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出院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8
骨折患者出院指导
出院医嘱: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行患肢主被动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及血栓形成;
2.骨折愈合前患肢禁止负重活动;
3.骨折愈合前每月门诊复查X片;
4.不适门诊随诊。
以上内容已告知,并完全理解。
签字:
医师签名:
年月日
高分子夹板固定患者出院指导
出院医嘱: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及血栓形成;
2.高分子夹板续固定?周后门诊拆除;
3.高分子夹板固定期间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如出现疼痛加重、
麻木、肢端冰冷、青紫等,即时松解夹板后就诊;
4.固定期间高分子夹板有松动则门诊更换高分子夹板;
5. 骨折愈合前患肢禁止负重活动,骨折愈合前每月门诊复查X片;
6.不适门诊随诊。
以上内容已告知,并完全理解。
签字:
医师签名:
年月日。
骨科出院病人的健康宣教在医院里待了一段时间,终于能出院了,心里那个激动啊,简直像小鸟出笼。
可是,有些小细节可不能忽视哦,尤其是你刚刚经历了骨科手术。
今天咱们就聊聊出院后的一些健康宣教,让你能更快地恢复,重拾生活的乐趣。
哎呀,运动可不能少。
医生说了,适当的运动能帮助你更快恢复。
不过,别想一下子就像百米冲刺那样上去,慢慢来,循序渐进,听起来简单,但要做到可得下点功夫。
你可以先从简单的伸展运动开始,活动一下关节,给肌肉放松放松。
记得,有句话说得好,慢慢来,才能走得远。
可别像兔子一样,冲得太猛反而摔了一跤。
就是饮食的问题。
医院的饭菜虽然简单,但你出院后可得好好吃一顿,补充营养。
多吃点新鲜的蔬菜水果,蛋白质丰富的东西,比如鱼、肉、豆制品啥的,都是不错的选择。
哎呀,不能光吃好吃的,营养要均衡,听说“药补不如食补”,所以伙食得跟上。
喝水也很重要哦,水能帮助你排毒,保持身体的运转。
可别把自己变成沙漠里的骆驼,那可就悲剧了。
休息也是恢复的一部分。
大家都知道,身体要恢复,得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尤其是刚出院的你,别太心急。
有些朋友一出院就想着出去玩,哎,真是个急性子。
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趴在沙发上,看部电影,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心情放松了,身体也会跟着轻松不少。
就像老话说的,心态好,什么都好。
再有就是,定期复查,这可不能省。
医生的嘱咐一定要听,复查能让你了解自己身体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听说,早发现早治疗,关键时候就能少受罪。
可千万别觉得复查麻烦,想省事儿,结果回头再来个小问题,真是得不偿失。
然后,有些朋友可能会担心疼痛,出院后会感觉到不适,这也是正常的。
可别担心,医生会给你开一些止痛药,按时吃就行。
疼痛虽然让人不舒服,但这也是身体在告诉你,嘿,我还在恢复中呢。
保持乐观,跟疼痛做朋友,过一段时间,它就会乖乖离开你。
别忘了,还要关注心理健康。
出院后可能会觉得无聊,甚至有点焦虑,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找点事情做,比如读书、画画、或者学习新技能,转移一下注意力,给自己充充电。
骨折患者出院指导
出院后不适当的负重及功能锻炼可导致原骨折部位的再骨折及骨折的不愈合,造成需二次手术取出原内固定物并重新置入钢板,再植骨等灾难性后果;不但会造成二次手术创伤,而且在经济上也带来了损失。
因此,请您出院后一定遵循以下医嘱:1.一般情况下,请于出院后第1,3,6,9,12个月复诊;特殊情况时,其具体复诊时间以医生门诊医嘱为准;
2.复诊时请带好原术前及术后所有X片,CT片等影像资料及出院小结,诊断证明及出院通知书;备好门诊病历,以便医生诊治时随时记录备案;
3.肢体部分或完全负重时间一定以医生医嘱为准,切忌自行主张,急于求成,造成不良后果;
4.出院期间,手术部位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复诊。
患者及家属签字:
衡南县人民医院骨科
年月日。
一、总则为加强骨科医院出院人员管理,确保患者出院后得到有效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出院评估1. 患者出院前,主管医师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根据患者需求制定相应的出院计划。
2.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病情稳定程度、康复效果、出院后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等。
三、出院指导1. 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易懂的出院指导,包括:(1)康复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2)饮食、作息规律;(3)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4)定期复查时间及方式;(5)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2. 责任护士协助医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确保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出院后的康复要点。
四、出院手续1. 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应核对出院账单及出院医嘱,确认无误后,将出院带药及出院通知单发给患者。
2. 患者凭出院通知单到入出院处办理结账手续。
3. 责任护士清点收回患者住院期间所用的医院物品,并根据患者病情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确保患者安全出院。
五、随访管理1. 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告知随访时间和次数,建立随访档案。
2. 责任护士协助医师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解决患者遇到的问题。
