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富蕴县希里库都克地区化探及异常查证报告
- 格式:rtf
- 大小:5.25 MB
- 文档页数:33
新疆富蕴县希勒库都克铜钼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张建斌(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0)摘 要:希勒库都克钼铜矿床位于新疆富蕴县境内,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以钼为主的铜钼矿床。
本次总结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北塔山组,控矿构造为北北西向断裂构造,矿体主要赋存于斑岩脉、花岗闪长岩体内及接触带。
厘定了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因,建立了地质-物探-化探综合勘查模型和找矿标志,对矿床的勘探提供一定指导。
希勒库都克钼铜矿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缘,地处戈壁沙垄,富蕴县城西南约50km处,是近年来取得找矿突破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之一。
前人对该区含矿岩体开展地球化学、岩浆混合作用、流体包裹体等方面研究,认为该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
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和矿产勘查,总结了矿床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并建立找矿标志。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斑岩型;铜钼矿;希勒库都克;新疆中图分类号:P61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9-0063-4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copper and molybdenumin xilekuduke, Fuyun County, XinjiangZHANG Jian-bin(Beijing Institute of mineral geology Co., Ltd,Beijing 100020,China)Abstract: The xilekuduke molybdenum copper deposit, located in Fuyun County, Xinjiang, is a copper molybdenum deposit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 The exposed strata of the mining area are the Middle Devonian BEITASHAN formation, and the ore controlling structure is NNW trending fault structure. The ore bodies are mainly hosted in porphyry veins, granodiorite bodies and contact zones. The genesis of porphyry skarn deposit is determin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model of geology geophysical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are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es certain guida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eposit.Xilekuduke molybdenum copper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in Xinjiang,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Gobi sand ridge and about 50 km southwest of Fuyun county. It is one of the porphyry copper molybdenum deposits which have made a breakthrough in prospecting in recent years. Previous studies on geochemistry, magmatic mixing and fluid inclusions of the ore bearing rock bodies in this area indicate that the deposit type is porphyry skarn type.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e deposit, ore body, wall rock alteration,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stablishes prospecting criteria.Keyword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criteria; porphyry type; copper molybdenum deposit; hilekuduk; Xinjiang1 区域地质背景矿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的结合部位,靠近准噶尔一侧,区域上属于东准噶尔造山带加波萨尔岛弧带即北西向构造~岩浆岩成矿带。
