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电脑上网看世界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五课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小学地方课程教案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2018年3月2日课题5 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内容P37课型:1、知识与技能学生应知道网络的用途,了解网络的危害,并学会健康合理上网。
2、过程与方法学生应能够自我约束,健康合理上网,提高使用网络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学生应正确对待网络,抵制网络不良诱惑,健康上网。
目标: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了解网络的用途,学会健康合理上网。
教学内容:1、导入XXX家里来了一个新的朋友,叫互联网,这个朋友为他们家人提供了许多方便。
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说一说:网络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哪些用途?2、新授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记录自己和小组成员使用网络的用途。
小组讨论后,通过了解一些社交软件的功能,学生更多地了解信息交流的工具及用途。
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这些软件和工具。
填一填,通过表格填写,从新闻、课外知识、研究辅助资源、日常生活、娱乐等方面帮助学生总结网络用途。
老师让学生辨识哪些网络用途适合小学生,哪些不适合小学生,让学生了解不当使用网络有哪些危害。
小记者采访几位同学,了解其他同学如何使用网络。
3、练学生读一读《网络使用公约》并按照公约的要求督促自己合理使用网络。
4、总结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研究体会,从而了解自我、保护自我、塑造自我。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教学辅助软件时间:导入:5分钟新授:15分钟突破小组合作:15分钟练:5分钟小结:领导复案优点:教学内容全面,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的用途和危害,学会健康合理上网,并培养自我约束能力。
缺点:教学内容可能过于简单,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深入的探讨。
第五课轻轻松松来上网(2016年3月28日)上课时间: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上网浏览网站,查看图文资料的学习活动,达到以下目标:1.认识IE浏览器,了解超链接。
2.掌握浏览网站的基本操作方法。
3.感受因特网的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IE浏览器教学难点访问网站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体委带队有秩序地进入微机室。
教学过程课前3分钟内容:中国著名旅游景点: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
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
史称天下九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
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
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网上都有些什么?下面跟着老师一起上网浏览信息吧!二、启动IE浏览器一般情况下,启动IE浏览器软件后,计算机会自动访问一个网页并把网页显示在窗口中;同时地址框中会显示与网页对应的网址。
1.教师演示讲解。
2.学生试操作。
三、访问网站1. 教师演示讲解:因特网上的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网址,启动浏览器后,在地址框里输入网址并敲回车皱起这,就可以访问相应的网站了。
2.学生试操作。
四、浏览网站教师讲解:1.输入网址时,可以不输入http://,IE浏览器会自动在输入的字符前加上它。
2.浏览主页时,鼠标指针移到一些文字、图片或按钮上时,会变成"手"形。
此时单击,就可以打开与之相连的网页。
3.浏览网页时,经常会遇到能够使鼠标指针变成手形的文字或图片。
单击这些文字或图片,可以调出与它们相连的网页。
之所以有这种操作效果,是因为制作时采用了一种叫做超链接的技术。
川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第一课、身边信息多又多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1、检索和整理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与同学交流,从别人那里获得"新信息2、按"流程"归纳一下"一日学习与生活",感知信息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事例明白信息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信息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明白信息的存在,感知信息的作用,领悟信息的含义。
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索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1、观看书上的图片,说说你所接受到的信息有哪些。
在学习中接受的信息;在看电视时接受的信息;在家里家长介绍的信息;放学经过的商业街充满信息;马路上的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等等。
二、信息的影响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P1,2的图示,整理一下身边的信息。
2、班内交流、举例说明几条信息,并说明处理方法。
三、信息的重要作用1、生想象和猜测图中的孩子获得了什么具体信息。
2、师归纳总结:信息的定义和种类。
(图形,图符,符号等等)四、信息的感知1、生看图P3说出自己得到的信息。
2、师小结,表扬,鼓励多种见解。
五、试一试1、师生交流,完成p4。
六、课后作业1、从10条不同的渠道收集10条信息,然后用画图地方法将它们分类。
2、看看自己能不能为身边的人(家人,朋友)传播几条信息。
第二课看看电脑室什么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
2、掌握正确的开关机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与讲解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发展探究精神。
重点:计算机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及开机、关机的正确操作。
难点:正确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都见过电脑,可是你了解电脑的每一个部分吗?这不,小博士和爸爸一大早就来到电脑城,买了一台电脑回家。
电脑来到新家,兴奋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信息技术《电脑上网看世界》教学反思三年级学生处在生活的世界,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和容量,是报纸、杂志、播送、电视无法相比的。