3. 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康复训练进度、心理状况等。
六、自动出院管理1. 自动出院是指患者违反医嘱擅自出院,或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出院。
2. 自动出院患者需填写《自动出院申请表》,经主管医师批准后方可出院。
3. 自动出院患者需遵守以下规定:(1)主动配合医院进行病情评估,确保出院后病情稳定;(2)按时参加康复训练,确保康复效果;(3)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4)如有病情恶化,及时联系医院。
七、附则1. 本制度适用于骨科医院所有出院患者。
2. 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患者出院后得到有效康复。
3. 本制度由骨科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锁骨骨折的出院指导⑴保持患侧肩部及上肢的有效固定位,并维持3周。
⑵循序渐进地坚持肩关节的锻炼。
先练习肩关节每个方向的动作,再进行各个方向的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运动、两臂做划船动作等。
⑶如出患肢麻木、手指颜色改变、温度低时需随时复查。
术后1个月进行X拍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物于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出院指导⑴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多喝牛奶。
牛奶富含钙、磷、钾,所含蛋白质和钙易于吸收,是骨折病人最好的饮品。
⑵休息:不强调卧床,尽可能离床活动。
⑶注意维护外固定的稳定,观察患肢手指的血运。
如外固定松动、手的颜色改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予以调整和处理。
绝不能在拆除固定后将患肢长期下垂和用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否则将导致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障碍,并且长时间难以恢复。
⑷继续坚持功能锻炼。
指导并督促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患肢,发挥患肢功能,要求用患肢端碗、夹菜、刷牙、系裤带等,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⑸定期复查,查看外固定及骨折愈合情况。
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及锻炼计划。
内固定器材在术后6个月取出。
肱骨干骨折的出院指导⑴伴桡神经损伤者,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并配合理疗1~2个月。
⑵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骨折4周内,严禁做上臂旋转活动。
外固定解除后,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⑶复查指征及时间:“U”形石膏固定的病人,在肿胀消退后,石膏固定会松动,应来院复诊;悬吊石膏固定2周后来院更换长臂石膏托,维持固定6周左右后再拆除石膏。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
伴桡神经损伤者,定期复查肌电图,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肱骨髁上骨折的出院指导⑴保持休息与活动的体位要求。
⑵继续功能锻炼:家长要督促并指导患儿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⑶复诊的指征及复查的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皮肤发绀、发凉、剧烈疼痛或感觉异常、麻木,应立即就诊。
骨科出院病人的护理概述骨科出院病人的护理是指在患者离院前,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手段和方法对病人进行护理,从而保障其康复并避免再次发病。
骨科病人出院后,如果没有得到科学、系统的康复管理,恢复不仅存在挑战,还会使骨质疏松症、退行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越来越严重。
术前准备1.对病人的辅助设备如拐杖、轮椅、助行器具进行检查,并向病人及其家属强调使用方法。
2.需要提前做好手术方案,对于高龄、合并疾病和意识障碍等特殊病人发现的问题,要在手术前及时做好措施。
3.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其克服紧张情绪。
术后康复1.推荐按照科学、规范的服药时间、用量和剂量,定期进行检查和调整,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2.推荐进行康复锻炼,如按摩治疗、功能放大锻炼、手法理疗、感应疗法等,需要与医生和康复师进行协调。
3.需要密切关注病情、情绪及服药状况,并对其进行记录。
饮食调理1.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起居和休息等正常生活方式,避免出现腹泻、胃部不适、便秘、口渴等不适症状。
2.建议患者饮水以矿泉水为主,多饮热水,适当饮用柠檬水、蜂蜜水、菊花茶等。
术后处置1.严格控制手术部位的负压吸引管、导尿管等器械留置时间,有必要在术后及时取出。
2.对于出现切口渗液、红肿、增温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如局部消毒、涂药膏、更换敷料等。
3.对于病人进行定期的复诊,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一些不良后果。
特殊情况在骨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肿瘤性疼痛。
推荐采用非药物治疗或严格控制用药进程。
•康复转运中途发生护理事件:如突然昏迷、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需要及时掌握病情,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转诊。
