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2017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青岛版)
- 格式:docx
- 大小:21.26 KB
- 文档页数:3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数与代数:三峡工程(一)------小数乘法;三峡工程(二)小数除法;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2)空间与图形: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面积。
(3)统计与概率:绿色家园------统计。
(4)实践与综合应用:聪明的测量员;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
二、教材分析1、小数乘除法之间掺上了对称、平行与旋转的内容。
在以往的小数乘法教学中,小数点位置的错误一直是课堂上屡见不鲜的问题,而乘法在没有完全熟练的情况下接着学除法,更给一些学生带来困难,以至于两个单元结束,一部分学生感到特别吃力。
而青岛版将乘除法分散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小数乘法进行消化吸收,也避免了长时间学习计算带来的枯燥,这样会更利于孩子接受。
2、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原来解方程的局限性,而青版教材则在方程的学习中,引进了等式的性质,这是多少年来小学教师和学生一直盼望的事。
3、教材还注重了细节的改动,体现了教材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例如:将能被2、4、3整除的数特征改为2、3、5倍数的特征,意思没变却更加明了,减轻了学生理解上的负担,和因数、倍数吻合起来,使教材更加人性化。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2017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教材解析2017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教材解析(1)重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教学。
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即根据数量关系的陈述写出代数式,这是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本技能。
对小学生来说,受以往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影响起初会有一些困惑。
因此,为了突破难点,保证基础,教材加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
除了原有的两个例题之外,还增加了两个例题,学习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如,a-bx、ax+bx等,相应地还增加了一个练习。
同时,还加强了代入求值的教学,使学生不断看到,用含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量,当用一个合适的数代替字母并求值,就得到了一个具体的数。
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
过去,在小学阶段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
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因而易于理解,但却不易于与中学代数教学的衔接,这种思路及其算法掌握的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
根据《标准(2011)》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
不仅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于学生代数思维习惯的培养。
(3)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引进等式基本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依据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变显现出来了。
例如,解形如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与加上,得与;解形如与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与乘上,得与。
这样解决方程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为统一。
(4)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
原实验教材将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结合在一起编排,这样处理,虽然有利于让学生感受从数学抽象到数学应用的完整过程,但容易出现难点集中的弊端。
这一弊端已在实践中有所显现。
因此,为了便于学与教,这次修订,在“解方程”这部分内容中,方程没有刻意一一从现实情境引出;而且解方程的过程,充分借助实物直观、几何直观,发挥数形结合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方程变形、求解的过程。
2017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青岛版)2017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青岛版)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包括小数、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空间与图形、统计和可能性、综合应用(一)(二)、方程及总复习七个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3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算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4使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混合运算式题,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
5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6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图形变换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7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互化。
并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测定直线和测量两点间较远距离的方法,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密铺,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密铺图形。
8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的“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理解统计表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9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和计算公式。
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
XX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教材解析(1)重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教学。
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即根据数量关系的陈述写出代数式,这是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本技能。
对小学生来说,受以往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影响起初会有一些困惑。
因此,为了突破难点,保证基础,教材加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
除了原有的两个例题之外,还增加了两个例题,学习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如,a-bx、ax+bx等,相应地还增加了一个练习。
同时,还加强了代入求值的教学,使学生不断看到,用含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量,当用一个合适的数代替字母并求值,就得到了一个具体的数。
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
过去,在小学阶段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
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因而易于理解,但却不易于与中学代数教学的衔接,这种思路及其算法掌握的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
根据《标准(XX)》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
不仅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于学生代数思维习惯的培养。
(3)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引进等式基本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依据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变显现出来了。
例如,解形如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与加上,得与;解形如与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与乘上,得与。
这样解决方程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为统一。
(4)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
原实验教材将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结合在一起编排,这样处理,虽然有利于让学生感受从数学抽象到数学应用的完整过程,但容易出现难点集中的弊端。
这一弊端已在实践中有所显现。
因此,为了便于学与教,这次修订,在“解方程”这部分内容中,方程没有刻意一一从现实情境引出;而且解方程的过程,充分借助实物直观、几何直观,发挥数形结合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方程变形、求解的过程。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析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现在由我代表全组老师对五年级数学上册做《有效研读,高效教学》的教材解读。
我将从“数学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编写体例及编写特点、五年级数学地位和教材内在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教学及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数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经历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
基于对教育理念的理解,我们制订了课程目标。
二、本学段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数与代数: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乘除和四则混合运算。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了解鸡兔同笼问题。
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空间与图形: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统计与概率:1、能结合具体实例,设计一个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
2、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数据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
实践与综合运用:能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并应用体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黄金比”的相关内容,会运用比的知识设计图案。
以上是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2、在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长方体知识的学习中。
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义务教育教科书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
二、教学目标
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共包括三个信息窗。
信息窗一:小数乘整数;
信息窗二:小数乘小数;
信息窗三:小数混合运算及简算。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经历小数乘法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乘法。
的必要性。
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俭环保的美德和自立的小主人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小数乘法,能运用整数的运算律来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1.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2.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三、教材编写特点:
1、情境选取,贴近生活,具有现实意义。
2、突出探究过程中,重视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探究。
3、将小数乘法的学习融入解决问题当中。
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
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
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
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
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也是学生学。
2017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青岛版)
2017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青岛版)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包括小数、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空间与图形、统计和可能性、综合应用(一)(二)、方程及总复习七个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3 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算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4 使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混合运算式题,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
5 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6 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图形变换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7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互化。
并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测定直线和测量两点间较远距离的方法,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密铺,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密铺图形。
8 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的“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理解统计表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9 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和计算公式。
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方
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
10 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可能性以及综合应用等领域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整理,数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加强,能力得到发展,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程方法目标:
3 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4 在调查、探究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过程。
5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适时渗透转化、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6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尝试根据给定的可能性,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
7 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转化、对应、方程、假设、还原、统计、数形结合等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 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作用。
3 在调查、探究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不挑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节约用水、健康生活的意识。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初步知识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的兴趣和
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5 帮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
6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分
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4、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5、在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建立“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
6、渗透转化、对应思想。
7、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8、掌握实际测量的方法。
9、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正确确定小数乘、除法中积、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2、利用图形特征解决一些较灵活的实际问题。
3、对学生户外学习活动的组织及任何一种测量方法的掌握要有一个反复
4、实践的过程。
5、列方程解应用题时,
6、如何找等量关系。
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时间教学课时教学内容第2--4周 12 小数乘法第4--8周17 小数除法第9周 2 探索规律第9--10周 4 整理与复习单元检测第11周 2 综合应用(一)第11--13周 10 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特征和面积第13周 2 欣赏和设计图案及探索规律第14周 4 整理与复习单元检测第15周 3 综合应用(二)第15--16周 9 统计与可能性及单元检测第17周 4 用字母表示数第18--19周 8 方程第19周 1 探索规律第19--20周 4 整理与复习单元检测 8 总复习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