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酚酮3—醚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理活性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23.87 KB
- 文档页数:3
第41卷第6期2023年12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V o l.41N o.6D e c.2023文章编号:16735862(2023)06054808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姜忠丽,杜昭换,赵秀红,涂向辉,毛鹏(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沈阳110034)摘要:酚类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的一类植物化学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其与人类健康也密切相关,如其具有抗感染㊁抗病毒㊁抗细菌㊁抗过敏㊁抗出血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㊂目前,酚类物质主要应用于食品㊁医药㊁化工㊁畜牧养殖等多个领域,利用纳米㊁微胶囊等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从而产生较好的生物学效应㊂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天然来源酚类物质的开发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主要集中在多酚的提取㊁分离纯化㊁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等方面㊂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酚类物质的提取㊁来源及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及难点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工业中酚类物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㊂关键词:酚类物质;来源;生理功能;提取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 S213.21文献标志码:Ad o i:10.3969/j.i s s n.16735862.2023.06.011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p h e n o l i c s c o m p o u n d sJ I A N GZ h o n g l i,D UZ h a o h u a n,Z HA OX i u h o n g,T UX i a n g h u i,MA OP e n g(C o l l e g e o fG r a i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S h e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S h e n y a n g110034,C h i n a)A b s t r a c t:P h e n o l sa r eac l a s so f p h y t o c h e m i c a l s w h i c h w i d e l yp r e s e n t i n p l a n t t i s s u ea n d p l a y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s i n p l a n t g r o w t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e y a r ea l s o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t oh u m a nh e a l t h,s u c ha s a n t i-i n f e c t i o n,a n t i-v i r u s,a n t i-b a c t e r i a,a n t i-a l l e r g y,a n t i-b l e e d i n g a n de n h a n c e i mm u n i t y.A t p r e s e n t,p h e n o l i cc o m p o u n d sa r e m a i n l y u s e di nf o o d,m e d i c i n e,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a n i m a lh u s b a n d r y a n d o t h e rf i e l d s.T h e u s e o f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a n d m i c r o c a p s u l e s c a n i m p r o v e t h e i rb i o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a n d p r o d uc e b e t t e r b i o l o g i c a le f f e c t s.W i t ht h er a p id de v e l o p m e n to fb i o l o g i c a lt h e o r i e s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e s,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n a t u r a l l y-d e r i v e d p h e n o l i cc o m p o u n d sa n dt h e i r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f o o dh a v eb ec o m ear e s e a r c hh o t s p o t i nr e c e n t y e a r s.I t m a i n l y f o c u s i n g o nt h ee x t r a c t i o n,s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p u r if i c a t i o n,s t r u c t u r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b i o l og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o fp o l y p h e n o l s.O n t h e b a s i s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a l y s i s,t h e e x t r a c t i o n,s o u r c e a n d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o f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h a v eb e e nr e v i e w e d,a n dt h e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 sa n dd i f f i c u l t p r o b l e m sh a v eb e e n p r o s p e c t e d,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p h e n o l s i nt h e f o o d i n d u s t r y.K e y w o r d s:p h e n o l i cc o m p o u n d s;s o u r c e;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e x t r a c t i o n m e t h o d s;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酚类(p h e n o l i c s)是指芳香烃苯环上一个-H被-O H取代后生成的含有酚羟基的一大类化合物,是植物的主要次生代谢物之一㊂根据酚羟基的数目,酚类化合物可划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㊂多元酚又收稿日期:20230322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J Y T M S2*******)㊂作者简介:姜忠丽(1967 ),女,辽宁盖州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㊂称多酚,被称为 第七类营养素 [1],主要包括黄酮类㊁单宁类㊁酚酸类及花色苷类等㊂近20年来,在食品营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大量研究证明,多酚类物质可以多方面促进人体健康[2]㊂1 酚类物质的种类酚类物质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类黄酮(b i o f l a v o n o i d s)和非类黄酮类化合物㊂类黄酮主要是指黄酮类化合物[3],泛指2个苯环(A 环与B 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系列化合物;而非类黄酮类即酚酸类,其往往具有一个苯环,多为对羟基苯甲酸和肉桂酸的衍生物[4]㊂其结构通式分别如图1㊁图2所示㊂图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图F i g .1 S t r u c t u r eo f f l a v o n o i d s 图2 酚酸类化合物结构图F i g .2 S t r u c t u r eo f ph e n o l i ca c i d s 