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CPU的核心类型是什么1. 引言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并控制计算机的各种操作。
CPU的核心类型是指CPU中所包含的处理器核心的不同类型。
不同的核心类型对于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CPU的核心类型及其特点。
2. 单核心和多核心CPU的核心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单核心和多核心两种类型。
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CPU通常只有一个处理器核心,被称为单核心。
单核心CPU在执行指令时,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指令。
这种处理方式在处理简单的任务时效率较高,但在处理多任务时可能出现性能瓶颈。
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并行计算能力,多核心CPU应运而生。
多核心CPU拥有多个处理器核心,可以同时执行多个指令。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提高处理效率。
多核心CPU在处理多任务、多线程以及高性能计算等应用场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3. 多核心CPU的优势多核心CPU相比单核心CPU具有诸多优势,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点。
3.1 并行计算能力多核心CPU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指令,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提高处理效率。
在执行多任务或多线程的情况下,多核心CPU可以实现任务的并行计算,同时完成多项任务。
这种并行计算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3.2 节能效果多核心CPU在处理任务时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核心的运行状态,将不需要运行的核心进行休眠,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相比于单核心CPU,多核心CPU可以更好地平衡性能和能耗,提供更高的能效比。
3.3 抗压能力多核心CPU在处理大量任务时,可以将任务分配到不同的核心上进行处理,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机的抗压能力。
即使在面对大量并发请求的情况下,多核心CPU仍能保持较高的响应速度,不容易出现性能瓶颈。
4. CPU核心类型的选择在选择CPU时,核心类型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不同核心类型的CPU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工作计划核心元素有哪些种类工作计划核心元素有哪些种类作为一名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更好的工作成果。
而一个有效的工作计划需要包含哪些核心元素呢?从相关专业的角度出发,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作计划中的核心元素。
一、明确工作目标工作目标是制定工作计划的前提条件。
在制定工作计划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公司或部门的工作目标,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需要具有可行性、明确性、量化性和可衡量性,以便工作计划的实施和进展能够与工作目标相对应。
二、细化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是实现工作目标的基础。
在明确工作目标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及任务之间的优先级和难易程度。
这样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工作计划的实施顺利进行。
三、时间规划时间规划是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细化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难易程度,对任务分配时间,制定出详细的时间进度表。
这样可以确保工作计划的实施进度,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出现工作延误的情况。
四、资源调配资源调配是实现工作计划的必要条件。
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所需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并进行合理的调配。
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资资源等。
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可以更好地实现工作计划,并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五、风险评估工作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在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工作计划的延误和失败。
六、工作反馈工作反馈是工作计划的最后一环。
通过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工作效果,并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在反馈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性和准确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工作计划中的核心元素包括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时间规划、资源调配、风险评估和工作反馈。
这些核心元素是制定有效工作计划的基础,只有将这些元素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工作目标的顺利达成。
核心素养,课程开发核心素养是指一种高级能力和发展的品质,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
它涉及跨学科、跨文化和跨行业的技能、知识和态度。
核心素养不仅包括传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阅读、写作和计算,也包括了批判性思维、沟通、合作和跨文化能力等重要技能。
