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1128]《化学(一)》作业答案讲解
- 格式:docx
- 大小:33.52 KB
- 文档页数:12
2016 西南大学【 1128】《化学分析(一)》61、 绝对误差: 答案:指测量值与真值 (真实值 )之差 62、 精密度: 答案: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63、H 2SO4 (c1)+HCOOH( c2)水溶液的质子平衡式 。
答案: [H + ] = [OH -]+[HCOO-]+2 c1 64、 用Fe3+滴定 Sn2+ ,若浓度均增大10 倍,则滴定突跃(指增加、减少几个单位或不变)。
答案: 不改变65、 用淀粉作指示剂,直接碘量法可在滴定前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间接碘量法在近终点时加入, 以蓝色为滴定终点。
答案:出现;消失66、 缓冲溶液的作用是 答案:调节溶液的酸度67、 测定一物质中某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 59.82 ,60.06 , 59.86 , 60.24 。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
答案:0.26%; 0.33%68、 准确度高低用衡量,它表 示。
精密度高低用衡量,它表示 。
答案: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偏差;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69、用淀粉作指示剂,直接碘量法可在滴定前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间接碘量法在近终点时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
答案:出现;消失70、浓度均为 1.0 mol/L HCl 滴定 NaOH 溶液的滴定突跃是 pH=3.3~10.7 ,当浓度改为 0.010mol/L 时,其滴定突跃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3~8.771、 HPO 4 2-的共轭碱是;共轭碱是。
答案:PO4 3-; H 2PO 4 -72、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各单次测定的偏差之和应为;而平均偏差应,这是因为平均偏差是。
答案:0;不为 0;各偏差绝对值之和除以测定次数73、 0.05020 是位有效数字, pH=10.25 是位有效数字。
答案:4;274、用 Fe3+滴定 Sn 2+,若浓度均增大10 倍,则在化学计量点前0.1% 时电极电位,在化学计量点后电极电位( 指增加、减少或不变 )。
一、选择题1.某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E表示过渡状态的平均能量B.E b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C.该反应的△H=-(Ea-Eb)kJ/molD.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增大反应速率答案:C【详解】A.根据图示,E表示过渡状态的平均能量,故A正确;B.根据图示,Ea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b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故B正确;C.焓变=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所以该反应的△H=(E a-E b)kJ/mol= -(E b-E a)kJ/mol,故C错误;D.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故D 正确;选C。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高压有利于工业上合成氨C.打开汽水瓶时,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D.H2(g)、I2(g)、HI(g)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答案:D【详解】A.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会抑制氯气的溶解,使平衡逆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正确;B.合成氨的反应是气体计量数减小的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高压有利于工业上合成氨,B正确;C.汽水瓶中存在碳酸的分解反应,打开汽水瓶,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正确;H g+I g=2HI g,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不变,故平衡移动不受压强影D.平衡()()()22响,不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答案选。
3.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 2(g)+O 3(g)⇌N 2O 5(g)+O 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BCD升高温度,正反应方向平衡常数减小0~3s 内,反应速率为:v(NO 2)=0.2mol·L -1·s -1t 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仅改变x ,则x 为c(O 2)A .AB .BC .CD .D答案:B 【详解】A .由图可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是向吸热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平衡常数增大,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0-3s 内,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化量=1mol/L-0.4mol/L=0.6mol/L ,故v (NO 2)=0.6/L3smol =0.2mol ·L -1·s -1,故B 正确; C .t 1时刻,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不能是增大压强,只能是使用催化剂,但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故C 错误; D .达平衡时,仅增大c (O 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转化率降低,由图可知,二氧化氮的转化率随x 增大而增大,x 可以代表O 3浓度、压强,故D 错误; 答案为B 。
