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CJJT 287-2018
- 格式:pdf
- 大小:4.39 MB
- 文档页数:38
江苏省园林绿化养护标准江苏省园林绿化养护标准是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和养护管理的规范,旨在提高园林绿化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城市风貌。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的各类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和养护管理活动。
一、植物配置要求。
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确保其生长良好,不易发生病虫害。
2. 植物配置应注重景观效果,根据景观设计要求,进行合理搭配,形成丰富多彩的植被景观。
3. 植物配置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空间,避免因生长过密而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二、绿地养护管理。
1. 定期修剪草坪,保持坪面平整,不留高低不平的痕迹。
2. 对绿化树木进行定期修剪,修剪后的树木应保持整洁美观的外观,避免留下破损的树枝和残枝。
3. 对绿地植物进行定期浇水和施肥,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4. 对园林绿化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三、绿化景观保洁。
1. 定期清理绿地上的落叶和杂草,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2. 对绿地景观设施进行定期清洁,保持设施的光洁度和美观度。
3. 对绿地周边的环境进行定期清理,保持绿地周边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四、绿地病虫害防治。
1. 定期对绿地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2. 对绿地植物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五、绿地保护。
1. 对绿地周边环境进行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对绿地造成影响。
2. 对绿地植物进行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和盗窃行为。
六、绿地安全管理。
1. 对绿地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2. 对绿地周边环境进行安全管理,保证绿地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江苏省园林绿化养护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同时,也将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共同努力,共同营造美丽的生活环境。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及评比办法1.0.1为营造、保持良好的生态景观和环境景观,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强绿化行业管理,适应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需要,根据国家和河南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按园林绿地的组成元素进行编写,涵盖园林绿化养护中有关乔木、花灌木、草坪、地被、绿篱及模纹图案、垂直绿化及立体绿化、花坛花带、古树名木、行道树、水体及喷泉、园林设施等元素,以各元素在养护技术上必须达到的要求为基本标准(三级)。
在基本标准(三级)基础上,达到完善的水准为一级标准。
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二级标准。
1.0.3本标准适用于于全市各类城市绿地。
2.0.1乔木:树干高大,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
2.0.2花灌木:通常称有美丽芳香的花朵或色彩艳丽的果实的灌木和小乔木。
种类多样,观看效果显著,在园林绿地中应用领域广为。
2.0.3草坪:需定期轧剪覆盖地表的低矮草层。
大多选用质地纤细,耐践踏的禾本科植物,仅少数是莎草科、豆科或其它科植物。
2.0.4地被植物:植株宽阔、枝叶密集,具备较强拓展能力,能够快速全面覆盖外露平地或坡地的植物,通常高度不少于60cm。
地被植物可以单一栽种也可以混植。
2.0.5绿篱:由灌木或小乔木成单行或多行规则式种植成墙状,可整形修剪或自然生长。
2.0.6垂直绿化:利用藤本等植物依附于建筑物或构筑物墙面上的绿化形式。
2.0.7花坛:应用领域一、二年生花卉、球根花卉和温室花卉等居多栽种成规则的、群体的、平面图案细致、具有美观效果的布置形式。
2.0.8古树: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
2.0.9名木:稀有珍贵,存有关键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具备关键科研价值的树木。
2.0.10行道树:道路两旁的树木,常成事栽种,排序整齐,规格统一,株间存有一定距离,主要起至遮阴、防尘、护路、美化街景促进作用。