这些能力不仅是成功的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成功生活的必要条件。
核心素养包括:1.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能够辨别、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从各种角度看待问题,并更好地理解其根源和解决方法。
2.沟通:沟通是能够清晰、准确和有效地表达思想和想法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成功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3.合作:合作能力是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这包括与团队成员、同事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识别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4.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与人交往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跨国公司、国际教育和旅游来说都是必须的。
5.数字素养:数字素养是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使用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以及其他数字工具。
6.生态素养:生态素养是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
这种能力涉及到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
课程开发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复杂过程。
在课程开发中,教师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以下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应该学习什么。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课程的目的、学习者的特点和教学环境。
2.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科知识、技能和态度。
3.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活动的过程。
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4.评估学习成果:评估学习成果是确定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5.课程修订:课程修订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调整课程的过程。
销售模式的核心分类1.效能型销售这种模式的销售过程环节比较多,拜访的复杂程度也比较高。
例如工业用品、大型的系统解决方案或者是大型的设备,这样的产品或者相关服务的销售过程都有比较多的环节,价值一般也都比较高,而账款周期也都非常长。
对于这种销售模式,借用管理学上的一个名词,称之为以效能为导向销售,即效能型销售。
2.效率型销售还有一种销售模式是以效率为导向,称之为效率型销售。
效率型销售模式要求销售的覆盖面一定要广,拜访的客户群数量要大或者次数要多,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销售绩效。
例如个人寿险的行销,就要求销售员要重复地充满激情地去做。
给一个客户打3次电话和打5次电话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销售业绩当然也不一样。
图2-1 销售队伍管理风格的实质【自检】下列各个销售项目中,哪些属于效能型销售?哪些属于效率型销售?请在相应选项下的“□”中打“√”。
不同销售模式对管理风格的要求前面已经介绍了销售模式的核心分类:效能型销售模式与效率型销售模式。
那么针对不同的销售模式,如何从管理风格上进行相应的控制或引导呢?先看效率型销售模式。
效率型销售对管理风格的要求1.注意控制整体过程在管理控制效率型销售队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整体过程。
例如针对柜台导购销售,就要控制导购员的每一个细节动作,包括如何问候客户、如何探询顾客的背景、如何有效进行产品展示、如何有效处理客户异议、如何推动客户购买流程等等。
管理控制柜台导购销售,就要将这5个关键步骤拆分开来,然后要求导购人员反复演练每一个过程,以便非常熟练地掌握这5个过程中的一些核心技巧,最后反复地充满热情地用在客户身上。
2.注意细节的固化例如,柜台导购员在探询顾客的需求时,需要反复运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技巧。
由于他的客户数量非常大,可能每位客户还要接触好几次,那么他在按照5个关键步骤操作的过程中就很难创新。
如果每一个过程都要创新,那么他肯定非常累,肯定难以承受这种反反复复的过程。
所以,对于这种以效率为导向的销售模式,最好的办法是把所有的过程都固化,例如在销售手册中固化每一个动作,就是让导购员把相关的内容背下来,那么在运用的时候,问题就会自然而然浮现,而不需要太多地调动思绪。
嵌入式核心详细资料大全嵌入式核心是在嵌入式硬体和软体之间的抽象层,它具有五个方面的作用:任务管理(Task Management)、定时(Timers)、设备I/O主管(Device I/O Supervisor)、动态存储分配(Dynamic Memory Allocation)、任务间同步通信(Inter-task Communication&Synchronization)。
嵌入式系统中的核心是系统的核心,系统所有的任务及所完成的功能都是在核心的控制之下完成的。
我们可以编程,然后通过程式控制核心完成我们所需要的工作。
基本介绍•中文名:嵌入式核心•外文名:Embedded core•套用领域:计算机等•组成部分:pu初始化、执行绪调度等•实质:嵌入式硬体和软体之间的抽象层•地位:系统的核心分类,核心架构,目录档案,核心配置编译,核心配置,核心编译,安装核心,核心清理,未来发展,分类一个系统要进行工作要包括三部分,即boot+ 核心+ 档案系统。
而真正核心的东西其实很少,包括cpu初始化、执行绪调度、记忆体分配、档案系统、网路协定栈、驱动这些部分。
在基于优先权的调度中,核心处理任务所需的仅仅是每个任务的优先权,倘若一个任务的优先权高于另外一个任务的优先权,那么该任务会先于另外一个任务执行。
而对于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就需要利用分区调度来完成。
在分区调度中,核心要求任务分成许多组,每一个组中含有许多相关的任务。
分区调度器根据一系列的时钟视窗来执行某个任务。
每个过程中的任务只有当时钟视窗来临这个任务时才开始运行,所有过程中的其他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则不能运行。
