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系统设计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74.50 KB
- 文档页数:12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VHF海事对讲机设计与实现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的更新换代变得越来越频繁,为了加快通信系统的构建,同时减少硬件系统的更换,用软件控制实现无线电传输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软件无线电利用开放性和模块化的思想实现通信平台的可重构,通过可编程的软件控制进行信号处理,从而加快通信系统的搭建与系统升级。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海上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非授权频谱感知与资源分配算法研究"(N0.61501078),课题中信号的捕获与发射平台即为软件无线电平台,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接收机和发射机的成功设计是信号捕获和资源分配算法研究的基础。
本文对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构建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ZYNQ平台和AD9361射频平台搭建了软件无线电系统。
并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实现了 VHF海事对讲机的设计。
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实现两方面对VHF海事对讲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基带处理模块和业务控制系统两部分。
其中基带处理部分包括音频信号的采集和回放模块,基带信号的调制解调模块,立体声编解码模块以及射频数据通道模块。
业务控制部分则主要包括射频端驱动设计,用户API函数和用户界面的设计。
本文最后在SoC平台上实现了整个工程的设计,首先对系统进行了合理的模块划分,然后在可编程逻辑端用Vivado进行硬件功能设计,实现信号的采集与回放,编码与解码,调制与解调以及射频数据通道设计,并对每一部分进行仿真与测试。
在处理器端用SDK进行软件控制功能设计,实现了射频端的驱动设计。
在PC端利用QT设计了用户控制界面,通过UART与PC端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射频端参数的配置。
最后通过在Zedboard开发板和AD-FMCOMMS2射频板下板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1.智能化住宅防盗报警系统设计2.出租车计费系统设计3.交通灯电路设计4.基于单片机的数字万年历设计5.供电电缆故障检测6.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物体检测系统设计7.多功能秒表设计8.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系统设计9.基于单片机的输液滴速控制系统设计10.基于PLC电梯控制系统设计11.楼宇对讲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研究12.智能化通信(火灾报警系统)在高层防火中的应用13.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分析14.浅谈变频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15.图书馆照明系统设计16.关于学院的用电损耗与调查研究17.大型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设计与整定18.1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所设计19.220KV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设计20.基于S7-300 PLC的混合液体温度控制系统设2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22.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能表设计23@.基于LabVIEW的矿井提升机健康诊断系统设计24@.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研究25@.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故障检测26.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27.自动重合闸装置设计28.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29.基于HPWM调制方式的逆变电源研究30.直流开关电源的设计31.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实时检测32.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容量测试系统33.发光二极管最佳驱动方式的对比研究34.电力电子电路缓冲器研究与仿真35.数字流量计设计36.基于51单片机的LED点阵显示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7.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38.水塔智能水位控制系统39.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电子时钟40.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41@.基于Labview的虚拟数字钟设计42@.基于LabVIEW的虚拟频谱分析仪的设计43.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44.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45.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46.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功器设计47@.虚拟信号发生器设计和远程实现48.鸡舍灯光控制器49.基于单片机的八路抢答器设计50.基于单片机的安全报警器51.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52.病房呼叫系统53.单片机打铃系统设计54.智能散热器控制器的设计55.电子体温计的设计56.数字电子秤的设计57@.湿度传感器在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监测仪中的应用58.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59.基于89C51的点阵屏显示设计60.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61.激光切割轨道系统的上位机设计62.用集成温度传感器组成测温控制系统63.智能抢答器设计64.防盗报警器设计65.交通灯89C51控制电路设计66.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67.10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设计68.35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设计69.6KV配电系统及车间变电所设计70.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系统设计71.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设计72.智能定时器73.液位控制系统设计74.液晶控制模块的制作75.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气压计的设计与实现76.防盗与恒温系统的设计与制作77.防盗报警器78.AT89S52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79.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式转速里程表的设计80.基于GSM短信模块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81.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82.无刷直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83.基于PLC的纸板切割控制系统的设计84@.基于信息融合的电机故障诊断研究85@.基于证据理论多信息融合故障诊断研究86.篮球比赛计时器设计87.数字温度测控仪的设计88.下棋定时钟设计89.温度测控仪设计90.数字频率计91.数字集成功率放大器整体电路设计92.数字电容表的设计93.数字冲击电流计设计94.数字超声波倒车测距仪设计95.路灯控制器96.扩音机的设计97.交直流自动量程数字电压表98.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99.基于PLC的机床数控系统设计100.4×600MW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101.智能豆浆机的设计102.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103.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104.单片机水温控制系统105.基于单片机的金属探测器设计供稿人:宋东亚。
