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屠宰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一、目的为确保屠宰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屠宰场所有屠宰活动,包括生猪、牛、羊等畜禽的屠宰、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屠宰场总经理负责全面领导屠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对屠宰场质量安全负总责。
2.质量管理部负责屠宰场质量安全管理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指导。
3.生产部负责屠宰、加工、包装等环节的日常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
4.品控部负责屠宰、加工、包装等环节的质量检验和监督。
5.仓储部负责原辅料、产品等的储存、运输和质量管理。
6.销售部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四、制度内容1.人员培训(1)对屠宰场所有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动物防疫、屠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2)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原辅料采购(1)严格筛选合格的原辅料供应商,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安全。
(2)对采购的原辅料进行验收,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投入使用。
3.屠宰过程(1)严格执行屠宰操作规程,确保屠宰过程符合国家标准。
(2)加强屠宰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
(3)对屠宰后的畜禽进行检验,不合格的畜禽不得进入下一环节。
4.加工、包装、运输(1)加工、包装、运输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2)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对运输工具进行定期消毒,防止污染。
5.质量检验(1)品控部负责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2)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追溯,并及时处理。
6.追溯体系(1)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
(2)对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7.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质量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2)对涉及质量安全的投诉、举报,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禽类屠宰操作规程
《禽类屠宰操作规程》
在禽类屠宰过程中,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以下是禽类屠宰的操作规程:
1. 预备工作:在进行禽类屠宰之前,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围裙和头罩。
同时,确保所有屠宰设备和器具处于干净和良好状态。
2. 鸡只接收:接收鸡只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鸡只的健康状况良好。
同时,对鸡只进行麻醉和宰杀准备。
3. 宰杀操作:在宰杀过程中,必须使用专业的宰杀设备,并确保宰杀操作准确无误。
宰杀后,必须将鸡只进行血液排空和水洗清洁,确保食品安全。
4. 剖宰分割:在剖宰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肉制品无污染。
同时,对剖宰后的肉制品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后续销售。
5. 清洁消毒:在禽类屠宰结束后,必须对屠宰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确保下一次屠宰操作的食品安全。
以上就是禽类屠宰操作规程,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保证禽类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同时,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也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质量。
1. 设备启动前:1.1 开机前按下远程控制箱上黄色按钮三秒,灯亮表示接地正确。
1.2 开机前查看是否有杂物在输送链条上,保证链条正常运行。
1.3 开机前确保防护罩在正确位置。
2. 设备运行中:2.1 猪只进入电麻机时确保四蹄离地、头在前、腹部位于输送带托猪块上。
2.2 目测放血平台旋转是否平行,无杂音。
2.3 电麻机工作时出口两侧光栅可能会被杂物挡住,请将远程控制面板上维护开关打到维护位置,断电后用水冲洗出口两侧光栅。
2.4 电麻机工作时可能有猪未被击晕从出口跑出,放血人员注意安全,不要让猪跑到放血平台下方,导致机器故障。
2.5 放血后猪血流入血槽,放血人员注意将猪的头部放在正确位置。
2.6 放血平台上方若积血太多,请及时冲洗,并通知机修清理喷水口。
2.7 与机器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意外发生。
2.8 应穿防滑鞋、戴工作帽、不要穿过于肥大的衣服或配带项链等饰品,以免卷入机器造成伤害。
3. 收工后:3.1 宰杀完成后关电,冲洗机身保证无猪血留在机身上,避免对机身造成腐蚀。
3.2 检查润滑油质量,油量视需要补给。
3.3 排除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和故障。
1. 设备启动前:1.1 检查挂猪吊链是否有过长、裂痕等异常情况,若有情取下。
1.2 检查提升机轨道是否润滑,使用可食用级润滑油润滑,保证吊链顺利滑到提升气缸处。
1.3 检查各种启停按钮是否正常工作。
