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性学习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教案

研究性学习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教案

研究性学习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教案
研究性学习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教案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是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意在通过《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的教学,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有所认识和了解,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认识到使用一次性用品带来的危害,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设计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较强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践”、“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的作用及危害,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整个教学活动中还包含学生对一次性用品相关资料的调查了解等相关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更重要的是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庭、社会中去,关注生活,关爱自然。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设计了认识一次性用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次性用品,其次是师生汇报交流调查到的生活中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情况及相关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对一次性用品有一个新的认识,知道使用一次性用品带来的后果,最后是拓展与创新,通过写倡议书和周末的实践活动设计,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有所认识和了解。

2、继续培养学生观察、记录、访问、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户外考察的能力。

3、通过此次活动,使用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到使用一次性用品带来的危害。

难点: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保护环境的做法。

五、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调查有关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情况。

2、多媒体课件:各种一次性用品。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激趣导入。

1、谈话:

①妈妈每次买菜,是用什么装回家的?

②你早上或中午在外就餐时,是自己带碗筷吗?

师:是的,像这种用了一次就不再用的东西就是一次性用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次性用品,去了解它……

板书: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

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越来越多

的一次性用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可少的一部分,谁还能说说你都使用过哪些一次性用品?(学生回答)

(屏幕出示各种一次性用品实例)

师:这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是你经常使用的?

讨论:

(1)你觉得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些什么?

(卫生、方便、快捷)

(2)那么你知道这些一次性用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吗?

(出示材料制作课件)

(二)交流与讨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一次性用品的制作材料,那么你们对这些一次性用品一年的生产量和原材料的消耗量又了解多少呢?老师这儿收集到一份有关一次性用品的生产量和原材料消耗量的数据,请大家过目一下:

出示课件:我国某些一次性用品的生产量和原材料消耗量。

1、通过这张表格,你最想说什么?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互动,得出结论:

(一次性用品消耗大量原材料和能源,同时产生大量垃圾。)

3、下面我们来进行个数学竞赛的游戏。请同学们算几道数学题:

1)如果按每人每天丢弃塑料袋1只计算,我们县有14多万人口,每天丢弃塑料袋是多少只?(14万)

2)再按每个袋重4克计算,每天丢弃塑料袋约14万只,重约多少吨?(吨)。

3)再按每吨原料材5000元计算,每天扔掉的原材料聚乙烯膜价值多少?一年又扔掉多少呢?

(“每天扔掉万元,一年扔掉万元)

4、思考问题

1)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对一次性用品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回答: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2)那些一次性用品用过之后,你一般怎么处理它们?(丢弃)

3)被丢弃的一次性生活用品最后到哪里去了?

4)这些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品除了丢弃之外,还可以怎么

处理?

(有学生提出这么多塑料袋影响卫生,建议烧了或是埋了。)

5、那么你们知道烧了会产生什么吗?埋了又要多少年才能分解掉呢?

6、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这样一副图片,请你们说说这幅图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出示课件乌龟与塑料比寿命)

塑料制品在自然条件下大约需要200~400年才可以像木制牙签和餐巾纸一样被分解掉。当它们被埋在地下,会妨碍植物的生长;当它们飘散在四周,会丑化环境,如果被动物误食会使动物死亡;当它们被随意焚烧,会释放有毒气体污染空气。由于废旧塑料制品多数是白色的,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白色污染。那么这些垃圾会带来哪些危害呢?(出示课件:白色污染的危害)

(三)正确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

? 1、我们需要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改变目前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那么,像方便筷、牙签这样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的一次性木制品,是不是就可以随意使用呢?(1m3木材可生产13000双方便筷,目前我国一年消耗约260亿双木筷,大约需要200万m3木材)无节制的使用这些一次性的木制生活用品会造成什么后果?大量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出售使林木资源急剧减少,那么森林面积的减少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进行讨论)

2、讨论: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我们该不该用?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一次性用品,你有什么办法吗?

