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产业结构演变与发展阶段的灰色关联判断
- 格式:pdf
- 大小:367.51 KB
- 文档页数:6
区域经济北京市城市经济韧性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张梦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000)摘 要:运用熵权法对北京市2000~2019年的经济韧性水平情况进行打分计算,并运用灰色关联方法来分析北京市经济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
分析发现,北京市经济韧性在过去二十年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具体看,02-05年间经济韧性值表现下降,08-09年间及14-15年间经济韧性提高最显著。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这三个因素对北京市经济韧性水平影响最大。
最后对北京市未来如何提高经济韧性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韧性;北京市;灰色关联度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921/ki.1009-2994.2021-04-0194-095“韧性”这一概念始于工程、物理等领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研究范畴的拓展,“韧性”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社会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各个领域[1]。
2003年SARS、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9年末发生的新冠肺炎,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2]。
世界各国逐渐开始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防范问题上开始重视[3]。
北京市人口与产业集聚程度高,这北京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城市脆弱性逐渐凸显。
因此研究北京城市经济韧性的水平发展以及影响因素,对北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冲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北京市经济韧性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在2000年-2019年经济韧性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北京市经济韧性水平实证测度(一)一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从经济稳定性、经济多样性、经济创新性和经济恢复性四个方面共选取了11个指标来构建北京市经济韧性的综合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北京市城市经济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二)数据来源本文研究2000-2019年北京市的经济韧性,所有数据均来自北京市统计局官网、《北京市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官网。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A)创立了投入产出法,为产业关联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
(A)A、里昂剔夫B、克拉克C、库兹涅茨D、罗斯托2、马歇尔冲突是指(A)。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3、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D)A、市场行为B、市场绩效C、市场结构D、市场竞争4、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C)。
A、定价一般是长期性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C、价格一般订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D、其实质目的是要扩大需求量5、罗斯托关于经济增长本质研究的角度是(B)。
A、从总量的变化过程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B、从部门的变化过程来研究经济总量增长的规律C、从均衡竞争的假设条件来研究经济增长D、从“次优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6、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专门对工业结构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的霍夫曼比率是(C)。
A、霍夫曼比例=消费品产值/资本品产值B、霍夫曼比例=资本资料工业产值/消费资料工业产值C、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产值/资本资料工业产值D、霍夫曼比例=资本品产值/消费品产值7、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8、下列不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的是:(A)A、产业集中度很高B、产品同一性很高C、不存在进入壁垒D、完备信息9、下列哪一项属于哈佛学派的观点(B)。
A、即使市场中存在着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则,这种高集中度产生的高利润会因为新企业大量进入而消失B、市场结构是基本决定因素,不同的市场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市场绩效C、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D、不要求政府实施反垄断政策10、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研究随着全球产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开发区应运而生并不断演变、发展。
开发区是城市中区域空间类型的一种,是组织工业生产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也是直接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和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开发区的发展为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开发区在有效地组织工业生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度偏低、产业发展功能与城市生活配套功能没能很好地实现互补和统一。
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不利于开发区的健康发展。
目前许多开发区正在尝试进行转型,即从单一的产业组织功能向多元的生产生活综合性功能转变。
一些处于较高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尤其是那些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具有城市空间特征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始朝着新城的方向转变。
而开发区要实现转型升级,由单一产业生产属性向多功能的城市综合属性转变,产城融合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南昌作为一个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发达,同时整个城市空间布局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南昌的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好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功能十分必要。
而南昌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发展需要相关的城市生活功能配套设施的服务,从而为其发展增加动力和活力。
另外,南昌市国家级开发区对于南昌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推进着南昌郊区的城市化,而郊区的城市化发展离不开开发区的产业发展,需要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南昌国家级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既体现了南昌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又体现了深刻的时代背景。