1.4 检查提升机上拨叉是否正常、链条是否润滑。
1.5 应穿防滑鞋、戴工作帽、不要穿过于肥大的衣服或配带项链等饰品,以免卷入机器造成伤害。
2. 设备运行中:2.1 注意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各部位有无异常的响声。
2.2 注意安全部件是否正常。
2.3 遇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告。
3. 收工后:3.1 清洁设备外部,清洁各种零部件,清洁吊链。
3.2 检查润滑油的质量,油量视需要补给。
3.3 排除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和故障。
1. 设备启动前:1.1 清洁设备,清楚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屠宰企业非清洁区内工艺操作规程1致昏(麻电)1.1上岗前准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公司统一定制的工装,戴好口罩,麻电操作人员应穿戴合格绝缘靴、绝缘手套和绝缘围裙后方可上岗。
1.2具体步骤及要求:1.2.1首先要检查麻电设备的外观、电线有无异常现象,麻电设备应配备安装电压表、电流表、调压器。
1.2.2麻电设备完好的情况下(1)使用人工麻电器:电压调整为70-90v(根据季节不同调整),电流0.5-1.0A,麻电作用时间1-3s,盐水浓度5%,(2)使用自动电麻器:电压不超过90V,电流不应大于1.5A,麻电时间1-2s。
1.3人工电麻(1)人工麻电时,应将生猪固定位置后,再进行麻电。
人工麻电器应在其两端分别蘸盐水(防止电源短路),操作时在猪头颞颥区(俗称太阳穴)额骨与枕骨附近(猪眼与耳根交界处)进行麻电:将电极的一端揿在颞颥区,另一端揿在肩胛骨附近。
(2)猪被麻电后应心脏跳动,呈昏迷状态,不得使其致死。
2刺杀放血2.1上岗前准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公司统一定制的工装,戴好口罩,穿戴合格的防水胶靴、防水围裙、防水袖套、防割手套后方可上岗。
2.2具体步骤及要求2.2.1 操作步骤:(1)击晕后的毛猪应立即用扣脚链拴住一后腿,通过毛猪提升机或毛猪放血线的提升装置将毛猪提升进入毛猪放血自动输送线的轨道上进行持刀刺杀放血。
毛猪从麻电致昏到刺杀放血,不得超过30s,刺杀放血的刀口长度约为5cm,沥血时间不得少于5min。
一般采用吊挂倒立放血。
(2)放血时,操作人员一手抓住猪前脚,另一手握刀,刀尖向上,刀锋向前,对准第一肋骨咽喉正中偏右0.5-1.0cm 处向心脏方向刺入,再侧刀下拖切断颈部动脉和静脉,不得刺破心脏。
刺杀时不得使猪呛隔、淤血。
(即不得刺破气管)(3)卫生要求:操作人员应配备两把放血刀,放血后的刀具应放在不低于82℃的热水中消毒后轮换使用。
(4)放血后的猪屠体应用喷淋水(40℃左右的温水)或清洗机冲淋,清洗血污、粪污及其他污物。
羊屠宰分割操作规程1、宰前检验1.1验收检验:1.1.1卸车前应索取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开具的检疫合格证明,并临车观察,未见异常,证货相符时准予卸车。
1.2.2卸车后应观察羊的健康状况,按检查结果进行分圈管理。
a)合格的羊送待宰圈。
b)可疑病畜送隔离圈观察,通过饮水、休息后,恢复正常的,并入待宰圈。
2、卸羊赶羊过程:2.1根据装羊车的高低选择合适的卸羊方式,严禁乱踢、乱打造成人为的损伤。
2.2屠宰车间安排专人及时把待宰圈内清理干净,在赶羊过程中要用鞭子赶羊,不准用棍棒、铁器打羊。
以免出现淤血或损伤2、待宰检验2.1待宰期间检验人员应定时观察,发现病畜送急宰间处理。
2.2待宰的羊只宰前应停食静养12~24h、宰前3h停止饮水。
3、送宰检验3.1羊送宰前,应进行一次群检。
3.3经检验合格的羊由宰前检验人员签发《屠宰场准宰通知书》。
4、急宰羊的处理4.1急宰间凭宰前检验人员签发的急宰证明,及时屠宰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难于确认的病变时,应请检验负责人会诊处理。
4.2死畜不得屠宰,应送非食品处理间,及时处理。
5、挂羊5.1启动提升机械。
5.2挂羊人员将链套入羊右后腿趾关节处扣紧,然后将羊倒挂在滑道的吊钩上。
6、屠宰6.1按伊期兰教屠宰方式进行屠宰。
6.2掌头人员另一手托住羊的下颌,一手按住羊后脑壳,适当用力使面部向西,羊脖呈伸直状态,等待阿訇下刀,断三管。
6.3对羊品种进行区分,并且做好标识及记录。
7、沥血宰后沥血时间5~6min。
8、下头本岗位操作人员从放血创口处入刀,切开枕关节和颈部肌肉,割下羊头,并将头放置于具有沥血功能的筐内。
9、预剥9.1预剥右后小腿,右臀部皮。
9.1.1本岗位操作技术人员,左手抓住趾关节处,右手握刀,刀刃向下,横向用刀从跖骨离趾关节最近皮肤处下刀转割一圈,割开皮肤。
9.1.2左手抓住开口处皮肤,右手握刀,刀尖向下,刀刃朝外,自开口处入刀挑开皮肤,朝跗关节方向贴跟骨一侧到阴囊(会阴)处。
近日,农业部为规范生猪、家禽、牛和羊的屠宰检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制定了《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家禽屠宰检疫规程》、《牛屠宰检疫规程》和《羊屠宰检疫规程》。
在4个规程中,详细规定了屠宰检疫的适用范围、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入场(厂、点)监督查验、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同步检疫和检疫记录等方面的内容,重点突出了宰前检查、同步检疫,详细规定了对胴体、头、蹄、脏器、淋巴结、油脂及其他应检疫部位的检疫程序和实施标准,并对入场(厂、点)监督查验、宰前检查和同步检疫的结果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定。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生猪进入屠宰场(厂、点)监督查验、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同步检疫、检疫结果处理以及检疫记录等操作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猪的屠宰检疫。
2.检疫对象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猪Ⅱ型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丝虫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