3、小组汇报:尽量不用,回收;研制无毒、易溶解的材料;变废为宝…

4、教师小结

一次性生活用品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播放课件资料《国家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四)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谈本节课的收获。

师小结:我们真诚地希望,人人行动起来,加入到环保的队伍里,为我们拥有一个空气清新、水体清洁、树木葱郁、花草遍地的大自然,拥有一个自然和谐的生存空间,从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开始,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还地球母亲绿色,再造祖国秀美山川。

(五)课后拓展

1、写一封倡议书,号召全体市民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生活用品,正确处理自己身边的一次性生活用品。

2、星期天开展“你丢我捡“活动,争当环境小卫士。

(六)板书设计

卫生方便快捷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消耗能源产生垃圾污染环境

尽量不用回收变废为宝七、评价分析

教学反思

1、“综合”更能体现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案例中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到塑料袋对人体、环境的污染。通过提问题、计算,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多次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在让学生谈想法时,每个学生跃跃欲试,很自然地关注社会,对社会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

2、“活动”要突破时空界限。

“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要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应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有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延伸,切实体现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如,如案例中课前要调查、统计、收集相关的资料,课上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课后参与社会实践,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一个主题活动可浓缩在一节课中开展,也可延伸成几节课,甚至一个学期,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

教学参考: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

现代化生活中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食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刮胡刀、一次性笔、一次性照相机……。

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垃圾灾难。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当成为新的社会风气和新生活时尚,选择这种时尚虽然是生活小事,却能体现我们的环境意识。因为我们不愿用向后代透支的资源来营造自己一时的方便。

请你多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比如说,用可重复使用可换芯的圆珠笔,不用一次性的圆珠笔;出外游玩时自带水壶,减少塑胶垃圾的产生;旅游或出差时,自带牙刷等卫生用具,不使用旅馆每日更换的牙具等;不用普通木杆铅笔,请使用自动铅笔。

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备筷子,或者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知识卡:

全世界的铅笔年产量是100亿支,其中75亿支铅笔是中国制造的。制造这75亿支铅笔至关需要10万立方米的木材。一些发达国家把制造木杆笔视为"夕阳工业",开始生产方便、精美的自动铅笔。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研究性学习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教案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是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意在通过《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的教学,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有所认识和了解,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认识到使用一次性用品带来的危害,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设计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较强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践”、“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的作用及危害,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整个教学活动中还包含学生对一次性用品相关资料的调查了解等相关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更重要的是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庭、社会中去,关注生活,关爱自然。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设计了认识一次性用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次性用品,其次是师生汇报交流调查到的生活中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情况及相关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对一次性用品有一个新的认识,知道使用一次性用品带来的后果,最后是拓展与创新,通过写倡议书和周末的实践活动设计,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有所认识和了解。

2、继续培养学生观察、记录、访问、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户外考察的能力。 3、通过此次活动,使用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到使用一次性用品带来的危害。 难点: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保护环境的做法。 五、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调查有关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情况。 2、多媒体课件:各种一次性用品。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激趣导入。 1、谈话: ①妈妈每次买菜,是用什么装回家的 ②你早上或中午在外就餐时,是自己带碗筷吗 师:是的,像这种用了一次就不再用的东西就是一次性用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次性用品,去了解它…… 板书: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 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越来越多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中学肖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的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能对这些几何体进行正确的识别和简单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唤起爱生活,爱数学的价值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生活中常见几何体进行正确的识别与简单分类。 难点: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探究与应用活动资料; 柱体,锥体,球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里,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建筑物都是形态各异(播放世界著名建筑物图片)。这些建筑物不仅给予我们美的享受,更加蕴含着丰富的图形知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图中10张有关于生活中的建筑与物体的图片,请你把相类似的图片两两组合在一起。它们分别与哪些图形相类似? 2.探究活动一:常见立体图形的分类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的成果,通过观察完成探究活动一的填空。请学生回答。 过渡:那么,我们是依据什么把立体图形进行分类呢,让我们进入探究活动二。 3.探究活动二:柱体,锥体,球体的分类标准 每组分发模型,观察并触摸。 思考课件上的三个问题,并完成填空——常见立体图形的特征。 每组请一名同学进行总结(有什么感受,得出了什么认识?)。 教师小结。 4.探究活动三:认识常见的多面体 观察图上的图形,得到认识:每个面都是平的,这样的立体图形叫做多面体。有几个面就叫做几面体。

