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样专项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21
测量放样施工方案1. 简介测量放样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于确定建筑项目的具体位置、尺寸和形状,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标志。
本文档将介绍测量放样施工方案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测量放样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放样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平仪等;•测量工具:如直尺、量角器等;•测量标志物:如标志杆、铁钉等;•图纸和设计图:用于参考和放样。
2.2 确定起点和基准线在测量放样前,需要确定项目的起点和基准线,通常使用总平面图或设计图作为参考。
在基准线上设置一个起点,用于后续的测量和放样。
2.3 测量角度和距离根据设计图上的标注,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
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2.4 标注和放样根据测量数据,在施工现场使用标志杆、铁钉等标志物进行标注和放样。
按照设计图上的标注,在地面上划线或设置标志物,以确定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尺寸。
3. 注意事项在进行测量放样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安全第一在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样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确保自身和周围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2 准确性和精度测量放样的准确性和精度对于后续施工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使用准确的仪器和工具,严格按照设计图上的标注进行测量。
3.3 参考图纸和设计图在进行测量放样前,需要准备参考图纸和设计图,并根据其上的标注进行测量。
确保测量的结果与设计要求相符。
3.4 标注清晰可见在进行放样时,需要确保标注清晰可见,以便后续的施工操作。
可以使用明显的颜色和标志物,标示出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尺寸。
4. 总结测量放样是施工前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本文档介绍了测量放样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工作、确定起点和基准线、测量角度和距离、标注和放样等内容。
在进行施工前,务必进行准确的测量放样工作,以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准确性。
工程测量距离放样施工方案一、前言工程施工中,测量距离的放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放样确定施工的位置、尺寸和高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
因此,制定科学的测量距离放样施工方案,对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工程测量距离放样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测量距离放样施工方案1. 工程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工程设计图纸,充分理解施工要求和标准。
(2)准备好测量仪器和工具,包括测距仪、放样线、铁钉、标尺等。
(3)检查测量仪器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4)对测量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施工环境和地形地貌情况。
2. 测量放样的具体步骤(1)进行基准测量选择测量区域的基准点,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设置好基准线。
可以采用全站仪进行基准测量,确定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
(2)放样线的设置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确定放样线的位置和方向。
使用铁钉和标尺将放样线拉直,并确保放样线的平直度和稳固性。
(3)使用测距仪进行测量沿着放样线,使用测距仪进行测量距离。
根据基准测量的结果,确定测量点的坐标和高程。
(4)放置标志物在测量完成后,在测量点附近放置标志物,以便施工人员清楚地找到测量点的位置。
(5)记录数据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测量表格中,包括测距仪的测量数据、测量点的坐标和高程等信息。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保护放样线施工现场通常会有各种机械设备和人员来回活动,为了确保放样线的稳定性,需要对放样线进行保护,避免被损坏或移动。
(2)及时调整放样线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放样线位置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放样线的位置和方向,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3)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放样线进行定位和操作,因此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测量放样的技术要求。
4. 施工结束后的工作(1)将测量数据整理归档,保存在工程档案中,以备日后施工的参考。
(2)在施工现场清理放置的标志物和测量设备,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
工程放样实施方案工程放样是工程测量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为了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工程放样实施方案。
一、前期准备工作。
1.1 确定放样基准点。
在进行工程放样前,首先需要确定放样的基准点。
基准点的选择应考虑到其稳定性和易于测量的特点,一般选择在工程场地边界或者其他固定的地物上。
1.2 编制放样方案。
根据工程图纸和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放样方案。
方案应包括放样的具体位置、放样的方式和放样的精度要求等内容。
1.3 准备放样工具。
在进行工程放样前,需要准备好各种放样工具,如测距仪、放样杆、放样绳等。
确保这些工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二、放样操作流程。
2.1 确定放样起点。
根据放样方案,确定放样的起点,并在起点处设置放样基准点。
放样基准点应固定牢靠,以确保放样的准确性。
2.2 进行放样测量。
根据放样方案,利用测距仪、放样杆等工具进行放样测量。
在放样过程中,应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放样的精度要求。
2.3 记录放样数据。
在放样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放样数据,包括放样点的坐标、放样的方式和放样的精度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后期的工程施工和验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质量控制。
