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作品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
田汉主要戏剧作品介绍————————————————————————————————1.《获虎之夜》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故事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描写富裕猎户魏某嫌贫爱富,强迫女儿莲姑中断与表兄黄大傻的恋情,另许他人。
黄大傻思念表妹,每晚登山眺望莲姑的灯灭。
一夜魏某在山上放置了抬枪欲猎取虎皮为女添置嫁妆。
黄大傻误中抬枪,在黄生命垂危之际莲姑坚守不离。
魏某强行拆散二人,并毒打其女。
黄大傻愤而自戕。
田汉通过这一婚姻悲剧,表达出当时青年的痛苦和追求,揭露了黑暗专制的封建势力,体现了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
剧本通过莲姑和黄大傻两个形象的塑造,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2.《名优之死》3幕话剧《名优之死》是田汉在南国时期的代表作,剧本描写著名京剧演员刘振声对待艺术严肃认真,注重戏德、戏品,他的徒弟刘凤仙在小有名气之后被流氓恶霸杨大爷所腐蚀,刘振声坚持正义、起而抗争,在恶势力压迫下,愤懑病发,倒毙于舞台之上。
刘振声这一艺术形象以民国初年著名艺人刘鸿声之死为素材,概括了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是一个真实生动的艺术典型。
剧中旦角刘凤仙、丑角左宝奎等人物形象也都写得血肉丰满,是剧作家艺术创造臻于成熟的体现。
田汉以这些艺术形象揭露令人窒息的黑暗势力,批判的锋芒不停留于金钱势利的丑恶,而着眼于流氓、恶霸、官僚得以横行的整个社会制度。
虽然是悲剧结局,但不是孤独的追求和个人的毁灭,而写出了人们的抗争和逐步觉醒。
《名优之死》的语言自然、深沉,于1927年冬在上海梨园公所首演,由洪深饰刘振声,杨闻莺饰凤仙,左明饰左宝奎,欧小凤饰肖玉兰,唐槐秋饰杨大爷,陈白尘饰记者。
3.《乱钟》独幕话剧《乱钟》写于1932年初,由大道剧社首演于上海。
剧本反映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听到日军进攻沈阳、炮轰北大营的消息后,鸣钟集合,慷慨赴战的事迹,无情地鞭笞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投降行径。
田汉先生简介与作品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
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
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
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
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
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
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
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
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
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
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
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
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
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
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
《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
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
田汉《关汉卿》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田汉的《关汉卿》是一部中国传统京剧剧目,以它的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而受到广泛欢迎。
这个剧目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明代宫廷的故事,主要描述了一个忠诚的宫廷歌妓关汉卿的悲惨命运。
关汉卿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她以美丽动人的外貌和非凡的才华为宫廷所倾倒。
然而,由于嫉妒和阴谋,她最终被迫下嫁给一个下层官员。
这个剧目以虚构的方式展示了关汉卿的人生经历,其中充满了爱恨情仇、痴情忠诚和家国情怀。
田汉的《关汉卿》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的创作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
这个剧本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戏剧元素,成功地描绘了关汉卿这个角色的复杂内心世界,并通过各种表演形式传递了深刻的情感。
