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1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
- 格式:doc
- 大小:571.50 KB
- 文档页数:46
初三化学溶液的质量分数试题1.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A.50g B.10g C.100g D.40g【答案】B【解析】设稀释前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x×20%=(x+50g)×10% x=50g.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50g×20%=10g.故选:B.【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2.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若在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请通过所示操作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___g.(2)图中②所示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____;操作中应选用_________的量筒(选“25mL”或“50mL”或“100mL”);除图中所示的玻璃仪器外,还需用到胶头滴管和另外一种玻璃仪器,这一玻璃仪器在操作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3)用药匙(图①所示)取用氯化钠后,应立即_________,以备下次使用.用量筒量水时,若俯视读数,这对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影响是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1)84 (2)烧杯 100mL 加速溶解(3)擦净偏大【解析】(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100g×16%=16g,水的质量=100g-16g=84g(2)图中②所示的玻璃仪器名称是烧杯,水的质量=100g-16g=84g,所以水的体积=84mL,所以应选用100mL的量筒,除图中所示的玻璃仪器外,还需用到胶头滴管和另外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作用是:加速溶解(3)用药匙取用氯化钠后,应立即擦净,以备下次使用,用量筒量水时,若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偏小,所以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影响是偏大【考点】溶液的配制3.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量筒B.蒸发皿C.烧杯D.玻璃棒【答案】B【解析】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课题9.3 溶液的浓度(练)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100g 5%的NaCl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g水溶解了5g NaClB.5g NaCl溶于95g水中C.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1︰20D.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19︰1【答案】B【解析】100g 5%的NaCl溶液含有NaCl的质量为100g×5%=5g,水的质量为100g-5g=95g.溶液中NaCl 与水的质量比为5︰95=1︰19.2.对于“26%的食盐溶液”的含义解释正确的是()A.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26g食盐B.100g水中溶解了26g食盐C.将26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D.将食盐与水按13︰50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答案】A【解析】正确理解“26%”的含义,“100”是指溶液的质量为100份,“26”是指食盐的质量为26份,很显然,水的质量为74份.3.用、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B.1C .2t ℃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甲析出的固体一定大于乙D .2t ℃时,向30g 甲、乙中分别加入100g 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一定大于乙【答案】D【解析】A 、比较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无法比较,说法错误;B 、饱和溶液中100%100g=⨯+容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容解度,1t ℃时,甲、乙溶解度均为15g ,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g 100%15%115g⨯<,说法错误; C 、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多少,无法判断析出固体质量多少,说法错误;D 、2t ℃时甲的溶解度是30g ,乙的溶解度<30g ,故向30g 甲,乙中分别加入100g 水,甲恰好完全溶解,乙溶解的质量小于30g ,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一定大于乙,说法正确。
初三化学溶液的质量分数试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需加水50gC.加热时所盛溶液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D.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答案】D【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错误,B、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可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列式为:100g×98%=(100g+x)×49%,x=100g,错误,C、加热时所盛溶液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而不是2/3,错误,D、可燃性气体在与空气混合时,在遇到明火或高温,有可能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正确,故选D【考点】浓硫酸的稀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给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爆炸2.(8分)我市初三学生5月16日进行理化实验操作考核,其中一项是“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
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 ___g,右边的托盘上需放左边的托盘相等质量的纸,其目的是;若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
(2)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而不选用100mL的量筒,其目的是;(3)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并在方框中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