酚类物质通常并不以简单的形式存在,它们往往会与其他物质相结合[5],如:原花青素类常与木质素类物质结合而形成聚合物;黄酮苷在植物体中常以糖苷的形式与不同的糖结合而存在;酚酸也是以酯合或糖苷化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㊂由此就形成了酚类物质在植物体的3种存在形式,即游离态㊁结合态和酯化态㊂游离态㊁酯化态的酚类物质通常是可溶的,能溶于水和极性溶剂;而结合态的酚类物质多不溶于水,常存在于共价结合体中㊂其中,游离态多酚在水果中的含量比结合态多酚高,特别是某些颜色较深或酸涩味较重的水果,其游离多酚含量占总多酚的90%以上[6]㊂而在粮谷类中,尤其是在玉米和小麦制品中,其结合态多酚含量大多比游离态多酚多得多[7]㊂目前,对酚类物质存在形式的研究多集中在游离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和生物学功能上,而对结合态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生物学功能方面研究得较少㊂2 酚类物质的研究现状2.1 酚类物质的来源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高等植物器官中[8],如蔬菜㊁水果㊁香辛料㊁谷物㊁豆类和果仁等,且多分布于植物的外皮即在接受阳光照射的部分㊂酚类物质最早被发现于茶叶中,约占茶叶干重的20%~30%,其决定了茶叶的色㊁香㊁味及功效㊂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儿茶素类㊁黄酮类㊁花青素类㊁酚酸类四大类[9]㊂J a i t z 等[10]从红酒中鉴定出没食子酸㊁儿茶素㊁咖啡酸㊁表儿茶酸㊁顺式对香豆素㊁反式对香豆素㊁阿魏酸㊁杨梅酮㊁顺式白藜芦醇㊁反式白藜芦醇和槲皮素等11种酚类物质㊂胡建刚等[11]鉴定出黄酒中的多酚主要为香草酸㊁丁香酸㊁对香豆酸㊁阿魏酸㊁牡荆素㊁芦丁等,少数存在没食子酸㊁香豆酸㊁儿茶素㊁咖啡酸㊁原儿茶酸㊁山柰酚㊁槲皮素㊁金丝桃苷㊁鞣花酸㊁肉桂酸㊁芥子酸等㊂L a z a r o 等[12]对古巴果酒和米酒中总酚含量(t o t a l p h e n o l i c c o n t e n t ,T P C )进行了测定,其T P C 在200~12250m g G A EL -1之间㊂除了茶叶和酒之外,在果蔬及谷物等植物中也相继发现酚类物质㊂W a n g 等[13]从蓝莓中分离鉴定出花青素23种㊁黄酮醇32种㊁原花青素11种㊁其他黄酮类2种㊁酚酸13种等81种酚类化合物㊂R o n g 等[14]研究表明,在苹果皮和果肉中,多酚类物质以原花青素为主;而在果皮中的槲皮素和果肉中的羟基肉桂酸酯含量丰富㊂L e g u a 等[15]对血橙进行了生物活性化合物分析,发现血橙中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为丰富;其中,对香豆素含量最多,其次是阿魏酸和芥子酸;而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橙皮苷(黄酮苷)为主㊂黄龙等[16]对不同品种苦瓜中的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后发现,苦瓜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是香草酸㊁表儿茶素㊁芦丁等㊂杨成峻等[17]在花椒果皮中分离鉴定出没食子酸㊁原儿茶酸㊁绿原酸㊁香草酸㊁咖啡酸㊁丁香酸㊁儿茶酸㊁阿魏酸㊁对香豆酸等9种酚酸及酚酸衍生物,其中绿原酸是花椒酚酸的主要成分㊂而含有阿魏酸等酚酸则是谷物类食品的一大特色[18]㊂Z h a n g 等[19]从黑藜麦中鉴定出6种酚酸945 第6期 姜忠丽,等: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没食子酸㊁3,4-二羟基苯甲酸㊁香草酸㊁绿原酸㊁对香豆素和阿魏酸),2种黄烷-3-醇(儿茶素和表儿茶素),1种黄酮类(槲皮素)和1种酚苷(阿魏酸4-葡萄糖苷)㊂翟小童等[20]在玉米籽粒的果皮㊁种皮㊁糊粉层等部位检测到酚类物质,其中含量较高的有香草酸㊁对羟基苯甲酸㊁阿魏酸等㊂W u等[21]首次发现核桃仁多酚中游离形式的胡桃醌㊁山柰酚㊁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和二氢槲皮素㊂B e l s c a k等[22]在对可可产品生物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发现,可可豆中多酚的含量特别高,经测定,其黄烷醇类占37%,花色苷占4%,原花青素占58%㊂B u t s a t等[23]发现泰国米的谷壳㊁皮层㊁胚乳中主要存在3种酚酸,分别为阿魏酸㊁香草酸和对香豆酸,其中阿魏酸在皮层中最多,而香草酸㊁对香豆酸则多存在于谷壳中㊂2.2酚类物质的提取方法目前,酚类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多种多样㊂经典的提取方法是有机溶剂浸提法[24],其不需特殊的仪器,应用较普遍,但存在产品安全性低㊁耗时长㊁提取率低等缺点㊂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更加注重高效㊁节能㊁环保,因而一些基于先进仪器的新型提取方法应运而生,其优缺点比较结果见表1㊂不同提取方法对酚类物质的提取率存在着差异,常见的提取方法[25]有超声辅助提取法㊁微波辅助萃取法和生物酶解法等㊂表1酚类物质常见提取方法优缺点比较T a b l e1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c o m m o nm e t h o d s f o r e x t r a c t i n gp h e n o l s提取方法有机溶剂提取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萃取生物酶解优点操作简单㊁溶剂易取得效率高㊁溶剂耗量小时间短㊁效率高产率高㊁多用于结合酚提取缺点提取率低对人体有害且某些多酚会发生降解不能用于提取结合酚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对其要求较为严格2.2.1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较为传统的经典多酚提取方法,主要是指用水㊁甲醇㊁乙醇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从食品中提取酚类物质的过程,其具有操作简单㊁提取速度快㊁使用的溶剂易取得等优点[26]㊂T u r k m e n等[27]以80%甲醇提取红茶多酚,提取率最高可达到14.27m g㊃g-1㊂梁杏等[28]以50%乙醇提取核桃饼粕多酚,核桃饼粕多酚提取率为6.95%㊂L i等[29]以甲醇溶液为溶剂,使蓝莓多酚类化合物在40ħ的条件下被提取出来,经测定,其总酚含量在(154.7ʃ1.01)~(398.0ʃ5.8)m g/100g㊂姚永志等[3031]以水作溶剂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时,其提取率为6.41%,而当用乙醇作溶剂时,则可达到7.858%㊂刘晚霞等[32]以70%乙醇为提取剂得到小米糠多酚提取液㊂O r o z c o等[33]以80%甲醇为提取剂,经过正己烷除脂和乙酸乙酯萃取后,获得糙米多酚提取液㊂2.2.2超声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34]是基于有机溶剂提取法的优化处理,在溶液提取的同时用超声波处理提取液,以达到提高提取率与加快提取时间的目的㊂S h e h a t a等[35]通过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橙皮多酚,结果表明,在50ħ,57.7%乙醇浓度和44m i n 的提取时间下,其总酚含量T P C可达到292.158μg G A E/g㊂何志勇和夏文水[36]对橄榄多酚进行了提取,比较了传统有机溶剂和超声辅助提取法,结果显示超声辅助提取法比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的多酚提取率提高了2.2%㊂杨志刚等[37]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常熟黑米类黄酮时发现,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下,其提取率比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率高㊂D e m i r d o v e n等[38]比较了超声波和常规方法从红白菜中提取花青素,结果显示超声波比常规方法的花青素提取率提高了11.92%㊂但仍有文献报道高强度的超声处理会降低某些食品中的酚类物质含量㊂张清安等[39]研究了超声处理对黑米酒总酚含量的影响,随着超声波功率㊁频率和时间的增加,黑米酒中的总酚含量与未经超声处理黑米酒的总酚含量相比略有下降㊂Z h a n g等[40]研究了超声处理对葡萄酒中酚类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加速了葡萄酒中锦葵花素-3-O-葡萄糖苷的降解,同时处理时间越长,降解速度越快㊂到目前为止,超声对酚类物质影响的机制仍不明确㊂相信随着对超声波各特征参数与其食品中酚类物质相关性的进一步研究,未来该技术在食品酚类物质的提取中会有更好的应用㊂2.2.3微波辅助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同超声辅助提取法的原理几乎相同,其是在有机溶剂提取法的基础上加以微波辅055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助的方式将提取工艺进行优化㊂该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㊁溶剂要求低㊁提取纯度高㊁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在不破坏酚类化合物结构的情况下,还能提高提取液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㊂P a n 等[41]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绿茶叶中的茶多酚与咖啡因,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较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多酚得率提高了2%㊂L i 等[42]分别使用微波法㊁索氏法和有机溶剂法提取大豆中的酚类化合物,结果发现微波法较其他2种提取方法多酚得率分别提高了50.0%和55.6%㊂陈培栋[43]研究微波处理对糙米多酚的影响,发现微波处理后糙米多酚和总黄酮类含量均超过原始糙米的50%㊂陈秋娟等[44]在对荸荠皮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微波辅助提取研究时发现,用微波辅助提取荸荠皮中的多酚类物质,其提取率比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率高㊂W a n g 等[45]研究发现,对苦荞种子进行适当的微波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萌发率,同时对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㊂2.2.4 