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创设激励情景
(一)明确行动目标——目标激励 (二)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激励 (三)建立考核制度——量化激励 (四)沟通与交流——情感激励
三、勇于开拓创新
(一)观念创新 (二)方法创新 (三)活动创新
四、提高自律能力
首先要深入指导学生个体自我教育 ; 其次,班主任逐步引导班集体进行自我管 理; 最后达到班级全员参加的创造性自我管理。
为学生提供最佳而正向的学习环境,仍然会有一些学生会表
现出干扰学习活动或不当行为,因而上述内涵后两项关注的
是教室纪律问题的“改善” 。教室纪律问题的“事前预防”
与“事后改善处理”,是教师在教室班级经营常规管理中重
要的知识与技能。
三、权力社会性基础的架构
• 权力社会性基础的架构在于教师社会权力的使用与其使用 时机。
我的切身体会是:表扬单的发放不能太吝啬。我班有个学生天天 迟到,但他为了得到表扬单,坚持一个星期没有迟到。当他表示希望获 得表扬单时,我却提出:如果下一个星期继续不迟到再发。这个同学露 出了失望的神情。下一个星期,他没有坚持下去,又开始天天迟到。事 后,我很后悔:及时肯定学生的时机,被我错过了。如果我能对他的进 步及时给予鼓励,强化他的愉快体验,也许他就不会再迟到了。
练习题
请你运用班级管理策略的理论,分析下面一段不愉快 的对话发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不愉快的对话 某初中一位班主任在校门口偶然碰上本班一名未请假 准备回家的学生。 班主任:(吆喝)嗨,你过来! 学生A: (不快地)干吗? 班主任:(责问)你上哪儿去? 学生A :(不耐烦地)回家,家里有事。 班主任:(生气地)你请假了吗? 学生A :(抵触、不满地)没见到你。 班主任:(恼怒地)你瞧你这态度,还倒有理了。 学生A :(委屈地)我怎么了? ……
第四章 班级管理策略
第一节 班级管理策略的理论
•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是组织教室活动, 引导学生做出适当的行为,防止学生不当 行为的发生与处理学生偏差行为等。
一、思维学派架构
思维学派的架构对于班级纪律问题,提出了 三种看法。 (一)介入主义者的观点 • 介入主义者认为学生是外塑的,学生的发展会依 循环境的状况,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利用赏罚手 段与教师权力来塑造学 Nhomakorabea的行为。
案例学习
表扬单的发放
我们学校有两种单子:一种是“表扬单”,一种是“过失单”。表 扬单上写着:某某同学,你在第几周因为某某原因而获得表扬, 以资鼓 励。下面是班主任的亲笔签名,还有一个鲜红的学校教务处的大圆章。 表扬单上还给家长留下空白处,以写鼓励的话语。
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发放表扬单。比如:针对课后提问题 的同学太少,设立专门表扬单,奖励每周的“问题大王”(向老师请教 问题多的同学);针对有些学生劳动不积极、敷衍了事的现象,值周期 间,给劳动积极的同学发表扬单等。同学们都希望获得表扬单,所以努 力争取每一个机会。
(二)非介入主义者的观点
• 此观点认为在班级经营中如提供学生一个 支持性,即有利于其学习成长的环境,学生本 身即有发展的潜力,此即为内化性动机理念。
(三)互动主义者
• 互动主义者乃介于以上两种极端观念的中 间哲学观,认为班级问题或冲突非学生或教 师个别的责任,而是在群体协商、责任分享 及良好师生沟通情境之后获得解决,教师应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我抉择的机会,当学生 选择自己的行为之后,就应当对自己的行为 负起责任。
二、支持性学校环境的架构
•
支持性学校环境的架构在于建构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
的正向环境,但即使教师提供一个支持性与合作性的学习情
境,仍有部分学生会出现干扰行为,因此教师常规管理及问
题解决知识与技能的具备并且灵活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支持性学校环境的架构偏向于纪律处理与解决模式知识与
技能的使用,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是其哲学观的核心之
一。学者威尔逊(Wilson)认为支持性学校环境的架构内涵
有四:一为正向的教学环境;二为个人发展与社会技能:三为
支持性与改善性的程序;四为相关的技能与问题解决。内涵
中前两项关注教室纪律问题的“预防”,其激发学生相互合
作的相关策略如表扬优异行为、合作学习、同学支持、自
我尊重与自律等。威尔逊进一步指出:即使最有经验的教师,
第二节 班级管理策略
一、营造民主氛围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健全班级规范 (三)实施“无痕”教育
案例学习
有时“无痕”胜“有痕” 刚过完热闹的元宵佳节,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温暖舒适的家,又回到了阔别一 个多月的学校,回到这个由52个儿童组成的大家庭。 我发现同学们以前讲卫生的习惯不翼而飞了。黑板没人擦;教室里这儿一些纸屑, 那儿一些果壳;前边一些塑料袋张着大口,后边一些笤帚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孩 子们一个个只顾吃着、说笑着,对班上的这些细小的事情漠不关心,熟视无睹。我看 在眼里,急在心上,孩子们怎么这么快就忘了《小学生守则》的要求?我真想冲着这群 欢呼雀跃的小“馋猫”大声训斥,可转念一想,新年刚过,一来到学校就训学生,这未免 太不近人情了,还是叫他们收拾干净吧!于是,在我的“指挥”下,教室里重新变得桌 椅整齐,一尘不染。可是,好景不长,一到下午,旧景重现,我只好让上午的“旧戏” 重演一番…… 一连几天,类似的事情总有发生。看来督促管理并不奏效,我寻觅着一条合适而 又有效的方法,我思索着……那天正好翻看了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启发了我,做学生思想工作不正需要这种和风细雨般的教育吗? 那天中午,地上又有了纸屑、塑料袋。我不再像往常那样叫学生打扫干净,而是 自己俯下身子弯下腰轻轻捡起来,不露声色地把纸屑、塑料袋放进垃圾箱。我发现孩 子们的目光随着我的身影移动,眼神中流露出惊叹和赞赏。连续几天,我都一如既往 地默默地做着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也许是受到我的感染,也许是心灵发现,以后的日 子里,我发现班上地面变干净了,黑板变整洁了,桌椅摆整齐了。即使有了垃圾,孩子们 也会抢着去干,班上的卫生工作已经不再需要我督促了。同时,我欣喜地发现同学们 其他地方也有了很大进步,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一)强制权 教师拥有足够惩罚学生与命令学生做事的权力。
(二)酬赏权 教师具有分配报酬的权力。
(三)法职权 教师的正式权力,此职权让学生知悉教师有权力管理或处理其行为。
(四)参照权 一种教师魅力特质,学生因为教师特有的人格特质,发自内心地表示
认同、信服与尊敬。 (五)专家权
它是指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或特殊专长,以此赢得学生 与家长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