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城市高端服务业发展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苏南主要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一、引言随着国家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放开,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
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苏南地区一直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
本文将对苏南主要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
二、苏南主要城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作为掀起全球服务外包产业革命浪潮的“中国样板”,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徐州等苏南地区城市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可谓早已不再是新鲜事物。
下面将对这些城市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苏州服务外包产业苏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核心位置。
苏州经济发达、产业集聚,服务外包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从业人员数量超过10万人,是苏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龙头之一。
目前国家服务外包人才交流平台已在苏州设立,服务外包人力资源丰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2.南京服务外包产业南京地处苏南,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随着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日益活跃。
南京市政府颁布《南京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方案(2008-2012年)》,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外包中心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目前南京的服务外包企业已达1000家以上,并且服务领域也越来越多元化。
3.无锡服务外包产业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人口约650万,素有“太湖明珠”之称。
随着无锡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现在,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无锡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无锡服务外包企业已超过300家,服务领域主要集中在海运物流、图形图像、软件开发和远程业务处理等。
4.常州服务外包产业常州地处长三角的经济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常州市政府制定了《常州市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目前,常州服务外包产业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和法律服务,企业总数逾300家,从业人员已超过6万人。
转型背景下上海高端服务业发展思考李天华【摘要】随着快速的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上海已面临转型发展的急迫要求,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高端服务业将成为发展重点。
结合上海目前高端服务业发展阶段和面临问题的研究,从城市规划角度对上海承载高端服务业的商务设施发展提出规划建议和思考。
% With the rapid city expansion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Shanghai has been facing the urgent requirements of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Form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ch is mainly based on service economy has already been strategic goal of Shanghai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n that, the high-end service trade will be the emphasis. Integrating with the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ge of Shanghai high-end service and the faced problems, this article gives proposals and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plan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facilities of high-end service【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转型;高端服务业;商务区【作者】李天华【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硕士【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鸟瞰图1 上海从“工业性经济”向“服务性经济”转型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被确定为全国的工业中心,制造业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
250《商场现代化》2009年4月(中旬刊)总第572期目前,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开始受到空前重视,2007年3月,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0世纪70年代前后,欧美等国均实现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并逐渐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通过分析全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美国、欧盟、日本三大地区为代表的国际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域的发展特点和促进政策,为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经验借鉴。
一、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的由来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
目前,我国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尚未形成明确的说法。
本研究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等改造和发展起来,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行业的总称。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过升级改造的传统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二是随科技和社会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服务业态,如软件、互联网、IT外包等。
一般而言,现代服务业具备五大基本特征,即知识性、高增加值性、高素质性、高技术性和新兴性。
我国最早“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是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时提到“由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转变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
后来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也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
