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拆装》教学大纲讲解
- 格式:docx
- 大小:12.91 KB
- 文档页数:15
模具拆装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此课程是针对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旨在教授模具拆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学习如何拆卸和组装模具,以及识别不同类型模具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熟悉模具的基本结构和维护方法。
2. 掌握模具拆卸和组装的操作技能。
3. 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增强实践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
三、教学内容1. 模具的概述- 认识模具的基本概念、组成部件和分类。
- 掌握不同类型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作用。
2. 模具的拆装- 学习模具拆装的基础操作技巧。
- 理解模具拆装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规程。
3. 模具维护与保养- 了解模具日常维护与保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 进行模具的拆卸和组装操作。
- 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解模具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演示实验:通过现场演示为学生展示模具拆装的操作流程和技巧。
3. 讨论互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和分享操作心得。
4. 实践操作:在操作场地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五、考核评价1. 考核方式:通过课上操作和书写实验报告进行考核。
2. 评价标准: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进行拆装操作,顺利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 《模具工艺与机械制造》2.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3. 《机械设计基础》七、总结模具拆装是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掌握模具拆装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将帮助学生建立起实践操作的基础和能力,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模具拆装与调试实训》课程标准学时:72学分:4适用专业及学制:三年制、模具制造技术、全日制审定:机电技术教学部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是模具类专业核心课程。
本标准依据《中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而制定。
二、课程性质《模具拆装与调试》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顺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趋势,在模具制造技术应用专业开设的必修课。
本课程采用综合化和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模具认识实习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拆装模具的技能和认知模具机构及零件而开设的。
学生通过模具拆装实训,掌握冲压模、注塑模拆装操作技能、形成冲压模、注塑模各典型机构及零件的初步的感性认识。
为后续模具测绘、模具设计以及模具加工专业系列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中职模具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以生产实践中的第任务为项目构建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围绕生产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关联性,让学生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分析问题,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知识目标1.具备冷冲模和注塑模的拆装工具使用和拆装操作技能。
2.形成模具机构和模具零件在实物上的感性认识。
3.能够参加模具的一般拆装工作,具有正确处理操作与维护管理中常见初级模具拆装操作技术问题的能力。
并使学生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得到专门训练。
(二)能力目标(1)掌握以级进模、复合模为例冷冲压模具的拆装与测绘;(2)掌握冲压模具的安转调试与维护;(3)掌握以单分型面注塑模、双分型面模具为例塑料模具的拆装与测绘;(4)掌握塑料模具的拆装调试与测绘(三)素质目标(1)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养成不断进取、探索知识和能力边界、务实创新性工作的习惯。
(2)使学生热爱专业工作,初步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习惯和综合工作能力。
(3)使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具有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具体各模块教学目标1.模具零件及拆装的基本知识及安全知识学习2.级进模的机构的认识并拆卸、组装和测绘3.复合模的机构的认识并拆卸、组装和测绘4.冲压模具的安转调试与维护5.以单分型面塑料模具机构的认识并拆卸、组装和测绘6.双分型面塑料模具机构的认识并拆卸、组装和测绘7.塑料模具的安转调试与维护8.通过强化训练,能达到模具装配与调试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资格水平;四、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本课程课内计划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20课时,实践52课时,理论课占总课时28%,实践课占总课时72%。
模具拆装测绘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模具拆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模具测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模具的基本结构,掌握模具拆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模具测绘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模具拆装,掌握模具测绘的基本方法,能够完成简单的模具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模具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的基本结构,模具拆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具测绘的基本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模具的基本结构第二章:模具拆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三章:模具测绘的基本知识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了解模具的基本知识;通过实验法,使学生掌握模具拆装的技巧;通过讨论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等。