随着道路形式的变化,行道树栽种形式可以单一乔木成事规则栽种,一般会乔灌木群落规则或圆形丛植。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1.1 编制原则 (2)1.2 编制依据 (2)第二章施工部署 (2)2.1 移栽用地的准备 (3)2.2 建立登记卡 (3)2.3 平衡修剪 (3)2.4 切根处理 (3)第三章绿化移植施工工艺技术 (3)3.1定点放线方法 (3)3.2挖穴 (4)3.3挖树 (4)3.4 带土球苗木的挖掘 (5)3.5苗木假植 (5)3.6苗木运输 (6)3.7 苗木移栽前的修剪 (6)3.8 苗木栽植 (7)第四章安全保证措施 (10)第五章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 (11)第一章编制依据1.1 编制原则1、技术可靠原则:确保设计方案安全可靠,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2、保障工期原则:根据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使各项分部工程施工衔接有序,使本项目的资源利用充分,以确保总体施工计划的实现,从而确保总工期。
3、经济合理原则: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并配备相应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采用先进量测仪器和软件进行信息化施工和管理,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效率为原则,降低施工成本。
4、安全环保原则:为了保证本标段的安全施工,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并在方案中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及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在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机械的配备、施工方案的选择方面必须与环保要求相结合,确保施工过程对周边自然环境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
5、组织合理原则:根据现状实际情况及施工内容,做好施工总体部署,配齐相关的管理人员,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配套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使工程顺利稳步的推进。
1.2 编制依据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9);2、《园林绿化木本苗》(CJ/T 24-2018);3、《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4、园林绿化养护标准(CJJ/T 287-2018)。
1.本准养护管理工作的内容:浇水排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松土除草、补栽、扶正支撑、绿地容貌、安全施工等。
1.1本标准养护管理适用范围: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等。
1.2本标准特殊术语说明。
1.2.1绿化养护管理是指在绿化工程竣工验收之后,为使园林绿地达到整洁美观,园林植物正常生长而采取的一切养护管理措施。
1.2.2色块灌木指绿地中成片种植的彩叶植物或开花灌木。
1.2.3造型灌木指用修剪、捆扎等方法整修成特定形状的灌木。
1.2.4花卉是木本观花植物及草本观花植物的总称。
1.2.5草花指盆栽草花及地栽草花(含宿根花卉)的总称。
1.2.6花灌木指观花类灌木及小乔木。
2.养护的直观标准2.1长势树木长势旺盛。
2.2叶片叶色正常、叶大而肥厚、不黄叶、不焦叶、不卷叶、不落叶、无明显虫屎、虫网、被虫咬食叶片数量、每株在10%以下。
2.3枝干树干挺直、倾斜度不超过10度,树干基部无蘖芽滋生、枝干粗壮、无明显枯枝、死桩、基本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介壳虫在主、侧枝上基本无活虫。
2.4树冠完整美观、分枝点合适、侧枝分布均匀、枝条疏密适当,内膛不乱,通光透光。
2.5行道树分枝点高低、树高、冠幅基本一致,无连续两株缺株、相邻5株的高差<10%。
2.6花灌木着花率高、开花繁茂、无落花落蕾现象。
色块灌木无缺株断行、覆盖度达100%,色块分明,线条清晰流畅。
2.7绿篱、造型灌木形状轮廓清晰,表面平整,园滑、不露空缺、不露枝干、不露捆扎物。
2.8藤本长藤分布合理、枝叶覆盖均匀、附着牢固、覆盖度达85%以上。
2.9草花生长健壮、花繁叶茂、无残花败叶。
花坛整洁美观、四季有花、层次分明、图案清晰、色彩搭配适宜。
2.10草坪生长茂盛、叶色正常、基本无秃斑、无枯草层、无杂草、无病虫害、覆盖度达98%以上,留茬高度经常保持在6-8cm。
3.养护的施工标准3.1浇水排水3.1.1原则浇水应根据不同植物生物学特性、树龄、季节、土壤干湿程度确定。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1、一级绿地养护质量标准1.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完善,管理得当,植物配置科学合理,达到黄土不露天。
1.2、园林植物1.2.1、生长健壮。
新建绿地的各种植物2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1.2.2、园林树木树冠完整美观,分枝点合适,枝条粗壮,无枯枝死杈;主侧枝分布匀称、数量适宜、修剪科学合理;内膛不乱,通风透光。
