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基础知识(精心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5
农药学知识点总结一、农药的概念与分类1.1 农药的概念农药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害虫、病害、杂草等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物,改善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化学药剂。
农药的功能包括杀虫、杀菌、除草等。
1.2 农药的分类农药按其化学结构和作用目标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杀鸟剂、杀猪剂等。
二、农药的发展历史2.1 古代农药人类早期使用一些天然植物和矿物作为农药,如黄粉、石灰、食盐等。
2.2 化学农药的出现19世纪后期,人工合成农药开始出现,如砷化铜、石硫合剂等。
2.3 农业化学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农业化学革命带来了大量合成农药的出现,如杀虫剂DDT、杀菌剂铜制剂、除草剂除草灵等。
2.4 环境与健康问题大量使用合成农药引起了环境和健康问题,导致了对农药的重新审视和管理。
三、农药的作用机理3.1 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多种杀虫剂通过阻断虫体呼吸系统、破坏神经等方式杀死害虫。
3.2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杀菌剂通过破坏真菌的细胞壁、膜等方式杀灭病原菌。
3.3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除草剂通过影响植物内部的生理进程,如抑制光合作用、阻断植物生长激素合成等方式杀死杂草。
四、农药的应用与管理4.1 农药的施用方法农药可通过叶面喷雾、土壤处理、种衣等方式施用。
4.2 农药的施用量农药的施用量需根据作物类型、生长阶段、病虫害程度等进行合理把控。
4.3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农药施用后,需根据农药的毒性、作物的生长周期等确定安全间隔期,以免对人畜造成危害。
4.4 农药残留及监测农药施用后,需定期对作物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农药的环境与健康安全5.1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危害非靶标生物。
5.2 农药对人体的影响农药残留会通过饮食和呼吸进入人体,长期暴露可导致慢性中毒、致畸等问题。
六、农药的发展趋势6.1 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安全影响小的农药,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
农药基础知识第一章农药基础知识一、农药的概念《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娄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的分类(一)根据用途分类1、杀虫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的物质;2、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源微生物生物的物质;3、除草剂用于防除农田、林地和其他场所杂草的物质;4、杀螨剂用于防治蛛形纲中有害种类的物质;5、杀线虫剂用于防治植物病源线虫的物质;6、杀鼠剂用于防治害鼠的物质;7、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开花、受精、座果、成熟及脱落等过程)具有抑制、刺激和促进等到作用的物质。
二、根据原料来源分类1、无机农药这类农药是不含有机碳素的化合物。
主要由天然矿物原料制成。
如硫磺、波尔多液、硫酸酮、磷化铝、磷化锌等。
2、有机合成农药这类农药都是由有机碳素化合物构成的。
特点是浓度高,用量少,作用迅速,用途广,储存稳定性好,是当今农药的主体。
缺点是污染环境和农产品,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有些品种特别是除草剂对作物安全性较差,对人畜健康危害较大。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杀虫剂主要胡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硫类等,杀菌剂主要有有机磷类、取代苯类、有机杂环类,除草剂主要有苯氧羧酸类、苯胺类、酰胺类、氨基甲酸酯类、取代脲类、三氮苯类、有机杂环类等。
3、植物源农药这类农药是从天然植物中撮而来的,所含有效成分是天然化合物。
优点是对植物无药害,多数对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但缺点是制剂浓度低,用量大,药效低,防治谱窄,速效性和持效性差,储存稳定性差。
4、微生物农药这娄农药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
特点是药效高,对有益生物无害或杀伤力小,不污染环境,对有害生物也不易产生抗药性。
但缺点是防治谱比较窄,对有害生物的速效性较差。