生物酶解法生物酶解法是一种将酶引入混合物中提高综合效率的可持续技术,通过使用酶作为催化剂破坏食品材料的细胞壁以释放生物活性成分,使其更容易进入溶剂,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㊂R u s s o 等[46]研究从紫楚菊中提取多酚,对酶辅助提取和常规溶剂萃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酶辅助提取法的总酚得率提高了5%㊂崔春兰等[47]采用传统有机溶剂浸提法和酶辅助提取法提取苹果渣中的多酚类物质,相比于有机溶剂提取而言,酶辅助提取的提取物产量分别提高了1.6倍和12.9倍㊂付晓燕等[48]对发芽燕麦酚类物质的含量㊁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酚类物质含量在燕麦发芽8d 的过程中显著提高,并且与传统溶剂萃取法相比,酶辅助萃取法提取的总酚含量更高㊂生物酶解法具有高效温和㊁环保㊁可持续发展等特点,避免了有机溶剂对人体的有害作用,多用于提取结合酚,但酶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且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实验费用较高,技术尚不成熟,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尚未大规模投入㊂2.3 酚类物质的生理功能特性酚类物质作为一类储量丰富的可再生绿色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抗氧化㊁抗菌㊁抗癌㊁抗肿瘤㊁降血糖㊁降血脂[49]㊁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是发展含酚类保健食品的先决条件㊂近几年,在医药㊁食品[50]㊁保健品㊁化妆品等领域已经报道了酚类物质的抗氧化㊁抗菌㊁降血脂㊁降血糖㊁降低农药对机体毒性㊁吸收紫外线和结合金属离子等的作用㊂2.3.1 抗氧化酚类物质良好的抗氧化特性与其化学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酚类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使之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从而能与自由基发生化学反应,达到清除体内过剩自由基㊁延缓机体衰老的目的㊂邵佩等[51]对藤茶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结果显示,藤茶总多酚对羟基自由基㊁D P P H 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㊂李晓静等[52]对香蕉皮单宁进行了提取并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香蕉皮单宁对D P P H 自由基㊁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且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 C 50)分别为0.300,1.185,0.730m g ㊃m L -1㊂另外,有研究报告对比了小麦粉㊁全麦粉㊁麸皮及糊粉层的抗氧化活性,发现其抗氧化活性依次增强,这可能与它们所含的酚类物质含量多少有关[19]㊂S a n g k i t o k o m o l 等[53]发现血糯米中的花色苷对人类离体红细胞的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㊂N e e l a m 等[54]发现多酚作为抗氧化剂也被证明可以保护蛋白质㊁脂质和核酸等关键细胞成分免受氧化伤害,从而降低患有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多种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性㊂2.3.2 抑菌㊁消炎及抗病毒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作用,可提高机体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如木椰草素㊁黄芩苷㊁黄芩素等,而槲皮素㊁桑色素㊁二氢槲皮素及山柰酚等有抗病毒作用㊂与传统的抗菌药物(如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相比,其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而其有被开发为新型抑菌剂的潜力㊂白传记等[55]的实验证明,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㊁大肠杆菌㊁沙门氏菌等的生长和繁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㊂李振等[56]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㊂A x e l l e 等[57]研究了姜黄多酚通过调节关键脂肪因子和抗氧化酶改善胰岛素介导的脂质积累并减弱氧化应激期间3T 3-L 1脂肪细胞的促炎反应㊂M e r i e m 等[58]在研究芸香的酚类含量及体外抗氧化㊁抗炎和抗菌评价时发现,酚类物质通过抑制蛋白变性来起到抗炎的作用,并且酚类物质含量越多其抗炎作用越155 第6期 姜忠丽,等: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255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显著㊂此外,李丽等[59]还考察了香蕉皮单宁抑菌性能受温度㊁酸碱值㊁盐分等因素的影响,发现其抑菌能力不受高温处理的影响,但会随着p H的升高(2.0~8.0)逐渐减弱,随着盐质量分数的增加(1%~7%)显著增强㊂这可能是由于在碱性环境中香蕉皮单宁发生氧化反应而失去抑菌作用,而盐类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协同了单宁的抗菌能力㊂G i o v a a n等[60]考察了29种多酚物质在不同浓度水平下对小麦中镰刀菌所产的单端孢霉毒素的产毒情况,其中大部分多酚物质在1.5mm o l㊃L-1或1.0mm o l㊃L-1条件下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抑制率达到70%㊂此外,花生红衣中的多酚类物质对黄曲霉毒素B1产毒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㊂因此,酚类化合物的抑菌㊁消炎及抗病毒功能对人体而言具有重要贡献㊂2.3.3降血压人体肾脏之所以能够维持血压平衡是通过 血管紧张素 的分泌使血压增高,以及 舒缓激肽 的平衡使血压下降㊂当促进这2类物质转化酶活性过强时,血管紧张素Ⅱ会增高,血压升高㊂而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化酶活性的作用[61],故可以起到降低或维持血压恒定的作用,绿原酸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增生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㊂目前已报道的多酚对高血压的保护作用机制主要由动物实验数据支持,包括抑制氧化应激㊁提高一氧化氮(N O)生物利用度㊁改善内皮功能㊁抑制血管收缩素内皮素-1合成及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㊂虽然酚类物质降血压数据不足,许多问题仍未解决,但整体而言,有关多酚可以降低或维持血压的证据[62],还是让人倍受鼓舞㊂2.3.4降血糖酚类物质的降糖活性与其影响参与葡萄糖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和酶活性㊁干扰胃肠道葡萄糖的吸收㊁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有关[63]㊂一些研究者通过动物试验或临床试验证实,酚类物质在有效预防及辅助治疗糖尿病和并发症方面是有效的[64]㊂目前,大多数降血糖药物具有毒性和副作用㊂而从天然资源中提取的酚类物质具有降血糖活性且无毒性或毒性低等优点,引起了研究者们日益浓厚的研究兴趣㊂Z h a o等[65]发现桑葚富含多种酚酸㊁类黄酮等酚类化合物,其中花青素类(主要是矢车菊3-葡萄糖苷)通过调控P I3K/A K T通路及降低肝脏氧化损伤的途径来降低胰岛素抵抗㊂除了矢车菊3-葡萄糖苷花青素以外,桑葚中其他酚类化合物是否也有助于降血糖活性的发挥也有待进一步研究㊂W a n g等[66]研究发现,诺丽果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临床试验和动物试验也表明诺丽果汁具有调节血糖水平的潜力㊂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大量摄入富含酚类物质食品与T2D M治疗正相关,而诺丽果富含酚类物质提取物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及对葡萄糖稳态调节作用的机制仍然需要深入研究㊂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代谢紊乱疾病,其发病机理复杂多样,除了已报道的调控途径以外,酚类化合物对其他与糖尿病有关的代谢通路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㊂2.3.5其他功能研究表明,酚类化合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㊁癌症㊁肥胖等疾病也有所改善[67]㊂其中,姜黄素和儿茶素可以通过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清除特性保护神经元,从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㊂酚类物质也可以中和自由基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患癌症的风险㊂此外,具有蛋白质结合活性的多酚也被证明可以通过与消化酶反应并抑制消化酶来防止脂质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㊂3结论和展望酚类物质来源丰富,生理功能众多,可挖掘利用的空间很大㊂目前酚类物质多应用于化妆品方面㊂例如,芦荟提取物㊁金缕梅提取物㊁银杏叶提取物常被广泛应用于清洁型化妆品中,以茶多酚为主的茶叶提取物和富含原花青素的葡萄籽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型化妆品中㊂此外,酚类物质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天然多酚的生物材料的制备,其中包括金属多酚涂层㊁分层薄膜或胶囊㊁纳米微粒和多酚凝胶等㊂一方面,它改善了天然多酚水溶性差㊁稳定性差㊁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这些材料可以与多种药物结合用于治疗癌症㊁细菌感染㊁炎症等,由于其选用的材料均是食品级,且制备过程多利用分子间的互作,因而是一种安全㊁简便的技术手段[68]㊂除此之外,国内外学者利用栅栏效应将植物多酚和其他保鲜剂复配[69],或与其他保鲜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以达到综合保鲜的效果㊂但迄今为止,酚类物质的应用仍然受限㊂其主要原因:第一,原料方面,对酚类物质目前的研究及应用仍然不够全面,今后更应扩大其研究范围,使应用取材更加广泛灵活;第二,生理功能方面,对酚类物质的功能特性研究还不够深入,今后应加大酚类物质的成分㊁结构及与之相对应的生物活性结构的研究,探索其对人 