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羔羊奶结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 格式:pdf
- 大小:155.64 KB
- 文档页数:2
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羊乳房炎是羊群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乳羊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中医药在治疗乳房炎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中医能够调理患羊的体质,增强免疫力,提高自身抵抗力,从而帮助患羊快速康复。
西医则能根据病情的具体表现采取科学的药物治疗策略,加速治愈病情。
协调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患羊战胜乳房炎。
以下将结合中西医的理念,介绍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
一、中医治疗1. 中医辨证施治:中医重视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辨证施治,根据患羊的体质、脏腑功能和症状的表现,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辨证中,乳房炎可以分为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和气血亏虚型等不同类型。
根据不同类型的乳房炎,中医将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湿热蕴结型:此型羊乳房肿胀明显,患羊体温升高,乳汁混浊,乳头红肿热痛。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可选用黄连、黄芩、黄柏等中药煎剂进行内服。
同时可选用芦荟、菊花、苦丁茶等中草药进行外敷。
(2)气滞血瘀型:此型羊乳房充血明显,患羊有明显的胀痛感,乳汁中带有血丝。
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川芎、红花、当归等中药煎剂进行内服。
同时可选用活血化瘀的逍遥散外敷在患处。
2. 中药温热敷:中医认为用温热的药物进行外敷可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起到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
常用的外敷中药包括川芎、红花、当归、芦荟、桃仁等。
只需将这些中药煎剂加入温水中,用棉布浸湿后敷于患部,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3. 中药熏洗:中医认为用熏洗可以温通经络,舒筋活血,对于乳房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中药包括艾叶、辣椒、肉桂、砂仁等,煎水后洗患部。
在熏洗的同时要保持患羊的暖和,避免受凉。
1. 抗生素治疗:西医治疗乳房炎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主要是因为乳房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择对其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摘要】羊乳房炎是羊只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羊群健康和生产。
传统的中西医疗法对羊乳房炎的治疗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各自局限。
本文将探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乳房炎的方法,结合中医的穴位疗法、草药疗法和西医的药物治疗,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文章还将介绍预防羊乳房炎的措施,以及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中西兽医结合在实际治疗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将总结中西兽医结合在羊乳房炎治疗中的作用,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为提高羊健康和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为羊乳房炎的防治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将推动兽医学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中西兽医结合、羊乳房炎、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实例分析、作用、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概述马优、张学文等(2018)报道了一篇题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羊乳房炎的研究》的文章。
在该文中,作者介绍了羊乳房炎这一常见的疾病,指出该病对养殖业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不仅影响了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羊乳房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症,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发热、乳汁变异等症状。
中医认为,乳房炎的发生与体内的湿热毒邪有关,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来缓解症状。
西医则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感染,以清除病原体。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乳房炎的方法是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根据患羊的具体症状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羊乳房炎的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卫生和提高免疫力等。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乳房炎的效果。
