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了解的30个急救小常识-大众医学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9
急救知识大全及操作方法
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意外发生时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以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
1. 心肺复苏术(CPR):在发现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首先要确保
安全,然后呼叫急救电话。
接着按照CPR的操作方法进行心
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为止。
2. 创伤处理:对于外伤患者,要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压迫伤口,以止血。
若有骨折,要尽量不移动患处,并用固定物托住骨折部位。
3. 烧伤及烫伤处理: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凉水中冷却,盖上干净的布以保护受伤皮肤,然后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4. 中暑及热衰竭:将中暑者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冷水或冰块冷敷,同时让其饮用适量的盐开水或葡萄糖水。
5. 骨折处理:如果发现有人骨折,要防止受伤者移动,用绷带或干净的布固定患处,并及时送往医院。
急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因为它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并且学习急救知识,让我们在面对意外时能够及时正确地处理。
急救小知识
急救小知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为等待专业救援争取时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小知识:
1.止血:如果伤口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加压包扎伤口,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对于较大的伤口,应使用止血带或止血垫,并立即就医。
2.烧伤和烫伤:对于轻微的烧伤和烫伤,可以用冷水冲洗伤口,涂抹药膏,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
如果伤口严重或出现水疱,应立即就医。
3.骨折和脱臼:如果怀疑有骨折或脱臼,应保持平静,不要随意移动受伤部位,尽量用夹板或木棍固定受伤部位,然后立即就医。
4.中毒:如果发生中毒,应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尽快就医。
5.窒息:如果发生窒息,应立即将患者移至安全的地方,让其头低背高,用空心掌拍打背部,尽量让患者吐出异物。
如果窒息严重,应立即就医。
6.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用双手按压其胸部,每分钟100次左右,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来。
这些是常见的急救小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同时,对于严重的伤病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急救小知识
急救小知识
一、头部外伤
1、头部外伤因受伤者头部处于上方,应将头部稍稍倾斜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气管。
2、保持伤口处于洁净状态,不要直接加强伤口,以免感染。
3、面部外伤,可用消毒纱布包扎,避免血液渗漏出来,减少伤口感染的可能性。
二、胸部外伤
1、开放性胸部外伤的病人,应帮助受伤者仰卧,并在受伤的胸部上方稍微放一块比较软的物体,来防止受伤部位下垂受伤的情况。
2、閉合性胸部外伤,受伤者要仰卧,应减少胸部肌肉活动,以防胸骨骨折的情况出现。
3、胸部外伤可使用敷料包扎,勿直接按压伤口,以免感染。
三、腹部外伤
1、腹部外伤应立即去医院治疗,因为伤口会隐藏内脏损伤。
2、伤口有排出液体时应及时敷料包扎,不要用洗涤液清洗,但应尽快去医院排查。
3、腹部外伤以外型看,可能会模糊排查,因此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 1 -。
医疗急救小常识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为了保护和挽救生命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掌握一些医疗急救的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提供及时的帮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关于医疗急救的小常识:1. 心肺复苏(CPR):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没有呼吸或呼吸困难,然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进行心肺复苏。
具体操作包括:将患者放置在坚硬平整的地面上,双手叠放在胸骨中央,用身体重量压下胸骨,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2. 烧伤处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减轻痛苦并促进伤口愈合。
在处理烧伤时,首先要将患者从火源处移开,迅速用凉水冲洗烧伤部位,持续冲洗15-20分钟,以降低伤口温度。
然后用干净的干布轻轻覆盖伤口,避免使用棉花等会粘在伤口上的物品。
切勿涂抹任何药膏或液体,以免感染。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或伤势严重,应及时就医。
3. 骨折处理: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折断,常见于意外摔倒、交通事故等。
在处理骨折时,首先要保持患者平静,并避免移动伤口。
如果伤者有明显的骨折,应尽量保持伤者原来的姿势,用稳固的物体(如板条、木棍等)固定伤处,以减轻疼痛和防止骨头进一步移位。
然后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包扎伤口,以减少出血和感染。
最后,尽快送伤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4. 中毒处理: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或接触到有毒物质后引起的症状和损害。
在处理中毒时,首先要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避免接触到有毒物质。
然后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中毒控制中心,告知中毒的物质和中毒者的症状。
根据中毒物质的种类,可以进行一些应急处理,如用清水冲洗眼睛或皮肤、吞服或喷洒适量的清水稀释有毒物质等。