三高 的影响机制,明确改性目标;第三,从未来发展趋势角度,应推动酚类物质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应用,通过优化提取工艺和改性方法,使酚类物质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㊂随着酚类物质系统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富含酚类物质且对人体有益的食品㊁药品将会不断面市,对医药和保健食品等领域贡献更大㊂参考文献:[1]凌关庭.有 第七类营养素 之称的多酚类物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0(1):2837.[2]颜才植,叶发银,赵国华.食品中多酚形态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15,36(15):249254.[3]牛帅科,赵艳卓,牛早柱,等.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22,22(2):107112.[4]T S A O R.C h e m i s t r y a n db i o c h e m i s t r y o f d i e t a r yp o l y p h e n o l s [J ].N u t r i e n t s ,2010,2(12):12311246.[5]王玲平,周生茂,戴丹丽,等.植物酚类物质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学报,2010,22(5):696701.[6]V I N S O NJA ,S U X H ,Z U B I K L ,e t a l .P h e n o l a n t i o x i d a n t q u a n t i t y a n d q u a l i t y i n f o o d s :F r u i t s [J ].JA gr i cF o o d C h e m ,2001,49(11):53155321.[7]R O C H I NS M ,U R I B EJG ,S A L D O V A RSS ,e t a l .P h e n o l i cc o n t e n t a n da n t i o x i d a n t a c t i v i t y of t o r t i l l a s p r o d u c e d f r o m p ig m e n t e dm a i z e p r o c e s s e db y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n i x t a m a l i z a t i o n o r e x t r u s i o n c o o k i n g[J ].JC e r e a l S c i ,2010,52(3):502508.[8]金莹,孙爱东.多酚的食物来源及生物有效性[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9):101106.[9]韦铮,贺燕,黄先智,等.茶多糖-茶多酚对小鼠肠道氧化应激的改善与作用机制[J ].食品科学,2022,43(11):149155. [10]J A I T Z L ,S I E G L K ,E D E R R ,e ta l .L C -M S /M Sa n a l y s i so f p h e n o l sf o r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r e d w i n ea c c o r d i n g t o g e o g r a p h i c o r i g i n ,g r a p e v a r i e t y a n dv i n t a g e [J ].F o o dC h e m ,2010,122(1):366372.[11]胡建刚,刘镇,周建弟,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黄酒中20种多酚含量[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2):217225.[12]L A Z A R O N ,MA R I A PS ,A N A G ,e t a l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p h y s i c o c h e m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a m i n o a c i d s ,m i n e r a l e l e m e n t s ,t o t a l 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 ,a n da n t i o x i d a n t c a p a c i t y o fC u b a nf r u i t a n dr i c ew i n e s [J ].F o o dS c iN u t r ,2021,9(7):36733682.[13]WA N GC ,Z HA N G M ,WU L M ,e t a l .Q u a l i t a t i v e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p h e n o l i c c o m po u n d s i nb l u e b e r r i e s a n d p r o t e c t i v e e f f e c t s o nh y d r o g e n p e r o x i d e -i n d u c e d c e l l i n j u r y [J ].JS e p S c i ,2021,44(14):28372855.[14]R O N G T ,Y A N G R ,Y O U N GCJ ,e t a l .P o l y p h e n o l i c p r o f i l e s i n e i g h t a p p l e c u l t i v a r s u s i n g 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H P L C )[J ].JA g r i cF o o dC h e m ,2003,51(21),63476353.[15]L E G U AP ,MO D I C A G ,P O R R A S I ,e t a l .B i o a c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 ,a n t i o x i d a n t a c t i v i t y a n d f r u i t q u a l i t y ev a l u a t i o no f e l e v e nb l o o do r a n g e c u l t i v a r s [J ].JS c i F o o dA g r i c ,2022,102(7):29602971.[16]黄龙,邓媛元,张名位,等.不同苦瓜品种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比较[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2):46604668.[17]杨成峻,陈明舜,刘成梅,等.花椒果皮多酚类成分鉴定及降血糖活性[J ].食品科学,2023,44(2):271278.[18]龚二生.糙米多酚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8.[19]Z HA N G Y ,Y A N Y ,L I W Q ,e ta l .M i c r o w a v i n g r e l e a s e d m o r e p o l y p h e n o l sf r o m b l a c k q u i n o a g r a i n s w i t h h y p o g l y c e m i c e f f e c t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o o k i n g m e t h o d s [J ].JS c i F o o dA g r i c ,2022,102(13):59485956.[20]翟小童,韩林,乔聪聪,等.玉米籽粒次生代谢物质分布及其抗氧化活性[J ].食品科学,2023,44(2):296303.[21]WUST ,S H E N D Y ,WA N G R H ,e t a l .P h e n o l i c p r o f i l e sa n da n t i o x i d a n t a c t i v i t i e so f f r e e ,e s t e r i f i e da n db o u n d 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 i nw a l n u t k e r n e l [J ].F o o dC h e m ,2021,350(18):129217.[22]B E L S C A K A ,K OM E SD ,HO R Z I CDJ ,e t a l .C o m 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 o f c o mm e r c i a l l y av a i l a b l e c o c o a p r o d u c t s i n t e r m s o f t h e i r b i o a c t i v e c o m po s i t i o n [J ].F o o dR e s I n t ,2009,42(56):707716.