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___—初识计算机
- 格式:ppt
- 大小:852.50 KB
- 文档页数:15
四年级微机教案【篇一: 四年级微机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好朋友第1课初识计算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2)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作用。
(3)掌握鼠标器的操作。
(4)了解计算机软件和硬件。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2)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促进知识的内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拓宽知识面, 拓展视野,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2)介绍机房守则,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1.重点: 鼠标器的操作;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作用。
2、难点: 鼠标器的双击操作;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录像展开直观教学;组织学生自主归纳总结。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讲授计算机硬件时建议采用直观教学法, 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 让学生体验到计算机是由主机(cpu、存储器等)、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也可以通过观看录像片(介绍计算机基本组成)让学生体验感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分别汇报各硬件的用途和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在计算机教室中实际地拆装计算机, 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如果学校条件许可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切断电源的条件下),由学生拆装计算机, 亲身体验, 了解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
讲授计算机软件时, 我们可以结合通过计算机处理相关工作的实例,直观地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 如果计算机仅有硬件, 没有软件是没有办法进行工作的;计算机再怎么聪明, 没有人编写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 它也没有办法进行处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作为一名小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将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了解它的组成和功能,并初步认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通过芝麻开门,我们将迈出信息技术的第一步。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指令,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输出结果的工具。
计算机包含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是指电子设备,而软件是指用于控制硬件运行的程序。
二、计算机的组成1. 主机:计算机的核心部分,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组成。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储存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2. 输入设备:用于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例如键盘、鼠标、摄像头等。
3.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例如显示器、打印机、喇叭等。
4. 存储设备:用于永久保存数据和程序,例如硬盘、U盘、光盘等。
三、计算机的功能1. 运算功能:计算器是计算机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它可以进行各种数学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存储功能:计算机可以将各种数据和程序存储在内存和硬盘中,以备随时使用。
3. 控制功能:计算机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指令执行各种操作,并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4. 交互功能:计算机可以通过输入设备接收用户的指令,通过输出设备向用户展示结果,并与用户进行实时的交互。
四、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给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各种功能。
五、小结在这节课上,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还学习了操作系统的概念。
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打开了信息技术的大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6篇)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1教学目标:信息处理过程的主要环节有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
教学重点: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它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对鼠标和键盘等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信息,通过显示器等输出,本课安排了“摸、看、听”,“涂涂画画”和“敲敲打打”三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认识计算机,感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认识计算机第一个活动是学生动手启动计算机,通过看、听、摸,感受计算机的启动是一个系统逐步、有序工作起来的过程。
在启动计算机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的变化,了解计算机系统自检的过程。
在开机时,学生通过打开显示器、主机开关的前后顺序,认识到主机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核心。
同时正确的开机顺序,能防止电流对主机的冲击,造成损坏。
2.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在“涂涂画画”的过程中,通过操作鼠标,观察显示器屏幕的变化,体会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
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鼠标属于输入设备,它在显示器上是以指针来表达的,从而明确输入设备在输出端是有表达的。
其中画图软件将鼠标输入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
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尝试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等操作。
关于“使用完一个工具,就需要关闭它”,如果不关闭窗口,会有许多功能模块(软件)在同时工作,占有系统资源,降低计算机运行速度等,关闭即可使此模块停止工作。
活动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完成一个绘画作品,只要能体会鼠标和显示器之间的关系即可。
3.体会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第三个活动是敲敲打打键盘在计算机中输入信息,此活动和“涂涂画画”类似,所不同的是使用了两种不同信息输入设备。
活动完成后,在“记事本”中不一定呈现成品,只要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能体会到键盘的输入功能即可。
键盘上有一些功能键,在输入字符过程中,能够控制输入。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大连理工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好朋友第1课初识计算机第2课桌面的奥秘第3课多变的窗口和桌面第二单元绘画乐园欢迎你第4课可爱的小蝌蚪第5课鸭妈妈的家第6课金鱼妈妈第7课开满荷花的池塘第8课变形鱼第9课梦想舞台第三单元运指如飞第10课十只手指管键盘第11课实用的“记事本”第12课练就一双巧巧手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好朋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及软硬件的概念。
(3)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4)掌握windows xp桌面和窗口操作等。
2、过程与方法(1)以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初步认识计算机的软硬件。
(2)在计算机操作中注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
(4)采用合作讨论式,加强师生、生生交流。
(5)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的能力。
(3)进行爱护公共机房设备的品德教育,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主要内容及其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教材的“开篇”,信息技术学科的启蒙阶段,担负着引导学生入门的任务。
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形象直观的讲解和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快速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熟练鼠标的操作从而为学生深入学习更多的应用软件以及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第1课初识计算机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能够列举出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计算机主要是由各种部件组成的。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增加认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如各种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工控机等。
