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HE染色的切片上显强嗜碱性, 细胞核和细胞器已退化,细胞内含大 量的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其形状 不规则,大小不等。
角质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
EM:透明角质颗粒无被膜,致密均质 状,角蛋白丝伸入其中。
板层颗粒多,位于胞质周边部,与细 胞膜贴连。所含糖脂等释放到细胞间 隙内,在细胞外形成多层膜状结构, 构成阻止物质透过表皮的主要屏障。
(1)黑色素细胞
是生成黑色素的细胞,在胚胎早期由神 经嵴发生,后迁移到皮肤中。
分布:散布于表皮的基底细胞之间,真 皮中亦有少数。在身体各部的数量有明 显差别,在前额有2000个∕平方毫米,四 肢为1000个∕平方毫米。
LM:特殊染色可显示为有多个较长并有 分支突起的细胞。
EM:丰富的细胞器,主要特点是有多个 长圆形小体—黑素小体。该小体含酪氨 酸酶,可将之转化为黑色素,黑素体充 满色素后成为黑素颗粒。黑素颗粒被输 送至基底细胞内,黑素颗粒棕黑色,是 决定皮肤颜色的重要因素。
(3)梅克尔细胞
散在于毛囊附近的表皮基底细胞间,数 量很少,1个/平方厘米。
LM:特殊染色下为具短指状突起的细胞。
EM:核 较小,不规则,胞质内有许多有 膜的含致密核芯的小泡,与肾上腺髓质 细胞的分泌颗粒相似。
功能:不清楚,可能是感觉细胞,感受 触觉刺激。
真皮
二、真皮(dermis)
EM:游离核糖体丰富,高尔基复合 体,板层颗粒(细胞内含脂质的分泌颗 粒)—直径0.1-0.5μm,有膜包被,内有明 暗相间的平行板层,内容物主要是糖脂和 固醇,主要分布细胞周边并以胞吐的方 式将脂质排放到细胞间隙,形成膜状物。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为 3-5层较扁的梭形细胞组成,位于棘 层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