[23]B U T S A T S N ,S I R I AMO R N P U N S .A n t i o x i d a n tc a p a c i t i e sa n d p h e n o l i cc o m po u n d s o ft h e h u s k ,b r a n a n d e n d o s p e r mo fT h a i r i c e [J ].F o o dC h e m ,2010,119(2):606613.[24]夏婷,赵超亚,杜鹏,等.食品中多酚类化合物种类㊁提取方法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5):231238.355 第6期 姜忠丽,等: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455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25]杨新,陈莉,卢红梅,等.茶多酚提取与纯化方法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5):322328.[26]田富林,黄文晶,王展,等.植物多酚提取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20,36(9):211216.[27]T U R KM E N N,V E L I O G L U YS.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a l k a l o i d s a n d 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 i nb l a c k t e a p r o c e s s e db y t w od i f fe r e n tm e t h o d s i nd if f e r e n t p l u c k i ng s e a s o n s[J].JS c i F o o dA g r,2007,87(7):14081416.[28]梁杏,陈朝银,赵声兰,等.响应面法优化核桃饼粕多酚提取工艺[J].食品科技,2015(6):241246.[29]L ID N,L IB,MA Y,e ta l.P o l y p h e n o l s,a n t h o c y a n i n s,a n df l a v o n o i d sc o n t e n t sa n dt h ea n t i o x i d a n tc a p a c i t y o f v a r i o u s c u l t i v a r s o f h i g h b u s ha n dh a l f-h i g hb l u e b e r r i e s[J].JF o o dC o m p o sA n a l,2017,62(11):8493.[30]姚永志,王子涵,左锦静.水作溶剂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6(4):110112.[31]姚永志,左锦静,王子涵.乙醇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7(3):5153.[32]刘晚霞,刁静静,贾鹏禹,等.小米糠多酚提取液组成成分分析[J].饲料研究,2019,42(11):8386.[33]O R O Z C O RF,L IL,HA R F L E T T C,e t a l.E f f e c t s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g e n o t y p eo n p h e n o l i ca c i d s i nw h e a t i nt h eh e a l t h g r a i nd i v e r s i t y s c r e e n[J].JA g r i cF o o dC h e m,2010,58(17):93419352.[34]吴建华,吴志瑰,裴建国,等.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6):630636.[35]S H E HA T A M G,A B D E I A Z I Z N M,Y O U S S E F M M,e ta l.O p t i m i z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o fu l t r a s o u n d-a s s i s t e de x t r a c t i o nof 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 f r o mo r a ng e p e e l su s i n g r e s p o n s e s u r f a c em e th o d o l o g y[J].JF o o dP r o c e s sP r e s, 2021,45(10):15870.[36]何志勇,夏文水.橄榄多酚的提取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27(1):7780.[37]杨志刚,张燕萍,杨海定.超声波辅助提取常熟黑米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J].食品科学,2013,34(18): 118122.[38]D E M I R D O V E N A H,O Z D O G A N K N,T O K A T L IKE.E x t r a c t i o no f a n t h o c y a n i n s f r o mr e d c a b b a g e b y u l t r a s o n i ca n d c o n v e n t i o n a lm e t h o d s:O p t i m i z a t i o na n de v a l u a t i o n[J].JF o o dB i o c h e m,2015,39(5):491500.[39]张清安,史芳芳,王袭,等.超声波处理对黑米酒中酚类物质㊁颜色及抗氧化性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6, 32(12):16.[40]Z HA N G Q A,WA N G T T.E f f e c t o f u l t r a s o u n d i r r a d i a t i o no n t h e e v o l u t i o no f c o l o r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m a j o r p h e n o l i cc o m p o u nd s i nw i ne d u r i n g s t o r a g e[J].F o o dC h e m,2017,234:372380.[41]P A N XJ,N I U G G,L I U H Z.M i c r o w a v e-a s s i s t e de x t r a c t i o no f t e a p o l y p h e n o l sa n dt e ac a f f e i n ef r o m g r e e nt e a l e a v e s[J].C h e m E n g P r o c e s s,2003,42(2):129133.[42]L IY,L I S,L I N SJ,e t a l.M i c r o w a v e-a s s i s t e de x t r a c t i o no fn a t u r a l a n t i o x i d a n t s f r o mt h ee x o t i cG o r d o n i aa x i l l a r i sf r u i t:O p t i m i z a t i o n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J].M o l e c u l e s,2017,22(9):14811497.[43]陈培栋.微波处理对糙米理化性质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8.[44]陈秋娟,罗杨合,张志,等.微波辅助提取荸荠皮中多酚类物质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4): 1014410146.[45]WA N GJ F,B I A NZX,WA N GSM,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u l t r a s o n i cw a v e s,m i c r o w a v e s,a n d t h e r m a l s t r e s s t r e a t m e n t o n t h e g e r m i n a t i o no fT a r t a r y b u c k w h e a t s e e d s[J].JF o o dP r o c e s sE n g,2020,43(10):13494.[46]R U S S O D,F A R A U N E I,L A B A N C AF,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o f d i f f e r e n t g r e e n-e x t r a c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a n d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t h e p h y t o c h e m i c a l p r o f i l ea n da n t i o x i d a n ta c t i v i t y o fE c h i n a c e aa n g u s t i f o l i aL.e x t r a c t s[J].P h y t o c h e m A n a l, 2019,30(5):547555.[47]崔春兰,郑虎哲,顾立众,等.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苹果渣中多酚类物质的果胶酶辅助提取工艺[J].现代食品科技, 2013,29(9):22352240.[48]付晓燕,隋勇,谢笔钧,等.不同方法提取发芽燕麦酚类物质的含量㊁组成和抗氧化活性比较[J].食品工业科技, 2014,35(15):5457.[49]伊娟娟,左丽丽,王振宇.植物多酚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㊁降脂降糖功能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9): 391395,399.[50]苏绍辉,蒋磊.茶多酚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和饲料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2(24):6164.[51]邵佩,蹇顺华,庄虎,等.不同藤茶提取物的理化指标㊁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评价[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2, 33(10):251257.[52]李晓静,韩宗元,穆雪姣,等.超声波法提取香蕉皮单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4): 120124.[53]S A N G K I T O K OMO L W,T E N C OMN A OT,R O C E J A N A S A R O JA.A n t i o x i d a n t e f f e c t s o f a n t h o c y a n i n s r i c h e x t r a c tf r o mb l a c ks t i c k y r i c e o nh u m a ne r y t h r o c y t e s a n d m o n o n u c l e a r l e u k o c y t e s[J].A f r JB i o t e c h n o l,2010,9(48):82228229.。