但是切勿自行使用药物或液体,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30个急救常识要是有人突然晕倒了,可别慌。
先拍拍他的肩膀,大声喊喊看有没有反应。
要是没反应,就赶紧摸摸颈动脉,看看还有没有跳动。
要是不跳了,就得赶紧做心肺复苏。
两手掌交叠,垂直往下压,每分钟大概100 - 120次呢,可劲儿得使匀乎喽。
流鼻血的时候呀,好多人都爱仰头,这可不对哦。
仰头血就往后流,可能会呛到自己呢。
正确的做法是微微低头,然后用手指捏住鼻翼,捏个几分钟,一般就不流了。
被烫伤了咋整?如果是小面积烫伤,赶紧用凉水冲个十几二十分钟,这能减轻疼痛,还能避免起大泡。
可别乱抹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像牙膏啥的,没啥用还可能感染。
要是有人吃东西噎住了,能咳嗽就先让他咳,要是咳不出来,那就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站在他身后,环抱他的腹部,用力往上顶,一下一下的,可管用了。
再说说触电吧。
要是看到有人触电了,可不能直接上手拉,不然自己也得被电着。
得赶紧找个绝缘的东西,像木棍之类的,把电线挑开。
低血糖犯了的时候,人会晕乎乎的。
这时候要是身边有糖果啥的,赶紧给吃上一颗。
巧克力也行,吃了就能缓一缓。
要是有人被蛇咬了,先得让他别乱动,然后尽量看清蛇的样子。
要是毒蛇,在伤口近心端扎上布条,阻止毒液扩散,然后赶紧去医院。
遇到有人溺水,救上来之后,要先把他肚子里的水控出来。
把他趴着,肚子放在腿上,拍拍背。
不过这得小心点,别把人伤着喽。
有人骨折了,可别乱动他。
要是开放性骨折,有伤口的,先拿干净的布给包上,避免感染,然后等专业的人来处理。
被蜜蜂蛰了,把刺挑出来,然后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可别挠,越挠越肿。
要是有人癫痫发作了,就把周围的东西挪开,别让他磕着碰着,等他自己缓过来就行。
要是化学品进眼睛了,赶紧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一刻都别耽搁。
被鱼刺卡着喉咙了,可别硬咽东西。
小的鱼刺有时候喝点醋能软化,要是大的,就得去医院让医生取出来。
要是有人中暑了,把他挪到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服扣子,给他扇扇风,再给他喝点淡盐水。
有人煤气中毒了,先把门窗打开通风,然后把人搬到通风的地方,要是严重就得赶紧送医院。
急救作业急救医学常识急救医学常识急救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生命和减轻病情而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
掌握急救医学常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拯救生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医学常识:1. 呼吸系统急救- 呼吸难点:如果遇到呼吸难点的人,首先要保持镇静,匡助他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式,打开窗户以提供新鲜空气。
如果他无法呼吸,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 呼吸住手:如果遇到呼吸住手的情况,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首先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然后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2. 心脏系统急救-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首先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然后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 心绞痛:心绞痛是一种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
如果遇到心绞痛的人,可以匡助他坐下,放松他的紧张情绪,并给他服用硝酸甘油片。
3. 外伤急救- 出血:如果遇到出血的情况,首先要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压迫伤口,然后抬高患者的受伤部位,并尽快送往医院。
- 骨折:如果遇到骨折的情况,首先要保持患者的肃静,不要挪移受伤的部位。
可以用绷带固定骨折处,并尽快送往医院。
4. 中毒急救- 药物中毒:如果遇到药物中毒的情况,首先要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并告诉医护人员中毒的药物和剂量。
然后可以尝试洗胃或者服用解毒药物,但不要自行处理,应等待医护人员的指导。
- 化学品中毒:如果遇到化学品中毒的情况,首先要迅速将受害者从中毒源处转移,并即将拨打急救电话。
然后可以用清水冲洗中毒部位,并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5. 烧伤急救- 热烧伤:如果遇到热烧伤的情况,首先要迅速将受害者从火源处转移,并即将拨打急救电话。
然后可以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但不要使用冰水。
- 化学烧伤:如果遇到化学烧伤的情况,首先要迅速将受害者从化学品处转移,并即将拨打急救电话。
然后可以用大量清水冲洗烧伤部位,但不要使用酸碱中和剂。
日常急救小常识大全
急救是人们在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如自己或他人发生意外伤害、突发疾病等,此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被急救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急救小常识,供大家参考:
1. 呼吸急救
(1)人员处于昏迷状态时,先将其头部抬高15度左右,保持呼吸道通畅。
(2)观察被急救者是否呼吸、呼吸是否规律,如已停止呼吸,则进行人工呼吸。
(3)进行人工呼吸时,应使被急救者仰头,张口,将急救者嘴巴紧紧贴住嘴唇,将空气吹入急救者肺部。
(4)呼吸急救最关键的是速度,及时、准确地施救能够最大化减少窒息时间和损失生命可能。
2. 心脏骤停急救
(1)检查心跳,如已停止,则应立刻施行心肺复苏术。
(2)进行心肺复苏后,如仍无意识或呼吸,则应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同时进行。
(3)心脏骤停急救计数通常为:每5秒进行一次急救,每次抽气时间不超过1秒。
3. 烧伤急救
(1)立刻将被烧伤部位放入冷水或温水中冲洗,或用湿毛巾湿敷烧伤处。
(2)不要在烧伤处撕下皮肤和烧痂,不要使用任何药品包扎伤口。
(3)紧急送往医院,就医期间保持创面干燥,定期向医生咨询就医进度和效果。
4. 汽车事故急救
(1)在汽车事故现场,应先确保自己的安全后,进行急救。
(2)如汽车事故中有人受伤,先要求其不要移动,防止加重其伤情。
(3)如发现有人被困在车内,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4)禁止给伤者乱开药,若需救助的话,应确保现场找到专业人员进行医疗。
三十个急救常识1. 查看是否。
要先进行检查:(气道),(呼吸),(循环)。
这三个要先保证开放和正常。
2. 拨打急救电话号码(不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例如120/119)。