对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随着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讲机技术以及其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对讲机作为一种无线对讲设备,具有良好的功能和便捷性,能够在安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在需要实时通信的场合提供快速、可靠和便捷的服务,实现多人之间的通话交流。
二、项目内容
本项目的目的是研制专业的无线对讲机,以满足不同行业需求,主要针对安防、工业、建筑等行业的移动指挥应用提供便捷服务。
本项目要求构建一款简单实用的无线对讲机,其功能包括:
1.完善的程序设计:实现从对讲机功能到语音对讲实时传输的完整操作流程。
2.技术参数调整:实现对讲机的技术参数调整,如通信距离、吞吐量等,保证传输高质量的语音,优化无线通信效果。
3.功率功能调节:通过调节传输功率,减少发射功率及其能量,以保证高性能和连续性的无线通信。
4.安全技术:采用加密技术,保证通信安全,防止偷听及外来干扰。
5.新功能添加:增加更多应用功能,比如语音会议、语音提醒、语音导航等应用方式,以满足更多应用场景需求。
第1篇一、基础知识部分1. 请简要介绍楼宇对讲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解析:楼宇对讲系统主要由室内分机、门口主机、电锁、线缆等组成。
工作原理是访客通过门口主机呼叫室内分机,室内用户接听后,双方可以通话,在通话过程中,室内用户可以通过按键遥控打开门口电锁,允许访客进入。
2. 请列举楼宇对讲系统的常见功能。
解析:楼宇对讲系统常见功能包括:(1)访客呼叫功能:访客可以通过门口主机呼叫室内分机。
(2)通话功能:室内用户与访客之间可以进行语音通话。
(3)遥控开锁功能:室内用户可以通过按键遥控打开门口电锁。
(4)联防功能:室内用户可以呼叫保安,实现小区联防。
(5)小型会议功能:室内用户可以进行小型会议。
(6)户户通功能:在联网小区内,邻居之间可以互相对话。
3. 请简述楼宇对讲系统的线缆类型及其作用。
解析:楼宇对讲系统的线缆类型主要有:(1)两芯线:用于连接室内分机和门口主机,传输音频信号。
(2)四芯线:用于连接门口主机和电锁,传输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
(3)五芯线:用于连接门口主机和室内分机,传输音频信号、控制信号和电源。
二、技术实现部分1. 请解释楼宇对讲系统中如何实现遥控开锁功能?解析:楼宇对讲系统中的遥控开锁功能是通过控制电锁的电路实现的。
当室内用户按下遥控开锁按键时,室内分机发送一个控制信号到门口主机,门口主机再将这个信号发送到电锁,从而控制电锁开锁。
2. 请说明楼宇对讲系统中如何实现联防功能?解析:楼宇对讲系统中的联防功能是通过呼叫保安实现的。
当室内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楼宇对讲系统呼叫保安,保安在接到呼叫后,可以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3. 请解释楼宇对讲系统中如何实现小型会议功能?解析:楼宇对讲系统中的小型会议功能是通过多路通话实现的。
在会议过程中,多个室内分机可以同时接入通话,实现多人之间的语音交流。
4. 请说明楼宇对讲系统中如何实现户户通功能?解析:楼宇对讲系统中的户户通功能是通过联网小区内的室内分机实现的。
浅析老社区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改造摘要:老社区建设年代较早,楼宇对讲系统明显过于老旧和落后,原有线路规划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满意达到可视对讲系统的标准要求。
所以,为满足老社区楼宇对讲功能,需重视对原有对讲系统采取升级改造,通过新型可视化对讲系统,切实提高社区安防功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居民满意度。
对老社区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改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老社区;楼宇可视对讲系统;改造0引言现代化商住小区智能化建设中,楼宇可视化对讲系统属于十分重要的子系统,直接关乎小区安防功能。
针对老社区,因建成年代较早,楼宇对讲系统设计规划期间,受限于技术水平,系统并不具备可视化功能,以至于安防功能明显较弱。
同时,由于系统使用期间,因管理、维护保养等因素所形成的影响,也对楼宇对讲系统造成相应的影响。
所以,为满足有关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居住环境,需重视对老社区楼宇对讲系统实施改造,通过新型可视化对讲系统,切实提高社区安防功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管理和服务,为老旧社区改造提供可靠保障。
1楼宇对讲系统概述楼宇可视对讲属于社区安防的重要子系统之一,位于社区大门、楼栋单元门以及业主室内,对门口机、室内机完成合理安装设置,便可完成访客、业主和物业之间的互相通话与身份验证,对各出入口通行情况采取实时监控。
20世纪90年代初,楼宇对讲系统在日本和欧美等国家便已出现和使用,于我国兴起较晚,最开始位于东南沿海一带,楼宇对讲系统陆续出现,并获得快速发展。
有关楼宇对讲产品,最初产品所具有的功能明显有限,且过于单一,受限于技术水平,适宜多线制编码、加码方式为主。
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以RS-458为主的楼宇对讲产品陆续出现,并在小区楼栋单元有所使用,可完成单元楼宇音频对讲,并具备开锁功能。
20世纪90年代初末,楼宇对讲产品快速更新换代,功能明显增多,可视化功能随之出现,且以黑白CRT为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彩色LCD功能。
智能化小区楼对讲系统设计研究吕飞(中油吉林化建吉林兴油电气分公司,吉林,132021)摘要: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是21世纪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一个完善的智能化安全社区,必须具有便捷、舒适、高档的生活环境,并确保每一个住户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基于此,主要研究了小区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及施工,以期对提高小区安全管理、方便住户起到积极的作用关键字:智能对讲系统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199—011、系统设计指导思想对讲系统是小区智能化的核心之一,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访客在各单元门口经过相应住户确认后,由住户为其开启单元门方可进入;住户进入单元经过门禁系统识别身份,由住户通过分机按动开门键让来访者进入。
(2)通过对讲联网系统,使住户与住户、住户与小区管理部门建立一条内部通讯的通道。
(3)考虑到在整个小区的建设过程中,是整体设计、分期开发建设,小区的安防系统相应的也是总体设计,各系统独立分段施工,整体建成后联网运行。
2、系统设计对讲系统在国内比较著名的有视得安、慧锐通、安居宝等,本系统采用的国内最著名的视得安SD-980对讲系统来进行说明(慧锐通则采用H1系统,其功能与视得安相似。
在此不再详述),是采用单片微电脑控制技术,数位式总线传输技术而设计的小区安防控制系统。
系统由安防管理中心、单元门门禁主机、出入口门禁主机、住户室内分机四个主要部分构成。
系统以SD-980M2管理中心和中心电脑为整个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中心,通过信号转换器将各单元系统连接起来。
3、系统配置3.1建筑结构及保安系统设计要求采用可视对讲访客系统和门禁管理系统。
访客在各单元门口经过相应住户确认后,由住户为其开启单元门方可进入;住户进入单元经过门禁系统识别身份。
以下通过系统配置、功能介绍及系统各部件的技术指标来更进一步的说明此系统的优势。
各部分需要配置的设备数量可根据小区住户数以及别墅、高层的具体分布和数量来酌情决定。
