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箫悠悠 写在“诗情话意——李凤云王建欣琴箫诗词音乐会”之后
- 格式:pdf
- 大小:339.13 KB
- 文档页数:1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原文及赏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原文及赏析文言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五代]李煜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
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译文及注释:译文:没有像秦穆公女那样的美人,有皇家上苑的美好景色,也是空的了。
那些花开得如此美,瓣是粉红的,蕊是金黄的,可是只有它们自己或低或昂,没人能和我去欣赏。
也许东风不高兴我,所以才使那些花开了一半。
我长日思念,百无聊赖,倚窗独困倦后昏然入睡,一觉醒来夕阳已西下。
在梦中梦见了当年的欢爱之情,而梦醒后一切都是空的了,这恨该是何等长久啊!往年两人曾一起在垂杨处依恋相爱,而如今都看不到了。
我和她相处只是暂时的,真是很短,和梦一样,还是懒于再想那些事了。
注释:谢新恩:词牌名。
王国维辑本《南唐二主词》校勘记:此首实系《临江仙》调。
秦楼: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亦名凤楼。
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
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风楼。
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
事见汉刘向《列仙传》。
后人遂以“凤去楼空”指楼中人去、睹物思人。
吹箫女:指秦弄玉。
上苑:指古代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
粉英金蕊:粉红的鲜花,金嗽,此泛指各种颜色的花卉。
低昂:起伏不定,时高时低。
一衿香:衿,同“襟”。
是以人的感受说明香的程度。
一般指不能指出形状的事物,类似的情况有:徐仲雅《赠齐己》:“骨瘦神清风一襟,松老霜天鹤病深。
”吕岩《沁园春》:“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
”一说,堂后(北)叫背,堂前(南)叫襟,一襟香,指堂前一面有香。
琼窗:华美精致的窗子。
与李清照的对话_700字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袅袅香炉紫烟,幽幽琴弦佳人。
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余情。
千古岁日悠悠,又演绎了多少善于恶,情与恨,合与离?——题记时间斗转,流水把我带到了一间庭院里,一个身着一袭白衣的女子倚在亭中。
她痴痴地看着院中零落的桃花。
桃花已不再烂漫,芬芳。
风吹起了散落在地的桃花,正如她未梳红妆的脸一般凄怨,哀苦,有着漫天愁绪。
过了一会儿,她转过头来。
目光落在我身上,又似乎透过我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她轻轻地笑了,嘴边划开一个轻轻地弧线,那么轻,那么浅。
犹如流星般璀灿。
又似是自嘲,又似是感慨,表情颇多寂寞,如风过浩渺的湖面,如夕暮蒙蒙中的秋色,如窗前憔悴的黄昏疏雨。
她轻叹一声,走到黄连树下,倒上一杯酒。
她疑视着这杯酒许久许久,又似乎想起了什么,无助地笑了,然后——一酒而尽。
这样反复了许多遍,她终于不胜酒力,倒在桌上。
可是我分明见到从她眼角里留下了一滴晶莹的的泪,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风干!倒在石桌上的她衣着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单薄,从背面看去,不由惊叹一声:“卷帘西风,人比黄龙瘦。
”,她竟如此清瘦?“闻说双溪春尚浩,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在不到许多愁,愁啊,呵”。
睡梦中的她喃喃地说着,又古怪地轻笑一声。
是啊,千年的风雨淡褪了琉璃繁华,沉淀了她的泪。
空寂夜空,她醒了,一双美目又满含期盼看向远方。
独坐黄昏,等鸿雁飞来,任残阳淹没希望。
箫声纷纷如雨,无意中淋湿了她的双眸。
我静静地看着,并不言语。