尽快求助专业人员。
3. 遇到休克状况,立即采取戴着头部高于心脏1米的位置。
4. 运动中出现晕厥,立即停止活动,检查并将受害者平卧在平坦、开放的地方。
5. 儿童噎着食物时,从后面抱住儿童腹部,用拳头给1-2下击打。
6. 骨折部位不要移动,用毛毯或其他东西固定后避免疼痛之外的其他移动。
7. 扎伤处施加压力止血。
不要直接按压伤口,要利用无菌的东西如纱布施加压力。
8. 切勿让电击伤人喝酒或进食。
电击过后全身需要观察2小时。
9. 用干净的绷带包扎表面擦伤和割伤。
深层伤口要用干净的敷料覆盖。
10. 发烧要多监测体温。
38°起送医。
40°以上或新生儿38°以上应立即就医。
11. 动脉出血多用压迫止血。
用手指或清洁的毛巾直接压迫伤口部位。
12. 留意昏迷症状。
如精神不清、抽搐、瞳孔异常都要立即送医诊断。
13. 切勿任何药物。
只能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简单的解救措施。
14. 疝气症状严重要及早就医。
过大的疝无法自行缩回腹腔内要马上处理。
15. 力求现场保持通风。
呼吸受阻情况下应尽快移动到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
16. 儿童发高烧要量体温并给少量水分补给。
如不能进食出现乏力就送医。
17. 流鼻血时头前倾,将鼻子按摩血管。
同时用清水软布敷鼻翼外。
18. 近视眼穿墨镜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眼睛。
避免目前或眼内出血的情况。
19. 晕车适可而止,上车前进食少许食物,然后保持空腹几小时。
车内通风良好。
20. 动物咬伤要清洗伤口后便速医药包扎,同时注射狂犬疫苗预防感染。
21. 用70%乙醇消毒小擦伤。
用碘酒消毒口服部位如咬伤部位。
待收缩后定期饮水保持清醒。
22. 窒息时背后击打法:放平受人在硬平面,用两只手以5分钟内方式击打腰部。
23. 流鼻血给口服止血药并保持俯卧位头低部位高,避免长时间头仰视望。
你应该了解的30个急救小常识《大众医学》健康锦囊(二)随2007年第5期杂志刊发亲爱的读者朋友,您是不是曾遭遇过下列尴尬事件:游玩时,不慎扭伤脚踝,肿起一个大包,以为揉揉会好,谁知越揉越肿;吃饭时,鱼骨不慎卡喉,以为吃口饭就能把鱼骨“带”进胃里,不料越刺越深;游泳时,小腿突然抽筋,以为按摩一下就能好,谁料根本无济于事;做饭时,手上被烫出好大一个水疱,以为刺破水疱能好得快些,哪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小虫飞进了耳朵里,用手指去抠,不料小虫却越钻越深;风沙进了眼睛里,用手去揉,谁知揉到眼睛又肿又痛、眼泪直流,沙子却还在里面……这些生活中的小意外,看似平常,其实却涵盖了不少医学知识。
若处理不当,小意外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大麻烦哟!本期的《大众医学·健康锦囊》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介绍30种常见的生活急救小常识,以提高大家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1. 眼睛里不慎进了沙子2. 鱼骨卡喉3. 小飞虫钻进了耳道4. 吃东西被噎5. 鼻出血6. 醉酒7. 中暑8. 晒伤9. 蜂蜇伤10. 游泳时,小腿抽筋11. 不慎咬碎体温表并吞服了水银12. 外伤出血13. 刀割伤14. 烫伤15. 骨折16. 气胸17. 癫痫大发作18. 猫狗咬伤19. 误服灭鼠药20. 脚踝扭伤21. 呼吸停止(人工呼吸)22. 心跳停止(胸外按压)23. 心跳呼吸全无(心肺复苏)24. 煤气中毒25. 溺水26. 气道异物27. 颈椎损伤28. 脊柱骨折29. 头部撞伤30. 触电1.眼睛里不慎进了沙子大众医学提示:眼睛是最娇嫩的器官,容不得任何异物。
如不及时清除异物,眨眼时会感到疼痛,还会引起炎症、溃烂甚至失明。
异物入眼时,最忌讳使劲揉眼睛,或用干的纸巾或毛巾擦拭眼睛。
正确的做法是睁开眼睛,让同伴帮忙翻开眼皮,仔细检查眼白(球结膜)、下眼睑和角膜。
如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轻轻擦去异物(在家时,最好用棉签沾少许抗生素类眼药水擦去异物);如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必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急救小知识内容
急救小知识对于处理紧急医疗情况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急救小知识:
1.止血:对于出血的情况。
首先应迅速找到出血点并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
可以通过直接压迫、使用止血带或冰袋等方法进行止血。
2.伤口处理:如果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应及时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坏死组织。
并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3.骨折处理:如果发生骨折,应先固定骨折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
可以用夹板、绷带或其它固定材料进行固
4.烫伤处理:如果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患处,然后涂抹适当的烫伤药有。
不要使用冰块或酒精等刺激性物品进行降温。
5.室息处理:如果发生室息,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使用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异物等。
6.触电处理:如果发生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物品将受害者与电源分离。
在触电后心肺复苏也是非常重要的急救措施。
7.中毒处理:如果发生中毒,应尽快了解中毒原因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催吐、洗周、导泻等。
8.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助技能,可以帮助心脏骤停的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
应尽快进行心肺复苏,并寻求医疗帮助。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急救小知识,但具体的急救措施应根据情况而定。
在紧急情况下,应保持冷静并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同时,了解和学习更多的急救知识也是非常有益的。
三十个急救常识三十个急救常识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知识可以帮助你挽救生命。
以下是三十个急救常识,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
1.保持冷静态度是最关键的。
2. 在意外发生前,应该事先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
3. 如果你看到某人受伤,请不要恐慌,立即拨打120求救。
4.如果伤者失去意识,检查呼吸和脉搏是否正常,如果都不正常,应该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