3.检疫合格标准3.1 入场(厂、点)时,具备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畜禽标识符合国家规定。
3.2 无规定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3 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
3.4 履行本规程规定的检疫程序,检疫结果符合规定。
4.入场(厂、点)监督查验4.1 查证验物查验入场(厂、点)生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佩戴的畜禽标识。
4.2 询问了解生猪运输途中有关情况。
4.3 临床检查检查生猪群体的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及排泄物状态等情况。
4.4结果处理4.4.1 合格《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证物相符、畜禽标识符合要求、临床检查健康,方可入场,并回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场(厂、点)方须按产地分类将生猪送入待宰圈,不同货主、不同批次的生猪不得混群。
4.4.2 不合格不符合条件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4.5 消毒监督货主在卸载后对运输工具及相关物品等进行消毒。
(完整word版)羊屠宰操作规程及要求屠宰操作规程及要求致昏挂羊用高压水冲洗羊腹部,后腿部及肛门周围)(扣紧羊的右后小退,匀速提升,使羊后腿部接近输送机轨道,然后挂至轨道链钩上) (挂羊要迅速,从击昏到放血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5min)放血(从羊喉部下刀,横切断食管、气管和血管采用伊斯兰“断三管”的屠宰方法,由阿訇(伊斯兰教主持教仪、讲授经典的人)主刀刺杀放血刀应每次消毒,轮换使用。
放血完全,放血时间不少于3min缩扎肛门冲洗肛门周围将橡皮盘套在左臂上将塑料袋反套在左臂上左手抓住肛门并提起右手持刀将肛门沿四周割开并剥离,随割随提升,提高至10cm左右将塑料袋翻转套住肛门且橡皮盘扎住塑料袋将结扎好的肛门送回深处。
剥后腿皮从跗关节下刀,刀刃沿后腿内侧中线向上挑开羊皮。
沿后腿内侧线向左右两侧剥离,从跗关节上方至尾根部羊皮去后蹄从跗关节下刀,割断连接关节的结缔组织、韧带及皮肉,割下后蹄,放入指定的容器中剥胸、腹部皮用刀将羊胸腹部皮沿胸腹中线从胸部挑到档部。
沿腹中线向左右两侧剥开胸腹部羊皮至肷窝止。
剥颈部及前腿皮1 从腕关节下刀,沿前腿内侧中线挑开羊皮至胸中线。
2 沿颈中线自下而上挑开羊皮。
3 从胸颈中线向两侧进刀,剥开胸颈部皮及前腿皮至两肩止。
去前蹄从腕关节下刀,割断连接关节的结缔组织、韧带及皮肉,割下前蹄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换轨启动电葫芦,用两个管轨滚轮吊钩分别钩住羊的两只后腿跗关节处,将羊屠体平稳送到管轨上。
扯(撕)皮1 用锁链锁紧羊后腿皮,启动扯皮机由上到下运动,将牛皮卷撕。
要求皮上不带腰,不带肉,皮张不破。
2 扯到尾部时,减慢速度,用刀将牛尾的根部剥开。
3 扯皮机均匀向下运动,边扯边用刀剁皮与脂肪,皮与肉的连接处。
4 扯到腰部时适当增加速度。
5 扯到头部时,把不易扯开的地方用刀剥开。
6 扯完皮后将扯皮机复位。
割羊头1 用刀在羊脖一侧割开一个手掌宽的孔,将左手伸进孔中抓住羊头。
2 沿放血刀口处割下羊头,挂同步检验轨道。
贵州省畜禽屠宰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9.27•【字号】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3第7号•【施行日期】2023.10.3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3第7号《贵州省畜禽屠宰条例》已于2023年9月27日经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0月31日起施行。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9月27日贵州省畜禽屠宰条例(2023年9月27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屠宰场(点)设立、变更与撤销第三章屠宰与检疫检验第四章产品经营与管理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屠宰管理,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畜禽屠宰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畜禽,是指人工饲养的猪、牛、羊和鸡、鸭、鹅。
本条例所称畜禽产品,是指畜禽屠宰后未经加工的胴体、肉、脂、脏器、血液、骨、头(颈)、蹄(爪)、皮、尾、翅等。
第三条本省实行猪、牛、羊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猪、牛、羊屠宰活动,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
推行鸡、鸭、鹅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公告实行鸡、鸭、鹅定点屠宰的区域。
实行定点屠宰的区域,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鸡、鸭、鹅屠宰活动,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
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可以设置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
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的生猪产品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屠宰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畜禽屠宰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协调解决畜禽屠宰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畜禽屠宰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畜禽屠宰管理制度》畜禽屠宰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并保护消费者的健康而建立的制度。