新疆富蕴地区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含矿斑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龙灵利;王京彬;王玉往;王莉娟;王书来;蒲克信【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09(28)12【摘要】位于新疆富蕴县境内的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属于斑岩型矿床.含矿花岗斑岩和石英闪长岩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具有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获得含矿花岗斑岩SIMS锆石U-Pb年龄(329.6±4.1)Ma.综合分析,花岗班岩和石英闪长岩可能为同一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据舍矿岩石高的正ε_(Nd)(t)值、低的~(87)Sr/~(86)Sr初始值推测,其原始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源区.【总页数】12页(P1840-1851)【作者】龙灵利;王京彬;王玉往;王莉娟;王书来;蒲克信【作者单位】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3;P595;P597~+.3【相关文献】1.新疆富蕴县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J], 白勇;黄慧;贾志远2.新疆索尔库都克铜钼矿床含矿粗面英安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J], 赵路通;王京彬;王玉往;丁汝福;龙灵利;邹滔;石煜;高一菡3.新疆富蕴县索尔库都克铜矿床含矿辉石安山玢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 [J], 姚春彦;董永观;张传林;沈雪华4.新疆北部希勒库都克斑岩铜钼矿床赋矿岩石及成矿流体 [J], 王莉娟;王京彬;王玉往;龙灵利;靳淑韵5.新疆富蕴县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J], 张华;丁汝福;王书来;蒲克信;刘进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探异常圈定、分类、评价及查证目录●1/5万地球化学普查 (1)1.异常圈定 (1)1.1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 (1)1.2异常浓度分级(带)方法 (3)2.化探异常分类 (3)2.1 找矿意义分类 (3)2.2按采样介质分类 (4)2.3按引起异常的地质因素划分 (4)2.4按异常范围与强度(浓度)划分 (4)3.化探异常优选及评价 (5)3.1化探异常的特点 (5)3.2异常优选与评价准则 (5)3.3 化探异常本身的评价参数 (6)3.4 化探异常的初步筛选 (8)3.5优选化探异常的方法技术 (9)3.6非找矿目的化探异常评价 (10)3.7异常评价和查证工作程序 (10)3.8异常评价与找矿效果 (12)4.化探异常查证 (12)4.1化探异常查证的目的 (12)4.2化探异常查证方法 (13)4.3化探异常查证须配快速分析 (13)●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13)1.1原始资料 (13)1.2成果报告 (14)2.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14)3.资料整理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14)4.异常的解释推断 (14)附录F 土壤测量地球化学异常登记卡 (16)●1/5万地球化学普查1.异常圈定1.1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地质情况较简单,元素呈单峰分布,或者可以看出分布中有一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就可以在全测区内(剔除高值点)计算出一个统一的背景平均值及异常下限,单峰分布时其计算式为:对数背景平均值:∑∑=ffXX L 对数标准离差:1)(22--=∑∑n nfX fX L L λ对数异常下限:λ2+=L L X T∑=57f ∑=9.83L fX ∑=53.1252L fX ∑=21.7039)(2L fX 对数背景平均值: g g f fXX L /lg 4719.1579.83μ===∑∑其反对数,即背景平均值 g g X /64.29μ= 对数标准离差:)/(lg 1909.0565721.703953.1251)(22g g n n fX fX L L μλ=-=--=∑∑ 对数异常下限: )/(40.71)/(lg 8537.11909.024719.12g g g g X T L L μμλ==⨯+=+=当1:5万化探普查区部署在异常区或矿区外围时,往往在频率分布中有一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交迭而出现双峰,或频率分布曲线呈不对称的正向偏斜,此时一般可利用众值m 。