观察并辨认台上的模型是否为多面体。 三. 应用练习 请同学完成探究应用一,二,三,四。 教师讲解。 四. 收获与小结 请同学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教学反思】 几 何 体 的 分 类 柱体 五棱柱。。。 四棱柱 三棱柱 锥体 球 球体 五棱锥。。。 四棱锥 三棱锥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围绕主题是学生了解一次性生活用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意 识.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3.通过展示,汇报等形式来展现成果,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与主题揭示 1.同学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2.揭示主题:《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PPT1) 一次性用品的定义是什么?什么叫做一次性用品? 3.只能使用一次不能二次循环使用的产品 4.一次性用品图片展示(PPT2) 二.课题知识的拓展 1.从这么多图片和谈话中,我们可以知道生活中是哪些人在使用一次性用品呢? (PPT3展示)

酒店:一次性筷子,餐巾纸,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快餐盒... 医疗机构:纱布,输液器,针筒,一次性口罩... 办公室,家庭:一次性纸杯,圆珠笔,牙签... 超市,菜市场:塑料袋... 2.你用过一次性生活用品吗?它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方便快捷,可靠,成本低,健康...(PPT4) 3.可是,这些用完的一次性用品到哪去了?(PPT5展示垃圾场,污染的河流,道路) 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污染,浪费 4.虽然一次性用品给我们带来方便,但是长期泛滥的一次性生活用品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 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由此可见,一次性生活用品给我们 带来哪些危害? (PPT6)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5.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塑料袋,国家为减少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有了相应的措施。(PPT7展示“限塑 令”, PPT8海龟和塑料饭盒的漫画) 6.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PPT8去超市,菜市场自备购物袋,菜篮...)减少一次性生活用品的使用 (PPT9可回收不可回收标志)回收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教案

4.1几何图形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能从实物图形中抽取出几何图形;能在生活中寻找出相应的几何图形;会认识多见的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 2、通过实物抽取几何图形的体验,培养自己的几何图形感,能用几何图形描述生活中的物体。 3、通过对多彩多姿的图形世界体验,激发自己对几何学习的兴趣,也体会学习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掌握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学会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理解几何图形是从实物图形中抽象出来的。 (3)从实际出发,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难点: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 (2)从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几何体模型,墨水瓶包装盒(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本图4.1-5的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图形世界 在同学们所观看中,有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 二、新授 1.学生在回顾刚才所看到的图片,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意见,积累小组活动经验. 2.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 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等. 教师活动: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3.立体图形的概念.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2)学生活动:看课本图4.1-3后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的形象?(棱柱和棱锥) (3)用多媒体放映课本4.1-4的幻灯片 (4)提出问题:在这个幻灯片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5)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通过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 ②学生回答:包含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圆、正方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等.4.平面图形的概念.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平面图形.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第一章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P2~P4)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表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 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 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难点:用自已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一些几何图形的某些特征。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归纳法。 教学技术与教具:几何画板、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实物教具。 活动准备: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 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等。并展示实物教具和第3 页下图,让学生系统回忆这些几何体的形状。 2、就是由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下面是一幅城市 一角的 街景照片,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书) 教学过程: 1、课件展示一些建筑物照片和一些邮票(有建筑画面),让学生感受立体 几何图形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时让学生观察每幅图中,能找到 哪些熟悉的几何体(让学生上台说明,看谁能找到最多和最准确, 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2、展示课本第2页各图(实投),让学生仔细观察回答又有哪些熟悉的 几何体? 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力。 3、展示第3页上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分小组讨论,再回答下列 问题: (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 (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 (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 4、课件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台、球的几何透

第1课时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 2.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 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难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三、教学方法:探索、发现、讨论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立体图形模型、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内容: 多媒体播放生活中有关立体图形的图片,然后教师展示几何模型(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主动寻求这些几何体的现实背景。 目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感受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注意事项与效果: 教学中,可以依次提出下面的问题:你能叫出这些几何体的名字吗?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与上述几何体类似吗?应该说由于这些几何体都比较简单,生活中较为常见,因此,学生基本都能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同时给出了极为丰富的现实背景,如“教学楼门厅里的柱子是圆柱形的”,“魔方是正方体”,“圣诞老人的帽子是圆锥形的”,“足球是球形”,“超市里的蒙牛牛奶的包装