因此教学生学习如何利用网络浏览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对学生来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课的教学选得至关重要。
本节课学生初识了因特网,认识IE浏览器工具,并着重了解地址栏,学会在地址栏内输入网址,浏览网页,掌握IE浏览器中“前进”、“后退”按钮的使用。
并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谈谈如何安康上网,这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很重要。
本节课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网络很开心也很冲动,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能区分信息的真伪,同时,要让学生追求真、善、美,做到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信息意识,为他们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一个必要的根底。
本节课给学生讲的某些内容为了防止枯燥乏味,我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如我用带学生去旅游引入到网上去旅游,带学生到《中国雏鹰网》的家里去做客,认识它的网址,学生学得很快乐也掌握了网址的知识,学习效果较好。
2019最新人教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5课《用计算机看电影》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学会用“CD唱机”播放音乐。
2、学会用计算机播放影碟。
3、初步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
情感和价值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实践活动中理解计算机在娱乐方面的功能,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总结,建构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用多媒体辅助娱乐。
教学难点: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玩纸牌游戏复习鼠标单击、双击和拖动的操作打开纸牌游戏的路径:开始→程序→附件→娱乐→纸牌游戏。
(游戏的最终目的:将所有的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移到右上角的四个空位中,以A开头,接着是2、3、4……。
如下图所示:)二、用计算机听音乐用计算机不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欣赏动听的音乐、放映精彩的影碟。
我这里有一张CD唱片,大家仔细看看你的计算机,猜猜看,这张CD唱片应该放置在哪里才能让计算机读出里面的音乐文件呢?(出示计算机组成部件图,让知道方法的学生回答并做示范,演示如何将CD放入光盘驱动器,实时指导和点评。
)(分组练习:座位相邻的学生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6~8人)现在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张CD,请每个小组从我发的这张CD里选一首你们觉得最好听的歌曲,看谁选出来的歌最受欢迎!准备就绪后按顺序每个小组上来一人进行演示。
(各小组学生按照教材上P.39~41的“动手做”操作步骤自主实验,教师监控、指导)现在请各个小组准备好播放自己认为最好听的歌曲。
每听完一首歌,其他小组都要给这个小组选择的歌曲打分,满分是100分。
记住:小组里的同学必须商量好,分数必须填写到我发给你们的评分表格里。
(简单讲解评分表填写要求后,各小组播放自己选择的曲目。
播放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CD唱机窗口的按钮功能。
全部小组播放完毕后,教师收集评分表,并将分数录入Excel表格中,自动计算各组的平均得分。
)让学生做P.47练习1,并实时监控、指导和点评。
三、用计算机看VCD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小组挑选的歌曲最受欢迎!下面我们要学习如何用计算机看电影。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5课《用计算机看电影》教案年级:一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人教版(一、二年级起点)、【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材内容的定位与特点本课《用计算机看电影》是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中的重要一课。
这一课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在娱乐方面的功能,尤其是如何使用计算机观看电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知。
教材内容通常包括介绍计算机播放电影的基本步骤、常用的视频播放软件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
这些内容既具有实用性,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理解和操作。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计算机播放电影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学生能够掌握使用计算机中的视频播放软件播放电影的基本步骤。
-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并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播放软件。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计算机播放电影的界面和操作过程,理解计算机播放视频的基本原理。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亲手操作计算机播放电影,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技术的习惯。
-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计算机播放电影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演示如何使用计算机中的视频播放软件播放电影。
3. 讲解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4.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播放电影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播放电影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亲手操作计算机播放电影,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电影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地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孩子们来说,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将要讲述的是四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第5课的内容解析。
