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生殖方式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以下是生物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个生殖细胞的融合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包括受精和胚胎发育;无性生殖是指个体通过自身或其他方式生成新个体,不涉及生殖细胞的融合。
2. 有性生殖的过程:有性生殖的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配子的融合(受精)和胚胎的发育。
在人类中,生殖细胞为精子和卵子,受精后形成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发育,最终形成一个新个体。
3. 生殖器官:生殖器官是用于产生和储存生殖细胞,并促进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器官。
在人类中,男性的生殖器官包括睾丸、输精管、前列腺等,女性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等。
4. 人类的性别决定:人类性别的决定取决于父母的染色体。
男性具有XY染色体,女性具有XX染色体。
精子中携带X染色体的与卵子结合形成女性,携带Y染色体的与卵子结合形成男性。
5. 生殖的调节:生物的生殖过程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例如,在人类中,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性腺激素可以调节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
6. 发育过程: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后续的个体发育。
在胚胎发育中,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逐渐形成胚胎,最终形成具备自主生活功能的胚胎。
个体发育指的是从胚胎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7. 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密切相关的。
孟德尔遗传法则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等位基因、基因的分离等。
8. 环境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环境因素也会对生殖和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温度、光照、营养等环境因素都能够影响生殖细胞的发育和个体的生长发育。
以上是生物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考点汇总+真题训练,复习必看教材知识讲解第一节植物的生殖式。
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2)植物的扦插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2.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2.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如图):卵黄:主要营养物质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细胞的细胞膜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含细胞核(以上三个为真正的卵细胞)卵白:含有营养和大量水分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系带:固定和减震卵壳:保护作用,能进行气体交换卵壳膜:保护作用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4.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真题训练一、单选题1.(2018·北京中考模拟)杨树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如图是杨树种子纵切显微照片,r代表胚根,h代表胚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杨树种子显微照片判断,杨树属于双子叶植物B.如果进行无性生殖,可以采用扦插的方法C.显微照片外侧的透明部分是种皮,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D.在外界条件适宜时种下杨树种子,但种子却没有萌发,其原因可能是种子的胚失去活性【答案】C2.(2019·北京中考模拟)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成熟时,植株约有1米高,叶细长。
水稻的花非常小,如下图所示。
水稻的生殖和传粉方式分别为()A.有性生殖、虫媒传粉B.有性生殖、风媒传粉C.无性生殖、虫媒传粉D.无性生殖、风媒传粉【答案】B3.(2019·北京中考模拟)黄裳凤蝶发育过程的各个时期均存在天敌,如图所示。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回顾和掌握各类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2)能够分析不同生物生殖和发育方式的优势和适应环境;(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生殖和发育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3)通过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生殖和发育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尊重;(3)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及实例;2. 植物的发育过程:种子的形成、萌发和生长;3. 动物的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幼体成长和性成熟;4.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生殖和发育方式与环境的关系;5. 生物生殖技术的应用:如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各类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讲解和补充,重点阐述生物生殖和发育方式的优势和适应环境。
4.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生殖和发育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物生殖技术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生殖和发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作业布置1. 绘制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并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3. 思考生物生殖和发育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的课程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回顾和掌握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能够理解和掌握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3)能够分析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实例,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提高比较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生殖和发育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生殖方式:(1)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 生物的发育过程:(1)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孵化或出生的一系列发育过程。
(2)胚后发育:从孵化或出生到性成熟的一系列发育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生物的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2. 教学难点:(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和特点。
(2)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图片或实物标本。
(2)黑板或白板。
(3)粉笔或白板笔。
2. 教学资源:(1)生物生殖和发育的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视频或动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图片或实物标本,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知识回顾:(1)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3.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解释。