结论对于骨科病患者的护理,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的护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使骨科病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康复。
骨折患者出院指导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才能恢复。
以下是骨折患者出院后的指导事项:
1. 接受医生安排的治疗:在出院之前,确保你已经接受了医生安排的治疗方案。
遵循医嘱并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以确保骨折能够良好愈合。
2. 骨折部位的保护:保护骨折部位是关键。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石膏、固定夹或者其他支撑装置来固定骨折部位。
在活动时小心轻柔,避免造成更多的损伤。
3. 药物使用与疼痛管理: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及时服用止痛药物,以减轻骨折引起的疼痛。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出现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4. 饮食和营养:保持良好的饮食惯对骨折康复非常重要。
增加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如乳制品、鱼类、绿叶蔬菜和坚果。
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和酒精。
5. ___与锻炼: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增加骨折部位的活动。
进行
物理治疗或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
负荷的活动,如举重或跳跃。
6. 心理支持:骨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寻求家
人和朋友的支持,与医生和康复师建立良好的沟通,以及进行一些
缓解压力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或练深呼吸。
7. 注意事项:避免拗断皮肤的运动和活动;保持创口清洁干燥,注意防止感染;避免受伤部位受到震动或碰撞;遵循医生的指导进
行骨折部位的保养和康复。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和康复措施应根据医
生的指导进行。
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祝你早日
康复!。
骨科出院指导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医院骨科病人出院指导尊敬的病友: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在您的积极配合下,现在的临床治疗已告一段落,为了您早日康复,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请出院后遵从以下指导:1、定期来我院复查,在术后的第1、3、6个月及一年,必须按时间来我院进行X线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恢复锻炼。
2、如果您的伤口未拆线要求出院,请出院后到当地医院继续治疗。
要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现象,术后约2周伤口可拆线(特殊情况下需适当延长拆线时间),但必须来院复查。
3、进行外固定(小夹板、石膏、外固定器等)的患者,必须在固定后1、2、4周复查X线片,并进行适当调整,以免骨折移位。
约4-12周后去除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未固定的肢体要进行锻炼,以免出现废用性萎缩。
4、手术内固定的患者,要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但不宜过早负重,否则会因金属疲劳而导致断裂,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骨不连而影响肢体功能。
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可择期手术去除内固定(约8-36个月)。
5、下肢骨折的手术患者,需约8-12周后方能扶双拐行下肢锻炼,后逐步改为单拐,经X线拍片骨折处有大量骨痂生长后,方可丢拐行走。
6、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恢复较快,可适当较早活动。
但儿童天性顽皮好动,要注意防止摔伤而再次骨折。
7、老年患者,因机体抵抗力差,如长期卧床,易引起各种卧床并发症,应注意预防。
同时适当补充营养和钙剂,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8、脊柱手术的患者,需卧床6-8周,期间要进行腰背肌肉和下肢功能锻炼,待行X线复查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腰围保护起来活动。
9、人工关节手术的患者,往往有骨质疏松,需给予钙剂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虽然关节功能恢复,但不能够过早负重,以免出现假体活动、下沉而引起疼痛。
10、特殊体质患者,有可能出现对内固定物的排斥反应,此时,伤口附近出现脓肿,应及时到医院去除内固定,改为外固定治疗。
骨科出院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骨科出院管理工作,提高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效果,维护医院良好的医疗秩序和患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骨科患者在医院治疗结束后的出院管理工作。
三、出院适应症1. 疾病已经治愈或得到稳定控制;2. 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治疗情况已经了解,并接受并配合治疗;3. 患者身体状况符合出院要求,不存在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情况。