3.1 定期检查放样工具。
在进行工程放样前,需要定期检查放样工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3.2 进行放样数据核对。
在放样结束后,需要对放样数据进行核对和整理。
确保放样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后续工程施工和验收的需要。
3.3 做好放样记录。
在放样过程中,需要做好详细的放样记录,包括放样的位置、放样的方式和放样的精度等信息。
这些记录对于工程的后期管理和验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安全注意事项。
4.1 注意放样现场安全。
在进行工程放样时,需要注意放样现场的安全。
确保放样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放样工具的完好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2 遵守放样操作规程。
在进行工程放样时,需要严格遵守放样操作规程,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施工放样实施方案施工放样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施工放样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施工放样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放样的准备工作、具体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准备工作。
1. 确定放样基准点,在进行施工放样前,首先要确定放样的基准点,这个基准点需要稳固、准确,能够确保放样的精度和准确性。
2. 准备放样工具,放样工具包括测量仪器、放样绳、放样杆等,在进行施工放样前需要对这些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使用。
3. 制定放样方案,根据建筑图纸和设计要求,制定具体的放样方案,包括放样的位置、放样的要求等内容。
二、具体实施步骤。
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放样位置,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需要进行放样的具体位置,包括墙体、柱子、梁等。
2. 设置放样基准点,在确定放样位置后,设置放样的基准点,确保基准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进行放样测量,使用放样工具进行放样测量,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精确的放样,包括水平放样和垂直放样。
4. 核对放样结果,在完成放样后,需要对放样结果进行核对,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和精度。
5. 处理放样数据,将放样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施工和验收。
三、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样,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和精度。
2. 在进行放样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放样过程中要保持仪器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放样结果产生影响。
4. 完成放样后,需要及时清理放样现场,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总结,施工放样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放样实施方案,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方案能够对施工放样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施工测量放样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在施工前准确确定构筑物各部位的位置、形状和尺寸,为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下面将从施工测量放样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顺利进行。
一、施工测量放样的原则1.准确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误差的产生。
2.可靠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经济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保证操作的经济性,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适应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
二、施工测量放样的方法1.传统放样法:传统放样法主要通过使用传统的测量工具,如铅垂线、剖线、切线等,将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放大到实际施工场地上。
2.电子放样法:电子放样法主要通过使用电子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测距仪等,实时测量和记录各种尺寸和角度数据,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直接生成施工放样图纸。
三、施工测量放样的步骤1.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放样的具体要求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2.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将各种尺寸和位置放大到实际场地上,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记录测量数据,如坐标、角度、高程等。
3.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专业测量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施工放样图纸。
4.核实修正:根据施工放样图纸,对测量数据进行核实和修正,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施工执行:根据施工放样图纸,进行施工执行,并及时调整和修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施工测量放样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放样方法和仪器设备,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施工测量放样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切勿私自更改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
3.测量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工程放样计划及方案1.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XX市某地,是一座新建的商业大厦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
该项目需进行放样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尺寸的准确性,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