花灌木开花及时,株形丰满,花后修剪及时合理。
绿篱、色块等修剪及时,枝叶茂密,整齐一致,整型树木造型雅观。
行道树、绿地内无缺、死株。
1.2.3、树木不歪斜,叶片大小、颜色正常,无黄叶、焦叶、卷叶和带虫叶片。
1.2.4、花坛、花带、绿篱、绿植围墙轮廓清晰,整齐美观,色彩艳丽,无残缺,无残花败叶。
1.2.5、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齐一致,覆盖率98 %以上,草坪内无杂草。
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坪不得少于300天;暖季型草坪不得少于210天。
1.2.6、病虫害控制及时,园林树木上无明显的病虫为害现象。
具体要求树木上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介壳虫的活虫数不得超过1头,较细枝条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过2头,且平均被害株数不得超过1 %。
叶片上无虫粪、虫网。
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2 %。
1.3、垂直绿化应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90 %。
开花的攀缘植物应适时开花,且花繁色艳。
1.4、绿地整洁,无杂物,对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地内水面杂物,重点地区随产随清,其它地区日产日清,做到巡视保洁。
1.5、绿地内栏杆、园路、桌椅、路灯、井盖和标示牌等园林设施清洁、完整、安全,维护及时。
1.6、绿地内无堆物、堆料、搭棚,树干上无定钉、拴挂和刻画等现象。
注:一级绿地养护费用12元/㎡,一、二期养护费用共计1266000元。
2、二级绿地养护质量标准2.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完善,管理得当,植物配置基本科学合理,基本达到黄土不露天。
园林绿化养护标准一、养护职责1、承包养护期限内,我公司按照园林绿化养护操作规程及园林绿化养护质量标准,合理组织,精心养护,并派出专业的园艺师组织指导安排管护工作,并根据各个季节天气及植物生长情况灵活派出不少于3位有经验的工人,保质保量完成养护管理任务。
二、养护内容1、管理程序:包括淋水、开窝培土、修剪、施肥、除草、修剪抹芽、病虫害防治、扶正、补苗(苗木费另计)等整套过程。
2、管理工具:A、花剪、长剪、高空剪、铲草机、剪草机B、喷雾器、桶、斗车、竹箕C、铲、锄、锯子、电锯、梯子D、燃料、维修费E、有机肥、复合肥、氮肥、鳞肥、钾肥F、各种农药3、养护内容:A、乔木:每年施有机肥料一次,每株施饼肥0.25千克,追肥一次,每棵施复合肥、混尿素0.1千克,采用穴施、及喷洒、水肥等,然后用土覆盖,淋水透彻,水渗透深度10厘米以上,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树木自然生长状态,无须造型修剪,及时剪除黄枝、病虫枝、荫蔽徒长枝及阻碍车辆通行的下垂枝,及时清理干净修剪物。
每周清除树根周围杂草一次,确保无杂草。
B、灌木、绿篱、袋苗:每季度施肥一次,每667m2施尿素混复合肥10千克,采用撒施及水肥等,施后三小时内淋水一次,每天淋水1次(雨天除外),水渗透深度10厘米以上,及时防治病虫害,修剪成圆形、方行或锥行的,每周小修一次,每月大修一次,剪口平滑、美观,及时清除修剪物,及时剪除枯枝、病虫枝,及时补种老、病死植株,每周清除杂草一次。
C、草本类:每季度施肥一次,每667m2施尿素混复合肥10千克,采用撒施及水肥等,施后三小时内淋水一次,每天淋水1次(雨天除外),水渗透深度10厘米以上,及时防治病虫害,每周剪除残花一次、清除杂草一次,及时剪除枯枝、黄枝。
D、台湾草:每季度施肥一次,每667m2施尿素混复合肥10千克,施肥均匀、淋水透彻,水渗透深度5厘米以上,及时防治病虫,及时补种萎死残缺部分,覆盖率达98%以上,每月修剪1-2次。
浙江省园林绿化养护预算定额(2018 版)(项目划分征求见稿)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2019 年7 月总说明一、《浙江省园林绿化养护预算定额》(20018 版)是根据省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编制〈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 版)〉的通知》(建建发[2017]166 号)要求,依据国家标准及有关部门发布的行业规范、标准、规程,现行的工程量计算规范和计算规定,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编制的。
二、本定额是依据正常的施工条件,合格的产品和材料,大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的施工方法、机械配置和合理的劳动组织为基础编制的。
本定额反应的是本省园林绿化养护工程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本定额是完成定额项目规定工作内容每计量单位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标准。
本定额的工作内容仅对主要工序作了说明,次要工序虽未说明但已包括在项目工作内容中。
三、本定额是园林绿化养护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依据,是编制园林绿化养护投标报价及园林绿化养护合同约定、办理结算、工程计价争议调解及园林绿化养护工程造价鉴定等的参考依据。
四、本定额包括绿地养护、建筑小品维护、设备设施维护和保障措施项目。
定额共七章,其中绿地养护包含了一级绿地养护、二级绿地养护、三级绿地养护及其他绿化养护等四章内容。
