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教学实验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广播播音主持》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广播播音与主持”侧重于广播节目的播出方式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限制。
本课程的重点放在广播节目主持上课程讲授过程中将根据目前的广播节目类型进行分类。
对不同对象性节目主持人的主持特点进行总结,按规律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广播传播特点,并根据多设计的节目完成完整的节目主持。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本课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需要学生结合传播学,新闻理论,写作技能,采访等方面的知识。
对广播节目进行分析和创作,并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进行设计。
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节目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并根据节目设计完成个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从而为设想中的听众服务。
三、实验方式及要求本课程采用分析、听评、对比等方式展开教学。
实验之初强调解决广播传播的核心问题一语言,实验中期是对广播节目的设计和策划。
实验后期强调各种不同类型节目主持练习。
本课程的实验重点放在实验后期,对不同节目的练习上,占总实验课时的2/3。
因为前两部分的练习在最后的重点部分是以综合的方式体现的。
要求学生在本实践课上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手段完成广播节目的创作。
四、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含作业质量,作业次数,学习态度。
到课情况。
平时30%期末70%期末70%以成品作业为主。
评分标准为节目的定位清晰,受众明确,内容健康,指向性强,个人特点鲜明等为评分点。
五、主要仪器设备:MD录音设备及其他录音放音设备六、配套教材或指导书音乐节目主持人当代播音与主持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简介项目一:广播主持人节目策划项目二:广播主持人节目串词项目三:音乐素材的使用练习1、指导思想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运用,检查学生融会其它知识的能力。
2、实验目的及要求通过三个项目的练习,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节目策划”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新闻理论、传播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能力。
“节目串词”体现了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写作基础。
而“音乐素材”练习,则培养学生了解音乐,合理运用音乐的能力。
《电视播音主持》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55206课程名称:电视播音主持英文名称:Announcing and Anchoring in TV Programs实验总学时:60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广播播音主持二、实验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1、对学生的要求:遵守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实验之前要事先预习,做好相关准备;熟练进行录像设备的操作;熟练进行电脑与电视机演示的操作。
2、对教师的要求:熟悉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做好演示和课堂组织;以《电视播音主持》课上教授的播音主持理论知识为基础,重点针对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点的训练材料进行实验,要求学生认真预习、上镜训练并集体评析上镜作品,使学生有针对性地纠正在各类节LI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和掌握各类节LI的播出特点以及相关技能。
3、对实验条件的要求硬件:标准化演播厅数字摄录、编辑设备。
可以连接电脑的电视机一台。
软件:专业音视频摄录、制作软件。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实验名称:电视新闻播音实验内容:以央视《新闻联播》为范例,明确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播音员的工作性质和角色定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和国家的新决议、新政策、新动向是我们播音创作工作的思想基础和创作根本。
学习播音中不同内容的不同表达语态,深入思考语态变化的原因,指导播音主持学习和实践。
1.电视新闻出镜播音,导语和串联词2.电视新闻片的配音3.电视新闻播音综合训练4.录像回放,点评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学时:18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电视新闻播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备电视新闻出镜播音、新闻片配音的能力。
2.克服语音和发声存在的问题。
3.通过录像回放,分析讨论上镜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鉴赏分析能力和审美品味。
4.通过老师点评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课下训练重点和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熟练地把握和实践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
实验条件:硬件:标准化演播厅数字摄录、编辑设备。
《电视节目主持》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电视节目主持》课程简介电视节目主持(课程编号:120133)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限选课程,开设一学期,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
《电视节目主持》是一门节目主持概论与节目主持艺术两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理论层面掌握电视节目主持的基本规律,了解该学术前沿即主持传播的最新动态。
实践层面,在完善学生知识框架的基础上,使学生从“心性”上下功夫,提高人生感悟力和艺术感悟力,从而以主持人的姿态展现个人人格魅力。