(5)小明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如下操作,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B.氯化钠固体不纯;C.量筒量取水前先用蒸馏水润洗;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E.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在瓶外G.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留有少量蒸馏水【答案】(1)3 保持与左盘平衡右手轻拍持药匙的左手腕,将药匙中的药品添加到左盘中至天平平衡(2)减少误差(3)搅拌,加快溶解速度(4)6% NaCl (5) A B E G【解析】(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表达式,可计算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50g×6%=3g;右边的托盘上需放左边的托盘相等质量的纸,其目的是:保持与左盘平衡;若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说明药品量不够,所以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右手轻拍持药匙的左手腕,将药匙中的药品添加到左盘中至天平平衡(2)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而不选用100mL的量筒,其目的是:减少误差(3)C操作是溶解,其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度(4)贴标签,标签上应包括的内容: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质量分数(5)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表达式,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要不就是溶质的质量偏小,要不就是溶解质量偏大,A、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这使得称量到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溶液质量分数偏小,正确,B、氯化钠固体不纯,使氯化钠质量偏小,溶液质量分数偏小,正确,C、量筒量取水前先用蒸馏水润洗,对量取水的体积无影响,故不变,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使水的质量偏小,溶液质量分数偏大,错误,E、图B的方法读数是仰视,读数偏小,实际偏大,溶液质量分数偏小,正确,F、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在瓶外,根据溶液的均一性,溶液质量分数不变,错误,G、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留有少量蒸馏水,使水的质量偏大,溶液质量分数偏小,正确,故选A、B、E、G【考点】天平的使用,溶液配制的步骤,溶质质量分数计算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酒精灯B.托盘天平C.烧杯D.量筒【答案】A【解析】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所需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滴管等,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酒精灯,故选A【考点】溶液的配制4.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是不能用手触摸氢氧化钠;量取液体用量筒,溶解氯化钠使用玻璃棒搅拌,配好溶液装瓶贴标签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A【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5.配制10%NaCl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会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此项正确。
【实验备考】化学实验注意事项化学实验一: 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1.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注意:放纸、调平、镊子取砝码、左物右码。
2.量取蒸馏水时注意: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手持量筒并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滴加(胶头滴管垂直悬空量筒正上方,超过95mL时,不能用胶头滴管伸进量筒内吸取,可以倒出再滴加);读数(量筒放平、平视)。
3.多余的药品放在指定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
化学实验二: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探究1.固定试管时注意:试管从底部往上套在铁夹的中上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加热时注意:先预热,外焰加热,灯帽盖灭酒精灯。
3.正确倾倒氢氧化钠,滴加硫酸铜,取完及时盖好瓶盖。
化学实验三: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用胶头滴管湿润滤纸,用玻璃棒挤压赶走气泡。
2.烧杯紧靠玻璃棒倾倒液体(方向正确)。
化学实验四: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注意: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并看到气泡。
2.装药品时注意:先放固体,再倒液体。
化学实验五: 几种固体物质的鉴别1.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并告知老师.并与结论相一致。
2.每次用完玻璃棒都要清洗。
化学实验六: 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1.先调节好铁圈的高度再放蒸发皿,不放石棉网。
2、加热到有晶体析出时熄灭酒精灯。
化学实验七: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组装1.组装仪器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2.组装时从下往上,调节好高度,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化学实验八: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并探究其反应1.应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并告知老师(3次)。
2.在滴加盐酸时应逐滴慢慢加入,并不断搅拌,直到溶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
化学实验九: 探究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成分的区别1.应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并告知老师(3次)。
2.在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石时应适量,并振荡。
化学实验十: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应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并告知老师(3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酒精C.汽油D.氯化钠2、下列“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置换反应会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则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分子由原子构成,则分子一定比原子大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结晶后,一定仍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3、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KNO3的溶解度不变B.①→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C.②→③,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D.③中上层清液的溶质只有NaCl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将食盐溶于水后,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B.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D.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不同实验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片和Zn片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室温下,往等体积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H4NO3、NaOH,搅拌溶解C.煅烧石灰石D.往20°C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6、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B.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7、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蔗糖C.茶油D.