《关汉卿》也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京剧剧目,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伦理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这个剧目通过关汉卿的悲惨命运,展示了宫廷斗争、人性的扭曲以及权力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
同时,它也强调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呼吁人们探索自我价值、追求真正的幸福与自由。
总之,田汉的《关汉卿》是一部富有情感和人文关怀的戏剧作品。
它的故事情节虽然发生在古代宫廷中,但其中所揭示的普世价值观和社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剧中关汉卿这个形象的塑造,我们能够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困境,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通常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关于田汉《关汉卿》的名词解释: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关汉卿和田汉《关汉卿》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并探讨《关汉卿》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田汉《关汉卿》进行概述,介绍该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并明确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获虎之夜》读书笔记《获虎之夜》是田汉先生在1922年的作品,《获虎之夜》的故事发生在长沙的山里,作者通过黄大傻和猎户的女儿莲姑的自由恋爱与魏福生的封建门第观念的冲突,塑造了两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
黄大傻命运多桀,爹娘相继去世,没机会读书,手艺也没学成,后来沦为乞丐,每晚睡在庙前的戏台底下。
不论是从他自己说的“每晚都来看姑娘家的灯光”还是从旁人对他“可怜这孩子已经是个颠子了”都能看出他的悲剧命运,那一连串大篇幅的自述更是把这种“悲”层层堆叠。
随着自己家道中落,黄大傻也就跟着沦落了。
可以想象,在大傻这个年纪,应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之时,有鸿鹄之志、满腔抱负,但他却过着要饭过活的日子。
他有学手艺的机会却一再地放弃,对于自己的当下、未来可以说毫无把握、无能为力。
可以说,黄大傻对自己的“活”没有根本的信念,他的生命力极端脆弱。
正如他所说:“一个没有爹娘、没有兄弟、没有亲戚朋友的孩子,白天里还不怎样,到了晚上独自一个人睡在庙前的戏台底下,真是凄凉得可怕呀!烧起火来,只照着自己一个人的影子;唱歌,哭,只听得自己一个人的声音。
我才晓得世界上顶可怕的不是豺狼虎豹,也不是鬼,是寂寞!”对一个生命力极端脆弱的人而言,他活下去的唯一支点就是爱。
他就像飞蛾一样,只想靠“莲姑娘窗上的灯光”更近些,因为只有这样可以重温往昔父母都在时的温暖的日子,就像“还是五六年前在爹妈身边做幸福的孩子,每天到这边山上喊莲妹出来同玩的时候一样”。
这种爱,是他生命的原动力,滋养了他脆弱的生命。
在对莲姑的眷慕背后,隐含的是一个敏感少年小心拾掇起自己生命力的种子,并期望其发芽的热切的心。
“世上没什么东西能拆得开我们的手。
”这不是某部爱情电影的煽情桥段,而是出自莲姑——一个淳朴的山村姑娘之口。
从小孩子起模模糊糊的意思,到成人以后的矢志不渝,莲姑有着当代妇女最珍贵的品质:忠贞。
这让这个人物很容易与观众拉近,博得好感。
在封建门第观念的冲突下,莲姑这样一个弱女子能不畏强暴,绝不屈从那份包办婚姻,这个背后,并不单单是忠实自己的情感,也不单单是捍卫这段爱情,而是为了追求真正的自由。
2024届高考语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训练田汉作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获虎之夜(节选)田汉莲姑我什么人家也不愿意去。
我在家里伺候娭毑、妈妈不好吗?魏黄氏我劝你不要三心两意的了。
只候你爹爹打了这只虎,替你做床虎皮褥子,还托二叔到城里买一幅绣花帐檐,锦缎被面子,就要过礼了。
你刚才这些话,只回头不要对你爹爹这样说,你爹爹若听见了这些话,你是晓得他的脾气的。
(下)[隐约闻外面人声嘈杂,猎犬吠声。
]祖母你听,你爹爹跟屠大爷他们抬虎来了。
你出阁的时候又要添一样好陪奁了。
你也可以早些到陈家里去享福去了。
你还不到大门口去看看去。
莲姑不,我不要去看。
我怕这个老虎。
[众声嘈杂中闻甲长之声:“抬进去,抬进去。
”][在莲姑和她祖母的错愕中间,魏福生和屠大爷半抬半抱地抬进一只“大虎”——一个十七八岁的褴褛少年。
腿上打得鲜血淋漓,此时昏过去了。
他们把他抬起放在那大竹床上。
]祖母怎么哪,打了人?魏福生有什么说的,倒霉嘛!魏黄氏打了人?打了谁呀?魏福生还有谁!还不是那个晦气[魏黄氏与莲姑的眼光都转到那褴褛少年脸上。
]魏福生他晕过去了。
快烧碗开水灌他一下。
(忽注意到莲姑)莲儿快进去,不要待在这里。
莲姑(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面色灰败的少年,似没有听得她父亲的话,旋疑其视觉有误,拭目,挨近一看)嗳呀,这不是黄大哥?黄大哥呀!(哭)魏福生不识羞的东西,他是你什么黄大哥?还不给我滚进去!莲姑(等她父亲走后,挨近少年身边,寻着伤处)哦呀,伤得这么重!(摸一手的血)出这样多的血!嗳呀,怎么得了!(哭。