(2)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 实例分析:(1)展示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对应训练:1.大多数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为()a.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受精必须在陆地上进行b.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c.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必须在陆地上进行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2.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c.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d.身体散热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3.青蛙的生殖特征是()a.雌雄异体,体内受精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c.体外受精,幼体在母体内发育d.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4.蛙的发育称作()a.完全变态发育 b.变态发育c.不完全变态发育 d.两栖发育5.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是()a.卵→蝌蚪→成蛙b.卵→蝌蚪→幼蛙b.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6、你所熟悉的下列五种昆虫中,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同的是()①蝇②蜜蜂③蟋蟀④蝼蛄⑤蟑螂A ①②B ①②④C ③②④D ③④⑤7、我们平时看到的吃桑叶的“蚕宝宝”是家蚕的()A 受精卵B 幼虫C 蛹D 成虫8、夏天,令人讨厌的蚊子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发育过程经历了()A 卵、蛹、成虫三个阶段B 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C 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D 卵、蛹、幼虫、成虫四个阶段9、蝗虫是农业害虫,它们危害农作物最严重的时期和消灭的最佳时期分别为()A 幼虫、幼虫B 成虫、成虫C 成虫、幼虫D 幼虫、成虫10、蝗虫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的原因的是()A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长大 B进行气体交换C蜕掉原来的外骨骼使运动灵活 D减轻体重,利于运动11、“蜻蜓点水”现象是蜻蜓在()A饮水B取食水面动物C产卵D洗浴。
12、一只蝗虫的四龄若虫已经蜕了()次皮。
A 2次B 3次C 4次D 1次13.青蛙从到的发育过程中,在和上有显著的变化,因此青蛙的发育是。
14、绘出鸡蛋的结构图,并标出个部分名称及其功能。
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主要知识点:
1. 生物的繁殖方式:单性生殖和二性生殖。
单性生殖是指只需要一个生物个体就能进
行繁殖,如细菌的分裂;二性生殖是指需要两个生物个体参与繁殖,如人类的有性生殖。
2. 有性生殖的过程:交配、受精、胚胎发育和出生。
3. 雄性和雌性器官:雄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输精管和阴茎;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4. 人类的生殖细胞:雄性生殖细胞为精子,雌性生殖细胞为卵子。
5. 日常生活中的性别区分特征:包括外部生殖器官、声音、体型、分泌物等。
6. 生殖周期和月经周期:女性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其中以排卵期为中心,月经期、卵巢期、子宫期为周期的不同阶段。
7. 性别遗传:人类性别由X和Y染色体决定,男性为XY,女性为XX。
男性能够决定
胎儿性别。
8.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随机组合、分离和重组等。
9.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改变,可以导致个体性状的变异,包括突变、
缺失、转座等。
10. 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是利用重组DNA技术来制造新的DNA序列,从而改变生物性状;克隆技术是一种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来复制生物个体的技术。
请注意,以上知识点仅为参考,具体的教材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结合教材进行复习和学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复习重点1、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2、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及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3、昆虫和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4、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重点知识归纳1、无性生殖的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2、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出芽生殖、营养生殖。
3、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在环境适宜时的生殖方式4、营养生殖:(概念):依靠营养器官(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
(优点):①保留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5、(嫁接的注意点):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成活率。
(嫁接的优点):①保留接穗的优良性状;②繁殖速度快。
6、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
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
(例子):胡萝卜根的细胞或组织(优点):①短期内生产出大批的植物;②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③培育出高产优良的新品种。
7、有性生殖:(概念):由亲代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8、植物的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其中雄蕊和雌蕊最为重要。
9、子房的内部结构:外层是子房壁,内部有胚珠(外被是珠被,顶端开口为珠孔,里面有卵细胞)。
10、传粉: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1、自花传粉:同一朵花中,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一朵花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2、受精: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13、受精过程:当花粉落到成熟的雌蕊柱头上,受到柱头分泌粘液的刺激,花粉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内的胚珠中(从珠孔进入),末端破裂,释放精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
2010.10.23 生物的生殖方式
1、在适宜的条件下,水螅一般进行出芽生殖。
2、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生殖,叫做营养生殖
3、常见的营养生殖的方式有嫁接、压条、扦插。
嫁接中,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
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若要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应使两者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嫁接后,所结出的果实为接穗的品种。
4、组织培养:条件:在无菌的条件下材料:(1)植物的组织、器官、细胞;
(2)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
优势:(1)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的植物;(2)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5、当花的各部分成熟的时候,花就会开放,这就是开花。
6、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就叫传粉。
