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种子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清除自由基能力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水杉组织培养过程中影响其黄酮类物质合成的因素
于飞飞
【期刊名称】《生物学通报》
【年(卷),期】2015(50)6
【摘要】以水杉的带腋芽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通过设置不同的光照、温度和蔗糖浓度探究对其生长过程中黄酮类物质积累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对水杉总黄酮积累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培养温度,蔗糖浓度对积累效果影响最小,各因素对黄酮类物质合成效果影响都是极显著的.得到黄酮积累量最高的培养条件是:蓝光光照时间8 h/d、培养温度20℃、蔗糖浓度50 g/L.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于飞飞
【作者单位】山东省北镇中学山东滨州 25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33
【相关文献】
1.盐胁迫对飞廉悬浮细胞的生长及黄酮类物质合成的影响 [J], 管兰芳;徐茂军
2.柿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影响因素及抗氧化性研究 [J], 罗志刚;赵喜红;何小维
3.NO对银杏悬浮细胞生长及黄酮类物质合成的影响 [J], 郝岗平;杜希华;史仁玖
4.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J], 沈逢源;李高燕;刘思琪
5.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J], 沈逢源;李高燕;刘思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费约果叶总黄酮提取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探讨费约果叶总黄酮提取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探讨费约果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见果树,被广泛用于帮助解决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消化不良、糖尿病、癌症等等。
费约果叶是费约果树的主要部分之一,其含有相当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在过去几年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们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活性,在各种生理学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将为你介绍费约果叶总黄酮提取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探讨的相关内容。
一、费约果叶总黄酮提取1.1 超声波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SAE)是一种从植物材料中提取次生代谢产物的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对植物组织的微波照射,从而释放其次生代谢产物。
研究表明,使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以提高费约果叶的黄酮总量,得到更多的次生代谢产物。
1.2 微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MAE)是一种快速而高效的提取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取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
该方法可以通过微波加热提取植物材料中的次生代谢产物。
研究表明,使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可以提高费约果叶黄酮总量和杀菌活性,并且比传统提取法更快。
1.3 超临界流体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SFE)是一种类似于MAE的高效的提取方法。
这种提取方法使用带有超临界性质的流体来解离植物组织中的目标化合物。
研究表明,使用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可以获得较高的黄酮总量,因为在高压下,容易提取更多的化合物。
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探讨DPPH自由基是一种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稳定自由基,可用于评估各种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费约果叶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通过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估达到最佳水平。
研究表明,费约果叶提取物具有范德华吸附作用,并能够稳定DPPH自由基。
这种范德华吸附效应可以有效地抑制自由基并延长其半衰期。
研究还表明,费约果叶总黄酮可以通过多种模式清除DPPH自由基,包括氢原子传递和电子传递。
此外,研究发现,使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提取的费约果叶总黄酮提取物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黔产水杉总黄酮含量变化研究[摘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月份的水杉叶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贵州产水杉叶中总黄酮含量在3月份和6月份含量最高,达到了2%左右,高于有文献报道其它地区产水杉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关键词]水杉;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杉为裸子植物门杉科植物水杉属单一种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
水杉为世界珍稀孑遗物种,被世界生物界誉为活化石,产于重庆万县、湖北利川、湖南龙山、桑植一带,树史可追溯至上白垩纪,冰川期时几乎灭绝,仅有极少残存我国。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水杉黄酮具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肥厚的作用,在开发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上有很好的前景。
本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对不同生长时期贵州产水杉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含量测定,初步揭示黔产水杉叶中总黄酮含量变化的规律。
1材料与方法1.1样品:供试样品采自贵州大学校园内,贵州大学林学院树木挂牌活动时鉴定为裸子植物门杉科植物水杉属水杉。
供试样品采集水杉植株的叶子部分。
一共采集5棵,3月到10月每月采集一次,共8次,采集后50℃干燥24h、粉碎、过60目筛、备用。
1.2仪器:紫外分光光度仪TU-1901(北京普析通用),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医疗器械五厂),1004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
1.3试剂:芦丁对照品购于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AlCl 395%乙醇均为国产分析纯。
1.4检测波长的选择:通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TU-1901对水杉提取液和芦丁标准品加入显色剂后,在200~700nm进行扫描,发现两者在400nm左右都有一个强烈的吸收,故选用400nm为检测波长。
1.5对照样品的制备: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mg,加入70%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制成0.1mg/mL对照品溶液。
