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选题-马惠荣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9
耳鼻喉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探析作者:马惠霖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6期【摘要】本文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利用对比的方式,对优质护理服务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工作,从而提升耳鼻喉科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确保其价值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优质护理;耳鼻喉科;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2耳、鼻、喉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人们视觉、听觉、感觉的重要载体,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人们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情况,导致人们生活中的诸多不便。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耳鼻喉问题是现今医学中发生概率最高的一项,且治疗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在临床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耳鼻喉治疗的效果,提升其康复的效率,就需要不断地加强护理服务的水平,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从而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过来。
下面我们将以实际的案例为主,详细的阐述优质护理在耳鼻喉科临床医疗中的效果。
1 案例信息以及采用的方式1.1 案例信息以本院耳鼻喉科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法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90名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部分。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其年龄在19~75岁之间,其中耳炎有14例、喉癌1例、鼻窦炎30例。
而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20~79岁之间,其中耳炎15例、喉癌1例、鼻窦炎29例。
从资料中可以明显看出,两组的划分比例相对比较均衡。
1.2 护理方法及其相关内容1)护理方式。
对照组采用的是急诊室的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采用的则是优质护理的方式。
2)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①加强护理工作的培训和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努力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
由于耳鼻喉科的病人年龄跨度比较大,且疾病的种类也比较繁杂,因此,我院耳鼻喉科会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以及技术能力。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9]宋幸楠,闫晓红,李佳欢.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血液科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5):137-138.[10]Hoviattalab K ,Hashemizadeh H ,D 'Cruz G ,et al.Nursingpractice in the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German Hospitals [J ].J Clin Nurs ,2015,24(11-12):1513-1524.[11]彭雅君,林博晓,何丽娟,等.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4,6(19):1808-1809.[12]Akese M I ,Adejumo P O ,Ilesanmi R E ,et al.Assessment ofnurses'knowledge on evidence -based preventive practices for pressure ulcer risk re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mobility [J ].Afr J Med Med Sci ,2014,43(3):251-258.[13]DemarréL ,Verhaeghe S ,Annemans L ,et al.The cost of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hospitals and nursing homes in Flanders :A cost of illness study [J ].Int J Nurs Stud ,2015,52(7):1166-1179.[14]陈明慧,陈秋莲,宋丹丹,等.集束化护理在降低难免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2014,21(10):43-44.[15]何君.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施行效果探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189-190.[16]Peterson J ,Adlard K ,Walti B I ,et al.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collaboration to recognize ,prevent ,and treat pediatric pressure ulcers [J ].Clin Nurse Spec ,2015,29(5):276-282.(本文编辑:刘仁立谭哲煜)工作单位:330009南昌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罗雁雁: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8-04-23辐射床暴露法联合炉甘石洗剂在重症新生儿红臀中的疗效罗雁雁摘要目的观察辐射床暴露法联合炉甘石洗剂用于NICU 新生儿红臀的疗效。
-29-黑龙江医药科学2417年4月第42卷第2期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价①孟欣(住木斯市妇幼保健,,黑龙江住木斯184762)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
方法:使用随机平行方式,将我院2417-05~2418 -05撷取的40例产后出血;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0例。
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4%,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4.45)。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理评分情况比较,未见统计学的意义(P>4.45)。
两组心理评分情况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 4.45)。
两组产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4.45)。
结论:产后出血患者接受健康教育,不但能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而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产后24h出血量和止血时间,存在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后出血护理;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8产后出血,主要指的是胎儿娩出24h内的出血量>509mL,—般情况下多在2h内出血,晚期患者会在分娩24h后出血[]。
产褥期内子宫大量出血,多在产后2-2d发生,为分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产后出血,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容易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7]。
针对于此,本次研究将近年来撷取的47例产后出血患者,评价实施健康教育、常规护理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24一般资料使用随机平行方式,将我院2912-98-2218-98撷取的47例产后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9例。
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39.4±3.3)岁;孕周38~49周,平均(39.6±4.2)周。
经产妇和初产妇各8例、2例。