中西兽医结合在羊乳房炎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更加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制和疗效,为羊乳房炎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1.2 研究意义羊乳房炎是羊养殖业中常见的疾病,不仅影响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会影响到羊奶和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
研究和探讨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和西医各有其独特优势和特点,在治疗羊乳房炎中,结合两者的优势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治疗风险,为羊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新生羔羊奶结症预防和治疗方法新生羔羊奶结症是春羔、冬羔的一种常见病,10日左右新生羔羊多发,以真胃內积坚硬凝乳块特征。
初消化不良,精神委顿,后期反应迟钝及磨牙,神经症状,伴有腹泻,不具有传染性,其一般的消化不良不同,病死率较高,明确病因好预防和治疗。
新生羔羊奶结症特征:属于急性消化不良性的羔羊病,真胃内有较多大而坚硬的凝乳块积聚。
发病情况从发病原因看:母羊膘情较差,羔羊先天发育不足,最易发生此病;寒流侵袭或下雪天气过程中,新生羔羊乳积、拉稀发病相对集中。
一、新生羔羊奶结症病因分析:新生羔羊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羔羊出生时肠道、胰腺、皱胃、肝脏都已有相当的发育,并随着羔羊日龄、日粮类型改变而功能日趋完善,但瘤胃。
网胃、瓣胃体积很小,功能尚不完善,因其不能消化粗纤维,只能依靠母乳,母乳乳质不好导致本病。
羊群放牧,若妊娠母羊摄入不易消化、适口性差的饲草料,可能导致其自身泌乳功能和乳汁性质的改变,造成乳汁中营养元素的缺失和改变,如乳汁中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酶及免疫球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加之羔羊自身消化系统功能的不健全,导致乳汁经羔羊食道沟进入体内后难以消化、吸收利用,形成质地坚硬的凝乳块。
另外,新生羔羊体温调节能力差,皮温不稳定,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差,也是造成羔羊死亡的原因。
饲养管理条件差;妊娠母羊管理不好;新生羔羊管理不当;二、临床症状:病初羔羊表现急躁不安,有的咩叫,欲食又止,继则精神倦怠,弓腰缩颈,耳鼻发凉,口有黏涎,食欲减少或废绝。
后期卧地不起,头弯于一侧,触诊腹部可摸到真胃内积聚的凝乳块,大小如核桃或鸡蛋大,数量一至数个不等。
病程达1-3天。
病程较长着,常引起肚胀,拉稀以及出现神经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和加强护理,常很快死亡。
三、预防:家畜健康宝,口服,母羊,每月1次,每次连用5-7天,新生羔羊,出生后前3天,每天1ml。
治疗:此病属于胃肠积滞,本应使用泻下药物,但临床实践证明,使用油、盐类泻剂及大黄等效果不理想。
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羊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羊类疾病,其病因复杂,症状有时较为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极易被忽视。
因此,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成为了一种较为可取的方法。
一、诊断中医诊断:根据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了解羊体的全身状况,包括羊的发热情况、食欲状况、精神状态、体型大小等,同时注意观察羊的乳房是否肿大、红肿、温度是否升高、分泌物等。
采用西医常规检查方法,以确诊乳房炎为主。
包括体温测量、淋巴结触诊、疼痛评估等。
此外,可根据病原体的不同种类进行相应的检查,如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细胞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综合诊断: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诊断方式下的数据,综合判断疾病的性质、病程和危害程度,确定治疗方案。
二、治疗1. 西药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炎药、止痛药等。
有效控制感染及症状,并避免疾病复发。
疗程根据治疗效果调整,使用抗生素时需注意常规用药规范,避免药物滥用导致细菌耐药。
2. 中药治疗:可采用消炎、镇痛、调理脾胃等中药治疗,起到温通经络、疏通血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效果,可加速治疗过程,增强治疗效果。
3. 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选用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消毒、灌入抗菌药物和纤维素等,然后再配合气功、按摩、艾灸等,来促进病情的康复。
4. 预防性治疗:对于羊群采取羊舍卫生管理,加强饲养中的环境卫生,常年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有利于羊的健康。
在孕期、产后尤其是泌乳期的羊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充分的营养和水分供给,同时别忘了微量元素的补充。
三、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忽略某些症状的出现。
应该根据病因和病情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同时,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可以对抗生素进行药物复合。
2. 加强羊舍的卫生,尽量减少其它疾病传染,可在羊舍添加养殖机,使其能够保持一个干燥无污染的环境3. 适当饲养、合理喂养、充分供水,并增强机体免疫力,可使养殖户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有效控制。