盒是长方体”,“铅笔的形状是棱柱形的”……从具体的模型到生活中的实物,学生的回答展现了他们眼中的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二)、生活观察室:考察你的观察能力 活动1:教师展示图片,要求学生从图片中寻找出所熟悉的几何体。 活动2:学生分组活动,解决课本P2的问题串: ⑴在小明的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类似? ⑵书房中哪些物品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 (3)请在房中找出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品? 目的: 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辨认出特征鲜明的几何体,认识到几何体的特征是我们认识不同几何体、区别不同几何体的钥匙,意识识到我们所学习的这些几何体大到古代建筑、小到日常生活学习用品就在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注意事项与效果: 教学中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图片,但务必注意这些图片中包含相对丰富的几何体,而且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比较鲜明,具有代表性,从而便于学生识别;此外注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练习题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一.填空题 1.立体图形的各个面都是__________的面,这样的立体图形称为多面体. 2.图形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物体的形状似于圆柱的有________________;类似于圆锥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于球 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4.围成几何体的侧面中,至少有一个是曲面的是______________. 5.正方体有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___条棱,这些棱都____________. 6.圆柱,圆锥,球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我们把笔尖看作一个点,当笔尖在纸上移动时,就能画出线,说明了______________,时钟秒针 旋转时,形成一个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三角板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8.圆可以分割成_____个扇形,每个扇形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 9.从一个七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七边形分割成__________个 三角形. 二.选择题 10. 从一个十边形的某个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 )个三角形 A. 10 B. 9 C. 8 D. 7 11. 图1-1是由( )图形饶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 A B C D 图1-1 13.图1-2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是 ( ) 图1-2 A B C D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活动指南)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活动指南 一、活动背景如今,环保理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可生活中环保行为的落实却往往不尽人意,一 次性 餐具、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纸杯、餐巾纸等等一次性用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并加速了地球资源的耗竭。许多人明知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却依旧难以摆脱“一次性用品”的诱惑。这些发人深省的事实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素材。通过“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主题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大家的环保意识,从小做一名环保小卫士,科学使用方便物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环保出一份力,做一点贡献,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考察、辩论,了解身边一次性用品的种类、使用情况,知道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利与弊。 2.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4.学会在探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和分享不同见解。 5.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进行辩证思考,懂得节约资源,知道多使用耐用品是保护大自然的行为,激发环保意识,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时间分配建议 建议用3?4课时完成起始阶段的各项活动:提出问题,讨论确定子课题,制定并完善活动方案。 建议用7?8 课时完成探究实践的各项活动:通过走访调查,收集资料了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的分类及利害;小组汇总,完善资料;进行环保创意、环保小制作、倡议书、环保展板等制作。 建议用3?4课时完成成果展示,评价反思。利用课外更多的时间进行社会宣传。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一)教案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一)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本课时内容时,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是令人向往的秋游的好时节,也是各种水果上市的旺季。因此可通过“秋游”展示中国及世界雄伟的建筑和各种特色水果,让学生感知周围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各种水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这其中蕴涵着许多图形的知识,明确本章我们将认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通过图片直观感知自然界的规则物体,并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即实物→立体图形,由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比较柱体、锥体、圆柱、圆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练习、分组讨论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识别图形,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观察认识我们周围的规则物体,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 正确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逐步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周围的图形,提高识图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对空间图形有好奇心,感受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并能说出生活中与规则物体相似的基本图形。 难点:立体图形的类似地方以及不同地方。 教学准备: 教师:圆柱、正方体、圆锥、球、四棱锥各一个模型(或课本上图4.1.1-4,1.5的立体图形的图片),棱锥、棱柱各若干模型,生活中规则形状的物体图形的图片(或实物)若干。 学生:橡皮泥、牙签。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在菊花飘香的季节,你们最向往什么? (秋游。)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领略祖国的美景。(出示图片:东方明珠、北京天坛、长江二桥。)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为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课。以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本节内容既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又是中学几何学习的开端,更是对学生已有的立体图形知识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引领地位,为进一步学习空间图形的三视图研究几何图形的特征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能够对几何体简单分类。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 2.能力目标:分析几何体的特征,并对几何体简单分类。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从身边去发现立体图形,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中感受几何体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几何体的名称、构成和分类。 【教学难点】 对于立体图形的了解不够准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简单的几何体)。

学生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世界这么大:假期所见分享。刚刚结束暑假,你去哪里旅游,又有什么见闻呢?(选择1-2个学生分享,欣赏图片中的美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谈论交流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的有用性。 二、介绍你的书房 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个书房: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几何体? 初步认识几何体:

