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子量聚合物三元体系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456.25 KB
- 文档页数:2
三元复合驱井通粘稠聚合物原理三元复合驱井通粘稠聚合物主要由三种成分组成:胶体物质、化学结构改性剂和增粘剂。
其中胶体物质是添加剂的主要成分,它可以增加油润湿能力,提高油水相互作用的能力。
化学结构改性剂主要通过改变油相的化学性质,使之更容易与水相发生反应,提高油相在水相中的稳定性和分散度。
增粘剂则是为了增加体系的粘度,使得原油在水相中的分散度更好,从而提高驱油效果。
三元复合驱井通粘稠聚合物的原理如下:首先,通过胶体物质的作用,使油相具有更好的湿润性,使油相能够更好地分散在水相中,形成微小的分散液滴。
而胶体物质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分散性,能够保持分散液滴的稳定性,不易发生汇聚和沉淀。
其次,通过化学结构改性剂的作用,改变油相的化学性质,使其更容易与水相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这样可以增加油相在水相中的溶解度,提高油相的稳定性和分散度。
同时,化学结构改性剂还可以改变油相的表面性质,使其更容易被水相湿润,并提高与水相的相容性和混合性。
最后,增粘剂的作用是增加体系的粘度,使得原油在水相中的分散度更好。
增粘剂可以增加水相中的胶体物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使分散液滴更加稳定。
同时,增粘剂还可以增加体系的黏滞性,提高油相的分散度和稳定性。
通过三元复合驱井通粘稠聚合物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油在水相中的分散度和稳定性,改善驱油效果。
同时,它还能够减少油水界面的张力,提高原油的渗透能力。
此外,三元复合驱井通粘稠聚合物还具有一定的防腐蚀和抗乳化性能,可以减少油井和管道的腐蚀和乳化现象,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三元复合驱井通粘稠聚合物在油田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聚合物分子质量的大小对聚合物驱的影响【摘要】: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是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增粘效果越好,最终采收率也越高。
采用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油时,油水粘度比很小,采出液中含水率上升速度将大大减缓,当它达到采油经济允许的极限含水率时,油层中的含水饱和度已经很高,因而获得的驱油效率高。
运用室内实验、矿场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残余阻力系数变化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以及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对聚合物驱最终采收率和含水变化的影响,为油田应用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残余阻力系数含水采收率驱油效果引言聚合物驱和水驱相比,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注水开发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层的非均质特点和流体性质,聚合物驱的澈米,除受上述条件影响外,还要受到聚合物的用量、粘度、分予量、聚合物注入时机以及聚合物驱所适应的井网、井距等的影响。
如果考虑不周,就会影响聚合物驱的效果,降低经济效益。
在上述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诸多因素中,聚合物的粘度控制是聚合物驱能否成功的关键。
耐聚合物分予量是控制其粘度的重要参数之一,本实验就是通过聚合物分予量的变化来研究聚合物的分予龄及其段塞组合对驱油效率的影响,为矿场聚合物驱油时选掸最佳聚合物分子链段塞组合提供实验依据。
l 实验部分物理模型的没计主要根据岩心与油层物性及几何彤状相近的相似准则。
同时根据大庆油Ⅲ聚合物驱数值摸拟研究结果,非均质模型渗透率变异系数选择为0.72。
考虑大庆油田地层状况.根据渗透率差异将模型分为高、中、低渗透性三个层段。
每个层段厚度为1.5em,三层段渗透率比为1:3:8 整块模型的均渗透率为2.8p-m 左右。
模型几何尺寸为长X宽X高一( 0×4.5X4.5)cm 模型为两维纵向非均质韵律环氧胶结石英砂物理模型,模型采用静态加压法制成。
实验用水分为原始地层水和驱替水两种,都是根据大庆油田实际情况人工合成的盐水。
三元复合驱井通粘稠聚合物原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油田开发难度逐渐加大,如何提高油气采收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油田开发中采用的驱油方法主要有水驱、气驱、聚合物驱、油泵驱等。
其中,聚合物驱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而三元复合驱井通粘稠聚合物是其中的一种新型驱油技术,其原理和应用将在本文中进行详细介绍。
一、三元复合驱井通粘稠聚合物的定义三元复合驱井通粘稠聚合物,简称三元复合聚合物,是由三种不同组分的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一种复合聚合物。
其中,第一组分为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是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和吸附能力;第二组分为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和稳定性能,能够增强聚合物的流动性和渗透能力;第三组分为驱油剂,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具有较强的驱油能力和降粘能力。
