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7.4广安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544.50 KB
- 文档页数:43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截止2016年6月30日建设应用进展情况现将截止2016年6月30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简称全国学籍系统)建设应用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重要业务办理进展情况1、跨省业务完成情况截止6月30日,跨省业务完成情况统计表见附件1。
其中,跨省转学,黄冈市超过10个工作日未核办数分别为113例,相对5月31日通报数(439例)下降72.3%。
跨省就学完成率100%的市州是:黄石市、鄂州市、荆州市、咸宁市、恩施州、仙桃市、潜江市、神农架林区。
2、省内在办业务完成情况截止6月30日,省内在办业务完成情况统计表见附件2。
省内转学部分市州超过10个工作日未核办的数量较多:黄冈市、襄阳市、荆州市,其中,黄冈市、襄阳市超过10个工作日未核办的数量多于或接近2000例,荆州市超过10个工作日未核办的数量多于或接近1000例。
十堰市超过10个工作日其他离校未核办数为147例,相对5月31日通报数(131例)增长12.2%。
武汉市超过10个工作日学籍信息变更未核办数为218例,相对5月31日通报数(642例)下降66.1%;鄂州市超过10个工作日学籍信息变更未核办数为189例,相对5月31日通报数(17例)增加172例。
3、问题学籍处理情况截止6月30日,问题学籍处理进展情况统计表见附件3。
问题学籍处理完成率排名后五位的市州是:孝感市、黄冈市、襄阳市、荆州市、武汉市。
问题学籍处理完成率排名前五位的市州是:神农架林区、潜江市、黄石市、宜昌市、荆门市。
附件:1、跨省业务完成情况市州统计表2、省内在办业务超过10个工作日未核办情况市州统计表3、问题学籍待处理情况市州统计表附件1:跨省业务完成情况市州统计表注:1.完成率=已完成业务数/所有已发起业务数2.已完成业务数=所有已发起业务数-10个工作日内未核办数-超过10个工作日内未核办数附件2:省内在办业务超过10个工作日未核办情况市州统计表注:“---”表示该市州无该类业务。
中小学全国学籍管理系统应用培训第一部分一、录入学生与在校生出现差额原因:1.学生辍学而未进行处理。
2.学生转出了而接收学校未进行异动,人走名未走,籍不跟人走。
3.学生转入了而学校未进行异动申请,人来名未来,籍不跟人来。
各校要做好学生花名册和学籍信息系统中导出的学籍花名册核对工作,如果发现学生人数、名单有出入,则对照上述问题进行学籍异动的申请,把学籍信息系统中的学生名单和现学校的学生花名册相符。
二、问题学籍人数(打开系统看,这部分以后再做):1.区级仲裁审核未通过,(处理办法:告诉家长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户籍证明,如户籍证明与原来户口簿信息不吻合,则户口簿错误,则需要变更并上传佐证材料。
如户籍证明与原来户口簿信息吻合,则需要佐证并上传佐证材料。
如果没有户口簿,只能进行删除然后修改与别人相同的信息,直到不与别人信息相同为止,这种情况很麻烦);2.教育局审核未通过;3.等待区级是否需要仲裁;4.学校未处理;三、未上传相片学生数:全县中小学1117人(请相关学校给予及时补上)。
第二部分一、如何处理问题学籍方法:佐证(信息没有错误)、变更(信息有错误,但不能“有”变“无、其他”)、删除(一)多人身份证重复问题:让家长找派出所解决(二)重复输入的学生:先删除,再输入二、如何处理各级学籍管理员忘记密码这里先强调一点:学籍管理员要不定时登录学籍系统,看看自己系统密码什么时候过期,在系统左下角会有显示:您好!某某某,欢迎登录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您的密码将在某某天过期。
学籍管理员要在有效期限内更换密码,否则过后难以登录。
更换密码后注意保存保密密码,不能把密码泄露,否则学籍信息丢失或被更改是负责任的。
如果密码真的忘记,只能通过县级权限用户更改。
三、各级学籍管理员跨省、区内转学操作说明(一)区内转学(转入学校发起申请)这里先强调一个问题:各乡镇村完小、教学点的学生升入中心校或其他学校后是否已把学生学籍转到相应学校,这种情况,升入某校的学生,在原校可能设定的年级已结束,不能自动升级,所以必须转到现在学校才能升级,所以各乡镇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异动,学生才能自动升级以获得相应的学籍。
四川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相关问题处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6.07.18
•【字号】川教函〔2016〕 379 号
•【施行日期】2016.07.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四川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相关问题处理的通知
川教函〔2016〕379 号
各市(州)教育局:
现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相关问题处理的通知》(教基一厅〔2016〕2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简化转学证明材料
通过学籍系统(含普通高中省网系统)办理省内转学,除了要求家长提供学籍准确信息(如转出学校打印的学生基本信息表)和转入学校(接收学校)需要在学籍系统内上传说明转学原因的证明材料之外,各地各校不应再要求家长(学生)提
供其他材料。
除了因故障需要先线下办理以外,取消纸质的转学审批表和证明材料。
二、规范不同学制的转学业务
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制(如“六三制”、“五四制”等)地区间办理转学业务时,应按照1-9年级进行对应,原则上不得变更就读年级,要保障学生完整接受9年义务教育。
四川省教育厅
2016年7月18日。
四川省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一、学籍登陆。
1、访问方式:直接通过IE浏览器的方式访问平台,访问地址例:http://192.100.1.12/zdsoft操作步骤:打开IE浏览器输入地址→输入用户名:学校管理员名(如木角小学:mjxx_admin)→密码:默认为123456782、修改用户密码:在出现类似时,鼠标左键单击“个人设置”处修改帐号的密码(首次登陆后请修改密码,本人妥善保管,勿忘记!)。
二、账号、权限创建与分配。
(系统管理)1、建立学校部门。
(如:教务处、办公室、学生处等)操作步骤:系统管理→部门管理→新增→进入如下界面:→保存。
2、在部门(如:教务处)下建立学籍管理人员操作步骤:教职工管理→新增→进入如下界面:→保存→确定3、建立“学籍管理”角色操作步骤:角色管理→新增角色→出现如下界面:保存→确定4、赋予学籍管理员权限:用户管理→选择用户(如:在“何玲燕”前的”□”内用鼠标勾选“√”)→角色委派→选择“学籍管理”→委派→确定.三、学籍管理员登陆:操作步骤:打开IE浏览器输入地址或在桌面上打开“我的办公中心”→输入用户名:教务员(如木角小学教务员何玲燕:helingyan)→密码:默认为12345678修改用户密码:在出现类似时,鼠标左键单击“个人设置”处修改帐号的密码。
注意:正常登陆学籍的首要条件是必须保证网络畅通。
四、学籍管理操作A、信息设置1、学校基本信息→按学校实际信息输入即可→保存注意①:学校代码唯一性、学校类别准确性。