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圆柱棱锥圆锥球体【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书房,使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几何体的名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几何体的构成 1.要求学生拿出学具正方体和圆柱,组织第一次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1:同学们手中的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线?几个顶点呢?这些面是平面还是曲面?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吧。圆柱呢? 2.物体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从静态看:面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 从动态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使学生了解几何体的构成以及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小组活动,互相交流,使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别的同学分享,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四、几何体的分类 学生活动2:将自己的学具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完成后同桌二人组交流。 教师请2-4人展示自己分类的结果和标准,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补讲和总结。 (1)按自身特征分: 柱体:圆柱体、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六棱柱……}; 锥体:圆锥; 球体:球. (2)按有无顶点分: 有顶点:锥体(圆锥)、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六棱柱……}; 无顶点:圆柱体、球. (3)按有无曲面分: 有曲面:圆柱、球、圆锥; 无曲面: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六棱柱……}. 强调:仔细观察几何体的特征,分类时要统一标准,不重不漏。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分类——明确标准——讨论和纠正——掌握几何体的分类这一知识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棱柱的认识

一次性用品

一次性用品管理制度 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具有使用方便、卫生、操作简单等特点,更重要的是不产生交叉感染,为控制医院感染创造了条件。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推荐使用,我国医疗卫生单位也广泛地推广使用该类产品。随着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应用的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管理至关重要。 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管理的基本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科或专职人员负责对本单位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使用管理及回收处理进行监督,并对购入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测。 1、医院所购入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生产厂家,应具有医药部门和省级以上卫 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推销员应具有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合法的“推销员”证件。 2、每次购置,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做到推销员证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 账 号与生产企业相一致;并查收每一批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消毒日期、出厂日期和有效期。 3、建立登记账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 消毒日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及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4、严格保管,不得将包装破损、超过“灭菌有效期”以及包装上未注明出厂日期和有 效期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应用于临床。 5、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有关医疗事件,必须按规定登记:发生时间、种类; 受害者临床表现、结局;所涉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批号及供货单位、供货日期等。并及时上报。 6、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毁形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 场。 对在本市生产、加工、分装的消毒药剂、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实施卫生许可证制度。对外省市或境外生产并进入本市销售的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必须有有效卫生许可证。 经营、使用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产品生产单位提供的规定,做好产品的保存与运输,不得经营、使用无卫生许可证、厂名厂址、生产批号、消毒标志和无有效期或保质期的产品及过期产品。 医疗机构、卫生防疫机构、采供血机构以及教学、科研等有关单位产生的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医源性废弃物必须按有关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按规定消毒毁形后由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统一处理。 我院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流程及管理办法: 操作流程:库房进货—储存—病房领用(储存)—使用—专职回收人员回收、处置,具体要求如下: 1.加强道德教育,真正认识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废弃物流入社会对周围环境及人 群的危害性。

一次性用品的利与弊

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一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道黏膜; 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 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 2.一次性筷子的确方便,但卫生不达标、浪费林木资源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一次性塑料餐具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塑料制品,具有毒性较低、熔点较高、可塑性强、生产简便等特点,成为制造价格便宜、随用随弃的一次性餐盒的极佳材料。然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还会产生多种副作用构成对人体的直接污染和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一次性发泡餐具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属臭氧层消耗物质的发泡剂,从而危及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由于我国政府已开始限制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生产,所以市面上多有非法厂家所生产的餐盒。如此一来,产品质量尤其是卫生也成了问题;有毒有害物质(如发泡剂),在较高温度下会溶出并被食物吸收,从而对人体造成微量污染,长久沉积损害健康。如果有害物质超标,其危害更大;聚苯乙烯制造的餐盒降解周期极长,在普通环境下可达200年左右。也就是说,在很漫长的一段岁月里,它将“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高分子形态不变。因此它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一次性木筷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却是出口一次性木筷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木筷150亿双,耗材13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森林蓄积量200万立方米。筷子在加工过程中均采用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熏蒸的时间越长,筷子越白,闻起来也越酸。制造者在以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后,通常忽略水煮步骤。残留的二氧化硫和其它物质结合便会成为亚硫酸盐,而亚硫酸盐在医学界被认为可能导致哮喘。同时一次性筷子运输、批发工序繁杂,整个过程多次由不同人经手,而且在运输储藏中为了防潮、防虫等,撒上不同的药品。一次性筷子不仅感官和理化指标达不到,即使最基本的细菌含量等卫生指标也很难达到,存在很大的卫生隐患,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媒介。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鞋套﹑一次性圆珠笔﹑一次性打火机﹑一次性剃须刀﹑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台布等。一次性用品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虽然一次性用品用起来方便﹑快捷﹑卫生,但废弃也快,废弃后不得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清除和治理,同时也会给人类和自然带来巨大的危机。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纸餐具消费达100亿只以上,一次性水杯的消耗量为200亿只,一次性桌布﹑购物袋等塑料制品达数十万吨………一次性用品一天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含答案

