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面积和面积单位》2
- 格式:ppt
- 大小:371.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材第63页例3及“做一做”。
1.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加深学生对长度、面积单位的理解,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面积单位。
3.通过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乐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图示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正确地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
一、旧知导入以前,我们学过了长度单位,回想一下,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二、探究新知1.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1平方厘米。
①在白纸上剪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板书:1平方厘米)②用手比画大小,闭上眼睛想一想。
③请同学们观察周围的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④请你们用这个1平方厘米去量桌面的面积怎么样?(2)1平方分米。
①请大家拿出1平方分米正方形纸板,测量它的边长,尝试着说说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②对,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请同学们观察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④你能用1平方分米测量哪些物体的面积?(3)1平方米。
引导学生知道边长是1米的方桌面积是1平方米。
①同桌讨论1平方米的大小(板书:1平方米)。
②黑板上的正方形就是1平方米,请四人围一围。
③说一说1平方米的大小。
④估计1平方米的地面可以站多少学生?2.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1)估计1厘米的长度和1平方厘米的大小。
①学生估计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面积是多大?②教师出示: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
看它们的图形有什么异同?哪里要用到厘米?哪里要用到平方厘米?学生畅所欲言,集体交流。
(2)用同样的方法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1米和1平方米。
(3)教师总结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2)-2015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的意义及换算3. 面积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的意义及换算,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3. 讲解面积单位: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4. 面积的计算: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加强对面积单位换算的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
3. 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使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要全面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单元测试成绩,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5 面积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2)一、教学内容1. 面积的定义和意义;2.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 如何测量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面积;4. 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够用适当的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面积;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3. 学生能够理解并记住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2. 重点: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单位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2. 学具:练习本、尺子、面积单位换算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教室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黑板等物体的面积,并让学生尝试用适当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物体的面积。
2. 面积的定义和意义:我会通过示例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且明确面积的意义。
3. 面积单位的讨论:我会介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单位来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面积。
4. 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我会讲解并让学生练习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例如: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5.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与面积相关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运用。
6.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验学生对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面积的定义和意义;2.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 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七、作业设计1. 请用适当的单位,描述你教室的面积;2. 请计算你教室的面积,并写出计算过程;3. 请设计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0厘米,并计算它的面积;4. 请解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举例说明。
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2、你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学习教材第63页例3.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问:①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②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吗?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长的毛线)(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1什么?引导:你们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学生画的图。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认一下是从哪里到哪吗?(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同学们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区别吗?(小组合作到前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四个同学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教师用皮尺帮助学生验证。
(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