7、花粉萌发,产生精子,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这个过程叫受精。
8、受精作用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明显变化,形成果实和种子。
9、植物为了扩大自己的生活范围,凭借各种力量,进行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10、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11、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种皮是由
珠被发育而来。
12、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13、两栖类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14、鸟类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15.生物生殖方式的知识体系:
(1)家蚕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2)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
差异。
1、昆虫的发育(1)蝗虫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成虫
2)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形似,生活习性
也几乎一致。
2、两栖类的变态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受精卵
3、鸟类的发育雏鸟类型早成鸟
晚成鸟
回顾课本:
1、家蚕的受精卵就是我们通常成做的蚕,每隔4~5天蜕皮一次,此期间不食不动,叫做眠。
经过四眠后,才吐丝结茧,然后在茧内化蛹,十余天后羽化成蚕蛾。
2、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和生活
习性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把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3、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
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这一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4、蛙的发育一般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
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以及生
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这种发育称为变态发育。
5、受精的鸟卵在雌鸟体内开始发育,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雌鸟的体温,胚胎就停止发育。
6、早成鸟的特点发育成熟是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可跟亲鸟自行觅食。
如:鸭、
鹅、大雁。
晚成鸟的特点发育不成熟,眼还没睁开,身上的羽毛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
1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之间 相似 的现象,叫做遗传。
瑞士科学家细胞核移植实验说
明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
2、染色体、DNA 、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生物学家发现, 染色体 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恒定 的,一般还 成对 的存在。
例如人体细胞中有 23对染色体。
染色体主要是由 蛋白质 和 DNA 组成。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细胞中的DNA 大多存
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A 是染色体
B 是DNA
从结构上看,DNA 分子构成 双螺旋 结构。
它可以分成许多小的片段,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
遗传信息,可以控制不同的性状。
像这样有特定遗传效应 的DNA 片段,叫做 基因 。
染色体、DNA 、基因三者之间从大到小的关系为: 染色体 > DNA > 基因
3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 形态特征和 生理特征 ,叫做遗传性状。
例如:人的身高、体重、肤色、发色等。
4、 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相对性状 。
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能否卷舌等。
5、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基
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 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果体细
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则表现出 显性基因 所决定的遗传
性状。
已知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如果一对夫妇都是杂合的基因组成
(Dd)。
完成下列遗传图解:
父亲(正常) 母亲(正常)
Dd Dd
生殖细胞: D d D d
子代基因组成: DD Dd Dd dd
子代性状表现为: 正常 正常 正常 白化病
子代患白化病机率: 1/4 或25%
6、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 常染色体 一
类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
人的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常
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
性染色体有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两种。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男性:22对常染色体+ XY性染色体
女性:22对常染色体+ XX 性染色体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精子细胞:22条常染色体+ X或 Y性染色体
卵细胞:22条常染色体+X 性染色体
受精卵中染色体组成为: 22对常染色体+ XY或 XX 性染色体
7、性别决定的方式。
男性精子中的 X 染色体或 Y染色体决定了后代性别是男是女。
理论上生男生女的可能性是1:1。
8、遗传病与近亲结婚。
遗传病一般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
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
近亲之间,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的祖先,因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就远远高于非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
9、优生优育的措施。
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优育,就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健康的成长。
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提倡和。
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10、生物变异概念。
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界也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
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11、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
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引起的变异。
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
如:同卵双生姐妹受光照不同引起的肤色不同。
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可能产生变异。
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变异则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12、正是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才使得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不断进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