三元复合聚合物在注入油藏时,能够有效地改善油藏物理性质,增加油水接触面积,降低粘度,提高油气采收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驱油剂。
二、三元复合驱井通粘稠聚合物的原理三元复合聚合物的驱油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改善油藏物理性质,二是增加油水接触面积,三是降低粘度。
1、改善油藏物理性质油藏中存在许多岩石孔隙,这些孔隙大小不一,分布不均,会对油气运移和采集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三元复合聚合物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够在油藏中形成一层聚合物膜,降低孔隙壁面的表面能,减少油水相互作用力,从而改善油藏物理性质,提高油气采收率。
2、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油水界面是油气运移和采集的重要界面,油水接触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采收率。
而三元复合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和稳定性能,能够将油水界面分散成许多小界面,并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油滴包覆在聚合物膜中,从而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
3、降低粘度油藏中的油具有一定的粘度,这种粘度是油气运移和采集的主要阻力之一。
而三元复合聚合物中的驱油剂具有较强的降粘能力,能够降低油的粘度,减小运移和采集阻力,提高油气采收率。
三元复合驱油效率。
三元复合驱油后,转变了接触角与吸附张力。
进而提升剩余油的驱替效率,开启剩余油的流动性,把小孔喉内的剩余油驱到大孔喉内,伴随注入体系的持续增大,伴随驱油体系含量的持续增加,驱替全过程剩余油将得到大量开采与动用。
1.3 能让油乳化因为三元复合驱油过程的表活剂和碱可以溶解在水里,并且碱与表活剂存在很强的乳化性,进而造成注入油藏内的表活剂与碱可以同剩余油之间产生许多的水包油乳状物,这类乳状物难以被岩石附着,伴随注入量的持续增多,提升原油采收率。
乳化时,乳状物可以有效完善储层调剖能力,乳化剂存在减小的界面张力,完善原油流动能力。
乳状物的调剖机理是驱替时产生的乳状物可以进到高渗层,且对高渗层存在较高的封堵能力,进而更好调整高低渗流层,以提升驱油效率,改善层间冲突。
2 三元复合驱油效果改变对采收率的干扰分析2.1 渗流速度对三元复合黏度的干扰黏度是直接关系着三元复合流度管理水平。
于近井地带因为流动速度很大,岩石孔喉对三元复合的剪切和拉伸作用很强,易造成三元复合黏度损失,干扰其抵达油藏深部的应有黏度。
为掌握近井地带较短路程,高渗流速度对三元复合黏度的干扰,基于30cm 填砂模型内每种渗流速度状态下的流动测试,考察了通过多孔介质分解后三元复合黏度的变化,结果见图1。
通过图1发现,随渗流速度的提高,三元复合黏度先明显减小再慢慢趋于稳定。
渗流速度对三元复合黏度的干扰有以10m/d 为标准的敏感性不一样的两个地方。
渗流速度低于10m/d 时,三元复合黏度对多孔物质的分解作用很敏感,渗流速度提高将造成三元复合黏度明显减小与流度管理能力明显损失;渗流速度超过10m/d 时,三元复合黏度基本不变,黏度保留率只有30%[2]。
针对孔渗特点不变的油藏,三元复合流动速度愈大,渗0 引言水相流度的管理与超小油水界面张力属于其重要的驱油机理,还是三元复合规划的重要指标。
三元复合注入环节,在近井地方的流动速度远远大于远井。
石油工程化 工 设 计 通 讯Petroleum Engineering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24·第45卷第11期2019年11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聚合物驱油实验,在我国东北特大型油田大庆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据统计。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最大国之一。
可以说,聚合物驱油技术正成为维系我国石油高产量不可忽视的一门技术,为我国能源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
然而,当聚合物进入地层后,在外界条件的改变下,聚合物自身的稳定性、抗盐性、抗温性等就会对聚合物的驱油效果有较大影响。
例如:地层水的矿化度较高,可导致聚合物的黏度降低,增加聚合物的注入量,从而增加施工成本,不利于聚合物驱油的应用。
因此,聚合物驱油技术也面临着众多的影响因素。
1 聚合物驱油原理聚合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是指向地层中注入部分水解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化学聚合物,以期达到加大地层中水相的黏度,进而控制地层中水相渗透率,改善原油和地层水的流度比。
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主要通过加大黏度和降低渗透率实现。
1.1 加大黏度地层中水与分子量较大聚合物混合使原本的水相黏度增加,水相的流动阻力加大,改善了水与原油的流度比值,指进和舌进现象减弱,原油的波及系数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聚合物为什么能加大地层水相的黏度,其原因是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具有以下结构特点:①都是线性的高分子,分子量很大,重复链节很多且错综复杂;②在链存在亲水基团,如-COONa ,-SO 3Na ,-OH ,亲水基团在水中都是溶剂化的,使高分子外有一由溶剂化 水所形成的“水鞘”,增加了相对移动的内磨擦力;同时,离子型亲水基团在水中解离,产生许多带电性相同的链节,它们互相排斥,聚合物分子彼此分开更加舒展,因而有更好的增黏能力。
1.2 降低水相渗透率注入地层中的聚合物分子使水相黏度加大,水流动能力减弱,改善了油水的流度比,因而使原油采收率得到提高。
聚合物条件对聚合物驱的影响
1 聚合物浓度及用量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一定程度下,聚合物浓度越大,溶液的粘度越高,驱油效果应该越好。