2016西南大学【1128】《化学分析(一)》61、绝对误差:答案:指测量值与真值(真实值)之差62、精密度:答案: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63、H2SO4 (c1)+HCOOH(c2)水溶液的质子平衡式。
答案:[H+] = [OH-]+[HCOO-]+2c164、用Fe3+滴定Sn2+,若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跃(指增加、减少几个单位或不变)。
答案:不改变65、用淀粉作指示剂,直接碘量法可在滴定前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间接碘量法在近终点时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
答案:出现;消失调节溶液的酸度67、测定一物质中某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59.82,60.06,59.86,60.24。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
答案:0.26% ;0.33%68、准确度高低用衡量,它表示。
精密度高低用衡量,它表示。
答案: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偏差;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69、用淀粉作指示剂,直接碘量法可在滴定前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间接碘量法在近终点时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
答案:出现;消失70、浓度均为1.0 mol/L HCl滴定NaOH溶液的滴定突跃是pH=3.3~10.7,当浓度改为0.010mol/L时,其滴定突跃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3~8.771、HPO42-的共轭碱是;共轭碱是。
答案:PO43-;H2PO4-72、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各单次测定的偏差之和应为;而4;274、用Fe3+滴定Sn2+,若浓度均增大10倍,则在化学计量点前0.1%时电极电位,在化学计量点后电极电位 (指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不变;不变75、已知磷酸的p K a1=2.16,p K a2=7.21,p K a3=12.32。
若用0.10mol/L的HCl溶液滴定0.10 mol/L的Na3PO4溶液,则滴定到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体系的pH答案:pH=9.7276、为保证滴定分析的准确度,要控制分析过程中各步骤的相对误差0.1%,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差减法称量试样的质量应,用50mL滴定管滴定,消耗滴定剂体积应答案:≥0.2g; _≥20ml77、用高锰酸钾法测定Ca2+时,所属的滴定方式是答案:间接滴定78、使用佛尔哈德时,滴定体系的酸度不能太低,原因是答案:酸度太低时;Fe3+会发生水解79、精密度用表示,表现了测定结果的。
解释"场效应"1.是由于取代基的大小和形状引起分子中特殊的张力或阻力的一种效应。
2.由于原子或集团电负性的影响沿着分子中键传导,引起分子中电子云按一定方向转移或键的极性通过键链依次诱导传递的效应。
3.分子中原子之间相互影响的电子效应,不是通过键链而是通过空间传递的效应4.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联接的方式和次序。
2、解释"空间效应"1.由于原子或集团电负性的影响沿着分子中键传导,引起分子中电子云按一定方向转移或键的极性通过键链依次诱导传递的效应。
2.是由于取代基的大小和形状引起分子中特殊的张力或阻力的一种效应。
3.分子中原子之间相互影响的电子效应,不是通过键链而是通过空间传递的的效应。
4.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的方式和次序。
3、解释"诱导效应":1.是由于取代基的大小和形状引起分子中特殊的张力或阻力的一种效应。
2.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的方式和次序。
3.在分子构造、构型确定的基础上因为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
4.由于原子或集团电负性的影响沿着分子中键传导,引起分子中电子云按一定方向转移或键的极性通过键链依次诱导传递的效应。
判断题4、C=C不能发生亲核加成1. A.√2. B.×5、烯烃的硼氢化反应得到反Markovnikov(马氏)规则的产物。
1. A.√2. B.×6、在烯烃与卤化氢的加成反应中,卤化氢的活性顺序为:HI > HBr > HCl。
1. A.√2. B.×7、自由基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电子的中性物种1. A.√2. B.×8、典型的E2反应,新键的生成和旧键的断裂是协同进行的1. A.√2. B.×9、内消旋体是混合物1. A.√2. B.×10、亲电试剂是提供电子的反应物。
1. A.√2. B.×11、“邻基参与”是在亲核取代反应中,取代基能够与反应中心形成过渡态或中间体,从而影响反应的进行。
一、解答题1.回答下列问题:(1)在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俯视给量筒里的的液体读数:______。
(2)如下图所示,请回答:①在连接b与d时,使d较易与b连接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②采用e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把手烫伤失火读数偏大用水润湿压破试管(或把手弄伤)【解析】(1)①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会造成把手烫伤的后果,因此不能用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应该用试管夹夹住。
故填:把手烫伤②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可能会使酒精漏出来,遇到明火被点着而发生火灾。
故填:失火③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平视量筒的凹液面最低处,然后读出数值;若俯视量筒里的的液体,则读数偏大;故填:读数偏大(2)①在连接b胶皮管与d导管时,使d导管较易与b胶皮管连接的措施是用水润湿。
故填:用水润湿②采用e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压破试管(或把手弄伤)。
故填:压破试管(或把手弄伤)。
2.在中学化学定理实验中,经常要用量筒来量度液体体积。
(1)由于实验者观察方法不正确,会造成所量取液体的体积或读出的体积数值存在误差。