主要产品有农用链霉素、农用硫酸链霉素、四霉素、多抗霉素等。
农药基础知识一、农药的定义农药(p e s t i c i d e):是指用于防治危害植物及其产品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和调节、控制植物生长的物质的总称。
二、农药对园林养护的作用⏹在园林养护中,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防除杂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开花,创建健康、有活力的园林景观,都离不开农药的科学施用。
⏹农药是维系美好园林景观的必备品。
⏹了解农药的性能,懂的如何选择优质的农药,如何科学施用农药,才能更好实现我们用药的目的和养护的宗旨。
三、农药的分类(一)农药根据使用的领域分类1.农业用药(传统意义上的农作物用药)2.非农业用药(1/4)森防用药园林用药卫生防疫用药工业防腐、防虫、消杀用药(二)根据防治对象分类1.杀菌剂定义:用来防治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杀菌剂根据作用原理分:(1).保护性杀菌剂:这类药剂在植物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抑制或杀死病原,使其不能侵入植物体内,保护植物免受危害。
如百菌清代森锌代森锰锌(2).内吸(治疗)性杀菌剂:这类药剂施于植物一部分,植物吸收后能被传导到其它部位发挥杀菌作用,起到治疗效果。
如多菌灵松尔(3).免疫性杀菌剂:这类药剂施用,可使植物获得抗病性能,不易遭受病原物的侵染和危害。
如低聚糖2.杀虫剂广义上的定义:用来防治有害昆虫、螨类、线虫、软体动物的化学物质。
目前常用的杀虫剂主要是有机磷(毒死蜱、辛硫磷、三唑磷等)和拟除虫菊酯类(毒枪,毒箭)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分:(1)胃毒:通过害虫取食进入其消化系统,引起中毒死亡。
如毒死蜱、敌百虫(2).触杀药剂接触虫体后,通过体壁渗入体内或者封闭气门,引起中毒或窒息死亡。
如氰戊菊酯、毒枪(3).熏蒸药剂在常温下化为有害气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使之中毒死亡。
如:磷化铝、硫酰氟(4).内吸:药剂被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传导扩散,使取食植物的害虫中毒死亡。
如吡虫啉、蚧必治、毙克(5).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引诱剂(诱蝇酮)拒食剂(拒食胺)驱避剂(驱虫威)不育剂(绝育磷)3.除草剂按性质分:(1).灭生性除草剂:见绿就杀,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很小,能杀死绝大多数绿色植物。
农药基础知识学习第一节、农药基础知识1、农药定义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1.1农药的发展史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农药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
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7~5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灭杀害虫。
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人类常常把包括农牧业病虫草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
以后,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世纪,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农用药物。
他们把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等杀虫植物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1763年,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的杀虫剂。
1800年,美国人Jimtikoff 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灭杀虱、蚤,其于1828年将除虫菊加工成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粉出售。
1848年,T.Oxley 制造了鱼藤根粉。
在此时期,除虫菊花的贸易维持了中亚一些地区的经济。
史上最全的农药基础知识(五大方面)一、农药的分类农药是指能防治农林作物病、虫、草、鼠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药剂。
如杀虫剂(包括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为了管理和使用方便,又将农药分成多种类型和加工成多种剂型。
(一)、按性质分类可分为化学农药、生物农药。
1、化学农药。
又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大类。