此时无声胜有声… …呵,仁表白枉自伫立,白发欺人,只是一种滋味浓在心头。
又溢出心头… …松岗燕山学校初二:慕澄。
“醉舞飞仙浩歌天地”琴箫合奏《酒狂》李凤云、王建欣《酒狂》一曲一说系竹林七贤阮籍辈所作。
晋司马氏集团统治下,当时士大夫为免遭杀戮,便隐居山林,弹琴吟诗,借酒佯狂,洁身自保,以示不满。
此曲由古琴家姚丙炎以《神奇秘谱》为蓝本,并参照《西麓堂琴统》整理。
乐曲通过描绘混沌、朦胧的情态、以发泄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西峰重修琴谱》第一段:天地鸿荒世事奔忙,谁弱谁强,行我疏狂狂醉狂。
百年呵三万六千场。
浩歌呵天地何鸿荒。
第二段:醉舞飞仙天有酒星地酒泉,天地爱酒无传。
不妨一斗需百钱,飘飘醉舞飞神仙。
及时行乐也当留连,人生不饮也胡为然。
第三段:浩歌天地东流不返也那流何长,红颜白发也那催何忙,好怀呵对酒也愁相忘,题诗呵自叹也成疏狂。
浩歌抚景悲斜阳,斜阳,量宽沦海盛汪洋。
怡情风月无时常,糟堤筑就也那流琼浆。
第四段:嗜后形骸白酒呵初熟山中归,黄鸡呵啄黍秋正肥。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吁嗟呼兔走也阳鸟飞。
林泉呵乐隐也人知机。
瑶琴一曲也摩金徽,金徽。
第五段:花笺草扫新丰美酒斗十钱,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杨柳边。
醺醺呵谩醉也搜诗篇,如流呵染翰也翻银笺。
古今狂客也名千古,何人醉酒那长安眠,长安眠。
第六段:低低吐酒吐酒仙人声款款。
世相建,此心遗,此心迷,富贵功名不为稀罕。
晋阮藉浩歌狂,叹那停杯,叹那弄盏,醉舞琳琅春意满。
叹那弄盏,醉舞琳琅春意满。
无事关心,此心不服天公管。
此心不服天公管。
含箫的诗句含箫,历史上被誉为文人雅士的代表乐器之一,常常被用来伴奏诗词、歌曲,或者在山水画中作为装饰品。
含箫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充满了古典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许多诗人也喜欢将含箫作为意象出现在诗歌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一些与含箫相关的诗句,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含箫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上古时代的《诗经》里。
其中的《四月》一诗写到:“载芳洲兮椒房兮,白芷兮扶余兮。
含樛橐兮芳菲菲,含娀娀兮不容累。
”这里的“含樛橐”就是指的含箫。
古代,含箫常常被用作宫廷音乐演奏的气韵之一。
五代诗人杨炯的《长相思》就有这样一句话:“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里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良辰好景”都和含箫氛围有关。
唐代的诗人刘禹锡也经常在诗歌中写到含箫。
“雨霖铃”一诗中就写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里的“晓风残月”,“杨柳岸”也和含箫联系在一起。
宋代文学家苏轼也是含箫的拥护者。
他的《卜算子》写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个姑娘在水一方,长着眼儿儿,皓齿儿儿,为谁偎,为谁笑?睡公子,你不要误会,姑娘只是要叫叫他的伴儿来作美。
虽然青蛙会说话,但不能断你的根。
含箫自可怜,蓝簇更相思。
”苏轼用含箫来表达出对深爱的女子的思念,使得含箫这个词汇更加富有诗意。
元代诗人辛弃疾也有许多含箫的所见所闻。
他的《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写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里的“新词”和“含箫”都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带有丝丝音景的文学形式。
含箫在文化背景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在古代,含箫是象征着贵族阶层的音乐艺术。
琴箫合奏《屈原问渡》王建欣李凤云老师作品
屈原问渡取材屈原行吟泽畔,问渡于渔夫的故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遂投南荒,问渡于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语慰之。
?