为了较好地解决好上述开发区所面临的问题和满足南昌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本文以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为主题,并且以南昌市的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为例来进行研究说明。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演变及现状特别是南昌市的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空间类型。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原因分析李东军;张辉【摘要】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偏离份额法等方法,研究了1979-2011年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从产业结构红利和需求收入弹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此关系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其原因是北京市1978年以后资源主要是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北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别不大,以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红利并不显著,而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需求收入弹性相差不大.因此,作为全国率先发展的北京市,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更多依赖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行业自身效率的改善,而不是依赖于市场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效应.【期刊名称】《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15)002【总页数】6页(P148-153)【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红利;需求收入弹性【作者】李东军;张辉【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1一、问题的提出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一般采用各产业的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或者各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等指标作为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
对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初要追寻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做好结构调整是宏观经济的五大目标之一。
在这个大背景下,研究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库兹尼茨(1949)[1]对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作了规范的定义,即国家的产业结构定义为其资源和最终产品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分配,国民收入定义为国家该年度生产系统生产的、流向消费者或者国家资本积累的产品和服务的净产出,从而为以后的研究界定了范围。
咨询师《新时代北京市产业发展新基础、新思路和新方向》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题8 分,共6 题,总分48 分)1、国际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已经从生产性空间转向生活性空间,城市宜居品质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A、正确B、错误【A】2、创新引领型、服务主导型、协同发展型、全面开放型是当前北京构建特色与活力兼备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特征A、正确B、错误【A】3、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跨界融合等加速了要素重组、资源整合、集成创新、产品迭代、服务升级、生态演化,催生出新产品、新场景、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A、正确B、错误【A】4、北京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城镇化快速扩张和工业化加速演进的阶段A、正确B、错误【A】5、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或者制造业提升战略,主要目的是减少贸易赤字,回流就业岗位A、正确B、错误【A】6、北京市属国企主业定位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整体布局发展上与全市产业发展体系关联性不大A、正确B、错误【A】二、单选题(每题8 分,共6 题,总分48 分)7、”首次不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的是哪版城市总体规划A、1953-1957版B、1982-2000版C、1991-2010版D、2004-2020版【B】8、建国后,北京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到“三二一”转变,即三次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二次产业增加值是哪一年A、1990年B、1994年C、2000年D、2005年【B】9、在哪次党代会上,北京市提出“首都经济”的概念,发展符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其本质是知识经济,核心是发展高技术产业A、第六次党代会B、第七次党代会C、第八次党代会D、第九次党代会【C】10、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将催生哪种经济形态快速发展A、服务经济B、手工经济C、工业经济D、数字经济【D】11、工业革命的4.0时代的经济形态是A、数字经济B、人工智能C、工业互联网D、万物物联【A】12、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打造“六个一批”,具体是一批产业集群、一批企业梯队、一批重大项目、一批公共平台和活动、一批创新政策和工具还有一批A、工业园区B、产业园区C、生态园区D、智慧园区【B】三、多选题(每题8 分,共3 题,总分24 分)13、建国以来,北京城市功能发展演变与产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为A、首都建设B、首都经济C、首都发展D、首都开放【ABC】14、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中提出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包括以下A、全国政治中心B、全国文化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D、国际科技创新中心【ABCD】15、“五子联动”是北京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北京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推进,中国的产业结构一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城市,其产业结构变化尤为明显。
本文将从历史上的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当前的状况以及未来的趋势等方面,深入分析北京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历史上的产业结构在20世纪初的北京,农业是主导产业。
当时的农民主要种植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繁衍以耕作为生。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一情况开始有所变化。
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北京逐渐形成了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商业活动主要以批发零售、饮食等为主,手工业则包括纺织、制鞋、制糖等行业。
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虽然相对简单,但为北京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北京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1978年开始,北京开始实施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和人才。
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多样化,在初期主要是以轻工业和重工业为主,如纺织、机械制造、化工等,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房地产、信息技术等行业也逐渐兴起。
尤其是19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北京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带动了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当前的状况目前,北京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已经成为中国的科技、金融、文化和创意产业中心。
信息技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北京产业结构的主导,占据了主要的经济比重。
而制造业和传统行业则逐渐减弱,成为次要的产业。
这一产业结构的变化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
同时,北京的城市发展也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相关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未来的趋势未来,北京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仍将保持多样化和高附加值的特点。