有机农药是一类通过人工合成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杀伤能力和调节其生长发育的有机化合物,如敌敌畏、三氯杀螨醇、粉锈宁、氟乐灵、毒鼠磷、2,4-D等。
这类农药的特点是:药效高、见效快、用量少、用途广,可满足不同的需要,现己成为使用最多的一种农药。
但也有缺点:使用不当会造成污染环境植物产品的污染,某些品种对人高毒。
无机农药包括天然矿物在内,可直接用来杀伤有害生物。
如硫磺、硫酸铜、磷化锌等。
这类农药的特点是:品种少,药效低,对作物不安全。
己逐步被有机农药所代替。
它的优点是:成本低。
2、生物农药:分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
是用生物活体(主要是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加工而成的农药,这类农药与有机农药相比,具有对人畜低毒、选择性强、易降解、不污染环境和植物产品的优点。
如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核多角体病毒、鱼藤、烟草、除虫菊等。
(二).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鼠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 用于防治有害昆虫的药剂。
如灭扫利等。
杀螨剂--- 用于防治有害螨的药剂。
如克螨特、速螨酮等。
杀菌剂--- 用于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药剂。
如霜脲锰锌等。
杀线虫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药剂。
如米乐尔等。
除草剂-----用于防除田间杂草的药剂。
如除草通等。
杀鼠剂---- 用于防治害鼠的药剂。
如溴敌隆、敌鼠钠盐等。
杀软体动物剂---用于防治有害软体动物的药剂。
如防治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门的灭旱螺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
如乙烯利(用于催熟)、赤霉素(用于刺激生长)、矮壮素(用于抑制生长)、九二0等。
农药基础知识大全这里总结了一些关于农药种类的基本内容,分别介绍了农药的类别、品种、作用机理、特点以及防治对象供大家参考。
一、酰胺类1、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
(霜、疫霉病特效药剂)2、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性。
(霜、疫霉病特效药)3、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性。
(水稻白叶枯病特效药)4、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
(对白菜根肿病特效,可防治根肿、根腐、猝倒病)5、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6、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
(对担子菌特效,可防治立枯、黑粉、锈病)7、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
(白粉病特效)8、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
(小麦全蚀病)9、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
(防治粉锈、霜霉、菌核病)10、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
(防治灰霉、黑斑、菌核病)11、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
(防治晚疫、霜霉病)12、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
(防治稻瘟病)13、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
(防治白粉、霜霉、稻瘟病)14、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防治稻瘟病)15、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防治稻瘟病)16、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
(防治霜、疫、腐霉病)17、高效苯霜灵:防治卵菌病害。
18、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
(防治黑穗、锈病)19、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
(防治水稻纹枯病)20、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
[防治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
21、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
(稻纹枯特效,防治立枯、纹枯、雪腐病)二、甲丙烯和咪唑类1、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