绿地养护按照不同养护标准套用相应定额。
养护标准详见《园林绿化养护标准》CJJ/T287-2018。
五、本定额(包括补充定额)未包括的项目,可按本省其他相应工程计价定额计算,如仍缺项的,应编制一次性补充定额,并按规定履行相关手续。
六、本定额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程。
七、本定额除项目特别注明者外,均以“年”为时间单位测算相关费用。
八、本定额的人工消耗量是以《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园林绿化工程》LD/T75.1 -3-2008 为基础,结合园林绿化养护工程的特点及本省的实际情况编制的。
定额每工日按8h 工时制考虑。
定额中的人工消耗量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在内的人工消耗量。
浙江省园林绿化养护预算定额(2018版)(项目划分征求见稿)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2019年7月总说明一、《浙江省园林绿化养护预算定额》(20018版)是根据省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编制〈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版)〉的通知》(建建发[2017]166号)要求,依据国家标准及有关部门发布的行业规范、标准、规程,现行的工程量计算规范和计算规定,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编制的。
二、本定额是依据正常的施工条件,合格的产品和材料,大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的施工方法、机械配置和合理的劳动组织为基础编制的。
本定额反应的是本省园林绿化养护工程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本定额是完成定额项目规定工作内容每计量单位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标准。
本定额的工作内容仅对主要工序作了说明,次要工序虽未说明但已包括在项目工作内容中。
三、本定额是园林绿化养护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依据,是编制园林绿化养护投标报价及园林绿化养护合同约定、办理结算、工程计价争议调解及园林绿化养护工程造价鉴定等的参考依据。
四、本定额包括绿地养护、建筑小品维护、设备设施维护和保障措施项目。
定额共七章,其中绿地养护包含了一级绿地养护、二级绿地养护、三级绿地养护及其他绿化养护等四章内容。
绿地养护按照不同养护标准套用相应定额。
养护标准详见《园林绿化养护标准》CJJ/T287-2018。
五、本定额(包括补充定额)未包括的项目,可按本省其他相应工程计价定额计算,如仍缺项的,应编制一次性补充定额,并按规定履行相关手续。
六、本定额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程。
七、本定额除项目特别注明者外,均以“年”为时间单位测算相关费用。
八、本定额的人工消耗量是以《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园林绿化工程》LD/T75.1-3-2008为基础,结合园林绿化养护工程的特点及本省的实际情况编制的。
定额每工日按8h工时制考虑。
定额中的人工消耗量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在内的人工消耗量。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的保持和发展。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应包括对植物的养护要求。
这包括植物的修剪、浇水、施肥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的持久。
其次,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对园林设施的养护要求。
这包括对喷灌系统、照明设施、座椅、垃圾桶等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良好的外观。
此外,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对病虫害防治的要求。
养护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植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确保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另外,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对园林环境的养护要求。
这包括对园林内的地面、湖泊、溪流等环境的清洁和维护,确保园林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最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应包括对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养护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园林绿化养护服务。