[模拟]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化学模拟8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苯丙酸诺龙为A.糖皮质激素类药物B.雌激素类药物C.孕激素类药物D.同化激素类药物E.雄性激素类药物参考答案:D丙酸诺龙为19-位失碳雄激素类化合物,由于19位失碳后,其雄激素活性减低,蛋白同化激素活性相对增高,为最早使用的蛋白同化激素类药物。
第2题:下列哪个药物为雄性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A.非那雄胺B.氟他胺C.米非司酮D.安宫黄体酮E.雌二醇参考答案:A非那雄胺为雄性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氟他胺为雄性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为抗孕激素;安宫黄体酮为孕激素;雌二醇为雌性激素。
第3题:甾体激素的基本骨架是A.环戊烷并菲B.环己烷并多氢菲C.环戊烷并多氢菲D.环己烷并菲E.环庚烷并菲参考答案:C甾体激素是一类稠合四环脂烃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母核。
第4题:下列哪个说法与左炔诺孕酮不相符A.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B.左炔诺孕酮孕激素活性几乎是炔诺酮的100倍C.为在炔诺酮的18位上多一个甲基的衍生物D.左炔诺孕酮抗雌激素活性几乎小于炔诺酮的10倍E.作用及用途与炔诺酮一样,口服完全吸收参考答案:D左炔诺孕酮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其结构为在炔诺酮的18位上多一个甲基的左旋衍生物,作用及用途与炔诺酮一样,口服完全吸收,左炔诺孕酮孕激素活性几乎是炔诺酮的100倍,抗雌激素活性亦大于炔诺酮的10倍。
第5题: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哪个位置上引入双键可使其抗炎活性大大增强A.C-21B.C-9C.C-6D.C-1E.C-17参考答案:D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1、2位脱氢,即在A环引入双键后,由于A环构型从半椅式变成船式,使A环变型,加强了与受体的亲和力,其抗炎活性大大增强。
第6题:下列哪个药物的结构为醋酸甲羟孕酮参考答案:DA为达那唑的化学结构;B为炔雌醇的化学结构;C为乙烯雌酚的化学结构;D为醋酸甲羟孕酮的化学结构;E为甲睾酮的化学结构。
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名单(78件)城市学院三等奖作品《2013年大学生孝道践行问题的调查及分析》作品《包含平面硒原子层的稀土硒化物及硒氧化物二维纳米晶:2与4O43的液相合成与性质研究》作品《石墨烯的刚度增强效应》《激光斜射扫描显微技术》二等奖作品《基于有机组分及其来源特征分析我国大气颗粒物陆海长距离传输及其影响》《微观空间内的群际博弈策略基于门地铁口妇女贩证现象的经验研究》三等奖作品《农村产权制度中的基层建设与福利分配以XX市邛崃市临邛镇西江村为例》大学二等奖作品《基于空间连杆机构的蛙泳模拟训练健身器》三等奖作品《分子自组装渗透汽化优先透醇膜材料设计及规模化制备》未入围作品《音频调频定距离声速测量系统的研究》航空航天大学作品《空间上拟共形映照问题》《进一步推进法学专业教育探索的思考》《细胞机器人》《新型固定翼直升机复合式飞行器》二等奖作品《基于猫下落转体原理的仿生机器人》三等奖作品《移动端云计算虚拟三维效果展示》三等奖作品《新型鞋子杀菌除臭器的研制》大学二等奖作品《智能导航跟随多功能机器人》科技大学二等奖作品《从含钛电炉熔分渣制备六钛酸钾纳米晶须的研究》三等奖作品《多组分颗粒在振动和旋转激励下分聚行为研究》《金属粉末凝胶注模成形技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纳米细菌纤维素多功能医用敷料的研究》理工大学作品《面向军工装备制造业的智能优化排产软件》作品《基于新型铜铟硫纳米晶的白光与光转换膜的制备和应用》《两栖蛙板机器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保律制度研究》二等奖作品《“神行太保”多用途机器人》《基于的便携式跨平台网络安全云盘》联合大学二等奖作品《解决城市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对策研究——以市垡头老旧小区为例》林业大学二等奖作品《斑翅肩花蝽布丁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评价》三等奖作品《内分泌学新发现:垂体调节麝鼠泌香腺分泌性类固醇激素》未入围作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居民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某市8个分类达标试点小区的实证分析》作品《“听"懂你那无声的告白:听障学生手语使用状况的调研与分析》《荧光碳量子点的电化学制备及性质研究》《转型期乡村混混的生存机制基于对浙村拆迁改造的》三等奖作品《掺杂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中的铁磁涨落》《基于图像形状与颜色的三维模型检索》《甜与爱的味觉具身效应研究》外国语大学二等奖作品《微博全息透视及其在管理方面的正能量分析基于微博百万样本的实证研究》三等奖作品《基于的再制造与升级产品的生产定价问题研究》未入围作品《世界主流视域中的治形象构建--以四国对“”报道为例》信息科技大学三等奖作品《便携式心电诊疗设备与远程医疗系统》邮电大学二等奖作品《基于和的违章停车智能监控系统》三等奖作品《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多信息传播系统》未入围作品《运动行为感知平台()(简称:体感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三等奖作品《校园整合型自提点需求及可行性的调研报告》华北电力大学()二等奖作品《光伏下乡可行性与应用前景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作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以市延庆县为视角》未入围作品《基于太阳能中低温利用技术的集热蓄热系统》作品《多光照环境下的第一人称手部检测》《建设工程表见纠纷的审判方法和风险防范研究——基于全国230件案例的实证分析》《可用于油水分离和水净化处理的双层2基网膜》作品《民办初中在贫困地区何以相对繁荣地—-基于河南省XX县的调研》《前下视可见光空间五轴模拟系统》二等奖作品《可变冲程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与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二等奖作品《结构会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吗?》首都师范大学二等奖作品《游动的生存,不游动的生活市海淀区18位流动摊贩生存状态的研究》三等奖作品《3D技术在古生物复原中的应用》未入围作品《远程控制多功能嵌入式智能车的设计与实现》地质大学()三等奖作品《7图形应用程序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实现》农业大学作品《丁酸缓解幼龄动物断奶腹泻的作用和机制》三等奖作品《高通量作物穗部自动考种装置》《一种手推式半机械化牦牛便捡拾车》青年治学院二等奖作品《“失独”余生,不再孤独一生 -—从资本视角看“失独”的生存与》三等奖作品《新生代职业生涯研究——以资本视角进行分析》《新时期农村早婚青年的行动策略及其形象初探以福建、天津、浙江的3村为例》人民大学作品《迟暮之年,何处安放?对失独家庭及其相应支持和服务的研究》《大学生道德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高校大学生的调研》二等奖作品《莫让债权付流浙江网络自行司法拍卖的研究》《心理契约对规范型营销渠道治理方式影响基于江西省农业龙头企业调研》《新生代婚恋状况》三等奖作品《私营企业工会:方兴未艾与进退维谷基于辽宁省后英集团调研的思考》法大学二等奖作品《刑事诉讼变更管辖问题研究基于京、新、苏三地实证调查》中央财经大学三等奖作品《经济、出口退税与全要素生产率以入世后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中央民族大学三等奖作品《民间金融创新监管视角下的P2P网贷平台法律规制研究》《新背景下地方府应对“危机"与服务型府建设研究-—以河南周口平坟事件为例》未入围作品《高浓度尾矿充填技术参数研究》天津(30件)南开大学作品《新能源工具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性研究——电动推广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策建议》二等奖作品《表面等离子激元诱导透明平面超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居民财幸福感研究-—基于民生财支出结构的视角》《临床技能教学模拟训练装置》《新型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三等奖作品《微孔材料的组装、磁性和吸附功能研究》天津财经大学二等奖作品《天津低碳城市建设现状调查及与、、典型城市的比较研究》三等奖作品《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的调查基于群众满意度的视角》天津大学二等奖作品《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的水管理》三等奖作品《超低温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基于的自主图书馆存储机器人》《紧凑型全光纤超连续白光激光光源》《应用合成生物学手段构建帕金森症药物左旋多巴工程菌》天津大学二等奖作品《纳米凝胶防伪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天津科技大学未入围作品《挤压雾化高含寡糖膳食纤维技术及成套装置开发》《兽药氯霉素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及其制作方法》天津理工大学二等奖作品《智能电容器节电装置》三等奖作品《高分子的响应性能及其癌药物的控制释放》《基于菲涅尔透镜的光控三维显示系统》天津商业大学三等奖作品《现代文明冲击下落后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现状调查以贵州省XX县XX 