教材:《模具拆装测绘基础》实验设备:模具、测绘工具等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进行,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占30%,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团队协作等。
作业占20%,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考试占50%,主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共分为12周,每周2课时。
教学时间安排在上午第三节课和第四节课。
教学地点安排在模具实验室。
教学安排应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教学安排还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如学生的作息时间、兴趣爱好等。
七、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本课程将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对于学习风格偏向实践操作的学生,将增加实验操作环节;对于学习风格偏向理论学习的学生,将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
《实模具拆装与测绘》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必修课是模具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以学生独立操作的实践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通过模具拆装与测绘实习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初步接触生产实际、学习模具拆装与测绘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际的操作,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奠定较好的实践基础。
通过实习同时进行科学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模具拆装与测绘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教学要求如下:1.掌握典型冲压与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件的功用。
2.能正确用模具的常用拆装和测绘工具了解模具零部件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掌握模具的装配过程和方法。
3.能正确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4.能对拆装的模具提出自己的改造方案,巩固模具设计知识。
四、实训教学内容:实训一模具拆装工、量具及使用技巧(4学时)1.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常用的模具拆装工、量具,并能熟练运用进行模具拆装和测绘。
2.实训内容:(1)钳工常用设备与使用技巧(2)紧固工具与使用技巧(3)划线工具与划线(4)卡尺类量具及使用技巧(5)角度尺类量具及使用技巧(6)千分尺类量具及使用技巧(7)百分表及使用技巧实训二冲压模具拆装实训(20学时)1.目的要求:(1)了解冲孔落料连续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熟悉冲孔落料连续模的零件名称、作用及相互装配关系;(3)掌握冲孔落料连续模的拆装顺序;(4)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实训内容:(1)工作任务:拆装冲孔落料连续模。
(2)步骤及方法:①用双手握住上模板,用力上提,使上下模分离;②敲出上模限位销,取出打杆;③卸下卸料板;④敲出销钉;⑤拧下紧固螺钉;⑥卸下凸凹模;⑦敲出模柄,拆卸下模;⑧敲出下模限位销钉,拧出紧固螺钉;⑨卸下拉深凸模;⑩敲出导料销和固定挡料销;至此,拆卸完成。
《模具拆装实训》课程教学大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二OO五年十月一、课程任务本门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训课程,是学生进入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知识之时,学生直观、感性认识模具结构的重要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真实的塑料、冲压模具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的实践环节。
为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的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学生完成本次实训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典型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组成模具的零件及其作用,零部件相互之间的装配关系,掌握模具的装配顺序和各装配工具的使用。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
2.增加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模具设计工作和处理现场问题奠定实践基础。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三、实验课程内容和步骤课题一实验准备(1)拆装的模具类型:塑料注射、冲压模具各两副。
(2)拆装工具:游标卡尺、角尺、内六角板手、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
(3)小组人员分工:同组人员对拆装、观察、测量、记录、绘图等分工负责。
(4)工具准备:领用并清点拆装和测量所用的工具,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要求,将工具摆放整齐。
(5)熟悉实训要求:要求复习有关理论知识,详细阅读实训指导书,对实训报告所要求的内容在实训过程中作详细的记录,拆装实训时带齐绘图仪器和纸张。
课题二观察分析接到具体要拆装的模具后,需对下述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做好记录:(1)模具类型分析对模具进行类型分析与确定。
(2)产成品样件分析根据模具分析确定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
(3)模具的工作原理要求分析其浇注系统类型、分型面及分型方式。
冲压方式、顶出方式、落料方式等。
(4)模具的零部件模具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相互配合关系。
(5)确定拆装顺序拆卸模具之前,应先分清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件,制定拆卸方案,经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方可拆卸。