以linux为例,Linux可以分为User Space和Kernel Space,即构成用户空间和核心空间。
用户空间:应用程式 C库系统配置档案等核心空间:在记忆体中,用户一般不能直接接触到(系统调用接口,体系结构相关的一些代码等等)其实核心空间与用户空间是程式执行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通过系统调用和硬体中断能够完成从用户空间到核心空间转移。
了解电脑操作系统的内核和架构电脑操作系统是我们日常使用电脑时接触最多的软件之一。
它的内核和架构决定了操作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了解电脑操作系统的内核和架构对于使用电脑和解决问题都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介绍电脑操作系统的内核和架构,并探讨其重要性。
一、电脑操作系统的内核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各种硬件设备、提供基本的系统服务和资源分配。
电脑操作系统的内核通常分为微内核和宏内核两种类型。
1. 微内核微内核是将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尽量精简化的设计思想。
它将大部分操作系统功能移出内核,只保留最基本的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设备驱动等。
微内核的设计使得操作系统的可扩展性更好,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宏内核宏内核则相对于微内核来说更加庞大,完整的操作系统功能都包含在内核中。
宏内核的设计思想是尽量在内核中实现多样化的功能和服务,减少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开销。
由于其内核较大,宏内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相对较差,但在性能方面则有一定的优势。
不同类型的内核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选用何种类型的内核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平台。
二、电脑操作系统的架构除了内核,电脑操作系统还有各种子系统和服务构成。
1. 进程管理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负责管理和调度各个进程的执行,并为进程提供必要的资源。
操作系统通过进程管理来实现多任务的功能,使得多个程序可以同时运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利用率。
2.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计算机内存资源的分配和回收。
通过内存管理,操作系统可以为每个程序分配足够的内存空间,确保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同时,内存管理还负责内存的保护和共享,保证不同程序之间的数据不会相互干扰。
3.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组织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
文件系统提供了对文件的读写操作,并通过目录结构来组织文件和文件夹。
不同的文件系统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和特点,如FAT、NTFS等。
中文核心类型
中文核心期刊,或称中国核心期刊,即北大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被列为核心期刊的学术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分为七大类,包括社会科学类、哲学宗教类、政治军事类、经济类、文化教育类、艺术类和自然科学类。
其中,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有《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求索》《学海》等;哲学宗教类核心期刊有《中国宗教》《宗教学研究》《世界宗教文化》等;政治军事类核心期刊有《中国行政管理》《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学术》等;经济类核心期刊有《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管理》等;文化教育类核心期刊有《中国教育学刊》《电化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艺术类核心期刊有《音乐研究》《美术观察》《艺术设计研究》等;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有《地理学报》《天文学报》《土壤学报》等。
如需了解某一特定期刊是否为核心期刊,可查询最新版的核心期刊目录,或与专业机构联系。
CPU核心类型全析——AMD 篇昨天介绍了Intel旗下所有CPU的核心类型,今天小编对CPU领域的另一龙头——AMD所有系列CPU的核心进行全面介绍,对于购买AMD平台的用户,仍然是那句老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明确了技术支持,才能购买到最适合自己的CPU。
AMD CPU核心类型:Athlon XP系列核心Athlon XP系列有4种不同的核心类型,但都有共同之处:都采用Socket A接口而且都采用PR标称值标注。
Thorton采用130纳米制程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65V左右,二级缓存为256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333MHz。
可以看作是屏蔽了一半二级缓存的Barton。
Barton采用130纳米制程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65V左右,二级缓存为512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333MHz和400MHz。
AppleBred采用130纳米制程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为64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266MHz。
没有采用PR标称值标注而以实际频率标注,有1.4GHz、1.6GHz和1.8GHz三种。
Athlon 64系列核心Clawhammer采用130纳米制程工艺,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为1MB,封装方式采用mPGA,采用Hyper Transport总线,内置1个128bit的内存控制器。
采用Socket 754、Socket 940和Socket 939接口。