2.工程放样计划(1)确定放样时间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确定放样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00-12:00和下午1:00-5:00,放样工程将持续一个月。
(2)组织放样人员组织专业放样人员进行工作,人员包括测量工程师、放样员和助理放样员。
放样人员应具备相关工程测量和放样经验,熟悉工程放样规范和要求。
(3)制定放样方案根据项目设计图纸和施工需求,制定详细的放样方案,包括放样点的确定、放样工具和设备的准备、放样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
3.工程放样方案(1)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对项目的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分析,确定放样点和放样区域,明确放样的要求和精度,对需要进行放样的区域进行初步勘测,保证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2)放样工具和设备准备放样工具和设备主要包括测量仪器、放样标尺、放样桩、放样线等,需提前准备好并进行检验,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精准度达标。
(3)放样过程根据放样要求和图纸要求,采用适当的放样方法和技术进行放样工作,对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类型的放样(如水平放样、垂直放样等),对不规则区域采用适当的放样曲线。
(4)放样记录与资料整理在放样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放样数据和放样情况,对放样点的坐标和测量数据进行清晰的记录,确保放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整理并保存相关放样资料和记录。
4.工程放样质量控制工程放样是关乎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其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和保障工程放样的质量:(1)严格遵守规范和要求在放样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放样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定期检查放样结果定期对放样结果进行检查和复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偏差,保证放样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放样方案
(1)测量定位:施工测量前根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提供的平面控制坐标点及水准点等资料,做好领桩、交桩的保护。
(2)项目部设有专人负责施工测量的工作小组,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详细”的原则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全而准确地提供各施工阶段的测量资料。
(3)建立高程控制和平而坐标控制网,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施工放样点坐标,先进行测量内计算工作,仔细核对无误后再到现场实地测放,以避免因计算数据有误而造成放样上的错误。
(4)根据复核后的控制点和水准点精确地测定和提供施工各阶段的控制线及控制高程点。
(5)为保证测放精度,立模、浇筑的高程放样应采用有闭合条件的几何水准测设。
当闭合差符合误差要求后再进行测放,测量完毕再复测校核,从而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度。
(6)所有测量仪器及丈量工具在使用前都要按有关规范进行检验、校正。
(7)工程控制线和高程控制点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测量放样施工方案放样施工是指在工程施工前将设计图纸按比例标定到现场实际的施工位置,并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标记,为后续的施工工序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引导。
测量放样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放样工具和材料的准备1. 放样工具:包括铅锤、锤子、铅丝、放线锤、橡皮锤、放大尺、电动测量仪器等。
2. 放样材料:包括红铅笔、黑铅笔、白粉笔、彩线、放样纸、放样板等。
二、放样前的准备1. 研究设计图纸,了解设计要求、尺寸、坐标系等。
2. 确定放样基准点和放样坐标系,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3. 在现场进行勘测,并清理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三、放样过程1. 定位放样: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放样基准点,使用放大尺和彩线等工具,将设计图纸上的基准点放大放样到现场。
在放样区域选取合适的位置,通过勘测和计算确定放样点的坐标,并用铅笔和铅线进行标记。
2. 引导放样:按照设计图纸上的尺寸标注,将各个构件和设备的位置、方向和尺寸等放大放样到现场。
使用放样纸或放样板进行精确的放样和标记,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精度。
3. 标高放样: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区域的标高,使用测高仪、水平仪等工具进行测量,并用鲜明的标志物进行标记,以便后续的施工参照。
4. 检查放样:在放样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检查和核实,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及时调整和修正错误。
四、放样后的处理1. 放样点的保护:在放样完成后,要及时保护好放样点和放样标志,防止被损坏、遮挡或误删。
2. 放样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将放样过程中的测量数据、放样图纸和放样记录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施工后的验收和维护参考。
综上所述,测量放样施工方案是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准备、精确的测量和准确的标注,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引导。
同时,放样后的处理和资料的整理也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验收的重要保障。
测量放样施工方案
在施工工程中,测量放样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测量放样的施工方案,旨在帮助工程人员更好地进行测量工作并确保施工质量。
一、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测量放样前,施工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
•确认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
•准备好必要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掌握测量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和步骤
二、测量放样过程
1. 测量放样准确性
在进行测量放样时,要保证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提高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高质量的测量工具