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
羊乳房炎是影响羊奶质量的一种常见疾病,产生过多的细菌和细胞坏死物质会导致奶
质下降、奶味变坏等问题。
因此,了解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
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中医诊病法
1. 望、闻、问、切法
通过观察羊的生理状态和病症表现,闻羊的气味以及为它们询问其病史,可以初步确
定羊乳房炎的病情。
同时,亲手触摸并切开病部,寻找羊乳房炎的病因。
2. 按摩法
通过对乳房的按摩处理,通过激发乳房的内分泌机制,帮助乳腺的管腔及乳头的开放,使得毒素和积液排出体外。
3. 针刺法
针刺法主要指采用针刺或刮痧等方法刺激经络区域,促进机体在联络时使得机体的激
素和自身免疫的反应,起到加速身体恢复的效果。
1. 细菌培养法
对于患有乳腺炎的羊只,可以通过采样后进行实验室检测,从而确定发病原因和类
型。
在淳化奶预防治疗期间,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对乳房进行一次集奶,从而了解羊的奶量
变化,及时处理进行调控,预防乳房炎的发生。
3. 免疫法治疗
将抗生素直接注入乳房进行治疗,从而直接针对细菌的繁殖和引发病症的过程实施有
效治疗。
同时,可以采用激素或中止激素分泌的方法治疗乳房炎。
综上所述,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乳房炎是一个多角度的方法,除了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还需要通过挖掘乳房的内分泌机制以及拆分其抵抗细菌的过程,在诊疗过程中采取有
效的手段进行治疗。
最后,提醒广大养殖者牢记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注重随时消毒羊圈,
以避免乳房炎的疫情发生。
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摘要】羊乳房炎是羊只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乳制品的质量和产量。
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取长补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诊疗方案。
中医治疗强调调理气血,扶正祛邪,通过中草药、针灸等方式促进患羊的体内平衡。
西医治疗则主要采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针对细菌感染进行抑制。
中西结合诊疗方法综合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西医的精细诊断,提高了诊疗效果。
预防羊乳房炎的方法包括合理饲养管理、保持羊只卫生、定期检查等措施。
未来,中西兽医结合疗法将成为治疗羊乳房炎的重要手段,为提高羊乳制品的质量和产量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西兽医结合、羊乳房炎、诊疗方法、预防措施、未来发展、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羊乳房炎是羊只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乳房肿胀、乳汁异常等。
这种疾病会影响羊只的产奶量和品质,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
在传统的兽医诊疗方法中,中西医结合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结合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能够更全面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时间,降低经济成本。
通过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先进诊疗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病因和病情,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预防羊乳房炎方面,中西兽医结合也可以从调理羊只的生活环境、饲养管理等方面下功夫,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中西兽医结合疗法在治疗羊乳房炎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未来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
通过对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将为羊只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1.2 研究意义羊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科学有效地诊疗和预防羊乳房炎已成为兽医界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为提高羊乳制品的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支持。
中西兽医结合疗法将中医传统经典理论与西医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出生羔羊假死症和奶结症的预防和治疗
杨国丽
【期刊名称】《新农业》
【年(卷),期】2022()17
【摘要】在羊养殖过程中,初生羔羊假死症和奶结症是非常常见且死亡率很高的两种病症,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可以导致小羊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本文根据临床经验针对这两个现象分别进行阐述。
1出生羔羊假死出生羔羊假死又称为出生羔羊的窒息,即羔羊在产出时,呼吸比较弱或是已经停止,但仍有心跳,这种情况称之为假死或窒息。
其余表现为舌头吐出。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杨国丽
【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
【相关文献】
1.手术治疗羔羊乳结症
2.新生羔羊奶结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3.山羊羔羊"猝死症"病因浅析与诊治
4.新生羔羊奶结症病因分析