5.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CPR)技术,也可以救人一命。
6.在伤者昏迷的情况下,应该侧躺,并加上护头垫。
7.对于任何出血伤口,应最先用纯净失盐水、清水或酒精消毒清洗伤口,并立即用消毒纱布包扎。
8.如果出血很严重,应该采取控制出血的方法,首先通过加压,然后用绷带包扎。
9.对于轻微的烧伤,可以用冷水清水冲洗伤口,并涂上药膏。
如果是严重的烧伤,则应该去医院尽快处理。
10.在清洁伤口之前,应该先停止出血。
11.在清洁伤口时,避免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使用消毒剂或药品。
12.在他人帮助下,将身体伸直的人搬离现场。
13.在发现背部和颈部受伤的人时,不要尝试搬动他们。
14.发现了刀伤、枪伤等致命伤,应尽快送往医院。
不可随意抽取刀具或子弹。
15.如果使用缝合针包扎,则应用麻醉药缓解疼痛。
16.使用冰块或冷物治疗移动性肿胀。
17.手的骨头出现骨折时,应该先用布或棉花支撑。
18.在救援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移动伤者不必要的肢体。
19.如果有毒液毒素的伤口,应小心选择预防接种。
20.人需要维持头部重心平衡,注意保持脊椎正常姿势。
21.有些人可能对某些药物过敏,应警惕并避免使用敏感药物。
22.在进行急救时,调查清除现场,并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23.对于眼睛有异物的人,应该清洗眼睛,避免使用绷带捆绑。
24.对于口腔受伤的人,应该咬住伤口,以达到止血的作用。
25.在正在使用药物救治时,遵守药物使用的规定。
26.如果出现昏迷症状,应该在口中放入口腔支撑器,或使头部保持个人安全。
27.准确了解哮喘发作的初期症状,并可以快速控制病情。
日常急救小常识急救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以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和减轻病情。
掌握一些日常急救小常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拯救生命。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日常急救小常识。
1.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的急救技术。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可以维持血液循环,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安全,然后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按压胸部时,应将手掌放在胸骨中央,用力按压至少5厘米深,每分钟至少进行100次。
人工呼吸时,应将患者的头后仰,捏住鼻子,用嘴对嘴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为1秒钟。
2. 创口处理创口处理是指对各种创伤、擦伤和烧伤等伤口进行处理和包扎。
在处理创口时,首先要保持清洁,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然后用消毒药水或碘酒消毒伤口。
如果伤口出血较多,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用力压迫伤口,以止血。
如果伤口较深或较大,应尽快就医,以免感染和出现其他并发症。
3. 骨折处理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折断的情况。
在处理骨折时,首先要保持患者的安全,避免移动患者。
然后,用干净的绷带或布条固定骨折处,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损伤。
如果伤者出现严重疼痛、肿胀或畸形,应立即就医,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4. 烧伤处理烧伤是指因接触高温物体或化学物质而导致的皮肤损伤。
在处理烧伤时,首先要迅速将患者远离火源,并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以降低温度和减轻疼痛。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覆盖烧伤处,以保护伤口。
对于较大或严重的烧伤,应立即就医,以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5. 中暑处理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或剧烈运动后导致的体温过高和体液丧失。
在处理中暑时,首先要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给予足够的水分补充。
可以用湿毛巾或冷水浸泡的纱布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窝等部位,以帮助降低体温。
医学急救小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意外伤害、突发疾病等,这时候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医学急救小常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1.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救治心跳骤停的方法,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挽救生命。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2.止血
在遇到外伤出血时,我们需要及时止血,以避免大量失血导致生命危险。
止血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用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或者使用止血剂等。
3.急救烧伤
在遇到烧伤时,我们需要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以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减轻疼痛。
同时,我们需要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以避免感染。
4.急救中毒
在遇到中毒时,我们需要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在送往医
院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了解患者中毒的原因和症状,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治疗。
5.急救窒息
在遇到窒息时,我们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
首先,我们需要让患者弯腰,用手轻轻拍打其背部,以帮助其排出异物。
如果拍打无效,我们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