其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电视节目主持、节目主持产生的动因、电视节目主持人、受众与互动环境分析、主持的文化能动策略、电视节目主持的发展趋向等理论内容;以及谈话类、新闻评论类、社教类、文艺类、服务类和娱乐综艺类等,各大类节目主持艺术的“模拟主持”实践内容。
该课程从形式上讲是一门主持艺术课,从内容上讲是一门文化传承课。
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然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素养。
因此,该课程要求学生以文化为“体”以主持为“用”,由内而外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
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将所学的课堂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主持技能、主持艺术。
同时,该课程还要求学生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课外学习中外文化典籍滋养心灵,真正能够“静水深流,常学常乐”。
《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 120133二、课程类型、学时、适用专业、先修课程限选课;48学时(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适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先修艺术概论、影视作品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电视节目主持”是一门节目主持概论与节目主持艺术两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理论上掌握电视节目主持的基本规律,了解该学术前沿即主持传播的最新动态。
实践方面,在完善学生知识框架的基础上,使学生从“心性”上下功夫,提高人生感悟力和艺术感悟力,从而以主持人的姿态展现个人魅力。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61011英文名称:Broadcasti ng And An chori ng In TV Programs授课对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本科生开课学期:第6、7学期学分/学时:12分/192学时先修课程:广播节目播音主持(061009)、节目主持艺术概论(061008)教学方式:本课采取理论讲授与训练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精讲多练,以训练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考核方式:专业口试、笔试与做节目相结合。
课程简介:(100—150字)本课程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它包括“电视节目播音”和“电视节目主持”两部分内容。
主要讲授:电视播音主持的特点、创作规律、创作方法与创作原则,进行电视新闻出镜播音、电视新闻片配音、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演播室对话(电话连线、视窗对接、与嘉宾对话)、电视纪录片解说、电视新闻节目主持艺术、电视评论节目主持艺术、电视社教类节目主持艺术、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艺术、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艺术等多样化播音主持的训练。
重点训练学生掌握不同内容、形式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技能。
同时训练学生具有采编、策划、独立制作节目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电视播音主持节目的创作规律、创作原则、创作特点、相关理论知识及要求。
2使学生认识、掌握不同内容、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电视节目的创作手段和创作方法。
3使学生把握电视播音主持的表达技巧。
要求学生把握电视新闻播音与广播新闻播音的区别、电视出镜播音与电视新闻片配音的区别、电视新闻播音与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区别;具备撰写和修改主持人节目的导语、串联词、文稿的能力和具有现场采访、评论、报道、应变的能力;初步具有驾驭不同电视节目的策划、主持播出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单元:电视新闻播音(48学时)(重点内容)第一节电视新闻播音的认识(重点内容)第二节电视新闻出镜播音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弟八节电视新闻口播副语言手段与运用电视新闻片配音演播室对话电视新闻播音提示第二单元:电视新闻现场报道(32学时)第一节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概说(重点内容)第二节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第三节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分类与传播方式(重点内容)第四节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要求与把握第三单元:电视纪录片解说(16学时)第一节对电视纪录片的认识第二节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及解说与画面的关系第三节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备稿特点第四节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心理特征(重点内容)第五节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创作(重点内容)第六节电视纪录片解说的表达特征第七节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处理提示第四单元: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艺术(32学时)第一节电视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的主要形态及主持人的素质(重点内容)第二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第三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导语、串联词(重点内容)第四节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言论第五单元:电视社教类节目的主持艺术(24学时)第一节电视社教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重点内容)第二节社教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第三节社教类节目主持的艺术特点第六单元:电视访谈节目主持艺术(24学时)第一节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及类型(重点内容)第二节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专访(重点内容)第三节主持人素质及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第四节谈话节目主持人的驾驭方式第七单元: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艺术(24学时)第一节电视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特点及主持人素质(重点内容)第二节综艺节目主持人的控场艺术第三节游戏娱乐类节目的主持艺术四作业、实践环节:编辑新闻稿3次;撰写主持人节目文稿、制作节目4次;现场报道节目3次。