模具拆装与测绘教学大纲集中实践环节名称:模具拆装与测绘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时:1周学分:1开设学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先修课程: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模具拆装与测绘的任务和目的模具拆装与测绘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知识之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生产中使用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对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拆装实训,进一步了解模具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模具的零部件在模具中的作用,零部件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掌握模具的装配过程、方法和各装配工具的使用。
(1)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通过对模具的拆卸和装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及零部件装配有全面的认识,为理论课的学习和模具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模具拆装实训的要求掌握典型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零件的加工要求;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草绘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掌握模具拆装一般步骤和方法;通过观察模具的结构能分析零件的形状;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测绘时间分配三、测绘内容将学生分组,每组5—6人,每组测绘一个模具。
1、拆装的模具类型单工序冲模、复合冲模若干套。
塑料注射模,包括具有侧浇口、点浇口、侧面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注射模若干副。
2、拆装的工具游标卡尺、角尺、内六角扳手、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
3、实训准备(1)小组人员分工。
同组人员对拆卸、观察、测量、记录、绘图等分工负责,并在冷冲压模具拆装与塑料模具拆装时交换各自的岗位。
(2)工具准备。
领用并清点拆卸和测量所用的工具,了解工具的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要求,将工具摆放整齐。
实训结束时按工具清单清点工具,交指教师验收。
(3)熟悉实训要求。
课程名称:模具拆装技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模具拆装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模具拆装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技巧。
3. 熟悉模具拆装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模具拆装的基本步骤。
2. 模具拆装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模具拆装中的精细操作。
2. 复杂模具的拆装技巧。
教学准备:1. 模具拆装实训场地。
2. 模具拆装工具及辅助设备。
3. 教学视频或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模具拆装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的作用。
2. 简要介绍模具拆装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二、模具拆装基本步骤讲解1. 观看教学视频或PPT课件,了解模具拆装的基本步骤。
2. 教师详细讲解模具拆装的具体步骤,包括:a. 模具的检查与确认。
b. 拆卸模具的固定件。
c. 模具零件的拆卸。
d. 模具零件的清理与检查。
e. 模具的组装与调试。
三、模具拆装操作演示1. 教师现场演示模具拆装操作,讲解操作技巧。
2. 学生观摩并记录操作要点。
四、模具拆装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模具拆装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五、模具拆装安全注意事项讲解1. 教师讲解模具拆装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强调操作规范,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六、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模具拆装技术要点,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操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课后作业1. 完成模具拆装实训报告。
2. 复习模具拆装基本步骤和操作技巧。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训操作过程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模具拆装技术的掌握程度。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课时。
2. 实训过程中,确保学生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模具拆装测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模具的基本结构、各部件名称及其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模具拆装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学生能够掌握模具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工具进行模具的拆装操作。
2. 学生能够准确地绘制模具的三视图,并进行尺寸标注。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模具拆装和测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能够树立质量意识,注重拆装和测绘的精确度。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课程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备模具拆装和测绘的基本技能。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中职院校机械制造相关专业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但可能缺乏模具拆装和测绘的实际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模具基础知识:模具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介绍常用的模具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模具概述2. 模具拆装步骤与方法:讲解模具拆装的基本步骤,演示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强调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模具拆装3. 模具测绘原理与技巧:介绍模具测绘的基本原理,讲解三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尺寸标注的规范。
教材章节:第三章 模具测绘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模具拆装和测绘实践,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操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模具基础知识学习,认识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2. 第2周:学习模具拆装步骤与方法,进行拆装工具的使用练习。