A B C D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一.选择题 1.观察下图,请把左边的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几何体选出来(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三棱柱的侧面是三角形 C.直六棱柱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 D.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 3.从多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不是顶点)发出发,连接各个顶点得到2003个 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 A.2001 B.2005 C.2004 D.2006 4.如图所示立体图形,是由____个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____条线( ) A.3,6 B.4,5 C.4,6 D.5,7 第4题 第5题 5.如图,在一个棱长为6cm 的正方体上摆放另一个正方体,使得上面正方体的四个顶点恰好均落在下面正方体的四条棱上,则上面正方体体积的可能值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个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正方体截去4 1后而形成的,这个几何体是由( )个面围成的,其中正方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 第1题

2.用一长20cm,宽8cm的纸片卷成(无重合部分)一个高为8cm的圆柱,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圆的半径是(),圆柱的体积是()。 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若干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堆放而成的,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第3题第4题 4.将棱长为1cm的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5.如图,观察由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摆成的图形,寻找规律:如图①中; 共有1个小立方体,其中1个看得见,0个看不见;如图②中;把共有8个小立方体,其中7个看得见,1个看不见;如图③中;共有27个小立方体,其中19个看得见,8个看不见;……,则第⑥个图中,看得见的小立方体有______________个。 三.解答题 1.在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涂上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现有涂色方式完全相同的四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判断涂红、黄、白三种颜色的对面分别涂着哪一种颜色? 2.如图,已知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六个连续的整数,且每两个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相等,图中所能看到的数是16,19和20,求这6个整数的和.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现在请大家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一次性用品? 学生交流。(让学生交流充分完整,说出各种一次性用品。) 在家里爸爸妈妈用方便袋盛馒头、盛油条、盛各种商品、盛蔬菜、水果、买书。 吃饭的时候用到了牙签,餐盒,一次性筷子。 生病时用到了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针管。 二、了解用量,创设情境 师:生活中我们用到的一次性用品可真不少。哪种一次性用品是我们经常用到的? 生:一次性方便袋、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等 对于家里每天使用的一次性方便袋你做过统计吗? 生:没有 师:老师对我们一家三口一周使用的一次性方便袋数量做了统计,并且把他们收集起来带到了课堂上。(分类用夹子夹住放在讲台上。) 请看大屏幕: 这是老师的三口之家: 照片 家庭一周使用的一次性方便袋数量统计 记录人:周长云 统计时间:8.25日——31日