《节目主持综合实践》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节目主持综合实践英文名称:Program hosting practice实验总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类别:专业课先修课程: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二、实验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1.对学生的要求:遵守实验室管理的制度;清楚实验项目的名称和要求,实验项目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小组成员要分工合理,密切合作;实验项目要求准备充分,完成后需要总结;了解节目策划、录制、制作的过程,熟练采、摄、录、编等设备并能利用其完成节目的制作。
2.对教师的要求:熟悉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了解和掌握各类节目的播出特点以及相关技能;做好演示和课堂组织;负责指导和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实验任务;及时纠正学生在各类节目策划、主持、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3.对实验条件的要求硬件:标准化演播厅数字摄录、编辑设备。
可以连接电脑的电视机一台。
软件:专业音视频摄录、制作软件。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实验名称: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综合训练实验内容:(加入爱国题材的训练)1.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意策划训练2.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主持训练3.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制作训练4.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广播电视或新媒体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策划、主持、制作全过程,并提交作品。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学时:8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当代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新闻评论类节目变化趋势;2.提升学生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主持能力,现场采访、评论、报道的能力,以及撰写和修改新闻导语、串联词等文稿的能力;3.提升学生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策划、采编、制作能力。
实验条件:硬件:标准化演播厅数字摄录、编辑设备。
可以连接电脑的电视机一台。
软件:专业音视频摄录、制作软件。
研究与思考:本实验项目首先让学生认识当前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识到一些优秀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最新呈现形态及其创新之处,试图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启发其创意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学生最初的策划方案往往有各种疏漏,不够成熟,经过老师指导需要在业余时间反复修改、练习、拍摄,最终节目的策划、主持、制作的整体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不过在选题的深度、撰稿、采编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磨练。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实验学时:18(课程总学时:72)使用教材:《实用播音教程——电视播音与主持》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目录Ⅰ课程的性质与任务Ⅱ教学的内容与基本要求Ⅲ考核方式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Ⅴ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Ⅰ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为具有较好普通话水平基础、且学习播音专业的学生开设。
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了解广播电视传播中的播音及其工作,学习了解播音基础理论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播音的概念,了解广播电视播音工作,学习与改善发声技巧,训练播音技巧,初步具有从事广播电视口头传播的工作能力,适应广播电视相关工作的要求。
Ⅱ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基本操作技能实验一:在录音室进行,主要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录音设备与器材的系统构成、调整、录音效果的检查与评定。
进行初次播音实践,学习与体验播音工作状态、工作程序,训练播读时的气息处理与发声。
实验二:自行选择两篇不同的播音文体,进行电视播音训练(长度:5分钟左右),熟悉播音处理的基本方法,调整在话筒前工作的状态。
二、综合性实验实验三:学习、熟悉电视片配音的方法与技巧。
实验四:熟悉镜头前整体播报感觉,能够基本完成镜头前播音的各项工作,找到播音感觉。
三、设计性实验实验五:分组讨论,制作并主持一档小栏目。
完成整个镜头前成型摄像工作。
Ⅲ考核方式技能考核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为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成绩计算方法:技能考核成绩占实践成绩的70%,艺术创作实践成绩占总实践成绩的30%。
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实验以分组方式进行,每组由6-8名学生组成。