优质护理模式在妊高症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20-08-05T09:14:10.857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1期作者:刘岩熠马雪玲[导读] 血压异常升高、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未进行及时干预,则可直接影响母婴结局[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新疆巴音郭楞 841000)【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妊高症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8例妊高症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
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妊娠并发症,提高Apgar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在妊高症孕产妇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妊高症;并发症;Apgar评分;护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1-0185-02妊高症(PIH)是妊娠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好发于孕20周以后或产后24h以内,以蛋白尿、血压异常升高、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未进行及时干预,则可直接影响母婴结局[1]。
针对PIH临床上常通过药物来控制血压水平,但血压水平易受患者饮食、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
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8月—12月收治的148例妊高症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收治的148例妊高症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解读》中相关的诊断标准[3],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且排除凝血功能异常、精神病史、认知障碍、其他妊娠期并发症及一般资料不全者。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连续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医院、家庭、患者自身的共同努力,力求使老年慢性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现将连续护理模式在我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加以回顾。
资料与方法2016年1-6月收治老年慢性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
观察组男48例,女27例;年龄60~77岁,平均(70.26±3.81)岁;疾病类型包括糖尿病26例,高血压21例,心血管疾病17例,慢性胃肠疾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
对照组男42例,女33例;年龄60~78岁,平均(71.34±3.59)岁;疾病类型包括糖尿病19例,高血压24例,心血管疾病21例,慢性胃肠疾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
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对慢性病的诊断标准;年龄≥60岁,沟通、认知功能正常。
排除重症器官疾病、精神疾病、传染疾病患者以及依从性不足患者。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医护人员详细指导患者用药,告知患者日常生活、饮食、康复护理应注意的事项,发放宣传手册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护理模式。
①结合所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情况,由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组建专业护理团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
②患者前来就诊时,社区卫生中心应做好记录,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并定期组织针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培训活动,讲述患者在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鼓励患者介绍康复经验,相互间开展热烈的交流讨论,增强患者自我护理的信心。
③老年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教授患者及家属具体的康复护理技术,为患者制定科学的家庭护理方案,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复诊。
④社区医护人员应定期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持续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指导和帮助,通知患者按时治疗和护理,鼓励患者掌握慢性病相关知识,积极实行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妇幼健康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马慧荣,杨媛#(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宁夏银川 750001)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骨代谢指标和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瞻性病情分析、医嘱执行、护理急救、医患配合满意度、护理态度、心理疏导、管理措施和操作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和N端骨钙素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5-羟维生素D骨代谢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小儿骨折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儿骨代谢指标和生活质量,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小儿骨折;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小儿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成因多种多样,包括意外跌倒、运动受伤、交通事故等。
处理方法也较为复杂,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钢板、钉子等手术治疗或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常规护理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一般。
研究表明,在小儿骨折的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儿康复进程。
本研究旨在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6~12岁,平均(9.21±3.54)岁;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6~13岁,平均(9.51±2.66)岁。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护理标识是医院为有效防止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心理、生理、环境、社会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或者难以预料的风险与意外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文字与图案等各种科学性、针对性的标识。
将护理标识应用到护理安全管理中,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风险意识,有效规避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效果。
该研究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与应用,该研究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医院内、外科病区中随机选取11名基层护理人员,2名护理主管,1名护理主任,他们的年龄在25~40岁之间。
将这14名护理工作人员组成责任护理小组,对责任病区中护理标识的应用与护理责任严格执行,同时选择14例患者作为参照与护理对象。
1.2方法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做到以下3点内容:①设计护理标识:由医院的责任护理小组根据自身护理工作的体会与问题统一设计病区的护理标识,精心选择护理标识的形状、颜色、材质、字样,意图达到醒目、统一、美观、规范、实用的目的,充分体现护理安全管理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这种护理标识不仅有助于给患者与患者家属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而且有助于对护理工作人员产生警示的作用。
