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软件开发流程2012最新修正版
- 格式:pdf
- 大小:52.51 KB
- 文档页数:3
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需求分析:相关系统分析员向用户初步了解需求,用相关的工具软件列出要开发的系统的大功能模块,每个大功能模块有哪些小功能模块,对于有些需求比较明确相关的界面时,在这一步里面可以初步定义好少量的界面。
2.概要设计:开发者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即系统设计。
概要设计需要对软件系统的设计进行考虑,包括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3.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开发者需要进行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
应当保证软件的需求完全分配给整个软件。
详细设计应当足够详细,能够根据详细设计报告进行编码。
4.编码:在软件编码阶段,开发者根据《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报告》中对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和模块实现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开始具体的编写程序工作,分别实现各模块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目标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5.测试:测试编写好的系统。
交给用户使用,用户使用后一个一个的确认每个功能。
完成测试后,完成验收并完成最后的一些帮助文档,整体项目才算完成。
6.验收:用户验收。
以上就是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不同的公司可能会有自己的一套
流程,但大体上应该是类似的。
软件开发的六个步骤
软件开发是指从建立需求到工程交付的整个程序,实现软件产品开发的过程,是软件
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
通常,软件开发通常按照以下六个基本步骤进行:
第一步:分析要求。
明确客户需求,确定软件功能要求,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和软
件环境要求,重要技术要求及其限制,进行控制、保障措施等。
第二步:详细设计。
根据客户要求和研究分析,确定软件的功能模型,包括软件的应
用界面、输入检查、输出报表、特性及程序模块等。
第三步:开发测试。
开发软件原型,完善软件的功能;进行模块测试、系统测试等,
完善软件的质量。
第四步:实施部署。
部署软件,安装硬件,调试软件,训练操作人员使用软件。
第五步:操作守则。
规范软件使用及管理操作,如权限控制、版本、日志等,以确保
软件正确、安全、可靠地运行。
第六步:验证检查。
客户进行验收测试,确保软件实际功能与要求相符,并在实际项
目应用中进行可行性检测,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性能问题。
以上是软件开发的六个步骤。
软件开发的成功,最终取决于项目管理和进度控制能力。
在软件开发项目中,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把握六个步骤,有效地把握工程进度,避免出现延期,诈骗或其他问题。
在此软件开发过程当中,参与者除了要进行实践工作外,更要掌握
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充分的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软件开发流程的8个步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清晰的开发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保证软件质量。
下面将介绍软件开发流程的8个步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明确软件的功能和特性。
只有充分理解了客户的需求,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软件产品。
2. 概要设计。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团队需要进行概要设计,确定软件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概要设计阶段需要考虑软件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性能等方面的问题,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编码工作奠定基础。
3.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是将概要设计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包括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算法设计等。
在详细设计阶段,开发团队需要明确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细节,为编码和测试提供详细的指导。