该制度包括畜禽屠宰的整个过程,从屠宰前准备到屠宰后处理,都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首先,畜禽屠宰管理制度要求养殖场在选定屠宰场时必须要选择经过批准并符合卫生标准的屠宰场。
屠宰场要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和设施,包括洗消设备、冷库、物料存放区等。
屠宰场还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其次,在屠宰前,畜禽要进行检疫,确保没有传染病等问题。
只有通过检疫的畜禽才能用于屠宰。
屠宰前,必须要对畜禽进行麻醉,确保它们在屠宰过程中没有痛苦。
屠宰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每一只畜禽都能够按照正确的程序被宰杀。
屠宰人员必须要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合格的操作证书。
屠宰时要注意畜禽的骨头、内脏和毛发等要及时清除,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屠宰完成后,畜禽产品要经过处理和包装,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卫生。
屠宰场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产品的处理和包装,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注,如产品的出厂日期、生产批次等。
同时,必须要对产品进行冷藏,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畜禽屠宰管理制度还要求畜禽产品必须要经过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
抽样检验不仅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为屠宰场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最后,畜禽屠宰管理制度要求屠宰场要定期接受相关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屠宰过程的合规。
监督部门会对屠宰场的设施、操作流程等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
屠宰场要严格按照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改进,确保屠宰过程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畜禽屠宰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而建立的制度。
该制度涵盖了屠宰的各个环节,要求屠宰场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和设施,在屠宰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产品进行处理和包装,并经过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屠宰场要接受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屠宰过程的合规。
屠宰场各项规章制度
第一条,屠宰场内严禁携带任何形式的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吸烟。
第二条,进入屠宰场必须穿着专业的防护服和鞋帽,严禁穿拖鞋、短裤、短袖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服装。
第三条,屠宰场内严禁私自带宠物,禁止在屠宰场内进食和饮水。
第四条,屠宰场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任何人员不得擅自操作设备和机械。
第五条,屠宰场内严禁随意乱扔垃圾和污染环境,保持场内清洁卫生。
第六条,屠宰场内严格执行动物屠宰操作规程,保证屠宰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第七条,屠宰场内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屠宰出的
肉类产品符合卫生标准。
第八条,屠宰场内严禁酗酒和吸毒,任何人员不得在工作时间内饮酒和吸毒。
第九条,屠宰场内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第十条,屠宰场内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消防设施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以上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畜禽屠宰管理制度畜禽屠宰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屠宰过程符合卫生、质量和安全标准,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这一制度具体规定了畜禽屠宰场的管理要求、操作规程和监督措施。
以下是畜禽屠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畜禽屠宰场选址和设施要求:- 畜禽屠宰场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保护区,具备充足的用水和排污设施。
- 屠宰场应有合适的建筑物和设备,包括屠宰间、分割间、冷藏室等。
- 设施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污和消毒条件。
2. 屠宰作业管理:- 畜禽屠宰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卫生意识。
- 屠宰作业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确保动物的迅速、无痛和无恐惧地宰杀。
- 屠宰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动物血液和肠道内容物的污染,保证肉类产品的卫生安全。
3. 畜禽产品质量和安全控制:- 屠宰前应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和防疫情况,确保不携带传染病和药物残留。