②护理标识的分类:一是患者的腕部标识带,即运用无味无毒的塑料制作蓝色、粉色、桔红色的腕部标志带,其中粉色代表儿科、新生儿患者,桔红色代表危重的手术患者,蓝色代表其他类型的患者,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选择不同类型的腕带,并填写完整的患者个人信息,接下来将腕带系到患者的腕部,医生、护士在诊治、护理患者之前需仔细核对腕带的信息,在患者出院后除去腕带;二是管道标识,由置管护理人员运用黑色的防水笔在管道中标注置管时间、引流管的名称、置管护理人员的名字,引流袋与引流管的标识颜色一致;在输注特殊药剂时,需在输液架上设置警示标识,标注输液的滴数,严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三是床头卡标识,即在患者住院后,接诊护理人员会在医院的系统中输入患者的正确个人信息,打印后直接插入患者床头牌中,根据分级护理标识选择不同颜色字体的标识,一级护理选择红字,二级选择蓝字,三级选择黑字,并将标识插入患者床头牌中;四是温馨提示标识,即在病房的沐浴室中设置“小心滑倒”标识,在开水炉侧设置“小心烫伤”标识,在治疗室与治疗车上设置“注意XX 药物过敏”的提示标识,在病房外设置统一的插卡式温馨指示标识,内容包括患者的床号、病室、责任护士、主管医生等;五是治疗室中的警示标识,即在治疗室内设置(非)无菌区标识,消毒隔离标识、生活垃圾与医用垃圾分类标识等,在治疗室的柜子上粘贴不同类型的标识,以便于药物与应用器材的管理,用不同颜色区别高危药物的放置位置,在治疗室的门上贴上“非医务人员勿进”的标识;六是预防意外标识,即用白色硬纸板制作标识牌,用代表不同警示意义的颜色字体设置“防压疮、防导管脱落、小心坠床、跌倒、青霉素过敏”等标识,根据患者的病情区别以插卡式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应用的效果探讨马黎容天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天门431700[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与应用。
产科护士的产妇疼痛评估与缓解策略课题申报书一、课题背景与意义产妇疼痛是指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所感受到的身体上的不适与疼痛感,常常由子宫收缩、产道扩张、胎儿挤压等因素所引起。
产妇疼痛对孕妇的生理与心理均有一定的影响,也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产科护士在产妇疼痛评估与缓解策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对于产妇疼痛评估与缓解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现有的研究多为单中心、小样本规模的研究。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之前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护理工作的需求,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产妇疼痛评估与缓解策略的指导方法,为产科护士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护理服务,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产妇疼痛评估方法和产妇疼痛缓解策略两个方面。
1.产妇疼痛评估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实际观察,梳理总结国内外产妇疼痛评估的常用方法和工具,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以适应中国产科护理的需求,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妇疼痛评估方法。
2.产妇疼痛缓解策略:通过分析产妇疼痛的病因与机制,总结国内外疼痛缓解策略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建立科学、规范的产妇疼痛缓解策略,旨在缓解产妇疼痛,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国内外产妇疼痛评估方法的研究成果,建立适用于中国产科护理的产妇疼痛评估工具。
2.总结国内外产妇疼痛缓解策略的研究成果,提出科学、规范的产妇疼痛缓解策略。
3.通过前期研究和后续实践验证,验证产妇疼痛评估与缓解策略的实际效果,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回顾、实际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回顾:对国内外已发表的关于产妇疼痛评估与缓解策略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整理。
2.实际观察:对示范医院的产妇疼痛患者进行观察、记录,并采用已有评估工具进行疼痛评估。
3.问卷调查:制定产妇疼痛评估与缓解情况的问卷,对产妇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其疼痛评估与缓解的实际应用情况和需求。
• 108 •TODAY NURSE,January,2019, Vol. 26,No. 1心理护理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郭蕴琦摘要目的研究在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3月~20丨8年1月收治的98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接受不同方式护理之后的心理状态、产妇的主要临床指标以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接受护理之后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产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产妇相关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无痛分娩生产的产妇,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关键词:无痛分娩;心理护理;心理状态;满意度中图分类号:K473.71 文献标识码:丨5文章编号:1006 - 6411(2019)01-0丨08-02对于绝大多数女性而言,分娩是一生当中需要经历的重要 生理过程11。
伴随人们健康观念的养成,产妇对于分娩也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产妇认为分娩除了需要保证自身与新生儿 的安全外,还需要最大程度地减轻其痛苦,因此,无痛分娩成为 目前很多产妇的选择方向之一U。
虽然目前无痛分娩已经得 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一些产妇对于无痛分娩缺乏相 关的了解,所以很容易出现心理不良反应等,这种不良心理会影 响产妇生产之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对于胎儿的成长也较为不利产妇如果在生产之后出现了抑郁症等一系列反应,就会 影响母婴双方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产妇家庭和谐4。
因此,针对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更为科学地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 重要。
本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现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8 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
纳人标准:①单胎妊娠;②正常分 娩;③沟通与表达能力良好;④婴儿状况良好.排除标准:①意 识不清不能配合者;②麻醉禁忌证者;③严重合并症者。
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护理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马艳荣发表时间:2018-01-25T09:56:39.1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作者:马艳荣[导读] 对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护理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能够很好的控制此过程中的出血量。
广西全州县妇幼保健院广西全州 541500【摘要】目的研讨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在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72例产时和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讨对象,随机平均分配成为考察组和比对组,两组患者各36例。
对比对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方法,而对考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产过程中、生产结束后以及生产后24h的累计出血量比较。
结果考察组者生产过程中、生产结束后以及生产后24h的累积出血量要显著不如比对组(p<0.05)。