5.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奶结症防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年第09期随着市场对羊肉需求的日益增加,养羊规模也日益扩大。
受养殖、遗传、微生物入侵等多种因素的侵扰,羊乳房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而羊一旦发生乳房炎,轻者会减少产乳量,影响产乳质量,重者会危害羊的健康和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因此,养殖人员必须重视对羊乳房炎的防治,明确羊乳房炎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方法,确保羊群健康生长。
1羊乳房炎的类型由于羊乳房炎的致病因不同,导致羊乳房炎的类型有些许差异。
根据羊乳房炎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以下类型。
在该型乳房炎初期,羊的产乳量不会明显减少,但乳汁质量会明显下降,出现乳汁稀薄,甚至是絮片、凝块等状况。
随着卡他性乳房炎的扩散、蔓延,羊的患病表现会更为明显,产乳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是停止产乳,而且全身也会出现病理反应,最为显著的是患病乳房会出现红肿、疼痛等反应。
该型乳房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羊的产乳量及乳房形态都不会发生改变,但其乳汁经过医学检测,可见明显的病理特征,而且隐性乳房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会对周边的羊群造成一定的感染。
羊患出血性乳房炎后,乳房会出现肿块,且表面有点状血色斑块。
发病初期,乳汁为红色水状,色如赤小豆汤。
发病后期,乳汁会呈现浓稠血状,颜色为深红色或暗红色。
羊乳房炎还包括化脓性乳房炎、乳上淋巴结肿胀、浆液性乳房炎、急性炎症纤维蛋白性乳房炎等。
这些类型的羊乳房炎,均会减少羊的产乳量,影响羊健康生长。
2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不同类型的羊乳房炎,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只有根据具体病因,对症下药,才能使羊乳房炎得以更快治愈。
据相关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对于羊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当前,主要采用西药对卡他性乳房炎进行治疗。
在治疗之前,要先将羊乳房中的乳汁挤空,取利多卡因10m L 、氨苄青霉素0.5g 、链霉素5g 、生理盐水50m L,将其混合均匀后注入羊的乳头,2次/d ,即可减轻羊卡他性乳房炎的症状。
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可用中药护理,将冰片3份、雄黄1份、大黄4份、黄酒200m L 混合均匀,涂抹于患处乳房部分,即可帮助患病羊早日治愈。
2020.21·Experimental research | 试验研究不能正常站立,体重显著下降[1]。
根据患病羊乳房红肿胀痛,质地坚硬,泌乳量显著减少的临床症状,能对病情做出大概判断,初步诊断为羊乳房炎。
要确诊还需进行进一步试验室诊断,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患病羊的新鲜乳汁,滴加到鲜血重制培养基上,在37 ℃恒温培养箱内持续培养24 h,发现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灰白色、露珠状、周围存在双层溶血环的致病菌菌落。
将菌落在室外环境下继续培养18 h后逐渐变黄。
分离得到的培养物转移到普曼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改良的爱德华培养基上,37 ℃持续培养,48 h后可看到致病原在普曼重制培养基上健壮生长,其他2种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结合上述诊断结果,可判定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敏试验发现分离的致病菌对头孢塞氟钠、林克霉素、恩诺沙星高敏。
1.3 治疗方案治疗中试验1组患病羊选择使用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
选择使用恩诺沙星注射液,使用剂量为2.5 mg/ kg体重,与适量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患病乳腺区域分点注射,2次/d,连续使用3 d为1个疗程,共使用2个疗程,同时用10%的硫酸镁溶液1 000 mL加热到45 ℃,对患病羊的乳房进行热敷,2次/d,连续使用6 d。
试验2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选择中药组方进行对症治疗,选择的中药处方是由双花、野菊花、地丁、天葵子、赤芍、丹皮、黄芪、皂刺、生地、玄参、陈皮、干草组成,使用剂量分别为50、25、25、20、15、25、20、20、25、25、20、12 g,对于存在热毒盛行的,应添加连翘、黄芩,使用量分别为20、15 g,乳房肿痛肿胀的加瓜蒌20 g、王不留行30 g。
上述药物每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3 d为1个疗程,共使用2个疗程。
对照组患病羊不采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后患病羊的健康恢复情况。
1.4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患病羊的乳房胀痛症状消失,精神状态恢复,体温下降,排出的乳汁恢复到原有状态,能正常泌乳、正常哺乳,经过试验室诊断,乳汁中不携带病原微生物的为治愈;患病羊乳房胀痛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精神状态恢复,体温下降到正常,能正常泌乳为有效[2];患病羊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反而呈现加重趋势,排出的乳汁呈现脓性加杂大量絮状物,组织分层十分明显为无效。