辽宁建材2008年第9期完整视频对讲系统的研究与设计1引言近年来,可视对讲系统广泛应用在住宅小区中,成为小区必备的基础设施之一。
目前的可视对讲系统中视频传输的介质为同轴电缆,由于其本身物理性质的限制,给视频信号的远传带来了困难。
为了适应住宅小区的大型规模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双绞线为传输介质,设计了双绞线视频收发设备,并利用单片机控制继电器对视频信号进行放大与切换,设计了完整含义的视频对讲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楼群较多的住宅小区,其中带有显示模组的设备(管理员机、室内机)可看到任意摄像机(门口机、围墙机)摄取的图像(示意图如图1所示),视频信号可实现1km远传并可达到《图像5级损伤制评分分级》的4级标准。
2双绞线视频收发设备的设计在大规模住宅小区的可视对讲系统中,视频信号的远传是整个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视频图像的质量。
因此,在本章中选用双绞线作为视频信号的传输介质,但为了保证视频信号在双绞线上能够远距离传输,还设计了双绞线视频收发设备,它除能将非平衡传输信号转换为适合双绞线传输的平衡信号以外,还可对信号进行补偿放大,实现了1km远传。
用于视频信号传输的双绞线为超5类双绞线,利用了平衡传输和差分放大原理。
该方式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1)双绞线是特性阻抗100Ω的平衡传输方式。
目前,绝大多数摄像头和显示模组都是单极性、75Ω匹配连接的,所以采用双绞线传输方式时,必须在前后端进行“单~双”(平衡~不平衡)转换和电缆特性阻抗75~100Ω匹配转换[1];这就是说以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两端必须有转换设备。
(2)与同轴电缆“束缚场”传输原理不同,双绞线传输的信号电磁场是“空间开放场”,利用两条线传输的信号幅值相等、方向相反,产生的空间电磁场互相“抵消”的原理传输信号,采用平衡差分放大原理提高共模抑制比,抑制外部干扰[2]。
虽然,双绞线传输方式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布线容易、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但如果视频信号直接在双绞线内传输,也会产生很大衰减。
NT88DS新一代全数字无线对讲机应用行业:电力,交通,铁路,矿业,化工NT88D是基于军用技术研发的新一代全数字无线对讲机,集高可靠、高性能、高科技、多功能于一体。
全数字话音,话音清晰、无杂音,高位数加密,无法窃_听,可扩展跳频功能抗敌意干扰。
数字时隙传输功能在通话过程中的预留时隙可扩展您的各种业务应用。
使用操作简单、结构设计坚固。
一、NT88D的应用范围NT88D适用于国防、保密、海关缉私、铁路调度、公_安、机场等要求抗干扰通讯和保密通信的部门,信息时代语音与数字传输综合通讯系统(铁路应用)。
二、NT88D性能概述NT88D无线对讲机,使您能够真正领略现代科技与军品技术的风范。
1.数字通讯技术☆采用语音数字压缩编码技术,具有高清晰的通话效果。
☆具有高达96位的保密算法,您通话的内容无法破译,通讯内容安全可靠。
☆具有跳频扩展功能,让您的通讯更具有加密性和抗干扰性(该功能只给特殊行业提供)。
☆采用DSP数字化高速调制解调技术。
☆具有数据传输接口,NT88D直接与电脑相连,实现速率高达19.2kbps的无线数据通讯,静态图像的传输。
☆具有数字模拟通讯自动识别功能。
2.模拟通讯技术NT88D兼容模拟通讯,可与常规模拟机通讯。
◆模拟使用时,采用PAND语音压扩技术,在作为模拟应用时同样也能获得清晰话音。
◆采用语音AGC功能,话音更清晰、失真更小。
3.特别功能介绍:★强插功能:在数字方式通讯时,高优先级别的电台可强插通讯,满足特殊应用的要求。
★数字通讯时隙传输功能:在以数字方式通话时,利用时隙传输数字控制信息,不影响正在通话的电台。
例如在某一频道内电台A与电台B正在通话,另一组同频电台C可用数字时隙将控制数据发给电台D,该功能特别适应铁路、码头的调度作业。
★具有声控自动通话功能:无论是数字式或模拟方式,用户可选软件设置该功能,并可通过软件调整声控灵敏度,让使用更方便。
★跳频通话功能:使该电台不但可防窃_听,而且具有抗干扰功能。
兰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2011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语音对讲系统设计学院电信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电子二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缑新科完成日期诚信承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基于CC2500的语音对讲系统设计》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年月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摘要本毕业设计主要设计自主研发的基于CC2500的语音对讲系统,实现短距离的语音对讲。
在现代通信中,对讲机是一种近距离的、简单的无线传输通信工具,由于它不需要中转站和地面交换机站支持,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移动通信,因此深受人们欢迎.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领域的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
考虑到研究的针对性,基于CC2500的无线对讲系统的原理是通过STC89C52单片机控制,读取存于FLASH里的PCM编码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CC2500模块发送,接收机通过CC2500模块接收到信号后通过STC89C52模拟PWM波输出。
其音频放大电路是通过LM358跟4871放大送到3欧喇叭。
本文将具体介绍对讲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编程设计过程。
关键词:CC2500模块;单片机;语音对讲大学本科毕业设计ABSTRACTThe graduation design, the main design based on the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C2500 speech talkback system, realize short speech the intercom.In the modern communication,intercom is a close,simple wireless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tools, because it does not require station and ground switch station,can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s,so it Welcome by people.At present, it is widely used in production, security,field engineering and other areas of small rang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Considering the pertinence, based on research CC2500 wireless talkback system principle is through STC89C52 MCU control, read stored in FLASH 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the signal processing CC2500 module after sending by CC2500 module,receiver received by STC89C52 simulation PWM signal after through wavelet out put.The audio amplification circuit is amplified by LM358 and 4871 to 3Ω speakers.Key words:CC2500 module;MCU;V oice Intercom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目录1 引言 (1)2 概述 (2)2。
网络对讲系统的终端设备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对讲系统在现代社会的通信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网络对讲系统是一种基于IP网络实现的无线通信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实时通话,而且可以快速地组建通讯群组,在应急救援、活动组织、工厂作业、校园管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网络对讲系统的终端设备软件是该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负责实现音频采集、编解码、网络传输和用户交互等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网络对讲终端软件存在一些问题,如通话质量不稳定、操作不方便、拓展性差等。