一般情况下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效果确实要优于低浓度聚合物浓度。
2 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影响
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具有较强的粘弹性,这样就扩大力量聚合物驱的波及体积和提高聚合物驱油效率,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越高,其原油采收率提高值也就越大。
3 转注时机的影响
转注时机包括不进行水驱直接进行聚合物驱,由水驱后不同阶段转为聚合物驱。
水驱前,及水驱后不同阶段对应的含水率逐渐升高。
一般情况下相同浓度的聚合物驱,注入时间越早,原油采收率提高值就越大。
4 不同井网条件的影响
由于油藏平面非均质性严重,井距越大,井间非均质性越严重,而聚合物驱可以有效降低井间非均质性,所以在控制范围内,井间距离越大,波及效率越高,原油采收率提高值也就高。
5 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
残余阻力系数是聚合物溶液注入油层前后水的流动度之比,表征吸附和捕集在岩石孔道中的残留聚合物分子对水流动的抑制能力。
在聚合物驱时,滞留在岩石孔道中的聚合物能降低渗透率改变水流通道作用,残余阻力系数增加驱油效率也就增加,原油采收率提高值则变大。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成分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长文《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成分》中,本文将通过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成分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其组成和特点。
该文章旨在全面了解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成分,并对其在石油采出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将概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成分的定义和背景。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是一种常用于油田开发中的技术手段,通过将水、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三种成分混合使用,以增强原油的采收率和改善采出液在地下储层中的流动性。
其成分的选择和比例是实现高效采油的关键因素。
其次,本文将着重介绍三种主要成分的作用和特点。
水作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主要成分,起到稀释和输送其他成分的作用,同时在驱替原油时也有一定的驱油能力。
聚合物作为增粘剂,能够增加驱替液的黏度和粘度,提高其与原油的相容性,从而有利于增加驱替效果。
表面活性剂作为界面活性物质,能够降低驱替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改善两相之间的润湿性,提高驱替效率。
最后,我们将总结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成分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成分的选择和比例是影响采油效果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成分配比能够提高采油效率和采收率,降低驱油剂的使用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深入研究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成分的特点和优势,对于提高我国油田开发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本文通过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成分的概述,旨在深入探讨其组成和特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油田开发中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编写如下: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成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然后,文章提供了整体的文章结构,以方便读者更好地掌握全文的脉络。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由多个要点组成。
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一、化学驱油机理化学驱在油田进入现场应用的主要是: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A.S.P)。
聚合物驱主要是通过增加驱替液粘度、降低油层水相渗透率来降低流度比、调整吸水剖面,达到提高驱替相波及体积的目的。
聚合物溶液粘度越高,其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
一般聚合物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幅度6%~ 13%。
三元复合驱既可提高注入剂波及体积,又可增加驱油效率。
另外,三类化学剂复配在一起,既能够发挥单一驱油剂的优势,又能够产生协同加合效应,从而获得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三元复合驱一般比水驱提高采收率幅度13%~ 20%。
二、化学驱研究程序及技术系列化学驱油技术是一项比较大的系统工程,比注水开发要复杂的多,投入费用高,风险大,中间某个系统或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工作的失败。