Ⅴ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电视播音与主持》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播音主持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 72 实验学时数: 52课程总学分: 4 实验学分: 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撰写人:开设实验项目数: 6一、实验教学目的由于本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所以实践便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其教学宗旨是希望通过实践使学习者深入了解和掌握新闻口播及各类型主持人节目的播音、主持规律和应用技巧。
1.通过电视播音与主持的实践练习,熟练掌握运用理论课上的讲授的电视播音及各类节目主持的技能方法。
2.通过实践,分析讨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鉴赏分析能力和审美品味。
3.通过老师点评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课后训练重点和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熟练地把握和实践各类节目。
4.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分析,加强团队观念,树立同学间的专业竞争意识。
二、课程实践内容1.教学要求(1)以《电视播音与主持》课上教授的播音主持理论知识为基础,重点针对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点的训练材料,要求学生认真预习、上课训练并集体评析作品,使学生有针对性地纠正在各类节目中体现的问题,了解和掌握各类节目的播出特点以及相关技能。
(2)在保证学生电视播音与主持实践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通过观看其他同学节目的形式,以观众视角评价分析作品,训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品味及镜头前工作环境。
(3)加大课外练习强度,提高对学生的运用水平要求,全面结合所有主干专业课的内容,使学生成为声、形俱佳的准播音员、主持人。
2.教学方法(1)实验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由简单到综合,由基本到提高到创新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强调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授简单扼要,重点点评总结,指出作品中存在的优缺点和解决相应不足的方法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3)启发学生口脑并用,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指导学生依靠自己找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鉴赏能力、审美品味和学习主动性,重视随堂考查。
《节目主持》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节目主持表达有了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认识到节目主持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作用。
通过对节目主持表达的理论、发展脉络的研究,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节目主持中各形态的基本素质的表达能力,并从中获得对节目主持表达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好地把握主持艺术策略与技能,并对主持艺术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对电视节目的艺术质量与品位。
1.能够基本掌握节目主持的技巧和本质特征。
2.重点掌握节目主持表达的作用和功能。
3.理解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体现。
2.2课程的主要特点本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
该课程系统介绍节目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表达,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应变能力。
注重在现场的发现与挖掘,注重在现场的思考与提问,注重对现场的展示和现场感的传达。
重在主持人的现场发挥与临场应对技巧的把握。
该课程着重强调主持人在不同类型节目中的主持能力,重点围绕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即兴现场发挥的能力,将主持人的基本专业素质表达出来,以便在节目中语言表达更加生动与流畅。
2.3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传统授课等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讲授。
利用传统授课讲授基本理论,让学生理解节目主持重要性。
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讲授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与专业能力,借助不同构建下不同节目主持情境中主持的风格,帮助学生理解主持人工作岗位的特点。
利用丰富的案例教学,生动地呈现优秀主持人的节目主持片段,有效地辅助学生理解节目主持中主持的艺术性,探究式教学则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情态语言元素进行主持表达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4.案例设计本课程中案例设计原则是利用传统授课讲授基本理论,让学生充分理解影节目主持的基本概念。
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节目主持表达的技巧进行理解,借助不同节目表达中主持人表达风格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节目主持表达的应用特点。
《广播播音主持》实验教案第一篇:《广播播音主持》实验教案实验一新闻播音[实验目的] 通过专项对新闻播音的训练,使学生对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同时对典型问题的训练有较为深入的掌握。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播报式、宣读式和谈话式的新闻播报方式有较为清晰的轮廓认识,重点掌握以上几种播报方式的基本特点、情感运用、思想调动等环节。
[原理和基础知识]一、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是:(一)叙事要清楚;(二)新鲜感要强(一)叙事要清楚新闻稿件的结构有它的体裁特征,熟悉其导语、主体和结尾的三段式结构,对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十分重要。