忽悟哭也无益,急起身进房)[闻撕布声。
莲姑携白布和棉花一卷登场,就黄大傻侧坐。
替他洗去血迹,绷裹伤处,少年略转侧,微带呻吟之声。
]莲姑(细声呼少年)黄大哥,黄大哥!黄大傻(呻吟声中隐约吐出一种痛苦的答声)唔。
莲姑(微呼之)黄大哥,黄大哥。
黄大傻(声音略大)唔。
嗳哟。
黄大傻(呻吟中杂着梦呓)莲姑娘,痛啊。
魏黄氏这孩子这样痛,还没有忘记莲儿呢!莲姑(抚之)黄大哥。
有关亲情的经典课文作家以有关亲情的经典课文作家为题,我列举了以下10个作家及其作品,以展示他们对亲情主题的独特见解和感人描写。
1. 郭沫若-《祖国母亲》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和文化名人。
他的《祖国母亲》是一首深情款款的诗歌,用母亲的形象代表着祖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和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2. 曹禺-《雷雨》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雷雨》以家庭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充满亲情纠葛的故事。
作品中展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与关爱,以及亲情在家庭中的复杂和动人之处。
3. 鲁迅-《阿Q正传》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阿Q正传》通过描写小人物阿Q的人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人性的丑陋。
作品中也涉及到亲情的主题,展现了阿Q对家庭的依恋和对亲人的关爱。
4. 余华-《活着》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活着》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
小说以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他与父亲、妻子和女儿之间的亲情纠葛,展现了生命的可贵和亲情的珍贵。
5.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他的作品《百年孤独》被誉为拉丁美洲文学的巅峰之作。
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生活,展现了家族之间的亲情纠葛和爱恨交织的关系。
6.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一部描写姐妹之间亲情关系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两个性格迥异的姐妹为主线,展现了她们之间的亲情纠葛和对家庭的不同理解。
7. 王小波-《黄金时代》王小波是中国当代作家,他的作品《黄金时代》是一部以家庭为背景的小说。
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与父母的关系,展现了家庭中亲情的温暖和复杂。
8.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著名的悲剧。
这个故事以两个家族的仇恨为背景,通过描写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禁忌之恋,展现了亲情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田汉在上海二三事田汉(1901年10月20日-1968年12月29日),字腾埂,江苏省姜堰县人,中国现代作家、词曲创作家。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以他的爱国主义作品和革命歌曲而著名。
他曾在上海生活和工作多年,在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田汉在上海的二三事。
田汉在上海的成名之作《黄河大合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歌词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连绵不绝的民族精神,讴歌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战胜敌人、战胜自然灾害的伟大历史。
《黄河大合唱》之所以成为国歌级的歌曲,并非因为歌词优美动人,而在于它带去了希望,唤醒了被压抑的那颗民族自豪之心。
这首歌曲打动了一代代中国人,成为了革命先烈的丰碑,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作。
田汉在上海的另一个传奇就是他的写作生涯。
在上海期间,田汉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而著称,作品涉及到了爱国主义、革命、时代风貌等多种题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青岛的浪花》、《蓝剑》等。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展现了田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
田汉在上海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身份,就是他是中国人民的拥护者和宣传者。
在上海,田汉始终站在人民的一边,为人民呐喊,为人民歌唱。
他用他的文字和音乐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给予他们力量和希望。