Newcastle采用130纳米制程工艺,其与Clawhammer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二级缓存降为512KB (这也是AMD为了市场需要和加快推广64位CPU而采取的相对低价政策的结果),其它性能基本相同。
WinchesteWincheste是比较新的AMD Athlon 64CPU核心,是64位CPU,一般为939接口,90纳米制程工艺。
这种核心使用200MHz外频,支持1GHyperTransprot总线,512K二级缓存,性价比较好。
解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个复杂且关键的软件系统,它扮演着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角色。
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包括内核、文件系统和用户界面。
本文将深入解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并探讨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一、内核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内核分为微内核和宏内核两种类型。
1. 微内核微内核架构将操作系统分为若干个核心服务,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这些核心服务运行在内核态,与硬件直接交互。
微内核的设计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和模块化程度,方便新增或移除特定功能的服务。
2. 宏内核宏内核将操作系统的核心服务集中在一个大内核中,这些核心服务相互之间通过函数调用进行通信。
宏内核的优势在于性能较高,因为核心服务之间的通信开销较小。
但它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相对较差。
二、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处理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文件组织和管理。
它负责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保护,并提供对文件的访问接口。
1. 文件文件是操作系统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
文件系统通过对文件进行组织和管理,将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光盘、固态硬盘等存储介质上。
文件系统还为文件分配唯一的标识符,方便用户和程序对文件进行操作。
2. 文件目录文件目录是文件系统中用于组织和管理文件的结构。
它将文件按照层次结构组织起来,形成树状结构。
文件目录还包含了每个文件的属性信息,如文件名、大小、创建时间等。
3. 文件存储文件存储是文件系统将文件数据存储在物理存储介质上的过程。
文件系统通过将文件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块,并将这些逻辑块映射到存储设备的物理块上,实现文件的存储和检索。
三、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与用户交互的接口。
它提供了一种用户友好的方式,使用户能够通过输入命令或者使用图形界面来操作计算机系统。
1. 命令行界面命令行界面允许用户通过输入命令来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命令来执行文件操作、进行系统配置等。
深入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内核机制计算机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和应用程序的接口。
在操作系统中,内核被视为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系统的各种资源和提供各种基本功能。
本文将深入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内核机制。
一、内核的定义与分类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和分配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
根据内核的功能和设计不同,内核可被分为宏内核、微内核、混合内核等几种类型。
宏内核是将操作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集中在一个单一的内核中,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具有较高的性能和效率。
微内核则将操作系统的功能模块化,将核心功能放在一个较小的内核中,而将其他功能实现为独立的进程,通过进程间通信实现功能的交互。
微内核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并提供了更高的稳定性。
混合内核是宏内核和微内核结合的一种形式,既包含了宏内核的高性能和效率,又具备了微内核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二、内核的功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内核具备多种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内核的主要功能。
1. 进程管理:内核负责创建、调度和销毁进程,控制进程的执行顺序和资源分配。
它通过进程间通信机制实现进程之间的协作与通信。
2. 内存管理:内核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回收和保护机制。
它通过虚拟内存管理实现了对内存的抽象和保护。
3. 文件系统:内核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系统。
它提供了对文件的创建、读写、删除等操作,并负责文件的存储管理和权限控制。
4. 设备驱动:内核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包括硬盘、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
它通过设备驱动程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数据传输。
5. 网络功能:现代操作系统的内核通常还包括网络功能,负责实现对网络通信的支持和管理。
它提供了对网络协议的支持,实现了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
三、内核的实现机制内核实现自身功能的机制通常包括系统调用、中断和异常处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内核实现机制。