1.6水杉样品的处理及黄酮含量测定:①提取:称取经干燥、粉碎后的水杉粉末2.000g置于100ml锥形瓶中。
水杉中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
水杉中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背景:
水杉又称太湖杉,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珍贵树种,被誉为“活化石”。
传统医学认为,水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热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中。
近年来,研究表
明水杉中含有多种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的活性物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离和鉴定水杉中的抑菌活性成分,探究其抑菌作用机制和应用价值。
研究内容:
1.水杉提取物的制备和分离
使用不同的溶剂分别对水杉进行提取,通过硅胶柱等方法进行分离,获得不同部位的提取物。
2.抑菌活性的初步筛选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悬浮液法对不同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初步筛选,比较其抑菌效果。
3.受体辅助的抑菌活性测试
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荧光线溶试验(FLD)等方法,研究水杉中的抑菌活性成分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及抑菌机制。
4.各提取物成分的鉴定
采用质谱、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各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分离和鉴定出水杉中的抑菌活性成分,并初步探究其抑菌作用机制。
这将为开发新型天然抗菌剂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丰富水杉的药用价值。
1 总黄酮含量测定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严赞开[1]综述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中黄酮含量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单波长法、差示法、双波长法、三波长法、导数法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原理及分析特性。
1.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是以分子吸收光谱为基础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在峰带I( 300 ~400 nm) 和峰带Ⅱ( 220 ~280 nm) 光谱区的吸光度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具有简便、适用性广、准确度、精密度和重现性较好等特点,在总黄酮含量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2 比色法: 是一些药典最常用的总黄酮含量检测方法,它主要以Al( NO3 ) 3 为显色剂,在碱性条件下,利用其与总黄酮形成红色螯合物为特征。
常用于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金属盐试剂有Al( NO3 ) 3、AlCl3 等。
1.1.3 差示分光光度法简称ΔA 法: 使用稍高于样品或稍低于样品的标准作参比,测量样品和参比间的相对吸光度。
而此相对吸光度又与样品和参比间的浓度差成比例关系,借差示工作曲线而求出样品的含量。
1.1.4 双波长和导数分光光度法: 用于测定吸收光谱曲线重达的混合物的含量而不须用解联立方程,还可分析高浓度及混浊样品,其灵敏度和准确度比普通分光光度法好。
在选择波长时,原则上除了要干扰物有相等吸光度外,还要求两波长比较接近,被测组分在该两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相差大些,这样方法的灵敏度会更高。
如果将上述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上两个波长尽可能指近,使只相差1 ~2 nm,并且同时进行扫瞄,能得到试样一阶导数吸收光谱-吸光度对波长的变化率曲线,即导数分光光度法。
2 药理作用2.1 镇痛作用赵铁华等[4]研究结果显示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适宜剂量的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实验动物经化学和热刺激导致的疼痛反应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与中枢作用相关。
银杏总黄酮( TFG) 腹腔内注射可显著抑制甲醛致小鼠疼痛反应,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数。
费约果叶总黄酮提取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探讨费约果叶总黄酮提取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探讨概述总黄酮是一类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
费约果是一种唇形科植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效,其叶片中含有丰富的总黄酮。
本文旨在探讨费约果叶总黄酮提取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相关内容。
材料与方法材料:费约果叶,甲醇,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维生素C(VC)。
方法:1.费约果叶总黄酮提取(1)取1g费约果叶,加入100 mL甲醇,在60℃水浴中回流提取3 h。
(2)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并将其在旋转蒸发器中浓缩至干燥状态。
(3)用10 mL甲醇重溶,得到费约果叶总黄酮提取物。
2.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实验(1)将DPPH溶于甲醇中,制备成0.2 mM DPPH溶液。
(2)取0.1 mL总黄酮提取物,加入4.9 mL DPPH溶液中,混匀后在室温下静置30 min。
(3)测定溶液的吸收率(A)值,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
(4)用VC作为正对照,同样方法进行实验。
结果与讨论在对费约果叶进行总黄酮提取后,得到了黄褐色的提取物1.48 g,得率为14.8%。
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发现总黄酮提取物在285 nm处有一个明显的吸收峰,说明提取物中存在总黄酮。
在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实验中,发现随着总黄酮提取物的浓度增加,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当黄酮提取物的浓度为0.6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9.61%。
VC的清除率为85.17%,但总黄酮提取物的清除活性与VC相差不大,说明费约果叶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随着DPPH浓度的下降,总黄酮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逐渐升高,表明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可以有效防止一系列自由基引发的相关反应。
结论本实验成功提取了费约果叶总黄酮,并对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测定。