注意②:小学、初中、高中年制系统默认请勿改动。
注意③:学校基本信息中:示范级别、所在地区类别、当地经济属性、当地民族属性、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学校简介请真实录入,其余没有指出的项目自愿录入。
2、学年学期设置→新增→保存。
(系统自动生成的)注意:此项工作每学年只需要做一次。
3、年级班级设置(以入学年定级,年级设置系统自动生成)①单个增加班级: 新增班级→进入如下界面:→保存。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学籍接续操作手册二〇一六年八月第一部分小学新生注册 (2)第1章学前调档 (2)学前调档名单管理 (2)学籍注册 (14)学前档案信息补录 (16)第二部分高中招生录取 (19)第2章高中招生录取 (19)学校录取新生 (19)中职调档查询 (20)第一部分小学新生注册第1章学前调档学前调档名单管理本功能模块用来调取学前学籍。
学校学籍管理员根据学校提供的需要调取学前学籍档案的小学新生名单,用学生关键信息查询是否存在学前档案。
调取档案后进行相关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进行不同操作。
操作菜单:选择【学籍注册->学前档案名单管理】,进入学前档案名单管理主界面,如下图所示:图 1–1 学前调档名单管理1.新增点击<新增>按钮,弹出调档学生信息窗口,输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类型和身份证号信息。
如果身份证件类型选中居民身份证,性别和出生日期会变为不可编辑,根据填写的身份证件号自动生成性别和出生日期。
如下图所示:图 1–2 学前调档新增界面身份证号已经录入的,不允许重复录入,如下图所示:图 1–3 身份证号重复调档成功,会给予提示,如下图所示:图 1–4 调档成功界面调档之后,系统自动进行匹配。
图 1–5 系统自动匹配调档结果(1)匹配成功的学生,处理状态变为已匹配学前学籍,到【学籍注册->学前档案信息补录】模块下进行补录学生信息,或者将调档学生信息导出为Excel并补录信息后,在【学籍注册->学籍注册】模块导入新生注册Excel模版。
(2)匹配失败的,处理状态变为未查到学前学籍,将调档学生信息导出为Excel并补录信息后,在【学籍注册->学籍注册】模块导入新生注册Excel模版。
(3)匹配多条学前学籍的(无身份证号的学生,或者有身份证号但重复的问题学籍),处理状态变为待确认学前学籍,点击处理状态超链接,弹出学前学籍确认窗口,先确认学前学籍信息,再到【学籍注册->学前档案信息补录】模块下进行学籍信息补录,或者将调档学生信息导出为Excel并补录信息后,在【学籍注册->学籍注册】模块导入新生注册Excel模版。
四川省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一、学籍登陆。
1、访问方式:直接通过IE浏览器的方式访问平台,访问地址例:操作步骤:打开IE浏览器输入地址→输入用户名:学校管理员名(如木角小学:mjxx_admin)→密码:默认为123456782、修改用户密码:在出现类似时,鼠标左键单击“个人设置”处修改帐号的密码(首次登陆后请修改密码,本人妥善保管,勿忘记!)。
二、账号、权限创建与分配。
(系统管理)1、建立学校部门。
(如:教务处、办公室、学生处等)操作步骤:系统管理→部门管理→新增→进入如下界面:→保存。
2、在部门(如:教务处)下建立学籍管理人员操作步骤:教职工管理→新增→进入如下界面:→保存→确定3、建立“学籍管理”角色操作步骤:角色管理→新增角色→出现如下界面:保存→确定4、赋予学籍管理员权限:用户管理→选择用户(如:在“何玲燕”前的”□”内用鼠标勾选“√”)→角色委派→选择“学籍管理”→委派→确定.三、学籍管理员登陆:操作步骤:打开IE浏览器输入地址或在桌面上打开“我的办公中心”→输入用户名:教务员(如木角小学教务员何玲燕:helingyan)→密码:默认为12345678修改用户密码:在出现类似时,鼠标左键单击“个人设置”处修改帐号的密码。
注意:正常登陆学籍的首要条件是必须保证网络畅通。
四、学籍管理操作A、信息设置1、学校基本信息→按学校实际信息输入即可→保存注意①:学校代码唯一性、学校类别准确性。
注意②:小学、初中、高中年制系统默认请勿改动。
注意③:学校基本信息中:示范级别、所在地区类别、当地经济属性、当地民族属性、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学校简介请真实录入,其余没有指出的项目自愿录入。
2、学年学期设置→新增→保存。
(系统自动生成的)注意:此项工作每学年只需要做一次。
3、年级班级设置(以入学年定级,年级设置系统自动生成)①单个增加班级: 新增班级→进入如下界面:→保存。
②批量增加班级: 批量新增→进入如下界面:(注意:新增班级数按学校的实际情况填写,班级开始代码是自动生成的)→确定。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学校级)二〇一六年三月第一部分系统介绍第1章文档编写目的本文档用来指导学校级业务人员快速学习、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学籍系统”)。
第2章系统建设背景系统建设背景学籍管理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也是一项基本教育管理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学籍管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提出了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建立信息化的学籍管理系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学籍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学籍管理的迫切要求,是各级政府教育督导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目前我国的学籍管理工作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员流动频繁,随之带来子女流动,特别是跨省份、跨地区转学,无法掌握学生流动的准确数据、实现统一管理。
教育经费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目前只有部分省市建立了全省或地区性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而且仅局限在本地区范围内运行,地区与地区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学籍管理系统还没有全国联网,造成已有的学籍系统统计数据陷入“信息孤岛”的泥潭。