X u m u s h o u y i 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羊乳房炎的方法张莉莉乳房炎是羊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和高发病,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羊的正常繁殖和正常生长,而且乳汁当中的某些致病原还会危及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在羊乳房炎治疗过程中,传统治疗手段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由于很多养殖户不合理的药物使用,使得很多致病原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多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逐渐变差,治疗周期逐渐变长,不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养殖户往往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和更多的精力用于羊群的治疗。
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医中药在治疗羊乳房炎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通过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手段,能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发病周期。
近年来,随着羊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养生殖系统疾病也呈现高发期,其中羊乳房炎就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
通常情况下引起痒乳房炎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了致病原侵入以及不合理的挤奶行为,再加上羊自身的生产因素。
羊乳房炎发生之后会严重影响到羊群的正常生产和正常发育,使得养殖场母羊的利用周期变长,养殖成本增加,饲料利用率下降。
养殖场中某些隐性乳房炎的存在还会造成羊群发情不规律,不能正常发情,甚至停止发情,使得母羊早早被淘汰,无法发挥繁殖母羊的种用性能,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一直难以提升,无法扩大养殖规模。
为了有效降低羊乳房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注重做好乳房炎的诊断和防控工作。
明确具体致病原因之后,采取针对有效措施进行有效防控,保证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羊乳房炎的危害,然后论述了具体的临床症状,最后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羊乳房炎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一、危害羊乳房炎的发生流行,会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当该种生殖系统疾病发生之后,会使得羊的产奶量显著下降,病情严重时还会造成乳房严重肿大,不能正常泌乳,产奶量显著下降,直接给养殖场造成经济损失。
中西药结合治疗新生羔羊四种常见病作者:夏道伦来源:《兽医导刊》 2019年第2期羔羊出生后,由于各养羊场户的饲养管理条件有所不同,其养殖的羔羊可能会受到各种饲养管理条件的限制或养羊场户对羔羊饲养管理不当的影响,从而则易导致新生羔羊发生一些常见病。
羔羊发生一些常见病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养羊场户如能及时对发病羔羊采取一些相应的中西药治疗方法,其发病羔羊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现根据临床经验,特就新生羔羊四种常见病提供中西药治疗方法如下。
一、新生羔羊感冒羔羊出生后,由于养羊场内养殖设施简陋,保温性能较差,羔羊栏舍内阴暗潮湿、卫生条件过差,羔羊的饲养密度过大,且羊舍内通风不良,如一旦遭受气温骤变,受到贼风侵袭,或羔羊放牧时受到寒风冷雨侵袭,则极易诱发新生羔羊发生感冒。
一般发病羔羊表现为: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食欲废绝;初期皮温不均,耳尖、鼻端和四肢末端发凉,继而体温升高;肌肉和关节有疼痛感,不愿站立,常卧地不愿走动或扎堆在一起;呼吸急促,且呈腹式呼吸,鼻黏膜充血、肿胀,鼻塞,并伴随有阵发性咳嗽,流鼻涕,不断地打喷嚏,且常在墙壁、饲槽上擦鼻;眼结膜充血,并有黏性分泌物流出;尿液发黄,肠音不齐或减弱,粪便干硬。
新生羔羊感冒,应在加强对发病羔羊保温和护理,并使用抗病毒和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以提高新生羔羊的免疫力,控制继发感染的同时,并对发病羔羊配以中药疗法,可选用生姜100g、大葱两根,切碎后,加入适量的清水煎汤,再加入红糖50~100g,调匀后,给予病羔内服,每天内服两次,连续内服2~3d即可;或选用茶叶15g、红糖60g、生姜30g、胡椒4g,煎水侯温后,一次性给予病羔内服,连续内服2~3h即可;也可选用金银花、连翘、桔梗各10g、甘草5g、鲜芦根30g,煎水侯温后,一次性给予病羔内服,内服1剂/d,连续内服2~3剂即可。
二、新生羔羊痢疾引起新生羔羊发生痢疾的病因较多,且各种病因之间的相互致病作用错综复杂,据分析,新生羔羊痢疾主要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肠球菌和养羊场户对新生羔羊饲养管理不良等原因所引起。
2019年第11期(总第216期)高亚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技术推广站,743000)中图分类号:S857.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19)11-0043-01羊乳房炎又名乳痈。
多为瘀血毒气凝结于乳房而发生红、肿、热、痛的一种疾病。
奶羊发病较多,绵羊和山羊少见。
1病因病理多因母羊在妊娠期间或临产之前,久卧湿地,产后湿毒内陷,瘀血停滞于乳房;或因羔羊吸乳时,损伤乳头,护理不当,感受暑热,毒气趁机侵入;或因乳孔闭塞,乳汁不能流岀而蓄积,引起乳房胀满,阻碍血脉运行;或因羔羊死亡,致使乳汁停滞等,均可导致本病。
2临床症状乳房部分发生硬结、红肿,发热疼痛,泌乳减少,不让羔羊吃乳。
严重时乳房全部肿硬,站立时后肢开张,牵行扬头不敢走动,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反刍减少,乳汁稀薄,奶量大减,乳呈淡黄色,有的带血丝,最后乳房化脓,日久则破溃流脓,症状逐渐消失而痊愈。
但也有长期不愈而变为慢性的。
3治疗3.1蒲公英汤:蒲公英15g、全瓜萎15g、金银花12g、连翘12g、牛蒡子12g、青皮10g、当归10g、川芎10g、茯苓9g、通草6g、荆芥6g、甘草9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隔日1剂,连服2+3剂。
3.2荆防艾叶汤:荆芥30g、防风30g、陈艾叶60g、花椒15g、金银花60g、黄柏30g、蒲公英60g、大葱120g o共煎水去渣,待温趁热洗患部,1+3次。