四、出院管理流程1. 医生评估: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进行出院评估,确定是否符合出院标准;2. 签署同意书:患者及家属需签署出院同意书,允许患者出院,接受医嘱指导的康复方案;3. 安排出院时间:医院护士负责通知家属患者出院时间,同时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4. 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进行出院指导,包括用药、饮食、康复锻炼等。
五、出院指导内容1. 用药指导:详细讲解患者需继续服用的药物名称、剂量、频次以及注意事项;2.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提供相应的膳食指导,包括饮食宜忌和注意事项;3. 康复锻炼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方案,并进行指导;4. 定期复诊:告知患者需要按时复诊,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帮助患者理解疾病的规律和发展趋势;5. 病情预警:说明患者出院后需要注意的病情预警信号,如恶化的疼痛、发热、肿胀等。
六、出院后医疗服务患者出院后,医院继续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在患者康复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患者可以随时咨询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以便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
七、责任分工1. 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出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签署出院医嘱;2. 护士:负责通知家属患者出院时间,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进行出院前的指导工作;3. 患者及家属:配合医生的治疗,签署出院同意书,并按医嘱进行康复锻炼和护理。
八、出院效果评估医院将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跟踪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对出院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出院管理制度,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骨科出院指导
一、康复指导:
1、因患者病情各异,出院后行功能锻炼时一定要遵医嘱进行。
2、功能锻炼过程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活动过量。
3、功能锻炼时以不致过度疲劳为度。
二、饮食指导:
1、应避免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2、适当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
如:鱼、瘦肉、蛋类、豆制品、新鲜水果等。
3、防止便秘: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如新鲜蔬菜(韭菜、蒿子秆、芹菜等),多吃水果如香蕉,也可饮蜂蜜水(糖尿病患者除外)。
4、控制体重:避免造成人工关节负担过重。
三、注意事项:
1、如出现:切口渗液,伤口红、肿、热、痛、体温高于38.5摄氏度,请立即就诊。
遵医嘱使用消炎药。
2、。
术后遵医嘱定期门诊复查。
主治医师电话:
科室电话:
3、结账时间:当天上午10:30后到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
4、(1)、出院结账需带:粉红色押金条。
(2)、复印病历需带:城镇医保患者:病人的身份证+经办人的身份证+出院结算单。
新农合患者:新农合医疗卡+出院结算单。
(3)、复印病历时间:出院后7个工作日。
骨科患者出院指导
1、出院病人应继续石膏外固定或皮牵引、骨牵引者,此期间练习肌肉等长收缩,预防静脉血栓,减少危及生命的意外发生,肢体不负重;髋部骨折病人尤应坚持“三不”原则:“不盘腿、不侧卧、不负重”。
2、定期来院复查,拍X光片,一个月一次,直到骨折骨性愈合为止。
3、经复查决定拆除外固定后,在床上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
4、下肢骨折病人何时离床活动及肢体负重,应经复查后,结合临床及X线片,由骨科医生会诊决定。
应遵循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原则,按卧床→拄双拐→单拐→脱拐过程进行,间隔时间由骨科医师复查后决定。
5、经过定期复查,骨折患者骨性愈合后,可考虑取出内固定物,取出时机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临床及X线片表现,由骨科医生会诊后决定,一般需要1.5~2年。
内固定物取出后,根据具体情况,应外固定保护一段时间,下肢骨折应拄拐一段时间,具体由医生指导,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
6、按医嘱用药,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
7、骨折患者骨性愈合前的性生活,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及意外发生,应避免。
8、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等固定的病人,应密切观察肢体的肿胀,末梢血运,感觉,活动情况,如出现疼痛、麻木、苍白、发凉、青紫
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9、上述医嘱,患者应严格遵守,家属有效监管,积极配合医生,经常与医生取得联系。
骨科病人出院指导
本出院指导旨在帮助骨科病人顺利康复并降低再发病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和建议,供您在出院后进行参考和遵循。
伤口护理
- 您的伤口可能需要每日清洗和更换敷料。
请按照医生的建议
进行操作,并确保双手清洁。
- 如果您注意到伤口出现红肿、渗液、呈现异味或有其他异常
情况,请立即咨询医生。
药物管理
-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处方药物,并遵循正确的剂量和
频次。
- 如果您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活动和锻炼
