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级园林城市(县城)评选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4
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小区评选标准附件1: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小区评选标准一、绿地率单位:新建35%,改造30%以上;医院、休(疗)养院、学校40%以上;小区:新建35%、改造30%以上。
二、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层次分明,有较高艺术性。
三、树木、花卉、草坪、绿篱生长良好,无断垄、无病虫害、无斑秃。
四、园林建筑小品及设施养护管理良好。
五、绿地干净、整洁、卫生,管理到位。
—1—附件2:河北省园林绿化样板街道评选标准一、绿地率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绿地率30%以上;红线宽度40-50米的,绿地率25%以上;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绿地率20%以上;园林景观路,绿地率40%以上。
二、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层次分明,景观优美。
三、园林建筑小品及设施设置合理,和整体环境相协调,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性。
四、树木、花草、绿篱养护及时,长势良好,无缺株、断垄现象,无病虫害,草坪无斑秃。
五、道路绿地护栏、路牙、建筑小品及其他设施养护良好,绿地干净、整洁、卫生。
六、无侵占道路绿地现象。
—2—附件3:石家庄市花园式单位评选标准一、总要求在实现普遍绿化的基础上,做到有树、有花、有草,植物搭配合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草地覆盖,并配以适当的园林建筑小品,整个单位庭院整齐清洁,环境优美,文明舒适。
二、具体标准(一)绿化面积1、绿地面积:旧城区原有单位单位绿地面积不少于单位总面积的25%,新建区单位不少于30%。
学校、医院、休(疗)休养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不少于35%。
2、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3、已绿化面积占应绿化面积的90%以上。
4、确实无绿化条件的,如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搞得好,也可酌情计算。
(二)绿化规划落实好有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绿化、美化,保证规划正常实现。
(三)绿化效果好—3—1、树种配置科学合理,实现了乔木40%,花灌木30%,常绿树30%的比例。
2、庭院围墙四周、路旁有乔木遮荫,建筑物周围有花木相衬,草皮覆盖地面,墙上有攀缘植物,达到了黄土不露天的绿化景观。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18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0.06•【字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4号•【施行日期】2018.10.06•【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11年12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23号公布根据2014年1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4〕第2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6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6〕第1号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2月3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7〕第6号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10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4号第四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规划区内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园林绿化实行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专业绿化和社会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城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园林绿化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费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园林城市进行评定及复查管理。
鼓励开展星级公园和园林式单位、小区、街道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行立体绿化和复层绿化,提高园林绿化建设质量。
国家园林县城标准(一)国家园林县城标准指标体系
注:
1.表格“备注”栏中标注有“*”的指标,其解释、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等请参考《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
2.表格“备注”栏中标注有“▼”的指标,表示为否决项。
3.表格“备注”栏中标注有“☆”的指标,表示为加分项。
4.表格“备注”栏中未对考核范围作特殊说明的,考核范围为建成区。
(二)国家园林县城评选否决项
1.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县城绿地系统规划;
2.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3.建成区绿地率未达标;
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未达标;
5.污水处理率未达标;
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未达标。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小区)、道路评选办法》及评定标准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23.11.28
•【字号】冀建城管〔2023〕15号
•【施行日期】2023.11.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住房改革与发展
正文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小区)、道路评选办法》及评定标准的通知
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保定、沧州、衡水、邢台、定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廊坊、辛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邯郸市建设局,石家庄市园林局,雄安新区管委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提高绿地品质和服务质量,我厅对照国家、省内有关标准,对《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小区)、街道评选办法》及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小区)、道路评选办法》《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小区)评定标准》《河北省园林式道路评定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小区)、街道评选办法》及标准(冀建城〔2017〕46号)同时废止。
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厅园林中心。
联系电话:*************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11月28日。
附件2国家园林县城标准一、国家园林县城标准指标体系注:1.表格“备注”栏中标注有“*”的指标,其解释、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等请参考《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
2.表格“备注”栏中标注有“▼”的指标,表示为否决项。
3.表格“备注”栏中标注有“☆”的指标,表示为加分项。
4.表格“备注”栏中未对考核范围作特殊说明的,考核范围为建成区。
5.加、扣分合计分值≤-10分,不纳入国家园林县城评选范围。
加、扣分规则:以《国家园林县城标准指标体系》中“计分方式”栏细则为准。
每一加分项最多可加2分,加分合计不超过10分。
二、国家园林县城评选否决项(一)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或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二)建成区绿地率不达标;(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达标;(四)污水处理率不达标;(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达标。