XX富蕴县齐勒库都克金矿普查设计XX三洲矿业XX公司二〇〇八年十一月XX富蕴县齐勒库都克金矿普查设计提交单位:XX三洲矿业XX公司法定代表人:编写单位:XX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九队单位负责:魏洪斌总工程师:X勇项目负责:余波编写人员:余波提交日期:二〇〇八年十一月XX富蕴县齐勒库都克金矿普查设计初审意见书目录第一章前言1一、勘查目的任务1二、勘查区位置、交通2三、勘查区自然地理、经济概况4四、矿权设置情况5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情况9一、以往区域矿产地质工作简况9二、以往矿区(探矿权区)地质工作10三、探矿权延续项目10四、以往科研工作16五、探矿权区存在的问题分析17第三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17一、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17二、勘查区地质特征23第四章工作部署30一、工作思路30二、总体工作部署31三、主要工作方法及质量要求321、测量322、地质填图333、探矿工程354、化探工作385、采样测试工作406、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42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428.地质编录、室内综合整理工作439、可行性评价51第五章工作安排及实物工作量52一、总体工作安排52二、2009年度工作安排52第六章预期成果及资源储量估算53一、预期提交的矿产资源储量54二、预期提交成果报告、附图、附件、附表目录54三、提交成果时间54四、资料汇交时间54第七章组织管理和项目组人员设置54一、组织管理54二、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55第八章经费预算56一、明确经费编制的依据56二、明确预算取费标准和地区系数56三、经费预算结果57四、存在的主要问题59第九章风险分析与保障措施59一、风险分析59二、保障任务完成、提高工作完成的措施60三、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62第十章设计附图及附件62一、附图62二、附件63第一章前言一、勘查目的任务XX三洲矿业XX公司(甲方勘查投资人)依法拥有齐勒库都克金矿的探矿权。
新疆富蕴县阿拉散地区稀有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化规律张艳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新疆 阿勒泰 836500)摘 要:新疆富蕴县阿拉散地区集中分布有大量稀有金属,成矿区位于阿尔泰山库尔木图-可可托海稀有金属成矿带中段,区内伟晶岩发育,是稀有金属、白云母、宝石等矿产的集中分布区,属于钽、铍、铌、铷稀有金属多样化矿化区。
本文首先对该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随后对地区稀有金属矿化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谈谈,并指出了今后稀有金属的勘探和找矿方向。
关键词:富蕴县;稀有金属;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1-0173-2Allah Xinjiang Fuyun County scattere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regularity of rare metalore areaZHANG Yan-ling(Fourth Geological Team of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Aletai 836500,China)Abstract: Xinjiang Fuyun county area scattered distribu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rare metal mineralization zone is located in Taishan, Al - Kurt Kizu KEKETUOHAI rare metal metallogenic belt, pegmatite Development Zone, is the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area of rare metals, precious stones, muscovite