4. 编码。
编码是软件开发的核心阶段,开发团队根据详细设计阶段的文档和规范进行编码工作。
在编码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遵循编码规范,保证代码的质量和可读性,同时需要进行代码审查和单元测试,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5.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中的各个单元(模块、函数等)进行的测试,旨在验证每个单元的功能和正确性。
单元测试需要覆盖各种边界情况和异常情况,确保单元的稳定性和健壮性。
6. 综合测试。
综合测试是将各个单元组合起来进行测试,验证软件整体的功能和性能。
在综合测试阶段,需要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确保软件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7. 部署上线。
在软件通过测试并且达到客户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部署上线。
部署上线需要考虑软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用性,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并为客户提供价值。
8. 运维维护。
软件上线后,并不意味着开发工作的结束,而是进入了运维维护阶段。
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需要及时响应和处理用户反馈的问题,修复软件中的bug,同时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升级软件,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苏州职业大学实训报告图 1.1 删除掉原有的驱动设置(3)在出现的窗口中按标号顺序进行如下设置:图 1.3 删除掉原有的驱动设置(3)在出现的窗口中按标号顺序进行如下设置:图 1.5 设置gel 文件(5)在出现的窗口按标号顺序进行如下设置:图1.6 加入gel 文件(6)在出现的窗口按标号顺序进行如下设置:图1.8 保存退出以上设置完成后,CCS 已经被设置成Emulator 的方式(用仿真器连接硬件板卡的方式并且指定通过ICETEK-5100USB 仿真器连接ICETEK–F2812-A 评估板。
如果您需要一直使用这一方式就不需要重新进行以上设置操作了。
三、启动CCS:1.启动 Simulator 方式(请确认已按照上面说明设置为软仿真方式了。
)设置好软仿真驱动后,双击桌面上图标:2.启动 Emulator 方式(1) 首先将实验箱电源关闭。
连接实验箱的外接电源线。
(2) 检查ICETEK-5100USB 仿真器的黑色JTAG 插头是否正确连接到ICETEK评估板的P5 插头上。
注:仿真器的插头中有一个孔加入了封针,与P5 插头上的缺针位置应重合,保证不会插错。
(3) 检查是否已经用电源连接线连接了ICETEK–F2812-A 评估板上的POW1图 1.9 仿真器复位如果窗口中没有出现“按任意键继续…”,请关闭窗口,关闭实验箱电源,再将电缆从仿真器上拔出,返回第(2)步重试。
如果窗口中出现“The adapter returned an error.”,并提示“按任意键继续…”,表示初始化失败,请关闭窗口重试两三次,如果仍然不能初始化则关闭实验箱电源,再将USB 电缆从仿真器上拔出,返回第(2)步重试。
⑻ 双击桌面上图标:启动 CCS3. 3。
提示错误,先选“Abort”,然后用“emurst”初始化仿真器,如提示图 1.10 未连接到2812⑿ 此时要按照如下图所示操作,才能把ccs 软件和2812 芯片进行控制。
2012年程序操作简单流程1、安装 Haps 主程序。
为避免由于程序版本不同导致的问题, 请统一使用、安装 2006版 Haps 程序。
去年使用的程序可以正常使用,但要安装 2012的数据处理环境。
安装方法如下:2、将 [乡镇版 2012数据处理环境 ]下载后复制到 D 盘下, 2012年的单位字典库和样本字典库、以及基本情况,放在各自乡镇的 820*文件夹中,请单独下载后复制到 [乡镇版 2012数据环境 ]中。
3、启动 Haps 程序, [选择]→ [选择专业处理目录]→ [添加]→找到 D 盘下的[乡镇版 2012数据处理环境 ] 选中→ [确定 ]。
4、在 Haps 程序中选择 2012年度时期后, 选择 [维护]→ [任务参数库]→ [浏览 ]找到 [乡镇版 2012数据处理环境 ]打开、并将光标选中[haps12.config.txt]→再[打开]→ [确定 ]即可。
这样建立初始环境成功。
5、导入单位字典库和样本字典库,选择 [维护]→ [浏览 ]找到 [820*]文件夹并选中(单位字典库→ [打开]→ [确定 ]即可。
再选择 [维护]→ [浏览 ]找到 [820*]文件夹并选中(样本字典库→ [打开]→ [确定 ]即可。
6、 2012年乡镇各月任务及主要操作流程乡镇数据处理任务分为 12 个月报任务,a 、不得错月录入。
月报任务的选择与日历时期相同。
选择“一月份月报”任务,进行调查期为 2012年 1月的调查户账页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台账资料等工作。
b 、 2011年 12月份调查户账页数据选择“ 12月份月报”任务进行录入。
c 、帐页录入后,各月帐页文件保存在以县乡 [820*]的四位为编码为名称的文件夹中。
上报文件名为 [820*]文件夹中 A91820*.12*的文件。
以附件的形式发到我的邮箱中。
上报时间为每个月 27日前。
注意事项:1、 1月份帐页中应有调查补贴 431151,外出打工人员带回的工资性收入4113**,及打工人员的交通费用。