3.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是分段式管理,没有完整的终生学籍档案跟踪,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学籍信息与大中专院校的学籍信息不连续,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4.尚未制订全国统一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就全国范围的学籍管理来说,需要在各地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建设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必须制订统一的学籍管理办法,这是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学籍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改变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和方法,推进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建立全国范围的学生基础数据库,真实掌握全国范围每个学生信息,为学生资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事业统计以及日常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势在必行。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是一项由中国教育部门推出的教育管理平台,旨在实现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生的集中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项目,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涉及众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于提高中国教育质量,推进现代化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是一项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管理平台,通过实现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的电子化管理,促进教育管理上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此系统的目的是使得中小学生的学籍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同时也方便了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和学生的监管,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已经开始,目前该系统的基础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并已在一些地区投入使用。
该系统的建设主要涉及学生信息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奖罚管理、考试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和可靠性,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推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的设计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的设计中,主要涉及学生信息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奖罚管理、考试管理等多个方面。
1.学生信息管理该系统涉及学生基本信息、入学报名信息、家庭信息、课堂信息、考试信息、成绩信息、奖惩信息等多个方面。
学生个人信息需全部录入系统中,并通过电子化形式进行管理,保障学生隐私和信息安全。
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基本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查询等多个环节。
2. 课程管理为了实现课程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该系统涉及课程名称、课程编号、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课程简介等多个方面。
在该系统中,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课程信息方便的进行上课和选课,并能够随时了解课程安排情况。
3. 成绩管理成绩管理是该系统的核心之一,其设计需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该系统设计了科目成绩录入、学生成绩查询、成绩统计、分数排名等功能模块。
老师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录入、查询和统计,以保证成绩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导出使用管理规则第一条为发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学籍系统)数据的基础性作用,服务各地相关业务需求,规范数据导出、使用和管理,保障学籍系统数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教育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和《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学籍系统应用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数据指学籍系统采集、存储、生成和导出的涉及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相关信息。
第三条数据导出指使用数据存储介质从学籍系统下载、复制、打印学籍相关信息的操作。
第四条本规则所称数据管理部门指各级学籍管理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数据使用单位指经批准使用导出学籍数据的相关部门和单位。
第五条数据导出使用管理遵循谁导出、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本行政区域内学籍数据的导出使用管理工作,对本省学籍数据安全负总责,根据本规则制订具体实施细则,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学籍数据安全。
地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导出和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岗位职责。
第七条学籍系统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页面导出方式。
启用县级学籍系统数据导出功能需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授权同意。
第八条省级、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在省级数据中心采用后台导出方式导出所需数据,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书面同意后由数据库管理员负责实施。
第九条实行依申请导出制度。
由数据使用单位向同级数据管理部门提出数据使用申请。
申请内容应包括数据用途、使用范围、使用方式、数据字段名称、使用期限、数据安全责任人、经办人等关键信息。
申请时数据使用单位应提供信息使用管理安全保障方案。