mineral, beryllium, niobium, tantalum, which belongs to the rare metal rubidium diversification mineralization zone. In this paper, we first analyzed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then discussed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rare metal mineralization in detail,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prospecting and prospecting for rare metals in the future.Keywords: Fuyun County; metal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1 区域地质特征新疆富蕴县阿拉散地区稀有金属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哈龙—青河古生代岩浆弧中部。
新疆富蕴县希勒库都克铜矿找矿靶区主要特征及找矿远景王敏;高福平;陈剑祥;朱长喜;刘国仁;赵祖应
【期刊名称】《新疆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0(033)0z2
【摘要】希勒库都克找矿靶区位于重要的Cu-Ni-Mo-Au-Fe矿带中.区内分布有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靶区内的蕴都喀拉组和南明水组地层是区域上主要的赋矿地层.以往工作成果显示该找矿靶区存在明显的物探激电和磁法异常.对应于物探异常部位有土壤化探异常分布,物化探异常位置套合较好,地表岩石及施工钻孔中见有明显金铜矿化.综合分析物化探异常及矿化特征,认为该靶区具有矽卡岩型及斑岩型金铜矿产的成矿条件,找矿远景较好.
【总页数】5页(P63-66,71)
【作者】王敏;高福平;陈剑祥;朱长喜;刘国仁;赵祖应
【作者单位】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乌鲁木齐,830001;陕西省地矿局汉中地质大队,汉中,723000;陕西省地矿局汉中地质大队,汉中,723000;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阿勒泰,836500;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阿勒泰,836500;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新疆地质勘查院,乌鲁木齐,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疆富蕴县希勒库都克钼铜矿区岩浆活动特征及其对区域晚-后碰撞构造演化的制约 [J], 游军;洪涛;吴楚;丁汝福;徐兴旺
2.新疆富蕴县希勒库都克钼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J], 曹锦元;李春霞;游军;丁汝福
3.希勒库都克钼铜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找矿模式 [J], 刘猛;游军;丁汝福
4.新疆富蕴县阿克塔斯金矿找矿靶区主要特征及找矿远景 [J], 潘东;丁汝福;张华;游军
5.新疆富蕴县希勒库都克铜钼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张建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72新疆富蕴县希力库都克金矿矿区地质特征简要分析邱成国(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四川 达州 635099)摘 要:新疆富蕴县希力库都克金矿处于准格尔盆地北缘,额尔齐斯深断裂与准格尔地块夹持的区域,矿体产于石炭系东古鲁巴斯套组第一岩性段地层中的绢英岩化蚀变带,蚀变主要以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等。
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浅成低温热液、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关键词:希力库都克金矿;绢英岩化蚀变带;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9-0172-2收稿日期:2019-09作者简介:邱成国,男,生于1985年,汉族,陕西汉中人,本科,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与管理。
1 区域地质背景该区位于准格尔盆地北缘,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南阿尔泰弧盆带南阿尔泰泥盆~石炭纪弧后盆地。
该区附近矿业开发十分广泛,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新疆地质局及有色地勘局等部门在该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地质和物化探工作,并找到了希力库都克和别勒库都克金矿。