因此,在网络对讲系统的发展中,如何设计和实现高效、稳定、易用的终端设备软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选题意义:本课题旨在通过深入研究网络对讲系统的终端设备软件,掌握音频编解码、网络传输、界面设计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实现一个高质量的网络对讲终端设备软件。
具体而言,本项目的实现将具有以下的意义:(1)提高网络对讲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改善通话质量和用户体验。
(2)降低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的资源占用率和能耗。
(3)便于扩展和升级,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4)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新的动力。
三、论文内容:本篇论文将重点研究网络对讲系统的终端设备软件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1)终端软件的需求分析:分析网络对讲终端设备的需求特点,包括音频采集、编解码、网络传输、用户交互等方面。
(2)基本功能的设计:设计终端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登录、通话连接、音频采集、编解码、网络传输、数据加密等。
(3)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优化:设计优美、简洁的界面,优化用户体验。
(4)实际测试和性能评估:通过实际测试和性能评估,验证终端软件的功能和稳定性。
(5)总结和展望:总结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使用C++语言和Qt框架进行开发。
无线对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无线对讲机是一种便携式通信设备,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通话。
它具有简单、便捷、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警等行业和个人之间的通信。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通信手段的需求增长,无线对讲机的市场前景巨大。
因此,本报告旨在评估无线对讲机项目的可行性。
二、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款高品质的无线对讲机产品,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通信需求,并具备市场竞争力。
三、项目内容1.产品设计:设计一款美观、耐用、易操作的无线对讲机产品。
2.技术研发:研究最新的通信技术,提升无线对讲机的通话质量和覆盖范围。
3.市场调研: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和价格策略。
4.生产制造:建立生产线,确保产品质量和交付时间。
5.销售推广:通过广告宣传、渠道拓展等方式,促进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四、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目前的通信技术已经可以实现高清晰度、长距离的无线通信,因此无线对讲机的技术可行性是肯定的。
2.市场可行性:无线对讲机市场需求旺盛,用户群体广泛,市场容量巨大。
同时,由于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用户对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3.财务可行性: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产品定价策略,预测项目可回收成本和利润率,以确保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4.组织可行性:项目团队有丰富的无线通信产品研发和生产经验,具备项目开展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法律可行性:项目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如通信设备认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要求。
五、项目实施计划1.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阶段:预计耗时6个月,按照模块化开发方式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市场调研阶段:预计耗时1个月,通过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等方式,了解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
3.生产制造阶段:预计耗时3个月,建立生产线,确保产品的数量和交付时间。
4.销售推广阶段:预计耗时6个月,通过广告宣传和渠道拓展等方式,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六、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新的通信技术可能存在不稳定性和成本过高等问题,需要进行技术风险评估和解决方案设计。
对讲机调研报告对讲机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对讲机是一种简单便捷的通信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流、消防等行业。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对讲机产品的市场需求、使用情况以及竞争态势,为企业制定相关市场策略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研结果1. 市场需求根据对调研对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讲机的主要需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行业:对讲机的信号稳定性和通话质量要求较高,同时也希望能够具备广播功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发布通知。
(2)物流行业:对讲机主要用于同事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货物信息的传递,需要能够进行多频道通话和长距离通讯。
(3)消防行业:对讲机是消防队员在进行灭火、救援等工作中的重要工具,需要防水、防爆、抗震等特殊性能。
2. 使用情况从问卷调查中得知,大部分调研对象已经使用过对讲机,使用频率较高的场景主要包括工地、物流仓库和消防站等。
同时,他们普遍表示对对讲机的使用效果较为满意,认为对讲机在协调工作、提高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研对象也提到了一些对讲机的改进建议,例如延长电池寿命、增加防水能力等。
3. 竞争态势目前市场上的对讲机品牌较多,竞争态势较为激烈。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调研对象普遍对几大主要品牌的产品比较熟悉,其中摩托罗拉、博世华为和卡尔派是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
调研对象在选择对讲机品牌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价格、品牌知名度、通讯范围、通话质量等。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对讲机的市场需求、使用情况以及竞争态势的调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 市场需求广泛,不同行业对对讲机的需求有所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和差异化竞争。
2. 建筑行业对对讲机的信号稳定性和通话质量要求较高,可以在产品中加入优化信号的技术。
3. 物流行业对对讲机的通讯范围要求较高,可在产品设计中加强通讯距离。
4. 需要注重产品的防水、防爆和抗震性能,以满足消防行业的需求。
