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计算题练习(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260.00 KB
- 文档页数:22
第一部分计算题(一)1、假定某生产部门,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
原来每小时生产12.5件产品,每件商品价值25元,现在该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若商品原料价格可忽略不计,试计算:①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为多少?②每天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有何变化?答案①12.5元②不变2、今年全社会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亿元。
其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总额为400亿元,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为250亿元,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发行纸币总量为200亿元。
试计算:①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②货币的贬值程度有多高?答案①150亿②货币贬值后每元值0.75元3、设某资本家拥有100万元的资本,其中不变资本为90万元,可变资本为10万元。
每个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平均月工资为80元,每小时创造价值0.4元,每月按30天计算。
试求:①资本家每月获得的m是多少?②m'?③一个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多少?答案①2万②20% ③6小时40分;1小时20分4、某企业,投入劳动资料120万元,使用年限5年,劳动对象40万元,生产周期3个月,产量1万吨,雇工100人,月工资800元。
求:①若该产品的社会价值106元/吨,该企业的m'?②若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该企业的超额m?答案①m'=150% ②33万5、某企业原有资本100万元,c:v=3/1,m′=150%。
现有资本210万元,c:v=9/1,m′=180%。
计算:①原有资本中的c、v、m各为多少?②现有资本中的c、v、m各为多少?③如果工人的工资不变,每年1200元,那么有机构成提高后雇工人数是增还是减?答案①c=75万,v=25万,m=37.5万②c=189万,v=21万,m=37.8万③-33人6、解放前某纱厂,工人每天劳动10小时,平均每个工人生产棉纱20斤,消耗原料价值40元,机器设备磨损5元,每斤纱售价3元,每个工人日工资3元。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1、某资本家织布厂人均工资为50元∕天、产量为30米∕天、售价40元∕米,生产每米布所需要的棉纱价值为30元、设备折旧费为5元。
试计算:(1)每个工人所消耗的不变资本;(2)资本家雇佣一个工人所耗费的资本;(3)每个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与剩余价值;(4)该资本家的剥削率。
解:(1)每个工人所消耗的不变资本=(30+5)×30=1050(元)(2)资本家雇佣一个工人所耗费的资本=c+v=1050+50=1100(元)(3)每个工人创造的新价值=40×30-1050=150(元)每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50-50=100(元)=100÷50=200%(4)该资本家的剥削率=mv2、完成下列表格并计算甲、乙资本家各自的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年周转次数:(甲)1/10、1/20、1/5;(乙)1/8、1/30、1/4;年周转量:(甲)500、50、600、4000;(乙)250、20、100、3000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甲)0.515;(乙)0.843.3、某资本家拥有固定资本8000万元,折旧率为10%;流动资本为2000万元,年周转次数为4次,其中,工人的工资按季度发放,每季度工资总额为500万元;年产量为4000万件,每件产品的售价为3元。
试计算:(1)产品的成本价格总量;(2)剩余价值率;(3)预付资本周转速度;(4)年剩余价值率;(5)该资本家的年利润率。
解:已知:预付资本=8000+2000=10000(万元)预付可变资本V=2000(万元)年总产值G'=4000×3=12000(万元)固定资本的年周转总额=8000×10%=800(万元)流动资本的边周转总额=2000×4=8000(万元)年耗费的可变资本总额V=500×4=2000(万元)年耗费的不变资本总额C=(2000-500)×4+800=6800(万元)(1)产品的成本价格总量K=C+V=6800+2000=8800(万元)(2)年剩余价值总量M=G'-K=12000-8800=3200(万元)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总量÷年耗费的可变资本总额=3200÷2000=160%(3)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8000+800)÷(8000+2000)=0.88(次)=3200÷500=640%(4)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预付可变资本(5)年利润率=年剩余价值预付资本总额=3200÷(8000+2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