本文研究总结了希力库都克金矿地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希力库都克金矿的找矿标志。
2 矿区地质该区处于额尔齐斯深断裂与准格尔地块夹持的区域,为沙尔布拉克~喀拉通克铜(镍)、金成矿亚带的一部分。
2.1 地层特征该区出露地层仅有下石炭统东古鲁巴斯套组(C 1d)岩性地层,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岩性段,区内仅出露其第一、二岩性段,其岩性特征简述如下:(1)下石炭统东古鲁巴斯套组第一岩性段(C 1d 1)。
该岩性段分布在F1断裂南西部,覆盖该区大多数面积,以中酸性熔岩为主,岩层多呈厚层状、透镜状,岩石多具杏仁状、块状构造。
岩石中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普遍,厚度约1053m。
界与上覆东古鲁巴斯套组第二段(C 1d 2)灰黄绿色、灰绿色火山角砾岩、含砾凝灰砂岩、凝灰岩呈断层接触。
该地层为该区主要含矿层位。
新疆富蕴县阿拉散地区集中分布了一种含有细粒绿柱石的伟晶岩脉,大致离新疆富蕴县60km处,该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被发现,地质研究人员不断到该地区进行稀有金属矿产的地质研究和勘查工作,同时总结分析出该地区伟晶岩脉拥有很多种类的有益惩罚了,比如钽、铍、铌、铷等,属于多样化稀有金属矿化地区。
由于该地区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交通较差,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尤为艰苦,分析该地区稀有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化规律,能够有效指导以后找矿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新疆富蕴县阿拉散地区稀有金属矿区地质特征1.1地层及岩性特征该矿区裸露的底层主要有片岩、深度变质的片麻岩及混合岩。
重要岩性有硅线石二云母斜长片麻岩、二云母斜长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更长微斜均质混合岩、含硅线石二云母更长粗条痕状混合岩等,地层总体走向为南东—西北向[1]。
1.2花岗岩矿区裸露的侵入岩,其重要成分为海西晚期二云母花岗岩和海西中期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全部都是阿拉山岩体[2]。
黑云母花岗岩为片麻状,在矿区边缘存在,构造为具块状,也好像麻状,其主要成分为微斜长石(54%)、石英(25%)、黑云母(3%)、更长石(15%)及白云母(3%)。
斜长石为轻微倾斜的长石,长石全部都是板状他晶形,除了有的石英石为半自形晶外。
细—中粒二云母花岗岩,驻澳分布走向为西北向,宽0.7km。
长6km。
该岩石的结构为细—中粒花岗,构造为块状,其重要成分为微斜长石(54%)、石英(25%)、黑云母(6%)、更长石(15%)和白云母(1%)。
斜长石为轻微倾斜的长石,长石全部都是板状他晶形,除了有的石英石为半自形晶外。
1.3构造特征该矿区由库木阿拉散断裂相平行的次一级的断裂、库热克特大断裂发育二厂,同时西北向断裂以及相伴而生的各种节理,重要节理有: 100°~130°∠75°~85°、250°∠20°~70°;另外二组节理存在大量的伟晶岩[3]。
新疆富蕴县索尔库都克铜矿床成矿特征与模式探讨我国铜消费量未来五年内将保持10%的年增长。
我国对铜资源的大量使用,使得我国的铜资源暴露出相应的问题。
我国铜资源日益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铜原料供应缺口不断扩大;我国现存的大多铜矿品位较低,生产技术相较于国外一些国家落后;铜原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深。
以上种种原因表明,我国的铜资源发展形势严峻,这使得我国在国内铜矿资源勘查力度,建立相应铜资源储备战略以及铜矿海外投资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改善铜资源发展利用现状。
本文则对新疆富蕴县索尔库都克铜矿床成矿带的地质特征与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标签:富蕴县索尔库都克铜矿床成矿模式铜镍共生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赋存于杂岩体的底部,工业矿体主要产出在超基性岩及辉长苏长岩中,其中产于超基性岩中下部者有15号、16号矿体,其规模大,厚度稳定,矿体与围岩界线不甚清楚,由浸染状,星点状矿石组成,产于超基性岩底部与基性岩接触带的矿体有1、17、20号矿体等,矿体规模大,但在产状变化部位厚度亦大,底部往往有熔离准致密块状矿体,一般多为浸染状贫矿;产于Ⅳ号超基性岩体的有11一“号矿体,其形态产出受岩体形态制约,常见分枝复合现象,规模较小,多为浸染状贫矿,局部可见到贯入的角砾状富矿,含矿母岩蚀变强烈;产于辉长苏长岩中的矿体有3—10号矿体,从浅到深依次斜列产出,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以浸染状贫矿为主,有自上而下变富趋势,局部因热液叠加作用而成富矿。