泥土8、如图所示装置,向小试管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A侧支管液面上升,B侧支管液面下降,则加入的物质是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铵晶体C.氯化钠晶体D.浓硫酸9、下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2℃,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甲D.t2℃等质量的甲、乙的溶液降低温度到t1℃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含泥沙)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1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D.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吸附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溶液的计算一、单选题1.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①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①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①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在配制10%的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硫酸铜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①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①用托盘天平称取硫酸铜时,所用砝码生锈①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①装瓶时溶液洒出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3.欲将8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A.20克B.80克C.40克D.8克4.如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前后质量不变为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液的体积5.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6.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湿法炼铜的技术。
某实验小组模拟湿法炼铜,向50.0gCuSO4溶液中加入10.0g铁粉(铁粉过量),待溶液中CuSO4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渣的质量为10.4g。
则原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A.20%B.16%C.10%D.8%7.在10%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A.溶质:溶剂=1:10B.溶质:溶液=1:10C.溶剂:溶液=9:11D.溶质:溶液=1:118.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9.现有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3.2g与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103.1g溶液,则该混合物中镁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A.3:5B.6:6C.1:1D.5:4 10.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15g二、填空题11.将20g 某物质溶解在82g 水中,经充分搅拌,底部有2g 固体存在,所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倒出一半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化学实验操作试题中填空部分化学试题1 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100g5%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克,水克。
化学试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5.将气体(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现象是,化学方程式。
6.将气体(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化学方程式.化学试题5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组装5.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试题6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探究3.(加热水)在倾斜的试管口上方放玻璃片,观察现象(玻璃片上有水雾),该变化属于变化。
4.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有现象产生,属于变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实验7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打磨铁钉、铜丝、镁条,观察现象,铁,镁,铜丝2.加热铜丝,观察铜丝表面(填颜色变化)3.记录镁条、铁钉、铜丝加入盐酸后的现象4.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5.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8 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溶液3.用pH试纸先确定出来的两种溶液是溶液、溶液4.向剩余的两种溶液中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有产生的是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试题9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3.由实验现象可知:酸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碱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4.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5.向“4”的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记录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化学试题10 探究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1.稀盐酸中含有哪几种粒子(写符号)2.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3.猜想:盐酸中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粒子是(写符号)4.取少量氯化钠溶解,该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是(写符号)5.向“4”的烧杯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搅拌,观察到的现象是化学实验11 探究久置干燥剂(CaO)的成分1.猜想一:CaO和Ca(OH)2猜想二:Ca(OH)2和CaCO3猜想三:2.取样加水振荡手摸试管外壁,现象和结论3.静置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酚酞溶液变红),得出结论。
