”,所以可以改为“我去了市场买一些蔬菜。
常见病句类型及十大辨析病句的技巧病句判断类试题一直以来是高考常见题型对于这类的题目如果我们能熟悉常见病句类型,掌握命题者的设错规律,那么这类题目将是十分简单的。
一、病句的类型病句类型主要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一)语序不当1.词语顺序不合理例如: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
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
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
应改为“听取研究”)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的前边)例如:不但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本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
因而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他”的后面。
)3.分句顺序不当例如: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从逻辑关系上看,分句位置前后颠倒)(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大多数是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是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有某一部分不搭配)例如:我国电子设备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电子设备”,不是“生产”)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和习惯上搭配,当动词带两个以上的宾语时,常发生后边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的情况)例如:《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
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塑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定语、状语和中心词不搭配,补语和中心词不搭配)例如:这次讨论中,大家就多项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思。
(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4.前后搭配不当(主要是两面对一面的搭配问题)例如:农民工过去受蔑视,如今也受到北京市民的尊重,在这蔑视与尊重之间,农民工感受着社会的温暖。
病句辨析十看一看句子中出现的并列的词、短语语序是否恰当,搭配是否合理,并列关系是否互相包容【例1】《条例》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周密而深刻的说明。
(语序不当,应为“从政策上和理论上”作“规定和说明”。
)【例2】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其中“提高……技术人员”搭配不当。
)【例3】我们与其常吞服维生素C药片,不如多吃些新鲜的桃、梨、瓜、果。
(果的概念包含了“桃”“梨”,种属关系不能并列。
)二看介词短语是否滥用、误用、位置不当或让人费解【例4】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滥用“从”“中”。
)【例5】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在”此时是静态介词,应为动态介词“从”。
)【例6】葛洲坝的建设者们经过一冬一秋的苦战,一道40米高、60米宽、900米长的拦江大坝,巍然屹立在大江之上。
(“经过”位臵不当,应提到句首。
)【例7】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有些陌生,可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两个“对”一用,意思让人费解。
)三看出现带否定意思的词或表多重否定的词时,表达的意思与实际的意思是否吻合【例8】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定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用三重否定,使语意与表达的意思相反。
)【例9】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忌”已有“不要”的意思,后面再用“不”,句意就反了。
)【例10】近几年来,王芳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并非三重否定,它相当于“每时每刻都”。
)四看出现的关联词语是否搭配得当,是否处于合适的位置【例11】我国的医药工业无论技术、规模还是经验,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入世”以后,中国的医药工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小学四年级结构混乱的病句例子简单“结构混乱”是六种常见病句类型之一, 主要有句子杂糅式、暗换主语式、话题转移式三种。
一、句子杂糅式杂糅式结构混乱最主要的特点是把表达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
每种说法各有一个标志性动词,从陈述对象的角度看,有一个动词与之不搭配,找出这个多余的动词,即可确认其为病句。
例1: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申请留学签证要在……开学前……进行”与“申请留学签证的时间在……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两句话糅成一句话说;应删除“的申请时间”或“进行”。
)例2:鸡椒的花、叶、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酴,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的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句中“柠檬为配制……的主要原料”和“配制……香精都离不开它”杂糅,应去掉“为”,或者去掉“都离不开它”。
)二、暗换主语式暗换主语式结构混乱的主要特点是前半句的陈述对象与后半句的动词搭配不当,只要在后半句加上适当的主语即可。
例3: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张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此句前半句话的主语是“话”,后半句的主语却暗中换成了“心”,因而造成语病;应在“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加上“使他”。
)例4:他是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得到人民的拥戴,并安排他担任了县长的职务。
(前半部分的陈述对象是“他”,后半部分则进行了暗换,因而结构混乱;应在“并安排他担任了”前面加“组织上”,或改为“被安排担任了县长的职务”。
)三、话题转移式话题转移式结构混乱的主要特点是陈述未完,其陈述对象却发生改变,造成半截子话,形成几个分句“前言不搭后语”。
在做题时,检查主要动词的主语,找出陈述未完而半途改变主语的分句,即可认定为是话题转移式结构混乱。