九种药用植物花黄酮类物质提取及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作者:吴冬青, 安红钢, 齐亚娥, 徐莉, 杨爽, WU Dong-qing, AN Hong-gang, Qi Ya-e , XU Li, YANG Shuang作者单位:吴冬青,安红钢,齐亚娥,徐莉,WU Dong-qing,AN Hong-gang,Qi Ya-e,XU Li(西部资源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河西学院化学系,张掖,734000), 杨爽,YANG Shuang(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100083)刊名: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英文刊名: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2008,20(3)被引用次数:3次1.吴晓斌;任凤莲;邱昌桂Extraction of saponins from Lilium brownii and its dcavenging effect on hydroxyl radical[期刊论文]-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6)2.崔文新;张静静;耿越Free radical scavenging qualities of several natural edible pigments[期刊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3.张爱梅;臧运波Determin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several kinds of oil seed by fluorimetry with rhodamine 6G-Mn2+-H2O2 system[期刊论文]-分析化学 2004(10)4.张爱梅;臧运波Determin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several kinds of tea by fluorimetry with butyl RhB-Fe2+-H2O2 system[期刊论文]-分析科学学报 2005(4)5.黎彧;梁宁;杜友珍Study on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of foodstain from Begonia fimbristipula Hance[期刊论文]-精细石油化工 2005(01)6.刘忠英;晏国全;卜凤泉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Harms[期刊论文]-分析化学 2004(3)7.唐课文;易健民;张跃超Microwave assisted process for extraction of flavonoid from Artemisia selengensis[期刊论文]-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5)8.许宗运;蒋慧;吴静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s in Pomegranate Husk and sediment[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3(31)9.曹炜;卢珂;陈卫东Study tmtioxida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honeys[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5(8)1.赵春艳.普晓英.曾亚文.杜娟.杨树明.陈红明大麦麦芽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分析[期刊论文]-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4)2.赵春艳.曾亚文.普晓英.杨树明.杜娟不同大麦品种(系)营养功能成分差异比较[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学报2010(3)3.三种中草药抗氧化性研究[期刊论文]-光谱实验室 2009(6)本文链接:/Periodical_trcwyjykf200803034.aspx。
水杉总黄酮抗实验性心肌肥厚作用的研究
杨晓茹;刘惟莞;石明健;王红英;敖英
【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
【年(卷),期】2000(016)001
【摘要】无
【总页数】3页(P87-89)
【作者】杨晓茹;刘惟莞;石明健;王红英;敖英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水杉总黄酮对麻醉犬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J], 王芳;余恩欣;刘惟莞;屠治本
2.水杉总黄酮对甲状腺素所致大鼠心脏肥厚的抑制作用 [J], 程虹;刘惟莞;屠治东;陈翔;糜留西;石明健;郑庆安;王红英
3.口服黄芩茎叶总黄酮抗实验性心肌缺血作用研究 [J], 佟继铭;周崇坦
4.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 [J], 姜妍;韩淑英
5.水杉总黄酮抗实验性心肌肥厚及抑制心室c-Fos蛋白表达的作用 [J], 刘维莞;杨晓茹;屠治本;石明健;糜留西;王红英;敖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葫芦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许丽丽;蔡文军【摘要】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ultrasonic extracting technology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from water hyacinth leaves and determine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otal flavonoids,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were conducted and the reducing power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were dete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extracting condition was as follows:ultrasonic power 320 W,treatment time 30 min,alcohol concentration 70%,ratio of materia l to solvent 1∶45 and extraction 3 times.Under this condition,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was 5.71%.And the extracts showed obvious antioxidant activities.%为研究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叶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对总黄酮还原能力及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葫芦叶中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20 W、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45、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5.71%,提取物呈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52)005【总页数】4页(P1131-1133,1136)【关键词】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叶;总黄酮;超声波;提取;抗氧化性【作者】许丽丽;蔡文军【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潮州521041;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潮州52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又名凤眼莲、洋水仙、水生风信子等,是雨久花科凤眼莲属的多年生漂浮水生草本植物[1]。
微波提取水杉种子总黄酮工艺研究
牟新利;游媛;祁俊生;付川;陈明君;范深厚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系统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4因素对水杉种子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进而筛选水杉种子总黄酮的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70%,微波时间4 rain,固液比1:30(g:ml),微波功率595 W为水杉种子总黄酮最优提取条件,此时总黄酮得率为3.079%.
