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区别专题(word版包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2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一一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区别专题答案1.(2019鄂州,5)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C的冰没有内能B.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2.(2019天水,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D .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增加3.(2019广州,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4.(2019威海,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一一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区别专题答案5.(2019烟台,1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6.(2019阜新,4)小亮测得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是45C和75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中水的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分子运动剧烈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内能小C.乙杯中水的热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热量多D.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少7.(2019连云港,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C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铁丝的内能8.(2019巴中,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9.(2019兰州,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B.0C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10.(2019南京,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 .电能可以使灯泡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这些内能又可以自动地转化为电能11.(2019达州,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越强12.(2019内江,6)在热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骏收了热量C.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达到了100%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13.(2019福建,11)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14.(2019毕节,3)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15.(2019遂宁,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关于蒸粽子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粽子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B.水沸腾后,锅面上“白雾弥漫”,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和“霜”的形成过程相同C.刚出锅的粽子非常烫手,因为高温的粽子含有的热量多D.水沸腾后,粽叶香味更浓,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16.(2019上海,6)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17.(2019潍坊,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内能和温度有关,0C的冰块没有内能C.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D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8.(2019东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B.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D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9.(2019鄂州,4)小曦用高压锅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诀窍:三角图上一肯定,只有温变内能变;浅释:如图所示,是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图,界定词“一定”、“不一定”很明显,无论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一如何变化,其他量只有一个是肯定的——“一定”——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总是一定增加(减少);其余的无论怎样变化,全部都是界定词“不一定”。
详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是初中学生学习热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学生要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不仅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含义,还应该具备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宏观认识),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微观认识)。
温度只能说成:“是多少”、“达到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还有做功,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吸热或放热)两种,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等。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物体之间在热传递(吸热或放热)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热量只能说成:“吸收多少”、“放出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蒸发;内能也不一定增加,比如吸收的热量全都用于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特别是后者最容易出错)。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成:“有”,而不能说成:“无”;内能可用:“大”、“小”来比较,而不能说成“高”、“低”。
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同样也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因此必须注意:内能改变时,要考虑到温度不变的情况,即:在熔化、在凝固、在沸腾过程中的物体的内能虽然在改变,但温度却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升高(降低);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但温度却不变。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内能专题答案一、选择题1.(2019达州,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越强2.(2019南京,11)利用图示甲、乙装置(燃烧皿内燃料和烧杯内液体未画出),既可以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又可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
要求仅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完成实验,则两个实验都需要控制相同的( )A.液体种类B.燃料种类C.液体质量D.燃料质量3.(2019内江,6)在热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骏收了热量C.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达到了100%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4.(2019北海,12)小明通过观察妈妈“煲汤”的过程联想到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煲汤”是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B.汤锅上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汤的温度越高香气越浓,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喝热汤时先要吹一吹,是利用蒸发吸热可以降温的道理5.(2019南京,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B.杨絮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C.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D.“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6.(2019南京,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电能可以使灯泡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这些内能又可以自动地转化为电能7.(2019沈阳,4)打开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就会闻到樟脑的气味,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温度计专题1.(2019枣庄,5)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现量不变的是()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2.(2019广州,7)在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
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3.(2019海南,6)如图所示,是某些学生实验时的情形,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 如图甲拉动物体测滑动摩擦力B. 如图乙闭合开关测电路电流C. 如图丙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D. 如图丁举着量筒读液体体积4.(2019长沙,6)下列关于测量仪器的分析正确的是()A.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B.托盘天平利用了省力杠杆的原理C.电能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D.液体压强计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5.(2019深圳,3)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B. 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 段,晶体内能不变C. 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 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6.(2019广东,1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图中(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8.(2019凉山州,28)如图所示,物体长度为cm,体温计示数为℃。
9.(2019兰州,24)在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10.(2019泰安,18)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
11.(2019怀化,30)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12.(2019辽阳,28)在探究“同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姑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专题07 热学之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联系与区别热学中温度、热量和内能及其联系与区别是热学部分的重点,也难点。
在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为主,是中考的重点。
热量与力学和电学的综合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题。
1.依据你所学的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C.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小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2.表中列举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J/(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水 4.2×103铝0.88×103冰 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5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三倍C.寒冬室外盛水的缸容易破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少3.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4.已知C铝>C铁>C铜,将质量相等的铝、铁、铜三种金属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的温度升高得最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最多。
