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优 质
- 格式:pptx
- 大小:21.42 MB
- 文档页数:30
2023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1.2少年有梦教案朗、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通过陈奇康考盲医证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梦想和中国梦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在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也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到了怎样的启示?师倾听并指导。
2、分享<知识积累卡>M :目标YSM1.关■:)!力rt«£«J鼻蒯台 瓶"修好m≡[「1aWH 作 ________ !小结:努力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还需要方法。
环节三:圆梦人分享一条我的朋友圈给大家看,这是上几届的学长陈奇康的朋友圈,我们来看看他发了些什么?生思考回答。
生思考讨论,并派代表发突破,通过本次探究活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实现梦想”,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合理规划人生的能力。
知识积累卡的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记录笔记。
陈奇康感谢市残联的领导们给我们安排这次培训的机会,感谢残联的老师们一天6个多小时不停的讲,带着我们把盲医考的内容重新重习了一遍,真的是太辛苦了,每当听到最后有些犯困的时候想想老师都还在这么辛苦的讲,我有什么理由偷徽?明天最后两门,真的是无以回报,只能努力争取把盲医证考出来!IHI2023军8月14日17:48••。
3.3问:陈奇康学长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的帮助?小结:是的,这背后无不反映出国家对你们的真切关怀!少年的梦想不仅与我学生观看聆听。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的课第二框题《少年有梦》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有一下几大构建:1、有梦就有希望;2、努力就能改变。
本课是起始单元中的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开启中学生活的新篇章,本课内容丰富,知识点难易适中,有助于帮助我们的学生适应新的中学生活,编织美好的梦想,做好中学生活的短期规划和长远目标,用自己的努力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引导学生向美好的新起点努力奋斗。
二、【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学习,让学生从小怀抱梦想,树立目标,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去实现创新进取的人生。
2.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
3.认识梦想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升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梦想仿佛若离若现,在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学习生活,很多学生依然是茫然,通过本课的学习,很多学生可能会有顿悟之觉。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梦想难点:如何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努力实现梦想。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3.情景创设策略:创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讨论、体验和感悟中。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二目多媒体多功能教室学生课前准备的素材(故事、图片、卡纸、便签纸等)七、[教学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新课预习,完成PPT中的导学题目(设定分数值,可以开展竞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新课教学:梦想导航——织梦篇1.听音乐《怒放的生命》师:“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同学们你们想要怎样的中学新生活呢?让我们开启梦想的大门,去追逐中学时代的梦想。
1.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会实现梦想吗?2.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只有坚持努力,才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讨论,回答种生活态度,要坚持努力,不放弃。
课堂小结同学们,步入中学,我们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这时期的我们有朝气,有活力,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要编织与人类发展、个人目标、时代脉搏和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的梦想,在追梦过程中坚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也需要方法。
让梦想从这里起航吧!总结本课所学板书板书可在本课内容完成后,带领学生再次回顾本课所学时绘制完成,注意提炼主要观点拓展空间我的努力计划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付出怎样的努力?写下自己的计划学以致用明确方向附: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故事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12岁那年,随父亲驾马车到城里,偶然间见到一部以蒸汽做动力的车子,他觉得新奇,心中想着:“既然可以用蒸汽做动力,那么汽油应该也可以,我要试试!”虽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从那时候起,他便为自己立下了10年内完成一辆以汽油做动力的车子。
他告诉父亲说:“我不想留在农场里当一辈子的农民,我要当发明家。
”然后他离开家乡到工业大城底特律去,当一名最基本的机械学徒,逐渐对机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工作之余,他一直没忘记他的梦想,每天劳累地从工厂下班后,仍孜孜不倦地从事他的研发工作。
29岁那年,他终于成功了,在试车大会上,有记者问他:“你成功的要诀是什么?”福特想了一下说:“因为我有远大的梦想,所以成功。
”。
第一课中学时代第2框少年有梦一、选择题大学毕业的秦华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当上了军人,进入了军营。
然而没多久,他就产生了莫名的失落感:梦想中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军营,怎么总是干一些整理内务、打扫卫生、队列训练的琐碎小事……据此回答1-2题。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①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②代表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盼望③反映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④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拉近和现实的距离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2.假如你是秦华的战友,你会对他说,理想要变为现实,就要()①树立更高的理想,体验更大的成功②和平年代,当军人不算什么远大理想③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总会有所收获④找到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动力、勇气和方法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3.“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网络流行语说出了无数人的内心追求。