3. 第3周:学习模具测绘原理与技巧,绘制三视图并进行尺寸标注。
模具拆装、调试与维护教学大纲第一篇:模具拆装、调试与维护教学大纲模具拆装、调试与维护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模具拆装、调试与维护工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专业课。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模具的拆装与测绘,冲模装配,塑料模装配,冲模的安装、调试与维修,塑料模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等知识与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熟悉模具拆装、调试与维修方面的工艺知识,并掌握相应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基本的模具拆装与测绘知识,并熟悉掌握相关基本技能。
(2)掌握冲模装配的工艺知识,并掌握冲模装配基本技能。
(3)掌握塑料模装配的工艺知识,并掌握塑料模装配基本技能。
(4)掌握冲模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的工艺知识,并掌握相关基本技能。
(5)掌握塑料模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的工艺知识,并掌握相关基本技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在教授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讲练结合。
建议根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营造真实工作氛围,尽量以实际操作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以具体模具的拆装、调试与维修技能为主线,工艺理论应围绕技能需要编排,但在教学过程要注重归纳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要充分用用实物、教具、挂图和多媒体进行演示,加强直观性教学力度,力求使学生对新知识建立清晰、全面的认识。
(5)要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完善各阶段的评估体系和方式。
(6)注重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实训任务,并从各个方面强调安全生产,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重的观念。
二、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一模具的拆装与测绘(一)模具的拆装(以注塑模为例)(二)模具的测绘(三)模具的装配复原二冲模装配(一)单工序冲裁模的装配(二)复合式冲裁模的装配(三)多工位级进模装配三塑料模装配 4 2 2 62 2 2(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装配(二)热塑性塑料注射模装配四冲模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一)冲模的安装(二)冲模的调试(三)冲模的维护与修理 6 2 2 2 总学时 6 2 2 2 学时五塑料模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一)塑料模的安装(以卧式注射机为例)(二)注射模在注射机上的测试(三)塑料模的维护﹑保养与修理三、课程内容与要求模块一、模具的拆装与测绘教学要求:1.掌握模具拆卸一般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模具拆装与测绘教学大纲与考核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模具拆装与测绘2、课程类别:实践教学课程3、课程学时:总学时 XX 学时,其中实践学时 XX 学时4、课程学分:XX 学分5、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模具拆装与测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任务1、使学生了解常见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量具进行模具拆装的能力。
3、训练学生对模具零件进行测绘,并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的技能。
4、提高学生对模具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模具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2、熟悉模具零件的名称、作用和相互关系。
3、了解模具标准件的选用和非标准件的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选用工具和量具,熟练地进行模具的拆装操作。
2、能够准确测量模具零件的尺寸,并绘制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3、能够对模具结构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4、具备一定的模具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模具拆装基础知识1、模具的类型和应用(1)冲压模具(2)注塑模具(3)压铸模具2、模具的结构组成(1)工作零件(2)定位零件(3)卸料与出件零件(4)导向零件(5)固定与支承零件3、模具拆装工具和量具的使用(1)扳手、螺丝刀、锤子等工具(2)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量具(二)冲压模具的拆装与测绘1、简单冲压模具的拆装(1)拆卸步骤和方法(2)零件的清洗和检查(3)装配步骤和方法2、冲压模具零件的测绘(1)绘制零件草图(2)测量尺寸和标注公差(3)确定技术要求3、冲压模具装配图的绘制(1)选择视图和表达方法(2)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3)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三)注塑模具的拆装与测绘1、注塑模具的结构分析(1)浇注系统(2)成型零件(3)脱模机构(4)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2、注塑模具的拆装(1)拆卸顺序和注意事项(2)装配工艺和调整方法3、注塑模具零件的测绘和装配图绘制(1)测绘方法和要求(2)装配图的绘制要点(四)模具结构分析与改进1、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分析(1)从工艺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分析(2)常见模具结构缺陷及改进措施2、模具创新设计案例分析(1)介绍新型模具结构和设计理念(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现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拆装模具,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模具拆装》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模具拆装课程类别:实践教学课程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适用专业:_____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针对_____专业学生开设的重要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过程。
(二)课程目的1、使学生熟悉常见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模具拆装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任务1、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各类模具的结构组成部分。