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并达到增加采收率的预期目标,需要将化学驱油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胜利油田的化学驱油技术主要由聚合物驱油和三元复合驱油两大部分组成。
聚合物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1)聚合物溶液性质如基本物性参数、流变性、稳定性等;(2)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性质如吸附、分子量与地层配伍性、流变性、阻力系数、不可及孔隙体积等;(3)驱油试验及试验方案,确定用量、非均质影响等。
在三元复合驱油中要重点研究油水界面性质、不同化学剂间的配伍性如互相作用及其协同效应。
同时由于不同化学剂组合在一起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研究注入方式时已不再是简单的流度控制问题,它需要根据油藏实际情况和形成乳化液的状况来合理地确定注入方式。
特别是由于复合驱油机理复杂。
影响因素已不再仅仅是油或注入流体粘度问题,故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手段和影响因素比聚合物驱油要复杂得多。
通过攻关研究,目前该技术已基本成熟配套,形成从室内筛选、性能评价、油藏工程方案优化设计、数值模拟跟踪模拟到现场实施跟踪调整和评价的一整套技术系列。
1、建立完善了室内试验研究配套技术完善了聚合物评价技术。
2017年12月聚合物驱提升驱油效率的机理分析及效果探讨单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试验大队中心化验室,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在三次采油技术中,聚合物驱使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在国内油田应用也较多。
该技术能有效提升油田采收率,保障油田稳产和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是从聚合物驱油的机理出发,对影响聚区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新的措施来改善聚驱效果,以此为相关油田的聚驱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聚合物驱;采收率;驱替聚合物驱是三次采油技术中较为成熟的一种,能有效提升油田采收率,提升经济效益,在国内油田有着较多的应用。
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该技术有着一定的主导地位,会通过研究不断完善。
本文主要是从聚合物驱油的机理出发,对影响聚合物驱的因素展开相关探讨。
1聚合物驱油机理对于聚合物驱油机理,早期的理论认为其提升采收率是通过增加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和粘度,是水油流度比既降低来实现,聚驱后和水驱后有着相同体积的孔隙介质残留油,并不能机加大岩石微观扫油效率。
从后续研究看出,在非牛顿粘弹性作用下,聚驱提升采收率不只是扩大了波及体积,还是从微观驱油层面来实现。
聚驱在盲状、膜状、孤岛状、柱状以及簇状残余油开发中有高效发挥。
从实验室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粘度下,聚合物粘度具有弹性会提升3%到5%的爱收率。
从机理上分析,聚驱主要是通过降低油水粘度比、降低水油流度比、降低注水地层渗透率、产生流体转向效应和提升油相分流系数五个方面。
油水粘度比的降低能促进采收率的提升,提升驱油效率可从提升驱油剂粘度和降低地层原油粘度两方面入手,但是降低原油粘度无法实现,在这个层面上看,只能提升驱替相粘度,实施方法也相对简单,值需要将高相对分子品质聚合物添加到注入水中就可以实现。
水油流度比的降低使为了减少注入水单层突进现象,该参数的降低能有效提升注入水波及体积系数,采取相同的原油需要的注入水更少,也提有效提升驱油效率。
聚驱的意义是提升驱替效果,缩短开发周期。
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机理及驱油效果分析作者:邱晓娇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4期摘 ;要:聚合物驱提升驱油效率在油田开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驱油效果,应对其驱油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其机理进行应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驱油效果。
本文介绍了聚合物驱油机理,阐述了聚合物驱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了加强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措施,为聚合物驱提升驱油效率带来了良好的条件,可使油田开采的效率得到提升,减少开采中的资源浪费问题,保证了开采的效果。
关键词:聚合物驱;驱油效率;机理引言聚合物驱油技术属于一种高效的方式,并且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世界各国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试验和改善之后,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完善。
使用聚合物进行原油开采能够使水油的流度比降低,还能够使聚合物驱油的波及体积变大,通过了解聚合物驱油的机理,能够准确地对其驱油过程进行分析,使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加强,为油田开采创造良好的条件。
1聚合物驱油机理利用烃类油溶剂、乙醇或者表面活性剂的过程中,水会与其之间相互接触,并且产生油与溶液的充分混合物质,或者使油与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原油与综合性溶液接触,接触面离注水井越远,溶液中的含水率會提升,直到都变为纯水为止,因此,在原油及水之间会产生一个较低的或者零表面张力区,也就是出现综合性溶液及原油的充分溶混区。