乐曲表现了屈原“宁赴湘流”,而不愿“蒙世俗之尘埃”的高洁品格。
屈原被放逐后,为楚怀王不识其忠心而独自伤悲,故问渡焉,后即投汩罗而死。
后人作此曲以悼念屈原。
《杏庄太音补遗》:杏庄老人曰,屈原见放,自伤其忠之不见用於君也。
忙忙自失,莫知所之,故问渡焉。
后即投汨罗而死。
后人遂拟是曲以吊之。
屡考无吟,以俟后之君子。
《浙音释字琴谱》:一南荒投逐 ?二野渡危矶 ?三渔翁问姓 ?四伸言己志 ?五一身逐客 ?六万里忧君 ?七细和沧浪 ?八势时任变
王建欣,笛箫演奏家、音乐学家,天津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琴会副会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古琴会会长。
《凤凰台上忆吹箫》翻译及赏析《凤凰台上忆吹箫》翻译及赏析导语:《凤凰台上忆吹箫》这首词概作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之际,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思念。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带来《凤凰台上忆吹箫》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⑴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⑵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⑶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⑷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
⑸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
译文狮子造型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
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
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
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
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
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
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赏析这首词概作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之际,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思念。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为对偶给人以冷漠凄清的感觉。
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
“被翻红浪”,语本柳永《凤栖梧》:“鸳鸯绣被翻红浪。
”说的是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似卷起层层红色的波浪。
金炉香冷,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心情下的感受;锦被乱陈,是她无心折叠所致。
“起来慵自梳头”,则全写人物的情绪和神态。
这三句工炼沉稳,在舒徐的音节中寄寓着作者低沉掩抑的情绪。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赏析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①李清照(1084-1155)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革非知识渊博,擅长古文,其文章深受苏轼赏析,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亦善文章。
李清照天资聪慧,少识音律。
丈夫赵明诚乃当朝宰相赵挺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
两人结婚后,志同道合,情笃爱深,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收集金石书画,校勘古籍。
他们为共同的事业竭尽财力,呕心沥血。
不料,靖康元年(1129),金兵南侵,汴京失守,他们被迫背井离乡,举家南渡。
后明诚染疾,不久,溘然长逝。
李清照痛失爱夫,悲痛欲绝,再加上原收藏的金石器物在逃难中丢失殆尽。
从此,李清照四处漂泊,晚年孤寂凄楚。
