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MIS开发方法学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39
第1章1.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简述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信息循环?3.简述信息的层次和信息的类型及主要特性。
4.简述管理信息的特点。
6.简述信息系统的定义。
7.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有什么特点?第2章1.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方法应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哪些?2.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3.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4.什么是结构化生命周期法?5.什么是快速原型法?6.简述在系统分析阶段使用原型法的开发过程。
7.试述本教材为什么选择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作为重点讲述内容。
8.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哪些?第3章1.试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试述系统规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关键问题。
3.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系统分析?其主要目标和活动内容有哪些?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初步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哪些?5.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什么?6.可行性研究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考察?简述其内容。
第4章1.简述需求分析中现行系统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等活动的详细内容、关键问题、主要成果及其描述方法。
2.为什么数据流图要分层?3.简述分层数据流图的组成与基本符号以及绘制步骤。
4.简述数据词典在需求分析中的作用和编写数据词典的基本要求。
5.什么是基本加工?描述表达基本加工逻辑功能的结构化工具有那些?特点是什么?6.某银行发放贷款原则如下:(1)对于贷款未超过限额的客户,允许立即贷款;(2)对于贷款已超过限额的客户,若过去还款记录好且本次贷款额在2万元以下,可作出贷款安排,否则拒绝贷款。
请用结构化语言、决策表来描述该原则。
7.依据如下决策表,画出决策树。
信件收费决策表8.下面是对银行取款活动的描述:储户携带存折前去银行,把存折和填好的取款单一并交给银行工作人员检验。
工作人员需核对帐目,发现存折有效性问题、取款单填写问题或是存折、帐卡与取款单不符等问题时,均应报告储户。
在检验通过的情形下,银行则应将取款信息登记在存折和帐卡上,并通知付款。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方法是指为满足管理需求,利用技术手段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对MIS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的过程。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四个方面介绍MIS的开发方法。
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这是MIS开发的基础,包括确定管理目标、明确功能需求、收集数据等。
在确定管理目标时,需对组织的目标进行分析,了解组织的战略、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
在明确功能需求时,需根据管理目标,确定系统所需的功能和特性,例如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报告等。
在收集数据方面,需采用各种方法,如面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收集与系统开发相关的数据。
接下来是系统设计阶段,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等。
数据库设计是MIS开发的核心环节,需根据功能需求和数据收集结果,设计出适合系统需求的数据库结构,包括表、字段和关系等。
界面设计是指设计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需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界面友好性和易用性等。
系统架构设计是指设计系统的整体框架,包括硬件和软件的选择、系统的分层结构和模块划分等。
然后是系统实施阶段,包括系统编码、测试、培训和上线等。
系统编码是指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将设计结果转化为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在测试阶段,需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
培训是指对系统使用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对系统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最后是系统上线,即将系统部署到实际的运行环境中,供用户进行正式使用和操作。
最后是系统维护阶段,包括故障排除、功能更新和性能优化等。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排除。
此外,当管理需求发生变化时,需对系统进行功能更新,以满足新的管理需求。
同时,还需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在MIS的开发方法中,需注重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
项目管理是指对MIS开发过程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包括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及学习指南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适用专业: 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其它相关专业。
学时数: 32 学分数: 2.0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交通运输类等专业和其它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属专业必修课,是交通运输类人才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及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内容,学会利用先进的管理信息技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掌握系统分析、设计的方法和原理,具备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发展及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概况;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内容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的不同类型和特征。
重点为MIS功能,MIS的三要素,MIS概念的发展,MIS各开发方式的优缺点。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概念(5学时)了解管理的的定义、性质,主要管理学家的论点,管理组织形式;信息、数据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信息的基本属性,信息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系统观点追述、系统的定义,分类,系统性能评价;集成的概念和重要性,分类,集成策略。
本章重点为管理的内涵,各管理组织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的企业类型;信息的八个属性及生命周期的内涵及主要特点;系统的五要素;集成的概念及目的,概念集成、逻辑集成、物理集成。
第三章系统规划(4学时)了解系统规划的概念、意义及过程;理解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理解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自学部分:企业战略规划的概念、步骤。
第四章常用系统开发方法(6学时)本章介绍创建MIS所需的规划方法,包括结构化开发和设计方法(SSA&D),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O),原型方法(Phototyping)及CASE方法的基本思想,特点和优缺点。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通过计算机实施信息和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来实现组织内部管理各种业务活动的系统。
MIS开发方法和技术是指在MIS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旨在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MIS开发方法和技术。
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逐步线性的开发模型,按照顺序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交付等环节。
该模型适用于需求较为稳定的项目,可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然而,瀑布模型存在开发周期较长、难以适应变化等不足。
2.原型模型原型模型强调通过快速制作出初始版本的系统原型,以便用户反馈来改进和完善系统。
该模型适用于需求不明确或需求频繁变化的项目。
通过原型模型,能够快速探测出系统的问题和需求变更,减少后期的修改和调整。
3.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增量的开发方法,注重与用户的合作、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和团队的自组织。
敏捷开发通过将开发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小而可管理的周期,称为迭代来进行开发。
每个迭代周期都涵盖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整的开发过程。
敏捷开发适用于快速交付、需求频繁变动的MIS项目。
4.UML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常用于MIS的系统分析和设计。
UML提供了一套图形化工具,如用例图、活动图、类图等,方便开发人员与用户交流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通过UML,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MIS的开发过程。
5.RAD快速应用开发(RAD)是一种快速、迭代的开发方法,强调迅速将系统原型转化为可交付产品。
RAD方法注重快速开发并快速交付,以满足客户需求。
RAD方法适用于那些需求快速变动的项目。
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用来管理和组织数据的软件工具,也是MIS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DBMS能够对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管理和查询。
常用的商业级DBMS有Oracle、MySQL、SQL Serv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