这种溶液的成本是在纯水到油溶剂之间变化的,然而胶束溶液的有效粘度相比本来的组成物质要高,使用清水来取代胶束溶液,溶液的驱替系数会降低。
为了使溶液的段塞沿储层移动,一般需要使用聚合物水溶液驱替。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流度比得到控制,还能够使驱替液与驱原油达到混相,使采收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聚合物驱的影响因素影响聚合物的因素中有储层参数、注聚时机、流体粘度、注入参数等。
结合数模数据进行研究,分层聚驱对聚合物溶液调剖作用有着促进的效果,可使层间的动用情况更加明显,相比单层注聚有更好的作用,同时,这种情况下高含水的时候比较显著。
【关键字】技术摘要近几年来,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油田得到广泛应用。
为适应油田聚合物驱的需求,本文在聚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原理的根底上,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聚合物的弹性效应、聚合物分子构型、聚合物段塞组合、油层厚度和油层垂向渗透率对聚驱开发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弹性效应可提高原油采收率,其弹性作用最佳质量浓度为1.0~2/L;清水聚合物溶液中聚合物分子以网状构型为主,增粘效果较好,污水聚合物溶液中聚合物分子以枝状构型为主,增粘效果较差;聚合物段塞尺寸和粘度是影响聚驱效果的决定因素,段塞尺寸保持不变时,溶液粘度越高,采收率增幅越大,溶液粘度保持不变时,段塞尺寸越大,采收率增幅越大;对于水湿油层,油层越厚,增采效果越好,而油湿油层的厚度对聚驱采收率影响不大;对于正韵律油层,垂向渗透性越强,聚驱增采幅度越高,反之,越低,对于反韵律油层,垂向渗透性越差,聚驱增采幅度越高,反之,越低。
文中还提出了一些改善聚驱开发效果的措施,包括:采用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优选聚合物注入速度和优选井网井距。
本文对油田进行聚合物驱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影响因素;改善措施;物理模拟;数值模拟AbstractIn recent years, polymer flooding technology was widely applied in oilfield. In order to adapt the demands of oilfield polymer flooding,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polymer flooding EOR mechanism, by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s, we mainly studie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olymer flooding effect, including polymer solution elastic effect, polymer molecular structure, polymer slug combination, reservoir thickness and reservoir vertical permeabilit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polymer solution elastic effect can enhance oil recovery, and its optimum quality concentration was 1.0~/L. Polymer molecular had the network structure in fresh water, and its solution had higher viscosity, on the other hand, polymer molecular had dendritically structure in sewage water, and its solution had lower viscosity. Polymer slug size and viscosity were the decisiv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polymer flooding effect. In the case of unchanged polymer slug size, the higher the solution viscosity was, the greater the polymer flooding increased recovery. When polymer solution viscosity was not changed, the larger the slug size was, the higher the oil increased. For water-wet oil reservoir, the thicker the oil reservoir was, the better the polymer flooding increased oil recovery, but for oil-wet reservoir, reservoir thickness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polymer flooding recovery. For positive rhythm reservoir, the better the vertical permeability was, the higher the polymer flooding increased oil recovery, on the contrary, the lower. For anti-rhythm reservoir, the worse the vertical permeability was, the higher the polymer flooding increased oil recovery, on