新闻主体部分是事实的展现部分,最忌讳的就是摆单句,应该从宏观入手,先确定重点和层次,通过语流曲线的对比变化将重点突出。
明确背景材料的用途,充分发挥内在语的作用,避免直白肤浅和故弄玄虚。
结尾部分要注意与全篇消息的呼应,将语气自然过渡转换。
(二)新鲜感要强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传达新意,体现新鲜感,我们在驾驭具体语言技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膈肌活跃,气息带有明显的弹发跳跃感;声音明亮轻松,字音饱满有力度;语势常扬,语气明朗有兴致;节奏简洁明快顺畅。
二、典型问题训练(一)标准结构新闻消息的结构形式包括: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导语部分拎起重点,揭示价值,确定基调;主体部分承接导语的总括,转入“从头说起”,语气自然平缓了许多;结尾部分在主体交待了事件的始末之后顺势给以概括性评价或展望,语气明朗舒展。
(二)新闻背景和导向了解新闻背景,明确针对性,新闻的导向自然就明朗了,这是不断培养新闻敏感,提高自身新闻素质的长线问题,但又是可以通过对每一篇新闻稿件的开掘发来学习和切实提高的短线问题。
(三)由于导语位置重要并且内容高度凝练,包括了新闻的几个“W”要素,很容易让初学者误解为导语中的每一词语都很重要,都得强调,这样就造成了导语内部支点过多,这个语势僵直架起。
(四)主体的内部层次及主次主体内部层次处理一是哟奥注意每一层次内部的集中,这主要是加强语句之间的关连;二是要注意这一层向下一层转换时语气的衔接与转换,避免平直无逻辑关系。
实验一普通话基础知识练习[实验目的]通过学习辅音的发音过程、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普通话21个声母的发音要领,使声母发音准确清晰。
纠正部位不准确发音习惯,比如平翘不分;n、l不分;f、h不分、尖音等问题,熟记部位名称及相应的发音过程,了解方言语音与普通话声母的差别。
[声母发音训练目标]找准发音部位,遵循成点不成面原则,亮亮集中到整个口腔的中部,把握相应的发音技巧,纠正不当的发音习惯,掌握21个声母的发音部位。
[实验类型]基础性,必做[实验学时]3学时[原理和基础知识]1.声母的发音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成阻、持阻和除阻。
2.七个发音部位:双唇阻、唇齿阻、舌尖前阻、舌尖中阻、舌尖后阻、舌面阻和舌根阻。
五种发音方法: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和边音。
两种区别:送气与否、清浊与否。
3.要强调零声母的起始时的实际读音,零声母音节的开头元音往往带有轻微的摩擦成分,避免和前音节的韵尾混淆。
4.遵循成点不成面的原则,力量集中到整个口腔的中部。
5.详细内容参看《实用播音教程》第一册、上篇、第二单元。
[实验器材]录音棚(声音采集系统)[实验内容和步骤]1、双唇音:b 、p 、m上唇和下唇接触后构成阻碍后发出的音;b p区别在送气与不送气;b p 和m 的区别则前两个辅音发音时软腭提起,气流从口腔出来。
而m 是要发成鼻音,注意除阻时的爆发力;发音唇舌无力,口腔松软的原因与这三个音发不好有直接的关系;力量集中在双唇中央;不要裂嘴角;不要双唇抿起,否则影响音准;送气音气流不要太强唇部收紧,接触有力,注意与气息的配合。
b、播布北宾班百倍本部板报包办拔山涉水百发百中半路出家p、平盘胖排批排炮澎湃批判乒乓旁观者清匹夫有责抛砖引玉m、妈慢门名米名目美满美妙弥漫埋头苦干满城风雨民富国强八百标兵:b,p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白庙和白猫:b,m白庙外蹲一只白猫,白庙里有一顶白帽。
白庙外的白猫看见了白帽,叼着白庙里的白帽跑出了白庙。
《节目主持》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节目主持表达有了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认识到节目主持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作用。
通过对节目主持表达的理论、发展脉络的研究,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节目主持中各形态的基本素质的表达能力,并从中获得对节目主持表达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好地把握主持艺术策略与技能,并对主持艺术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对电视节目的艺术质量与品位。
1.能够基本掌握节目主持的技巧和本质特征。
2.重点掌握节目主持表达的作用和功能。
3.理解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体现。
2.2课程的主要特点本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
该课程系统介绍节目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表达,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应变能力。
注重在现场的发现与挖掘,注重在现场的思考与提问,注重对现场的展示和现场感的传达。
重在主持人的现场发挥与临场应对技巧的把握。
该课程着重强调主持人在不同类型节目中的主持能力,重点围绕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即兴现场发挥的能力,将主持人的基本专业素质表达出来,以便在节目中语言表达更加生动与流畅。
2.3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传统授课等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讲授。
利用传统授课讲授基本理论,让学生理解节目主持重要性。
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讲授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与专业能力,借助不同构建下不同节目主持情境中主持的风格,帮助学生理解主持人工作岗位的特点。
利用丰富的案例教学,生动地呈现优秀主持人的节目主持片段,有效地辅助学生理解节目主持中主持的艺术性,探究式教学则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情态语言元素进行主持表达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4.案例设计本课程中案例设计原则是利用传统授课讲授基本理论,让学生充分理解影节目主持的基本概念。
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节目主持表达的技巧进行理解,借助不同节目表达中主持人表达风格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节目主持表达的应用特点。
《节目主持》实验教案一、实验项目设置二、实验器材:摄像机,新闻灯,录音笔,主持及嘉宾台,访谈椅,调音台,导播台,文稿提示器,话筒及输出设备,线性编辑或非线性编辑设备一套,刻录机,DV播放器,电视机,模拟演播厅。
电池,录像带,演播厅背景,空白光盘,化妆品。
项目一、主持人口语修辞训练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项目的实践,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主持人口语的特征,发音方法等。