读数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量筒的使用经常分为两种情况:①对一定体积的溶液进行读数. 如图甲所示,正确的读数为____________,俯视读数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乙所示,若需要取 95mL 水,最好选用____________mL 的量筒,____________进行量取,若读数时仰视刻度,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 95mL。
[0080]《高等有机化学》2[论述题]请列举根据反应中原料和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有机反应分类类型参考答案:有机反应也有按照原料和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把几乎所有的有机反应分成六类,分别是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重排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几种反应类型的结合[论述题]请列举典型的反应中间体,并说明其特点。
参考答案:请参考教材74-90页。
[论述题]请简述根据反应中键断裂及其形成方式不同的反应分类及其特点参考答案:有机反应的数目和范围十分庞大,根据反应中键的断裂及形成方式可将有机反应分为:自由基反应、离子反应和分子反应。
任何反应都有键的断裂和/或键的形成,若化学键断裂的方式是每个碎片各有一个电子,则形成自由基(或称游离基),称之为均裂。
自由基性质非常活泼,能继续引起一系列反应。
自由基反应一般在光、热或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
若化学键断裂的方式是一个碎片上有两个电子,另一碎片上没有电子,称之为异裂。
有机化合物由碳-碳键异裂可产生碳正离子、碳负离子。
碳正离子、碳负离子都是有机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活泼中间体,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往往在生成的瞬间就参加反应。
由共价键异裂产生离子而进行的反应称为离子型反应。
离子型反应一般在酸或极性物质催化下进行。
近几十年来,人们在有机反应中又发现某些反应,不受溶剂极性的影响,不被酸或碱所催化,亦不受引发剂的影响。
反应时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是经过多中心环状过渡态协同地进行。
这类反应属于分子反应,又称为周环反应或称协同反应。
[论述题]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强弱,并予以解释。
(1) HOCH2CH2COOH和CH3CH(OH)COOH(2) 对硝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3) a. ClCH2COOH b. CH3COOHc. FCH2COOHd CH2ClCH2COOH e. CH3CHClCOOH(4) CH3COCH2COCH3和CH3COCH2CO2C2H5参考答案:(1)α-羟基丙酸的酸性比β-羟基酸的强;羟基的吸电子效应随着距离的增长而作用迅速减弱;(2)对羟基苯甲酸的酸性比对硝基苯甲酸的弱;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其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方向一致,羟基有-I和+C效应,一般取代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方向不一致的时候,往往以共轭效应为主,羟基总的来看是供电子的;(3)(c)>(a)>(e)>(d)>(b);(4)后者酸性较弱。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3.0分,共45.0分)1.以下溶液稀释10倍pH 改变最大的是A.0.1mol·L -1 NH4AcB.0.1mol·L -1 NaAcC.0.1mol·L -1 HAcD.0.1mol·L -1 HCl2.某些金属离子(如Ba 2+、 Mg 2+、Ca 2+等)能生成难溶的草酸盐沉淀,将沉淀滤出,洗涤后除去剩余的C 2O 42-后,用稀硫酸溶解,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与金属离子相当的C 2O 42-,由此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此滴定方式为( )。
A.直接滴定法B.返滴定法C.间接滴定法D.置换滴定法3.用EDTA 滴定金属离子时,一般要使用缓冲溶液,原因是()A.EDTA与金属离子作用后释放出氢离子B.酸效应C.共存离子效应D.副反应系数4.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Cl-时,应选用的指示剂为A.二甲基二碘荧光黄B.荧光黄C.甲基紫D.曙红5.在氧化还原反应的任一瞬间,氧化态和还原态都能迅速地建立平衡,其电极电位符合能斯特方程的电对称为()A.可逆电对B.不可逆电对C.对称电对D.不对称电对6.下列违反无定形沉淀的生成条件的是(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B.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C.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7.在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是( )A.在所测定的数据中有95%的数据在此区间内B.若再进行测定系列数据,将有95%落入此区间C.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95%D.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有95%8.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9.偏差是衡量( )A.精密度B.置信度C.准确度D.精确度10.浓度为c mol·L-1的Na2CO3溶液的物料平衡是()A.2[Na+]+[CO32-]=cB.[H2CO3]+ [HCO3-]+[CO32-]=cC.[Na+]=cD.2[Na+]=[CO32-]= c11.下面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0.1010x(25.00-24.80)/1.00000 ( )A.5位B.3位C.4位D.2位12.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弱酸时,若弱酸的Ka越小,则( )A.消耗的NaOH越多B.滴定突跃越大C.滴定突跃越小D.指示剂颜色变化越不明显13.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TE<0.1%)的条件是( )A.lgK MY≥6B.lgK MY'≥6C.lg(cKMY)≥6D.lg(cK MY')≥614.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NaOHB.K2Cr2O7C.HAcD.KHC8H4O415.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 )A.t检验法B.G-检验法C.F检验法D.F检验法加t检验法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1.共轭碱得到质子形成共轭酸,故HPO42-的共轭酸是H3PO4。