【关键字】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毕业设计题目篇一:最新单片机毕业设计,电子毕业设计题目大全一单片机毕业设计题目,电子毕业设计题目1. 单片机接入Internet技术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与研究2. 基于PIC单片机的高压智能同步开关控制系统设计3. 基于单片机的刚性转子现场动平衡尝试系统的研制4. 基于单片机的现场多道核能谱数据采集系统研究5. 单片机模糊控制晶闸管直流调压系统的研究6. 单片机嵌入式TCP/IP协议的研究与实现7. 基于单片机的几何参数主动量仪和通用测控仪的研制8. 基于C8051单片机的足球机器人小车控制系统设计9. 使用FPGA模拟实现8051单片机及其外设的功能10. 用于TDMoIP实现的E〈,1〉功能卡单片机控制研究11.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式压力表的设计与实现12. 基于CAN总线的单片机流量控制系统的研究13. 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化的研究14. 基于单片机语音识别系统设计15. 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16.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缝纫机控制系统研制17.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稳压电源18. PIC单片机中国市场拓展战略19. 基于FPGA与单片机的高精度电子经纬仪光电信号处理系统研制20. 基于网络单片机21. 基于“单片机+CPLD/FPGA机系统集成化设计22. ——单片机信号采集及其通信控制系统研究部分23. 弧焊逆变电源24. 单片机25. 单片机26. 单片机的研究与实现27. 单片机应用28. 基于机自动调平控制器的研究机系统设计单片机的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语言的单片机设计实现的仿人智能PID控制器基于单片机的船舶柴油机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34. 基于单片机的活性炭测氡仪的研制35. 单片机静脉麻醉靶控输注系统的研制与应用36. 基于PC+单片机的环境风洞风速控制系统的研究37. 基于CPLD和单片机的爆轰波数据采集系统设计38. 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卷绕控制器数据采集和通讯设计39.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柴油发电机监控器的设计40. 基于CPLD/FPGA和单片机的爆速仪设计41.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晶闸管中频感应电源的研制42. 基于十六位单片机的电力设备故障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与算法研究43. 基于SPCE061A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44. 基于PIC单片机的生物机能实验装置的研究45. 基于Motorola MC68HC08系列单片机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6. 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连的设计与实现47.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TCP/IP协议的单片机测控系统48. AVR 8位嵌入式单片机在车载全球定位系统显示终端中的应用49. 基于AVR单片机的250W HID灯电子镇流器的研究50. 基于单片机的TCP/IP技术研究及应用51. 基于P87C591单片机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研究52. 基于单片机实现对二级倒立摆的控制53. C8051FXXX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的研制54. 基于80C196MC单片机55. 基于单片机的胶印机控制系统开发研究56. 基于凌阳单片机的二次压降全自动测量仪的研制57.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系统58. 基于MOTOROLA单片机的专用电池组智能充电仪59. 全站仪动态测量的研究以及其与单片机在轨道式龙门吊实时检测中的应用60. 一种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新型电子负载的设计61. 基于单片机的对讲系统的研究开发62. 基于单片机的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再生修复机温度控制器的开发与研究63. 基于单片机ATmega128的嵌入式工业控制器设计64. 基于单片机的压电闭环微位移控制系统的研究65. 基于单片机的高压静电除尘整流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设计66. 采用W78E58单片机的酸碱浓度检测技术67. 基于单片机的粮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6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微型轴流式血泵外磁驱动系统研究69. 基于AVR单片机的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研究70. 基于PIC单片机的配电网综合参数测控仪研究71. 全自动包装机的单片机控制研究7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Java虚拟机研究与设计73. 基于智能传感器和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74. 基于DSP和单片机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75. 基于单片机的在线尝试技术的研究76. 分散式智能测控终端的研制——基于单片机计实现77. 基于单片机的定尺飞锯切割机控制系统设计78. 基于196单片机的开关磁阻电机79. 基于EDA技术的兼容MCS-51单片机80.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USB主机81. 单片机8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微机83. 基于MSP430单片机机调速器的设计与研制84. 基于单片机85. 基于单片机和CAN86. 基于单片机87. 工程机88. 基于单片机89. 基于90. 基于91. 宏汇编器的设计与实现的轧机实验台分布式监测系统研究的DDD心脏起搏器的设计单片机的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能量回馈控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式汽车仪表的设计与实现97. 基于微功耗单片机的水声遥控系统的研究98. 面向单片机接口的新型液晶显示控制器的研制99.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脉动送丝焊接电源的研究100. 单片机在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系统中的应用101.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MAG焊逆变电源的研究102. 基于单片机AT89C2051光电鼠标位移检测系统的研究103.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多功能TIG焊控制器104. 基于单片机的柴油发动机冷却水温控制系统的研究105. 单片机控制的节水灌溉系统的研究106. 80C196KC单片机中子和γ综合电离辐射效应研究107. 汽油箱内汽油蒸汽利用的单片机控制研究108. 基于单片机的鸡蛋破损检测系统研究109. 基于C8051单片机的圆轨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110.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在远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111. 基于多机通信的AVR单片机高级用户板的设计与开发112. MC68HC908单片机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的应用研究113. 单片机控制的可并联组合的高频开关型变流组件研究114. 小型家用燃气锅炉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究115. 基于PIC单片机的海水有机磷实时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116. 基于AVR单片机的石油倾点自动测量系统设计117. 基于单片机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的应用研究118. 