3.能够描述各种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知道它们各自的作用。
4.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启动过程打开显示器电源→打开主机电源→启动系统→进入Windows 桌面,知道计算机正常启动后会进入Windows系统。
5.认识Windows桌面的主要组成部分。
6.认识电源开关标志。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各种不同计算机的电源开关标志,知道虽然计算机不一样,但标志是相同的。
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术语表述计算机各部件名称。
2.能够使用“U盘”、“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术语表述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
3.能够使用“我的文档”、“我的电脑”、“桌面”、“开始按钮”等术语表述Windows桌面元素。
4.能够尝试找到电源开关并打开、关闭电脑。
情感目标1.直观感受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2.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
3.通过亲历计算机的启动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接触计算机的第一课,学生开始学习时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对此学科非常的感兴趣,好奇心很强。
有极少数同学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非常陌生,有畏惧感,不敢尝试。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在能力方面也获得发展。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准确说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名称。
难点感受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动画导入1.媒体,播放《熊出没》动画视频。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片中的熊大熊二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吗3.学生,回答。
2024初识计算机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24初识计算机》,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初识计算机》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计算机并学习了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计算机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作用。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操作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初识计算机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对科技的积极态度,并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说教法学法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
可见让学生感受科技、体验科技、亲近科技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最佳方式。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学法是:实践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辅助教学,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和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将给同学们讲述一个小故事:假设你们是一支考古队,在某个遗址中发现了一台古老的计算机,请问你们对它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接着,我将展示计算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猜测,让他们感受到计算机的神秘和魅力。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初识计算机。
设计意图:以情景引入的形式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环节二、整体感知,了解计算机。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呈现一些计算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了解计算机的外观和基本功能。
同时,结合学生的思考,我会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分类和作用,让他们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多样性和广泛应用。
授课日期2018 年9 月5 日星期三章节及课题项目1 初识计算机任务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任务2计算机的分类及外设实验实训项目本节教学(实验实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的四个阶段。
2、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以及分类和应用。
3、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4、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笔记本、一体机以及IPAD。
本节教学重点、难点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的四个阶段;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讲解导入新课:课堂内容:1.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1.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四个阶段以及四个阶段的特点2.计算机的特点3.计算机的分类: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服务器、一体机、笔记本电脑、IPAD5.与计算机相关的新技术:嵌入式系统、云计算、中间件、物联网、大数据1.2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1.计算机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计算机软件系统1.3计算机外设1.主机前面和后面结构2.计算机内部配件3.计算机辅助设备小结:作业布置情况P12课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掌握了计算机的组成,应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分类,以及计算机各基本硬件的作用。
教研科科长:______________ 系(部)主任:______________授课日期2018 年9 月12 日星期三章节及课题项目2选购计算机配件和笔记本计算机任务1-任务6选购CPU与散热器、选购主板、选购内存、选购显卡、选购硬盘、选购光驱实验实训项目本节教学(实验实训)目的和要求掌握计算机各配件的选购和认识笔记本电脑本节教学重点、难点CPU的性能指标,CPU的接口类型,主板的结构,内存的分类及主要参数指标,硬盘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教学方法讲解导入新课:课堂内容:2.1认识与选购CPU2.1.1认识CPU1.CPU的生产厂商:ADM、INTEL2.CPU的主要性能指标3.CPU散热器:风冷、水冷、热管2.1.2选购CPU2.2 认识和选购主板2.2.1认识主板1.主板的分类2.主板的结构2.2.2 选购主板1.用户实际需求 2.主板结构3.主板的技术性能4.主板的售后服务5.品牌2.3 认识和选购存储设备2.3.1内存1.认识内存2.内存的选购2.3.2 硬盘1.认识硬盘 2.硬盘的选购2.3.3 认识和选购光驱1.光驱的分类2.光盘3.光驱的选购2.3.4 认识和选购移动存储器B闪存2.移动硬盘3.移动存储器的选购2.4 认识与选购显卡及显示器2.4.1 显卡1.认识显卡2.选购显卡小结:作业布置情况P68课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计算机部分配件的性能指标、选购方法和技巧。
小学五年级微机课教案篇一: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没有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也没有把握,但大部分学生都喜好计算机,或多或少接触过计算机,对于 windows 系统的基本操作不够纯熟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准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单元:能干的新朋友——初识计算机,共 2 课,这一单元主要是初步认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了解它们的使用规则。
学习开、关计算机的方法。
学习鼠标的操作,认识 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窗口。
第二单元:小红帽的外婆家——“画图”入门,共 2 课,在这一单元中,要让学生学习用计算机画图;第三单元:键盘小技巧——键盘操作与英文输入,共 3 课,主要内容是认识计算机键盘,了解键盘分区。
学习正确的打字姿势和基本键位、指法分工;第四单元:美丽海的故事——“画图”提高,共 3 课,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画图程序中的一些工具。
第四单元:汉字输入小能手,共 4 课,主要内容是学会使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输入字、词、句、段以及标点符号。
三、教学目标:目标1、初步认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了解它们的使用规则。
2、学习开、关计算机的方法。
3、学习鼠标的操作,认识 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窗口。
4、初步认识几种软件,并利用它们欣赏计算机作品。
5、学习“画图”软件,了解“画图”窗口的结构,学会使用铅笔、刷子、橡皮、取色、用颜色填充、喷枪、直线、椭圆、矩形等基本绘图工具绘制简单图1画并涂色。
6、学会使用“画图”程序中的曲线、多边形、彩色橡皮、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以及文字工具。
7、认识计算机键盘,了解键盘分区。
学习正确的打字姿势和基本键位、指法分工。
学习几个常用功能键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