例5:“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这是个因果复句,前面点出“之所以”,后文必须指出其原因。
10种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以下是十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1.主谓不一致
病句:我喜欢运动,而他们是看电影。
修改方法:我喜欢运动,而他们喜欢看电影。
2.助动词错误
病句:他不会可以帮忙。
修改方法:他不会帮忙。
3.主语缺失
病句:走在街上碰到了一个老朋友。
修改方法:我走在街上时碰到了一个老朋友。
4.动词时态错误
病句:我昨天去购物。
修改方法:我昨天去了购物。
5.代词指代不明
病句:我见到了他,他告诉了我很多事情。
修改方法:我见到了朋友,他告诉了我很多事情。
6.并列句缺少连词
病句:我喜欢跑步,打篮球。
修改方法:我喜欢跑步和打篮球。
7.句子结构混乱
病句:我昨天朋友生日聚会去了。
修改方法:昨天我去了朋友的生日聚会。
8.动词搭配错误
病句:他想着买一本书。
修改方法:他想要买一本书。
9.形容词位置错误
病句:他高大的个子。
修改方法:他个子高大。
10.冗余词语
病句:她昨天去了看电影院。
修改方法:昨天她去了电影院。
病句辨析的十大看点胡显凤“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每年高考必考的考点。
高考大纲指出的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在年年的高考中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那么如何在众多的句子中很快辨析出句子是否有毛病呢?我们不妨抓住句子中一个或几个标志性的词语或者说敏感的部位,姑且称为看点,在病句辨析上就不难得分。
下面就以部分典型病句为例,谈谈病句辨析的十大看点。
一、看两面词有些句子的语病往往就在两面词上,句子中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成败”“好坏”“优劣”这类词,我们就要仔细分析该句是否有“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病。
例如: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分析:“能否”与“具有重大的意义”前后不对应,应去掉“能否”。
二、看代词病句试题中,如出现代词,我们要特别注意。
要看清代词指代的对象。
如果文中述及两个以上的对象,而下文使用的代词往往只指代其中之一,就会造成表意不明的错误。
例如: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分析: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改为“我”,第二个“她”去掉。
三、看介词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易造成主语残缺或主客体颠倒等语病。
因此我们要看清介词和介词短语的使用。
例如: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人超过计划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分析:滥用介词“自……以来”,造成主语残缺,应当把“北京大学电影节”放到开头做主语。
四、看否定词很多句子的语病出现在否定词上,常见错误有多重否定中由于多用了否定词,而表意相反了,或者多重否定句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不符。
例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分析:缺乏的不是“勇气不足”,不是“谋略不当”,而是缺乏“勇气和谋略”应改为“一是勇气,二是谋略”。
拨得浓云开方能见晴日【考点阐释】“结构混乱”类语病是《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必考类型之一,考查能力能力层级为E。
这种类型的语病着重考查考生的短语句式运用能力、句法结构辨析能力和一定的逻辑辨别分析能力。
【知识梳理】“结构混乱”类病句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式混杂在一起,从而造成句子语法结构上的混乱,语意的不通顺。
“结构混乱”类语病是指一句话存在两种缠夹不清的结构形式,相互包含,相互提示造成结构上混乱的一种病句类型。
它以“句式杂糅”型为主,该类语病的明显特征,往往是组织语言时,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结构相同、语义相近的说法同时出现,一种说法在不知不觉中就转换成了另一种说法,结果造成结构杂糅。
除“句式杂糅”型外,还有“暗换主语”“中途易辙”“前后粘连”等类型。
【命题走向】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各地市的模拟试题,我们不难看出“结构混乱”类语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以客观题考查.②以句式杂糅型为主.③语料涉及科技﹑民生﹑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考生宜扩大阅读面,做到快速准确把握句意.④句子成分考查力度有所加大,考生需要加强主﹑谓﹑宾﹑状等语法练习.【考题回放】(2017年高考山东卷第5题A项)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试题解析】该项属于“句式杂糅”型语病。
第二句包含了“由……组成”和“包括……在内”两个句式,其中,任何一个句式都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可两个作用相同的句式同时出现,却又造成了结构上的混乱、冗赘。
该句可以做如下修改:“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在内的地理国情数据库”,或者是“我国建成了由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解题技巧】应对“结构混乱”类语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词组﹑短语结构意识.当一个句子出现“如果……的时候”“依靠……取得的”“是因为……的原因”等类型结构的时候,要有拆分意识,看该词组能否拆分成两个作用等值的词组,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构成句式杂糅型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的病句及类型归纳
1.并列结构混乱:
-例句:我喜欢看电影,也喜欢演奏音乐喜欢读书。
-问题:两个并列的动词短语“喜欢看电影”和“喜欢读书”之间缺
少连接词,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2.从句结构混乱:
-例句:因为大雪纷飞的,所以我们没有上学的去。
-问题:句子中的从句结构不清晰,缺少主谓宾结构和连接词的使用。
3.主谓不一致:
-例句:他们喜欢唱歌、跳舞是他们的爱好。
-问题:主语“他们喜欢唱歌、跳舞”和谓语“是他们的爱好”之间
主谓不一致。
4.句子衔接混乱:
-例句:我昨天去购物,然后去了电影院看电影。
-问题:句子中的“然后”和“去了电影院看电影”之间没有明确的
衔接关系,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5.修辞手法使用混乱:
-例句:我看了一个很好看的电影,它令人大吃一惊。
-问题:修辞手法混乱,句子中的“看了一个很好看的电影”和“令
人大吃一惊”之间的修辞手法不统一
这些病句类型归纳了常见的结构混乱问题,正确的写作应该注意句子的结构、主谓一致和词语的衔接等方面,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