单片机模糊控制在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19. PIC单片机芯片在电涡流传感器温度补偿中的应用120.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121.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122.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123.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124.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125. 基于单片机STR)调节器126. 单片机127.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协议栈的实现128. 基于单片机129. 基于32130. 基于单片机131. 基于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132. 基于133. 基于134. 基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140.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141. 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142.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143. 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144.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145.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146.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147.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篇二:本科.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题目大全毕业设计题目总结下面是本人通过查各种资料以及老师推荐的、从各种参考书上摘下来的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的枚举、希望对广大同学们有一定的帮助。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毕业设计题目篇一:最新单片机毕业设计,电子毕业设计题目大全一单片机毕业设计题目,电子毕业设计题目1. 单片机接入Internet技术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与研究2. 基于PIC单片机的高压智能同步开关控制系统设计3. 基于单片机的刚性转子现场动平衡测试系统的研制4. 基于单片机的现场多道核能谱数据收集系统研究5. 单片机模糊控制晶闸管直流调压系统的研究6. 单片机嵌入式TCP/IP协议的研究与实现7. 基于单片机的几何参数主动量仪和通用测控仪的研制8. 基于C8051单片机的足球机械人小车控制系统设计9. 利用FPGA模拟实现8051单片机及其外设的功能10. 用于TDMoIP实现的E〈,1〉功能卡单片机控制研究11.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式压力表的设计与实现12. 基于CAN总线的单片机流量控制系统的研究13. 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化的研究14. 基于单片机语音识别系统设计15. 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舞蹈机械人控制系统16.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缝纫机控制系统研制17.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稳压电源18. PIC单片机中国市场拓展战略19. 基于FPGA与单片机的高精度电子经纬仪光电信号处置系统研制20. 基于网络单片机21. 基于“单片机+CPLD/FPGA机系统集成化设计22. ——单片机信号收集及其通信控制系统研究部份23. 弧焊逆变电源24. 单片机25. 单片机26. 单片机的研究与实现27. 单片机应用28. 基于机自动调平控制器的研究机系统设计单片机的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语言的单片机设计实现的仿人智能PID控制器基于单片机的船舶柴油机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34. 基于单片机的活性炭测氡仪的研制35. 单片机静脉麻醉靶控输注系统的研制与应用36. 基于PC+单片机的环境风洞风速控制系统的研究37. 基于CPLD和单片机的爆轰波数据收集系统设计38. 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卷绕控制器数据收集和通信设计39.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柴油发电机监控器的设计40. 基于CPLD/FPGA和单片机的爆速仪设计41.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晶闸管中频感应电源的研制42. 基于十六位单片机的电力设备故障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与算法研究43. 基于SPCE061A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44. 基于PIC单片机的生物性能实验装置的研究45. 基于Motorola MC68HC08系列单片机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6. 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连的设计与实现47.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TCP/IP协议的单片机测控系统48. AVR 8位嵌入式单片机在车载全世界定位系统显示终端中的应用49. 基于AVR单片机的250W HID灯电子镇流器的研究50. 基于单片机的TCP/IP技术研究及应用51. 基于P87C591单片机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研究52. 基于单片机实现对二级倒立摆的控制53. C8051FXXX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的研制54. 基于80C196MC单片机55. 基于单片机的胶印机控制系统开发研究56. 基于凌阳单片机的二次压降全自动测量仪的研制57.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系统58. 基于MOTOROLA单片机的专用电池组智能充电仪59. 全站仪动态测量的研究和其与单片机在轨道式龙门吊实时检测中的应用60. 一种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新型电子负载的设计61. 基于单片机的对讲系统的研究开发62. 基于单片机的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再生修复机温度控制器的开发与研究63. 基于单片机ATmega128的嵌入式工业控制器设计64. 基于单片机的压电闭环微位移控制系统的研究65. 基于单片机的高压静电除尘整流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设计66. 采用W78E58单片机的酸碱浓度检测技术67. 基于单片机的粮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6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微型轴流式血泵外磁驱动系统研究69. 基于AVR单片机的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研究70. 基于PIC单片机的配电网综合参数测控仪研究71. 全自动包装机的单片机控制研究7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Java虚拟机研究与设计73. 基于智能传感器和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74. 基于DSP和单片机的数据收集与处置系统的设计75. 基于单片机的在线测试技术的研究76. 分散式智能测控终端的研制——基于单片机计实现77. 基于单片机的定尺飞锯切割机控制系统设计78. 基于196单片机的开关磁阻电机79. 基于EDA技术的兼容MCS-51单片机80.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USB主机81. 单片机8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微机83. 