总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的建立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标准,加强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园林绿化的品质和景观效果,为市民营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浙江省园林绿化养护预算定额(2018版)(征求见稿)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2019年10月总说明一、《浙江省园林绿化养护预算定额》(2018版)(以下简称“本定额”)是根据省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编制〈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版)〉的通知》(建建发[2017]166号)要求,依据国家标准及有关部门发布的行业规范、标准、规程,现行的工程量计算规范和计算规定,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编制的。
二、本定额是依据正常的施工条件,合格的产品和材料,大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的施工方法、机械配置和合理的劳动组织为基础编制的。
本定额反应的是本省园林绿化养护工程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本定额是完成定额项目规定工作内容每计量单位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标准。
本定额的工作内容仅对主要工序作了说明,次要工序虽未说明但已包括在项目工作内容中。
三、本定额是园林绿化养护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依据,是园林绿化养护投标报价及园林绿化养护合同约定、办理结算、计价争议调解和造价鉴定等的参考依据。
四、本定额内容包括绿地养护、其他绿化养护、建筑小品维护、设备设施维护和保障措施项目及绿化养护平方米参考价格;其中绿地养护按照养护标准划分为一级绿地养护、二级绿地养护及三级绿地养护。
绿地养护及其他绿化养护章节中的部分子目按照不同养护标准套用相应定额。
绿地养护标准详见附录一、《园林绿化养护标准》(CJJ/T287-2018)。
五、本定额(包括补充定额)未包括的项目,可按本省其他相应工程计价定额计算,如仍缺项的,可按相关要求编制一次性补充定额。
六、本定额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园林绿化的保存期养护工程,园林绿化的成活期养护按《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相应规定计算。
七、本定额除项目特别注明者外,均为一年的养护费用。
八、本定额的人工消耗量是以《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园林绿化工程》LD/T75.1-3-2008为基础,结合园林绿化养护工程的特点及本省的实际情况编制的。
《绿地养护质量评价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拟更名为《绿地养护质量评价》编制说明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2021年1月一、背景情况和起草过程(一)背景情况1、任务来源根据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沪质技监标[2018]503号《关于下达2018年度第三批上海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本标准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文立项。
由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由上海市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黄浦区绿化管理所、上海静安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
2、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城市绿地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最要的组成部分,是市民感受度最好的绿色空间,同时在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城市景观面貌提升、城市开敞休憩空间、城市小气候改善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额的作用。
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绿地养护管理精细化程度较高,虽未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标准或质量标准,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公认的技术手册等手段,明确养护管理责任,掌握绿地基本养护质量信息,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和实验数据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健全的养护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确保了绿地整体养护质量。