3.3木鳖公英角霜散治疗乳房炎,蒲公英10g、生木鳖子4g、角霜6g o共为末开水冲调,1次内服。
哺乳期,乳汁壅盛者,加漏卢、王不留、木通;不哺 乳期加焦木香、焦麦芽;新产恶露不尽加当归、川芎,坤草;有大肿块加当归、赤芍,郁金;脓成不易破溃者加甲珠、皂刺(气虚加生芪);脉弦口黄,烦躁不安,肝气郁结,加香附、青皮、紫菀;毒盛脉弦,体温高,加双花、地丁、重楼子;大便燥结,加大黄、蜂蜜;患有表症者加牛蒡子、连翘、白芷;溃后体弱气虚,加党参、生芪或用八珍汤;形寒肢冷,溃后脓稀久不收口,用阳和汤(熟地30g、白芥子6g、鹿角胶9g、姜炭48、麻黄5g、肉桂5g、甘草3g o水煎服)o3.4加减瓜萎牛蒡汤治疗奶山羊乳房炎,药用瓜萎1〜2个,牛蒡子、黄苓、山梔、双花各20g,花粉、连翘各25g,陈皮、青皮、柴胡各15g,皂刺、甘草 各10g o发冷发烧或乳房湿疹加荆芥、防风,使表 邪外岀;红肿热痛严重者,重用连翘,双花,加公英、地丁以增强清热解毒作用;体温高者加黄柏、黄连以清理脏腑热毒;体弱气虚,病程较长者,加党参、黄芪、当归以补气血,托疮、生肌;乳房结块大而硬时加没药、乳香,以活血散结止痛;乳房发凉,加附子、鹿角胶,减黄苓、山梔;肿块小者减皂刺。
羊乳房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作者:崔洪宇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15期崔洪宇(长春市九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长春 130500)摘要:羊乳房炎是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生殖系统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羔羊和母羊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在大型规模化羊养殖场,羊乳房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给养殖产业造成的不良经济损失。
临床上由于羊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多样,常规治疗手段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由于不合理的用药方式,使很多致病原存在严重的耐药性,治疗效果逐渐变差。
隐性乳房炎的存在使治疗难度加大,该类乳房炎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难以进行有效的诊断,常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机。
将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治疗隐性乳房炎和显性乳房炎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效果。
该文主要论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羊乳房炎的效果。
关键词:羊乳房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15.056Treatment of Sheep Mastitis with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ui Hongyu(Animal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 of Jiutai District,Changchun City,Changchun 130500,China)Abstract:Mastitis is a common reproductive system disease in sheepbreeding.If the treatment is not timely,it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normal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lambs and ewes,especially in large-scale sheep breeding farms.The incidence of mastitis remains high,and presents the situation whichrises year by year,causes the bad economic loss to the breeding industry.Inclinical practice,because of the various causes of breast-feeding mastitis,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mainly focus on Western medicine.Because ofirrational drug use,many pathogens have serious drug resistance,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gradually becomes worse.The existence of recessive mastitis makes the treatment more difficult,the mastitis does not show obvious clinical symptoms,is difficult to carry on the effective diagnosis,often misses the bes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pportunity.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cure both symptoms and root causes,and has good effect in treating recessive mastitis and dominant mastitis.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convalescent mastitis.Key words:sheep mastitis,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reatment0 引言近年,人们对高品质羊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直接促进羊养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