要实现梦想,我们必须()①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使梦想不可能实现也要为之奋斗②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③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④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梦想进行适当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如果你想与下面漫画中的主人公一样享受成功的喜悦,就要()①树立人生航标②有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③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④把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所有成功的大门都是虚掩的,这扇虚掩着的大门不会自动打开,而要靠你的双手去推开。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成功的关键在于机遇B.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C.实现理想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D.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6.2016年4月14日,科比20年的NBA职业生涯在这一天谢幕。
“飞侠”曾经谈到了自己的篮球运动员哲学,称努力后反被击败也不后悔,但不努力就是错误。
这说明()①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②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③努力是自我坚定的信念④努力是失败后重新再来的勇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认真阅读漫画《感悟梦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梦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②实现梦想,需要我们把梦想转化为具体目标③梦想的实现过程是一帆风顺的④实现梦想,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多年,获奖人物中有为国家、民族贡献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的,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课时少年有梦)班级:姓名:小组:一、课本导入,出示目标(5分钟)课程导入:播放歌曲《最初的梦想》,学生认真聆听。
听完歌曲,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梦想是怎样的。
并思考: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出示目标:1.少年需要梦想。
(识记)2.少年梦想的特点。
(理解)3.实现少年梦想的途径。
(探究)二、围标设疑,自主探究(15分钟)1.梦想的含义P9:梦想是对生活的 .2.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梦想的作用②③)P9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梦想能不断,让生活更有色彩。
③有梦想,就,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少年要有怎样的梦想?)①②P9--- P10①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②与个人的紧密相连。
③与紧密相连,与密不可分。
4.对待梦想不同人不同的的态度?P11①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
②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
5.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实现梦想的途径)P11-13①不应止于心动,更要。
,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
②努力,需要。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③努力,需要,需要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也需要。
6、什么是努力?P12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7、什么是中国梦?P10: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8、中国梦的基本内涵P10: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9、实现中国梦的途径P10: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P10三、合作探究,展示点评(7分钟)探究一:在班里组织的“畅谈梦想”主题班会上,有的同学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子萱:“在少年时代,我们要有梦想,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将来才能走得更远。
”佳宁:“树立梦想后,我们还要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你对他们的观点是如何认识的?四、拓展升华,检测评价(10分钟)(1----6题单选题)1.“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无目标的人在流浪。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二课时少年有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本课时的内容是少年有梦,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努力的意义,并学会如何去努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努力热情。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同时也可能面临着各种困惑和挑战。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无限的想象。
然而,他们也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努力动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梦想的意义,明确努力的方向,学会如何去努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努力的意义,学会如何去努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努力动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时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梦想的重要性和努力的意义。
2.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3.问题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
4.活动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本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介绍一个成功人士的经历,让学生了解梦想的重要性和努力的意义。
部编本⼈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部编本⼈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第⼀单元成长的节拍第⼀课中学时代第1框中学序曲1、中学时代在⽣命历程中的重要作⽤有哪些?①中学时代是⼈⽣发展的⼀个新阶段,为我们的⼀⽣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个⼈从少年到青年的⽣命进阶。
2、中学⽣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我的多种机会?①集体⽣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②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④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3、成长给了我们那些礼物?①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意味着新的⽬标和挑战。
②提供了发展⾃我的多种机会。
③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我超越。
④有机会改变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个我。
4、成长的完美形象是怎样的?①越来越有活⼒,能坚持,有韧劲;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③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我。
5、怎样对待成长的礼物?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
第2框少年有梦1、什么是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美好⽣活的愿望。
2、梦想的意义(为什么要有梦想?)①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命主题。
