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版2017高三实战模拟考试质量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35
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一、整体情况分析二、1、试卷考查能力涉及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语言表达、探究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
三、2、试卷按照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作为必考题的方式设题,对高三语文高考新考纲的具体实践,对我们的备考具有指导意义。
四、3、试卷整体难易适中,文言翻译难度较高,体现了难易程度的区分度。
五、4、本次考试题型变化很大,究竟是不是高考试卷的标准形式,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感觉不适应,这个问题要提请年级组引起重视。
二、阅卷概述(一)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1、试卷情况(1)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此次选取了散文材料阅读,符合“考纲”及“考试说明”及其“题型示例”要求,避开以往小说一边倒的现象,对指导备考复习的老师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很好的导向性和示范性;(2)所选文本——《百年震柳》也属典型的状物类散文,可谓文质兼美,适合考生阅读鉴赏;(3)此次散文阅读鉴赏题型体现了散文阅读鉴赏特点,规范合理,具有借鉴价值。
2、学生答题情况优点:(1)对涉题文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普遍把握较好;(2)分析句段大多有主旨意识、艺术效果意识。
存在问题:A.空白卷较多,理科未做的近20份,文科有有近5份;B.不少考卷卷面很糟糕,乱涂乱画,超出答题区域,字迹淡白,书写潦草,修改凌乱,尤其是字写得张牙舞爪,几个字就占满一行,导致答题区域不够写,答案书写超出范围现象较严重;C.还有几份试卷由于试卷结构上的思维定势,总以为答题卡上“第2卷非选择题”首先就是“文言文翻译题”,仍将文言文翻译写到此次散文阅读第5题位置上;D.不理解散文阅读鉴赏特点,不会回答“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句段类的题目,答非所问,答得不全,导致得分十分低,此题满分5分,无人得满分,最高得4分,也少见,理科平均分1.89,文科平均分1.88;E.没有分点回答意识,有近一半考生没有分点回答,就要参加高考了,这种现象令人不解,更令人不安!3.今后教学建议(1)进一步强化规范意识:答题区域的规范,书写用笔、墨水颜色、字迹清晰度、字体大小、修改的规范等;(2)进一步强化分点意识,采点意识,提升采点能力;(3) 备考复习还得重视散文阅读鉴赏;(4) 进一步强化适应试卷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能力,强调答题顺序意识,坚决避免“错上花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