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一、单选题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所用的NaCl不干燥B.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C.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D.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2.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3.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4.小明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配制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细口瓶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3.0gC.用50mL的量筒量取47mL水D.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后,立即溶解氯化钠5.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6.某同学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7.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8.关于配制5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50.00mL水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9.实验室用NaCl固体配制50g 15%NaCl溶液。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专题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去瓤的新鲜冬瓜内倒入100g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常温下经过一段时间,同学们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函数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可表示(不考虑水的蒸发现象)。
(1)溶质质量分数;(2)溶液的密度;(3)溶解度;(4)溶剂的质量;(5)溶液的体积A.(1)(2)(3)B.(3)(4)(5)C.(1)(2)D.(2)(5)2、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3、有关海水晒盐及粗盐提纯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A.粗盐提纯时搅拌为了增大氯化钠的溶解性B.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可以用玻璃棒搅拌C.蒸发时需要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4、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2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图示错误的是A.称固体B.量液体C.溶解D.装瓶贴标签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酒精C.汽油D.氯化钠6、打卤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面食,调料“卤”的做法是将各种食材、调味品加入水中熬煮而成,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A.木耳B.韭菜C.鸡蛋D.食盐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B.探究蜡烛中含有氢元素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不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8、溶液对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必考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B.恒温蒸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C.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化铜2、某同学自制汽水(如下图)并记录了心得,下列记录正确的是A.①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50 B.②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C.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气泡增多D.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有碳酸氢钠析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4、下列物质为无色液体的是A.高锰酸钾B.稀盐酸C.硫酸铜溶液D.空气5、打卤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面食,调料“卤”的做法是将各种食材、调味品加入水中熬煮而成,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A.木耳B.韭菜C.鸡蛋D.食盐6、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与硝酸钾相似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7、某实验小组进行“配制117g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活动时出现了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是A.氯化钠放在右盘B.氯化钠洒出C.俯视读数D.配好溶液装瓶时溅出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一定溶剂中固体溶质的溶解质量B.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9、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可矿泉水B.冰水混合物C.碘酒D.生理盐水10、对所学知识总结是一种好习惯。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
1、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 .NaCl B .CuSO 4 C .CaCO 3D .FeCl 32、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冰水溶解B .用热水溶解C .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3、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用下列物质除去油污时,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填字母)。
A.汽油B.洗洁精C.氢氧化钠溶液4、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X 中,向X 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 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 与Y 可能是( )(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 ②④B ①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5、将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至如图所示的状态。
对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序号 X Y ① 水食盐 ②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 ③ 稀硫酸 镁粉 ④硫酸铜溶液铁粉A.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逐渐达到饱和状态B.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继续降温,会析出硝酸钾晶体C.硝酸钾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D.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t1℃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的溶液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8、关于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0克水中溶有5克氯化钠B. 5克氯化钠溶于95克水中C. 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20D. 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9:19、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50 mL量筒量取水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C.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SY5-3)的试剂瓶中,盖好瓶塞10、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 氯化铁B 氢氧化镁C 小苏打D 汽油11、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均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12、将金属钠投入水中会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现将4.6g钠投入95.4g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等于4.6%B. 等于8.0%C. 大于8.0%D. 小于8.0%13、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49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B.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390 mLC.配制时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100 gD.配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二、填空题。