西南大学19秋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一)》课程代码:1128 学年学季:20192 注:92题无标准答案,不能接受请不要下载,下载既是接受。
单项选择题
1、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错误地将NaCl当成NH4Cl,属于()
A. 过失误差/【对】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不确定
2、在EDTA滴定中,溶液的pH越低,则Y(H)值越
始终不变
大/【对】
小
不确定
3、3600有()位有效数字
无限
不确定/【对】
2
4
4、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
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对】
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
5、H2O的共轭酸是
OH-
H2
O2-
H3O+/【对】
6、e有()位有效数字
2
4
不确定
无限/【对】
7、下列有利于形成晶形沉淀的条件是( )。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书后习题答案P9 1.1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1、糖类物质对人类生活有重要意义,可引导学生从人类的衣、食、住、行和人体健康等方面去讨论。
2、可从每天吃的主食(面食、大米、玉米等)和水果中列举。
3、纤维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可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
提示:1、3两题可引导学生结合生物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查阅相关资料,写成小论文或制成图文并茂的展板,放在教室中展示交流。
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扩展知识视野,认识化学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意义,化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4、不对。
糖尿病人由于体内糖代谢异常,要限制每天糖类物质的摄入量。
糕点中的面粉属糖类物质,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过多食用是有害的。
5、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C)A.淀粉B.葡萄糖C.纤维素D.乙酸P12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1、脂肪进入人体后,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
脂肪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高级脂肪酸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供机体需要。
多余的脂肪成为脂肪组织存在于皮下。
2、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有:供给人体热量;储存于脂肪细胞中相当于储存“能量”;作为人体所需的其他化合物如磷脂、固醇等的原料;必需脂肪酸还有促进发育、维持健康、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功能。
3、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重要影响。
由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固态,如羊油、牛油等动物油脂。
由不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在室温下呈液态,如花生油、豆油、菜子油、葵花子油、玉米胚芽油等植物油。
4、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的产物是什么?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5、(1)把油倒入盆中,油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容易氧化变质;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后,成分发生改变,食用后对人体有害。
西南大学(有机化学)单项选择题1、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氨基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葡萄糖3、4、E.5、6、下列方法中,()可以使糖的碳链增长。
佛尔递降法芦福递降法克利安尼氰化增碳法碳二亚胺法7、请对下列分子进行合理的切断,并写出其合成子()8、9、写出对氨基苯乙酮的结构()10、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的脂肪内,属于___萜化合物。
二单三四11、下列氨基酸中,()不属于必需氨基酸。
蛋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12、下列基团中____不能用来保护羟基THP(四氢吡喃基)对甲氧基苄氧基甲基p-MeOC6H4CH2OCH2―简写为 PMBM硅保护基,例如三乙基硅基(TES)苄基13、下列反应中,(Aldol 缩合反应)不属于周环反应。
14、判断题15、芳香胺的碱性比氨强。
A.√B.×16、乳糖用酸水解,得一分子 D 一半乳糖和一分子 D 一葡萄糖酸。
A.√B.×17、氨基酸的熔点很高,多数氨基酸受热分解而不熔融。
A.√B.×18、胺很容易氧化,特別是芳香胺,大多数氧化剂使胺氧化成焦油状的复杂物质,但是过氧化氢、过酸能使三级胺氧化为氧化胺。
A. √B. ×19、羧酸比酰卤、混合酸酐或活泼酯都活泼,因为一X,一 OR(R中有吸电子基),一OCOOR,都是比一OH 较好的离去基团。
A. √B. ×20、 Hinsberg 反应可用于分离鉴别一级胺、二级胺和三级胺。
A.√B.×21、喹啉、异喹啉是三级胺,具有碱性。
A.√B.×22、 Fehling 试剂或 Benedict 试剂常与醛糖及酮糖反应产生氧化亚铜红色沉淀,这类糖称为还原糖。