掌握一些医学急救小常识对于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急救,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第1篇1. 心肺复苏(CPR):- 在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按压胸部,每分钟至少100次,深度至少5厘米。
- 每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2. 外伤止血:- 使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
- 不要使用化学药品或头发等物品止血。
- 如果出血不止,应尽快就医。
3. 创可贴的使用:- 小伤口可用创可贴覆盖,防止感染。
- 不要让伤口暴露在空气中,以免感染。
4. 烧伤处理:- 立即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
- 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不恰当的物质。
- 不要撕掉烧伤部位的衣物,以免加重损伤。
5. 中暑预防与处理:- 避免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活动。
-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 如果出现中暑症状,迅速转移到阴凉处,补充水分。
6. 晕倒处理:- 让晕倒者平躺,头部略低。
- 保持通风,解开紧身衣物。
- 观察意识恢复情况,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7. 电击伤害处理:- 确保切断电源,避免二次伤害。
- 如果受害者仍有意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如果受害者失去意识,进行心肺复苏。
8. 气管异物处理:- 对于3岁以下儿童,可用背部拍击法帮助排出异物。
- 对于成人,可用胸部冲击法或海姆立克急救法。
9. 骨折固定:- 使用夹板或硬物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动。
- 不要直接按摩或扭转骨折部位。
10. 头部受伤处理:- 不要随意移动头部,以免加重损伤。
- 观察意识、反应等,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11. 心绞痛处理:- 立即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 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
12. 呼吸困难处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3. 中毒处理:- 尽快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 观察症状,如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4. 流血不止处理:- 使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压迫伤口。
- 如出血不止,尽快就医。
15. 骨折处理:- 使用夹板或硬物固定骨折部位。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通过一系列的紧急处理措施,以保护伤者的生命和健康。
掌握一些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减少伤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1.心脏骤停急救: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状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确认伤者是否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或呼吸困难。
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压的位置是在胸骨下缘,按压的速度是每分钟100-120次,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2.止血急救:在受伤出血时,要尽快止血。
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按压伤口,以帮助止血。
如果伤口较大,可以用绷带进行包扎。
如果出血无法止住,应立即就医。
3.烧伤急救: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
在烧伤发生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以降低伤口温度。
然后用干净的干纱布轻轻包扎伤口,以防止感染。
对于较大面积的烧伤,应立即就医。
4.中暑急救: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引起的身体过热。
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应将患者移到阴凉处,并给予足够的水分补充。
可以用湿毛巾或冷水冲洗患者的身体,以降低体温。
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就医。
5.骨折急救: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折断。
在怀疑骨折时,应尽量保持伤者不动,并用软垫或绷带固定伤处。
如果伤者有剧烈疼痛或出现皮肤发紫、肿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6.窒息急救:窒息是指由于食物或其他物体堵塞气道而导致无法正常呼吸。
当发生窒息时,可以用手掌或拳头在患者背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拍击,以帮助排出堵塞物。
如果拍击无效,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
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7.中毒急救: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后引起的疾病。
在中毒急救中,应尽快将伤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中毒物质为化学物质,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
对于食物中毒,应尽快将胃内的毒物排出,可以通过催吐或服用活性炭等方法。
六十个急救常识1. 紧急电话:学会拨打急救电话(如120)。
2. 心肺复苏(CPR):学会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
3. 窒息急救:掌握处理窒息的紧急方法。
4. 心脏病症状:认识心脏病的症状,如胸痛、呼吸急促。
5. 中风症状:了解中风症状,如突然的面部歪斜、言语不清。
6. 癫痫急救:遇到癫痫发作时,保护患者不受伤。
7. 脑震荡急救:了解脑震荡的症状和初步处理。
8. 低血糖:学会处理低血糖症状,如手颤抖、出汗。
9. 高血糖:了解高血糖的症状,如口渴、多尿。
10. 哮喘急救:掌握哮喘急救措施。
11. 骨折急救:学会正确的骨折急救方法。
12. 脱臼急救:了解脱臼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13. 烧伤急救:学会烧伤的初步处理。