有关溶液配制计算题分类解析一、固体+水型例1: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多少克?水多少亳升?解析:这是溶液配制最基本、最典型的类型。
可由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和体积=质量/密度直接计算。
例2: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 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多少?解析:此题涉及溶液密度,要注意转化成质量来计算。
溶液中只有质量有加和关系,体积不能直接进行和差计算。
二、溶液+水型例3:用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30kg10%的食盐溶液。
需要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kg解析:紧紧抓住配制前后的等量关系是关键。
可以利用配制前后溶质、溶剂的相对应相等来列方程解决。
例4: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 g20%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3)和水各多少毫升?解析:可以直接利用质量列方程计算。
设需要30%的盐酸体积为x,水的体积为y,三、溶液+溶液型例5:要配制20%的食盐溶液100 g,需要10%和50%的食盐溶液各多少亳升?解析:此题可根据溶液配制前后的溶质、溶剂、溶液相等来列出议程组解决。
四、开放型例6:(07年山东威海中考题):实验室要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的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是将上面的三种情况特殊列出来即可。
(计算过程略,同学们可以自行计算验证)(一)、固体和水方案一: 10 g硝酸钾和40 g水(二)、溶液和水两种溶液分别只取一种并将它用完2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用完,溶质质量分数15%的硝酸钾溶液不用。
可以得到方案二: 25 g溶质质量分数40%的硝酸钾溶液25 g水。
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液用完,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不用。
专题七 溶液的计算及配制一、考点分析: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2.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进一步加深对溶液各项参数的认识。
二、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 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化学中通常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变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液稀释问题。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m 浓溶液×a%=m 稀溶液×b%。
考点二 溶液的配制1、过程: 、 、 、装瓶存放2、仪器: 、 、 、 、 、3、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三大方面)①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③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三大方面)①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③三、中考典型例题:例1、 (2010·南安)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大地震,某护士为帐篷里的一位病人滴注500 mL 的生理盐水(NaCl 的质量分数为0.9%,溶液的密度约为1 g/mL)。
计算500 mL 的生理盐水中NaCl 的质量为________g ,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
例2、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后,各国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预防。
其中消毒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一些公共场所可用3%的双氧水溶液对空气进行消毒。
现有一瓶500g30%的双氧水,其中含溶质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将其稀释成3%的溶液需要加水 。
例3、(2010·邵阳)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A.称量;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
回答下列问题:(1)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 g 6%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晋中市2013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化学试题1 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仪器和药品:烧杯(200mL)量筒(100 mL)胶头滴管玻璃棒废液缸(要贴有标签) 药匙试管刷试管架空白标签空细口瓶抹布烧杯(盛放多余NaCl、贴有标签)托盘天平纸片(10cm×10cm)氯化钠(广口瓶)蒸馏水(细口瓶)实验步骤:1. 计算:氯化钠克,水克。
2. 称取NaCl。
3. 量取蒸馏水。
4. 配制溶液。
5. 将配制溶液倒入细口瓶中。
6. 贴标签。
7. 洗涤并整理仪器。
晋中市2013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化学试题1 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考试日期:2013年5月日晋中市2013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化学试题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探究仪器和药品:量筒2个(10毫升、100毫升)试管(2 支、中号)铁架台(附铁夹)试管架酒精灯火柴胶头滴管废液缸(要贴有标签) 试管刷玻璃片(略大) 抹布蒸馏水硫酸铜溶液(滴瓶)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1. 选择适宜的量筒,量取4毫升蒸馏水。
2. 在试管中将所取的蒸馏水固定在铁架台上进行加热。
3. 在试管口上方放玻璃片,观察现象,该变化属于变化。
4.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有现象产生,属于变化。
5. 写出该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 将加热后的液体倒入废液缸,并洗涤整理仪器。
实验说明:1. 看到玻璃片上产生水珠。
2. 注意安全,小心烫手。
晋中市2013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化学试题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探究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考试日期:2013年5月日晋中市2013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化学试题3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仪器和药品:烧杯(两个)滤纸(数量若干、大小与漏斗配套) 铁架台(附大小适宜的铁圈)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试管架废液缸(贴有标签)试管刷蒸馏水粗盐实验步骤:1. 取2药匙粗盐于烧杯中,加入约20毫升水溶解。