矿体围岩蚀变有蛇纹石化、钠黝帘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全区已知大小矿体50个,其中大型矿体3个,中型矿体6个。
主要矿体长200~2 500米,原多为8—9米,矿体埋深15—903米,多数在300—500米间。
矿石结构有自形一半自形晶结构,他形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乳滴状、压碎状等结构。
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条带状、团块状,斑杂状、脉状等。
矿石矿物成分:金属硫化物主要有磁黄铁矿床为岩浆熔离成因的大型镍矿、中型铜矿床。
2020年第5期新疆有色金属新疆富蕴县塔斯库都克一带金矿找矿前景分析魏广智闫宏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阿勒泰836500)摘要塔斯库都克一带位于萨吾尔-二台晚古生代岛弧带中东部,以往通过金矿调查评价工作,在糜棱岩带内圈出多条金矿(化)体,为区内金矿的寻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新疆富蕴县塔斯库都克金矿找矿前景塔斯库都克位于富蕴县城西南约60km 处,构造上位于萨吾尔-二台晚古生代岛弧带中东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以往在该处开展了金矿调查评价工作,发现了较好的金找矿线索。
1地质概况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北塔山组(D 2b )第二、三岩性段(图1)。
第二段(D 2b 2)以灰绿色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与火山碎屑沉积岩呈不均匀互层状交替产出;第三段(D 2b 3)由灰白色、灰色生物碎屑灰岩、泥质灰岩、硅质粉砂岩、泥质硅质岩、变泥质岩组成。
两岩性段之间为断层接触,与上覆地层为断层接触。
1.2岩浆岩区内岩浆活动较弱,主要见有华力西中期侵入的角闪二长花岗岩,分布于工区的南部,岩性单一,中细粒结构,局部岩石有绿帘石化和褐铁矿化蚀变,图1塔斯库都克一带地质简图1-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第三段凝灰质粉砂岩;2-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第二段中粗砾凝灰质砂岩;3-安山玢岩;4-花岗闪长岩;5-花岗岩;6-石英脉;7-金矿体;8-金矿化体;9-断裂及编号;10-糜棱岩化带DOI:10.16206/ki.65-1136/tg.2020.05.00112020年第5期新疆有色金属外接触带具有角岩化蚀变,宽约100~200米。
中酸性脉岩发育,主要有石英脉、闪长玢岩、闪长岩等,多沿北西向裂隙贯入,少量石英斑岩脉,具弱褐铁矿化。
工区北部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地层中石英细脉密集分布,多为顺层产出,少数呈南北向展布。
1.3构造区内褶皱构造为希力库都克店向斜,呈290°方向展布,核部地层为卡希翁组,两翼为北塔山组地层,北翼产状:倾向190°~210°,倾角56°~64°,南翼倾向4°~37°,倾角55°~60°。
第1章绪论1.1目的任务希里库都克是阿尔泰山南缘有色金属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实施是通过开展以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为主配合稀疏的槽探和钻探工程查找,以期发现有工业价值的金、铜、钴、镍等多金属矿床,评价该区找矿远景。
主要任务如下:1、收集和研究区内己有地质资料,采用大比例尺面积性化探以及少量槽探、钻探工程查证。
2、运用地质填图、地表稀疏槽探工程等综合方法,对发现的重要矿点进行钻探工程验证,大致查明矿(化)体规模、形态、产状和品位变化情况等。
3、对该区找矿远景作出评价,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
4、发现有开发价值的矿(点)床,为开发提供资源依据。
1.2 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工作区位于新疆富蕴县城南西。
地理坐标:东经88°51′30″~88°55′30″,北纬46°52′00″~46°55′00″,行政区划属新疆富蕴县管辖。
距富蕴县城直线距离50 Km处(见交通位臵图)。
工区处于阿尔泰山脉南缘中段山前地带和准葛尔盆地北缘接触处,区内交通较便利,富蕴县城至工区有公路可以到达。
工区气候属典型的大陆干旱气候,年均气温4-6‴,年最高气温38°C以上,最低-41‴。
年降雨量130-170mm,年蒸发量超过1000mm.积雪期11月到次年4月。
工区多风,最大风力可达8极,4-5级风常见。
工区地形简单,北部为阿勒泰山区地形,南部为准葛尔盆地戈壁地形。
平均海拔800米,相对高差50米,地质剥蚀、地形切割较弱。
现代沉积面积占工区面积50%。
工区由于干旱少雨,无地表常年性河流,植被极不发育,无永久性居民点和工矿企业。
只有牧民在春季和秋季转场时路过此处做短暂停留。
工区无电力设施,生产及生活用电需自行解决,生活物资由富蕴县供给。
生活用水需汽车从额尔齐斯河或乌仑古河拉运。