农药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农药的基本知识1、农药的定义和分类农药是指一切用来预防、鉴别、消除或控制存在或威胁着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果树、蔬菜等植物病害、草害、害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物质或混合物。
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调节剂四大类。
2、农药的作用原理(1)杀虫剂:杀虫剂主要通过阻断昆虫的神经传导、呼吸、消化等生理过程来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2)杀菌剂:杀菌剂主要通过影响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干扰细胞呼吸等途径来达到杀灭植物病菌的目的;(3)除草剂:除草剂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的生长调节激素合成或调节来达到杀灭杂草的目的;(4)调节剂:调节剂主要通过调节植物的生长调节激素合成或调节来达到调控植物生长的目的。
3、农药的使用原则(1)正确选择农药品种;(2)正确掌握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3)严格遵守施用前期到期、施药量、施药时间、防护间隔期等使用要求;(4)对农田进行科学的施药标准和操作规程;(5)严格按农药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说明书操作;(6)禁止私自调配药液、药剂等,严禁倒农药、乱扔农药包装;(7)注意个人卫生,减少农药对人体的接触;(8)定期清洗喷洒设备,避免农药残留。
二、农药的施用技术1、农药的喷施技术(1)选择适宜的喷雾方式;(2)选用合适的农药喷雾器具;(3)根据农作物的特性和病虫害情况,选择适宜的施药时间;(4)掌握农药的溶解和喷雾浓度;(5)掌握喷洒速度和喷洒高度;(6)避免风速大、温度高、湿度高、雨雪或高温天气下喷洒农药。
2、农药的灌溉技术(1)采用微喷灌、滴灌等技术进行农药灌溉;(2)选用合适的灌溉工具;(3)掌握农作物的灌溉量和农药的使用量;(4)严格遵守农药的保质期和施用标准;(5)禁止使用过期农药进行灌溉。
3、农药的撒布技术(1)选择合适的撒布工具;(2)保证撒布均匀;(3)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生长阶段和病虫害情况,使用合适的撒布方式;(4)避免在风力较大或雨雪天气下进行撒布;(5)严格遵守农药的使用标准,禁止超量撒布。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农药基础知识一、农药的分类以及在包装上的识别农药——防治危害植物及其产品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和调节控制植物生长的物质。
农药分类方法:BT A 、杀虫剂B 、杀菌剂C 、除草剂D 、调节剂E 、杀鼠剂F 、保鲜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现代农业五大新技术之一,五大新技术是指:克隆(细胞组织培养)、良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设施农业(工厂化无土栽培)。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对植物进行化学调控,让其按人们期望的方向发户生长的药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生长调凶剂的开发和应用是现代化农业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节植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诱导抗性基因表达。
植物激素与蛋白结合,对于植物细胞的信号感知与转导有重要用作。
现代研究证明,几乎一切生命过程都是由信号启动的。
人类在植株生长的各个不同时期和发育阶段,利用长长调节剂来调控生命过程。
使作物农艺性状表达朝着人们需法度的方向发展。
其应用领域之多、作用面之广,是其它任何物质或措施所不能比拟的。
已开发的用途有促进植株、插条生根、疏花疏果或防止采前落果,诱导和促进开花,抑止烟草腋芽或马铃薯块茎芽,矮化植株,改善株型,抑制生长,防止倒伏,增加产量,催熟增甜,防腐保鲜等等。
植物长长调节剂是从植物所含的内源激素中被发现,植物内源激素有五种: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素、乙烯。
现在,人们采用化学方法模拟合成了多种植物长长调节剂,它们在作用上或活性上与天然产物没有差别,有的还大大胜过了天然产物,目前世界上已经生产的植物长长调节剂商品约在百种以上,较重要的有30-40种。
有人估计,到2010年左右,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将与杀虫剂,杀菌剂 、除草剂等其它类农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科学越发达,它的应用前景越广泛。
例如:当作物田块没有病、虫、草、鼠为害,肥力好而植株又长势旺(植株长势过旺,因徒长消耗营养反而产量低),要想获得高产,只有用植物调节剂对生长进行调控。