②可以激发我们⽣命的热情和勇⽓,让⽣命更有⾊彩。
③⼈类有梦想才能进步和发展。
④明确的⼈⽣⽬标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向。
3、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①是⼈类天真⽆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②与个⼈的⼈⽣⽬标紧密相连。
③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4、什么是努⼒?①努⼒是⼀种⽣活态度。
②努⼒是⼀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
③努⼒是对⾃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5、为什么要努⼒?努⼒是梦想与实现之间的桥梁。
6、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到努⼒?怎样为实现梦想⽽努⼒?①不仅要⼼动,更要付诸⾏动。
②早⽴志,⽴⼤志,⽴长志,把最重要的⼈⽣志向同祖国和⼈民联系在⼀起。
③努⼒,需要坚持。
落实在每⼀天的具体⾏动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热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有许多困惑。
他们开始意识到人生的重要性,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尚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
2.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提问,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名人的梦想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够取得成功?他们的梦想对他们的影响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少年有梦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们的梦想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探讨如何实现梦想。
提问:你们的梦想如何实现?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品质?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提问:你们的梦想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如何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岔路中心校课堂教学导学设计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课题:第一课第二框少年有梦第一目有梦就有希望设计人:田秋燕审核人:思品备课组班第小组姓名:课前导学【目标引路】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预习范围】“有梦就有希望”课堂导学【根据课前导学的提示自主预习课本内容】【小组讨论】1、活动一“梦想”热气球(1)、你的梦想是怎样的?(2)、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2、活动二“阅读与感悟”阅读何其芳的《我为少年少女们歌唱》,谈谈你们的感悟!3、活动三“瑞恩的井”(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小组分享交流成果第1页,共2页学习检测选择题:1.在阿里巴巴公司上市仪式上,马云将带有公司徽标的T恤赠送给了在场嘉宾,上面印着他亲自选择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呢?()A.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B.怀揣梦想,努力追求C.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D.追求理想,不惜代价2.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①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②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③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与勇气④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拉近和现实的距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3.有个男孩说,我想当科学家,建造会飞的房子,这样就可以免受灾难危害。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这个男孩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B.有梦想,就有希望C.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一成不变的D.少年的梦想,不是对生活的盼望非选择题:4、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
我有一个伟大的音乐梦,希望长大以后当一个歌唱家,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去开演唱会。
为了圆这个梦,我要努力练习,不畏一切困难,还要勇敢面对现实,抓住一切展示才华的机会,只有这样,我才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题《少年有梦》教学设计设计依据1.教材依据: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 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所以他们也将在中学时代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但是, 面对中学生活中蕴藏的机遇与挑战, 他们要树立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问题需要在本节课中帮助学生澄清。
少年有梦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第一目“有梦就有希望”。
这一目主要围绕“编织人生梦想, 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展开学习,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
第二目“努力就有改变”这是本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一目开始和学生破解“怎样实现中国梦”这一难题。
2.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认同部分的“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以及健全人格部分的“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
3.学情依据: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 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所以他们也将在中学时代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但是面对中学生活中蕴藏的机遇与挑战, 他们要树立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看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些问题需要在本节课中帮助学生澄清。
4.方法依据:启发式教学,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梦想及实现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对积极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政治认同。
通过分析并掌握实现梦想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努力成为公平正义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的法制观念, 通过认识自身梦想, 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健全坚忍不拔、乐观开朗、自立自强等意志品质的人格。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努力就有改变教学难点: 如何确立并实现自己的梦想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袁隆平院士的梦想文字材料——“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 攻克了曾经难倒半个地球的难题, 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师: 谈到梦想, 老师想到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