- 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有助于促进康复进程。
请遵循专业指导,并避免剧烈运动或承受过度压力。
饮食建议
- 遵循健康均衡的饮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加速伤口愈合和骨骼健康。
- 避免摄入过多的盐、糖和高脂肪食物,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防止再发病
- 遵循医生的嘱托,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以确保康复进展良好。
- 避免过度运动或受伤的行为,以免对伤口和骨骼造成额外的压力或损伤。
请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以确保您的康复进程能够顺利进行。
以上指导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依据医生的建议为准。
祝您早日康复!。
骨折患者出院指导规范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骨折患者提供出院后的指导规范,以帮助他们恢
复健康,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出院指导
以下是骨折患者出院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按时复诊:为了确保伤势能够及时监测和处理,请按照医生
的建议定期复诊。
2. 药物使用: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并注意用药的时间和剂量。
3. 饮食调整: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可以促进骨折
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4. 动作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加强相关肌
肉的锻炼,促进康复。
5. 安全护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再次受伤,如使用扶手、安排好家具摆放等。
6. 心理疏导:恢复期间可能伴有焦虑和抑郁,建议寻求心理支持,如与家人、朋友交流或寻求专业帮助。
7. 个人卫生:保持创面或伤口清洁,定期更换纱布或敷料,避免感染的发生。
总结
以上是骨折患者出院指导的规范,通过合理的用药、合理的饮食、适当的康复训练以及注意安全护理和个人卫生,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健康。
同时,心理疏导也是重要的一环,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锁骨骨折的出院指导⑴保持患侧肩部及上肢的有效固定位,并维持3周。
⑵循序渐进地坚持肩关节的锻炼。
先练习肩关节每个方向的动作,再进行各个方向的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运动、两臂做划船动作等。
⑶如出患肢麻木、手指颜色改变、温度低时需随时复查。
术后1个月进行X拍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物于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出院指导⑴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多喝牛奶。
牛奶富含钙、磷、钾,所含蛋白质和钙易于吸收,是骨折病人最好的饮品。
⑵休息:不强调卧床,尽可能离床活动。
⑶注意维护外固定的稳定,观察患肢手指的血运。
如外固定松动、手的颜色改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予以调整和处理。
绝不能在拆除固定后将患肢长期下垂和用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否则将导致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障碍,并且长时间难以恢复。
⑷继续坚持功能锻炼。
指导并督促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患肢,发挥患肢功能,要求用患肢端碗、夹菜、刷牙、系裤带等,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⑸定期复查,查看外固定及骨折愈合情况。
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及锻炼计划。
内固定器材在术后6个月取出。
肱骨干骨折的出院指导⑴伴桡神经损伤者,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并配合理疗1~2个月。
⑵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骨折4周内,严禁做上臂旋转活动。
外固定解除后,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⑶复查指征及时间:“U”形石膏固定的病人,在肿胀消退后,石膏固定会松动,应来院复诊;悬吊石膏固定2周后来院更换长臂石膏托,维持固定6周左右后再拆除石膏。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
伴桡神经损伤者,定期复查肌电图,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肱骨髁上骨折的出院指导⑴保持休息与活动的体位要求。
⑵继续功能锻炼:家长要督促并指导患儿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⑶复诊的指征及复查的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皮肤发绀、发凉、剧烈疼痛或感觉异常、麻木,应立即就诊。
自石膏固定之日算起,2周后复诊,将肘关节由屈曲60°~90°固定的石膏托改为肘关节钝角位长臂石膏托固定,再过3周来院拆除石膏。