周期内完成。
・快速的指令周期目前,C6000系列、C5000系列的最高工作主频已经达到600MHz,指令周期降到了1.67ns,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作频率还将进一步提高,指令周期进一步缩短。
・特殊的DSP指令DSP芯片有专门为数字信号处理而设计的指令系统。
此外,DSP还具有良好的多机并行运行特性、内部RAM等不同于普通单片机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得DSP芯片非常适合于实时的数字信号处理。
3.2.2DSP的硬件设计流程第一步:设汁硬件实现方案,根据性能指标、成本、工期等,确定最优的硬件实现方案。
控制、通信、人机接口、总线等基本部件,他们大致的确定原则如下:根据采样频率、精度、是否要求片上自带采保、多路器、基准电源等来确定A/D型号:内存(EPROM,SDRAM,SBSRAM等的选择主要考虑工作频率、内存容量位长、接口方式、工作电压等。
第三步:进行原理图的设计,原理图的设计是关键的一步,在原理图的设计时必须清楚的了解器件的使用和系统的开发,对于~些关键的环节有必要做一定的仿真。
原理图设计的成功与否,是DSP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最重要的~个因素。
第四步:PCB图的设计,PCB即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清楚布线工艺和系统原理图。
第五步:硬件调试。
3.2.3DSP系统软件编程的步骤(1、用汇编语言、c语言或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混合编程来编写程序,然后把它们分别转化成TMS320的汇编语言并送到汇编语言编译器进行编译,生成目标文件。
(2、将目标文件送入链接器进行链接,得到可执行文件。
(3、将可执行文件调入到调试器进行调试,检查运行结果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进入第四步,如果不正确则返回第一步。
(4、进行代码转换,将代码写入EEPROM,并脱离仿真环境运行程序,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5、软件测试,如果测试结果合格,则软件调试完毕,如果不合格,返回第一步。
在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之后,将进行系统集成。
DSP系统设计开发流程在设计需求规范,确定设计目标时,其实要解决二个方面的问题:即信号处理方面和非信号处理的问题。
信号处理的问题包括:输入、输出结果特性的分析,DSP算法的确定,以及按要求对确定的性能指标在通用机上用高级语言编程仿真。
非信号处理问题包括:应用环境、设备的可靠性指标,设备的可维护性,功耗、体积重量、成本、性能价格比等项目。
算法研究与仿真这是DSP应用实际系统设计中重要的一步。
系统性能指标能否实现,以何种算法和结构应对需求,都是在这一步考虑的。
这种仿真是在通用机上用高级语言编程实现的,编程时最好能仿DSP处理器形式运行,以达到更好的真实性。
DSP芯片选择中通常有下列几条应注意的:(1)精度:表数格式(定点或浮点),通常可以用定点器件解决的问题,尽量用定点器件,因为它经济、速度快、成本低,功耗小。
但是在编程时要关注信号的动态范围,在代码中增加限制信号动态范围的定标运算。
(2)字长的选择:一般浮点DSP芯片都用32位的数据字,大多数定点DSP芯片是16位数据字。
而MOTOROLA公司定点芯片用24位数据字,以便在定点和浮点精度之间取得折中。
字长大小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它影响芯片的大小、引脚数以及存储器的大小,设计时在满足性能指标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最小的数据字。
(3)存储器安排:包括存储器的大小,片内存储器的数量,总线寻址空间等。
片内存储器的大小决定了芯片运行速度和成本,例如TI公司同一系列的DSP芯片,不同种类芯片存储器的配置等硬件资源各不相同。
(4)开发工具:在DSP系统设计中,开发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复杂的DSP系统,必须有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支持。
开发工具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
软件开发工具主要包括:C编译器、汇编器、链接器、程序库、软件仿真器等,在确定DSP算法后,编写的程序代码通过软件仿真器进行仿真运行,来确定必要的性能指标。
硬件开发工具包括在线硬件仿真器和系统开发板。
在线硬件仿真器通常是JTAG周边扫描接口板,可以对设计的硬件进行在线调试;在硬件系统完成之前,不同功能的开发板上实时运行设计的DSP软件,可以提高开发效率。
第一节软件安装一、CCS2.0安装下面以TMS320C6711DSK 开发工具的安装为例说明。
图1-1图1-2图1-3第一步:将开发板所附带的Code Composer Studio(C6000)2.0软件光盘放入光盘驱动器,自动运行出现图1-1所示界面,进入软件安装步骤。
如光盘未自动运行,请进入光盘驱动器,并运行光盘根目录下的SETUP.EXE 程序。
第二步:按图1-2所示依次执行。
第三步:提示将正在运行其他软件关闭,如图1-4所示。
图1-4图1-5图1-6第四步:DSP Starter Kit End-User License ,阅读后请选择YES 按钮继续安装,如图1-4所示。
第五步:点击NEXT 继续进行安装,如图1-5所示。
第六步:建议在此处选择默认选项进行安装,如图1-6所示。
图1-7图1-8图1-9第七步:默认的安装路径为C:\ti ,如果需要可重新设定安装路径。