他曾经说过:“我不是天才,我唯一的天才就是我对群众深沉的感情、对人民的一个严肃的认真。
”这种对人民的忠诚和深切的感情也成就了他在上海的传奇。
田汉主要戏剧作品介绍————————————————————————————————1.《获虎之夜》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故事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描写富裕猎户魏某嫌贫爱富,强迫女儿莲姑中断与表兄黄大傻的恋情,另许他人。
黄大傻思念表妹,每晚登山眺望莲姑的灯灭。
一夜魏某在山上放置了抬枪欲猎取虎皮为女添置嫁妆。
黄大傻误中抬枪,在黄生命垂危之际莲姑坚守不离。
魏某强行拆散二人,并毒打其女。
黄大傻愤而自戕。
田汉通过这一婚姻悲剧,表达出当时青年的痛苦和追求,揭露了黑暗专制的封建势力,体现了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
剧本通过莲姑和黄大傻两个形象的塑造,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2.《名优之死》3幕话剧《名优之死》是田汉在南国时期的代表作,剧本描写著名京剧演员刘振声对待艺术严肃认真,注重戏德、戏品,他的徒弟刘凤仙在小有名气之后被流氓恶霸杨大爷所腐蚀,刘振声坚持正义、起而抗争,在恶势力压迫下,愤懑病发,倒毙于舞台之上。
刘振声这一艺术形象以民国初年著名艺人刘鸿声之死为素材,概括了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是一个真实生动的艺术典型。
剧中旦角刘凤仙、丑角左宝奎等人物形象也都写得血肉丰满,是剧作家艺术创造臻于成熟的体现。
田汉以这些艺术形象揭露令人窒息的黑暗势力,批判的锋芒不停留于金钱势利的丑恶,而着眼于流氓、恶霸、官僚得以横行的整个社会制度。
虽然是悲剧结局,但不是孤独的追求和个人的毁灭,而写出了人们的抗争和逐步觉醒。
《名优之死》的语言自然、深沉,于1927年冬在上海梨园公所首演,由洪深饰刘振声,杨闻莺饰凤仙,左明饰左宝奎,欧小凤饰肖玉兰,唐槐秋饰杨大爷,陈白尘饰记者。
3.《乱钟》独幕话剧《乱钟》写于1932年初,由大道剧社首演于上海。
剧本反映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听到日军进攻沈阳、炮轰北大营的消息后,鸣钟集合,慷慨赴战的事迹,无情地鞭笞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投降行径。
田汉主要戏剧作品介绍————————————————————————————————1.《获虎之夜》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故事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描写富裕猎户魏某嫌贫爱富,强迫女儿莲姑中断与表兄黄大傻的恋情,另许他人。
黄大傻思念表妹,每晚登山眺望莲姑的灯灭。
一夜魏某在山上放置了抬枪欲猎取虎皮为女添置嫁妆。
黄大傻误中抬枪,在黄生命垂危之际莲姑坚守不离。
魏某强行拆散二人,并毒打其女。
黄大傻愤而自戕。
田汉通过这一婚姻悲剧,表达出当时青年的痛苦和追求,揭露了黑暗专制的封建势力,体现了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
剧本通过莲姑和黄大傻两个形象的塑造,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2.《名优之死》3幕话剧《名优之死》是田汉在南国时期的代表作,剧本描写著名京剧演员刘振声对待艺术严肃认真,注重戏德、戏品,他的徒弟刘凤仙在小有名气之后被流氓恶霸杨大爷所腐蚀,刘振声坚持正义、起而抗争,在恶势力压迫下,愤懑病发,倒毙于舞台之上。
刘振声这一艺术形象以民国初年著名艺人刘鸿声之死为素材,概括了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是一个真实生动的艺术典型。
剧中旦角刘凤仙、丑角左宝奎等人物形象也都写得血肉丰满,是剧作家艺术创造臻于成熟的体现。
田汉以这些艺术形象揭露令人窒息的黑暗势力,批判的锋芒不停留于金钱势利的丑恶,而着眼于流氓、恶霸、官僚得以横行的整个社会制度。
虽然是悲剧结局,但不是孤独的追求和个人的毁灭,而写出了人们的抗争和逐步觉醒。
《名优之死》的语言自然、深沉,于1927年冬在上海梨园公所首演,由洪深饰刘振声,杨闻莺饰凤仙,左明饰左宝奎,欧小凤饰肖玉兰,唐槐秋饰杨大爷,陈白尘饰记者。
3.《乱钟》独幕话剧《乱钟》写于1932年初,由大道剧社首演于上海。
剧本反映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听到日军进攻沈阳、炮轰北大营的消息后,鸣钟集合,慷慨赴战的事迹,无情地鞭笞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投降行径。
三一文库()
〔近代文学家田汉及其作品〕
田汉是在“五四”运动中产生的一位文化巨人。
下面小
编为大家带来近代文学家田汉及其作品。
一、人物介绍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乳名:
和儿,学名:寿昌,笔名: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
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
男,汉
族,湖南省长沙县人。
田汉,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
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
之一。
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
