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四 水循环与洋流 提升训练1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914.55 KB
- 文档页数:6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13讲洋流选择题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A. 南太平洋B. 北大西洋C. 南印度洋D. 北太平洋【小题2】按洋流的性质分,属于寒流的是()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①④【答案】【小题1】C【小题2】C【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据图可知:①洋流分布于全球,为西风漂流,图示地区为南半球,②为西澳大利亚寒流,③为南赤道暖流,④为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暖流,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南印度洋,故选A。
【小题2】据图可知:①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于寒流;②为西澳大利亚寒流;③为南赤道暖流;④为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暖流,故选D。
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洋流,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性质上分,②为暖流,④为寒流B. 从成因上,形成①洋流的动力是盛行西风C. 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D. 该大洋环流的方向与北印度洋夏季的洋流方向相似【小题2】与图中②海岸相比,④海岸()A. 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B. 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C. 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D. 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答案】【小题1】B【小题2】B【解析】【小题1】读图分析可知,根据图中盛行风向向向左偏可知,该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根据盛行风向由环流中心向两侧流动,说明中心为高压,进一步说明该环流为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由此判断,②洋流自南向北流,属于寒流;④自北向南流,属于暖流,A错误;①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主要是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形成的,B正确;以上分析可知,该环流位于南半球,C错误;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夏季为顺时针流动,与该洋流环流流向相反,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小题2】由上题分析可知,②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④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因此④海岸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故答案选B项。
高三地理二轮小专题 水循环和洋流高三地理二轮小专题 水循环和洋流一, 水循环(一)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5、影响下渗的因素: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成正相关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跨流域调水和修建水库可以改变径流的时空分布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1.有利影响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量,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可增加降水。
③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空间分布,也可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
④保护湿地资源,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⑤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⑥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2.不利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洋流中A.①为暖流B.②为寒流C.③位于北半球D.④位于南半球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B.②洋流有降温或减湿作用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答案】1.C2.C【解析】1.图中50度有大面积的陆地,所以是北半球中高纬的海区洋流,根据分布规律是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环流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故①是寒流,A错。
图中根据23.5°,得出是中低纬度海区,方向是顺时针,所以是北半球的洋流循环。
根据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所以②是暖流(增温增湿),③是寒流,B错、C对。
图中④洋流位于大陆西岸,又是中低纬度海区,根据④的箭头得出是顺时针运动的洋流,所以是北半球的,D错。
故选C。
2.①的南部会有暖流和它交汇,形成渔场,A错。
②是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B 错。
③是寒流,而同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所以会加大不同海区温差,C对。
图中④洋流位于大陆西岸,又是中低纬度海区,根据④的箭头得出是顺时针运动的洋流,为寒流,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作用,D错。
故选C。
读某国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和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3.乙城市纬度较低,但其气温却低于纬度较高的甲城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势高低C.洋流影响D.城市规模4.甲城市降水丰富,其形成原因有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②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③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④海拔低,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3.B4.B【解析】3.乙城市为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因地势高,所以气温较低。
故选B。
4.甲城市的东部沿海有巴西暖流流经,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该地又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气候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1、当沿岸暖流经过时,大陆会变得温和湿润,比如欧洲西部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因此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