首先,信息技术产业将继续发展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将成为重点发展的方向。
其次,金融服务业将进一步加强,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前工业化时期:在这个阶段,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活动,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较小。
2. 工业化初期:这个阶段开始于工业革命,工业开始成为主导产业,但农业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3. 工业化中期:在这个阶段,工业继续发展,服务业也开始增长,但工业仍然是主导产业。
4. 工业化后期:在这个阶段,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工业仍然保持重要地位,但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更快。
5. 后工业化时期:在这个阶段,服务业继续增长,制造业开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信息化和数字化成为主导趋势。
这些阶段并不是严格的时间顺序,而是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在每个阶段,产业结构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1.产业: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所有企业所组成的集合体。
2.产业结构:指一定经济体系内产业的组成结构、产业之间的联系、各产业与总体经济的联系。
3.产业组织:指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市场关系的总和。
4.产业关联:指在经济活动中,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5.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其全局和长远的利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转换步伐和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规范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垄断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扶持、保护、限制等措施的总和。
6.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结构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7.幼稚产业: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乘数的同行产业而言,处于“幼小稚嫩”阶段的产业。
8.支柱产业: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相对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的产业。
9.衰退产业:指在正常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同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趋于下降的产业。
10.产业结构优化: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
11.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
即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12.产业结构高度化:指资源利用水平应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
其标志是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加,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
13.感应度:描述一个产业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具体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产业增加的产出量。
2024年北京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知识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以下不属于专利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发明人B.后申请人C.职务发明人D.专利权人2.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A.技术创新B.基础研究C.关键核心技术D.战略科技创新3.()“大数据“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我国对大数据产业顶层设计的开始A.2014年B.2015年C.2016年D.2017年4.()是跨系统、跨企业、跨地域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A.标识解析B.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C.工业互联网平台D.安全态势感知平台5.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
A.义务教育B.中等教育C.中职教育D.高等教育6.出版别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并获得较大数额的违法所得,应如何处罚?()A.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B.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C.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D.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7.《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25年,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A.3%B.18%C.65%D.70%8.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政治D.经济9.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A.均衡B.协调C.高速D.平稳10.集成电路保护条例属于()。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国际条约11.属于知识产权法的是?()A.宪法B.商标法C.专利法D.著作权法12.著作权不保护什么?()A.文字作品B.口述作品C.摄影作品D.时事新闻13.《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以()为主。
核心考点练3 产业转移(2024·重庆二模)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例,长三角和珠三角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基础较扎实、技术较先进的区域,区域内的龙头城市以“孵化器”的身份,将各个上下游链条产业布局在周边城市,继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效应”。
“十四五”规划以来,某探讨发觉除北京外,我国各省各地都在高调回来实体经济,南方各地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更具吸引力的实惠政策,如南京发布了《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2024年版)》。
2024年至2024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由北方城市向南方城市搬迁的趋势明显。
下图示意我国受高新技术企业欢迎的部分异地搬迁路径。
据此完成1~3题。
1.与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外迁关联性最大的是( )A.疏解“非首都功能”B.治理首都环境污染C.缺乏煤等矿物能源D.减轻首都交通拥堵2.江苏成为受高新技术企业欢迎的地域,主要得益于( )A.优越的地理位置B.实惠的招商政策C.便捷的交通条件D.先进的技术水平3.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南迁最可能是因为南方城市具有( )A.优越的气候条件B.低廉的土地价格C.完善的产业链D.高素养的劳动力(2024·陕西汉中二模)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稳居世界前列。
下图为我国某年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地域分布图(图中为数量前十的省级行政区)。
据此完成4~6题。
4.据图可知,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分布的基本格局是( )A.区域分布均衡B.成渝地区占比大C.广东省密度最大D.沿海多5.陕西省发展工业机器人制造业最主要的优势是( )A.国家政策支持B.基础设施完善C.能源原料足够D.人才优势突出6.国外资本热衷于在我国建工业机器人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生产规模B.推广企业品牌C.提高市场收益D.培育科技人才(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我国是世界纺织业出口贸易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