基于MSP430单片机机调速器的设计与研制84. 基于单片机85. 基于单片机和CAN86. 基于单片机87. 工程机88. 基于单片机89. 基于90. 基于91. 宏汇编器的设计与实现的轧机实验台散布式监测系统研究的DDD心脏起搏器的设计单片机的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能量回馈控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式汽车仪表的设计与实现97. 基于微功耗单片机的水声遥控系统的研究98. 面向单片机接口的新型液晶显示控制器的研制99.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脉动送丝焊接电源的研究100. 单片机在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系统中的应用101.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MAG焊逆变电源的研究102. 基于单片机AT89C2051光电鼠标位移检测系统的研究103.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多功能TIG焊控制器104. 基于单片机的柴油发动机冷却水温控制系统的研究105. 单片机控制的节水浇灌系统的研究106. 80C196KC单片机中子和γ综合电离辐射效应研究107. 汽油箱内汽油蒸汽利用的单片机控制研究108. 基于单片机的鸡蛋破损检测系统研究109. 基于C8051单片机的圆轨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110.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在远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111. 基于多机通信的AVR单片机高级用户板的设计与开发112. MC68HC908单片机在发动机台架实验中的应用研究113. 单片机控制的可并联组合的高频开关型变流组件研究114. 小型家用燃气锅炉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究115. 基于PIC单片机的海水有机磷实时数据收集与控制系统116. 基于AVR单片机的石油倾点自动测量系统设计117. 基于单片机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的应用研究118. 单片机模糊控制在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19. PIC单片机芯片在电涡流传感器温度补偿中的应用120.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121.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122.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式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123.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124.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125. 基于单片机STR)调节器126. 单片机127.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协议栈的实现128. 基于单片机129. 基于32130. 基于单片机131. 基于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132. 基于133. 基于134. 基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智能控制方式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140.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实验台控制器的研制141. 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142.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143. 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144.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电话充电器145.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146.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147.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篇二:本科.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题目大全毕业设计题目总结下面是本人通过查各类资料和老师推荐的、从各类参考书上摘下来的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的列举、希望对广大同窗们有必然的帮忙。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某小区对讲系统设计研究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教学系智能建筑技术系班级 09楼宇(1)班姓名高岩指导教师刘霞年月某小区对讲系统设计研究目录摘要--------------------------------------------------------------3 简介--------------------------------------------------------------4 第一章小区可视对讲系统概述----------------------------------------51.1项目需要---------------------------------------------------51.2设计原则---------------------------------------------------5 第二章小区可视对讲设计方案----------------------------------------62.1对讲系统中各部分功能介绍-----------------------------------62.1.1主机介绍-------------------------------------------------62.1.2分机介绍-------------------------------------------------72.1.3管理中心机介绍-------------------------------------------82.1.4解码器介绍-----------------------------------------------82.1.5电磁锁介绍-----------------------------------------------82.1.6电源适配器介绍-------------------------------------------82.2对讲系统的系统结构描述-------------------------------------9 第三章小区可视对讲安装图------------------------------------------10 结论--------------------------------------------------------------11 参考文献----------------------------------------------------------12摘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城市居民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越来越关注住房条件和环境。
近几年来,城市住宅的建筑,正朝着统一有序,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一个符合广大城市居民要求的舒适、便利、节能、安全的住宅环境,即智能化住宅小区,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
城市住宅小区,不但要有建筑物的外在美学和舒适、合理、漂亮的居室,还要有体现现代文明的室内建筑电气设施,以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要。
为此,我国于1997年制定了《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
导则以居住安全、环境舒适、通讯方便、服务周到为宗旨,有效保证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本文就城市住宅小区的对讲/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设计作概略介绍。
