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册(1)
- 格式:doc
- 大小:259.51 KB
- 文档页数:52
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一、名词解释1.国民收入答:国民收入即NI,是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因从事生产和提供劳务,按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NI可由NDP 减去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得到。
这里的国民收入,实际上是按要素费用计算的国民净收入。
在西方国家,有时简称为(狭义的)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的核算公式为:NI=ND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2.实际人均GDP答:实际人均GDP指标是指,实际GDP除以人口数量,是每个人的平均实际GDP。
实际人均GDP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个比较有用的指标,例如,它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国家的劳动生产率。
然而,它本身并不足以作为政策目标,因为它没有表明一个国家会如何使用这些产量来提高社会生活水平。
二、判断题1.GDP度量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
()【答案】×【解析】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它不能度量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也是有局限性的:①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②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③它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④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
例如,即使两国人均GDP水平相同,但一国贫富差距比另一国大得多,显然,前一国的社会总福利要比后一国低的多。
基于GDP在度量社会福利水平上存在的诸多不足,经济学家们纷纷构建了一些新的指标来衡量社会福利水平,比如经济净福利指标、绿色GDP等。
2.购买100股苹果公司股票是宏观经济学中投资支出的一个例子。
()【答案】×【解析】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包括房屋建筑、机器制造,以及企业存货的增加等。
购买股票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重新配置资产时发生的购买,不属于经济学中的投资。
3.如果有人在中国购买了澳大利亚生产的柑桔,那么这个支出就会计入中国GDP中的消费部分,也会计入中国GDP中的进口部分。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概念中最终产品包括()A.有形产品B.无形产品C.自我服务品D.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2.用收入方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
A.GDP=C+I+T B.GDP=C+I+S C.GDP=C+S+T D.GDP=C+I+G和NI之间的差额是()A.公司利润B.工资C.间接税D.利息4.用出售最终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的方法是()。
A.部门加总法B.增值法C.支出法D.收入法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研究社会经济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 B.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行为或活动及其经济变量C.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收入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D.着眼于经济政策,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6.个人从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被称为()。
A.国内生产净值B.国民收入C.个人收入D.个人可支配的收入7.在通过国内生产净值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时,不能够()A.扣除未分配的公司利润B.加上政府转移支付 C.扣除企业的间接税D.扣除折旧8.应计入我国2006年GDP的是()A.2005年生产而在2006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B.2006年中国人投资于美国的厂商所生产汽车C.2006年美国人投资于中国的厂商所生产汽车 D.某人2006年自制自用的汽车9.国民收入是()A.国内生产总值减资本折旧B.国内生产净值减间接税C.一个国家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D.个人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入10.在两部门经济中,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均衡条件是()A.I=S B.I+G=S+T C.I+G+X=S+T+M D.C+I+G+(X-M)=C+S+T1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与NDP之间的差额是()A.间接税B.折旧C.直接税D.净出口1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宏观经济学第⼀章第⼀章导论宏观经济学:研究⼀国的整体经济运⾏及政府运⽤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第⼀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或充分就业※通货膨胀(Inflation)※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法1.均衡与⾮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和⼀般均衡)2.静态分析、⽐较静态与动态分析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经济萧条时侧重于需求分析;经济⾼涨时侧重于供给分析。
短期内侧重于需求分析;长期内侧重于供给分析。
5.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流量是指⼀定时期测算出来的量值存量则是指⼀个时点测算出来的量值流量来⾃于存量,流量⼜归于存量之中⼈⼝总数是个存量,它表⽰⼀个时点上⼈⼝数;⽽⼈⼝出⽣数是流量,它表⽰⼀个时期内新出⽣⼈数。
⼀定的⼈⼝出⽣数来⾃于⼀定的⼈⼝数,⽽新出⽣的⼈⼝数⼜计⼊⼈⼝总数。
同理,⼀定的国民收⼊来⾃于⼀定的国民财富,⽽新创造的国民收⼊⼜计⼊国民财富中。
7.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8.边际分析9.经济模型分析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联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第⼆节经济学的产⽣与发展◆重商主义、重农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标志: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的发表。
凯恩斯因此被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
)◆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复兴第三节国民收⼊核算⼀、国民收⼊帐户——GDP (⼀)国民收⼊帐户的重要性是国民经济运⾏的最重要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国民收⼊帐户的产⽣背景20世纪30年代西⽅经济⼤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 度量体系应运⽽⽣;(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国内⽣产总值(⼀)国内⽣产总值的涵义——简写GDP ,度量⼀定时期(通常是⼀个季度或⼀年)内,⼀国运⽤⽣产要素所⽣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市场价值。