随后在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二、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1.现代服务经济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首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和物流,对提高国家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增强国家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次,现代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
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对GDP和就业贡献的增长主要源于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等,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高端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概述 (4)一、高端医疗服务业发展模式分析 (5)(一)、高端医疗服务地域有明显差异 (5)二、高端医疗服务行业政策背景 (5)(一)、政策将会持续利好高端医疗服务行业发展 (5)(二)、高端医疗服务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6)(三)、高端医疗服务行业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6)(四)、宏观经济背景下高端医疗服务行业的定位 (7)三、高端医疗服务企业战略选择 (7)(一)、高端医疗服务行业SWOT分析 (7)(二)、高端医疗服务企业战略确定 (8)(三)、高端医疗服务行业PEST分析 (9)1、政策因素 (9)2、经济因素 (9)3、社会因素 (10)4、技术因素 (10)四、高端医疗服务行业政策环境 (11)(一)、政策持续利好高端医疗服务行业发展 (11)(二)、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11)(三)、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2)(四)、宏观环境下高端医疗服务行业定位 (12)(五)、“十三五”期间高端医疗服务业绩显著 (13)五、高端医疗服务行业(2023-2028)发展趋势预测 (13)(一)、高端医疗服务行业当下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13)(二)、高端医疗服务行业经营理念快速转变的意义 (14)(三)、整合高端医疗服务行业的技术服务 (15)(四)、迅速转变高端医疗服务企业的增长动力 (15)六、高端医疗服务行业企业转型思考(2023-2028) (16)(一)、高端医疗服务业的内生延伸——选择与定位 (16)(二)、高端医疗服务跨行业转型延伸 (17)(三)、高端医疗服务企业资本计划分析 (17)(四)、高端医疗服务业的融资问题 (17)(五)、加强高端医疗服务行业人才引进,优化人才结构 (18)七、高端医疗服务企业战略保障措施 (18)(一)、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及时调整组织架构 (18)(二)、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19)1、制定人才整体引进方案 (19)2、渠道人才引进 (20)3、内部员工竞聘 (20)(三)、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 (21)八、未来高端医疗服务企业发展的战略保障措施 (21)(一)、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及时调整组织结构 (22)(二)、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22)1、制定总体人才引进计划 (23)2、渠道人才引进 (23)3、内部员工竞聘 (23)(三)、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 (24)九、高端医疗服务行业风险控制解析 (25)(一)、高端医疗服务行业系统风险分析 (25)(二)、高端医疗服务业第二产业的经营风险 (25)十、高端医疗服务行业多元化趋势 (25)(一)、宏观机制升级 (25)(二)、服务模式多元化 (26)(三)、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26)(四)、社会化特征增强 (26)(五)、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26)(六)、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27)1、内生发展闭环,对外输出价值 (27)2、开放平台,共建生态 (27)(七)、呈现集群化分布 (28)(八)、各信息化厂商推动高端医疗服务发展 (28)(九)、政府采购政策加码 (29)(十)、个性化定制受宠 (29)(十一)、品牌不断强化 (29)(十二)、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 (30)(十三)、一体式服务为发展趋势 (30)(十四)、政策手段的奖惩力度加大 (30)概述近年来,高端医疗服务行业市场火爆,其应用场景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安全和多样性的创新。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在服务业领域,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本文将从服务业的现状和问题两个方面探讨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一、服务业的现状我国服务业从2011年起占据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工业,不断扩大。
2019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4.5%。
其中,教育、医疗、金融、物流等领域迅速发展,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1.服务业结构单一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集中在传统的商贸、餐饮、住宿等日常消费领域,而高端服务行业,如旅游、高端餐饮、个性化定制等还比较不发达。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节能环保、卫生保健等领域尚需大力推广和发展。
2.服务质量和水平不够高虽然我国在服务态度和价格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有许多服务行业存在质量差、服务不周等问题。
例如,一些医院的服务质量、态度和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政府服务机构的服务态度和效能也需要加以改善。
3.服务业人才匮乏服务业人才一直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虽然不少高学历人才涌向了服务行业,但许多行业仍然人才不足。
这不光影响服务质量和效率,也阻碍了服务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
二、服务业的问题我国服务业从垄断公有制向市场化竞争模式转变,存在着以下问题:1.公共服务缺乏公共服务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我国公共服务水平还不够高,例如,城市里的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厕所、公共绿地需求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
2.市场竞争不充分服务业的市场竞争不充分是制约服务质量提高和服务行业创新的一大问题,一些服务市场还存在垄断行业占据市场主导的局面。
这需要政府加大平台建设,引导市场积极发展,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不够充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服务水平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服务业的融合程度还不够,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还面临压力和困难。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刘曙华;沈玉芳【摘要】生产性服务业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甚至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体现.本文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层面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并分析了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即新的生产性服务业类型不断涌现;服务外包化;生产层级化、集聚化发展以及服务协同与融合发展.可以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了国家竞争优势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动力.【期刊名称】《创新》【年(卷),期】2010(004)006【总页数】5页(P64-68)【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外包;服务集聚【作者】刘曙华;沈玉芳【作者单位】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1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派生出来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贯穿企业生产的上游(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调研)、中游(质量控制、会计、法律咨询、保险等)和下游(广告、物流等)等诸多环节,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