三、指标解释1.林荫路推广率(%)指标解释: 指县城达到林荫路标准的人行道、自行车道长度占人行道、自行车道总长度的百分比。
林荫路指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行车道。
计算方法:林荫路推广率=达到林荫路标准的人行道、自行车道长度(千米)÷人行道、自行车道总长度(千米)×100%数据来源:城市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2.古树后备资源指标解释:树龄50—99年的城市大树。
3.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硬质铺装透水技术应用实施率(%)指标解释:近三年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广场、游步道系统等采用了透水材料和透水结构的硬质铺装场地面积占铺装总面积的比率。
计算方法: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硬质铺装透水技术应用实施率=近三年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广场、游步道系统等采用了透水材料和透水结构的硬质铺装场地面积(公顷)÷近三年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铺装总面积(公顷)×100%数据来源:城市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4.供热计量收费比例(%)指标解释:指建成区内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住宅建筑面积占集中供热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省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城区)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3.03.12•【字号】冀建城[2013]9号•【施行日期】2013.03.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省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城区)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冀建城〔2013〕9号)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局)、城管局(公用局),石家庄、张家口、保定市园林局: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改善“两个环境”要求,加快园林城创建步伐,我厅研究制定了《全省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城区)创建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年3月12日全省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城区)创建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加快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城区)创建步伐,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总体目标:到2015年,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邯郸市力争达到一星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沧州、衡水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所有县级市建成省级以上园林城市,60%以上的县城建成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向城镇延伸,形成冀东、冀南和环首都园林城市群。
已建成的省级园林城进一步提高标准,向国家园林城、省级生态园林城迈进。
分阶段目标:2013年--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邯郸达到省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力争新增国家园林城4个,省级园林城15个以上;省级重点镇启动省级园林城镇创建。
2014年--重点对2010年省政府命名的省级园林城进行复查,着重提升创建水平和质量;继续推进省级园林城创建工作,并向城镇延伸。
2015年--石家庄、唐山市、秦皇岛、廊坊、邯郸市力争达到一星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承德、张家口达到省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沧州、衡水、辛集、鹿泉、三河、霸州、涿州市,清河、大厂、肃宁、玉田等市县力争建成国家园林城;继续开展省级园林城复查。
园林城市评判标准
园林城市的评判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绿地率:指建成区内各类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2. 城市绿化覆盖率:指建成区内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3.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建成区内城区人口人均拥有的公园绿地面积(城区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
4. 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指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占居住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5. 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指建成区内绿道两侧1公里服务范围(步行15分钟或骑行5分钟)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占总居住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6. 10万人拥有综合公园个数:指建成区内城区人口每10万人拥有的综合公园个数。
7. 城市生态廊道达标率:指建成区内组团之间净宽度不小于100米的生态廊道长度与城市组团间应设置的净宽度不小于100米且连续贯通的生态廊道长度的比率。
8.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达标率。
此外,园林城市的评判还涉及到城市大环境绿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城市大气污染指数、水体沿岸绿化效果、市政设施等多个方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查阅园林城市评选标准相关文件,了解具体评判标准及内容。
河北省园林县城标准(修订稿)1、按照国务院职能分工的要求,重视县城园林绿化工作,创建园林县城指导思想明确,建立健全县城园林绿化行政管理机构。
2、法规和管理制度配套、齐全,制定并严格实施县城“绿线”管制制度,并向社会公布,执法严格,无非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3、完成了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各类绿地规划指标比较先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城乡一体”的原则,并严格实施。
并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使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4、近三年县城绿化指标逐年增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建成区绿地率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
5、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乔、灌、花、草有机配置,形成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区和郊区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
6、县城公共绿地分布均衡,达到居民生活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3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的要求,城市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7、至少建成一座10公顷以上的综合性公园,符合《公园设计规范》要求,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维护良好,特色鲜明,环境良好,景观优美。
8、注重县城风貌的保护,突出文化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措施有力,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显,建筑小品、雕塑特色突出,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历史文化风貌,立体绿化效果明显。