14. 刀伤或刺伤急救:控制出血,保持伤口清洁。
15. 化学品中毒:了解化学中毒的症状,及时洗净受污染的部位。
16. 触电急救:切勿直接用手触碰电伤者,断电后施救。
17. 虫咬或蛇咬急救:保持患部位于心脏以下,及时就医。
18. 突发性过敏:使用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注射器。
19. 眼部异物:不揉搓眼睛,用清洁的水冲洗。
20. 突发性失明:立即就医,找出原因。
21. 咬伤处理:清洁伤口,观察动物是否携带病原体。
22. 头部外伤急救:控制出血,保持头颈部稳定。
23. 打击胸部:急救心脏停搏时,采用胸外按压。
24. 拳击胸部:急救意外呼吸困难的患者。
25. 人工呼吸: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
26. 急救用品:学会使用急救包内的基本急救用品。
27. 止血: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如包扎或压迫。
28. 输液急救:了解基本输液的步骤和方法。
29. 气管插管:掌握正确的气管插管技巧。
30. 儿童急救:了解儿童急救的特殊注意事项。
31. 老年人急救:老年人心脏病发作时的紧急处理。
32. 高山病急救:学会高山病的紧急处理方法。
33. 热中暑急救:了解热中暑的症状,及时降温。
34. 低温冻伤:温和加热患部,避免摩擦。
35. 急性中毒: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急救知识大全急救知识大全一些急救知识一些急救知识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看看二十三条你必须知道的家庭急救常识吧。
一异物入眼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
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
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
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二扭伤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
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
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三流鼻血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
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医院求助于医生。
如果流鼻血的次数过于频繁且毫无原因,或是伴随着头疼耳鸣视力下降以及眩晕等其他症状,那么也务必去医院诊治,因为这有可能是大脑受到了震荡或是重创。
三一文库()〔急救电话小常识〕*篇一:你应该了解的30个急救小常识你应该了解的30个急救小常识《大众医学》健康锦囊(二)随2007年第5期杂志刊发亲爱的读者朋友,您是不是曾遭遇过下列尴尬事件:游玩时,不慎扭伤脚踝,肿起一个大包,以为揉揉会好,谁知越揉越肿;吃饭时,鱼骨不慎卡喉,以为吃口饭就能把鱼骨“带”进胃里,不料越刺越深;游泳时,小腿突然抽筋,以为按摩一下就能好,谁料根本无济于事;做饭时,手上被烫出好大一个水疱,以为刺破水疱能好得快些,哪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小虫飞进了耳朵里,用手指去抠,不料小虫却越钻越深;风沙进了眼睛里,用手去揉,谁知揉到眼睛又肿又痛、眼泪直流,沙子却还在里面……这些生活中的小意外,看似平常,其实却涵盖了不少医学知识。
若处理不当,小意外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大麻烦哟!本期的《大众医学〃健康锦囊》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介绍30种常见的生活急救小常识,以提高大家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1.眼睛里不慎进了沙子2.鱼骨卡喉3.小飞虫钻进了耳道4.吃东西被噎5.鼻出血6.醉酒7.中暑8.晒伤9.蜂蜇伤10.游泳时,小腿抽筋11.不慎咬碎体温表并吞服了水银12.外伤出血13.刀割伤14.烫伤15.骨折16.气胸17.癫痫大发作18.猫狗咬伤19.误服灭鼠药20.脚踝扭伤21.呼吸停止(人工呼吸)22.心跳停止(胸外按压)23.心跳呼吸全无(心肺复苏)24.煤气中毒25.溺水26.气道异物27.颈椎损伤28.脊柱骨折29.头部撞伤30.触电1.眼睛里不慎进了沙子大众医学提示:眼睛是最娇嫩的器官,容不得任何异物。
如不及时清除异物,眨眼时会感到疼痛,还会引起炎症、溃烂甚至失明。
异物入眼时,最忌讳使劲揉眼睛,或用干的纸巾或毛巾擦拭眼睛。
正确的做法是睁开眼睛,让同伴帮忙翻开眼皮,仔细检查眼白(球结膜)、下眼睑和角膜。
如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轻轻擦去异物(在家时,最好用棉签沾少许抗生素类眼药水擦去异物);如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必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实用的急救知识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1、足踝扭伤:应先冷敷患处,24小时后改用热敷,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即可减轻症状。
2、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一时找不到闸门,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砍断电线,将触电者抬到通风处,解开衣扣、裤带,若呼吸停止,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将其送附近医院急救。
3、动脉出血:小动脉出血,伤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伤口上,加压包扎,一般就能止眩;出血不止时,可将伤肢抬高,减慢血流的速度,协助止眩;四肢出血严重时,可将止血带扎在伤口的上端,扎前应先垫上毛巾或布片,然后每隔半小时必须放松1次,绑扎时间总共不得超过两小时,以免肢体缺血坏死。
作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4、儿童抽风:发现小儿抽风,不宜惊慌失措,乱摇患儿,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汤,以免吸入气管。
应打开窗户,解开患儿上衣让呼吸通畅。
将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儿上下牙之间以免咬破舌头。
发高烧引起的抽风,可用毛巾蘸冷水敷于额部。
详细记录抽风的时间、症状,立即送医院治疗。
5、狗咬伤:被狗咬伤后,应在伤口上下5厘米处用布带勒紧,用吸奶器将污血吸出,然后用肥皂水冲洗伤口。
咬人的狗应加隔离,一旦确诊为携带狂犬病毒,应即处死。
6、骨折:救护骨折者的方法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治疗。
如有条件,可在清创、止痛后再送医院治疗。