A.√B.×23、氨具有棱锥形的结构,氮用sp3 杂化轨道与三个氢的s 轨道重叠,形成三个sp3-s σ键,成棱锥体。
A.√B.×24、A.√B.×25、吡咯的α -、C β -C和 N 上均能发生质子化反应。
=================================================================================================== 1:[单选题]体现了化学的隐性价值的是()A: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B:丰富日用生活品C:开发新能源D:破除宗教迷信参考答案:D2:[单选题]人文主义的化学教育观的培养目标是A:化学英才B:具有基本化学科学素质的公民C:科学家D:教育家参考答案:B3:[判断题]化学是一门只重实验不重理论的科学。
参考答案:错误4:[填空题]21世纪学习观的四个教育支柱是、、、。
参考答案:1.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5:[论述题]举例说明化学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参考答案:1.社会发展的需求、个人发展的需求。
(案例略)6:[单选题]下列描述课程目标的词语中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A:死记硬背=================================================================================================== B:认识C:形成D:发现参考答案:A7:[单选题]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
A:教学科目B:教学进程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前三项都包括参考答案:D8:[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新教材具有的新功能()A:提供学生学习的范例B:引导学生对他人进行评价C:促进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D: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参考答案:B9:[填空题]在选择化学教育内容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趋向。
主要分为_____ 、_____ 两种课程观。
参考答案:学科中心课程观经验中心课程观10:[填空题]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必修包括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和_____ 。
简单题(共8题)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并加以解释?乙炔甲烷环戊二烯乙烯参考答案:酸性:环戊二烯> 乙炔> 乙烯> 甲烷;环戊二烯负离子具有芳香性,后三者杂化状态不同。
2.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并加以解释?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在水中和在气相参考答案:水溶液中酸性:(水)> 甲醇> 乙醇> 异丙醇> 叔丁醇;醇ROH的共轭碱RO-在水中的溶剂化效应越大酸性越强,甲基的存在阻碍溶剂化作用。
在气相:叔丁醇> 异丙醇> 乙醇> 甲醇;甲基在气相为吸电子基团,具有-I 效应。
3. 比较下列各组的碱性强弱,并从结构上予以解释。
参考答案:(1)苯胺中,N上孤电子与苯环p-π共轭,电子分散,接受质子能力降低,碱性变弱。
(2)OH是好的供电子基,NO2是强的吸电子基(3)苯胺中,N上孤电子与苯环p-π共轭,电子分散,接受质子能力降低,碱性变弱。
(4)吡咯中,N上的孤对电子与二烯共轭,形成芳香体系,因此接受质子的能力降低。
4. 比较下列各组羰基化合物的活性?①3,3-二甲基丁酮,1,1,1-三氯丙酮;②乙酸乙酯,乙酰氯;③环丁酮,环戊酮,3-戊酮参考答案:①②Cl3CCOCH3 > (CH3)3CCOCH3;③CH3COCl > CH3COOC2H5;④环丁酮> 环戊酮> 3-戊酮5. 试解释亲核加成反应中,ArCH2COR的反应活性为何比ArCOR高?参考答案:Ar直接与羰基-CO-相连时,羰基和芳环共轭使羰基碳的正电荷离域分散,使羰基碳正电性减少,活性降低。
在ArCH2COR中,Ar与羰基无共轭效应,只有吸电子诱导作用,增加羰基碳正电性。
故加速亲核加成反应进行。
6. 下列羰基化合物分别与亚硫酸氢钠溶液加成,哪一个反应速率最快?哪一个最慢?为什么?①CH3COCH2CH3②HCHO ③CH3CH2CHO参考答案:反应速率:② >③ > ①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其速率主要由空间效应决定。
2024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化学高一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氨水滴入到FeCl3溶液中:Fe3++3OH-=Fe(OH)3↓B.铜片跟氯化铁溶液反应:2Fe3++3Cu=3Cu2++2Fe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D.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Fe+2Fe3+=3Fe2+2、一定量的Cu粉与浓H2SO4共热产生SO2气体的体积为2.24 L(标准状况下),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加入Cu的质量为6.4 gB.加入的浓H2SO4中含溶质0.2 molC.加入Cu的质量大于6.4 gD.加入浓H2SO4中含溶质多于0.2 mol3、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与5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溶液是()A.5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B.10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C.25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D.50 m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5、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位素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B.小苏打、苏打、大苏打(Na2S2O3)C.12C、13C、14C D.盐酸、次氯酸、高氯酸(HClO4)6、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
