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复习计算题
- 格式:ppt
- 大小:523.00 KB
- 文档页数:27
模式1.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已知自变量、因变量,已知上年因变量原有数额,告知今年自变量的变化幅度,求今年因变量的变化。
方法1.明确相关量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2.掌握不同数量关系各自的计算方法1.明确相关量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计算题中涉及的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只有三种情况:成正比、成反比、没有关系2.掌握不同数量关系各自的计算方法两个量成正比,即同幅增减。
如: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若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即成为原来的(1+20%);则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也增加20%,即也成为原来的(1+20%)。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20%,即成为原来的(1-20%);则商品的价值量也降低20%,即也成为原来的(1-20%)。
两个量成反比,即二者的增减变化情况互为倒数。
如: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成为原来的(1+25%);则商品的价值量为原来的1/(1+25%)=0.8,即减少20%。
②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成反比。
若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缩短20%,即成为原来的(1-20%);则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原来的1/(1-20%)=125%,即增加25%。
注意:甲乙两个量成反比,固然是甲增乙减,但并非是甲增加若干即乙减少若干,而应以互为倒数计算。
如币值与物价成反比,币值下降20%,则物价成为原来的,即1.25,涨幅为25%;而不能认为是“币值下降20%,则物价上涨20%”,那样计算绝对是错误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汇总一、变化关系二、专题复习(一)关于外汇汇率计算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我国通常采用 100 单位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如 100$=656¥。
3.本国汇率是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币,外币汇率是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
4.已知人民币要折算成美元用除法,已知美元要折算成人民币用乘法。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n。
若 M 国通货膨胀率为 x%,N 国币值不变,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若 M 国币值不变,N 国通货膨胀率为 y%,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 n(1+ y%);若M 国通货膨胀率为 x%,N 国通货膨胀率为 y%,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1+ y%)。
(2)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货币升值、贬值都会带来汇率的变化。
假设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 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升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 [n÷(1+x%)];若 M 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贬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 [n÷(1-x%)];若 N 国币值不变,M 国货币升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若 N 国币值不变,M 国货币贬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纸币的购买力、货币贬值率、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1)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实际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差额/需额(2)纸币的购买力=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1 纸币的购买力增强,<1 纸币的购买力减弱)(3)货币贬值率=(实际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三)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1)单价、售价、价格水平、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2)商品的件数,数量,产量,销量——使用价值量;(3)某部门、某行业的价值,总价格——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4)某商家,某生产者,某企业——个别;(5)某部门,某行业,全社会——社会;注: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相同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待售商品数量 价格水平X ( 1+通货膨胀率) 货币流通次数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一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当前物价水平一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囂)该发际货行量公式八:商品新标价=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量量x商品原标价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卫釘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的简称。
)1 CPI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 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十商品总产量 公式二:新价值量 =原来价值量*( 1+x%)(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 +,降低用-)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 =价值总额(量)十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 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 =价格总额十商品总产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x ( 1+通货膨胀率) 货币流通次数 量 X 100%多发行纸(货)币量纸(货)币实际发行量X 100%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纸币实际发行量 一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 币量―量量 X 100%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多发行纸(货)币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X 100%量纸币贬值率A 1 —纸币贬值率A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十货币价值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X(1+通胀率或物价上涨率);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十(1-贬值率)公式七:物价上涨幅度=当前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公式八:单位商品新价值量=单位商品原价值量X(1+m%b (注:m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三•关于商品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总产值)=单位商品价值量X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注:不管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全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部门的价值总量都不变;某企业、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公式二: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X商品总产量(总数量)四•关于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企业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X (1 + X%) X (1 + y%)(注:x%为本年度该企业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该企业个别劳动率增加幅度)公式二:全社会、行业、部门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X (1 + x%) X (1 + y%)(注:X%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率增加幅度)五•股票价格的计算1.公式:(1)股票价格=预期股息(货币形式)右银行利率(2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百分比形式)股票面额X股份数右银行利率2.注意:预期股息有两种形式,算法不同;股票面额与股票价格也不同。
(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商品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
二)例题分析:(全国大纲Ⅱ)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老多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
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A。
4元、4元、60万元 B。
6元、8元、90万元 C。
4元、6元、90万元 D。
8元、6元、120万元解:因为2009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50%;所以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社会价值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不变为6元;价值总量=6×10(1+50%)=90万元.故选C 三)巩固练习:1、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
经济生活计算题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
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键要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同时,要注意对题中的数量进行观察、计算。