2、当沿岸寒流经过时,大陆会变得寒冷干燥,例如美国的西海岸地区,有一条狭长的沙漠地带,这是由于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二、海洋运输1、轮船在顺着洋流航行时,就像顺风一样,可以节约燃料。
反之,逆着洋流航行,会加大燃料的消耗。
2、当寒流和暖流相遇,则会像之前讲过的天气系统一样,成云致雨,产生海雾,阻碍轮船航行的视线。
例如在大西洋北部,常年有海雾盛行,这是因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在此相遇。
3、洋流会从北极地区携带海冰,对轮船的航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三、海洋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白色垃圾产生,很多都被丢弃到了海里,表面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但实际上,随着洋流,它们会像漂流瓶一样,四处扩散,污染全球。
四、海洋生物1、渔场产生的原因: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海洋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到了海洋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另外,离岸的东南信风,也会将表层海水吹拂,使得深层的海水上涌,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到海洋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
2、四大渔场:纽芬兰渔场——北美洲东部的加拿大,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亚洲东部的日本,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北海渔场——欧洲西部,东格陵兰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秘鲁渔场——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强劲的东南信风,带走了表层的海水,使得深层海水上涌并带来了饵料。
洋流的成因及分布1.风海流:成因:风海流是洋流最主要的成因之一,主要由于信风和盛行风常年吹动海水形成。
分布规律:洋流流向为东西方向的洋流都是风海流,包括南北赤道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2.补偿流:成因:补偿流主要是由于某地的海水流走后,海平面低于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海水流过来补充形成的洋流.分布规律:洋流流向为上南北方向流动的洋流成因多数和补偿作用有关.比如秘鲁寒流、日本暖流、千岛寒流.3.密度流:成因:由于两个较为封闭的海域海水密度不同而形成的。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 9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例题导入 非洲港口城市是联结中非贸易网络的重要节点,承担了资源配置的重要功能。在非洲30500公里的海岸线上,有39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共分布418个港口和69个港口城市。下图为非洲2015年吞吐量在5万TEU(标准箱)以上的港口城市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据图分析,可知 A. 人口越多港口的规模越大 B. 港口多集中在雨林气候区 C. 东部非洲港口的规模较小 D. 开普敦港终年盛行西北风 2.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莫桑比克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图中贝拉港(属莫桑比克)可能发生的有 ①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②高技术企业大量迁入 ③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④就业机会不断增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 七月,一艘集装箱货轮从蒙巴萨港出发经红海驶往欧洲,在抵达吉布提港附近海域之前,绝大多数航程 A. 逆风逆水 B. 顺风顺水 C. 逆风顺水 D. 顺风逆水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 9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港口建设及洋流对航行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阅读判断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读图结合图例,图中人口与港口规模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A错。港口分布区比较广泛,地中海气候与草原气候区均有分布,B错。东部非洲港口的规模小,C对。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北风影响,D错。故选C。 2.随着中国与莫桑比克贸易频繁,使得贝拉港的吞吐量增大,相关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高技术企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量大,不会应为港口规模扩大,改变企业布局,随着港口规模扩大,就业机会增多,故选D。 3.七月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西南季风,蒙巴萨港口附近受季风影响,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动,洋流与风向和航向一致,所以为顺风顺水,故选B。 二、归纳总结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时,洋流发生改变,对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气候都有影响,包括对我国。 2.影响海洋生物资源.有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从而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有利于鱼类大量繁.寒暖流交汇也能够形成水障,使得鱼群集中,往往形成较大的渔场(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有上升补偿流的地方也能形成大的渔场(如秘鲁渔场)。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1)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影响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由于洋流的性质不同,因此对流经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也不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高,叫暖流,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例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是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
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叫寒流。
寒流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降温减湿作用。
例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2)洋流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教材中只提到洋流与渔场的关系,洋流和渔场分布有密切的关系。
鱼类经常性的饵料是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依靠浮游植物生活,而浮游植物的分布又由营养盐类的多寡来决定。