2、熟练掌握模具拆装的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安全、高效地完成模具的拆装工作。
4、对拆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1、了解模具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范围。
2、掌握模具的基本结构,包括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零件、导向零件等。
3、熟悉模具的工作原理和动作过程。
(二)技能要求1、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模具拆装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2、具备熟练的模具拆装操作技能,动作规范、准确。
3、能够对拆装后的模具零件进行准确的测量和绘制。
(三)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小组协作中共同完成任务。
2、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注重操作安全和规范。
3、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四、课程教学内容(一)模具拆装基础知识1、模具的分类与特点(1)冲压模具:介绍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等的结构和特点。
(2)注塑模具:讲解注塑模的分型面、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
(3)压铸模具:阐述压铸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2、模具的结构组成(1)工作零件:如凸模、凹模、型芯等。
(2)定位零件:包括定位销、挡料销等。
(3)卸料零件:如卸料板、推件板等。
《模具拆装实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具拆装实训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1计划学时:24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1.前言1.1课程定位《模具拆装实训》是职业能力必修课。
本课程是在模具认识实习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拆装模具的技能和认知模具机构及零件而开设的。
学生通过模具拆装实训,掌握冲压模、注塑模拆装操作技能、形成冲压模、注塑模各典型机构及零件的初步的感性认识。
为后续模具测绘、模具设计以及模具加工专业系列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1.2设计思路鉴于该课程是学习模具相关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训练课程,为实现学生掌握模具拆装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参照人才培养规划对课程的总体要求,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各类冷冲模和注塑模的实验模具和工厂下线生产模具实物为对象,进行拆装操作训练。
以此培养学生冷冲模和注塑模的拆装操作要领与技巧、同时形成冲压模、注塑模各典型机构及零件的初步的感性认识,树立模具结构的空间概念,并在课程实训中体会从事模具组装工作的职业特点,以促进其对模具专业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并通过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感悟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设计上采用学生分小组轮流对各类模具进行拆装操作的方式进行训练,使学生对各类冷冲模和注塑模拆装操作技巧有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
课程实施在模具拆装室进行。
2.课程目标1.1总体目标通过本实训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各类冷冲模和注塑模拆装操作技能的同时,对模具的机构和零件在实物上建立感性认识。
能够正确完成各类模具拆装操作。
1.2具体目标1.具备冷冲模和注塑模的拆装工具使用和拆装操作技能。
2.形成模具机构和模具零件在实物上的感性认识。
3.能够参加模具的一般拆装工作,具有正确处理操作与维护管理中常见初级模具拆装操作技术问题的能力。
并使学生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得到专门训练。
3.课程内容与要求4.实施建议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1.《冷冲模设计》.丁松聚.机械工业出版社2.《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屈华昌机械工业出版社3.《模具拆装实训指导书》.自编4.2教学建议教师在实训时提示实习操作要点,指导学生掌握实习方法,培养学生模具拆装操作能力。
模具拆装实训规划《模具拆装实训》是三年制高职高专和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实验实践课程。
是在学生学习了《冷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和《模具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操作与训练,从而为学生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和要求(一)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1.通过对模具的拆装和配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
2.对模具典型结构及零部件装备有前面的知识,为理论的学习和模具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了解模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其制造工艺方式。
(二)模具拆装实训考核及要求1.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能、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零件的加工要求。
2.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地工具和辅助工具。
3.能正确地草绘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
4.掌握模具拆装一般步骤和方法。
5.通过观察模具结构能分析零件的形状。
6.能对所拆装的模具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7.能正确描述出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模具拆装前准备1.拆装模具类型:冷冲压模具、塑料模个2.拆装工具:游标卡尺、角尺、内六角扳手、锤子、铜棒、台虎钳3.工作准备:清领工具,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及要求,将工具摆放整齐,实训结束按工具清单清理工具。
三、模具拆装实训的基本内容和步骤(一)对模具结构观察和分析1.模具类型的分析:对模具进行模具类型分析和确定。
2.工序与制件分析:通过对模具的分析,了解模具所完成的工序,冷冲压级进模需了解工序排列顺序、坯料和工序件的结构形状,确定被加工工件几何形状和尺寸。
3.模具的工作原理:对于冷冲压模具,要求分析其导向方式、定位方式、出件方式;对于塑料模,要求分析其浇注系统类型、分型面及导向方式,顶出系统类型等。
4.模具的零部件:分析并记录模具各零件的名称、功能、相互间装备方式。