考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3.1%,而比对组则为72.3%,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
讨论对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护理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能够很好的控制此过程中的出血量,能够很好的提高产妇及家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引言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医疗综合护理也日渐重视起来。
在临床护理过程当中,针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目前已经是医学界较为热门的课题。
合理使用综合护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解除产妇生产过程和产妇的不安与害怕心理,综合护理能够帮助产妇正常分娩胎儿,对其健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经过利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产妇产时与生产后的出现状况,医护人员就能选取一种非常合适的护理服务办法,更好的控制产妇的出血量[1]。
我院借用综合护理干预法,得到了显著的成效,现主要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随机选取了在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72例产时和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讨对象,产妇年龄分布为20-43岁,产妇有平均年龄为(29.8±5.7)。
系统性红斑狼疮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植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4-04-28T16:47:26.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作者:田新1 常玉梅2 张慧2 [导读] 做好心理护理,给病人讲解马利兰的有关事项,如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等。
田新1 常玉梅2 张慧2(1河南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450000;2河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4500053)【摘要】目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预处理及移植后护理、随访与辅导。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223-0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脏器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多数患者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但SLE 患者生存率仍较低,生存质量下降[1]。
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显著效果,是目前唯一有希望根治SLE的手段,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一种治疗SLE最有前景的方法。
现将我院经过移植效果较好的病人护理体会与大家讨论分享。
病历简介:李某,女,39岁,十五月余前在省人民医院经髓象检查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来我院后经讨论决定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首先通过化疗清除恶性克隆后使骨髓中正常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和外周血液得以再生,再通过讨论治疗方案是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造血干细胞,再用环磷酰胺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甲强龙作为预处理。
1.预处理期护理要点1.1患者经全身药浴后更换无菌衣裤进入移植室层流病房,置静脉导管。
1.2做好心理护理,给病人讲解马利兰的有关事项,如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等,使病人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为预防肠道反应,提前常规应用止吐药物。
如昂丹司琼片等,尽量避免将药物呕出。
如有呕出,应及时补服,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报告医师,调整药量并准确记录。
研究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eclampsia)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产后出血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育健康。
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如何进行优质的护理,有效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成为了当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不同护理模式的比较分析,旨在找出最佳的护理方式,提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水平,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产后出血的发病机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认为与孕期内皮功能障碍、子宫内膜血管收缩功能失调、凝血-纤溶系统异常激活、炎症因子释放增加、胎盘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关。
孕期内皮功能障碍导致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增加,引起血管舒缩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临床表现。
而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功能不良、子宫平滑肌功能低下、子宫血管破裂、凝血因子异常等因素导致。
1. 个性化护理计划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尤为重要。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情况,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在监测病情变化的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2. 24小时监测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来说,24小时监测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蛋白尿情况,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 健康宣教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和家属,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宣传有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病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2019岭南护理论坛论文题目
10月23日,护理学院在教室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护理专业前景与当代护理本科生素质要求"的讲座。
这次讲座请来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兼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潘继红来引导护理学大一新生打开一扇明亮的希望之窗。
讲座一开始,潘继红主任试探性地向同学们询问:“你们是否自愿报这个专业?你们是否认可你们的专业?你们是否了解护士这个职业?”许多同学迷茫而无奈地摇了摇头。
面对同学的表现,潘主任面帯微笑,满怀自信地展开了演讲。
潘主任向学生传递了护理专业的发展与前景,如何成为护理工作的一员,如何做好职业规划,护生走上临床成为一名真正护士所要面临的问题,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如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等的信息和经验。
并且潘主任以自己做助产士的临床经验,结合自己以及身边护士利用学到的知识发明创造便于患者的小发明为例,用文字和照片的表现形式,讲述了学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启发学生要做一个睿智的护士。
在讲座的最后,护理学院的学生代表为潘主任颁发了荣誉证书,在场的所有学生精神饱满,充满信心,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感谢这位用30年青春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