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我家平均一天使用多少个? 生:5个 师:同学们三口之家大约每天使用多少个一次性方便袋?全国大约13亿人,约4亿个家庭,以老师家一天使用的方便袋数量为例,全国4亿个家庭一天使用大约多少个? 展示:全国一天的使用的一次性方便袋大约——个 生:20亿个(教师填上) 师:那全国一天使用的一次性方便袋大约有多厚?多长?多重?面积多大?(幻灯片出示:厚度、长度、面积、重量) 师:要想知道全国一天使用的一次性方便袋有多少米厚?怎么办? 生:那得知道一个方便袋多厚 师:一个方便袋的厚度不好测量,测出十个方便袋的厚度,这样就能知道一个方便袋的厚度。 一个一次性方便袋的厚度我们会测量了,一个一次性方便袋的长度、面积、重量相信大家也会测量出来的。老师准备好了天平、尺子、计算器等工具,请大家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计算,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这张纸上,现在请各小组长来领取材料,方便袋可以到讲台来领。现在请大家开始计算。出示: 厚度 一个一次性方便袋厚约()厘米,我国一天使用的一次性方便袋约有()米,相当于()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约为8844米)长度 一个一次性方便袋的长度约()厘米,(两边的带忽略不计)我国一天使用的一次性方便袋约有()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圈。(地球赤道约为40000千米) 重量: 一个一次性方便袋约()克,我国一天使用的一次性方便袋约有()千克,相当于()头大象。(一头大象约有2000千克) 面积: 一个一次性方便袋的面积大约()平方厘米,我国一天使用的一次性方便袋约有()平方米,相当于()个我们的学校(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10000平方米) 学生开始计算,教师进行指导。 现在请各小组进行汇报: 在黑板上写下厚度长度面积重量 师:写下两组数字 师:同学们刚才汇报的时候,看到不少同学惊讶的表情,能说说为什么惊讶吗? 生:太惊人了 生:没想到全国一天使用的方便袋竟然这么多 …… 三、提出问题,归类整理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本课时内容时,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是令人向往的秋游的好时节,也是各种水果上市的旺季。因此可通过“秋游”展示中国及世界雄伟的建筑和各种特色水果,让学生感知周围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各种水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这其中蕴涵着许多图形的知识,明确本章我们将认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通过图片直观感知自然界的规则物体,并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即实物→立体图形,由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比较柱体、锥体、圆柱、圆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练习、分组讨论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识别图形,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观察认识我们周围的规则物体,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 正确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逐步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周围的图形,提高识图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对空间图形有好奇心,感受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并能说出生活中与规则物体相似的基本图形。 难点:立体图形的类似地方以及不同地方。 教学准备: 教师:圆柱、正方体、圆锥、球、四棱锥各一个模型(或课本上图4.1.1-4,1.5的立体图形的图片),棱锥、棱柱各若干模型,生活中规则形状的物体图形的图片(或实物)若干。 学生:橡皮泥、牙签。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在菊花飘香的季节,你们最向往什么? (秋游。)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领略祖国的美景。(出示图片:东方明珠、北京天坛、长江二桥。) 2.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出示图片:佛手、富硒梨、苹果。) 学生高兴的欣赏着,议论着。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展示了建筑师的聪明才智;各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身边的一次性用品》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身边的一次性用品》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开展社会调查等,了解身边一次性用品的种类及其利与弊。 2、探讨减少一次性用品危害的方法。 3、知道过多使用一次性用品,就是增加垃圾量和浪费资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一次性用品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对身边一次性用品的种类、制作材料、用途等情况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表。 教师:搜集一次性用品的资料及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 活动流程 一、活动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两张图片,想看吗? (课件出示:一次性纸杯的多幅图片) 学生观看 2.这是什么?平时,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过它? 3.在生活中,除了一次性纸杯,你还用过哪些一次性用品?(出示课题《身边的一次性用品》)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追根求源 1.找一找一次性用品。 (1)生谈谈自己经常用的一次性用品。 (2)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带来了实物,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3)同学们搜集的真多!我也搜集了一些一次性用品的图片,想看吗?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一次性用品:宾馆用一次性用品;餐饮行业的一次性用品; 医疗行业的一次性用品;其他方面的一次性用品) (4)通过交流,咱们认识了一次性用品。课前,同学们还做了调查,填写了调查表,咱们来交流、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调查表) (5)通过交流,你想说什么? (6)哦,同学们的意思是一次性用品对我们有利。可我们学校有个同学跟大家的意见不一致,他写了一则日记,一起来看看,好吗? 学生读日记。 (7)现在,你对一次性用品又有了怎样的看法?(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点出一次性用品对我们有弊。) 2. 谈一谈一次性用品。 (1)通过交流,我们明确了一次性用品有利也有弊。那么,一次性用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 (2)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致,这可怎么办?看来,我们真得开一个辩论会了,是不是? (3)认为“一次性用品的利大于弊”的是正方,认为“一次性用品的弊大于利”的是反方。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手中的资料和平时的认识好好地想一想,你支持哪方的观点?要把你的理由充分说出来哦!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 (4)准备好了吗?那就分组就座,正方同学坐到右面,反方同学坐到左面,咱们比一比,看谁行动时又快又静。