1.3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上世纪60~70年代新疆地质局区调大队开展了富蕴幅1:200000区域地质和区域矿产调查,对本区的地层、构造、火山岩、矿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是当前从事地质工作的基础资料。
上世纪80年代国家“305”项目在该区开展1:20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定该区为铅锌化探异常区。
2006年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在该区进行1:5万航磁、航电综合测量,该区为磁电综合异常区,为进一步勘查找矿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1.4 本次工作概况1.4.1 工作概况2007年11月富蕴县千汇矿业公司依法取得了希里库都克地区勘查权,2008年3月成立了项目实施组并完成了项目预查设计。
项目组于2008年3月25日出队,依据施工方案开展野外工作,于2008年9月25日前完成了1:2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1:10000地质草测;槽探1768m;钻探744米后结束了本年度的野外工作。
收队后对原始资料进行了认真整理,并依据分析结果绘制了1:2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的图件,开展了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的数据统计和综合分析等项工作。
项目组在野外工作期间,公司总工程师姜星龙对项目进行了经常性的质量检查。
收队后在进行的室内资料整理过程中,姜总不但给予了技术指导并且亲自参与了报告的编写工作。
2008年参加项目野外工作的地质人员有:郭海吉,扬汝宪,马杰等,另外有地质取样人员、后勤人员若干。
1.4.2 主要实物工作量主要实物工作量:1:2万化探28Km2;1:1万地质草测20Km2;槽探1769m3;钻探744米。
详见表表1-4-1表1-4-1 希里库都克区化探及异常查证项目实物工作量一览表1.4.3 主要工作成果通过工作,在区内获得主要成果如下:A、在工作区内圈定了4个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带;其中南西异常带形态规则、多种元素套合性好,与区内的断裂、中基性火山岩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成矿远景。
B、发现金矿化体两条,探槽控制长度80米,宽9.5米,金品位最高6.76 克/吨,平均 2.37克/吨,第2章区域地质特征工作区属三级大地构造加波萨尔褶皱带额尔齐斯大断裂与乌伦古大断裂中间地段,属喀拉通克—萨尔布拉克成矿带。
2.1 区域地层该区出露地层有中上志留统库鲁姆提群(S2-3kl)、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D1k)、中泥盆统阿勒泰镇组(D2a)、上石炭统喀喇额尔齐斯组(C3k)。
2.1.1 中上志留统库鲁姆提群(S2-3kl)分布在苏普特背斜核部及其北东边缘和西部,为一套混合岩建造,未见底,与上覆泥盆系下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呈不整合接触关系。
2.1.2 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D1k)本区域内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D1K)为一套火山熔岩—火山细碎屑岩—碳酸盐岩的正常火山沉积组合。
分为上、下两个亚组,下亚组(D1Ka)分布在苏普特背斜核部两侧,主要岩性为:变粒岩、片岩、片麻岩等;上亚组(D1Kb)构成苏普特背斜的两翼,可分为三个岩性段,其主要岩性为:变酸性熔岩、石英钠长斑岩、浅粒岩、安山岩、变质安山质凝灰岩、变凝灰砂岩、娈钙质粉砂岩、变硅泥质粉砂岩、大理岩等、斜长角闪岩(次火山岩)等。
2.1.3 中泥盆统阿勒泰镇组(D2a)分布于苏普特背斜外侧的两翼,与康布铁堡组整合接触,可分为三个亚组,第一亚组(D2a a)为深灰,灰色变硅质粉砂岩、变质粉砂岩、大理岩化灰岩、长石石英砂岩、霏细岩;第二亚组(D2a b)为灰色灰绿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千枚岩、板岩、片岩;第三亚组(D2a c)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和角闪岩类。
2.1.4 上石炭统喀拉额尔齐斯组(C3k)出露在该区西南部,与下伏阿勒泰镇组断层接触;分为上下两个亚组。
上亚组(C3kb)为灰绿色粉砂岩、凝灰岩等。
下亚组(C3ka)灰绿色片理化粉砂岩、黑云母石英片岩。
2.1.5 第四系全新统(Q)分布于沟谷阴坡地带,为松散堆积物,腐植土,含砾砂土等。
2.2 区域构造希里库都克异常带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西伯利亚古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克兰晚古生代火山弧与额尔齐斯晚古生代弧后盆地两个构造单元衔接部位。
异常区位于阿尔泰山南缘多金属成矿带的中东段,是克兰-麦兹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