开展县树县花评选活动,有自己独特的县树、县花,并在绿化工作中较好地体现县树县花风格。
9、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100%和80%以上,县城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10、县城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市级以上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占60%以上;居住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居住区级公园面积不小于1公顷;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11、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组织开展了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
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小区)、街道评选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位,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市、县、镇建成区范围内已建成并达到标准要求的单位、居住区(小区)、街道均可申报。
第三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小区)、园林式街道”创建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初验及推荐工作。
第二章评选条件和要求第四条单位绿地面积1千平米以上, 居住区(小区)绿地面积1万平米以上,具有两年以上的绿地养护管理基础,达到一定的植物景观效果。
街道必须是整体道路,长度1000米以上,竣工验收两年以上。
在当地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条单位、居住区(小区)必须是按规划设计已经全部建设完工(分期建设的不得申报),居住区(小区)入住率达到80%以上,竣工验收后并养护管理两年以上。
第六条申报单位、居住区(小区)、街道已获得市级命名一年以上(附命名材料)。
第七条无随意侵占绿地、私自改变绿地性质,未经批准砍伐树木现象,无移植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现象。
第三章评选内容和程序第八条评选内容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水平、植物配置、养护管理、卫生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和档案资料管理等。
第九条由设区市(含定州、辛集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达到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小区)、园林式街道标准的单位、居住区(小区)、街道进行初验,合格后方可推荐申报。
第十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依据各市上报名单,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验收,查阅资料,形成专家意见,审核通过后命名。
第十一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小区)、园林式街道每年评选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二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小区)、园林式街道每三年复查一次,复查合格的保留命名;复查不合格的,给予警告,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将撤销命名并向社会公布;对侵占、毁坏绿地的,经核实属实的撤销命名。
6 《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建城[2010]125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天津市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营房部工程局:为更好地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切实推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结合《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的贯彻实施,我部对《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指导服务,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要从实际出发,对照《标准》和《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要切实加强对申报城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服务及命名后的监督管理。
要积极指导已获命名的国家园林城市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建设与管理力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使城市绿地系统分布更均衡、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景观更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
(二)做好申报组织工作,严格初审把关。
要做好国家园林城市申报组织与初审工作。
各地要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生态优先、功能完善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和目标,按照《标准》和《办法》的要求,做好国家园林城市申报工作。
(三)积极开展国家园林县城和城镇创建。
要加强对县、镇园林绿化工作的指导服务,积极开展省级园林县城、城镇创建活动。
在未出台新的国家园林县城标准和评审办法之前,国家园林县城的申报和评审仍按照《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活动的通知》(建城函[2006]4号)执行。
建制镇可参照国家园林县城标准和评审办法,申报国家园林城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次推荐的县、镇数量各不超过3个。
(四)加快制(修)订省级创建办法和标准。
各地要参照本《标准》和《办法》,尽快制(修)订本地区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创建办法和标准。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省级卫生城市、县城等7个卫生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河北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0.11.19•【字号】冀爱卫[2010]9号•【施行日期】2010.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省级卫生城市、县城等7个卫生标准的通知(冀爱卫[2010]9号)各市爱卫会、省爱卫会各委员部门:为进一步改善我省城乡环境卫生质量,提高社会卫生管理水平,省爱卫办参照国家和兄弟省的卫生城市、县城等相关卫生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我省省级卫生标准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新增了市辖区、镇、社区的省级卫生标准。
现将重新修订和新增的7个卫生标准发给你们,请你们按照新的卫生标准,组织开展卫生创建活动。
附件:1、河北省卫生城市标准2、河北省卫生县城标准3、河北省卫生区标准4、河北省卫生镇标准5、河北省卫生村标准6、河北省卫生社区标准7、河北省卫生单位标准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九日附件1河北省卫生城市标准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1、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河北省爱国卫生条例》,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目标。
政府主要领导重视,亲自抓卫生创建工作的落实,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
2、市爱卫会组织健全,在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定期研究和解决爱国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爱卫会各委员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实现齐抓共管。
3、市爱卫会办事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任务落实,具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工作条件及设备,能够组织、协调各委员部门完成各项爱国卫生工作任务。