第十条坚持按需导出的原则。
数据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按需最少数据字段”原则对数据使用申请严格审核,按程序报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妥善保管相关档案。
严禁导出与申请用途无关的字段。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则附件2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简称全国学籍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服务工作,保障全国学籍系统长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全国学籍系统的管理、服务和决策支撑作用,根据《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落实专门负责人员,做好系统运行维护、系统安全保障,建立起有效的系统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第三条经教育部批准与全国学籍系统对接的省份,除按照本规则要求外,还要综合考虑与全国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双向对接和应用双向对接的要求,开展省级系统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服务。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教育部统筹协调全国学籍系统建设运行管理工作,规范各省系统运行管理,提供系统应用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
第五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本省(区、市)学籍系统建设运行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一)确定省级学籍系统运行维护、系统安全、系统培训、技术支持服务、月报责任人等负责人员。
(二)省级学籍系统运行维护和系统安全工作。
按照教育部要求建设全国学籍系统运行环境,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做好系统运行监控、故障处理、数据每日备份、日志定期清理和系统应用升级维护等运行维护工作,落实系统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三)及时沟通联系教育部,反馈需要协助解决的系统运行、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配合完成系统应用升级。
(四)系统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
组织开展学籍系统应用培训;利用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IME平台”)、邮件、电话等多种工具和方式及时解答下级单位咨询的学籍系统问题,跟踪解决、记录问题处理情况,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交给教育部。
第六条地市级、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职责(一)确定本级学籍管理员和技术支持服务人员。
(二)系统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
组织开展辖区内学籍系统应用培训;利用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邮件、电话等多种工具和方式及时解答下级单位咨询的学籍系统问题,跟踪解决、记录问题处理情况,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交给上级教育部门。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介绍构建覆盖全国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中小学生数据库,实现系统全国联网,为每名学生建立全国的电子学籍档案,对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全国范围内学生流动情况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满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在学籍管理、学生资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营养改善计划、控辍保学、事业统计、日常管理和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的需求。
总体架构学籍系统严格遵循“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建设模式。
两级建设是指在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建立和省级数据中心,部署学籍系统,建设中小学生数据库。
五级应用是指统一同步开发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五级系统,其中系统部署在数据中心,供中央部门使用;省、地市、县、学校级系统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分别供省、地市、县和学校使用,省级及以下用户通过网络远程登录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的学籍系统实行业务管理应用,从而实现学籍系统在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全面覆盖,确保数据完整,做到全国学生数据“一个不能少”。
建设内容学籍系统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为主要内容,也包括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和校车管理工作方面的应用。
学生管理将实现对学生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包括学籍注册、日常管理、毕业升级、招生入学、统计分析等功能。
营养餐管理将实现对全国699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营养餐相关情况的信息化管理,包括试点县管理、受益学校管理、受益学生管理、补助标准管理、学生用餐台账管理、责任体系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校车管理将实现对全国中小学校车相关情况的信息化管理,包括每一名学生的上下学交通方式、学生乘车管理、校车信息管理、司机信息管理、校车公司信息管理等功能。
功能特点一是通过电子地图可逐级查看全国、各省、地市、县、学校的学生情况、营养餐情况和校车情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掌握全国、地方、学校以及每一名学生、每一辆校车以及学生营养用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