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银行招聘考试:经济学资料练习九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3
2014年福建银行招聘考试:经济学资料练习九
1.甲公司收到某外商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的外币60万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3人民币元。
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双方签订的投资合同中约定汇率为1美元=8.0人民币元。
甲公司收到外币时,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是()万元。
A.0
B.18
C.480
D.498
2.下列各项中,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是()。
(
A.应付现金股利
B.应交教育费附加
C.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D.应付管理人员工资
3.2005年1月1日某企业所有者权益情况如下:实收资本200万元,资本公积17万元,盈余公积38万元,未分配利润32万元。
则该企业2005年1月1日留存收益为()万元。
A.32
B.38
C.70
D.87
4.某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估计坏账损失。
2004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2.6万元。
当日,应收账款余额180万元,其中,未到期的应收账款80万元,估计损失率0.5%;过期6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60万元,估计损失率2%;过期6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40万元,估计损失率3%,则该企业2004年12月31日应补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万元。
A.0.2
B.2.6
C.2.8
D.5.4
5.某企业2005年3月份发生的费用有:计提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10万元,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支付广告费用30万元,预提短期借款利息20万元,支付劳动保险费10万元。
则该企业当期的期间费用总额为()万元。
A.50
B.60
C.100
D.110
6.信用创造的主体是()
A.中央银行
B.政策性银行
C.商业银行
D.非银行机构
7.拟订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完善鼓励公益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且是我国第一大发行国债的主体,是以对以下哪个机构的描述()
A.中央银行
B.财政部
C.股份公司
D.政策性银行
8.将现金送存银行,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 )
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9.甲企业对乙企业进行投资,甲投入120 000万元拥有乙企业10%的股权,乙企业的注册资本为1 000 000万元.则计入“资本公积”账户的金额为( )万元。
A.120 000
B.20 000
C.100 000
D.2 000
10.持续经营从()上对会计核算进行了有效界定。
A.空间 B.时间 C.空间和时间 D.内容
1.【答案】B。
解析:计算:60×(8.3-8.0)做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498 (60×8.3 )
贷:实收资本 480(60×8.0)
资本公积 18
2.【答案】C。
解析:
A 应付现金股利计入“应付股利”科目核算;
B 应交教育费附加通过“其他应交款”科目核算;
C 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D 应付管理人员工资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3.【答案】C。
解析: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两个: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所以此题目的答案是38+32=70万元。
4.【答案】A。
解析:应补提的坏账准备=(80×0.5%+60×2%+40×3%)-2.6=0.2(万元)。
5.【答案】B。
解析: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与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该计入“制造费用”中核算,制造费用不属于企业的期间费用,所以不计算在内;支付广告费计入营业费用,预提短期借款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支付的劳动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中核算,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属于期间费用,所以答案是30+20+10=60(万元)。
6.【答案】C。
解析:从人类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商业银行是最基本的信用创造主体,也是现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作用主体。
7.【答案】B。
解析:财政部是我国第一大发行主体,中央银行是通过售出或买入国债对流通中的货币进行调节,不直接参与发行,而是委托财政部进行公开发行。
8.【答案】B。
解析:企业银行存款与现金之间发生经济业务的,只需编制付款凭证。
9.【答案】B。
解析: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
企业百分之十的股权应该是100 000万元,而甲投入120 000万元,多出的20000万元属于股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
10.【答案】B。
解析:持续经营假设从时间上对会计核算进行了有效界定。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