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量特征 • 空间特征 • 遗传特征
• 种群密度 • 出生率和死亡率 • 年龄结构 • 性别比例
110.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B)
• 样方法: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的全部个数,然 后以其平均密度估算种群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五 点 取 样 法
标志重捕法
N/M=n/m
N:种群个体总数 n:重捕个体数 M:标记个体数 m: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 严寒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其中人类活动(如过度 砍伐、放牧、垦荒、开矿等)是主要因素。
11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A)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生 的进程(速度和方向)发生演替。
生态系统的结构
11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A)
•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 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 能单位。
87.其他植物激素(A)
名称 赤霉素
细胞 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存在部位
主要作用
主要分布于未成熟的种子、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
幼芽、幼叶、幼根等幼嫩 高,诱导开花,促进果
组织和器官
实生长
通常分布于幼嫩的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 萌发的种子和正在发育的 片衰老,诱导芽的分化 果实等器官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在成 促进芽和种子的休眠, 熟和衰老的组织中较多 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
牧草
蝗虫
食虫鸟
狐
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组成一个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数量越大, 则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食物链和食物网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就是通过这种营养结构流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