但是,必须处于硬盘根目录下(比如x:\),如图1-7所示。
第八步:点击next 进行下一步,如图1-8所示。
第九步:将TMS320C6711DSK 开发板与计算机进行硬件连接,加电源后点击确定按钮继续进行安装,如图1-9所示。
图1-10图1-11图1-12第十步:点击确定,如图1-10所示。
第十一步:点击FINISH 完成软件安装,如图1-11所示。
第十二步:如果是第一次安装CCS 软件,会出现要求重新启动计算机的画面,根据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如图1-12所示。
图1-13第十三步:安装完成在桌面生成两个快捷方式图标,此即为CCS 6711 DSK Tools 软件的设置和执行图标,如图1-13所示。
二、DSK驱动程序的设置由于TMS320C6711DSK开发板使用的是并口线与计算机相连接,所以在设置之前要确认计算机的并口模式。
(后面我们将介绍在使用JTAG口仿真器情况下如何进行配置)。
在计算机启动时进入配置环境,将并口模式改为EPP或者是SPP(即standard 模式),因各计算机设置方法各异,故不在此详述,修改完后保存并重新启动计算机。
使用CCS软件开发DSP的流程1. 概述在进行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开发时,使用CCS (Code Composer Studio)软件可以提供一套全面的开发环境和工具集。
本文将介绍使用CCS软件开发DSP的流程和基本步骤。
2.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CCS软件开发DSP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 - 安装CCS软件:前往官网下载最新版本的CCS软件,并按照官方指南进行安装。
- 选择合适的DSP平台: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DSP芯片,并了解该DSP芯片的技术规格和开发文档。
- 准备开发板:根据选择的DSP芯片,准备相应的开发板,并进行连接和配置。
3. 创建项目在CCS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项目是开始开发DSP的第一步。
以下是创建项目的步骤: 1. 打开CCS软件,点击“File”菜单,选择“New”的选项。
2. 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CCS Project”,并点击“Next”按钮。
3. 输入项目名称和存储路径,选择目标DSP芯片型号,并点击“Finish”按钮。
4. 编写代码一旦项目创建完成,可以开始编写DSP代码。
以下是编写代码的步骤: 1. 在CCS软件中打开新建的项目。
2. 在项目资源管理器中,选择“Source Files”文件夹,右键点击并选择“New”的选项。
3. 在新建文件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称和文件类型(.c或.cxx),并点击“Finish”按钮。
4. 在新建的源文件中编写DSP相关的代码,可以使用CCS提供的开发工具和库函数。
5. 编译和调试完成代码编写后,需要对代码进行编译和调试。
以下是编译和调试的步骤: 1.点击CCS软件界面上的“Build”按钮,进行代码的编译和构建。
2. 在构建完成后,选择“Debug”菜单,点击“Start Debug Session”选项,进入调试模式。
3. 在调试模式下,可以设置断点、单步执行、查看变量和寄存器等操作,以调试和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dsp项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如傅里叶变换、Z变换等,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了解DSP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音频处理、图像处理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DSP开发工具和软件,完成简单的项目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DSP应用系统,如音频信号滤波、图像去噪等。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信号处理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相关领域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理论:- 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其应用- Z变换及其性质-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2. DSP算法与应用:- 数字滤波器设计-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 数字信号处理在音频、图像领域的应用3. DSP实践项目:- 项目一:音频信号处理(滤波、增强)- 项目二:图像处理(去噪、边缘检测)- 项目三:DSP综合应用(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4.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基础理论部分:占总课时的1/3,以课本相关章节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