然而,李清照在南渡前并不是没有烦恼的。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由于元祐党禁,李清照之父被贬出朝,降职为东京提刑,后被罢官。
公爹却官升至尚书左丞相,后被排挤罢官。
此时,明诚他乡为官、冶游,并拟纳妾。
当然,纳妾非明诚本意,而因清照无嗣,赵家恪守封建,加之宋代纳妾之风大行。
如此变幻,令他们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据考证,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为清照南渡之前的词作。
词写清照偕丈夫“屏居乡里十年”结束,明诚重返仕途之际。
清照本为之兴幸,但受明诚纳妾阴霾的影响,清照心情沉重,欲言又止。
因为清照预感这次分手可能就是婚变的开始。
面对离别,清照无法挽留,离恨别苦难以尽述,肺腑之言跃然纸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上片起首五句犹如人物速写,勾画了词人百无聊赖、慵懒萎靡的形象。
“香冷”言香料已燃尽,“金猊”即铜制的狮型香炉,将香炉放在房间,有取暖之用。
于知文:人间天籁——琴箫合奏于知文凤箫古琴网2019年9月1日杨柳散风,青山涤虑。
抚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吹箫,西窗剪烛、雪落梧桐。
箫声茫茫,萦回天际,烟随琴飘;琴声淙淙,清音滴响,气伴箫飞。
七弦琴,八孔箫,山水、家国、人生全忘了。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真正的孤独,并非困顿绝望之无助,而是遭逢喜乐美好,无人与说,无人与听,无人共鸣。
琴之初,通神人:伏羲制琴以象天地四时,借天地之声以应万物;炎帝令士达作瑟平衡阴阳,祈雨成功;舜弹五弦琴,歌南风之音,至和之气充塞天地,泽被万物;师旷弹《清角》,风雨大作,飞廊坠瓦,晋地大旱,赤地三年;宓子贱弹琴,不下堂而单父大治;师文鼓琴,引四季物候气象之变化。
“琴者,心也,吟也,所以吟其心也”——“琴与心通”。
清和淡雅、超凡脱俗的古琴实谓“太古之音”、“天地之音”、“大音希声”、“至乐无乐”,“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地、山水、家国、人情、哲理尽皆囊括。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陶潜访隐,听《别鹤》《孤鸾》,倍极孤独;归而抚五弦琴,那寂寞都能听出水滴的声音。
嵇康慷慨临刑,索琴而鼓,“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罡风鼓荡,天地为之一哀。
千年之下,古琴,就是文人的知音,洞箫,却为古琴的知音。
琴箫对视,千古对话,丝丝入扣,其音最绝。
洞箫之吹,如气功坐式。
身直头正,内颌微收,含胸拔背,两手扶箫抱于胸前,曲则有情,放松入静。
指间抬按,亦启全身经气。
长呼短吸,急呼缓吸,息不调而自调。
箫音松沉静远,亦能高昂清越,圆润柔和,引人忘我。
琴声清微淡远,洞箫圆融之音缓缓升起,如漂浮琴弦之上的青烟,袅袅摇摇,倍极婉转,此际琴韵如风似水,吹烟清响,所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正此之谓也。
古琴独奏,总不免有孤芳自赏之孤寂寥落。
琴箫合奏,则添增了一丝惺惺相惜的温情,清高雅致,相携与共。
以是,琴箫合奏自古以来即为绝配,琴箫都受到文人雅士的钟爱,琴声与箫声共同响起,古琴的低音和箫的高音可以互补,配合得很完美,令人陶醉。
琴箫合奏优美句子1. 描笛琴箫合奏的优美句子风习袅袅,盈水展千华,飞檐亭角清铃响。
犹记当初,你回眸莞尔,一笑倾城百日香。
飞花飘絮,霓裳翩翩舞,几多情愫心飞扬。
广袖流云,琴曲指尖凝,清水芙蕖脱尘嚣。
红尘紫陌,纵寻千百度,回首万年,情衷伊人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
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夜雨染成天水碧。
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秦淮河水凉,石桥墨竹晃,画眉雨中飞,静落他窗框。
前生乌衣巷,月潮空城荡,素面望,北城墙,桂树已蔓火光。
城门破叫嚷,他身在何方,院外敌军狂,院内披新妆。
菱花铜镜凉,眉添黛料香,魂飞散,只盼望,君健在安康。
与彼共醉兮,桃花飞往兮,偷偷弄墨涂画你睡脸兮,齐眉低身对笑兮,新婚吹烛相拥兮,如今唱离梅雨声声凄。
四季酿麦香,魂化雀鸟翔,飞过秦淮河,寻觅他模样。
白鬓皱纹浓,手握竹杖长,雀嘶啼,北风荒,只剩眉线连长。
寒夜烟花烫,他又执灯望,石桥陌路人,不见她模样。
饭淡茶水凉,灯灭催魂亡,画眉鸟,成一双,比眉伴天荒。
不忘共醉兮,桃花飞往兮,偷偷弄墨涂画你睡脸兮,齐眉低身对笑兮,新婚吹烛相拥兮,如今唱离梅雨声声凄。
琴箫缱绻晚雪,天涯此夜一舞间,为君颜,唱断了锦瑟五十弦。
最后又是谁在独饮这一盅断肠?七弦琴,指上听,繁华绮,执手看一川芳菲尽。
相思扣,霓裳衣,纸上记,长眉轻敛空梦醒。