四年级第二次活动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教案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考察、辩论,了解身边一次性用品的种类、使用情况,知道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利与弊。 2.懂得节约资源,知道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是保护大自然的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考察、辩论,了解身边一次性用品的种类、使用情况,知道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利与弊。 2.懂得节约资源,知道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是保护大自然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 课件、一次性用品 四、教学过程 1.听录音,引入新课录音大概内容:有一个市民打电话向政府反映某快餐店使用的一次性餐具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希望所有的人能关注一下这件事。于是,对这个快餐店做了采访:快餐店老板认为,他已经交了管理费,爱用什么用什么,而且一次性餐具比较卫生;记者又去了环卫处,环卫处的人讲,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既浪费大量的资源,又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很麻烦。 师:作为一名小公民,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2.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 现在请大家说一说,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是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餐巾纸、方便袋、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棉签、镊子、换药碗、一次性牙刷、牙膏、梳子、浴帽、拖鞋、一次性刮胡刀、垃圾袋、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笔、一次性照相机、一次性鞋套、面纸等。 生活中,你使用过一次性用品吗?说说这些一次性用品有什么好处?(方便、快捷、卫生、物美价廉等) 一次性用品的弊端师描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次性用品无处不在,那么它有没有不足或这说缺陷

呢? 3、正、反方辩论:一次性用品好不好? 4、揭题:一次性用品到底好不好,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a.出示课件:我国某些一次性用品的生产量和原材料消耗量。我国某些一次性用品的生产量和原材料消耗量。 通过这张表格,你最想说什么?有什么感受? 得出结论:一次性用品消耗大量原材料和能源,同时产生大量垃圾。 b、出示课件:(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同学们,看后,你想说什么呢?师总结:使用一次性用品危害很大,它可能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 如何对待一次性用品 师描述:一次性用品的弊大于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一次性用品?师生互动,得出结论:少用、再用、回收、不用

初中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3D graphics in lif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p2~p4)编者:刘玉琴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表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难点:用自已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一些几何图形的某些特征。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归纳法。 教学技术与教具:几何画板、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实物教具。

活动准备: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等。并展示实物教具和第3页下图,让学生系统回忆这些几何体的形状。 2、就是由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下面是一幅城市一角的 街景照片,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书) 教学过程: 1、课件展示一些建筑物照片和一些邮票(有建筑画面),让学生感受立体 几何图形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时让学生观察每幅图中,能找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让学生上台说明,看谁能找到最多和最准确,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2、展示课本第2页各图(实投),让学生仔细观察回答又有哪些熟悉的几何体? 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力。 3、展示第3页上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分小组讨论,再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走访、调查、上网等多种方式认识“一次性”包含哪些内容,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哪些问题和危害,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2.通过对一次性用品的学习和使用情况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环保要落实到行动上,从自己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3、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生活的家园。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 活动准备 本节课是一节活动课程,要求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实地采访,所以首先要对小组进行分工、分配任务、设计问卷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到使用一次性用品带来的危害。 难点: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保护环境的做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可少的一部分,谁能说说你都使用过一次性用品?(学生回答) [屏幕出示各种一次性用品实例] 2、师:你觉得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些什么?(生答:卫生、方便、快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次性用品,去了解它……

一次性用品名称一次性用品数量一次性用品用途寻找替代品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杯子 一次性毛巾 一次性纸巾 一次性牙刷 一次性口罩 一次性塑料袋 一次性—— 我发现了;自己家中,使用一次性用品最多的是,我还发现:

通过这张表格,你最想说什么?有什么感受? 3、按每个袋计算,武进县每天丢弃塑料袋约160万只,按照一年扔掉的个数来讲,我们武进区消耗的原材料要多少呢? 4、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对一次性用品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5、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一次性用品,你有什么办法吗? 过渡:一次性生活用品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1、相关链接:为一次性筷子做些什么?关注一次性用品 2、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 3、屏幕出示一些用废弃的一次性用品做成的工艺品,供学生欣赏。 师:我们的生活中,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给人们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卫生问题、健康问题,所以世界环保组织呼吁人们拒绝一次性用品,保护环境。 二、调查表汇报:(“一次性医疗器械”调查小组) 1、请思考:哪些机构里面要用到一次性用品?为什么? 教师小结:注射类、导管类、敷料类、麻醉类、缝合针线类、放射线类、透析类、骨科类、中心静脉插管类、介入类、眼科类、口腔类、试剂类、卫生用品、护理器材及临床需要的其它耗材,避免传染性病症的传播及保护病人的健康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