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系列培训教材11
- 格式:ppt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36
财务管理培训教材(11个ppt)0第十章责任会计第一节组织结构与责任会计一、组织结构(一)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集权制(二)事业部组织结构---分权制二、责任中心及其类型(一)责任中心是指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管理人员要负责某些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1、随着公司的发展,其高级管理层就会划分出若干责任区域,即“责任中心”(sibilate center), 并指派下属经理进行管理。
2、对各级主管人员的业绩评价,应以其对企业完成目标和计划中的贡献和履行职责中的成绩为依据。
(二)责任中心主要类型1. 成本中心 (cost center): 其经理人员仅对成本负责的责任中心。
2.收入中心(revenue center): 其经理人员仅对收入负责的责任中心。
3.利润中心(profit center): 其经理人员要对成本和收入负责的责任中心。
4.投资中心(investment center): 其经理人员不仅要对成本和收人 , 还要对投资负责的责任中心。
三、责任会计1、责任会计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是根据经理人员管理责任中心所必需的有关信息来考核每个责任中心业绩的一个系统。
2、责任同样离不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意味着业绩考核 , 即将实际业绩与预计业绩进行比较。
3、这种将经营职责、会计核算和业绩评价相结合的系统常被称为责任会计。
其会计核算与报告起着关键作用。
四、组织结构与责任会计(一)责任会计制度必须适应企业组织结构(二)集权组织结构形式下的责任会计制度(三)分权组织结构形式下的责任会计制度五、实施责任会计的基础和条件(一)合理划分责任中心,明确规定权责范围(二)编制责任预算,确定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标准(三)区分责任中心的可控和不可控费用(四)合理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五)建立健全严格的记录、报告系统(六)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奖惩制度(七)评价和考核实际工作业绩(八)定期编制业绩报考第二节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一、成本中心1、一个责任中心,如果不形成或者不考核其收入,而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这类中心称为成本中心。
财务管理知识专题培训教材(doc 81页)第一讲05年考试难度要加大。
教材的重点内容:第2章—第6章,第9章—第11章,更多要关注其中的计算题与综合题。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一般每年考两个客观题,3—4分第一节财务管理的目标教材P3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即理财的目标,主要有三种关点:1、利润最大化。
这种关点认为,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里的利润是指息税前的利润,也就是这里的利润是支会利息和支付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用EBIT来表示。
E是指利润或收益,I是指利息,T是指所得税。
这种关点的缺陷有三点:(1)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2)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当中没有考虑相应的投入,也就是没有把相应的投入资本与获得的利润配比关系结合考虑;(3)没有充分的考虑风险。
2、每股盈余最大化。
在普通股股东的角度来讲,表示每一股普通股所享有的EPS表示净利润。
P表示第一个单位,S 表示普通股。
如果有优先股,税后净利润有支付优先股的股息,D 表示优先股的股息,那后的净利润支付完优先股的股息后,剩余的净利润就归普通股所有,普通股的股数N ,()()N T I EBIT EPS --=1就是每股盈余。
缺点:(1)没有考虑每股盈余的时间性;(2)没有考虑每股盈余的风险性。
3、股东财富最大化,也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的价值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
二、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的价值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股票价格代表了股东财富,因此,股价高低反映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从公司管理当局可控制的因素看,股价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而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又是由企业的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决定的。
在资本市场有效的前提下,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因素,两个直接因素:报酬率和风险,三个间纳税所得额少了10万,抵减所得税3.3万流入企业,因此如果变现就有33.3万流入。
如果选择继续使用旧设备,就失去了33.3万的收入,那么33.3万就称作继续使用旧设备的机会成本。
财务管理培训教材(11个ppt)8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短期经营决策就其具体内容可以分为: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三类。
按照决策者掌握的信息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第一节生产决策一、生产决策涉及的范围1、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劳务?2、生产数量3、如何组织和安排二、生产决策最常用的方法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最优生产批量法、线性规划法、成本计划评审法。
(一)差量分析法1、原理差量分析法: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确定哪个方案最优的方法。
也称为相关损益分析法。
2、分析程序差量成本: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的差异数。
差量收入: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的差异数。
差量损益:差量收入减去差量成本注意:差量成本即相关成本3、选优标准(1)差量损益>0,前者为优;(2)差量损益<0,后者为优。
4、适用范围案例一:生产什么产品的决策分析(P212)1、分析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2、固定成本总额为无关成本案例二: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P214)适用条件:零部件需求量固定。
1、预期收入相同,仅分析差量成本2、在生产能力的相关范围内,自制方案不考虑固定成本(例1)3、自制方案要考虑超过生产能力的专属成本(例3)4、自制方案要注意是否存在机会成本(例2)案例三:半成品、联产品或副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P217)1、半成品或联产品继续加工前的成本为无关成本2、决策分析仅限于其加工后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追加的成本(例1、2)3、副产品是否作为废料处理的决策分析(二)贡献毛益分析法1、原理注意:“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必须具有直线性的关系。
(1)方法几何解法(或称图解法);行列式法;单纯形法(4)适用范围案例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P239)案例二:追求成本最低化的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P243)第二节定价决策一、定价决策的意义和内容售价高低与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和销售利润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