(二)拟订模具拆卸顺序及其方法1.拆卸模具之前,应先分清可拆卸件和不可拆卸件,针对各种模具具体分析其结构特点,制定模具拆卸顺序及方法和方案,在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方可拆卸。
模具拆装与测绘教案教案标题:模具拆装与测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模具拆装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会使用测绘工具进行模具测量和绘制。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模具拆装工具(螺丝刀、扳手等)。
2. 测绘工具(卷尺、游标卡尺等)。
3. 模具的实物或示意图。
4.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一些模具的实物或示意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模具?模具有什么作用?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解释模具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模具拆装的重要性。
2. 介绍模具拆装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拆装顺序、使用工具和注意事项等。
3. 介绍测绘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三、示范操作(20分钟)1. 示范模具拆装的基本步骤,并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 示范使用测绘工具进行模具测量和绘制的方法,并解释测绘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四、小组实践(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模具和测绘工具。
2. 要求学生按照示范操作的步骤,进行模具的拆装和测绘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让学生汇报他们的拆装和测绘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2. 引导学生总结模具拆装和测绘的要点和技巧。
3. 提醒学生模具拆装和测绘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继续练习和提高。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模具拆装和测绘的练习作业,包括拆装一套模具并测绘其尺寸。
教学延伸:1.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增加模具拆装和测绘的难度和复杂度。
2. 引导学生进行模具设计和制作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拆装和测绘的准确性和操作的熟练程度。
2. 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他们对于模具拆装和测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典型模具拆装适用对象:中、高职________修订人员:王赞开、蔡职华修订时间:2013年5月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控编程与加工》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性质:《典型模具拆装》是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必须掌握的工作技能,也是模具专业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对模具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关键的影响,是模具专业建设的重点。
本课程通过多媒体、虚拟软件、实物操作等教学手段,主要学习典型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与冷冲压模具)的结构、运动原理、拆装方法与绘制装配图等知识技能,为必修课,周课时4节,总课时72节。
(2)任务:典型模具拆装一般在专用实训室进行,学生通过操作虚拟软件、拆装和测量模具实物或教学模型,绘制装配图等方法,达到了解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模具拆装,巩固模具设计知识等教学目标。
并使学生在训练中形成脚踏实地、尊重科学、精益求精、文明生产的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并注重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创业思想的培养。
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基本技能。
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参照实物叙述出典型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手动完成典型模具的装配与拆卸,并读懂及绘制典型模具的装配图。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教学大纲3、教学注意事项(1)先导课程以《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等课程为主。
(2)根据目前企业运用模具的实际情况,选择4种典型的注塑模具和3种典型的冷冲模具作为教学载体。
(3)本门课程所用虚拟软件、CAD制图对计算机性能也有一定要求,应配置合适性能要求的多媒体电脑系统。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课题一模具使用的安全问题与概述(4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叙述出模具拆装实训场地布置要求,实训守则,所用设备及工量具的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的重要性;2)叙述出模具拆装的基本知识;3)叙述出模具的正确安装、维护、保管方法。
2、教学内容:1)人身安全;2)模具安全;3)注塑模具的使用;4)冲压模具的使用5)模具的维护;6)模具的保管。
3、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在模具车间现场进行讲授;2)考核方式可以是让学生叙述出模具拆装工作场地布置要求、安全重要性;3)考核学生对模具拆装基本知识、模具的维护、保管方法。
建议教师展示一系列数控机床图片,及数控加工的相应教学录像,让学生对数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课题二模具拆装基础知识、成型的基础知识(4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叙述出模具钳工的职能和钳工工具的种类;2)叙述出模具装配、拆卸原理和要求;3)叙述出常用拆装工具使用方法和常见零件的拆装方法;4)叙述出模具成型工艺;5)叙述出成型机的维护、保养方法;6)叙述出成型机的操作方法。
2、教学内容:1)模具钳工的主要工作内容;2)模具钳工工具分类;3)模具装配;4)模具拆卸;5)拆装工具与操作方法;6)模具拆装注意事项;7)如何提高拆装效率;8)成型机型的选择;9)成型前的准备;10)成型(设计)工艺;11)成型机的操作方法;12)成型机的维护与保养。
3、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在模具拆装车间现场进行讲授;2)考核方式可以是让学生叙述出模具拆装工具使用,模具拆装注意事项。
成型机的打操作方法、成型机的维护、保养,成型前的准备;3)考核学生成型机维护与保养操作技能。
课题三三板式注塑模拆装、绘制、分析(8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叙述出三板式注塑模的结构特点;2)叙述出三板式注塑模的运动原理;3)按步骤拆装三板式注塑模;4)根据实物绘制三板式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5)清晰讲述三板式模具的各部位结构和运动原理;6)叙述出三板式模具拆装过程。