生产性服务业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异,会使不同地区的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好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大,未来发展的后劲强;而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或影响力不及的地区,在产业功能上对外的依赖性随时间的推移会不断的增加,在未来可能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
探讨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利于我们掌握形势,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甚至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197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其发展速度已超过了制造业。
全市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标题:全市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报告根据我市近期服务业的经济运行数据,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市服务业的发展动态,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二、全市服务业总体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我市服务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8.2%,快于第二产业3.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2%。
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服务业态的快速发展,我市服务业的质和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各行业运行情况分析1、交通运输:受惠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增加值持续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长10.5%。
然而,由于燃油价格的上涨,运营成本增加,部分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2、住宿餐饮: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住宿餐饮业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增加值增长9.8%。
3、信息技术服务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深化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增加值同比增长18.2%,成为服务业中的亮点。
4、房地产业:受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仅增长3.5%,增速有所放缓。
5、其他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在内的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市服务业发展总体看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传统服务业如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的盈利水平相对较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抗风险能力较弱。
其次,新兴服务业如信息技术服务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存在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压力。
此外,部分政策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可能对相关产业链产生影响,需要关注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五、建议措施为保障我市服务业的稳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新兴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传统服务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高端服务业的概念、分类和主要特征一、高端服务业的概念高端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阶段产生、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以提供技术性、知识性和公共性服务为主,处于服务业高端部分的服务业。
二、高端服务业的分类高端服务业主要包含九大类:(1)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期货、信托、保险、基金等金融相关行业;(2)航运与现代物流业,包括航运业及相关行业、现代物流、仓储、分拨等行业;(3)现代房地产业,包括设计、开发、装饰等行业;(4)专业服务业,包括研发、会计、审计、评估、法律、咨询等行业;(5)现代信息服务业,包括移动通讯、网络信息、传媒、咨询等行业;(6)文化、体育、娱乐业,包括广播影视、媒体传播、创意设计、体育、文化娱乐等行业;(7)现代旅游业,包括高星级酒店、大型旅游景区、综合性旅游休闲设施、专业性旅游服务商、大型旅游门户网站和旅游资讯集成商、旅游会展和城市盛事活动等;(8)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险业;(9)服务外包业。
三、高端服务业的主要特征1、演变过程的历史性。
现阶段高端服务业所指的产业领域针对现时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是属于服务业的高端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阶段的高端服务业可能在未来成为夕阳产业,已不具备服务的高端层次。
如,IT制造业的某些领域现阶段可能处于服务业的高端部分,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这些领域必将被取代,从而变得“低端”。
2、服务对象的高端性。
高端服务业瞄准的主要是高端市场,从而提供相应的高端服务。
因此,高端消费者是高端服务业特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收入、高学历和高层次的消费群。
需要强调的是,高端服务业把大众的普通消费排挤在门外,具有特定的高端消费群体,因此,发展高端服务业只能针对区域内现实的或潜在的高端消费群体进行战略调整,不能凭空假想。
3、服务过程的高端性。
服务过程的高端性是指高端服务业在营运过程中必须做到服务手段的高技术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服务产品的定制化、服务水平的高层次化、服务质量的优质化。
全球主要城市高端服务业发展比较
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城市发展的地位和水平。在发达国
家,高端服务业已占GDP50%左右,特大城市通常占6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仅占
20%左右。在中国,北京高端服务业约近GDP40%,但商业性高端服务业仍与发达
国家有距离。
高端服务业在不同国家中表现是不同的。在发达国家,金融占的份额很重,
其次是科技、信息等。
表1 全球主要城市高端服务业发展比较
城市 占GDP比重(%) 主要表现行业 贡献最大行业产品
纽约 66以上 金融、文娱、总部经济 金融、节庆、会展、高端物流
伦敦 70左右 金融、总部经济、设计 金融、高端物流、设计、节庆展会
东京 60左右 金融、总部经济、工业设计 金融、高端物流、旅游展会
苏黎世 70以上 金融、工业设计 金融、工业设计
法兰克福 70左右 金融、高端物流 金融、展会、高端物流
首尔 62左右 金融、动漫、现代服务业 金融、动漫、物流等
新加坡 60左右 金融、现代物流等 金融、现代物流
北京 约40 金融、文化、信息 金融、文化信息展会、高端物流
上海 约35 金融、设计、文化、创意等 金融、高端物流、展会信息、创意
广州 约30 展会、金融、设计、咨询 展会、高端物流、展会信息、创意
成都 约20 文化、现代服务业 文化、现代物流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端服务业在中国主要几个城市的表现是不同的。如北京
的金融、信息,广州的展会,上海的金融、工业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