•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注意测量环境的影响
•校准测量仪器
2. 测量放样步骤
测量放样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测量基准点
•进行基础测量
•制定放样方案
•进行实际放样
•核对放样结果
三、施工现场管理
在进行测量放样时,也需要注意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
•安全防护工作
•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施工现场协调和沟通
•定期检查和评估施工质量
四、总结与展望
测量放样是施工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效率。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量放样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希望此文提供的施工方案能够为工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总体施工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深圳地铁5号线西起前海湾、经宝安中心、新安旧城区、西丽、大学城、龙华二线扩展区、坂田、布吉、百鸽笼至东门南路。
线路全长40.933km,其中高架线路2.134km,地下线路38.799km;共设车站27座,其中高架站1座,地面站1座,地下站25座,平均站间距约1.516km。
深圳地铁5号线土建六标包括百鸽笼站(不含)〜布心站区间、布心站、布心站〜太安路站区间和太安路站,共2站2区间,(右线里程YDK33+192.588-YDK35+931.600,右线线路全长约 2.808km,左线里程ZDK33+217.318-ZDK35+996.420,左线线路全长约2.784km)本区间于CK33+950处设置一座联络通道兼泵房(辅助泵房),于CK34+515处设置一座联络通道兼泵房(主泵房),于YDK33+630处设置施工竖井。
太安路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是深圳地铁5号线与规划7号线终点站平行换乘站,主体长度(含7号线叉线)为623.867m,宽度为21.0m,有效站台长度为14Onb宽度为IInb共设置4个出入口,单层建筑面积为14130.6m2,三层总建筑面积约56522.4m2。
百鸽笼站〜布心站区间长度约为1.60km,布心站〜太安路站区间长度约为338m o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局部盖挖;区间采用矿山法暗挖施工。
二、编制根据1、根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编制。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编制。
3、《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OIoI-99编制。
4、《都市测量规范》CJJ-8-995、深地铁政(2023)293号文献《深圳地铁建设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规定》6、深地铁政(2023)295号文献《深圳地铁建设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三、控制测量根据及加密及整体贯穿测量控制测量由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企业深圳地铁测量队提供平面及高程控制点,经我项目部中铁五局(集团)企业精测队对精密导线进行复测,无误后,作为首级控制网。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依据 (2)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设备配置 (2)第四章测量放线基本准则 (3)第五章测量准备 (3)第六章平面控制点的布置与施测 (3)第七章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6)第八章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5)第九章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6)第十章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18)第十一章质量控制 (19)第十二章安全管理及安全保护措施 (20)测量放样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绍兴袍江新区洋泾湖22号地块商住项目一期一标段建设单位:绍兴豪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浙江联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166444m2,地上商业区建筑面积约30000m2,地上住宅楼建筑面积约89695m2,地上配套建筑面积约2133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约44635m2。
建筑高度:商业楼主体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高度21.95米。
主楼主体结构地下一层,3#楼、4#楼、8#楼、12#楼、15#楼、19#楼、20#楼地上十八层,建筑高度53.30米;11#楼地上十六层,建筑高度47.50米;16#楼地上十七层,建筑高度50.90米。
建筑分类:耐火等级为地下一级、地上二级;防水等级地下二级,屋面一级。
主要结构类型:基础类型地下车库为桩基承台+防水板;商业楼为桩基承台+防水板;主楼为桩筏基础。
主体商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六度主体结构使用年限:50年商业±0.00标高为6.25;住宅±0.00标高为7.15;地下室±0.00标高为7.15;建设单位也将该项目控制点YJ-1(X=3326955.842,Y=505011.991),高程7.8m;YJ-2(X=3327259.440,Y=505054.344),高程5.25m;YJ-3(X=3327426.604,Y=505084.740)提供现场放样的控制。
第二章编制依据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JGJ3-2010)《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14-2011)《水准仪检定规程》(JJG425-2003)《全站仪检定规程》(JJG100-2003)《钢尺检定规程》(JJG741-2005)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设备配置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2、测量管理人员组成第四章测量放线基本准则工程测量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并收集、分析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工程进行中,必须加强内外业的质量检查。
工程收尾时,应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资料整理。
对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修。
工程测量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根据总平面图设计坐标,为确保控制网的正确,必须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标系统结合建筑物规划红线引入定位。
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