核心(Die)又称为内核,是 CPU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CPU 中心那块隆起的芯片就是核心,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 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
各种 CPU 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为了便于 CPU 设计、生产、销售的管理,CPU 制造商会对各种 CPU 核心给出相应的代号,这也就是所谓的 CPU 核心类型。
不同的 CPU (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都会有不同的核心类型(例如 Pentium 4 的 Northwood,Willamette 以及 K6-2 的 CXT 和 K6-2+ 的 ST-50 等等),甚至同一种核心都会有不同版本的类型(例如 Northwood 核心就分为 B0 和 C1 等版本),核心版本的变更,是为了修正上一版存在的一些错误,并提升一定的性能,而这些变化,普通消费者是很少去注意的。
每一种核心类型都有其相应的制造工艺(例如0.25um、0.18um、0.13um 以及 0.09um 等)、核心面积(这是决定 CPU 成本的关键因素,成本与核心面积基本上成正比)、核心电压、电流大小、晶体管数量、各级缓存的大小、主频范围、流水线架构和支持的指令集(这两点是决定 CPU 实际性能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功耗和发热量的大小、封装方式(例如 S.E.P、PGA、FC-PGA、FC-PGA2 等等)、接口类型(例如 Socket 370,Socket A,Socket 478,Socket T,Slot 1、Socket 940 等等)、前端总线频率(FSB)等等。
因此,核心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 CPU 的工作性能。
一般说来,新的核心类型,往往比老的核心类型具有更好的性能(例如同频的 Northwood 核心Pentium 4 1.8A GHz 就要比 Willamette 核心的 Pentium 4 1.8 GHz 性能要高)。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新核心类型刚推出时,由于技术不完善或新的架构和制造工艺不成熟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新的核心类型的性能反而还不如老的核心类型的性能。
例如,早期 Willamette 核心 Socket 423 接口的Pentium 4 的实际性能,不如 Socket 370 接口的 Tualatin 核心的 Pentium III 和赛扬,现在的低频 Prescott 核心 Pentium 4 的实际性能,不如同频的Northwood 核心 Pentium 4 等等。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 CPU 制造商对新核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新核心的中后期产品的性能,必然会超越老核心产品。
CPU 核心的发展方向,是更低的电压、更低的功耗、更先进的制造工艺、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更小的核心面积(这会降低 CPU 的生产成本从而最终会降低 CPU 的销售价格)、更先进的流水线架构和更多的指令集、更高的前端总线频率、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集成内存控制器,等等)以及双核心和多核心(也就是一个CPU 内部有 2 个或更多个核心)等。
CPU 核心的进步,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性能更强的 CPU。
在 CPU 漫长的历史中,伴随着纷繁复杂的 CPU 核心类型。
以下分别就 Intel CPU 和 AMD CPU 的主流核心类型,作一个简介。
主流核心类型介绍(仅限于台式机 CPU,不包括笔记本CPU 和服务器/工作站 CPU,而且不包括比较老的核心类型)。
Intel CPU 的核心类型核心类型1) Tualatin 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图拉丁核心,是Intel 在 Socket 370 架构上的最后一种 CPU 核心,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封装方式采用 FC-PGA2 和 PPGA,核心电压也降低到了 1.5V 左右,主频范围从1GHz 到 1.4GHz,外频分别为 100MHz(赛扬)和 133MHz(Pentium III),二级缓存分别为 512KB(Pentium III-S)和 256KB(Pentium III 和赛扬),这是最强的 Socket 370 核心,其性能甚至超过了早期低频的 Pentium 4系列CPU。
核心类型2) Willamette 这是早期的 Pentium 4 和 P4 赛扬采用的核心,最初采用 Socket 423 接口,后来改用 Socket 478 接口(赛扬只有
1.7GHz 和 1.8GHz 两种,都是 Socket 478 接口),采用 0.18um 制造工艺,前端总线频率为 400MHz,主频范围从 1.3GHz 到
2.0GHz(Socket 423)和
1.6GHz 到
2.0GHz(Socket 478),二级缓存分别为 256KB(Pentium 4)和 128KB (赛扬)。
注意,另外还有些型号的 Socket 423 接口的 Pentium 4 居然没有二级缓存!核心电压 1.75V 左右,封装方式采用 Socket 423 的 PPGA INT2,PPGA INT3,OOI 423-pin,PPGA FC-PGA2 和 Socket 478 的 PPGA FC-PGA2 以及赛扬采用的 PPGA 等等。
Willamette 核心制造工艺落后,发热量大,性能低下,已经被淘汰掉,而被 Northwood 核心所取代。
核心类型3) Northwood 这是目前主流的 Pentium 4 和赛扬所采用的核心,其与 Willamette 核心最大的改进,是采用了 0.13um 制造工艺,并都采用 Socket 478 接口,核心电压1.5V 左右,二级缓存分别为 128KB(赛扬)和 512KB(Pentium 4),前端总线频率分别为 400/533/800MHz(赛扬都只有 400MHz),主频范围分别为 2.0GHz 到2.8GHz(赛扬),1.6GHz 到 2.6GHz(400MHz FSB Pentium 4),2.26GHz 到
3.06GHz (533MHz FSB Pentium 4)和 2.4GHz 到 3.4GHz(800MHz FSB Pentium 4),并且 3.06GHz Pentium 4 和所有的 800MHz Pentium 4 都支持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封装方式采用 PPGA FC-PGA2 和 PPGA。
按照 Intel 的规划,Northwood 核心会很快被 Prescott 核心所取代。
更多请访问智能小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