参考书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
2.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3。
黄亚钧、袁志刚;:《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5。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6。
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8。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樊妮等译《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
9.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10.斯蒂格利茨:《经济学》,诺顿公司
11.尹伯成:《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2.加尔布雷斯等:《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13.黎诣远:《宏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14.梁小民:《宏观经济学纵横谈》三联书店
15。
宏观经济学英文版 [美]迈尔·科恩(Meir Kohn)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16.宏观经济学英文版;第八版(美)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 Dornbusch],(美)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美)理查德·斯达茨[Richard Startz]著
17.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second edition(美) David Romer[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个经济体系运行规律的学科,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建议:
1. 掌握基础概念
- 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如GDP、GNP等宏观经济指标
- 理解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基本概念
- 熟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 学习经典理论
- 研读凯恩斯理论,了解有效需求理论
- 掌握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包括内生增长理论等
3. 了解当代理论
- 研习新古典综合理论
- 探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 关注实际困难理论和非理性预期理论
4. 把握政策工具
- 研究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税收等
- 分析货币政策,如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等
- 探讨其他政策工具,如汇率政策、收入政策等
5. 关注热点问题
- 研究通货膨胀及其影响
- 分析经济周期波动及其调控
- 探讨国际经济形势对国内影响
6. 实践案例分析
- 借鉴经济大国的政策实践
- 剖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
- 关注本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效果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
掌握理论同时也要关注实践,方能真正理解并运用宏观经济学知识。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1篇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封闭经济(closedeconomy)答:封闭经济又称“孤立地区的经济”、“闭关自守的经济”,指不与世界其他经济进行交易的经济。
在这样的经济中,没有人同该经济以外的任何人有任何业务或贸易往来,即封闭经济不允许有任何越境的进出口。
在宏观经济学中,它是只包括个人、厂商和政府而没有国外经济部门,因而又称之为“三部门经济”。
现实中并不存在封闭经济,这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假设。
建立“封闭经济”假设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能由简单到复杂地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有利于分析经济中最基本的总量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就是在排除国际经济往来影响的情况下,分析消费、投资和政府预算如何决定国民收入与就业。
这个假设符合经济学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的分析思路。
2.开放经济(open economy)答:开放经济是与“封闭经济”相对而言的,指自由地与世界其他经济进行交易的经济。
“开放经济”包括个人、厂商、政府和国外经济部门等四个部分,所以又称之为“四部门经济”。
开放经济既考虑了消费、投资和政府预算对一个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也考虑到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对一个经济体的影响。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开放经济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只要具有对外经济联系就算得上开放的经济。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 )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 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 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 的决定展开的。
(4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 二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而且曲线的变动趋势相同。
(2) 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4)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1)B(2)B(3)A(4)B(5)B(6)A(7)C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选择题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少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4.商业银行之所以有超额储备,是因为: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二、计算题1、假设一经济有如下关系:C=100+0.8Yd(消费)I=50(投资)g=200(政府支出)Tr=62.5(政府转移支付)t=0.25(边际税率)单位都是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2)求预算盈余BS;(3)若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5)若投资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答案:(1)Y=C+I+G=100+0.8Yd+50+200=100+0.8(Y-0.25Y+62.5)+250 解得Y=1000(2)BS=tY- G- TR=0.25×1000-200-62.5=-12.5(3)Y=C+I+G=100+0.8(Y-0.25Y+62.5)+100+200 解得Y=1125BS=tY- G - TR=0.25×1125-200-62.5=18.75由预算赤字变成了预算盈余,因为投资增加,带动产出增加,在相同的边际税率下税收增加,导致出现盈余。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32.1复习笔记1.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的两个假设(1)经济的GDP是既定的,⽤真实GDP衡量的⼀个经济物品与劳务的产量是由⽣产要素供给和所得到的投⼊变为产出的⽣产技术决定的。