第五章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控制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1、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2、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
3、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4、复印测量人员的上岗证书,由技术负责进行技术交底。
第六章平面控制点的布置与施测一、平面控制点布设原则及要求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首级控制点,然后利用首级控制点,按照施工流水段在实地放出二级施工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又可用作对工程上的各个节点的复合检测。
控制点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碍较少、以使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
1、测量依据(首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网由业主提供的YJ-1、YJ-2、YJ-3三个控制点组成,具体坐标参数详下表。
首级控制网的控制点的坐标与标高点号X(m) Y(m) H(m)YJ-1 3326955.842 505011.991 7.8YJ-2 3327259.440 505054.344 5.25YJ-3 3327426.604 505084.740 /2、二级控制网的布设业主提供的控制点YJ-1、YJ-2、YJ-3均在施工场地外,根据现场的需要和施工条件布设场地内的二级控制点B、D、E形成一个二级控制网。
二级控制点B、D、E的施工坐标如下表点号X(m) Y(m)B 3327208.419 505082.045D 3327081.703 505050.776E 3327231.276 505070.542须以YJ-1、YJ-2、YJ-3作为复核其他控制点的依据。
3、测量施工控制网(三级控制网)的布设测量施工控制网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轴线结合测量方法进行设置。
根据业主移交给我司的城市控制网基准点的坐标、高程及设计图纸提供的建筑物坐标,±0.00m高程取值,换算后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由场内首级控制基准点直接引测至现场,测量控制网的定位桩设置在施工区域外不受施工影响处。
(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无建筑物,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
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西南侧的混凝土地面上。
(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围墙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设置控制轴线。
(4)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
(5)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设三等水准网,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6)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第七章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华星HTS-221R4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
一、基础地下室测量1、平面放线(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YJ-1、YJ-2、YJ-3为基准点,使用全站仪,采用后方交会法,建立地下结构测量控制网。
(2)验线首先用全站仪检查各轴线的投测位置,然后再实测四大控制轴线和七大圆心及其它轴线的相对位置,防止整个基础在基槽内移动错位。
同时验线检查垫层顶面的标高(地下各施工层的高程控制点,可利用基坑内预留高程点或采用钢尺悬吊法引测),保证基础埋深。
(3)地下楼层施工阶段测量从地下底板施工开始采用外控法进行施测。
在地下底板开始施工后每半月将控制点复测一次,以防土建施工过程中轴线控制点移位或碰动,避免外部因素影响测量的精度和正常施工。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报监理单位复核认可,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2、地下楼层高程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引测所需的标高。
(2)标高向下传递采用钢卷尺水准法在同一平面层上由四个水准点分别引测高程点,然后相互校核,校核后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段施工标高的基准点。
(3)基础地下室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水准仪引测将标高导入塔吊标准节上,且基坑四周东西向各二点、南北向各一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4)根据基坑开挖图撒出承台、基础梁、电梯井、筏板、集水井等开挖线,在开挖过程中首先投测出每次挖掘深度标高,以此标高为依据展开。
最后一次土的开挖必须随时检测基底标高,防止超挖,确保基底标高。
检查基槽截面,保证基槽截面符合规范要求。
(5)在混凝土垫层浇注以前,对底板、筏板等部位按照不大于3m2测设一个混凝土浇注高度的控制桩,可采用小竹片做标高设计,确保混凝土底板面标高位置正确。
(6)地下室柱、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墙、柱竖向主筋上标测出混凝土面结构500mm控制线,并用红漆标注,作为支模预留预埋与浇灌混凝土的依据。
(7)地下楼层顶板模板搭设之前,在墙柱竖向主筋上抄测结构1000mm线标高,作为顶板标高的依据。
二、±0.000以上工程1、平面控制点的布置2、测量控制网基准控制点的传递方法(1)竖向轴线控制使用激光垂准仪采用内控法施测。
当楼面混凝土浇注后,应将控制点引测至建筑内部,投点误差限制在1.5mm以内。
内控点一般做法是:在主轴控制线交点位置预先埋置100mm×100mm厚8~10mm的钢板并与底板钢筋焊接,底板施工完成点位经复测确定后在预埋钢板上用钢针刻划十字,线宽0.2mm,并在交点上打眼,以便长期保存钻孔(直径2mm)。
随楼层的施工,在施工层楼板与底层平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内控点竖向位置留置100mm×100mm孔洞,预留洞四周宜设50mm高的阻水圈,以防施工用水溅落至仪器上以及浸泡测量标识。
投测时转动激光铅直仪照准部,在接收靶上取激光斑点轨迹圆的圆心作为传递上来的内控点位。
利用计算机通过对激光接收靶上测得的结构自振、风振产生的摆动影响的激光接收点摆动振幅进行自动处理的方法解决结构自振、风振对垂直测量控制进度的影响;通过在清晨左右同一时间进行垂直度测量时间的控制解决日照对垂直度精度的影响;通过固定的测量施工人员控制精度的人为误差。
测量控制网基准控制点的传递步骤如下列组图所示:有光学成像物镜与CCD光电传感器的激光接收靶由导线引入计算机系统激光接收靶下装有双向导轨可使靶平面全方位移动传递基准控制点楼层传递基准控制点楼层激光铅直仪基准控制点结构自振、风振摆动振幅中心A传递基准控制点步骤1打进激光发生器传递基准控制点A中心结构自振、风振摆动振幅移动接收靶步骤2根据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偏移方向的偏移值移动激光接收靶计算机显示器A移至中心位置A步骤3基准控制点与激光接收靶中心重合A楼面步骤4将激光接收靶中心延长放线到混凝土楼面传递的基准控制点补楼面A测量通道孔边线步骤5各基准控制点经相对位置检查校核无误后,进行测量孔封闭,传递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