本区断裂构造按其性质、规模和产状可分四组,以北西向和北北西向压扭性断裂为主,次为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
北西向断裂:是与褶皱构造同期发育的断裂,活动时间较长且多次活动,走向290°~310°,舒缓波状,长几十千米,陡倾斜,阿尔泰山南低北高地势即由该组断裂多次活动而形成,这组断裂往往使地层缺失,两侧围岩明显挤压破碎,沿断裂带小岩体、岩脉、混合岩化、片理化较发育。
本区矿产的形成与北西断裂关系密切。
北北西向断裂:走向340°~355°,倾向北东东,长1~10 Km,顺层错动并切割追踪北西向断裂带,为一组压扭性复式断裂,部分断裂具韧性剪切性质,形成了初糜岩、糜棱岩及超糜棱岩,分布铅锌及铜,本区矿产跟该组断裂关系密切。
2.3 区域岩浆岩活动2.3.1 火山岩区域内火山活动频繁,形成大量酸性、中酸性和基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类。
火山岩的出露面积占整个区域面积约50%以上。
区域内有早泥盆世和中泥盆世两个火山活动旋迴。
其中早泥盆世旋迴火山活动强烈,为基性-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以安山岩、流纹岩、安山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为主;中泥盆世旋迴火山活动较弱,以安山质晶屑凝灰岩、安山岩为主。
本区矿产主要与早泥盆世火山活动旋迴关系密切。
2.3.2 侵入岩区域内侵入岩以小规模的岩株、岩墙、岩脉为主,从基性至酸性均有分布。
基性侵入体多呈岩墙、岩脉和岩瘤产出,分布于苏普特背斜翼部的康布铁堡组地层中,受区域变质影响,岩性为斜长角闪岩、辉石斜长角闪岩。
酸性侵入岩体:主要有华力西中期第二侵入次(γ42b)、华力西中期第三侵入次(γ42c)、华力西晚期第三侵入次(γ43c)。
酸性侵入岩体分布在苏普特背斜NE翼的阿巴宫—库尔提区域大断裂两侧和苏普特背斜两个转折端一带,呈岩墙、岩株状产出;主要岩性有细-中粒混合花岗岩、细-中粒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花岗斑岩、角闪花岗岩等。
酸性(中酸性)侵入脉岩:主要有花岗斑岩、石英钠长斑岩、花岗闪长岩、花岗伟晶岩脉和石英脉,多产于背斜核部,规模不大,其中花岗伟晶岩脉为弱分异单一结构带伟晶岩。
2.4 区域矿产区内有喀拉通克大型铜镍矿距工作区东50千米处,为岩浆熔离型矿床。
索尔库都克中型铜钼矿。
萨尔不拉克蚀变岩型中型金矿。
第3章矿区地质特征3.1地层希里库都克矿区内出露地层有泥盆系、下石炭统、第三系地层。
3.1.1 泥盆系地层分布于矿区中部,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
矿区南部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主要岩性有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等,中部为火山一沉积为主的安山质凝灰岩、英安质凝矿岩、凝灰质粉砂岩、粉砂岩、硅质岩等。
北部以正常沉积岩为主,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
化探异常及矿点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的火山沉积相岩石中。
主要岩石特征如下:安山岩:分布于工区南侧,中间夹有少量薄层的安山质凝灰岩。
灰绿色。
块状构造,变余变晶结构,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角闪石、绿泥石、黑云母。
由于受后期区域变质和附近动力变质影响其成份SiO2明显增多。
安山质凝灰岩:分布于工区中部,自F1断层以北向工区中部逐渐向正常沉积过渡。
中间可见陆相的紫红色安山质凝灰岩薄层,反映出了海陆交互相的沉积地质环境。
灰褐色,片状和块状构造,变余变晶结构。
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角闪石、绿泥石、黑云母部分凝灰物质。
局部地段与凝灰质粉砂岩呈互层状。
与上部的安山岩为断层接触,与中部的凝质粉砂岩呈过渡变化。
是区内主要的金含矿层位,由于后期的断裂和岩浆的侵入作用,含矿岩浆热液沿断裂上升,使围岩遭受蚀变,在地表形成多条平行的蚀变带,金矿成矿与该蚀变关系密切。
凝灰质粉砂岩、粉砂岩:分布工区中部,二者为相互过渡或互层出现,反映了当时不稳定的滨海沉积环境。
灰色、片状、薄层状、互层状构造,变余变晶粉砂结构,主要成份有石英、长石、绢云母及少量凝灰质和泥质成分。
硅质岩:分布于工区中部,出露较少,产于粉砂岩层中,灰白色,致密块状构造,变余变晶结构,主要成分为隐晶质和细晶质SiO2和少量的绢云母和长石。
3.1.2 下石炭统地层主要分布于矿区南北两则,以海陆交互相的火山—沉积为主,主要岩性为砂岩、粉砂岩、千枚岩、泥质岩、薄层矿岩和含煤地层。
3.2 构造3.2.1 褶皱构造从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明显看出,矿区为一背斜构造,为一正常开阔背斜,形迹长20—30千米,东在喀拉通克西形成转折端,西在富蕴—福海边界进入第四系。
宽10—15千米。
北翼地层部分被第四系覆盖,背斜特征虽可见但不太明显,南翼地层出露齐全,自工区中心岩性变化逐渐由泥盆系的粉砂岩、安山质凝灰岩向安山岩变化,最外侧为下石炭统的含碳千枚岩,工区中部可见明显的近水平地层,在背斜的两翼分别被两条与地层近于平行的断层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