一、选择题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单质钠与水的反应:Na+H 2O=Na ++OH -+H 2↑B .过量NaHSO 4溶液与少量Ba(OH)2溶液反应:H ++SO 24-+Ba 2++OH -= BaSO 4↓+H 2O C .含等个数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 2++2OH -+NH 4++HCO 3-=BaCO 3↓+NH 3·H 2O+H 2OD .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a 2++CO 2+H 2O=CaCO 3↓+2H +答案:C【详解】A .单质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22Na+2H O=2Na +2OH +H ↑,A 项错误;B .过量NaHSO 4溶液与少量Ba(OH)2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2+-4422H +SO +Ba +2OH = BaSO +2H O ↓,B 项错误;C .含等个数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433322Ba +2OH +NH +HCO =BaCO +NH H O+H O ↓⋅,C 项正确;D .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D 项错误; 答案选C 。
2.高铁酸钾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②是歧化反应,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3O 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高铁酸钾作净水剂的原因之一是其还原产物Fe 3+与水作用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B .步骤②中反应每消耗1个Cl 2分子,转移1个电子C .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 3O 4+26H ++-3NO =9Fe 3++NO 2↑+13H 2OD .由图知,氧化性:KClO >K 2FeO 4答案:C【详解】A .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Fe 3+与水作用生成的Fe (OH) 3胶体具有吸附性,A正确;B.步骤②中反应为Cl2+2OH-=Cl-+ClO-+H2O,每消耗1 mol Cl2,氯元素化合价0价变化为+ 1价和-1价,电子转移1 mol电子,B正确;C.步骤③中反应是稀硝酸和磁铁矿中的亚铁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气体为NO,反应NO=9Fe3++NO2↑+14H2O,C错误;的离子方程式为:3Fe3O4+28H++-3FeO+3Cl-+5H2O,由于氧化剂的氧化性大D.步骤④中发生的反应2Fe3++3ClO-+10OH-=22-4于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KClO>K2FeO4,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西南大学化学基础填空解答题1、粘度是流体流动过程的物性之一,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本题参考答案:下降升高2、粘度的单位为Pa·S跟 p或cp之间的关系是()本题参考答案:1cp=1×10-2 p=1×10-3Pa·S3、化工生产过程中两个衡算是()和()本题参考答案:物料衡算能量衡算4、化工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化工反应器统称为()本题参考答案:“三传一反”5、双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愈大,在x-y图中的平衡曲线愈远离()本题参考答案:对角线6、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和塔底()本题参考答案:液相回流、上升蒸气7、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因此,()是强化对流传热的重要途径本题参考答案:滞流内层、减薄湍流内层的厚度8、当流体在圆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其摩擦阻力系数为0.3164Re-0.25,摩擦阻力与()和Re有关;当流体在圆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其摩擦阻力系数为()本题参考答案:管路粗糙度,64/Re9、简述精馏原理及恒摩尔流假定。
连续精馏流程主要由哪些组成?各段主要作用是什么?实现精馏定态操作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本题参考答案:答题要点:1)精馏原理:精馏是利用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过程。
2)恒摩尔流假定是指在精馏塔的精馏段和提馏段内,本段内各板上升蒸气摩尔流量相等,下降液体摩尔流量相等,但两段之间不一定相等。
意义是精馏的计算都是以恒摩尔流为前提的,这样可简化精馏计算。
3)连续精馏中,精馏塔以加料板为界分为两段,精馏段和提馏段。
1、精馏段的作用:加料板以上的塔段为精馏段,其作用是逐板增浓上升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
2、提馏段的作用:包括加料板在内的以下塔板为提馏段,其作用逐板提取下降的液相中易挥发组分。
3、塔板的作用:是供气液两相进行传质和传热的场所。
每一块塔板上气液两相进行双向传质,只要有足够的塔板数,就可以将混合液分离成两个较纯净的组分。
1、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1.电化学法2.色谱法3.沉淀重量法4.光谱法2、下列是3位有效数字的是1. 2.10002. 1.0053. 1.10504. 1.003、H2O的共轭酸是1. OH-2. H23. O2-4. H3O+4、EDTA的配位原子是1. A. 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2.氮原子3.碳原子4.氧原子5、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若浓度均增加10倍,在化学计量点时,pM的变化趋势是1.增大0.5单位2.减小0.5单位3.增大1单位4.减小1单位6、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是( )1.冷水2.含沉淀剂的稀溶液3.热的电解质溶液4.热水7、吸附指示剂法测定卤素离子,终点颜色是( )1.微红色2.砖红色3.依赖于指示剂4.黄绿色8、对于酸碱指示剂,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1.