海底营养盐类一般较丰富,怎样才能把海底营养盐类上升到表层呢?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都能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寒、暖流相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引起上下翻腾,于是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各种鱼类都集中到这里来觅食,这就形成了渔场。
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都分布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
黑潮和亲潮(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西北太平洋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以及挪威暖流与北极寒流的交汇处形成东北大西洋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的海区形成西北大西洋纽芬兰渔场;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则分布在台湾暖流与大陆沿岸交汇的海区;秘鲁渔场则是上升流把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而形成的。
(3)洋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表现在陆地上的污染物进入海洋以后,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携带到其他海区,这样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4)此外,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海轮顺着洋流航行可提高速度,省时间、省燃料;逆着洋流航行的速度慢,多耗费时间和燃料。
宁夏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4: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1题;共70分)1. (2分)大陆沿岸在不同季节盛行不同方向的风会导致附近海域形成不同性质的洋流,从而使附近地理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
下图为某季节北印度洋局部海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此季节图示洋流的影响是()A . 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 . 使西亚到中国的船只航速减慢C . 使该海域温度升高,影响鱼类生长D . 使该海域附近的污染物向西南方向扩展2. (2分) (2019高一下·嘉兴期末)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洋流甲的描述正确的是()A . 有降温减湿作用B . 流向为自南向北C . 流经海域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D . 其形成是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2)乙海域位于()A .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B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C .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生长边界D .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3. (2分) (2020高二上·山西月考) 左下图为某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
右下图为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曲线为等温线,线段①、②、③、④表示洋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左图丙处洋流的是()A . ①洋流B . ②洋流C . ③洋流D . ④洋流(2)关于洋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甲洋流增加沿岸的降水B . 乙洋流的形成主要与东南信风有关C . 丙洋流扩大污染的范围D . 受洋流影响该海域不会形成大渔场4. (2分)下列不属于太平洋洋流的是()A . 千岛寒流B . 东澳大利亚暖流C . 拉布拉多寒流D . 秘鲁寒流5. (2分)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图中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是()A . 寒流、西南流向东北B . 暖流、西南流向东北C . 寒流、东北流向西南D . 暖流、东北流向西南6. (2分)某洋流位于东半球大陆东侧的中低纬海区,按顺时针方向流动,该洋流是()A . 日本暖流B . 季风洋流冬季流向C . 巴西暖流D . 加利福尼亚寒流7. (2分)(2020·广州模拟)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0.8%,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约有80%被海洋所吸收。
提升训练1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
读图,完成第1~2题。
1.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 )A.南太平洋B.北大西洋C.南印度洋D.北太平洋2.按洋流的性质分,属于寒流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答案1.C 2.C解析第1题,该半球在中低纬度形成了三大洋流圈,在中高纬度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洋流圈,故该地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0°~100°E附近的海域,故该环流圈位于南印度洋。
第2题,①是西风漂流的一部分,属于寒流;②是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也是寒流。
下图示意某海域洋流分布。
读图,完成第3~4题。
3.对图中②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A.北半球信风带B.南半球信风带C.北半球西风带D.南半球西风带4.关于图中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气候类型东西跨度宽广D.④洋流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答案3.B 4.A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和大洋环流的方向,可知该地位于南太平洋的中低纬度海域,可以排除A、C 项;根据纬度位置判读②洋流位于东南信风带,故选B项。
第4题,①洋流是秘鲁寒流,使得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跨纬度范围扩大;②洋流是南赤道暖流,沿岸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③洋流是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但由于大分水岭的阻挡,东岸气候类型范围东西狭窄;④洋流是南半球西风漂流,北海渔场位于北半球。
读某季节某大洋局部洋流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影响M、P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C.海陆分布、大气环流D.地形、地转偏向力6.图中阴影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寒、暖流交汇处B.刚果河带来较多的营养物质C.离岸风和上升流影响显著D.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宜答案5.C 6.C解析第5题,M、P两处洋流折向明显,主要是受夏季风和大陆轮廓(海陆分布)的影响。