7、急性腰扭伤:腰突然扭伤后,如伤势较轻,可让病人仰卧在垫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垫1个枕头。
先冷敷伤处,1~2天后改用热敷。
如症状不减轻或伤重者,应急送医院治疗。
8、脊柱骨损伤:应根据损伤情况进行治疗,如颈椎损伤,应使头部、颈部、脊柱成一直线,不可扭曲;如胸椎或腰椎损伤,应使双下肢伸直并拢。
你应该了解的30个急救小常识《大众医学》健康锦囊(二)随2007年第5期杂志刊发亲爱的读者朋友,您是不是曾遭遇过下列尴尬事件:游玩时,不慎扭伤脚踝,肿起一个大包,以为揉揉会好,谁知越揉越肿;吃饭时,鱼骨不慎卡喉,以为吃口饭就能把鱼骨“带”进胃里,不料越刺越深;游泳时,小腿突然抽筋,以为按摩一下就能好,谁料根本无济于事;做饭时,手上被烫出好大一个水疱,以为刺破水疱能好得快些,哪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小虫飞进了耳朵里,用手指去抠,不料小虫却越钻越深;风沙进了眼睛里,用手去揉,谁知揉到眼睛又肿又痛、眼泪直流,沙子却还在里面……这些生活中的小意外,看似平常,其实却涵盖了不少医学知识。
若处理不当,小意外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大麻烦哟!本期的《大众医学·健康锦囊》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介绍30种常见的生活急救小常识,以提高大家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1. 眼睛里不慎进了沙子2. 鱼骨卡喉3. 小飞虫钻进了耳道4. 吃东西被噎5. 鼻出血6. 醉酒7. 中暑8. 晒伤9. 蜂蜇伤10. 游泳时,小腿抽筋11. 不慎咬碎体温表并吞服了水银12. 外伤出血13. 刀割伤14. 烫伤15. 骨折16. 气胸17. 癫痫大发作18. 猫狗咬伤19. 误服灭鼠药20. 脚踝扭伤21. 呼吸停止(人工呼吸)22. 心跳停止(胸外按压)23. 心跳呼吸全无(心肺复苏)24. 煤气中毒25. 溺水26. 气道异物27. 颈椎损伤28. 脊柱骨折29. 头部撞伤30. 触电1.眼睛里不慎进了沙子大众医学提示:眼睛是最娇嫩的器官,容不得任何异物。
如不及时清除异物,眨眼时会感到疼痛,还会引起炎症、溃烂甚至失明。
异物入眼时,最忌讳使劲揉眼睛,或用干的纸巾或毛巾擦拭眼睛。
正确的做法是睁开眼睛,让同伴帮忙翻开眼皮,仔细检查眼白(球结膜)、下眼睑和角膜。
如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轻轻擦去异物(在家时,最好用棉签沾少许抗生素类眼药水擦去异物);如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必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2.鱼骨卡喉大众医学提示:鱼骨卡喉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张大嘴发“啊”的声音,让家属借助光线或手电筒,看清鱼骨所在部位,再用镊子夹出。
若未发现鱼骨,则鱼骨可能卡在更深的喉咽部,应去医院就诊。
鱼骨取出后,在短时间内仍然会有咽喉部异物感,这是局部黏膜擦伤的缘故,不必介意。
不少人喜欢采用吞咽大的干饭团的方法来对付鱼骨卡喉。
该方法对小的鱼骨可能有效,但对稍大一些的鱼骨则无效,有时反而会因挤压而刺得更深。
还有些人认为,一旦鱼骨卡喉,可少量多次吞服食用醋使鱼骨溶解。
其实,食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根本不可能溶解鱼骨。
3.小飞虫钻进了耳道大众医学提示:小飞虫突然钻进耳道后,千万不要用手指或其他东西去掏它,以免小飞虫越钻越深,万一钻破鼓膜,可引起听力下降。
正确的做法是到黑暗的地方,用手电光照着耳道,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光引出飞虫。
也可以在耳道内滴几滴烹调油,使飞虫的翅膀浸湿而无法张开,再用耳勺将虫掏出耳道。
若上述方法不奏效,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4.吃东西被噎大众医学提示:如果患者还能讲话或咳嗽,表明气道没有被完全阻塞,尽量让他自己咳出较好;如果患者意识清醒,但无法自己咳出噎住的食物,可用海姆利克操作法(如图),即顺着患者的上腹部向上迅速施压,靠产生的冲击气流将食物挤出气道;如果患者已呼之不应,应立刻扳开他的嘴,用示指贴着其口角一侧,伸入到口腔深部向外做钩扫动作,直至清除食物为止。
若以上尝试均不奏效,应立即送医院急诊。
5.鼻出血大众医学提示:鼻出血时仰头,非但止不住鼻血,反而会导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
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4~8分钟,或用浸了冰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
如果这些方法仍不能止血,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6.醉酒大众医学提示:轻度醉酒者,可以让其喝浓茶利尿,加速酒精的排泄。
严重醉酒者,可让其喝醋,并用手指压迫其舌根催吐,以减少酒精的吸收。
经上述处理效果不明显,应送医院处理。
7.中暑大众医学提示:轻中度中暑者,应将其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脱掉或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擦身,以迅速降低体温。
可让中暑者喝一些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
若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应立即送医院。
8.晒伤大众医学提示:夏天外出时,应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搽防晒霜、撑遮阳伞等。
当皮肤被烈日晒红并出现红肿、疼痛时,可用冷毛巾敷于患处,并适当涂一些滋润霜。
若皮肤上已有水疱,千万不要挑破,应请医生处理,以免继发感染。
9.蜂蜇伤大众医学提示:外出郊游一旦被蜜蜂蜇伤,应小心地将残留的毒刺拔出,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涂一点氨水或苏打水。
若是被黄蜂蜇伤,应涂醋酸水,以中和毒液。
局部冷敷可减轻肿痛。
若出现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10.游泳时,小腿抽筋大众医学提示:在水中发生小腿抽筋时,应立即上岸,伸直腿坐下,用手抓住大足趾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
若不能立即上岸,应保持冷静,屏住气,在水中做上述动作。
11.不慎咬碎体温表并吞服了水银大众医学提示:体温表内的水银不慎被吞服后,汞会与体内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重金属中毒。
尽管体温表内的汞含量不多,但服用后也会引起口腔炎、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口腔糜烂、溃疡,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漱口后喝点蛋清或牛奶,不仅能清除口腔中的残留汞,还能使蛋清或牛奶中的蛋白质与吞服的汞结合,起到保护胃黏膜、减少汞吸收的作用。
12.外伤出血大众医学提示:①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洁净的自来水冲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结的血块。