1.5 物质的溶解练习第4课时溶液的配制重点提示1.解答溶液稀释、相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一类题目时,抓住“溶液稀释和浓缩(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这个等量关系是关键(溶质未析出)。
2.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一般不能相加,因为分子间有空隙,但质量可以相加(不发生化学反应)。
A组1. 关于100克5%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A. 100克水中溶解了5克氯化钠B. 5克氯化钠溶解在95克水中C. 溶液中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1∶20D. 溶液中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19∶12.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D)A. 在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B. 100克水中含有20克氯化钠C. 在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6D. 50克该溶液中含有氯化钠10克3.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在该温度下,50克水中放入20克氯化钠,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B)A. 28.6%B. 26.5%C. 40%D. 30%4.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A)A. 称取5.0克氯化钾,放入95毫升水中,充分搅拌B. 量取5.0毫升浓盐酸,倒入95毫升水中,充分搅拌C. 称取5.0克熟石灰,溶解在95毫升水中,充分搅拌D. 称取5.0克菜油,放入95毫升水中,充分搅拌5.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_食盐__。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
这种物质是__C__(填字母)。
A. 氯化钠B. 硝酸铵C. 氢氧化钠(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①溶解;②称量和量取;③计算;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步骤顺序是__③②①④__(填序号)。
化学试题1 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200mL)烧杯(盛放多余NaCl、贴标签)烧杯(盛放、清洗胶头滴管)量筒(100 mL)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试管刷试管架空细口瓶氯化钠(广口瓶)蒸馏水(细口瓶)废液缸(贴标签) 2张白纸(10cm×10cm)空白标签抹布卫生纸实验步骤:1. 计算:氯化钠克,水克。
2. 称取NaCl。
3. 量取蒸馏水。
4. 配制溶液。
5. 将配制溶液倒入细口瓶中。
6. 填写并粘贴标签。
7. 洗涤仪器,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化学试题1 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考试日期:2014年5月日化学试题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探究实验用品:量筒2个(10mL、100mL)试管(中号2支)酒精灯烧杯(盛放、清洗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试管架试管刷胶头滴管蒸馏水硫酸铜溶液(滴瓶)氢氧化钠溶液废液缸(贴标签) 透明玻璃片(略大) 抹布火柴实验步骤:1. 选择合适的量筒,量取4mL蒸馏水。
2. 将装有蒸馏水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对其加热。
3. 在倾斜的试管口上方放玻璃片,观察现象,该变化属于变化。
4. 倒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有现象产生,属于变化。
5. 写出步骤“4”的化学方程式。
6. 将加热后的液体倒入废液缸,洗涤仪器,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实验说明:1. 看到玻璃片上产生水珠。
2. 注意安全,小心烫手。
化学试题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探究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 考试日期:2014年5月日化学试题3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用品:烧杯(100mL 2个)烧杯(盛放、清洗胶头滴管)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大小适宜的铁圈)胶头滴管试管架试管刷药匙蒸馏水粗盐废液缸(贴标签)滤纸(数量若干、大小与漏斗配套) 抹布卫生纸实验步骤:1. 取1药匙粗盐于烧杯中,加入约20mL水溶解。
2. 折叠滤纸,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水将滤纸润湿,紧贴漏斗内壁。
3. 安装过滤装置。
4. 过滤。
5. 洗涤仪器,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实验说明:1. 得到一定量的滤液,看到现象即可。
2. 用玻璃棒取出滤纸。
化学试题3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考试日期:2014年5月日化学试题 4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用品:大试管(2支)小试管(2支)带导管的单孔塞(与大试管配套)药匙镊子试管刷试管架铁架台(带铁夹)石灰石(广口瓶)稀盐酸(1∶3)紫色石蕊溶液澄清石灰水(新配制)废液缸(贴标签)抹布卫生纸实验步骤:1. 连接仪器(选用大试管),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 装石灰石(2—3块)、稀盐酸(约试管容积的1/3),旋紧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
3. 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4. 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紫色的石蕊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
5. 将气体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现象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
6.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
7. 洗涤仪器,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实验说明:1. 注意安全。
2. 正确选用仪器。
化学试题4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细则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考试日期:2014年5月日化学试题5 几种固体物质的鉴别实验用品:烧杯(100mL,4个)药匙玻璃棒试管刷稀盐酸(滴瓶)蒸馏水洗涤玻璃棒用水(大烧杯、贴标签)桌面上贴标签A、B、C、D——二氧化锰、碳酸钙(粉末)、氯化钠、碳酸钠废液缸(贴标签)抹布卫生纸实验步骤:1. 观察,得出结论告知老师。
2. 将其余固体分别取少量放入烧杯中,倒入适量蒸馏水搅拌。
3. 将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告知老师。
4. 将所得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告知老师。
5. 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6. 洗涤仪器,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实验说明:1. 注意安全。
2. 注意节约药品,固体取少量即可。
3. 玻璃棒每使用一次均要洗涤。
化学试题5 几种固体物质的鉴别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4年5月日化学试题6 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实验用品:量筒(10mL)胶头滴管烧杯(盛放、清洗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蒸发皿(2个)玻璃棒酒精灯试管架石棉网试管刷饱和氯化钠溶液(细口瓶)火柴废液缸(贴标签)抹布卫生纸实验步骤:1. 量取5mL的氯化钠溶液。