【总页数】2页(P228-229)
【作者】牟新利;游媛;祁俊生;付川;陈明君;范深厚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重庆404000;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重庆404000;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重庆404000;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重庆404000;湖北省利川市水杉母树管理站,湖北利川445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微波提取水杉黄酮工艺研究 [J], 高鹏;牟新利;游媛;范深厚
2.微波提取水杉黄酮工艺研究 [J], 高鹏;牟新利;游媛;范深厚
3.超声提取水杉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J], 李君玲
4.微波辅助提取藜麦种子中总黄酮工艺的优化 [J], 梁彬;宿婧;唐宽刚
5.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莪术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唐森;王梦萱;谢济运;吴国勇;梁健丹;张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杉种子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清除自由基能力分析作者:杨俊杰王海燕张耀洲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02期摘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作对照,测定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种子中的总黄酮含量,以BHT和维生素C作对照,比较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结果表明,水杉种子中总黄酮含量为34.7 mg/g,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随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强,达到EC=145.6 μg/mL,低浓度时低于BHT,随着浓度增高,高于相同质量浓度的BHT,低于维生素C,但在400 μg/mL时,与维生素C持平。
水杉种子中黄酮有较高利用价值,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种子;总黄酮;抗氧化;自由基中图分类号:O657.32;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2-0423-02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为裸子植物门杉科水杉属,是世界珍稀孑遗物种。
据《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记载,其叶、种子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功效,常用于治疗痈疮肿痛,藓疮等症,《名医别录》列为中品,谓煮汤洗,可治臁疮,《本草纲目拾遗》载杉木油治一切顽癣[2]。
水杉中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包括黄酮类、萜类、木脂素、类胡萝卜素、甾醇等[3]。
水杉中的黄酮具有抗心肌肥厚和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4],其叶中的总黄酮具有抗氧化功能[3],早期研究表明,肿瘤、冠心病和衰老均与自由基引起的膜脂质氧化性损伤有关。
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杉叶方面,而对水杉种子的研究较少。
本试验对水杉种子中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水杉种子于2011年11月采自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购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芦丁标准品(批号10080-200707)购自中国药品生物鉴定所。
陕产黄精中总黄酮的提取及清除自由基的研究摘要本研究以一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剂,对陕产黄精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影响黄精总黄酮提取率的四个因素顺序为: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获得的最佳的提取条件为:采用60%的乙醇,当固液比为1:15(g: mL),在80℃的条件下回流提取2h,该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978%。
通过对黄精总黄酮提取物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关键词:黄精总黄酮清清除自由基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其干燥根茎可入药,其味甘性平,主要含有黄精多糖、黄酮、皂苷、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具有补中益气、益肾强骨、健脾润肺、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调血脂、降血糖等功效[1,2]。
总黄酮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研究[3,4],结构表明总黄酮是心血管、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痛以及消化系统等方具有积极的作用[5]。
目前关于总黄酮,尤其是陕产黄精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尚未见报道。
本文以陕产黄精为研究对象,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回流的方法提取其中总黄酮,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研究总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期为陕产黄精黄酮的药用、食用及日化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1 实验材料与仪器主要试剂:芦丁标准品;硝酸铝、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等均为分析纯。
原料:黄精(产地陕西,购自西安药材市场)。
主要仪器与设备:722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粉碎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AR2130型电子天平 (上海天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 实验内容2.1 陕产黄精样品前处理选取质地均匀陕产黄精,清水洗净,沥干,于50℃烘箱中烘干,粉碎后过60目筛,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待实验用。
2.2提取工艺称量一定量的陕产黄精,以乙醇为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加热进行提取后,采用真空泵进行抽滤,并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至粘稠。
水杉种子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清除自由基能力分析