农药基础知识1、农药定义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2、农药剂型2.1可湿性粉剂WP指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原药,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性)填料和载体组成,并粉碎一定细度,遇水能被水润湿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浊液的一种剂型。
2.2可溶性粉剂SP有效成分能迅速分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一种剂型。
75%乙酰甲胺磷;90%杀虫单;90%敌白虫可溶粉;井岗霉素可溶粉。
2.3乳油EC由农药原药(原油或原粉)按规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农药专用乳化剂而形成的均相油状液体,加水能形成相对稳定的乳状液,这种油状液体称为乳油。
2.4悬浮剂SC不溶于水的固体农药在水中的分散体,该农药剂型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将原药、助剂(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触变剂)经湿法超微细粉碎制得的农药剂型。
2.5微乳剂ME农药原药按规定比例溶液解在水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而形成的均匀液体,不含有机溶液,具有1、环保,以水为溶剂2、无臭味,不伤害人体3、颗粒小,渗透性强4、不污染果疏表面5、闪点高,贮运容易6、溶于水是无色。
2.6水剂AS由农药原药和水组成,成本低,但不稳定。
2.7可分散粒剂WDG2.8水乳剂EW3、农药分类农药有很多分类方法,但一般按三种分类方式:1、按来源分类2、按防治对象分类3、按作用方式分类3.1按来源分类3.1.1矿物源农药起源于天然矿物原料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的农药,统称为矿物源农药。
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柴油乳剂、机油乳剂3.1.2生物源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1、植物源农药:烟碱、印楝素、苦参碱、鱼藤酮2、微生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多杀霉素。
活体微生物农药—真菌(白僵菌、绿僵菌),细菌(Bt),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活体微生物农药是利用有害生物的病原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工业方法大量繁殖其活体并加工成制制剂来应用,而其作用实质是生物防治)。
3、有机合成农药:现应用最多的还是合成农药。
3.2按防治对象分类杀虫剂杀菌剂杀线虫剂杀螨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3.2.1杀虫剂1)有机磷类1957年我国合成出对硫磷磷酸酯类:DDVP、敌百虫一硫代:甲对、对SP、辛、毒、喹二硫代:甲拌磷、乙酰甲胺磷2)氨基甲酸酯类灭多威、异丙威、仲丁威、涕灭威、克百威等起源:根据毒扁豆碱生物活性与化学结构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可以说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也属于生物源农药,1953年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合成第一个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甲威(西维因)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特点:高效、亩用量1—2克缺点:极易产生抗药性,且对鱼类毒性较高。
根据对光稳定性分为光不稳定除虫菊酯:丙烯菊酯、胺菊酯及醚菊酯:对光稳定除虫菊酯:氯氰、溴氰、甲氰等。
第一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美国道农化学公司1947年合成的丙烯菊酯。
农药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之一。
4)特异性昆虫生长调剂起源20世纪70年代荷兰化学家在合成除草剂时发现这类结构,美国1984年合成氟铃脲含氟特异昆虫生长调节剂。
特点:a)杀虫力强,毒力高于有机磷及氨基甲酯酯,略低于除虫菊酯类。
b)选择性高,对天敌、鱼虾、蜜蜂及水生动物杀伤力小,这种在害虫与天敌、害虫与水生动物之间的高度选择性是其主要特点。
5)沙蚕毒素类起源:沙蚕是海滩上的一种节肢动物,渔民用它做鱼饵,钓鱼岛事件。
1965年日本武田株式会社合成第一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杀螟丹。
杀虫单:我国1974年贵州化工研究所研制开发,90%可湿粉杀虫双:1975年贵州化工研究所研制开发,18%水剂、5%颗粒剂巴丹:50%可湿粉缺点:高温时,十字花科药害,不能用铁器装。
6)杂环类吡虫啉:高效、低毒,亩用于2克锐劲特:亩用1.5-2.5克。
飞虱、蓟马、螟虫、稻象甲、负泥虫、稻瘿蚊都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最好的药。