实验内容及步骤:主要内容为主持人的口语及修辞训练。
重点训练普通话的标准性和发音、吐字的方法。
1、教师讲解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学生准备一篇文字稿,进行普通话的朗读。
3、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出学生普通话发音中存在的系统性问题,提出改正的方法。
4、教师讲解普通话的发音、吐字方法,学生进行训练。
5、主持人语速的训练,包括主持过程中语气的强调、停顿等。
重点难点:重点在于发音和吐字方法的训练。
难点在于吐字方法的掌握和训练。
项目二、主持人目标口语训练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口语即兴表达的能力,并且能够达到所要完成的目标。
实验内容及步骤:主要训练学生在主持过程中对口语的运用。
1、教师讲解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教师提供资料,学生即兴对资料进行口语表述。
3、通过录像资料,学生了解自己目标口语的能力情况。
4、教师针对学生目标口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重点难点:重点在于口语的表达和即兴表达训练。
难点在于即兴表达过程中的用词、语速等训练。
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仪态,及镜头感。
实验内容及步骤:主要训练学生在镜头前的仪态,包括站姿、走姿、坐姿、表情等方面。
1、教师讲解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学生以站姿为主要仪态方式完成一段节目主持。
3、学生以坐姿为主要仪态方式完成一段节目主持。
4、学生以动态方式完成一段节目主持。
5、通过录像资料,学生了解自己的仪态情况。
6、教师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重点难点:重点在于站姿、坐姿和动态方式的训练。
《节目主持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0532课程名称:节目主持综合实践英文名称:Integrated Practice of Program Hosting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主要结合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节目播音主持的特点、创作规律、创作方法与创作原则,进行广播电视新闻播音、新闻片配音、专题片配音、新闻现场报道、演播室对话(电话连线、视窗对接、与嘉宾对话)、电视纪录片解说,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评论节目主持艺术、社教类节目主持、访谈节目主持、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体育节目主持以及各种新媒体节目主持等多样化播音主持技能的训练。
重点训练学生适应于当今媒体环境、节目形态和主持人角色的变化更进一步提升播音主持技能,同时训练学生具有采编、策划、独立制作节目的能力。
This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Based on lectur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creation patterns, methods and norms of TV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it provides multiple trainings such as radio and TV news broadcasting, dubbing for TV news, on-site live coverage, studio interviews (telephone or video connection, guests interview), commenting on TV documentary, the hosting art of a large range of programs including radio and TV news, commentary, educational programs, talk shows, entertainment programs, sports programs and various new media programs, etc.. It emphasizes training student adaptability to the contemporary media environment, different forms of programs and changes in the role of the host in order to elevate their skills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It also trains students’ ability to plan, interview, edit and independently produce a program.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限选课,以实训为主,教学目的要求体现为:使学生更深了解播音主持节目的创作规律、创作原则、创作特点、相关理论知识及要求;使学生认识、掌握不同内容、不同类型、不同形态媒介节目的创作手段和创作方法;使学生把握广播电视及新媒体播音主持的表达技巧,具备撰写和修改主持人节目的导语、串联词、文稿的能力和具有现场采访、评论、报道、应变的能力;通过讲授、讨论、节目案例分析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实践节目策划、编辑、制作的过程,尤其着重于策划能力的培养,并能独立完成基础性节目的制播任务。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教学实验大纲
实验课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教学时数36学时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状态和表达特点,掌握一定的传播和表达技巧,对相应的节目样式进行实践练习。
实验前要求做好拍摄剪辑的准备工作,提高实验效果,注重学生制作节目和主持节目的能力培养,训练实际操作,鼓励创新设想。
要求学生学会
二、原理与课程介绍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三个实验来配合课程的讲授,实验主要是采用制作主持人模拟节目的形式,配合上课的内容做一些实验,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节目主持人的一定技巧与能力。
三、项目及内容提要
教科书与参考书
《节目主持人通论》(俞虹著)杭州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原理》(张国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艺术》(赵淑萍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曹可凡、王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电视访谈的心理学技巧》(俄)Н.Б施果鲍洛夫初广志编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