第6题,索马里沿岸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每年夏季沿岸盛行离岸风,导致上升流明显,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众多,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下面图甲为我国某远洋运输公司主要航线示意图,图乙为某航段所经某海域的表层海水等温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2016年7月,该公司由中国出发的货轮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比较节省动力的航段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图乙中A处有一洋流流经,则A最可能位于的航段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7.D 8.D解析第7题,海洋航行过程中,顺风顺水比较省时省力。
7月,①航段逆东南季风和北上的日本暖流;③航段逆顺时针方向的季风洋流。
②④航段分别顺南赤道暖流和本格拉寒流航行。
第8题,图乙中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可确定该海域位于南半球,则排除航段①③;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与洋流的流向相同,可判断流经A处的洋流为寒流,④航段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因此A最可能位于的航段为④。
2017年6月17日,波利尼西亚独木舟Hokule'a以洋流和风为动力,星空为罗盘完成了3年的环球航行,展现了古波利尼西亚人神秘莫测的航海技术。
读此次航行部分航线图,完成第9~10题。
9.图示航线各航段,独木舟Hokule'a所借助的动力,正确的是( )A.檀香山至萨摩亚群岛B.萨摩亚群岛至布里斯班C.布里斯班至约克角D.约克角至巴厘岛10.布里斯班附近的洋流( )A.属于副热带环流B.不利于污染扩散C.受信风作用形成D.对沿岸降温减湿答案9.D 10.A解析第9题,约克角至巴厘岛航行在低纬信风带上,盛行东南风,可做独木舟的动力,D项正确。
檀香山至萨摩亚群岛航行在赤道附近,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属于无风带;萨摩亚群岛至布里斯班、布里斯班至约克角主要航行在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属于无风带。
故A、B、C三项错误。
第10题,布里斯班附近的洋流属于副热带环流,A项正确。
洋流利于污染扩散;布里斯班附近的洋流为陆地阻挡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形成;对沿岸增温增湿。
B、C、D三项错误。
下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
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洋流为北半球寒流B.图甲洋流为南半球暖流C.图乙洋流为南半球寒流D.图乙洋流为北半球暖流12.如果两图所示区域都位于太平洋,判断两图的洋流名称( )A.图甲洋流为秘鲁寒流B.图乙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C.图甲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D.图乙洋流为巴西暖流答案11.A 12.C解析第11题,据等温线分布可知图甲位于北半球,图乙位于南半球;据水温变化和洋流流向可知图甲洋流为寒流,图乙洋流为暖流。
第12题,据上题结论和太平洋洋流分布可知,图甲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图乙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第13~15题。
13.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14.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15.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13.D 14.C 15.A解析第13题,结合图例可以判断,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西部低东部高,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故选D项。
第1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
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携带了大量泥沙致使含沙量增大。
西部海域由于接近河口,含沙量大,海水透明度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差,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呼吸作用,故选C 项。
第15题,与夏季相比,冬季河流径流量减小,输送的营养盐减少,光照减少,水温降低,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西部海域水体变清澈,透明度增加,营养盐丰富,所以浮游生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故选A项。
16.图1、图2分别为印度洋(局部)季风和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2中①②③处可能形成渔场的是处,试说明其原因。
(2)图1示意的季节是,试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1)①原因:①处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有利于渔场的形成。
(2)夏季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解析第(1)题,在寒暖流交汇处及上升补偿流处容易形成渔场,从图中可知,①处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可从海底中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鱼类饵料丰富,可能形成渔场。
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说明是夏季。
17.读图并结合文字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示意图。
材料二海雾是海洋上低层大气中的一种水汽遇到温度较低的下垫面发生凝结(华)现象,由于水滴或冰晶(或二者皆有)的大量积聚,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雾的厚度通常为200~400米,海雾的形成多与洋流关系密切。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1)说明洋流对甲、乙两大著名渔场形成的影响。
(2)若R海域石油泄漏,解释为何西欧沿海国家很紧张。
(3)解释乙处常年多海雾的成因。
答案(1)甲为北海道渔场,成因: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大量冷水性鱼类与暖水性鱼类汇集,海水上下搅动将底部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
乙为秘鲁渔场,成因:盛行东南风信风(离岸风),沿岸形成强大上升补偿流,大量营养盐类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饵料,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2)若R海域石油泄漏,污染物将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造成较严重的污染,因而西欧沿海国家很紧张。
(3)该海域有(秘鲁)寒流经过,当气流经过较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空气中水汽就会发生凝结而形成小水滴(即海雾)。
(渔场、航海、海洋污染物及海雾)的影响。
第(1)题,甲为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乙为秘鲁渔场,沿岸受离岸风影响,形成强盛的上升流。
第(2)题,R海域(墨西哥湾)石油泄漏,污染物将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扩散到西欧沿岸,造成海洋污染。
第(3)题,乙处有秘鲁寒流经过,空气中水汽冷却凝结成小水滴(即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