5.根据对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比较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物质水银沙石水冰比热容J/(kg·℃)0.14×1030.92×103 4.2×103 2.1×103(1)制作体温计常用________做介质,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内能、热能和热量的区别和联系1. 温度、内能、热能和热量的区别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从分子运动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对于个别分子没有意义。
当物体温度变化到一定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物态可能发生变化。
内能:从广义来说,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是状态量。
教材中所说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它包括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势能、分子、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
在热学中,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内能跟构成物质的分子数目、分子质量、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关。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
分子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关,如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怎样变化。
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由于质量没有变,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势能变小,内能变小。
热能:是内能的通俗说法,实际上与内能有区别。
热能是指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是内能的一部分,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量。
热量:是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高温物体减少的内能叫放出的热量,低温物体增加的内能叫吸收的热量。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而温度和内能是状态量。
热量跟温度高低无关,跟变化的温度有关。
2.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1)内能和温度的关系①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因为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或减慢),分子动能增加(或减少),因此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或减少)。
②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改变(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小,不一定引起温度变化)。
如晶体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势能减小,因此冰熔化过程中内能减小。
温度、内能、热量的概念、区别及应用对比项物理量温度内能热量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
单位℃K J KJ J KJ 状态量是是不是过程量不是不是是物理术语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
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
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影响因素宏观角度:温度质量体积状态微观角度:分子无规则运动程度分子数分子间距C m∆t关系温度与内能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
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
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
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温度与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
这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关于温度和热量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例如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物体吸热,但不升温;液体凝固成晶体和气体液化,物体放热,但不降温。
另一方面,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不一定是由于吸热或放热。
物理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复习知识点一、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两个不同状态间的物体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
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
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因此可以说,温度的高低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分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势能。
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其单位是“焦耳”。
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对于不同的物体而言,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体积、状态有关。
以水为例,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一桶水和一勺水相比较,由于单个水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一样的,由于一桶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较多,所以一桶水具有的内能就多;水通常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式存在,固态物质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液体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小,分子也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较自由,气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由于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分子在排列组合方式上不同,导致分子间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也不一样,当然它们所具有的内能也不一样。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
热量定义的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因此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才能谈及热量,所以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二、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一)温度与内能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
2019中考物理内能和热能的区别好成绩的背后,都是默默的付出。
小编整理了2019 内能和热能的区别内容,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2019中考物理内能和热能的区别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也称热能)2. 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热量5.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6.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mq;(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比热容7.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8.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9.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0.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1.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热机12.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13.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4.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分子势能→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引力与斥力内能= +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运动动能→分子热运动→温度联系:1、温度与热量的联系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了热量,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
同理,物体温度降低不一定放出了热量,还有可能物体对外做了功。
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例子——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热量和内能的联系热量是物体内能变化的一种量度,所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或减少)。
但物体内能的增加(或减少),不一定是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温度和内能的联系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动能的大小,因此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反之,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而物体的内能变化了,物体的温度却不一定改变。
这是因为物体在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会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分子势能变小,内能也就改变了,而温度却不一定改变。
只有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我们才可以说: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温度升高(或降低)区别温度热量内能从宏观角度看表征物体冷热程度;从微观的角度看是表征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 运动的剧烈程度;从能量的角度来看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动能越大。
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可以用“降低”、“升高”、“是”等表述。
是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数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放出”而不能说“具有”、“有”、“含有”。
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分子势能和物体的状态有关,因此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状态和分子个数有关,另外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可以用“有”“具有”“改变”“增加”“减少”等表述。
专题13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母题来源1】2019年江苏扬州卷【母题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同时具有机械能C.只要设计巧妙,永动机就可以制成D.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母题来源2】2019年·江苏连云港卷【母题原题】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铁丝的内能【母题来源3】2019年四川南充卷【母题原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 ℃B.秋冬的早晨出现的雾属于汽化现象C.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D.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母题来源4】2019年重庆A卷【母题原题】如图是重庆人喜欢吃的酸辣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煮酸辣粉前,锅中已沸腾的水温度直升高B.煮酸辣粉时,通过做功改变了酸辣粉的内能C.酸辣粉冒的“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升华形成的D.酸辣香味四溢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母题来源5】2019年四川巴中卷【母题原题】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难点中心】温度、内能和热量是热学中三个基本的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都用“热”来表示,但三者又有实质的不同,十分容易混淆,中考中出错率较高。