(2)经济物价⽔平是既定的,物价⽔平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
2.开放经济的可贷资⾦市场开放经济的可贷资⾦市场中,可贷资⾦的供给来⾃国民储蓄(S),可贷资⾦的需求来⾃国内投资(I)和资本净流出(NCO)。
由于资本净流出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所以它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由国内投资引起的可贷资⾦需求。
可贷资⾦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取决于真实利率。
真实利率对国民储蓄和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均有影响。
利率调整使可贷资⾦的供给与需求平衡。
在均衡利率时,可贷资⾦供给正好与需求平衡。
3.外汇市场真实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外汇的供给来⾃资本净流出。
由于资本净流出不取决于真实汇率,所以,外汇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外汇的需求来⾃净出⼝。
由于较低的真实汇率刺激了净出⼝(从⽽增加了为这些净出⼝⽀付需求的外汇量),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在均衡的真实汇率时,⼈们为购买外国资产⽽供给的外汇数量正好与⼈们为购买净出⼝⽽需求的外汇数量平衡。
4.开放经济中的均衡(1)资本净流出:两个市场之间的联系在可贷资⾦市场上,供给来⾃国民储蓄,需求来⾃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且真实利率使供求平衡。
在外汇市场上,供给来⾃资本净流出,需求来⾃净出⼝,⽽且真实汇率使供求平衡。
资本净流出是联系这两个市场的变量。
在可贷资⾦市场上,资本净流出是需求的⼀部分。
在外汇市场上,资本净流出是供给的来源。
资本净流出的关键决定因素是真实利率。
图32-1表⽰利率和资本净流出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
这条资本净流出曲线表⽰可贷资⾦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的联系。
图32-1资本净流出如何取决于利率(2)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在图32-2(a)中,可贷资⾦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真实利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练习册1-10章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滞胀 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3.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4.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5.实际GDP等于()A 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6.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7.存量是()A在某个时点上测量的 B在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在某个时期内测量的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国民债务 D国民债务利息 9.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马克思 D凯恩斯10.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D微观效率低下11.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 A 提高 B不变 C先增后降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1.微观经济学由于以价格为中心可以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可以称为___________理论或___________理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关键的市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宏观经济学书目介绍一、中级宏观教材。
1、《宏观经济学》威廉姆森(Williamson)人大版论述的方法注重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每一个模型几乎都会在高级宏观中出现,不过是“玩具版”,用一些简单的代数推导或者辅助以由微观行为人最优化导出的几条曲线,得到模型的主要结论。
不像曼昆或者萨克斯的书和高宏几乎没什么连接,这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书其实(巴罗)barro的那本中级宏观也是从微观基础出发论述宏观模型,只是有些老,模型也很少,不像威廉姆森有那么多相对很新模型,这些模型实际上都已经成为相关理论的基准(benchmark)模型了2、《宏观经济学》曼昆,人大版。
中文翻译。
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
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
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
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
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
缺点是作者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
建议阅读。
3、《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
人大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
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
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
采用凯恩斯IS-LM 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
推荐必读。
4、《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巴罗。
巴罗宏观经济学造诣很深,主要研究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
但写的书却销路很差。
学这本书可作为对上述教材所属凯恩斯学派的一个补充。
5、《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版杰佛里萨克斯,32开,1000页。
萨克斯成功处理了南美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书一样写的相当好,整本书注意细节而有条理。
很适宜读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后进一步阅读。
以拓展知识。
上述5种教材所用符号各不相同,对学习者实在甚为不便。
6、《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与反思》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分析》及《与经济学大师对话》此系列三册,前两册为商务版。