分别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尺骨、桡骨骨干双骨折的出院指导⑴休息与体位:行长臂石膏托固定后,卧床时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头肩部抬高;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⑵功能锻炼: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3周内避免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4周后可进行前臂旋转活动;6~10周后拆除外固定,可做各关节全面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时间要比骨折愈合的时间长,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持之以恒。
⑶复诊的指征及复查的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出现“5P”征,应立即就诊。
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的出院指导⑴保持正确的体位,维持有效的固定。
⑵严格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⑶复查指征和时间:当固定的肢体皮肤发绀或苍白、感觉过敏或消退、肿胀和麻木等,应来院就诊。
如病人的石膏固定是维持在掌屈尺偏位,则自固定之日算起,2~3周来复诊,更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再过2~3周拆除石膏。
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石膏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脊柱骨折的出院指导⑴做好颈椎外伤的预防:乘车、乘飞机要用安全带;出外行走期间,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患有颈椎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对于高空作业和地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安全作业的宣传,以免发生意外受伤。
⑵纠正并改变工作中的不良姿势和习惯:注意调整桌面和工作台的高度;在连续工作期间,应每2小时活动全身5分钟。
⑶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截瘫患者的出院指导⑴鼓励病人在家属的陪同下坐轮椅参加户外活动,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以减少感染机会。
⑵加强安全防护:应特别对家属强调,截瘫病人因皮肤感觉丧失,加上行动不便,在家中不仅要防止烫伤、冻伤、跌伤、碰伤等意外伤害,而且要预防自伤、自杀等情况。
不可长时间无人陪伴,若暂无人陪伴,各种用具应方便病人拿取,物品放置应牢靠;告诉病人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调整心理情绪。
⑶功能锻炼的指导:截瘫病人由于损伤平面以下的躯体运动功能丧失,易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或屈曲挛缩等。
要家属帮助病人经常进行肢体被动,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防止垂足畸形。
应根据康复的要求及病人的情况、兴趣,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增加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训练。
锻炼的效果是,病人不依靠陪护,独立完成翻身,穿脱衣裤、鞋袜,处理月经和自己放置便器进行排尿、排便等。
⑷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骨盆骨折的出院指导⑴遵医嘱继续合理用药。
⑵加强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⑶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股骨颈骨折的出院指导⑴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以免脱位。
⑵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
⑶继续功能锻炼,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体重增加、长时间的行走和跑步等。
⑷日常生活中洗澡用淋浴而不用浴缸,如厕用坐式而不用蹲式。
不要做盘腿的动作,不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弯腰拾物,禁止爬坡。
⑸警惕感染的发生:关节局部红、肿、痛及不适,应及时复诊。
股骨干骨折的出院指导1个月后可以拆掉石膏后下地,但患肢不负重,3个月后参阅X线片骨折愈合后患肢可负重。
其它事项同“股骨颈骨折”出院指导。
髌骨骨折的出院指导⑴带石膏出院者如发现石膏松动或变软、远端出肢体感觉麻木、肢体发凉等应及时复诊。
⑵加强患肢功能锻炼。
告诉病人,在固定期间以股四头肌锻炼为主,固定解除后以膝关节屈伸活动为主,可选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锻炼,如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结合,床上锻炼和床下锻炼相结合,用器械锻炼和不用锻炼结合。
跟腱断裂的出院指导⑴在石膏固定期间,嘱病人不要进行小腿肌肉的训练,可扶拐不负重行走,应选择路面平整、安全的活动环境。
⑵术后6周拆线,6个月内不做剧烈活动。
脊柱结核的出院指导⑴嘱病人出院后在家仍要卧硬板床,可平卧或侧卧,最大程度的减轻或解除背部肌肉的收缩、紧张和痉挛。
⑵行病灶清除术和椎间植骨融合术病人的卧床时间一般为:颈椎手术3个月,胸、腰椎手术4~5个月。
当植骨已达到融合时,即可起床活动。
⑶颈椎结核的病人,可选择大小合适的颈围固定,避免头颈部上下左右的转动。
⑷腰椎及胸椎结核的病人,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胸腰带,保持脊柱的稳定。
避免坐软椅,避免久坐,每坐30分钟应站立休息3分钟;避免弯腰等负重活动,防止胸、腰部极度扭曲或屈曲。
⑸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幅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以不加重伤口疼痛、不疲劳为度。
⑹坚持服用抗结核药,不得自行停药或随意更改药物。
⑺定期复诊。
如出现持续性腰痛、下肢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来院复诊。