繁花灯下只剩一人立,箜篌弦弦抑,此曲难为听。
小楼风不定,空阶滴到明,落红满径恰似绮梦里。
芙蓉渠,雨依稀,繁华尽,此情一片伤心碧。
独看无数扬花过无影,萤火吹琉璃。
匆匆芳菲尽,手拈莲花未笑人已迷。
谁付天下杯中影,饮尽一壶了生死契。
马步踏乱残阳西,将军令下烽火急。
谁在煮酒梅子青,多少杀意倾城一笑隐。
逐鹿中原问九鼎,六十四卦机关都算尽。
夜深风竹敲秋韵,胡笳羌管喑灭听捣衣。
云深夜尽天未明,二十八星先已落前军。
云生云长,云飞扬,画骨画心,画红妆。
凤凰台上忆吹箫古琴曲听后感凤凰台上忆吹箫·古琴曲听后感琴声起处,恍如清泉石上,泠泠而降,又似古径马嘶,悠远而近。
一番沉静中,逐渐铺陈开来,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慢慢将我包围。
那一刻,我犹如置身于古人的世界,静听那流传千年的琴韵,感受那一丝丝挥之不去的愁绪。
《凤凰台上忆吹箫》这首古琴曲,据说是李清照所创,曲调婉转缠绵,恰如她的词一般,细腻描绘出内心深处的悲欢离合。
初次听闻此曲,我便被其深邃的情感和古朴的音韵所吸引。
曲子一开始,琴声显得清冷而古雅,犹如古人穿越时光隧道,抚琴吟哦。
我仿佛看到他们在月下独酌、水边吟诗的画面,一瞬间,心被牵动,情感随之起伏。
这种情感的流露,是古人对于生活、对于自然、对于人生的一种感悟和表达。
在这清冷的琴声中,我仿佛看到了古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曲子的中段,情感渐渐浓烈,琴声如诉如泣,道出了人生中的种种无奈和愁苦。
我仿佛看到李清照在宋词中倾诉她的离愁别绪,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却又如此真实。
听着这缠绵悱恻的琴声,我仿佛能触摸到古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的悲欢离合。
到了曲子的尾声,情感达到高潮,却又温柔而含蓄地收束。
琴声悠扬而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和回味。
我仿佛在曲声中看到了古人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未来的期许,那是一种深沉而又真挚的情感。
听罢此曲,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时光之旅。
在这琴声中,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情感和人生观。
他们用琴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意境,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我为能在这琴声中找到与古人沟通的桥梁而感到欣慰。
同时,《凤凰台上忆吹箫》这首古琴曲也让我对古人的音乐有了新的认识。
古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更是古人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
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他们对于生活、对于自然、对于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在听曲的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用音乐构建起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此外,《凤凰台上忆吹箫》还让我对李清照的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她的词与古琴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世界。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篇一: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南宋]《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南宋]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赏析]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美满,情深意笃。
心爱的丈夫即将出游,作为妻子,情知无法挽留,离恨别苦自然难以尽述。
此词写与丈夫分别时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转,满篇情至之语,一片肺腑之言。
上片俱写离别前情景。
起首五句,是对由夜及晨情事的交代:由于一夜没有续填香料,铜制的狮形熏炉中早已香消烬冷,红色的锦被胡乱地堆在床上,早晨起来后情绪不佳,诸事无心,连头也懒得去梳,任凭那镜奁之上盖满灰尘,渐升的晓日高过帘钩。