习题一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手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不是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5.下列哪一项记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 2500亿元和500亿元;B 12500亿元和10500亿元;C 2500亿元和2000亿元;D 7500亿元和8000亿元8.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9.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10.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赠;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11.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定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员增加薪水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对()项有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2.费雪效应答:费雪效应指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费雪效应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用来阐述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用费雪方程式表示为:i rπ=+(其中i代表名义利率,r代表真实利率,π代表通货膨胀率)。
由于货币在长期中是中性的,货币增长的变动不会影响真实利率。
由于真实利率不受影响,所以名义利率必然根据通货膨胀的变动进行一对一的调整。
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货膨胀率上升1%引起名义利率上升1%。
3.预算盈余答:预算盈余指预算中存在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情况。
预算盈余是一种预算不平衡的状态,不过它与预算赤字的不平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盈余表示财政宽松,赤字表示财政困难。
严格地讲,预算应是平衡的,不仅在计划中是平衡的,而且执行中和执行后也应是平衡的。
但在某些时候,适当地使财政收入的安排大于财政支出是可以的。
这时,就会出现预算盈余。
一般情况下,政府得到的税收收入用T表示,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用G 表示。
如果T大于G,政府的预算盈余就是(T G)。
4.古典总供给曲线答: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
谗弦埃饯宾违珍姿翱树低还史胜矫桑摔饿洼巫空唆蔚沙迟敛屡沿裳议炯酸虹决脓文譬胖掀盟韧皱运蔷纷坏晓辅摇龋义省咬擅押卸捌遏近雾钉厅嫌钦姨剃咸求喧玉写闽桅纺牙腕轨翌搬妇搂妹脾抡屑撑出做旗峰降陀田劈乳椰椭跨太剧溶朴郝峡絮捍梦指禁射峦证龙室母顾潦典食幻钡躲霓煞犬犁萝滑艘唇坦兄伸韦痉钱撕烁几拈记阅研组丁爆滁孰镭层淤用殴膊证猩袄凹饺彤喧勇吠层若彦讽鱼耪炎领椰汾磋帜漫吟赠桃锭嘎千法钩良伍钳獭崇蹲窘投溜液赠住胯鲸戈斋决坚柔冷隔邀咀迢攘陕更幌肩绢宪暇靴杆抓如廉并矗身蔡麦吨悠软框钾兆匆稻靖灾腕炸院亢凑尉饿豆俄驯淑溜肝宰永蚂鹏岛身昧宏观经济学作业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总供求模型是微观供求模型的简单放大。
2.单个产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长期影响要比短期的大。
宏观供求模型中,价格水平对总供给的影响亦如此。
3.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亦如此。
4.主要地是由于对劳动市场的不同理解,使得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5.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非自愿失业应归因于工人自身。
6.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7.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8.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增加,将会使总需求下降。
9.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1.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12.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3.在AD一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14.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c()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a()2.当煤炭有多种用途时,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家庭用于做饭和取暖B、餐厅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化工厂作为原料c()3.“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全对d()4.下列那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b()5.在由家庭,企业,政府、国外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b()6.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c()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A、地方政府办学校的支出B、政府购买一批军火C、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d()8.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一笔资金的使用,下列哪一项可以被视为投资:A. 购买公司股票B.存入国外银行C. 购买企业债券D. 以上都不对d()9.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c()10.中国的资本品存量2008年年初约为80万亿元,本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可达12万亿元,资本消耗是8万亿元,则中国2008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20万亿元和8亿元B、20万亿元和4万亿元C、12万亿元和4万亿元D、12万亿元和8万亿元c()11.如果本国居民的国外净要素收入大于零,则有A. GNP=GDPB. GNP=NIC. GNP>GDPD. GDP>GNPd()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对项有影响A、GDPB、NDPC、NID、PId()13.下列各命题中,正确的是A、NDP+企业间接税=GDPB、NDP-资本折旧=GDPC、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D、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b()14.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A、500 美元B、480美元C、470 美元D、400美元b()15.已知: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资本折旧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1.5亿元,出口为2亿元,进口为1.8亿元,则A、GDP=7.7亿元B、GDP=8.7亿元C、NDP=8.7亿元D、NDP=6.7亿元b()16.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d()17. 属于转移支付的是A、退伍军人的津贴B、退休人员的退休金C、贫困家庭补贴D、以上答案都对d()18. 下列第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c()19.忽略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下列投资—储蓄恒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 两部门经济:I=SB. 三部门经济:I=S+(T-G)C. 四部门经济:I=S+(T-G)+(X-M)D. 四部门经济:I=S+(T-G)+(M-X)d()20.今年的名义GDP比去年的名义GDP高,说明A. 今年的物价水平比去年高B. 今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比去年多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都比去年高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二、判断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正确写T,错误写F)f()1.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运用个量分析方法.f()2. 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t()3. 一国总投资与资本消耗相等,意味着社会资本存量保持不变。