【考点难点突破】【知识链节】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因此可以说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
这里还得说明一下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意义的,我们这里指的都是大量分子的运动情况。
内能是一种形式的能。
它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专题07 热学之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联系与区别热学中温度、热量和内能及其联系与区别是热学部分的重点,也难点。
在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为主,是中考的重点。
热量与力学和电学的综合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题。
1.依据你所学的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C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小D .天然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答案】B考点:内能、热量、热值和比热容原创模拟预测题2.表中列举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J/(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 .150g 水的比热容是50g 水的比热容的三倍C .寒冬室外盛水的缸容易破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少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水 4.2×103铝 0.88×103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随之改变。
如水变成冰。
所以,A 、B 错误;寒冬室外盛水的缸容易破裂是因为水在凝固时体积变大,所以C 错误;根据Q=cmΔt,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降低相同的温度,由于铜的比热容小,所以,放出的热量少,故选D 。
考点:比热容3.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用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即表示物体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温度、热量、内能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正确理解和区分这三个概念对于全面掌握热学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两个不同状态间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
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可以说,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它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别分子毫无意义。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
现阶段主要掌握与温度的关系。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切记“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
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
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也可能减小(想一想为什么?)。
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二、联系:(1)温度与内能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
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惟一标志。
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等)。
(2)温度与热量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就越高。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初中物理中考常见题型温度、热量与内能【知识积累】1、温度(1)是一个状态量,在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反映物体中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2)表述方式:“降低”“升高”“降低到”“升高到”“是”来表述。
(3)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
2、热量(1)是一个过程量,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2)表述方式:“放出”“吸收”来表述,而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
(3)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大;但内能增大时,也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4)热传递中,热量传递的方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3、内能(1)是一个状态量,表示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影响因素:跟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状态及物质种类有关。
(3)表述方式:“有”“具有”“改变”“增加”“减少”来表述。
(4)物体温度升高时,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而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也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
(5)改变方式:①做功(实质:能量的转化);②热传递(实质:能量的转移)。
(6)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物体具有内能,即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典型习题】1、关于内能、热量、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熔化为0℃的水,内能不变B.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就一定增加C.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是因为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热量,温度也不一定升高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而内能一定增加C.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D.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则物体的内能一定不变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②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③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④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⑤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A.①⑤B.②③C.②④D.③⑤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 ℃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5、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6、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B.划火柴点火C.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D.烧水时水温升高7、如图所示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弯折铁丝发热B.给冷水加热C.下滑时臀部发热D.压缩空气温度升高8、以下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物体内能一定为零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B.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D.任何两个物体间都会发生热传递10、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 锯木头锯条发热B. 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C. 阳光下路面发热D. 搓手时手掌发热11、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1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的过程B.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热机的效率无法达到100%C.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随着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会不断升高13、关干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C.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参考答案1、关于内能、热量、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熔化为0℃的水,内能不变B.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就一定增加C.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是因为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答案】D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热量,温度也不一定升高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而内能一定增加C.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D.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则物体的内能一定不变【答案】A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②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③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④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⑤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A.①⑤B.②③C.②④D.③⑤【答案】D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 ℃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答案】B5、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答案】C6、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B.划火柴点火C.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D.烧水时水温升高【答案】D7、如图所示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弯折铁丝发热B.给冷水加热C.下滑时臀部发热D.压缩空气温度升高【答案】B8、以下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物体内能一定为零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答案】C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B.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D.任何两个物体间都会发生热传递【答案】C10、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 锯木头锯条发热B. 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C. 阳光下路面发热D. 搓手时手掌发热【答案】C11、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答案】B1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的过程B.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热机的效率无法达到100%C.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随着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会不断升高【答案】B13、关干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C.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C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答案】C。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温度计专题1.(2019枣庄,5)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现量不变的是()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2.(2019广州,7)在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