这五句词,十分形象、具体地展现了词人与丈夫临别时怅然凄然、百无聊赖的心情。
“香冷金猊”,首先创造出一种凄清幽寂的环境气氛。
“被翻红浪”,化用柳永《凤栖梧》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句意,暗示夫妻间一夜雨密云稠,两情缱绻。
欧阳修《蝶恋花·咏枕儿》词:“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
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
”亦借“鸳衾红浪皱”暗写男女情事。
解说此词者一向止于字面,不愿揭出这句的隐义,大约是认为如此近于流俗的意思与易安的身份和词风未符。
其实,它与《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等词一样,都表现了易安词在抒情上大胆率真的一面。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反反复复地写无心梳妆一件事,虽未语涉离别,却足见离愁别恨充溢心间。
丈夫今朝即将离家远行,闺中人从此更有何心情梳洗打扮!温庭筠《菩萨蛮》词:“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不过是写闺中闲情,而易安于此却是述闺中浓愁了。
接下去“生怕离怀别苦”数句,说出愁的原因,点明题旨。
丈夫临走前,本来有许许多多的心事待向他诉说,可是一想到说出来会增添他的烦恼,会影响他的行程,所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原文与赏析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闺怨词通常多为叙别时之苦、别后之愁,李清照这首词却别开途径,选取欲别未别之时、将别未别之际,时在别前,想到别后,使人可想到别时的难堪与痛苦。
词的上阕分两层来写,一写将别时的气氛和心绪,一写将别时心理和神态。
词从晨起开笔,以物态敷墨。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词人未直说心情,可是从陈设的状态上尽传人物感情。
金属的狮形香炉中的香“冷”了,一个“冷”字,说明炉中的香早已燃尽,是无心无绪继续添香的缘故。
无心添香,反映了词人思想专注于将与丈夫分别上,再无情致调弄增加生活乐趣的香了。
室内再无香烟袅袅,更觉空寂冷落。
词人的床帐是很精美的,“朱樱斗帐掩流苏”(《浣溪沙》),如今被褥不整,“被翻红浪”,散乱的被子如红色水浪。
柳永《凤栖梧》中写“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那是轻浮的行径,李清照这里则不涉风情,无关谐谑,纯然是女主人无心整饰房间的写照。
词人连头也懒得去梳了,任随梳妆台上积满了灰尘。
以上所写种种情状,如果还只是她初醒才起时,那也情有可原。
缀之以“日上帘钩”,则为反常了。
阳光已照到帘钩上了,还未点香、未叠被、未梳头,可见已打乱了生活的正常程序。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念奴娇·萧条庭院》)那是在亲人远离,独处深闺时的心情,现在人还没有离去,就已如孤身独守时一般,这是因了已深知丈夫势在必行,又料定离后自己必愁的情况下,才会如此的。
因而词接着由实写转人虚写,由结果追溯原因:“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分别之后,有多少关于对丈夫的嘱咐,有多少关于自己的思念的话要说,可是欲说还休。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1,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2。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3。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4,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5,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①隋堤:即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城外的汴河堤,为隋炀帝时所筑。
飘绵:飞柳花。
行色:指行色匆匆的旅行者。
②故国:这里作“故乡”解。
京华倦客:作者自称,当时他久居汴京,厌倦了作客生涯。
③“应折”句:指折柳赠别。
汉代长安城东有灞桥,京城的人送客到此,折柳枝赠别,后遂沿为风俗。
④榆火:古代于清明节取榆柳作薪煮食,名曰“换薪火”,以取一年之利。
宋代皇帝于清明取榆柳之火赐近臣,事详《春明退朝录》卷中。
这里“榆火”用作点缀寒食禁烟节令的辞藻,并非实写取火之事。
⑤半篙:指撑船的竿一半没入水中。
迢递:远的样子。
⑥别浦:行人离别的水岸。