第1页共4页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田汉早年留学
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
1968年,田汉在中
国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
二、文学作品
戏剧作品有:
《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
州夜话》、《名优之死》、《古潭的声音》、《颤栗》、
《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
《一致》、《梅雨》、《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
《回春之曲》、《械斗》(与马彦祥合作)、《黎明之前》、
《洪水》、《复活》、《阿必西尼亚母亲》、《女记者》、
24。
田汉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戏剧大家,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话剧在我国话剧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认真仔细的研读田汉话剧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了解中国话剧的发展脉络及指导当代话剧的发展走向是非常有利的。
本文试图对田汉早期话剧的特点作简要的分析,简单的谈谈自己阅读田汉早期话剧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田汉早期话剧创作于二十年代,共有20余部,为现代话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田汉早期话剧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剧本题材上多爱情剧,剧本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
一、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田汉早期话剧最大的特点是其包涵的浓郁的理想主义的色彩,且带有作者本人的天真。
田汉的第一个剧本《梵峨璘与蔷薇》可谓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剧本讲述了大鼓女柳翠与琴师秦信芳的爱情故事。
柳翠为了让心爱的秦信芳能到国外学习音乐,不惜委身于资本家李简斋,愿意牺牲自己以换得秦信芳出国的费用,其举动感人至深。
就在读者以为李简斋纳柳翠为妾,并出资让秦信芳出国的时候,田汉让这个故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李简斋不但没有纳柳翠为妾,还毫无代价的送钱给秦信芳,让其出国学习,而且不但自己出钱,还说服自己的几位太太捐出各自的几枚戒指一并赠送,且各无怨言。
李简斋可谓现代文学史上心肠最好的资本家,最慈善、最开明的资本家。
他仅仅是偷听到柳翠二人谈论没有金钱的爱情的无奈,就决计要帮助两个于己无利益关系的人的生活困苦,最终以大团圆结尾。
田汉固然同情下层人的生活,但过分的同情,使得田汉处理此剧时过多的倾注个人的情感,忽略了客观的环境与事实。
他理想中期望自己笔下的人物生活的幸福,期盼有情人终成眷属,于是设计了最后的大团圆结局,显现出年轻的田汉思想上的浓郁的理想主义的色彩。
李简斋的形象是他对当时资本家的过分美化,借助于这一美化的形象实现他自己心目中对于柳翠和秦信芳的美好的祝福。
《灵光》一剧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这一三幕剧中的第二暮使用了“梦境”的浪漫主义手法。
田汉,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
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田汉先生生平戏剧作品有:《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
州夜话》、《名优之死》、《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
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械斗》(与马彦祥合作)、《黎明之前》、《洪水》、《复活》、《阿必西
尼亚母亲》、《女记者》、《土桥之战》、《阿Q正传》、《卢沟桥》、《新雁门关》、《江汉渔歌》、《岳飞》、《秋声赋》、《黄金时代》,与洪深、夏衍合编了《再会吧,香港》、《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秋》、《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西厢记》等等。
具体作品如下:
田汉剧本创作
剧集剧本
电影剧本黎明之前自主构思剧本同名小说改
编剧本
咖啡店之一夜最后的胜利卢沟桥卡门艳翠亲王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秋声赋不拿枪的敌人田汉戏曲集到民间去回春之曲丽人行扬子江的暴风雨复活断笛余音田汉选集名优之死关汉卿阿Q正传湖边春梦月光曲文成公主胜利进行曲
再会吧,香港(又名:风雨归舟),与洪深、夏衍合著风云儿女田汉戏曲作品
京剧新歌剧戏曲合集
新雁门关金钵记江汉渔歌田汉戏曲集
武松与潘金莲情探新平剧田汉戏曲选
白蛇传西厢记岳飞
谢瑶环
田汉其余作品
理论集书信集散文集回忆录
文学概论抗战与戏剧三叶草田汉散文集影事追怀录
爱尔兰近代剧概
文艺论集日记合集银色的梦南国社史略
论
南国的戏剧田汉论创作蔷薇之路续银色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