3.2.2杀菌剂1)杂环类多菌灵:水稻稻瘟、蔬菜枯萎、玉米大、小斑病农利灵:灰霉、菌核、烟草赤星速克灵:灰霉、菌核异菌脲:灰霉、菌核、早疫病、梨黑星、叶斑病安克:霜霉病三唑类(杜邦福星、世高、三唑酮、三唑醇、立克秀、烯唑醇)2)取代笨类甲托:70%WP(、甲基硫菌灵)甲霜灵:水稻立枯病、根腐病五氯硝基笨:大白菜根肿病、枯萎病土壤处理剂(或土壤消毒剂):敌克松、福美双、甲霜灵、恶霉灵、甲基立枯磷、五氯硝基苯。
3)有机磷类稻瘟净:异稻瘟净:乙磷铝:苹果轮纹病、蔬菜霜霉病4)有机硫类代林锰锌低毒代森锌低毒福美双中毒福美锌低毒杀菌剂的复配,一般来讲是内吸性的药剂与保护的药剂相复配,而且复配的保护性杀菌剂以福美双、代森锰锌为主,内吸性杀菌剂复配的低价位以多菌灵为主。
5)铜类杀菌剂波尔多液:杀菌、杀螨剂,轮纹、斑点落叶、腐烂、炭疽病。
6)有机锡有机砷类薯瘟病(三苯基醋酸锡):中等毒、甜菜褐斑、水稻稻瘟病、杀螺剂,码头除去浮生植物。
福美砷:苹果、梨腐烂病,毒性大,有残留。
7)抗菌素类农抗120:多抗霉素(小麦白粉、烟草赤星、水稻立枯):井冈霉素3.2.3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包括生长抑制剂——多效唑、矮壮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脱叶剂)乙烯类(催熟)3.3按作用方式分类3.3.1胃毒剂如:敌百虫(对蝽蟓有触杀作用),不杀蚜虫和螨,在碱性条件下部分分解成DDVP 后有杀蚜杀螨作用。
3.3.2触杀剂大部分有机磷、菊酯类通过昆虫表皮进入休内发挥作用使用害虫中毒死亡。
3.3.3熏蒸剂通过昆虫气门或呼吸系统进入昆虫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磷化铝:溴甲烷、氯化苦。
3.3.4内吸剂药剂施药后通过叶片或根、茎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体后输导到其他部位。
如:克百威、吡虫啉、氧乐果、甲安磷3.3.5拒食:印栋素3.3.3驱避:香茅油、樟脑丸除草剂按作作方式分触杀性除草剂:克无踪(百草枯、对草块)内吸性除草剂:草甘磷(镇草宁、农达)、苯嘧磺隆(农得时)除草剂按选择性分灭生性除草剂:草甘磷、克无踪选择性除草剂:禾大壮、农得时、丁草胺、乙草胺杀菌剂按作用方式分保护作用:在病菌侵染之前喷施在植物体表面均匀周到。
治疗作用:是指药剂能够在植物体内运输传导,对病菌起到杀灭和铲除作用。
4、农药基础知识4.1毒性级(经口)LD50——农药致死中量LD50——<1mg/kg体重,极毒,毒鼠强......1<LD50<5,剧毒:甲拌磷、对SP......5<LD50<50,高毒;克百威、灭多威......50<LD50<500,中毒;三唑磷、菊酯类......LD50>500,低毒;辛硫磷、敌百虫......4.2毒性&毒力毒性是对人、哺乳动物来讲,毒力是对有害生物体来说。
对农药来说,人们总是希望它的毒性越小越好,毒力越大越好。
4.3农药商品名、通用名通用名由三部分构成,含量+有效成分+剂型商品名由农业部登记,其他厂家不能重复做。
4.4农药类别颜色标志带杀虫、杀螨剂——红色杀菌、纱线虫——黑色杀鼠剂——蓝色除草剂——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黄色4.5农药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准产证》《产品标准证》4.6中毒&解毒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硫酸阿托品(注射、口服)有机氯、有机砷—二巯基丙醇阿维菌素—注射麻黄素、口服吐根糖浆病虫害知识5.1虫害鳞翅目—棉铃虫、螟虫、粘虫、桃小同翅目—棉蚜、黄粉蚜、瘤蚜、叶蝉......鞘翅目—金龟子、甲虫、象鼻虫、瓢虫......直翅目—蝗虫、蝼蛄......缨翅目—蓟马......半翅目—蝽蟓......膜翅目—赤眼蜂......双翅目—瓜实蝇、斑潜蝇......5.2螨害:红蜘蛛:白蜘蛛;黄蜘蛛;锈蜘蛛......5.3害真菌—霜霉、枯萎、灰霉、疫病、白粉、炭疽病......细菌—黄瓜角斑、柑桔溃疡、番茄疮痂、大白菜软腐病......病毒—番茄病毒病、水稻条纹矮缩病、玉米粗缩病、玉米鼠耳病......类菌原体—枣疯病线虫&类病毒..马铃薯纺垂块茎病(PSTVD)类病毒具有:1.失活温度高于100℃2.高侵染活力50-100分子成功侵染,而病毒需100万粒子3.仅局限于细胞核中存在4.不显性感染,潜育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5.传播方式简单。
我国农药工业及农药现状:我国农药市场每年销售额为240—260亿之间,大约30亿美元,国际贸易方面也是出口大于进口,我国的农药产量居于世界的25%,但我国的农药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技术含量低,产值少,产量占世界折25%产值只有世界销售额的7%。
中国2000多家农药厂,一年的销售额只有先正达或安万特公司的一半。
中国出口的主要农药品种甲胺磷(2.3万吨)、乐果(1.28万吨)、久效磷(3500吨)、多菌灵(9700吨)、百菌清(5000吨)、草磷(10万吨/年)、百草枯(3500吨/,越南、泰国、巴勒斯坦等国)。
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我国农药生产大吨品种杀虫剂:DDVP、甲胺磷、杀虫双、敌百虫、辛硫磷、三唑磷、哒螨灵杀菌剂:硫酸酮、多菌灵、代森类、甲托、井冈霉素、三唑酮、三唑、百菌清、敌克松、甲霜灵、福美双、稻瘟灵、异稻瘟净、乙磷铝、速克灵、叶枯唑除草剂:草甘膦、乙草胺、百草枯、2甲四氯。