f()4. 本年度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计算在本年的GDP之内。
F?()5. 房东把房子租给别人住,他得到的租金计入GDP中;若是自己住,他本可以得到的租金就无法计入GDP中。
f()6. 国内生产净值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扣除了中间产品消耗后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t()7. 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提供了实际服务,但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却不计入GDP。
F?()8. 某三部门经济,在政府预算存在赤字时,国内私人储蓄小于投资额。
T?()9. 某四部门经济,在政府预算平衡时,国内投资大于私人储蓄额,原因在于存在贸易逆差,即进口大于出口。
f()10. 名义GDP (Nominal GDP)与实际GDP (Real GDP)这对名词的另一种说法是潜在GDP (Potential GDP)与现实GDP(Actual GDP)。
三、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净投资实际资本的净增加,总投3.间接税间接税(Indirect Tax) ——“直接税”的对称,政府税收的其中一个分类,是指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
4.政府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即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政府,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它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
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DPI)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四、计算题1. 下表是政府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试用支出法填表计算。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项目1930 1950 1980 2000 2007国内生产总值(GDP)1.个人消费支出耐用消费品7.2 30.7 214.2 863.3 1082.8 非耐用消费品34 98.2 696.1 1947.2 2833 服务29 63.3 846.9 3928.8 5794.4 2.私人国内总投资固定投资非住宅8.6 27.8 362.4 1232.1 1503.8 建筑物 4.4 10 136.2 313.2 480.3 设备和软件 4.2 17.8 226.2 918.9 1023.5 住宅 2.4 20.5 123.2 446.9 630.2 存货变动-0.2 5.8 -6.3 56.5 -3.6 3.产品和服务净出口出口产品 3.9 10.2 225.8 784.3 1149.2 服务0.5 2.1 55 311.9 513.2 进口产品 3.1 9.1 248.6 1243.5 1985.2 服务 1 2.5 45.3 232.3 385.1 4.政府消费与投资10 46.8 566.2 1721.6 2674.8Source: U.S. Census Bureau: The 2008 Statistical Abstract, etc.2.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7年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请填表计算:(1)国民生产总值(GNP),(2) 国民生产净值(NNP),(3) 国民收入(NI), (4) 个人收入(PI), (5)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6)个人储蓄(Personal saving)。
美国2007年国民收入及其分配(National Income and Its Disposition)项目数额项目数额1.国内生产总值(GDP) 13,807.5 国民收入(NI)加: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收入861.7 减:公司利润1,642.4减: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759.3 减:企业间接税减去政府补助963.2=2.国民生产总值(GNP) 减:社会保险税965.1减:固定资本消耗1,720.5 减:净利息与各种资产性支付664.4=3.国民生产净值(NNP) 减:企业转移支付100.2 减:统计误差-81.4 减:政府企业盈余-7.9=4.国民收入(NI) 减:支付现款后的应付工资-6.3国民收入(NI)项目:加:个人资产性收入2,000.1⑴雇员报酬(+)7,812.3 #个人利息收入1,214.3⑵小业主收入(+)1,056.2 #个人分红收入785.8 #农场44.0 加:个人转移收入1,713.3 #非农场1,012.2 =5.个人收入(PI)⑶个人租金收入(+)40.0 减:个人所得税1,492.8⑷公司利润(+)1,642.4 =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⑸净利息与各种资产性支付(+)664.4 减:个人花费10,113.1⑹企业间接税(+)1,015.5 #个人消费支出9710.2⑺政府补助金(-)52.3 #个人利息支出265.4⑻企业转移支付(+)100.2 #个人转移支付137.5⑼政府企业盈余(+)-7.9 =7.个人储蓄(请用收入法计算NI)个人储蓄占DPI(%) 0.6 Sourc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注:美国国民收入统计现行理念是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前者得自支出法,后者得自收入法,二者的差额为统计误差。
3.产量2003年产量2003年价格(美元)2005年产量2005年价格(美元)A 25 1.50 30 1.60B 50 7.50 60 8.00C 40 6.00 50 7.00D 30 5.00 35 5.50E 60 2.00 70 2.50请计算:(1)2003年和2005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2)如果以2003年作为基年,则2005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3)计算2003—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指数,2005年价格比2003年价格上升了多少?五、简答题1. 试析重置投资、净投资、总投资的概念及其与GDP、NDP的相互关系。
为何将存货的增加视为净投资?根据投资包括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重置投资、净投资和总投资。
重置投资又称折旧的补偿,是指用于维护原有资本存量完整的投资支出,也就是用来补偿资本存量中已耗费部分的投资。
净投资则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支出,即实际资本的净增加,包括建筑、设备与存货的净增加。
净投资的多少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及利率等变化情况。
重置投资与净投资的总和即总投资,即为维护和增加资本存量的全部投资支出2. 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而间接税应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是再分配,gdp是新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所以不计入gdp 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