- 屠宰后的畜禽产品要经过检验和分级,严格控制肉品的质量和安全。
- 畜禽产品必须标注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按规定包装和储存。
4. 卫生和环境管理:- 屠宰场必须保持清洁和卫生,及时清理废弃物和污水,防止蝇虫和垃圾滋生。
- 进出屠宰场的车辆和人员要进行消毒和洗手,防止外部物质污染畜禽产品。
- 屠宰场要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和环境监测,确保场内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扩展分析:畜禽屠宰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其中,畜禽屠宰场选址和设施要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决定了整个屠宰过程的卫生和质量。
选址要远离居民区和水源保护区,以防止噪音、异味和废水对周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
设施要符合卫生标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屠宰作业。
屠宰作业管理是屠宰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才能够保证合理、安全、高效地完成屠宰作业。
他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了解动物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确保动物能够迅速、无痛和无恐惧地宰杀。
热鲜肉屠宰操作规程标准热鲜肉屠宰操作规程标准一、引言热鲜肉屠宰操作规程标准是为了确保屠宰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卫生以及确保肉类产品的质量,制定的操作规程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从事热鲜肉屠宰的企事业单位,包括肉类屠宰场、肉类加工企业等。
三、基本要求1.确保屠宰场所、设备、器具等卫生洁净,能够满足屠宰操作的需要。
2.屠宰操作的人员必须受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操作技能,并持有合格的屠宰操作证书。
3.屠宰场所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以确保屠宰操作的安全和可视性。
4.屠宰场所必须配备消毒设备,对器具和场所进行定期消毒。
四、操作规程1.屠宰前准备屠宰前,必须对操作台面、刀具、器具等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确保卫生洁净,并且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
2.宰前操作(1) 清洗和准备猪羊牛等动物将待宰动物带至专用地点,进行外观检查,排除有异常情况的动物,如有需要,对动物进行预宰处理。
(2) 安全操作屠宰人员应注意自身卫生和个人保护,佩戴适当的工作服和手套,并确保操作台面的清洁。
3.宰后操作(1) 快速出血在动物失去意识后,尽快进行宰后操作,确保血液能够完全排空,同时防止异物污染。
(2) 皮毛去除在去除皮毛之前,必须先对操作台面、刀具和器具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并确保屠宰人员佩戴适当的个人保护装备。
(3) 内外脏器检查对动物的内外脏器进行检查,并清理干净,防止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4) 分割和包装根据产品要求,对肉类进行分割和包装,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
五、质量控制1.整个屠宰操作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标准进行,确保产品品质和卫生。
2.操作人员必须随时注意产品的质量,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
六、操作流程记录在屠宰操作过程中,必须详细记录每一步的操作和所用时间,以便进行质量追溯和工作效率的评估。
七、应急处理在屠宰操作中,如遇突发情况或问题,应按照应急处理规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畜禽屠宰操作规程羊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羊屠宰程序,规定了致昏、吊挂、宰杀放血、剥皮或烫毛、脱毛等步骤的操作指示,描述了各阶段操作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羊屠宰厂(场)的屠宰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8393 牛羊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 19480 肉与肉制品术语GB/T 28117 食品包装用多层共挤膜、袋GB/T 40468 羊副产品NY/T 1564 畜禽肉分割技术规程羊肉NY/T 3224 畜禽屠宰术语NY/T 3383 畜禽产品包装与标识3 术语和定义GB/T 19480、GB/T 40468和NY/T 3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羊屠体 sheep and goat body羊宰杀放血后的躯体。
3.2羊胴体 sheep and goat carcass羊经宰杀放血后去皮或者不去皮(去除毛),去头、蹄、内脏等的躯体。
3.3白内脏 white viscera白脏羊的胃、肠、脾等。
3.4红内脏 red viscera红脏羊的心、肝、肺等。
3.5同步检验 synchronous inspection与屠宰操作相对应,将羊的头、蹄、内脏与胴体生产线同步运行,由检验人员对照检验和综合判断的一种检验方法。
4 宰前要求4.1待宰羊应健康良好,并附有产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证明。
4.2宰前应停食静养12 h~24 h,宰前3 h停止饮水。
待宰时间超过24 h的,宜适量喂食。
4.3应进行宰前检查,检疫要求见《羊屠宰检疫规程》,检验要求按GB 18393规定执行,合格后方可屠宰。
4.4宜按“先入栏先屠宰”的原则分栏送宰,按户进行编号,按顺序通过屠宰通道赶送至上羊通道,赶送过程不应采用硬器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