2. 倒入蒸发皿中并加热。
3. 蒸发完毕,将蒸发皿取下放在石棉网上。
4. 洗涤上次考生的蒸发皿(注意:刚加热完的蒸发皿不要清洗)。
5. 洗涤仪器,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实验说明:1. 注意安全。
2. 蒸发到有晶体析出即可。
3. 不需要洗涤本次蒸发皿,以防烫伤或炸裂蒸发皿。
化学试题6 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考试日期:2014年5月日化学试题7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组装实验用品:大试管(2支)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烧杯(盛有水)小烧杯(50mL)水槽(装水)酒精灯毛玻璃片集气瓶试管架药匙大烧杯(盛放剩余高锰酸钾,贴标签)铁架台(带铁夹)托盘天平镊子高锰酸钾(广口瓶)2张白纸(10 cm×10cm)棉花纸条抹布卫生纸实验步骤:1.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称量3克高锰酸钾。
3.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先用药匙,后用纸槽),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4.放置酒精灯,并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试管。
5.在水槽中倒扣一瓶装满水的集气瓶。
6.将高锰酸钾倒入指定容器。
7. 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实验说明: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若不成功可申请更换仪器。
2.实验不需要加热,只要将酒精灯放入适宜的位置即可。
3.不需要洗涤仪器,水槽中的水不要倒掉,只要放回原位即可。
化学试题7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组装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考试日期:2014年5月日化学试题8 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并探究其反应实验用品:量筒(50 mL、10 mL各1个)烧杯(100mL)小试管(2支)胶头滴管烧杯(盛放、清洗胶头滴管)玻璃棒试管刷酚酞溶液稀盐酸(用滴瓶、30 mL浓盐酸配成1000 mL、无标签)氢氧化钠溶液(4g配成1000mL、无标签)废液缸(贴标签) 抹布卫生纸实验步骤:1.取少量待测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并将结论告知老师。
2.选用合适量筒,取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
3. 滴加酚酞溶液2—3滴。
4. 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红色恰好褪去。
5. 写出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洗涤仪器,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实验说明:1. 注意仪器的洁净,否则可能对现象产生影响。
2. 酚酞溶液滴加2—3滴即可。
3. 实验后的液体一定要倒入指定的废液缸。
化学试题8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并探究其反应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考试日期:2014年5月日化学试题9 探究呼出气体成分和空气中气体成分的区别实验用品:集气瓶(4个)毛玻璃片(4个)透明玻璃片(2个)酒精灯玻璃弯管(或吸管)水槽试管刷澄清石灰水废液缸(贴标签)火柴细木条(笤帚枝)抹布卫生纸实验步骤:1. 将两个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
2. 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3. 向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约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盖上毛玻璃片振荡。
4. 观察现象,将得出的结论告知老师。
5. 写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用点燃的木条分别伸入另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中。
7. 观察现象,将得出的结论告知老师。
8. 向一透明玻璃片上呼气,与另一透明玻璃片对比。
9. 观察现象,将得出的结论告知老师。
10. 洗涤仪器,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实验说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中有少量的水不扣分。
化学试题9 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气体成分的区别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4年5月日化学试题10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用品:小试管(3支)镊子胶头滴管试管架坩埚钳试管刷烧杯(回收铁钉、铜丝,贴标签)稀盐酸铁钉(4 cm)铜丝(2根与铁钉等长、约等粗)镁条(2—3cm)滤纸废液缸(贴标签)砂纸抹布卫生纸实验步骤:1. 用砂纸打磨铁钉、铜丝、镁条(手拿),观察颜色和光泽,告知老师。
2. 用坩埚钳夹取一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3. 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放入铜丝、铁钉、镁带。
4. 依次向上述三支试管中倒入约等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告知老师。
5. 对比三支试管中的现象,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顺序并告知老师。
6. 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将实验后的铜丝、铁钉洗净擦干,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8.洗涤仪器,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实验说明:1. 注意安全。
2. 稀盐酸取少量,有现象即可。
化学试题10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4年5月日化学试题11 探究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实验用品:小试管(4支)烧杯(100mL)玻璃棒药匙稀盐酸(滴瓶)紫色石蕊溶液(滴瓶)氯化钠固体蒸馏水废液缸(贴标签)抹布卫生纸实验步骤:1. 稀盐酸中含有哪几种粒子(写符号)。
2. 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3.猜想:盐酸中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写符号)。
4.取少量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
该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是(写符号)。
5.向步骤“4”的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搅拌,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说明水分子和氯离子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从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6.洗涤仪器,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实验说明:1. 药品取少量。
2. 一定要保持仪器的洁净,否则可能对现象产生影响。
化学试题11 探究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评分细则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4年5月日实验用品:烧杯(100mL)烧杯(回收铁钉)量筒(50mL)胶头滴管烧杯(盛放、清洗胶头滴管)托盘天平(200g)镊子试管刷铁钉硫酸铜溶液砂纸废液缸(贴标签)2张白纸(10cm ×10cm)抹布卫生纸实验步骤:1. 用量筒取20 mL硫酸铜溶液加入100 mL烧杯中。
2. 称量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打磨后的铁钉的总质量,并记录所称质量m= g。
(铁钉放在烧杯外面称量)13. 用镊子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