【正文】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一词的发明可追溯到195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小巧精密,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可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网络的基本原理,培养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二、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很高,掌握基本的Windows系统操作技能会对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掌握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文件的打开、保存、复制、粘贴等操作。
三、Word文档处理技能的掌握Word文档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文档类型之一,通过学习本节课程,孩子们可以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编辑操作和格式设置技巧,如文字的插入、删除、修改、字体格式的设置、插入图片等操作。
四、网络的基本应用技能网络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可以了解网络的基本应用技能,如浏览网页、查阅资源、发送邮件等,为日后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总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学好信息技术是孩子们今后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计算机、网络和Windows系统的基本知识,也可以掌握Word文档处理技能和网络的基本应用技能,为日后在信息化社会中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看出,本节课程的内容涉及到很多关键的信息技术知识点,孩子们学好这节课程,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便利,更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五课快乐多的健康网络世界教学目标了解健康网络使用的重要性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学会健康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内容1.网络的好处与风险分享网络带来的便利和快乐提醒网络存在的风险和潜在危害2.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设置隐私权限和安全设置拒绝陌生人的好友申请3.健康使用网络资源发现并利用优质的学习和娱乐资源理智使用网络游戏和电子设备培养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沉迷网络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引入网络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网络的好处和风险。
2.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网络上获得的乐趣和快乐。
3.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网络存在的风险和潜在危害,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4.授课重点:详细介绍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如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设置隐私权限和安全设置、拒绝陌生人的好友申请等。
5.强化学习: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内容,提高实践能力。
6.学习资源利用:让学生自主发现并分享优质的学习资源,教导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有效学习。
7.提醒合理使用: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游戏和电子设备的潜在风险,培养理智使用的观念。
8.结合实际案例:通过真实的网络安全事件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养成健康上网的习惯。
9.总结回顾:复述本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保护个人隐私和健康使用网络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学生利用手册、讨论等方式回答相关问题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展现对保护个人隐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清华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5篇第一篇:清华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目录(清华版)第1单元新朋好友第1课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第2课扫雷大赛——鼠标的使用第2单元挑战自我第3课幸福家园——绘“直线”工具和“矩形”工具第4课椭圆世界——“椭圆”工具与文件保存第5课列车飞驰——图的复制与粘贴第6课漂亮花边——制“曲线”工具和“填充”工具第3单元十指神功第7课步入舞台——认识键盘第8课兄弟合作——主键盘手指分工第9课拯救苹果——字母输入第10课激流勇进——单词输入第4单元汉字当家第11课真诚帮助——初识智能ABC第12课快捷行动——词组的输入第13课欢歌笑语——整句的输入第5单元电脑探秘第14课全新视角——计算机的组成第15课工作之迷——计算机工作原理初步第16课智慧之源——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第1课芝麻开门教学目标:认识计算机,知道计算机外观的基本组成;能区分常见的计算机种类,并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计算机知识的欲望。
认识计算机桌面组成;认识鼠标,了解鼠标的四种操作,会进行单击、双击操作。
教材分析:面对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应用为引导,结合生活情境进行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本课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计算机操作,并尝试开机、使用鼠标,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是认识桌面和认识鼠标,难点是鼠标的四种操作。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引入:一个小友在星期天去了一趟电子城,在那里可长见识了,那里的叔叔教他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还给他介绍了计算机的一些常识。
二、新课1、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种类有很多,如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掌上计算机(掌上电脑)。
你知道这些不同种类电脑的优缺点吗?台式计算机常摆放在固定的位置,一般用于办公室、学校机房或家庭。
便携式计算机,又称为笔记本电脑,它轻便、小巧、可随身携带,对于经常外出的人来说,比较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