the contrary, the lower. In this paper, we also raise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 flooding effect, including preparing polymer solution with sewage, optimizing polymer injection rate, optimizing well network pattern and well spacing. Thispaper had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il field using polymer flooding.Key words: polymer flooding; influential factors; improving measures; physical simul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目录第1章概述 (1)1.1 聚合物驱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2)第2章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原理 (3)2.1 原油采收率 (3)2.2 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3)2.3 本章小结 (6)第3章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7)3.1 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效应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7)3.2 聚合物的分子构型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10)3.3 聚合物的段塞组合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14)3.4 地质因素对聚驱开发效果的影响 (17)3.5 本章小结 (20)第4章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措施 (22)4.1 采用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 (22)4.2 优选聚合物注入速度 (26)4.3 优选的井网井距 (31)4.4 本章小结 (33)第5章结论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7)第1章概述1.1 聚合物驱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聚合物驱的发展历史聚合物驱始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三元复合驱中各种化学系的作用及ASP提高采收率机理摘要石工1106 高凯歌 11021261本文主要从概念、驱油原理、应用与各化学剂的作用、优缺点与发展方向等方面对三元复合驱(ASP)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体系进行了论述,发现三元复合驱的高效驱油源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者的协同作用降低了表面张力,改善了油水流度比,驱油效率高,可以清除水驱无法清除的重质残余油。
三元复合驱的许多缺点也不应忽视,其中起到决定其在地层效果的是碱,碱类物质既可以作助剂、牺牲剂也可以对地层和设备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同时高矿化度及含粘土岩的地层等都会为ASP技术的使用造成阻碍。
由于ASP需要用表面活性剂来降低对碱的依赖,因此需要研究新型表面活性剂来克服目前在利用ASP时的困难。
一.三元复合驱概述三元复合驱(ASP)是指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组成的复合驱油体系,是在碱水驱和聚合物驱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次采油新技术[1],由于聚合物的驱油机理只是提高波及体积,所以单独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小[2];微乳液—聚合物驱虽然在技术上已取得成功,但成本较高,所以需要研究新的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为此开展了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复合体系驱油技术研究。
ASP驱油体系技术被证明是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
它主要是利用费用低廉的碱与原油中天然有机酸作用生产,天然表面活性剂(石油皂),并外加少量的合成表面活性剂以增强其界面活性,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目前,三元复合驱(ASP)在国内的起步比较晚,但进展比较快。
与其它化学驱相比,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油效率比较明显,而且成本也很低。
二.三元复合驱基本概念及优缺点1.三元复合驱定义ASP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是指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通过一定的数据比例混合后注入地层,扩大波及体积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2.三元复合驱油机理根据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基本原理,提高驱替液的粘度可增大波及效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驱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