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等值线图(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5.54 MB
- 文档页数:169
高三地理等值线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C.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D.降水量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A.80 mm B.190 mm C.310 mm D.430 mm【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顺序变化。
图中等值差是50mm,甲地的降水量可能是350-400mm之间。
乙地降水量位于400-450mm之间。
可以判断甲乙之间降水量差值在0-100mm之间,选项A对。
【2】甲处附近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B.气流抬升作用明显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答案】B【解析】图中甲处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密度小,水汽少,A错。
受地形阻挡,气流抬升作用明显,降水较多,B对。
这里距海洋远,接近非季风区,冷暖扭转相遇少,C错。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覆盖率低,D错。
【考点】等值线图的判读,影响降水量的因素。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A位置等值线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解释形成原因。
(8分)(2)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10分)(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10分)(4)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
(6分)【答案】(1)A处等值线向北凸出(弯曲)(2分);A处位于大兴安岭东侧(2分),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2分)A处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河流封冻日数较少,致使等温线向北凸出弯曲。
(2分)(2)C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2分)地下存在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2分)河流众多,上游河流来水量大;(2分)河流有凌汛现象,浮冰阻塞河道,河水易漫入平原。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常见太阳辐射等值线图的判读一、知识讲解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图1),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图2),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图3),年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等值线图(图4)。
这些图都具备等值线一般特征,在判读方法上与其他等值线也有很大的相同性,在判读时要充分借鉴其他等值线图的判断技巧。
图1 團1圈§34判读此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同时在分析影响要素时,一般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分析回答。
一、读数值1 •读出图中最大值、最小值,求出差值大小。
2. 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增大、减小方向)等(如图2中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二、看分布看等值线的走向(如图3中成都西侧年日照时数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弯曲方向(如图2中乙地区附近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由南向北弯曲)、闭合(如图2中甲地, 图4中甲地等值线均闭合)及疏密(如图2中丙地比丁地稀疏)。
三、析成因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 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等有关。
2•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如图2中乙地附近)。
3 .等值线的闭合多与地势高低(如高原、盆地、图2中甲处为高原地形,图4中甲地为盆地地形)、山脉走向(如迎风坡、背风坡)等有关。
4.等值线的疏密更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
二、经典高考题1.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完成(1)〜(2)题。
(1) 据图中信息判断()A .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 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 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 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2) 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季风C.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审题指导(1)读图名“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可知图中数值越大,云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