指示剂本身是一种弱酸2.指示剂本身是一种弱碱3.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的pH有关4.指示剂的变色与其KHIn有关9、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1.进行仪器校正2.增加测定次数3.认真细心操作4.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10、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1.相对平均偏差2.相对误差3.绝对偏差4.平均偏差11、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将钙沉淀为草酸钙,在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1. Ca/CaO2. CaC2O2/Ca3. Ca/CaC2O24. Ca/CaCO312、下列因素中可以使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变小的是( )1.增加氢离子浓度2.增大EDTA的浓度3.增大金属离子浓度4.减小EDTA的酸效应系数13、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不包括( )1.溶液温度2.离子强度3.指示剂的用量4.滴定方式的不同。
2016西南大学【1128】《化学分析(一)》61、绝对误差:答案:指测量值与真值(真实值)之差62、精密度:答案: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63、H2SO4 (G)+HCOOH( C2)水溶液的质子平衡式。
答案:[H + ] = [OH -]+[HCOO ]+2c i64、用Fe3+滴定Sn2*,若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跃(指增加、减少几个单位或不变)。
答案:不改变65、用淀粉作指示剂,直接碘量法可在滴定前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间接碘量法在近终点时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
答案:出现;消失66、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答案:调节溶液的酸度67、测定一物质中某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 : 59.82,60.06,59.86,60.24。
贝U 相对平均偏差为________________ ;相对标准偏差为。
答案:0.26% ; 0.33%68、准确度高低用衡量,它表示。
精密度高低用衡量,它表示。
答案: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偏差;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69、用淀粉作指示剂,直接碘量法可在滴定前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间接碘量法在近终点时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
答案:出现;消失70、浓度均为1.0 mol/L HCI滴定NaOH溶液的滴定突跃是pH=3.3~10.7,当浓度改为0.010moI/L时,其滴定突跃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
答案:5.3〜8.771、HPO 42-的共轭碱是;共轭碱是。
答案:PO43-;H2PO4-72、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各单次测定的偏差之和应为 _____________ ;而平均偏差应,这是因为平均偏差是。
答案:0;不为0;各偏差绝对值之和除以测定次数73、0.05020是位有效数字,pH=10.25是位有效数字。
答案:4 ;274、用Fe3+滴定Sn2+,若浓度均增大10倍,则在化学计量点前0.1%时电极电位____ ,在化学计量点后电极电位(指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不变;不变75、已知磷酸的pK ai=2.16,pK a2=7.21,pK a3=12.32。
若用0.10moI/L 的HCI 溶液滴定0.10 mol/L的Na3PO4溶液,则滴定到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体系的pH答案:pH=9.7276、为保证滴定分析的准确度,要控制分析过程中各步骤的相对误差0.1%,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差减法称量试样的质量应,用50mL滴定管滴定,消耗滴定剂体积应—案:> 0.2g; _ > 20ml77、用高锰酸钾法测定Ca2+时,所属的滴定方式是答案:间接滴定78、使用佛尔哈德时,滴定体系的酸度不能太低,原因是答案:酸度太低时;Fe3+会发生水解79、精密度用表示,表现了测定结果的。
越小说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越高,所以的大小是衡量精密度高低的尺度。
答案:偏差;彼此的吻合程度;偏差;偏差80、用Ce(SO4)2标准溶液滴定FeSO4(滴定反应Ce4 + +Fe2+ =Ce3 + +Fe3 + ),当滴定至99.9%时溶液的电位是____________ 伏;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是 ____________ 伏;滴定至100.1%又是_____________ 伏。
(已知E Fe3 + /Fe2 + =0.80V; E Ce4 + /Ce3+ =1.60V )答案:0.86 ;1.06 ;1.2681、法扬斯法测定CI-时,在荧光黄指示剂溶液中常加入糊精,其目的是保护答案:胶状沉淀82、已知lgK (FeY)=14.32, pH=3.0 时,Iga Y(H)=10.60,因此在pH=3.0 的溶液中,Fe2+______ 被EDTA准确滴定。
(能或者不能)答案:不能83、20mL 0.1mol/L 的HCI 和20mL 0.05mol/L 的Na 2CO3混合,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答案:2[H2CO3]+ [HCO 3-]+[H +]=[OH -]84、e为_____ 位有效数字;100.0035为_______ 位有效数字无限;四85、 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 _____________ 、答案:铬酸钾、铁矶铵86、 各种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可用来衡量. 答案:缓冲容量87、计算O.lmol :L-1 NaOH 滴定O.lmol 匕1 HAc 的终点误差。