例1. 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A.1袋大米B.4袋大米C.3袋大米 D.2/3袋大米解析: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 2/3袋大米。
正确答案是D。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例2. 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_____。
下列答案正确的是()A.4000、0.25、购买力降低B.2000、0.5、通货膨胀C.2000、2、纸币升值D.2000、0.5、购买力提高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ⅹ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ⅹ10)/5=2000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
题型一: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一、价值量、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计算;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关。
2、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关;与个别劳动时间成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比。
3、去年某厂生产某商品的价值量是A,产量为X;(1)如果今年该厂和全社会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均提高了B%,那么今年该厂生产的该商品的价值量为,产量为,价值总量为;(2)如果今年该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了B%,那么今年该厂生产的该商品的价值量为,产量为,价值总量为;例1:2018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18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例2: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B.8克C.16克D.32克二、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计算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2、纸币是由发行并的。
纸币的发行量应以为限,如果超出这一限度,将会出现。
例1: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例2: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 )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三、外汇汇率变动计算1、一个单位的外币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增加,意味着外汇汇率,人民币汇率,外币值,人民币值;2、一个单位的外币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增加,意味着外汇汇率,人民币汇率,外币值,人民币值;例1:欧元兑美元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A.中国对美国的出口B.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C.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D.欧元区对美国的出口四、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关系的计算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1)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2)某商品价格提高,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
高三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A. 集体经济制度B. 公有制经济制度C. 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度D. 私有制经济制度2. 以下属于市场经济特征的是:A. 生产资料公有制B. 计划经济为主导C. 供求关系调节资源配置D. 国家严格控制市场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A. 国家经济部门B. 集体经济部门C. 私营经济部门D. 混合所有制经济部门4. “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理念意味着:A. 经济建设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 控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是关键C. 生态环境保护要放在首位D.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A. 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B. 干预资源配置和市场行为C. 限制私营企业的发展D. 彻底取消经济计划与指令调度二、判断题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同一种经济制度。
(×)2. 在我国,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 中国共产党对国有经济的领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全面放开经济,彻底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三、问答题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点包括:坚持经济建设是党执政兴国的中心任务,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民主广泛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面推进。
2. 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主要特征。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其主要特征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主要有以下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对长的历史阶段,实现现代化建设任务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实现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生活计算题由于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在电脑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而彩电行业劳动生1、假设 1 美元 =8 元人民币,美元汇率下跌20%,则现在 1 美元能兑换多少人民币?产率提高 1 倍的情况下,按原来的等价交换,“1台电脑 =2×2=4 台彩电”,但由于现在电脑行业劳8×( 1— 20%) =6.4 动生产率提高 3 倍,“1 台电脑 =4/4=1 台彩电”。
2、原来价值为10 元人民币的商品,人民币贬值20%,则现在的商品价格是多少?8、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
如果生产者 A 生产该商品的个10÷( 1— 20%) =12.5 别劳动时间为 1 小时, A 在 4 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3、家电下乡财政补贴。
设补贴率为商品价值总量的13%,若一台价值量为1200 元的彩电,社的价值量分别是:()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那么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财政补贴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前国家少补贴了 A 、 2 80 40 B 、 2 40 20 C 、多少?480 20 D 、 4160 40A、 31.2 元 B 、 63 元 C 、 36 元 D 、26 元解析:生产者 A 生产甲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 1 小时,意味着 A 在 4 小时内可生产甲商品 4 件,解析: 1200× 13%—1200÷( 1+20%)× 13%=26元。
故其使用价值总量为4;其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为40×4=160(元);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4、( 2007 年全国卷Ⅰ)假定去年生产1 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 1 克白银的社会必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即还是40 元,故 D 项符合题意。
要劳动时间的 8 倍,且 5 件 A 商品 =2 克黄金。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币实际发行量×100% =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 =A 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实际发行量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公式八:商品新标价=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CPI1+资金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 (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总产量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通胀率或物价上涨率);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贬值率)公式七: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八:单位商品新价值量=单位商品原价值量×(1+m%) (注:m%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三.关于商品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总产值)=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 (注:不管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全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部门的价值总量都不变;某企业、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公式二: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商品总产量(总数量)四.关于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公式一: 企业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该企业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该企业个别劳动率增加幅度)公式二: 全社会、行业、部门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率增加幅度)五.股票价格的计算1.公式:(1)股票价格=银行利率预期股息(货币形式) (2)股票价格=银行利率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百分比形式×股份数 2.注意:预期股息有两种形式,算法不同;股票面额与股票价格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