关键词设计对讲系统可视对讲简介可视对讲系统是一套现代化的小康住宅服务措施,提供访客与住户之间双向可视通话,达到图像、语音双重识别从而增加安全可靠性,同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一旦住家内所安装的门磁开头、红外报警探测器、烟雾探险测器、瓦斯报警器等设备连接到可视对讲系统的保全型室内机上以后,可视对讲系统就升级为一个安全技术防范网路,它可以与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或小区警卫有线或无线通讯,从而起到防盗、防灾、防煤气泄漏等安全保护作用,为屋主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
它可提高住宅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创造安全社区居住环境,因此逐步成为小康住宅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
第一章小区可视对讲系统概述1.1项目需要本系统的设置是为了让住户了解来访客人的情况,,通过对话和图像来确定是否让来人进门,为提高住宅的安全防盗能力和住户的安全以及免除客人来访时跑上跑下的麻烦,通常在单元楼栋门厅处设置了一道常锁的大门,住户可以使用钥匙或密码(或非接触式IC卡)开锁进出,来访客人则需通过门外的访客对讲机和住户对讲取得同意后才可以进入大门。
1.2设计原则衡量一个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成功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智能化系统的多少、系统的先进性或集成度,而是取决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是否经济合理并且系统成功运行,系统的使用、管理和维护是否方便,系统或产品的技术是否成熟适用,换句话说,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投入、最简便的实现途径来取最大的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设计始终遵循以下原则:1.2.1 一次性完成小区弱电系统的总体规划与设计,并按计划实施。
1.2.2 安全性:整个建筑的各个智能化系统必须二十四小时运转,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能力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对各个系统,以电源、系统备份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容错措施。
1.2.3 标准性:本方案依照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标准进行。
可确保系统的扩充性和扩展性,有利于实现投资保障。
1.2.4 经济性:在满足先进性、可靠性、标准化和结构化之外,根据建筑智能化系统总体结构要求,各个子系统实现结构化和标准化,并代表当今最新技术成就。
在标准化和结构化的前提下,达到功能和经济的优化设计。
1.2.5 先进性:在满足用户现有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种智能化适用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不仅在技术上保持最先进和适度的超前,而且更注重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建筑智能化系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
1.2.6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整个建筑智能化系统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保证整个智能系统总体结构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分散控制、集成统一式管理和监控;总体结构上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以集成不同生产厂商的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整个智能化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1.2.7 用户至上:本方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并针对业务的特点,确保实用性第二章可视对讲系统设计方案2.1对讲系统中各部分功能介绍2.1.1主机安装在楼宇防盗门入口处的选通、对讲控制装置。
主机一般安装在各单元住宅门口的防盗门上或附近的墙上。
主机的组成:门口主机包括面板、底盒、操作部分、音频部分、视频部分、控制部分(1)室内住户对讲分机用于住户与来访者或管理中心人员的通话联系。
分机由机座和手机组成,机座内装有电路板和电子铃,座上设有功能键;手机如普通电话机的手机。
分机采用15~18伏直流电,由本系统的电源设备供电。
分机具有双工对讲通话功能,呼叫为电子铃声,一般安装在住户起居室的墙壁上。
(2)室内住户可视对讲分机用于住户与来访者或管理中心人员的通话并观看来访者的影像。
它由装有黑白影像管、电子铃、电路板的机座及座上功能键和手机组成。
分机采用15~18伏直流电,由本系统的电源设备供电。
分机具有双工对讲通话功能,影像管显像清析,清析度可达420线,呼叫为电子铃声。
可视分机安装在住户的起居室的墙壁上或住户房门门后的侧墙上。
(3)对讲/可视门口主机用于来访者通过机上功能键与住户对讲通话,并通过机上的摄像机提供来访者的影像。
该机内装有CCD摄像机(对讲门口机无)、扬声器、麦克和电路板,机面设有多个功能键。
摄像机为广角镜头,自动光圈,照度为0,并能自动调节强度,分辨率约360线,30帧/S。
工作电压为直流15~18V,由系统电源供电,门口机可适应-45C~+80C的环温。
本机安装在单元楼门外的左侧墙上或特制的防护门上。
2.1.2分机安装在各住户的通话对讲及控制开锁的装置。
1)按照分机功能分类:A、对讲分机:主要功能为接收呼叫、通话、开锁、呼叫管理中心(数字联网型系统)B、可视分机:主要功能为接收呼叫、通话、开锁、呼叫管理中心(数字联网型系统)、接收主机图像C、多功能分机:以上两种为基本型的对讲分机及可视分机,目前市场产品中分机的功能进行增强。
2.1.3管理中心主机管理员机是安装在小区管理中心的通话对讲设备,控制各单元防盗门电控锁大开启主要功能:能提供设备所需的电源监视和记录输出各种遥控信号接受各类系统的运行和报警信号同时输入输出多路视频信号、并对视频信号进行切换2.1.4解码器解码器为安装在楼层主干线与分机间进行解码及隔离保护的设备。
主要使用在数字式系统中,目前国内楼宇对讲厂家中有两种数字式系统的解码方式:分机内解码方式、外置解码器方式。
以下就两种不同的类型解码方式的产品从解码方式、起源等方面进行简单讲解2.1.5电锁安装在单元楼门上的电控锁。
受控于住户和物业管理保安值班人员。
平时锁闭,当确认来访者可进入后,通过对设定键的操作,打开电锁,来访者便可进入,之后门上的电锁自动锁闭。
2.1.6电源供应器是系统的供电设备。
采用220V交流供电,18V/2A直流输出。
安装在楼内的弱电竖井内。
2.2对讲系统的系统结构描述通过这套系统的设置,住户可在家中,用对讲/可视对讲分机,可以通过设在单元楼门口的对讲/可视对讲门口主机,与来访者通话并能通过分机屏幕上的影像,辨认来访者。
当来访者被确认后,住户主人利用分机上的门锁控制键,打开单元楼门口主机上的电控门锁,允许来访者进入;否则,一切非本单元楼的人员及陌生来访者,均不能进入。
这样确保了住户的方便和安全。
据有关资料介绍,对讲/可视对讲系统的应用,在技术发达的一些国家,也不过二十几年历史。
在我国,对讲系统的应用,也只有十多年历史;可视对讲系统的应用,也刚刚有四、五年,而这项新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在我国某些大城市的一些楼宇和住宅内的有所采用。
世界各地最先应用的是对讲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影像处理技术、数字技术和传输技术的发展,可视对讲系统在对讲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一些国家制造厂商的具有各自特征的产品,逐步推向国际市场。
早期的对讲系统和可视系统是分开设置,线路是分设的,设备是各自独立的,均采用模拟传输方式。
这个时期的“可视对讲”系统,准确地讲,应是可视系统。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光纤/同轴混合网有线电视的采用和发展,共用电视天线系统在城市很少应用。
目前的对讲/可视对讲系统已发展成独立的、与住户电视无关的可视对讲系统。
这个系统可分为成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两大类。
模拟系统多用于多层住宅楼,而数字系统适合住宅小区联网及高层住宅楼第三章小区可视对讲安装图结论小区可视对讲系统,其实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一种限制何人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进入何地的有效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