2、教学内容:1)人身安全;2)模具安全;3)注塑模具的使用;4)冲压模具的使用5)模具的维护;6)模具的保管。
3、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在模具车间现场进行讲授;2)考核方式可以是让学生叙述出模具拆装工作场地布置要求、安全重要性;3)考核学生对模具拆装基本知识、模具的维护、保管方法。
建议教师展示一系列数控机床图片,及数控加工的相应教学录像,让学生对数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课题四斜顶模拆装、绘制、分析(8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叙述出斜顶注塑模的结构特点;2)叙述出斜顶注塑模的运动原理;3)按步骤拆装斜顶注塑模;4)根据实物绘制斜顶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5)能叙述出述斜顶模具的各部位结构和运动原理;6)叙述出斜顶模具拆装过程。
2、教学内容:1)斜顶注塑模具的概述;2)斜顶注塑模具结构的认识;3)斜顶注塑模具运动原理;4)斜顶注塑模具拆卸步骤;5)斜顶注塑模具的装配方法。
3、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可选择在模具拆装车间现场进行讲授;2)考核方式可以是让学生叙述出斜顶注塑模具拆卸前的准备工作, 具体模具拆装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考核学生模具拆装操作技能及绘图能力。
课题五斜导柱抽芯模拆装、绘制、分析(8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叙述出斜导柱抽芯注塑模的结构特点;2)叙述出斜导柱抽芯注塑模的运动原理;3)按步骤拆装斜导柱抽芯注塑模;4)根据实物绘制斜导柱抽芯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5)叙述出斜导柱抽芯模具的各部位结构和运动原理;6)叙述出斜导柱抽芯模具拆装过程。
2、教学内容:1)斜导柱抽芯注塑模具的概述;2)斜导柱抽芯注塑模具结构的认识;3)斜导柱抽芯注塑模具运动原理;4)斜导柱抽芯注塑模具拆卸步骤;5)斜导柱抽芯注塑模具的装配方法。
3、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可选择在模具拆装车间现场进行讲授;2)考核方式可以是让学生叙述出斜导柱抽芯注塑模具拆卸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模具拆装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考核学生模具拆装操作技能及绘图能力。
课题六热流道模拆装、绘制、分析(8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叙述出热流道注塑模的结构特点;2)叙述出热流道注塑模的运动原理;3)按步骤拆装热流道注塑模;4)根据实物绘制热流道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5)叙述出述热流道模具的各部位结构和运动原理;6)叙述出热流道模具拆装过程。
2、教学内容:1)热流道注塑模具的概述;2)热流道注塑模具结构的认识;3)热流道注塑模具运动原理;4)热流道注塑模具拆卸步骤;5)热流道注塑模具的装配方法。
3、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可选择在模具拆装车间现场进行讲授;2)考核方式可以是让学生叙述出热流道注塑模具拆卸前的准备工作, 具体模具拆装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考核学生模具拆装操作技能及绘图能力。
课题七冲裁模拆装、绘制、分析(8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叙述出冲裁五金模的结构特点;2)叙述出冲裁五金模的运动原理;3)按步骤拆装冲裁五金模;4)根据实物绘制冲裁五金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5)叙述出冲裁五金模具的各部位结构和运动原理;6)叙述出冲裁五金模具拆装过程。
2、教学内容:1)冲裁五金模具的概述;3)冲裁五金模具运动原理;4)冲裁五金模具拆卸步骤;5)冲裁五金模具的装配方法。
3、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可选择在模具拆装车间现场进行讲授;2)考核方式可以是让学生叙述出冲裁五金模具拆卸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模具拆装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考核学生模具拆装操作技能及绘图能力。
课题八弯曲模拆装、绘制、分析(8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叙述出弯曲五金模的结构特点;2)叙述出弯曲五金模的运动原理;3)按步骤拆装弯曲五金模;4)根据实物绘制弯曲五金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5)叙述出弯曲五金模具的各部位结构和运动原理;6)叙述出弯曲五金模具拆装过程。
2、教学内容:1)弯曲五金模具的概述;2)弯曲五金模具结构的认识;4)弯曲五金模具拆卸步骤;5)弯曲五金模具的装配方法。
3、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可选择在模具拆装车间现场进行讲授;2)考核方式可以是让学生叙述出弯曲五金模具拆卸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模具拆装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考核学生模具拆装操作技能及绘图能力。
课题九拉深模拆装、绘制、分析(8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叙述出拉深五金模的结构特点;2)叙述出拉深五金模的运动原理;3)按步骤拆装拉深五金模;4)根据实物绘制拉深五金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5)叙述出拉深五金模具的各部位结构和运动原理;6)叙述出拉深五金模具拆装过程。
2、教学内容:1)拉深五金模具的概述;2)拉深五金模具结构的认识;3)拉深五金模具运动原理;4)拉深五金模具拆卸步骤;5)拉深五金模具的装配方法。
3、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可选择在模具拆装车间现场进行讲授;2)考核方式可以是让学生叙述出拉深五金模具拆卸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模具拆装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考核学生模具拆装操作技能及绘图能力。
课题十斜顶模与弯曲模成型操作(8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叙述出在成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原料;2)安装模具到成型机上;3)进行调试成型机、设置成型工艺。
2、教学内容:1)斜顶模与弯曲模成型概述;2)斜顶模与弯曲模成型前准备工作;3)斜顶模与弯曲模成型操作;4)成型后的工作;3、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可选择在模具拆装车间现场进行讲授;2)考核方式可以是让学生能叙述出在成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原料,具体成型机调试操作、正确进料步距及注意事项;3)考核学生对模具安装到成型机、成型机的调试操作技能。
四、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模具拆装机成型实训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谢力志单岩徐勤雁贾方主编;ISBN: 978 -7-308-08237-2。
编号:Q(—0703—02 版本号:C/0 流水号:五、使用反馈及修改建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