乡小花苗为例》天津师范大学三等奖作品《天津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现状研究》天津医科大学三等奖作品《低剂量和对间质细胞类固醇》《体内评价黄酮衍生物抗糖尿病作用及其机制》未入围作品《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在校权益思想认知影响因素的调查—-以在校学生组织为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二等奖作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居机器人》三等奖作品《基于的智能蔬菜生长柜》民航大学三等奖作品《基于北斗二代和数据链的空域监视系统》《基于多重校验算法的动态加密狗系统》人民军事学院二等奖作品《“蛛网"地面无人侦察系统》三等奖作品《三轮多向遥控玩具车》(53件)北华航天学院三等奖作品《XX市城市幸福指数调查及对策分析》承德医学院三等奖作品《山楂叶总黄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二等奖作品《环京津乡村圈的研究-—以秦皇岛、保定为例证》《柔性电路板自动光学检测设备运动设计》三等奖作品《谁来“救助”救助站—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工作困境及出路的探究》《先进节能建筑材料—新型酚醛保温板的制备》《蓄电池智能监控系统》《智能情绪感知与多表情对话机器人》北方学院三等奖作品《下丘脑垂体神经系统内3高表达促进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大学作品《拟步甲的自然选择与适应进化》二等奖作品《超声降解有机污水最佳频率的确定及处理装置的研发》《省中小企业就业人员保险现状》《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增强人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三等奖作品《乏氧选择性茚(1,2)喹喔啉-5,10—二氧—11-酮肟衍生物抗肿瘤前药设计、合成与细胞毒性研究》《宽光谱吸收双波段叠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研究》工程大学未入围作品《搜救机器人系统》大学二等奖作品《具有视觉感知与交互式的移动助理》三等奖作品《面向消防、、治安的无盲区三维定位及面向消防、、治安的无盲区三维定位》《颜料自动调配装置》经贸大学三等奖作品《正定“文化绿道"及“绿道经济"建设探究》科技大学三等奖作品《电动自动起降航拍无人机》《细菌性软腐病菌蛋白工程菌株的构建与表达》《灾后少数民族学生转移就学机制研究以玉树地震灾区转移安置学生异地就学为例》联合大学三等奖作品《新型永磁磁浮选机》农业大学二等奖作品《食品中苏丹红类染料的多残留免疫检测技术研究》师范大学作品《推动中小学职前职后教师专业的有效路径:课例研修》三等奖作品《”国培计划”参与性课程资源库的构建——以生物教师培训为例》《》《“高校志愿者关爱子女志愿服务新模式构建”的》《抗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单链抗体的构建与筛选》《网络中法律功能发挥的现实状况及改进策略研究——以《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为例》医科大学二等奖作品《齐墩果酸共晶的研制及热力学研究》未入围作品《以γ为靶点筛选飞机草活性成分研究》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二等奖作品《西部无电区太阳能应用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对省XX县太阳能利用的实证研究》《异地老人医疗报销障碍、损失评估及改进方案基于京津冀地区调查》三等奖作品《废旧陶瓷绝缘子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基于物联云的智能用电用能系统平台的开发》《绿色高效气相汞氧化剂的研发》《我国光伏业可持续协调共享机制构建与模拟效应研究--以保定“电谷”为例》经济学院三等奖作品《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未入围作品《基于财务管理视角对沙盘模拟的研究与创新》铁道大学未入围作品《高铁接触网补偿装置在线监测系统研究》燕山大学作品《蓝宝石光纤探针持气率测井仪》作品《基于力柔顺伺服控制技术的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二等奖作品《机械增压式发动机新型动力传动装置和喷油量匹配技术研究》《将青春铭刻在新农村建设的蓝图上XX市XX县、抚XX县57个村庄综合环境整治规划与》三等奖作品《新型减摩材料的研制碳化硅衍生碳的制备、表征及其摩擦性能研究》《一种在金属材料表面制备具有梯度纳米组织结构的方法》人民军械工程学院二等奖作品《力挽狂澜-—式电梯快速响应安全防护系统》《饮水思源-基于帕尔贴效应的空气制水设备》三等奖作品《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型调查分析—-由“光盘行动"的热议引发的几点思考》《灾区生命线-—带有自适应桩基的模块化应急道路系统》人民武装部队学院未入围作品《深井类多功能气体置换装置》(35件)长治医学院未入围作品《玲珑剔透反光球》吕梁学院三等奖作品《基于核桃青皮色素的染发剂研制》财经大学三等奖作品《平顺太行水乡社区居民参与业的调查与研究》未入围作品《助推县域经济战略研究-—以XX县为例》《省生鲜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流通优化研究基于流通环节主体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大同大学未入围作品《大同大学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施工场所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开发》大学作品《行走在城市边缘的人—-太原市棚户区居民收入消费结构调查》《用于精细农业的2浓度测量与装置》二等奖作品《夹缝中的第三身份城乡进程中新市民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资源型农村治理困境,?————基于两个村庄的比较研究》三等奖作品《省县级人民府网络信息公开调研报告—-基于120个府门户“信息公开栏”的数据分析》未入围作品《面向微博的观点句抽取系统》大学商务学院三等奖作品《省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调查与分析》农业大学三等奖作品《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民间布艺老虎的开发设计研究》未入围作品《公共汽车防雨板的发明与制作》《以槐花为原料的糕、果冻、饴等系列食品的研制》师范大学三等奖作品《五角枫天然种群叶片表型多样性研究》《中小学教师学习自主性的》未入围作品《花粉红枣苦荞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太原科技大学三等奖作品《基于软合并的协作频谱感知性能分析及优化》《可吸入颗粒物检测仪》《起重机的智能定位防摆系统装置研究》《煤矿工人生态意识》未入围作品《声控式自动翻书器》太原理工大学二等奖作品《深度脱除汽油中硫化物用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三等奖作品《囧途:草根与乡村治道——永济寨子村农民协会个案研究》《煤矿采空区高速公路路基健康监测嵌入式多参量无线传感系统》未入围作品《基于的地热能和太阳能辅助沼气发酵恒温监控系统设计》《空间行星轮系人力双向滚转洗衣机》《液压支架电液控制装置》忻州师范学院未入围作品《光谱法研究根皮苷和根皮素与的相互作用机制》中北大学三等奖作品《农村孤寡老人生活现状的报告—基于省忻州市两个镇的实地调查数据》《智能窗户系统》未入围作品《无源无线高温陶瓷微型压力检测系统》内(27件)呼伦贝尔学院三等奖作品《对餐桌浪费现象的》内财经大学三等奖作品《“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满意度探究以XX市府兴营村为例》《内峰市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调查》内大学三等奖作品《度区域经济质量评估模型基于内自治区案例研究》《基于词典、规则的斯拉夫文词切分系统》《金葡萄球菌诱导牛原代腺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矿产资源开采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牧民利益的影响》《有序介孔材料钴基催化剂的42重整活性及积炭行为研究》未入围作品《新传播环境下族文化的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内大学三等奖作品《分布式发电上网绿色建筑》《水中机器人2D仿真水球克策略优化》未入围作品《金属卟啉配合物固胺超分子识别2》内化工职业学院未入围作品《蒙药有效部位的提取及活性研究》内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三等奖作品《可折叠爬式脚手架》内科技大学二等奖作品《《春秋》内容的图表化解析》三等奖作品《基于体感识别技术的搬运机器人》未入围作品《高炉风口三通道观测仪》内民族大学三等奖作品《齿轮检测仪》未入围作品《幽门结扎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内农业大学三等奖作品《逆境胁迫下1诱导马铃薯H2O2产量的研究》未入围作品《百里香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内师范大学三等奖作