摘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作对照,测定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种子中的总黄酮含量,以bht和维生素c作对照,比较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结果表明,水杉种子中总黄酮含量为34.7 mg/g,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随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强,达到ec=145.6 μg/ml,低浓度时低于bht,随着浓度增高,高于相同质量浓度的bht,低于维生素c,但在400 μg/ml时,与维生素c持平。
水杉种子中黄酮有较高利用价值,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种子;总黄酮;抗氧化;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o657.32;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2-0423-02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为裸子植物门杉科水杉属,是世界珍稀孑遗物种。
据《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记载,其叶、种子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功效,常用于治疗痈疮肿痛,藓疮等症,《名医别录》列为中品,谓煮汤洗,可治臁疮,《本草纲目拾遗》载杉木油治一切顽癣[2]。
水杉中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包括黄酮类、萜类、木脂素、类胡萝卜素、甾醇等[3]。
水杉中的黄酮具有抗心肌肥厚和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4],其叶中的总黄酮具有抗氧化功能[3],早期研究表明,肿瘤、冠心病和衰老均与自由基引起的膜脂质氧化性损伤有关。
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杉叶方
面,而对水杉种子的研究较少。
本试验对水杉种子中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水杉种子于2011年11月采自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购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芦丁标准品(批号10080-200707)购自中国药品生物鉴定所。
1.2 方法
1.2.1 总黄酮的提取称取1.0 g水杉种子粉末于25 ml三角瓶中,加60%(v/v,下同)乙醇10 ml,超声萃取30 min,静置,冷却至室温,过滤,药渣再加60%乙醇10 ml超声萃取30 min,过滤,药渣用60%乙醇5 ml清洗1次,过滤,合并滤液,定容至25 ml,得样品液。
1.2.2 标准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10.30 mg芦丁,以60%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配成浓度为1.03 mg/ml的标准溶液。
1.2.3 含量测定分别移取0.2、0.4、0.6、0.8、1.0和1.2 ml 芦丁对照品溶液于25 ml容量瓶中,加 60%乙醇4 ml,摇匀,静置6 min,加5%(m/v,下同)nano2 0.4 ml,摇匀,静置6 min,加10% al(no3)3 0.4 ml,摇匀,静置6 min,再加入4% naoh 4 ml,摇匀,用60%乙醇定容到刻度,放置15 min。
同时作空白对照,分别在510 nm处测定吸光度,以对照品浓度c(mg/ml)为横坐标、
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a=0.079 5c-0.001 6,r2=0.996 8
1.2.4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dpph)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在517 nm处有一强吸收峰,dpph自由基与自由基清除剂的电子配对后吸收峰逐渐消失,并与其接受的电子数成定量关系,可用分光光度法对其抗氧化性进行定量分析[5,6],用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和维生素c作对照。
分别吸取样品液2.0 ml,加入dpph溶液(0.2 μg/ml)2.0 ml,摇匀、静置30 min,以溶剂(70%乙醇)为空白,测定试液在517 nm处吸光度d1;同时测定样品液2.0 ml与70%乙醇2.0 ml的混合液在517 nm处吸光度d2;再测定dpph溶液2.0 ml与70%乙醇2.0 ml的混合液在517 nm的吸光度d0。
每组测定3次,按下式计算样品的清除率:清除率=[1-(d1-d2)]/d0×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黄酮含量
精确吸取样品提取液0.01 ml于5 ml容量瓶中,定容后,测得吸收度,重复3次,计算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为34.7 mg/g。
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由图2可知,水杉种子总黄酮提取液清除dpph的能力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强。
总黄酮浓度低于100 μg/ml时,低于bht的清除能
力,随着浓度增高,其清除能力高于同水平的bht,而低于维生素c,当浓度为400 μg/ml时,其清除能力与维生素c相当,且该结果与文献报道[6,7]基本一致。
水杉种子总黄酮清除能力ec=145.6 μg/ml与bht清除能力ec=149.2 μg/ml接近。
3 讨论
本试验测定的水杉种子总黄酮含量为34.7 mg/g,高于水杉叶的总黄酮含量[3,8],因此水杉种子中总黄酮的利用价值高于水杉叶。
水杉种子中的总黄酮比bht抗氧化能力稍强,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相当,而大量的油溶性抗氧化剂如bht不仅可导致动物肝脏肿大,还会增加微粒体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负作用[9],因此水杉种子总黄酮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 姜明凯,厉建燕,孟昭礼,等.水杉叶甲醇提取物的农用抑菌活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55-56.
[3] 翁德宝,臧蓉,阎白洋.水杉落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与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4):
46-62.
[4] 刘维莞,杨晓茹,屠治本,等.水杉总黄酮抗实验性心肌肥厚及抑制心室c-fos蛋白表达的作用[j].中草药,2001,32(4):329-332.
[5] 胡喜兰,韩照样,陶莹,等.dpph·法测定17种植物抗氧化活性[j]. 食品科技,2006,31(10):264-268.
[6] 鲁晓翔,唐津忠.紫背天葵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4):145-148.
[7] 罗开梅,黄轶群,曹芳,等.莴苣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507-509.
[8] 王暐,王有为.不同季节水杉叶总黄酮含量变化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21(5):449-451.
[9] 朱宇旌,张勇,王纯刚,等.红三叶黄酮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技,2006,31(4):70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