爱国卫生专项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重要指标内容一、背景介绍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对城市园林建设的评价指标,旨在促进城市园林建设的规范化和提升城市园林质量。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指导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文件,具有指导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在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中,充分运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二、评选标准概述《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包括了城市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园林绿化质量、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园林绿化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考评了城市园林的建设成果。
其中,我认为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是评选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1. 城市绿地面积城市绿地是城市的绿肺和休闲娱乐场所,它对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增进市民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中关于城市绿地面积的指标,要求城市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城市拥有足够的绿地供市民休闲和游憩。
2.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是评价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城市绿化植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与该地面总面积之比,是反映城市绿化状况的重要参数。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对保障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城市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园林绿化质量园林绿化质量是指城市园林的建设和管理质量,包括植物配置、景观设计、绿化养护等方面。
园林绿化质量不仅关乎城市形象,也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评选标准中对园林绿化质量的要求十分重视。
4.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指城市园林建设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包括水质净化、空气净化、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
这些指标的达标与否关系到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也是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
5. 园林绿化管理园林绿化管理是指城市园林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城市园林的品质。
评选标准中对园林绿化管理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它为城市园林的规范化和提升质量提供了指引和保障。
河北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03.01.06•【字号】冀建城[2003]7号•【施行日期】2003.0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河北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冀建城[2003]7号)各市建设局、规划局、城管局、园林局: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意见》(冀政[2001]65号),加快全省城市绿化建设步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新水平,促进全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省建设厅决定从2003年至2005年,连续3年在全省继续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
现就创建工作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园林城市重要性的认识创建园林城市,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客观要求;是治理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优化社会经济环境,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完成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建设“绿色河北”重要目标的组成部分。
各级各部门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本着为民办实事、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精神,从小康建设、生态建设、现代化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带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园林城市和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二、明确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㈠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以创建园林城市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为手段,力争用3年时间,使我省的城市绿化水平有显著提高,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使更多的城市进入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行列,城市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附件2
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一、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标准指标体系
二、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否决项
(一)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或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二)建成区绿地率不达标;
(三)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达标;
(四)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达标;
(五)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达标;
以上五项有一项不达标者,均不得申报省级园林城市(县城)。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衡水市等20个市县(市)为省级园林城市(县城)的复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12.13
•【字号】冀政办函[2011]55号
•【施行日期】2011.12.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衡水市等20个市县(市)为
省级园林城市(县城)的复函
(冀政办函〔2011〕55号)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人民政府:
经省政府研究,同意衡水市及晋州市、定州市、高碑店市、泊头市为河北省园林城市,正定县、宽城满族自治县、赤城县、涿鹿县、滦南县、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宁晋县、巨鹿县、南和县、永年县、大名县、馆陶县、鸡泽县、广平县为河北省园林县城。
上述设区市、县(市)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整体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推动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