品《大众传媒表达的价值观对于受众影响的调查以对于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调查为例》《XX市打造我国“云谷”的前景与对策探析》未入围作品《高速绝热温变测量》内医科大学三等奖作品《蒙药金诃子中多糖物质对肺癌A549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未入围作品《卫拉特蒙医学流派诊治甲状腺病与其传承》辽宁(63件)渤海大学三等奖作品《接力梦,推进新生代精神文化建设-—锦州新生代精神文化调研》《辽宁省滨海竞争力评价》《系统论视角下的锦州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大连大学三等奖作品《丁二酸酐改性玉米秸秆吸附阳离子翠蓝》《辽宁省老龄化状况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新型小容量绿色能源发电系统》大连海事大学三等奖作品《便携式微流控芯片流式细胞仪》《莫让湿地变“失地”:辽宁省滨海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未入围作品《电磁弹射式船舶主机油泵及其脉冲电源的研发》大连海洋大学未入围作品《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大连大学三等奖作品《商用厨房油烟净化及余热利用系统》大连理工大学作品《交互式声光显示屏》作品《探索科学家的工作时间表》二等奖作品《新结构功能石墨烯基整体材料的设计与构筑技术方法》三等奖作品《动压滑动轴承油膜压力实验装置》《利用人工锌指蛋白技术调控放线菌纤维素酶表达》《污泥菌剂强化修复四溴双酚A污染土壤的研究》大连民族学院三等奖作品《低温水溶液制备纳米氧化锌阵列》大连医科大学三等奖作品《恩替卡韦与485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药代动力学机制》《糖基因6家族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亚慢性砷暴露对小鼠脑组织表达的影响》北财经大学三等奖作品《生命周期视角下群体性中关键性少数的与仿真分析》未入围作品《基于两阶段的组合模型在高端理财客户中的应用》北大学二等奖作品《电磁振动/剪切耦合作用下半固态金属流变轧制成形》《管道漏磁探伤系统》三等奖作品《半自治分布式新能源双向并网智能逆变器》《脉冲电流对9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现代信息管理平台面向用户服务的智能检索系统》《老龄化财负担的预测研究》辽宁大学二等奖作品《对传统通信行业的影响》三等奖作品《保障生存,改善民生—-基于XX市沈北新区尹家乡农村保障》《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几个档案问题的》《遗忘的契约——当代大学识调查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二等奖作品《辽宁中小城市房屋空置率》《一种高传真推挽扩音机》三等奖作品《新型短壁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设备》《新型矿车拉力智能检测仪》辽宁大学作品《对新兴集群的调研分析以锦州光伏为例》三等奖作品《锦州市城市子女受教育状况的》《纳米阵列太阳能电池》《小型方程式赛车》未入围作品《绿色、高效、节能荧光灯》辽宁何氏医学院未入围作品《1.4小切口预植入人工晶体的研制与开发》辽宁科技大学三等奖作品《一种底部吹气位置可以转动的钢水包》未入围作品《鞍山民营企业的》辽宁师范大学三等奖作品《辽宁省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三等奖作品《和同时去除的新型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研究》《稠油热采井口蒸汽分配计量装置研究》《气体分馏装置先进的设计与开发》沈阳工程学院未入围作品《多段式高效直线抽油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三等奖作品《XX市环境状况调研分析》未入围作品《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沈阳化工大学二等奖作品《介质阻挡放电与化学氧化耦合技术处理难降解焦化废水》《离子印迹硅胶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三等奖作品《基于技术的代码行为诊断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沈阳建筑大学三等奖作品《XX市公交服务体系现状调查及改进方案》《志愿者支教服务事业现况的》未入围作品《XX市公交车服务现状的》沈阳理工大学三等奖作品《大飞机工程用聚合物基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微型高精度直流电机运动控制卡》未入围作品《废水中镍的新型试纸》沈阳师范大学未入围作品《“红绿"凉茶之争对品牌与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思考》《特色化大学视阈下府规制限度研究》吉林(45件)白城师范学院三等奖作品《基于远程可控液体反应装置》北华大学作品《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医生桌面图像处理平台》三等奖作品《速度自控式管道内检测器》二等奖作品《一种汽车机械自救装置的发明设计》三等奖作品《XX市立体停车场建设研究》未入围作品《基于三维会话头像的听障儿童发音康复训练系统》长春工程学院未入围作品《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适宜性评价研究》长春大学二等奖作品《区域能源合作稳定性模型与实证研究》《抑制氩氧精炼过程产生喷溅的研究》三等奖作品《冠心病无创性诊断智能化方法研究与应用》《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应用开发》未入围作品《智能仿人服务机器人》长春理工大学二等奖作品《智能跟随载物车》长春师范学院未入围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状况——以吉林省XX县为例》长春中医药大学三等奖作品《“运腹通经”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适宜技术与社区医疗服务推广》《首批“国医”成功要素的》北电力大学三等奖作品《正负极交替互换式微藻燃料电池》三等奖作品《控制降解/组装{9W21}纳米簇构筑新型钨锑酸盐簇合物》《含过氧钛多金属氧酸盐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氧化降解的研究》《三维氧化镍/硅酸镍纳米的合成及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未入围作品《简易路线制备银@聚苯胺纳米纤维》《植物抗盐碱生理机制研究》吉林财经大学未入围作品《城市的低碳化转型驱动机制》《非货币财产出资形式再探讨》吉林大学作品《磁控多级孔纳米缓释骨修复材料的研制与性质探究》《封闭管制还是协商:管理新模式的与探索以吉林省XX市吊水壶村为例》二等奖作品《高性能纳米金属氧化物的高效、低成本可控制备》《激发活力:公众参与管理的新探索—-基于XX县“群众诉求XX”的调研》《重型车智能可调后防护装置》三等奖作品《超细晶构筑引导石墨烯包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三等奖作品《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废墟探测机器人》未入围作品《聚乙烯醇球珠的制备和研究》吉林农业大学三等奖作品《多功能承插式板材切割机》《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为分析》《智能模拟灭火教学仪》。
雌酚酮质量标准摘要:雌酚酮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从雌酚酮的性质、用途、质量标准制定流程、主要质量标准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雌酚酮概述雌酚酮,化学名为17β-羟基-3-酮-1,3,5(10)-雌三烯-8-醇,分子式为C18H24O2,是一种具有激素活性的物质。
它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能够调节雌激素的水平,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雌酚酮在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合物。
二、雌酚酮的用途1. 医药领域:雌酚酮作为一种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防止骨质疏松等疾病;2. 化妆品领域:雌酚酮具有抗氧化和美白的功效,被广泛添加到护肤品和化妆品中;3. 食品工业:雌酚酮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常用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如添加到奶制品中,增强其钙质吸收能力。
三、雌酚酮质量标准制定流程1. 制定必要性评估:根据雌酚酮的用途和市场需求,对其质量标准制定的必要性进行评估;2.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雌酚酮的国际标准、行业标准、法规标准等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3. 制定制定标准原则:确定雌酚酮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例如保证其安全性、稳定性、纯度等;4. 制定质量标准方案:根据前期评估和资料收集,制定雌酚酮质量标准的具体方案;5. 专家评审和修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6. 公示和实施:将修订后的雌酚酮质量标准进行公示,并正式实施。
四、雌酚酮的主要质量标准要求1. 外观要求:雌酚酮应呈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异物和不溶物;2. 理化性质:包括熔点、比旋光度、溶解度等;3. 含量测定:测定雌酚酮的含量,通常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进行;4. 杂质限量:包括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微生物限量等;5. 保质期要求:规定雌酚酮的保质期,确保在有效期内产品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