⑴滴定至pH=9.0 ; (2)滴 定至pH=7.0答案:^=0,12=0.05 moLL-i,所以心(1)滴定至 pH=9.0+= -0.6%88、 计算 AgCl 在0.10 mol L-1的HCl 溶液中的溶解度。
已知:Ag+与 Cl-络合物的 lgb1=3.04、lgb2=5.04、lgb3=5.04、lgb4=5.30, Ksp(AgCl) =1.8 X10-10TE =I [OH ]flxlQ-5.0.05lxlO p1.7xl05 +1X10-91x100% 二+ 0.02%xlOO%1x10”k 0.05IxlO'7L7X 10_54-1X 10-7xlOO%弧如=1+俎cr]+QJci 丁十屁0寸+戸4口丁=1十10二*1+105.*2 十 105 m + 10i3M +' =io 313+J= 24xlO^(mol-L 4>89、已知Zn2+-NH3溶液中,锌的分析浓度为 0.020 mol L-1,游离氨的浓度[NH3]=0.10mol L-1,计算溶液中锌-氨配合物各型体的浓度。
Igb1~lgb4: 2.27, 4.61, 7.01, 9.06,答案:3 二3-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 贰 1+A [NH 3 1+[NH 3 ]2+ A[NH 3 ]3 + A [NH 3 f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 10^w1+102 27 X io -1 +10461 X io -2 + 1O 701 xio^ +10906 xio -4 3严 〃N (NH3产=&0i[NH3]=lO®SiO 丄Lx 10-1 = 10-3® d心二 3 中=&/% [NH 3Y= 10-5 lOx 104-61 x 10-210-3-49^沁汀總NH 代呎叭曙%檢◎別NH 严吹。
4"[Zn 2+]=i5()c=l 0-510xO .020 =1.59><10_7 mol-L [Zn (NH 3)J 2= ^c =io-3 g3xO.O2O =2.96xI0-6mol — [Zn (NH 3)2] 2+= <^c=10-249x0.020 =6.47^10 5 mol-L 1^ [Zn (NH 3)3] 2"= ^r =10-i ^x0.02O =L63xlO*3 moLL4+,[Zn (NH 3)4] 2+=卸尸 10如9“ 020 =1 ・82d0「2 mol L 1^j5=[Ag^] =心[cr]K 埠*心如[cr]L8X 1O _LO X 1O 313OJO90、计算在pH = 3.0 时,cEDTA = 0.01 mol L-1时Fe3+/ Fe2+电对的条件电位。
解:查得:IgK FeY- = 25.1 , lgK FeY2- = 14.32 , E Fe3+/ Fe2+=0.77V叫r =1 + [Y]K F 沖=1 + 10-皿心=10172 务讪=1 + [Y%Y 一 =l + 10—=10^1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贝h 卩趴二必 1 Fe 2. + 0.059 lg= 0 J7+ 0 ()59ig — = 0.13 (V) +饪尹(Y)1091、 用 0.200mol/L NaOH 滴定 0.200mol/L HCI-0.200mol/L HAc 混合溶液中的 HCI ,问计 量点是的pH 是多少?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的终点误差为多少?已知: HAc 的Ka=1.8x10-5答案:IH+ ]= T C K? = 7o,OlOOxl,8xl (r 5 = 1.34X 10心 二> pH = 337心92、下列各种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 免方法。
① 砝码受腐蚀: ②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④ 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答案:[Y] =c Y|Q 10.60TE% =(AL]_[H +~0.100~0.01X L8xl0~5 L8xlO -5 +1O -5-7 -1O _35;0.100x 100^6 = 1.43%OJOOxlOO%⑤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①砝码受腐蚀:答案:①砝码受腐蚀:答: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答: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答: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答: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答: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93、确定络合滴定最高酸度、最低酸度以及最佳酸度的依据是什么?答案:①滴定剂EDTA存在酸效应;酸度太高,丫的酸效应太大,条件稳定常数较小,pM突跃小,终点误差大,因此,要控制酸度的上限值。
准确滴定的条件:log K'MY。
络合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使用有合适的酸度范围;②金属离子与0H-会发生副反应,甚至生成沉淀而影响络合滴定。
大多金属离子,在酸度过低的情况下易发生水解甚至形成Mn (OH) n沉淀,也会使条件稳定常数降低,因此,络合滴定过程中需控制一个最低酸度。
最低酸度是防止生成沉淀M(OH) n沉淀的最低酸度③从滴定反应考虑,在pH低〜pH高范围内进行滴定,可以达到一定的值而又不致生成沉淀但滴定的终点误差不仅决定于log K'MY值,还与DpM值有关.由于EDTA和指示剂的酸离解常数不同,a Y(H)和随pH值变化的速率不同,导致pMsp和pMep随pH值变化的速率不同,两变化曲线相交一点,此点所对应的pH值即为用指示剂确定终点时滴定的最佳酸度94、下列试样①NH4CI、②BaCl2、③KSCN、④Na z CO s+NaCI、⑤NaBr,如果用银量法测定其含量,用何种指示剂确定终点的方法为佳?为什么?无95、某学生进行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请指出错误之处并纠正A.取一支碱式滴定管,B.用蒸馏水洗净,C.即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D.记录液面刻度读数,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F.置于经标准酸液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G.加入适量蒸馏水,H.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I.滴定时边滴边摇动,J.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K.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L.记录液面刻度读数,M.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溶液体积为22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