骨与关节结核的出院指导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⑵遵医嘱继续使用抗结核药物1~2年,并定期到医院检查,若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来医院就诊,以便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⑶要继续进行功能锻炼,为康复后下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化脓性关节炎的出院指导⑴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奔跑、足球等剧烈运动,以减少关节脱位、骨折等情况的发生。
建议进行散步、骑固定自行车、上下台阶或楼梯等。
⑵继续加强饮食和心理调节,保持合适体重,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⑶牵引或石膏固定未撤除的病人,嘱注意体位正确,保持功能位置。
患肢避免受压,石膏保持清洁、干燥。
⑷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
告诉病人和其家属拔牙、扁桃体摘除等都有可能造成关节的再次感染,应尽量避免。
⑸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慢性骨髓炎的出院指导⑴出院带药者,向病人交待服药方法,按时服药。
观察药物反应,避免双重感染。
应注意过敏及毒性反应,内服中药汤剂宜早晚空腹温服。
⑵休息和活动:避免意外损伤,防止病理骨折。
卧床时做引体向上、深呼吸等运动,运动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并发症。
继续功能锻炼,指导好各时期不同锻炼方法。
⑶保持患肢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⑷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颈椎病的出院指导⑴3个月内继续使用颈围。
逐步解除颈围固定,先是在睡眠时去除,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间断使用,直至颈围完全解除。
⑵合适的枕头与睡眠姿势对颈椎病患者很重要,应选择合适的枕头。
枕头的长度为40~60cm 或超过肩宽10~16cm,高度为10~12cm,以中间低、两端高为宜。
⑶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不要长期低头工作,要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冬秋季节应注意保暖,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⑷定期复查:出院后在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到医院复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出院指导⑴告诉病人出院后行走和外出时需戴腰围。
⑵坚持进行腰背肌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⑶指导病人卧床时应取床头高30°同时轻屈膝位,以有利于减少脊柱前凸,缓解背肌痉挛。
⑷纠正病人的不良姿势,拾物时应屈膝下蹲,不能从仰卧位直接起床等,增加自我保护知识。
⑸2个月内不弯腰,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起居保持规律性,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膝关节镜手术的出院指导⑴术后3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期,患肢不宜负重。
⑵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患肢。
⑶继续进行功能锻炼,以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直至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疼痛消失、下肢行走如常为止。
⑷定期到医院复查,如发现有切口红、肿、疼痛,渗液较多时,应及时就诊。
腰椎间盘镜手术的出院指导⑴戴腰围注意保暖,卧硬板床休息;1个月后可进行日常活动;6个月内避免持重物及重体力劳动。
⑵向病人说明控制体重的重要性,进低脂饮食,防止肥胖,减轻腰椎的负重。
⑶指导病人日常生活中采取正确的姿势,经常改变体位,避免用单一姿势站立或坐的时间太久,女病人应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站立或行走。
⑷出院时若尚未拆线,嘱病人术后10天到门诊拆线。
定期门诊咨询,不适随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出院指导⑴体位指导:取平卧或半卧位,3个月内避免侧卧。
术后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屈髋度,但不可大于90°。
遵循“三不”原则: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屈膝而坐。
⑵功能活动指导:术后3周内可用助行器、拐杖行走,3人月后,患肢可逐渐负重,但拐杖的使用应坚持双拐→单拐→弃拐原则。
之后可进行简单活动,如散步等。
下午可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上午散步导致的水肿。
6个月内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站立时患肢应尽量外展。
完全康复后可进行散步、骑车、打保龄球、打乒乓球、游泳、跳舞等活动,并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做对人工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的活动,如跳跃、快跑、滑冰、打网球等。
⑶日常活动指导: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穿需要系带的鞋,在穿裤和袜时应在伸髋屈膝位;加强营养,戒烟酒;避免体重过度增加而加重对假体的负担;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若外出时最好使用手杖,既可保护自己,又可向周围暗示以获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