②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图1)。
③碰撞、击打的损伤,有皮下出血、肿痛,可在伤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时(图2),再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伤势严重者,应去医院。
④伤口有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覆盖伤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再出血为度,视情况去医院处理。
13.刀割伤大众医学提示:①如伤口不大,出血不多,伤口也较干净,伤指仍能作伸屈活动,可用医用碘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待干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包扎伤口。
②若伤口大而深,应压迫止血,同时立即去医院治疗。
③如果手指不幸被切断,应立即将伤指上举,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加压包扎伤口止血。
若血仍外流不止,也可在指根处紧缠止血带(可用一般的清洁绳代替)止血(如图),并将断指用无菌布料包好,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
除非断指污染特别严重,一般不要自己冲洗,也不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指,立即去医院救治。
14.烫伤大众医学提示: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部位,持续15分钟左右,以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
不要擅自在伤口处涂药,更不能用涂酱油、植物油等土办法处理伤口。
若烫伤处有水疱,不要挑破,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去医院处理。
15.骨折大众医学提示:确定有骨折后,一定要对伤肢(指)作固定再送医院,否则骨折断端异常活动,会加重损伤。
可因地制宜用木板、木棍、树枝、竹竿、杂志等作为固定用的临时夹板。
若无上述材料,可将上肢固定在躯干上,下肢固定在对侧的健肢上。
16.气胸大众医学提示:有些人,特别是老年慢阻肺患者,在用力咳嗽、剧烈运动或大笑后,会发生气胸,出现胸痛、深吸气时加剧,并放射到肩背部,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紧急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禁忌拍背和搬动患者,以免加重气胸。
应让患者取半卧位,如家中备有氧气,应立即吸氧,同时叫救护车。
17.癫痫大发作大众医学提示: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可让患者的头侧向一边,以防止呕吐物窒息。
随后,找一把金属调羹或牙刷等不易咬碎的东西塞进他的上下牙之间,防止舌咬伤。
对于成年人,最好在硬东西上裹一层毛巾或手帕,以免咬掉牙齿。
18.猫狗咬伤大众医学提示:一些人被动物抓咬后,身上只留有牙印或爪痕,认为没伤口就不必处理,这种做法其实是很危险的。
因为牙印或爪痕可能造成肉眼看不到的皮肤损伤,狂犬病病毒也有可能从伤口侵入。
注射疫苗应及早、足量。
患者必须于咬伤当天,咬伤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各肌肉注射一支疫苗。
一定要注射在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内侧,不能注射在臀部,以免影响疫苗效果。
全程注射完毕10日后,应抽取静脉血作抗体检测。
如果抗体滴度达到或超过3单位/毫升的标准,即代表获得了免疫效果,如低于标准,应适当增加接种针数,以确保达到防病效果。
19.误服灭鼠药大众医学提示:灭鼠药毒性成分不同,误服后的临床表现各异,如胃部不适、呕吐、腹泻、抽搐等,严重的可出现昏迷。
喝水稀释、催吐等方法皆难奏效,送医院急诊洗胃或对症处理才是上策。
20.踝扭伤大众医学提示:踝关节扭伤后,不要继续行走,也不要揉搓、转动受伤关节,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
应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块敷患处,有利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
24小时后方可改为热敷。
如果怀疑有内出血,最好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妨碍包扎部位以下的血液循环。
如果怀疑有骨折,最好用夹板或就近找木棍固定受伤的踝关节,并尽快去医院就诊。
21.呼吸停止(人工呼吸)大众医学提示:首先,让伤病员仰卧,将其头后仰,确保呼吸道畅通。
若其口内有血块、呕吐物、假牙等异物时,应尽快取出。
随后作人工呼吸: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捏住患者的鼻子,口对口像吹气球样为其送气,注意不要漏气。
每隔5秒吹一次气,反复进行。
遇到嘴张不开或口腔有严重外伤者时,可从其鼻孔送气作人工呼吸。
22.心跳停止(胸外按压)大众医学提示:先让患者躺在硬板床或平整的地上,解开其上衣,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其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另一只手重叠压在手背上。
抢救者两臂保持垂直,以上身的重量连续向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70次左右。
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以每次按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度。
注意,手掌始终不要脱离按压部位。
23.心跳呼吸全无(心肺复苏)大众医学提示: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脑很快会出现缺氧,4 分钟内将有一半的脑细胞受损。
超过5分钟再施行心肺复苏,只有1/4的人可能救活。
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患者前胸左乳头内侧的心脏部位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
若脉搏仍未恢复搏动,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
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先连做4 次人工呼吸,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
24.煤气中毒大众医学提示:当发现有煤气泄漏时,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关闭煤气,开窗透气。
抢救者在进入溢满煤气的房间前,应先吸足一口气,然后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防自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