津堠(hou候):水边的土堡,为行人守望之所。
1.金猊:狮形的铜熏炉,猊,狻猊,狮子。
宋·徐伸《转调二郎神》词:“薰彻金猊烬冷。
”2.日上帘钩:杜甫《落日》诗:“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李清照反用之,用于日上。
3.病酒:因酒而病。
语出《史记·魏公子列传》:“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李商隐《寄罗劭兴》诗:“人间微病酒。
”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悲秋:为秋而悲。
《楚辞》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杜甫《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诗原为送别诗,故后人以《阳关》为送别之曲。
5.武陵:典出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但在本词中,“桃花源”的故事又与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中“刘晨阮肇”的故事混合掺杂在一起了。
以以是一些关于吹箫的诗文:
1.花下吹箫疏影香浮不觉翠眉还,烟雨楼台缥缈颜。
- 卷春光花影醉,箫声与我水云间。
2.箫吟(新韵)百种柔情注玉箫,心随韵律任沦飘。
轻风花影垂丝动,小鸟知音舞丽梢。
3.二月二(新韵)东君二月始风流,拂李拥桃忙不休。
-岁蛰伏重展志,神龙金日喜抬头。
4.题梨花树下吹箫春花秋月-树梨花待晓明,密云朵朵压箫声。
知心最是燕儿语,入曲和音皆是情。
5.题梨花树下吹箫春花秋月烟雨朦胧紫燕回,箫声寂寂梦相违。
心中多少伤心事,化作梨花慢慢飞。
6.春日黄昏(新韵)素衣红尘-庭细草摇春绿,几片闲云弄晚晴。
小坐阶前花作伴,箫声和与燕声听。
7.马家春慢路远修螺髻攒青,鸭头淬绿,草碧粘人确。
照眼春风,已吹醒江边城郭。
斜把长箫一曲,杏花
白、凝神听着。
似夜来、无尽温存,可-番新握。
幽幽一丝凉薄。
向眉尖缆系,心上舟泊。
欲怪斜阳,更怜
萍碎,明朝残萼。
还道良辰到底,较美景、更加柔弱。
者燕子轻飞,莫把花香摇落。
8.雨巷春花秋月雨巷悠悠独自回,曾经如梦枉凝眉。
问君多少相思泪,绿了青苔与翠微。
9.马家春慢兰花手蝴蝶梦新燕将归,柳丝欲絮,正是春浓时刻。
陌上轻阴,映桃李芬菲颜色。
重丹青翠紫,把无尽风光钩勒。
倚岸边天水茫茫,盼雾开烟坼。
天涯异乡行客。
已音沉信查,千里相隔。
水涨前溪,草埋幽径,追陪无策。
须信情深易老,已落得、皱纹盈额。
且-曲相思,付与风中横笛。
赞美美女窗前唱歌的诗句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出自宋代蒋捷的《女冠子·元夕》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译文蕙兰花散发出阵阵幽香,雪后的晴空,辉映着池沼馆阁犹如画景风光。
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
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都是笑语欢声。
而今随随便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如昔日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车水马龙,万众欢腾。
何况近年来我已心灰意冷,再也没有心思去寻欢逛灯。
江城冷落人声寂静,听鼓点知道才到初更,却已是如此的冷清。
请问谁能向天公,再度讨回以前的繁荣升平?我剔除红烛的残烬,只能在梦境中隐隐约约重见往年的情景。
人来人往,车声隆隆,手持罗帕的美女如云。
我正想用吴地的银粉纸,闲记故国元夕的风景,以便他日吊凭。
我笑叹那邻家梳着黑发的姑娘,凭倚窗栏还在唱着“夕阳西下”!注释女冠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唐词内容多咏女道士。
今存词中,小令始于温庭筠,双调四十一字,上阕平仄韵换协,下阕平韵。
长调始于柳永,双调一百十一字,仄韵。
蕙:香草名。
雪晴:雪止天晴。
池馆:池苑馆舍。
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
此处泛指精美的楼阁。
笙箫:笙和箫。
泛指管乐器。
琉璃:指灯。
宋时元宵节极繁华,有五色琉璃灯,大者直径三四尺。
暗尘明月:指元宵节灯光暗淡。
元夜:元宵。
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
初更:旧时每夜分为五个更次。
晚七时至九时为“初更”。
灺(xiè):没点完的蜡烛;也泛指灯烛。
钿车:用金宝嵌饰的车子。
罗帕:丝织方巾。
旧时女子既作随身用品,又作佩带饰物。
吴笺:吴地所产之笺纸。
常借指书信。
银粉砑(yà):碾压上银粉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