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3.(2019海南,6)如图所示,是某些学生实验时的情形,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 如图甲拉动物体测滑动摩擦力B. 如图乙闭合开关测电路电流C. 如图丙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D. 如图丁举着量筒读液体体积4.(2019长沙,6)下列关于测量仪器的分析正确的是()A.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B.托盘天平利用了省力杠杆的原理C.电能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D.液体压强计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5.(2019深圳,3)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B. 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 段,晶体内能不变C. 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 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6.(2019广东,1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图中(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8.(2019凉山州,28)如图所示,物体长度为cm,体温计示数为℃。
9.(2019兰州,24)在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10.(2019泰安,18)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
11.(2019怀化,30)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12.(2019辽阳,28)在探究“同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姑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区别专题1.(2019鄂州,5)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的冰没有内能B. 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 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2.(2019天水,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D.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增加3.(2019广州,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 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 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 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4.(2019威海,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5.(2019烟台,1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6.(2019阜新,4)小亮测得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是45℃和7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中水的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分子运动剧烈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内能小C.乙杯中水的热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热量多D.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少7.(2019连云港,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块内能为零B.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铁丝的内能8.(2019巴中,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9.(2019兰州,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B.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10.(2019南京,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电能可以使灯泡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这些内能又可以自动地转化为电能11.(2019达州,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越强12.(2019内江,6)在热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骏收了热量C.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达到了100%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13.(2019福建,11)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14.(2019毕节,3)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15.(2019遂宁,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关于蒸粽子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粽子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B. 水沸腾后,锅面上“白雾弥漫”,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和“霜”的形成过程相同C. 刚出锅的粽子非常烫手,因为高温的粽子含有的热量多D. 水沸腾后,粽叶香味更浓,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16.(2019上海,6)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17.(2019潍坊,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内能和温度有关,0℃的冰块没有内能C.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D.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8.(2019东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B.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D.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9.(2019鄂州,4)小曦用高压锅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高压锅煲汤更快是因为液面上方的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B. 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D. 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0.(2019龙东,13)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晶体熔化过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C.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的功率就越大D.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提升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21.(2019南充,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B. 秋冬的早晨出现的雾属于汽化现象C.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D.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22.(2019扬州,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物体没有内能B. 物体具有内能,也同时具有机械能C. 只要设计巧妙,永动机就可以制成D. 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区别专题答案1.(2019鄂州,5)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的冰没有内能B. 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 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答案】C2.(2019天水,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D.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增加【答案】C3.(2019广州,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 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 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 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答案】D4.(2019威海,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答案】D5.(2019烟台,1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答案】C6.(2019阜新,4)小亮测得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是45℃和7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中水的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分子运动剧烈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内能小C.乙杯中水的热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热量多D.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少【答案】D7.(2019连云港,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块内能为零B.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铁丝的内能【答案】C8.(2019巴中,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答案】B。
9.(2019兰州,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B.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答案】A10.(2019南京,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电能可以使灯泡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这些内能又可以自动地转化为电能【答案】B。
11.(2019达州,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越强【答案】D。
12.(2019内江,6)在热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骏收了热量C.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达到了100%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答案】D。
13.(2019福建,11)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答案】C。
14.(2019毕节,3)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答案】C。
15.(2019遂宁,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关于蒸粽子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粽子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B. 水沸腾后,锅面上“白雾弥漫”,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和“霜”的形成过程相同C. 刚出锅的粽子非常烫手,因为高温的粽子含有的热量多D. 水沸腾后,粽叶香味更浓,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答案】D16.(2019上海,6)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答案】A17.(2019潍坊,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内能和温度有关,0℃的冰块没有内能C.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D.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CD18.(2019东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B.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D.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C19.(2019鄂州,4)小曦用高压锅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