目前,绿地养护质量评价领域还没有发布国家标准,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发布行业标准《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同时北京、杭州等地相继发布了绿地养护管理标准或质量标准,如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市区绿地养护质量标准》、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等。
上海城市绿地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得到快速发展,绿林地面积快速增加。
但由于建设年代不同,设计手法不同,植物配置不同,养护水平不同等原因,导致全市的绿地景观面貌和养护质量任有一定差距。
目前,上海已发布关于养护技术的相关标准(含技术规程),例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等等。
园林养护质量标准园林养护质量标准1、绿化充分,植物配置合理,达到黄土不露天。
2、园林植物达到:,(1)生长势:好。
生长超过该树种该规格的平均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待以后调查确定)。
(2)叶子健壮:①叶色正常,叶大而肥厚、在正常的条件下不黄叶,不焦叶、不卷叶、不落叶,叶上无虫尿虫网灰尘;②被啃咬的叶片最严重的每株在5%以下(包括5%,以下同)。
(3)枝、干健壮:①无明显枯枝、死权、枝条粗壮,过冬前新梢木质化;②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③介壳虫最严重处主枝干上100平方厘米1头活虫以下(包括1头,以下同),较细的枝条每尺长的一段上在5头活虫以下(包括5头,以下同);株数都在2%以下(包括2%,以下同);④树冠完整:分支点合适,主侧枝分布均称和数量适宜、内膛不乱、通风透光。
(4)措施好:按一级技术措施要求认真进行养护。
(5)行道树基本无缺株。
(6)草坪覆盖率应基本达到100%;草坪内杂草控制在10%以内;生长茂盛颜色正常,不枯黄;每年修剪暖地型6次以上,冷地型15次以上;无病虫害。
3、行道树和绿地内无死树,树木修剪合理,树形美观,能及时很好地解决树木与电线、建筑物、交通等之间的矛盾。
4、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树叶、草沫等)重点地区路段能做到随产随清,其它地区和路段做到日产日清;绿地整洁,无砖石瓦块、筐和塑料袋等废弃物,并做到经常保洁。
5、栏杆、园路、桌椅、井盖和牌饰等园林设施完整,做到及时维护和油饰。
6、无明显的人为损坏,绿地、草坪内无堆物堆料、搭棚或侵占等;行道树树干上无钉栓刻画的现象,树下距树干2米范围内无堆物堆料、搭棚设摊、圈栏等影响树木养护管理和生长的现象,2米以内如有,则应有保护措施。
二级养护质量标准1、绿化比较充分,植物配置基本合理,基本达到黄土不露天。
2、园林植物达到:(1)生长势:正常。
生长达到该树种该规格的平均生长量。
(2)叶子正常:①叶色、大小、薄厚正常;②较严重黄叶、焦叶、卷叶、带虫尿虫网灰尘的株数在2%以下;③被啃咬的叶片最严重的每株在10%以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园林绿化中的草坪、灌木、花卉、乔木、垂直绿化、水池、园路、卫生及设施的管养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的管理和养护。
2、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树冠: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大多数树种由中心主枝、副主枝、三级主枝组成,(包括结果枝和生长枝等大小枝条)。
2.2 花蕾期:植物从抽花芽现花蕾到开花前的时期。
2.3 叶芽:能发育成枝条的芽。
叶芽形状较瘦小,先端尖。
2.4 花芽: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花芽形状较肥大,略呈圆形。
2.5 生长势:栽培条件下植物的生长趋势。
泛指生长速度、整齐度、茎叶色泽、植株茁壮程度、分或分枝的繁茂程度等,但有时仅指生长速度。
2.6 施肥:园林植物整个生长过程中肥料的施用。
2.7 除草:园林植物生长期间人工去除杂草的措施。
2.8 灌溉:人工引水浇灌的措施。
其目的是及时满足园林植物对水分的需要,或调节土壤水分。
2.9 下缘线:由同一道路中每株行道树树冠底部缘线形成的线条。
3、分级管养根据园林绿化地点的重要程度及植物的种类将管养分为一级管养、二级管养和三级管养3种等级。
4、二级管养规范4.1 草坪管养草坪二级管养的标准是草种生长良好,草坪整齐雅观,三季常绿。
要求覆盖率达95%以上;杂草率低于5%,无坑洼积水,无裸露地。
4.1.1 生长势生长势中等,生长量达到该草种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叶体健壮,叶色青绿,无枯黄叶。
4.1.2 修剪考虑季节特点和草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使草的高度一致,边缘整齐。
根据草坪品种、不同高度,适当控制高度。
4.1.3 灌溉、施肥根据草坪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淋水和施肥,在每年春、夏、秋季三季节,加强淋水,淋水量不低于该采种该规格的蒸腾量。
结合淋水适当施肥,以保证草坪植物保持青绿。
肥料的使用要适量、均匀,防止过量或不均匀引起肥伤。
4.1.4 除杂草经常清除杂草,使纯草坪和混合草坪的草种纯度达95%,新接管的绿地要求半年内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